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组件和纺丝部件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8660520阅读:来源:国知局
配,所述计量单元计量好的多股小溶液流分配至各所述第一转换板的进口、经各相应的所述导流转换通道后自所述第一转换板的出口流出。经所述第一转换板的出口流出的溶液流进入如氨纶等纤维干法纺丝的后道工序中的纺丝组件,以进行过滤、保温和/或喷丝等处理,喷出的丝束在含有高温的空腔纺丝箱中进行溶剂挥发,形成如氨纶等纤维丝束。
[020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计量单元中心轴线(图中虚线所示)延长线为参考线,所述计量单元的沿该参考线左右方位的表面为该计量单元的左右侧面,位于左方位的表面为该计量单元的左侧面,位于右方位的表面为该计量单元的右侧面;一所述计量单元的左侧面、右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连接有一第一转换板,第一转换板与计量单元连接的某表面为该第一转换板的一个侧面,根据相对左右方位的不同相应表示为该第一转换板的左侧面或右侧面;一所述第一转换板的左侧面、右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连接有一计量单元;所述第一转换板上下两个表面分别称为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第一转换板的进口、导流转换通道、出口,可根据实际工艺的需要设计为相互连通的不同部位,或者,也可设计为某一整体部件的不同部位,如进口和出口分别为导流转换通道的两端等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02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计量装置中增设所述第一转换板,一方面计量单元至少一侧面呈非线性排列的多个出口与设于其侧面的第一转换板呈非线性排列的多个进口匹配直连,另一方面所述第一转换板呈非线性排列的多个进口经多个导流转换通对应连通设于其下端面的呈线性排列的多个出口,由于第一转换板下端面设有的多个出口呈线性排列,因此,该方案实现了将计量单元的出口的非线性排列方式转换为线性排列方式。所述计量装置可应用但不限于氨纶等纤维干法纺丝生产中,以实现计量装置的出口与纤维纺丝部件等后道工序中如纺丝组件等设备线性排列的多个进口的匹配直连。
[0206]例如,在如氨纶等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生产中,计量装置用于对氨纶制备用聚合物溶液进行精确计量和分配,并将计量和分配后的小溶液流分别输送到纺丝组件以进行氨纶生成的后道工序处理。目前,纺丝组件的多个进口主要采用线性排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计量装置中第一转换板的出口的线性排列方式可根据纺丝组件的多个进口的线性排列方式对应设计,这样,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计量装置就可将现有计量单元的非线性排列方式转换为线性排列方式的出口,使之与纺丝组件的多个进口的线性排列方式匹配(如线性排列方式相同且位置对应),由此实现了计量装置的出口与纺丝组件的进口之间无需金属软管即可实现直接对应连接,节省因布置金属软管接头需占用的空间,节省的空间可以布置更多的溶液流进出口,使得纺丝组件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喷出更多的丝束,从而提高效率,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020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可选的,所述计量单元和所述第一转换板可拆卸式连接,以提高清洗、维护、装配等的方便性。
[0208]所述计量单元的数量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确定,可为一个或多个。计量单元为用于实现如氨纶等纤维生产用聚合物溶液的精确计量和分配功能的部件,为实现该功能即可,计量单元的具体设备结构并不限制。一所述计量单元的进口和出口的数量也可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确定,可选的,一所述计量单元可包括一个进口或多个进口,该计量单元的至少一个侧面(如图23-图24所示的左侧面和/或右侧面)可设有多个出口,该计量单元的多个出口以该计量单元的进口为中心对称且非线性排列在该计量单元的左侧面和/或右侧面,如氨纶等纤维干法纺丝用聚合物溶液经计量单元的进口流入,精确计量后经该计量单元的多个出口分配为多股均等的小溶液流。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5所示的一计量单元121中,所述计量单元的出口 1212(多个出口)分散排列在该计量单元某个侧面的多个同心圆1213的圆周上,该方案可在计量单元121上布设更多的出口。当然,如果空间允许或者出口数量不多等情形下,一所述计量单元的多个出口也可分散排列在该计量单元至少一个侧面的一圆周或圆弧上;或者,一所述计量单元的多个出口也分散排列在某个侧面的多个同心圆的圆弧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制。
