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根茧丝定位除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8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根茧丝定位除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现有缫丝机的改进,尤其是对立缫机的改进。
已有的缫丝技术是按照规定的定粒数(按生丝粗细5至10粒不等),将茧子放在40℃左右水温的缫丝槽水中,用手将茧丝添到接绪器上,经接绪器接绪并股向上,再穿过集绪器去水分除糙头进入以后的加工阶段。然而在生产中发现茧丝未并股前或在接绪器下方,茧子都簇拥在一起成自由状态置于缫丝槽水中,这样就存在着下列一些问题一、给定粒的准确性带来了困难;二、因茧子相互间的簇拥影响解舒,使卷绕线速度下降;三、因茧丝上的糙头及其杂质是由集绪器阻止通过很容易堵塞集绪器引起吊糙。
已有技术中解决定粒准确性通常的做法是一在立缫机上直接靠缫丝工的目测和熟练程度来做准定粒,增加巡视,按需添茧。二是在自动缫上由感知装置对并股后丝条的粗细发出信号通知添绪,对定粒不予考虑。但在缫丝时,茧子是处于不断跳动的状态,而茧子又要根据需要及时添加,目前从落绪到添绪需数秒、数十秒时间,所以单靠目测和熟练程度很难保证其及时性、准确性。对自动缫来说,由于感知装置的灵敏度要求很高、故障多,很难保证其可靠性和准确性,生产中仍经常出现添绪或多或少的现象。因此能否及时发现落绪茧是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减少茧子之间相互作用力对解舒张力的影响,通常的做法是减缓解舒速度(即减慢卷绕线速度),或增加接绪器高度,而这样既要影响产量,又要考虑接绪器的安装位置,很不现实。
目前除糙的通常做法是除了在添茧前人工清理外,添茧后茧丝上的糙头和杂质是直接穿过接绪器,由集绪器来实现除糙的。而生产中始终存在着因集绪器阻止糙头及其杂质通过,引起吊糙。公知处理吊糙是先停 ,然后通过捻、添、接节等,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吊糙,即吊糙时间稍长,除停 、捻、添、接节外还要进行集绪引丝、穿集绪器、捻鞘、寻绪等多道程序。单就穿集绪器到接绪的操作这一道程序,就在二十秒以上,在这二十秒内不巡视绪头,一般会发生四次落绪。因此,上述处理吊糙的方法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
因此如何及时地发现落绪茧,做准定粒,提高生丝质量,如何在不停 的条件下除糙,至今没有令人满意的技术措施。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单根茧丝的定位除糙装置,它不但能使操作者及时地发现落绪茧,并清楚地观察到落绪茧的相应位置和数量,帮助操作者做准定粒,而且设法隔离茧子,消除茧子间相互作用力对解舒影响,同时又能方便而有效地除糙添绪并防止糙头及其杂质阻塞集绪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单根茧丝定位除糙装置是这样实现的在接绪器下方或者茧丝未并股前按装此定位除糙装置。该装置包括定位器、除糙器、弹簧片和螺钉等零件。其中定位器是一个网格状物体,它介于水表和接绪器之间,每一格即为添茧口,定位器上面有若干个除糙器,除糙器和弹簧片连接在一起,由螺钉将其固定在定位器上。除糙器上具有供茧丝通过的除糙缝隙,该缝隙位于整个装置的边缘部位,以利茧丝直接经引丝导向口方便地嵌入除糙缝隙内除糙。该除糙缝隙的间隙为20至500微米,最佳间隙为50至150微米。由于定位器将每粒茧子都有规则地隔在每小格内离解,因此一旦出现空格,很容易被操作者发现,若茧丝上有糙头或杂质被阻挡在除糙缝隙下,造成断丝,不必停
,只要用手捏住有糙头的茧丝接到接绪器上即可。为便于解舒,增加缓冲能力,将弹簧片做成弹簧零件。
另一个较好的结构是将定位器和除糙器做成一体,此时螺钉及弹簧片都没有了,以一个零件作为定位除糙装置,便于制造、调换,同时也降低成本。
再有一可行的结构是定位器做成一块二格,弹簧片两端连接除糙器,用螺钉将其固定在定位器上,作为一个定位除糙单元,然后根据定位数用胶接剂或螺钉等把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组合起来。
