一种高支数涡流纺纱线的除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8239发布日期:2019-04-20 03:39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支数涡流纺纱线的除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毛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支数涡流纺纱线的除毛装置。



背景技术:

1957年德国的哥茨莱德首先设计发明了涡流纺纱。1975年之后我国开始研究,天津设计制造了TW-4型TW-5型,上海研制出了WF-2型,各国现在对其研究进展不大,主要原因是对涡流纺纱的研究不够深入,也与适纺范围较窄有关。在涡流纺纱过程中,纤维的加捻借助气流完成。涡流纺纱纺纱器的结构简单,取消了高速回转的机件,借助高速回转的气流对动纱条实现加捻。

涡流纺的纺纱原理是,完成并条的棉条供给牵伸装置,经罗拉牵伸装置牵伸后的纤维束从前罗拉钳口输出,在纺纱喷嘴入口处轴向气流的作用下沿螺旋形的纤维导引通道进入纺纱喷嘴。螺旋形纤维导引通道出口处设有针状阻捻件,纤维束在针部弯曲,使纤维束保持为不加入捻度的状态被引入涡流室。纤维束的前端受到已形成的纱线的拖拽作用被拉入纺锭内的纱线通道,并捻入新形成的纱中,成为纱芯。纤维的尾端在被前罗拉钳口握持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在纤维导引通道中。当纤维的尾端不再为前罗拉钳口握持时,受到纺纱喷嘴内空气涡流的离心作用,不再保持在纤维导引通道内,而是在纺锭入口处被旋转气流径向地驱散开,在空气涡流的带动下,倒伏在纺锭前端锥面上,同时随空气涡流进行回转,缠绕在随后的纱线,并经纺锭内部的纱线的通道输出。形成的纱线由近似呈平行无捻状纤维构成的纱芯和外围呈螺旋状包缠的纤维组成。

涡流纺纱线生产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线头附着在纱线上,线头跟纱线缠绕在一起不宜分离,生产出的纱线质量有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支数涡流纺纱线的除毛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支数涡流纺纱线的除毛装置,包括除毛装置本体和底座,所述除毛装置本体设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底座顶部的一侧上设有固定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支撑脚,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成品收线轮,所述除毛装置顶部的一侧设有一个缺口,所述缺口内侧壁的两侧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设有放线盒,所述除毛装置本体内部的一侧设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的底部设有第三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的底部设有第四传动轮,所述除毛装置本体内部的顶端设有横向固定杆,所述横向固定杆上设有若干个分布均匀的锯齿,所述横向固定杆共设两根,且两根横向固定杆为上下镜像设置,所述下方横向固定杆的底部设有线头收集处,所述线头收集处上设有抽风机,所述线头收集处的底部设有粘毛盒,所述粘毛盒的内部设有若干个排列均匀的辊轮,所述除毛装置本体一侧的外侧壁上设有控制板,所述除毛装置本体另一侧侧壁的底部设有出线口,所述除毛装置本体的外侧设有箱门。

优选的,所述支撑脚共设四根,均分布在底板底部的四个拐角处。

优选的,所述辊轮分为上下两层,且所述辊轮上套设有粘毛带。

优选的,所述控制板上设有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底部的一侧设有控制按钮。

优选的,所述箱门的外侧设有透明窗口,所述透明窗口底部的一侧设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收线盒的顶部设有盖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横向固定杆和锯齿,使得纱线上大量线头通过锯齿被刮落,提高纱线的质量。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辊轮和粘带,使得纱线进行二次处理,将细微的线头通过粘带粘住,使得纱线的质感大幅提高。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传动轮和控制板,使得纱线能够自动进行除毛处理,节约了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板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辊轮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除毛装置本体;2.锯齿;3.第二传动轮;4.线头收集处;5.第三传动轮;6.成品收线轮;7.固定座;8.粘毛盒;9.辊轮;10抽风机;11.支撑脚;12.底座;13.第四传动轮;14.控制板;15.第一传动轮;16.放线盒;17.盖子;18.固定轴;19.轴承座;20.横向固定杆;21.箱门;22.透明窗口;23.把手;24.液晶显示屏;25.控制按钮;26.缺口;27.出线口;28.粘毛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支数涡流纺纱线的除毛装置,包括除毛装置本体1和底座12,除毛装置本体1设在底座12的顶部,底座12顶部的一侧上设有固定座7,底座12的底部设有支撑脚11,固定座7上设有成品收线轮6,除毛装置顶部的一侧设有一个缺口26,缺口26内侧壁的两侧设有轴承座19,轴承座19上设有固定轴18,固定轴18上设有放线盒16,除毛装置本体1内部的一侧设有第一传动轮15,第一传动轮15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传动轮3,第二传动轮3的底部设有第三传动轮5,第一传动轮15的底部设有第四传动轮13,除毛装置本体1内部的顶端设有横向固定杆20,横向固定杆20上设有若干个分布均匀的锯齿2,横向固定杆20共设两根,且两根横向固定杆20为上下镜像设置,下方横向固定杆20的底部设有线头收集处4,线头收集处4上设有抽风机10,线头收集处4的底部设有粘毛盒8,粘毛盒8的内部设有若干个排列均匀的辊轮9,除毛装置本体1一侧的外侧壁上设有控制板14,除毛装置本体1另一侧侧壁的底部设有出线口27,除毛装置本体1的外侧设有箱门21。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支数涡流纺纱线的除毛装置的使用效率,支撑脚11共设四根,均分布在底板底部的四个拐角处。辊轮9分为上下两层,且辊轮9上套设有粘毛带28,控制板14上设有液晶显示屏24,液晶显示屏24底部的一侧设有控制按钮25。箱门21的外侧设有透明窗口22,透明窗口22底部的一侧设有把手23。收线盒的顶部设有盖子17。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支数涡流纺纱线的除毛装置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打开盖子17,将需要进行除毛的纺纱线放入放线盒16内,通过控制板14上的控制按钮25控制,通过第一传动轮15和第二传动轮3将纱线带动,通过横向固定杆20上的锯齿2进行第一次除毛处理,锯齿2刮落的毛通过吸风机吸附,并存放到线头收集处4里,再进过第三传动轮5和第四传动轮13带动,经过粘毛盒8,通过辊轮9上的粘毛带28,对纱线进行二次粘毛处理,处理完成后,纱线通过出线口27,缠在成品收线轮6上,可通过透明窗口22观察线头收集处4线头的量,并可通过把手23打开箱门21,进行处理。本装置结构简单,除毛效率高且节约了人力物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