[0209]所述第一转换板的数量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确定,可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转换板为用于实现将计量单元的出口的非线性排列到线性排列转换的部件,为实现该功能即可,第一转换板的具体设备结构并不限制。一所述第一转换板包括多个进口、多个出口和多个导流转换通道,一进口经一导流转换通道与一出口连通;多个进口呈非线性排列在该第一转换板的至少一个侧面,如第一转换板的左侧面非线性排列有多个进口,和/或,第一转换板的右侧面非线性排列有多个进口 ;多个出口呈线性排列在该第一转换板的下端面,导流转换通道1214如图24所示,可根据实际需要开设为直线、折线等通道;一所述第一转换板的下端面设有的多个出口分散排列在该下端面的一直线上,或者,分散排列在该下端面的多条具有一定间隔的平行直线上。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6所示,一第一转换板122包括多个进口和多个出口,设于第一转换板某侧面的第一转换板的进口 1221(多个进口)的非线性排列方式,与设于计量单元某侧面的计量单元的出口 1212(多个出口)的非线性排列方式对应,即:一所述第一转换板的至少一侧面设有的多个进口分散排列在该侧面的一圆周或圆弧上,或者,分散排列在该侧面的多个同心圆的圆周或圆弧上,例如:设于第一转换板某侧面的第一转换板的进口 1221(多个进口)可分散排列在该侧面的多个同心圆1223的圆周或圆弧上。一所述第一转换板122的下端面设有的第一转换板的出口 1222分散排列在该下端面的多条具有一定间隔的平行直线1224上。该方案可在第一转换板上布设更多的出口且布局结构较为紧凑,以满足更高密度纺丝的应用需求;当然,如果空间允许或者出口数量不多等情形下,一所述第一转换板的多个出口也可分散排列在一直线1224上,如图2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制。
[0210]可选的,一所述计量单元的两个相对侧面分别对应连接一所述第一转换板,即:一所述计量单元的两个相对侧面中每个侧面设有的呈非线性排列的多个出口,各对应连通一所述第一转换板的一侧面设有的呈对应非线性连接的多个进口。例如,如图23和图24所示,每个计量单元121的两侧面分别连接一个第一转换板122,各第一转换板122的下端面的出口呈线性排列,以将一不同侧面上呈非线性排列的出口分别转换为线性排列的出口。该方案两个第一转换板公用一个计量单元,结构紧凑,布局灵活,空间利用率高,可将计量单元不同侧面上呈非线性排列的出口分别转换为线性排列的出口,提高出口转换效率。
[0211]可选的,一所述第一转换板的两个相对侧面分别对应连接一所述计量单元,即:一所述第一转换板的两个相对侧面中每个侧面设有的呈非线性排列的多个进口,分别对应连通一所述计量单元的一侧面设有的呈对应非线性连接的多个出口。该方案两个计量单元公用一个第一转换板,布局灵活,空间利用率高,可通过一个第一转换板将两个计量单元各自一侧面上呈非线性排列的出口分别转换为线性排列的出口,提高出口转换效率。
[0212]可选的,参考图23和图24,至少一所述第一转换板122还设有至少一溶液进口1225,一所述溶液进口 1225经一溶液导流通道与一所述计量单元121的至少一进口连通,这样,经第一转换板的溶液进口就可以为计量单元提供如氨纶干法纺丝用聚合物等溶液的总进口,提高了第一转换板的集成度,使得的计量装置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所述溶液进口的开设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可选的,所述溶液进口 1225可设于第一转换板2的上端面,以提高布局的灵活性。在包括多个所述第一转换板的情形下,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每个所述第一转换板上设所述溶液进口和所述溶液导流通道,也可选择在其中部分所述第一转换板上设所述溶液进口和所述溶液导流通道,实现方式非常灵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制。
[0213]可选的,所述计量单元121与所述第一转换板122可拆卸式连接,以提高清洗、维护、装配等的方便性和灵活性。
[0214]在包括多个所述计量单元的情形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计量单元公用一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可包括但不限于减速电机,该方案减少计量装置所需使用的驱动装置的总数量,简化设备结构,节约设备成本。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可包括一传动轴,至少部分所述计量单元串接在所述传动轴上,例如,如图23和图24所示,三个计量单元121公用一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一传动轴124,三个计量单元121依次串接在该传动轴上,该方案可简化传动结构,实现多个计量单元的同步精准计量和分配。
