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流感病毒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35834发布日期:2020-12-01 13:1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纤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流感病毒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同样具有发病率高、传播快、流行性广、变异性大的特点,老人和小孩免疫功能低下时,一般难以幸免,许多患有老年慢性病的人群在不宜接种抗流感疫苗时,已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功能纤维的发展是现代纤维科学进步的象征。功能纤维、差别化纤维和高性能纤维的发展为传统纺织工业的技术创新,向高科技产业的转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贡献。国内现有产品中不具备抗流感病毒的功能性纤维。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流感病毒纤维,包括纤维原料和抗病毒材料,其重量百分比为纤维原料70-80%、抗病毒材料20-30%。

进一步的,所述纤维原料的组成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pta48-50%、pe4-6%、meg4-7%、px12-15%。

进一步的,所述抗病毒材料为抗流感病毒助剂。

进一步的,所述抗病毒材料为中药助剂。

进一步的,所述抗流感病毒助剂为阿昔洛韦助剂、阿糖腺苷助剂、利巴韦林助剂、齐多夫定助剂、膦甲酸钠助剂、屈氟脲苷助剂、酞丁安助剂、吗啉胍助剂、金刚烷胺助剂、安瑞那韦助剂、奥司他韦助剂中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助剂为双黄连助剂、穿琥宁助剂、炎琥宁助剂、喜炎平助剂、清开灵助剂、鱼腥草助剂中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纤维原料重量百分比为75.5%,所述抗病毒材料重量百分比为24.5%。

本发提供了以上方案所述的一种抗流感病毒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纺丝溶液;将pta、pe、meg、px在60~70℃混合110~160min,制备得到纺丝溶液,其重量百分比分别为pta48-50%、pe4-6%、meg4-7%、px12-15%;

s2、纺丝和后处理;将纺丝原液经喷丝头挤出、凝固、拉伸制得成型丝束;丝束经过切断、漂白、上油剂、水洗精练浴以及烘干形成纤维;

s3、加压处理;在加压的装置中将抗流感病毒助剂与纤维充分融合;

s4、热处理;将装置中的压力释放,混合后的纤维返回正常大气压下,之后对纤维进行热处理,使得抗流感病毒助剂很好的包裹在纤维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的融合时间为20-40min。

进一步的,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450-600℃。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在纤维中加入了特定比例的抗流感病毒助剂,填补了功能性纤维的空白,将抗流感病毒助剂完全包裹在纤维的表面,从而达到抗流感病毒的效果,可适用于老人、小孩和公共场合,降低人群流感的传染性,可以有效降低流感人群的发病率。随着产品品类的增加,受众人群广泛,是国内在抗病毒纤维方面首创。

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通过将抗病毒材料与纤维在一定压力的状态下充分融合,抗病毒材料附着在纤维上后恢复至正常气压,纤维的松弛分子链靠近以使得抗病毒材料固着在合成纤维中,融合时间为20-40min,如果少于20min,抗病毒材料不能充分地吸附到纤维上,造成抗病毒性能降低。如果该时间超过40min,抗病毒材料已经被充分吸收,再等待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之后进行热处理,使已经进入纤维内部的抗病毒材料渗出,因而抗病毒材料将存在于表面的周围,热处理的温度保持在450-600℃,如果高于600℃,抗病毒材料会挥发,如果低于450℃,会产生结晶,通过保持合理的温度范围,可以使得抗流感病毒助剂很好的包裹在纤维表面,从而达到更好的抗病毒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抗流感病毒纤维,纤维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如下:

pta50%、pe4%、meg5%、px14.5%;

抗病毒材料成份及重量百分比如下:

金刚烷胺助剂22.5%

制备方法如下:

s1、制备纺丝溶液;将pta50%、pe4%、meg5%、px14.5%在60℃混合110min,制备得到纺丝溶液;

s2、纺丝和后处理;将纺丝原液经喷丝头挤出、凝固、拉伸制得成型丝束;丝束经过切断、漂白、上油剂、水洗精练浴以及烘干形成纤维;

s3、加压处理;在加压的装置中将抗金刚烷胺助剂与纤维充分融合,融合时间为25min;

s4、热处理;将装置中的压力释放,混合后的纤维返回正常大气压下,之后对纤维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的温度为480℃。

本实施例中纤维中加入了特定比例的金刚烷胺助剂,实现了纤维的抗病毒效果,可适用于老人、小孩和公共场合,降低人群流感的传染性,可以有效降低流感人群的发病率,在480℃下将二者进行合成,金刚烷胺助剂很好的包裹在纤维表面,从而达到更好的抗病毒效果的同时还具有相应的耐水洗功能。