还有还有一种结构是在缫丝槽水中,接装一个带叶轮的转盘,用水作为动力推动叶轮,使转盘可顺、逆时针转动。在转盘的外缘设置若干个除糙器,当然除糙器上有带引丝导向口的除糙缝隙。当自动添茧装置向接绪器添绪缩回后,茧丝顺势嵌入缓慢转动着的转盘上的除糙缝隙中,一旦糙头堵塞除糙缝隙造成断丝,由感知装置通知添茧。
另外,因设置了定位器,同时也解决了茧子间相互作用力而难于离解的问题。
定位器,除糙器均可用玻璃、陶瓷、塑料、金属等各种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因设有定位器而能迅速判断是否有落绪茧,并能及时观察到相应的位置和数量,克服了原来茧子在缫丝槽水中相互簇拥在一起难以辩认的弊端。
2.由现在的除糙缝隙阻止单根茧丝上的糙头通过替代原来用集绪器阻止并股后丝条上的糙头通过,获得了不停
除糙的新途径,提高了生产效率。
3.在不改动现有缫丝设备的基础上,加上这一几乎不增加费用,制造简单的装置后,便可达到提高卷绕线速度的目的,同时,又因单根茧丝除糙,为生丝的无结头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单根茧丝定位除糙装置的俯视图。
参照图1,该装置由螺钉〔5〕把弹簧片〔4〕固定在定位器〔1〕上,弹簧片〔4〕两端用胶接剂或螺钉等连接除糙器〔2〕,除糙器〔2〕上有带引丝导向口的除糙缝隙〔3〕,该除糙缝隙〔3〕位于定位器除糙装置的边缘部位,以利茧丝直接经引丝导向口方便地嵌入除糙缝隙〔3〕内除糙,其间隙为20至500微米,最佳间隙为50至150微米。除糙器〔2〕随弹簧片〔4〕具有缓冲能力,定位器〔1〕经连接杆〔6〕安装在缫丝槽壁上。
生产时,按照规定的定粒数将茧子置于各自的定位格下的缫丝槽水中,然后把茧丝抽出接到接绪器上,于此同时把茧丝嵌入除糙器〔2〕上的除糙缝隙〔3〕中。若茧丝上有糙头或杂质被阻挡在除糙缝隙〔3〕下造成断丝,不必停
,只要用手捏住有糙头的茧丝接到接绪器上即可,糙头便留在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由定位器[1]、除糙器[2]、弹簧片[4]、螺钉[5]及连接杆[6]等组成的单根茧丝定位除糙装置,其特征在于a)该装置位于接绪器下方或者茧丝未并股前的任何位置;b)所述的定位器[1]是一种可将茧子强行隔离的网格状物体;c)除糙器[2]上具有供茧丝通过的除糙缝隙[3],为便于操作,该除糙缝隙[3]位于整个装置的边缘部位;d)所述的弹簧片[4]是两端连接二个除糙器[2],并具有缓冲能力的弹性零件。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单根茧丝定位除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糙缝隙〔3〕是一个在其前端设有引丝导向口的间隙为20~500微米缝隙,其最佳间隙为50~15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单根茧丝定位除糙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器〔1〕和除糙器〔2〕可制成一体,且都可采用各种材料制造。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单根茧丝定位除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糙器〔2〕亦可设置在转盘的外缘上。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根茧丝定位除糙装置,涉及对现有缫丝工艺及其设备的改进。它改变了传统的用目光做准定粒,集绪器除糙的方法,即在不改动原设备的基础上采用在接绪器下方安装一定位除糙装置。生产时茧丝先通过装置上的除糙缝隙后再接到接绪器上,若茧丝上的糙头堵塞除糙缝隙造成断丝,只要用手捏住有糙头的茧丝再接到接绪器,糙头就不会再堵塞集绪器引起吊糙停了。该装置简单易造,且费用极少。
文档编号D01B7/04GK86203083SQ86203083
公开日1987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1986年7月2日
发明者张平平 申请人:张平平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