[021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28和图29所示,所述计量装置还可包括:至少一第二转换板125,一所述第二转换板125设有多个通孔1251,多个所述通孔1251的进口和出口分别呈线性排列在所述第二转换板125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其中,至少部分所述通孔1251的进口与一所述第一转换板122的下端面设有的呈线性排列的多个该第一转换板的出口 1222中的至少部分出口对应连通;一所述第二转换板125的至少部分出口与所述控温箱的至少部分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呈对应的线性排列且对应连通,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用聚合物溶液至少经一所述计量单元121的进口和一所述第二转换板的出口进入相应的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该方案可通过第二转换板的通道调节所述第一转换板的出口间距等,由此提高计量装置与如氨纶等纤维干法纺丝后道工序中的如纺丝组件等设备匹配直连的灵活性,此外,通过第二转换帮将多个第一转换板的出口连接为一整体,故还有利于提高所述计量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0216]参考图28-图30,一所述第二转换板125的多个通孔1251的进口和出口分别呈线性排列在所述第二转换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可包括:多个所述通孔1251的进口分散排列在所述第二转换板125的上端面的一直线1252上,且多个所述通孔1251的出口分散排列在所述第二转换板125的下端面的一直线1252上;或者,多个所述通孔1251的进口分散排列在所述第二转换板125的上端面的多条具有一定间隔的平行直线1252上,且多个所述通孔1251的出口分散排列在所述第二转换板125的下端面的多条具有一定间隔的平行直线1252上。该方案可满足计量装置与如氨纶等纤维干法纺丝后道工序中如纺丝组件等设备呈不同线性排列的多个进口匹配直连的应用需求,实现方式非常灵活。
[02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换板的数量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确定,可为一个或多个,实现方式非常灵活,例如,所述第二转换板的数量可与所述第一转换板的数量相同,或者,所述第二转换板的数量可与所述第一转换板的数量不同。
[0218]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可多个第二转换板公用一个第一转换板,即:一所述第一转换板的下端面设有的呈线性排列的多个出口分为多组,每组出口对应连通一所述第二转换板设有的呈线性排列的多个通孔的进口。该方案可通过多个第二转换板将一个第一转换板下端面的多个出口,转换为满足如氨纶等纤维干法纺丝后道工序中如纺丝组件等设备呈不同线性排列的多个进口匹配直连的出口排列方式。
[0219]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可多个第一转换板公用一个第二转换板,即:一所述第二转换板设有的呈线性排列的多个通孔分为多组,每组通孔的进口对应连通一所述第一转换板的下端面设有的呈对应线性连接的多个出口。参考图28-图30,六个第一转换板122各自下端面呈线性排列的多个出口均连通到同一第二转换板125的不同通孔的进口,该方案可通过一个第二转换板将多个第一转换板下端面的多个出口,转换为满足如氨纶等纤维干法纺丝后道工序中如纺丝组件等设备呈不同线性排列的多个进口匹配直连的出口排列方式,并且提高了计量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0220]可选的,所述第一转换板与所述第二转换板可拆卸式连接,以提高清洗、维护、装配等的方便性和灵活性。
[0221]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弹性纤维干法纺丝部件。该弹性纤维干法纺丝部件包括:一纺丝组件以及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至少一所述的第二计量装置,所述纺丝组件与各所述第二计量装置连接,所述纺丝组件可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一中纺丝组件的结构。
[0222]其中,所述纺丝组件包括多个进口,多个进口呈线性排列,例如,根据氨纶干法纺丝生产的实际需要,可将纺丝组件的多个进口分散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或者,可将纺丝组件的多个进口分散排列在多条具有一定间隔的平行直线上。