实施例2

一种抗流感病毒纤维,纤维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如下:

pta50%、pe5%、meg6%、px14.5%;

抗病毒材料成份及重量百分比如下:

阿昔洛韦助剂24.5%

制备方法如下:

s1、制备纺丝溶液;将pta50%、pe5%、meg6%、px14.5%在60℃混合110min,制备得到纺丝溶液;

s2、纺丝和后处理;将纺丝原液经喷丝头挤出、凝固、拉伸制得成型丝束;丝束经过切断、漂白、上油剂、水洗精练浴以及烘干形成纤维;

s3、加压处理;在加压的装置中将抗金刚烷胺助剂与纤维充分融合,融合时间为40min;

s4、热处理;将装置中的压力释放,混合后的纤维返回正常大气压下,之后对纤维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的温度为500℃。

本实施例中纤维中加入了特定比例的阿昔洛韦助剂,实现了纤维的抗病毒效果,可适用于老人、小孩和公共场合,降低人群流感的传染性,可以有效降低流感人群的发病率,在500℃下将二者进行合成,阿昔洛韦助剂很好的包裹在纤维表面,从而达到更好的抗病毒效果的同时还具有相应的耐水洗功能。

实施例3

一种抗流感病毒纤维,纤维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如下:

pta50%、pe5%、meg6%、px14.5%;

抗病毒材料成份及重量百分比如下:

双黄连助剂24.5%

制备方法如下:

s1、制备纺丝溶液;将pta50%、pe5%、meg6%、px14.5%在60℃混合110min,制备得到纺丝溶液;

s2、纺丝和后处理;将纺丝原液经喷丝头挤出、凝固、拉伸制得成型丝束;丝束经过切断、漂白、上油剂、水洗精练浴以及烘干形成纤维;

s3、加压处理;在加压的装置中将抗金刚烷胺助剂与纤维充分融合,融合时间为40min;

s4、热处理;将装置中的压力释放,混合后的纤维返回正常大气压下,之后对纤维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的温度为500℃。

本实施例中纤维中加入了特定比例的双黄连助剂,实现了纤维的抗病毒效果,可适用于老人、小孩和公共场合,降低人群流感的传染性,可以有效降低流感人群的发病率,在500℃下将二者进行合成,双黄连助剂很好的包裹在纤维表面,从而达到更好的抗病毒效果的同时还具有相应的耐水洗功能。

实施例4

一种抗流感病毒纤维,纤维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如下:

pta48%、pe5%、meg6%、px14.5%;

抗病毒材料成份及重量百分比如下:

炎琥宁助剂26.5%

制备方法如下:

s1、制备纺丝溶液;将pta50%、pe5%、meg6%、px14.5%在4℃混合110min,制备得到纺丝溶液;

s2、纺丝和后处理;将纺丝原液经喷丝头挤出、凝固、拉伸制得成型丝束;丝束经过切断、漂白、上油剂、水洗精练浴以及烘干形成纤维;

s3、加压处理;在加压的装置中将炎琥宁助剂、清开灵助剂与纤维充分融合,融合时间为40min;

s4、热处理;将装置中的压力释放,混合后的纤维返回正常大气压下,之后对纤维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的温度为550℃。

本实施例中纤维中加入了特定比例的炎琥宁助剂,实现了纤维的抗病毒效果,可适用于老人、小孩和公共场合,降低人群流感的传染性,可以有效降低流感人群的发病率,在550℃下将二者进行合成,炎琥宁助剂很好的包裹在纤维表面,从而达到更好的抗病毒效果的同时还具有相应的耐水洗功能。

将以上实施例得到的树脂和同行业某企业的同类型产品一同配成灰色面漆,测试性能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4制备的纤维的抗病毒评定结果。

通过表1的数据可以发现,本发明的纤维产品具有良好的抗流感病毒效果,尤其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抗病毒活性值和抗病毒活性率都非常高,因此可以得知出当配方中纤维原料重量百分比为75.5%,抗病毒材料重量百分比为24.5%时,纤维产品的抗流感病毒效果最佳。

表2:本纤维产品经100次水洗后纤维表面抗病毒材料损失率

由表2的数据可以得知,本发明的纤维产品具有较好耐水洗能力,在热处理温度为500℃的情况下,纤维表面材料流失率最低,因此,采用500℃对纤维进行热处理,纤维耐水洗效果最好,纤维产品可以实现水洗100次的同时不改变其抗病毒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