[0223]所述第二计量装置可将聚合物溶液进行精确计量和分配,将计量单元多个出口的非线性排列方式转换为与所述纺丝组件多个进口的线性排列方式对应的线性排列方式,并可与所述纺丝组件的进口匹配直连。
[0224]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一所述第一转换板的至少部分出口与所述纺丝组件的至少部分进口呈对应的线性排列且对应连通,聚合物溶液至少经一所述计量单元的进口和一所述第一转换板的出口进入所述纺丝组件。该方案中,聚合物溶液至少经一所述计量单元的进口和一所述第一转换板的出口进入纺丝组件内,被过滤、保温并经喷丝头喷出后进入一个含有高温的空腔纺丝箱,溶液流在纺丝箱经工艺处理形成丝束,将丝束收卷就形成了氨纶。其中,所述第一转换板和所述纺丝组件的数量和装配方式,可根据实际工艺生产需求确定,实现方式非常灵活。
[0225]例如,可一个第一转换板对应一个纺丝组件。第一转换板下端面呈线性排列的多个出口与该纺丝组件呈对应线性排列的多个进口匹配直连,由此节省了第二计量装置与纺丝组件连接所需的金属软管,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产能。
[0226]又例如,可多个第一转换板公用一个纺丝组件,如图31所示,一第二计量装置包括六个第一转换板122,各第一转换板下端面呈线性排列的出口分别与一纺丝组件126的部分进口呈对应的线性排列且对应连通。该方案可通过多个第一转换板将多个计量单元的出口,转换为满足如氨纶等纤维干法纺丝后道工序中如纺丝组件等设备呈不同线性排列的多个进口匹配直连的出口排列方式,以实现灵活布局,更好满足纤维工艺生产差异化的实际需求。所述纺丝组件126可采用但不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纺丝组件。
[0227]再例如,可多个纺丝组件公用一个第一转换板,如一所述第一转换板的部分出口与一纺丝组件呈线性排列的进口匹配直连、其他部分出口与另一纺丝组件呈线性排列的进口匹配直连,该方案可将一个第一转换板的多个出口匹配直连到多个纺丝组件各自呈线性排列的进口,以实现灵活布局,更好满足纤维工艺生产差异化的实际需求。
[0228]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一所述第二转换板的至少部分出口与所述纺丝组件的至少部分进口呈对应的线性排列且对应连通,聚合物溶液至少经一所述计量单元的进口和一所述第二转换板的出口进入所述纺丝组件。该方案中,聚合物溶液至少经一所述计量单元的进口和一所述第二转换板的出口进入纺丝组件内,被过滤、保温并经喷丝头喷出后进入一个含有高温的空腔纺丝箱,溶液流在纺丝箱经工艺处理形成丝束,将丝束收卷就形成了氨纶。其中,所述第二转换板和所述纺丝组件的数量和装配方式,可根据实际工艺生产需求确定,实现方式非常灵活。
[0229]例如,可一个第二转换板对应一个纺丝组件。如图32所示,位于第二转换板125下端面呈线性排列的多个通孔的出口与该纺丝组件126呈对应线性排列的多个进口匹配直连,由此节省了第二计量装置与纺丝组件连接所需的金属软管,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产能。
[0230]又例如,可多个第二转换板公用一个纺丝组件,位于各第二转换板下端面呈线性排列的多个通孔的出口分别与一所述纺丝组件的部分进口呈对应的线性排列且对应连通。该方案可通过多个第二转换板将计量单元的出口,转换为满足如氨纶等纤维干法纺丝后道工序中如纺丝组件等设备呈不同线性排列的多个进口匹配直连的出口排列方式,以实现灵活布局,更好满足纤维工艺生产差异化的实际需求。
[0231]再例如,可多个纺丝组件公用一个第二转换板,如位于一所述第二转换板的下端面的部分通孔的出口与一纺丝组件呈线性排列的进口匹配直连、其他部分通孔的出口与另一纺丝组件呈线性排列的进口匹配直连,该方案可将一个第二转换板的多个通孔的出口匹配直连到多个纺丝组件各自呈线性排列的进口,以实现灵活布局,更好满足纤维工艺生产差异化的实际需求。
[0232]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性纤维干法纺丝部件实现了第二计量装置的出口与纺丝组件的进口之间无需金属软管即可实现直接对应连接,节省因布置金属软管接头需占用的空间,节省的空间可以布置更多的溶液流进出口,使得纺丝组件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喷出更多的丝束,从而提高效率,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0233]可选的,所述纺丝组件与至少一所述第二计量装置可拆卸式连接,以进一步提高设备清洗、维护等的方便性和效率。
[0234]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各实施例中,实施例的序号仅仅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0235]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和方法等实施例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组合和/或分解后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