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926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流体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喷射装置。
技术背景
以往以来,作为对记录纸(介质)喷射墨滴的流体喷射装置,喷墨式打印机(以下 称为“打印机”)广为已知。在这样的打印机中,存在着以下问题由于墨从记录头的喷嘴蒸 发所引起的墨的增稠和/或固化、尘埃的附着、进而气泡的混入等,在喷嘴中会发生堵塞, 导致印刷不良。因此,通常,打印机在对记录纸的喷射之外,进行强制地使喷嘴内的墨排出 的冲洗工作。
在扫描型的打印机中,使记录头移动到记录区域以外的区域而进行冲洗工作,但 是在具备记录头被固定了的行式头的打印机中,不能在冲洗工作时使记录头移动。因此, 例如,考虑向在记录纸的输送带的表面设置的吸收部件排出墨的方法(专利文献1 特开 2005-119284 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会产生下述问题由于在输送带上与记录纸的尺寸一致地 以等间隔配置有多个吸收件,所以在冲洗时必须以记录纸间的间隙为目标喷射墨,会对记 录纸的尺寸和/或输送速度产生制约。此外,如果对平面形状的吸收件进行冲洗,则由于与 墨滴的排出相伴的风压,雾状的墨会扩散,也有可能污染记录纸和/或输送带上。
相对于此,提出有通过使吸收部件成为线状而简单地快速进行冲洗工作的方法。
但是,在使吸收部件成为线状的情况下,吸收部件中可以承接墨的面积与是平面 形状的情况相比较减小。除此之外,线状的吸收部件与平面形状的吸收部件相比较容易振 动。
因此,在使吸收部件成为线状的情况下,由于吸收部件振动,吸收部件有可能从可 以承接墨的区域离开,有可能污染记录纸和/或输送带。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实现的,其目的在于在流体喷射装置中,即使在使流体 吸收部件为线状的情况下,也在冲洗工作时可靠地由流体吸收部件承接流体。
本发明作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采用以下的结构。
本发明采用下述结构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其具备流体喷射头,该流体喷射头具有 包括喷射流体的多个喷嘴的喷嘴列,该流体喷射装置具备线状的流体吸收部件,其沿上述 喷嘴列延伸,并且能够从上述流体的飞行路径相对移动到退避位置,该流体是从上述喷嘴 喷射的流体;以及振动抑制单元,其使该流体吸收部件的振动衰减。
根据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本发明,通过振动抑制单元使流体吸收部件的振动衰减。 由此,可以抑制流体吸收部件从可以承接从流体喷射头的喷嘴喷射的流体的区域离开的情 况。
因而,根据本发明,即使在使流体吸收部件为线状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冲洗工作时可靠地由流体吸收部件承接墨。
本发明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上述线状的流体吸收部件是上述喷嘴的直径的 15 50倍。
根据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本发明,能够将流体吸收部件配置在流体喷射头与介质之 间,并且能够还考虑部件的误差、由流体吸收部件捕获所排出的流体。
本发明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上述振动抑制单元具有与上述流体吸收部件接触的 接触部和与该接触部连接并且通过弹性变形使上述振动衰减的弹性体。
根据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本发明,能够经由接触部将流体吸收部件的振动传递至弹 性体,由此弹性体发生弹性变形。其结果,弹性体的恢复力经由接触部传递至流体吸收部 件,能够使流体吸收部件的振动衰减。
因而,根据本发明,可以用简单的结构使流体吸收部件的振动衰减。
本发明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上述振动抑制单元是对于上述流体吸收部件能够移 动地进行夹持并且通过在与上述流体吸收部件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使上述振动衰减的夹 持部件。
根据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本发明,在流体吸收部件振动时,流体吸收部件相对于夹 持部件滑动,其结果,在流体吸收部件与夹持部件之间产生摩擦阻力,使流体吸收部件的振 动衰减。
因而,根据本发明,可以用简单的结构使流体吸收部件的振动衰减。
本发明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上述夹持部件,在通过分为二个分支而形成的缝隙 间夹持上述流体吸收部件。
根据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本发明,可以形成为由单个部件构成的夹持部件,可以用 更简单的结构使流体吸收部件的振动衰减。
本发明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上述夹持部件,在形成于2块板部件之间的缝隙间 夹持上述流体吸收部件。
根据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本发明,由于夹持部件由多个部件构成,所以可以实现缝 隙宽度等的调节,可以容易地调节上述摩擦阻力。
本发明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上述振动抑制单元是对滑轮进行弹性支撑的支撑 部,该滑轮环绕挂设上述流体吸收部件。
根据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本发明,经由滑轮将流体吸收部件的振动传递至支撑部, 由此支撑部发生弹性变形。其结果,支撑部的恢复力经由滑轮传递至流体吸收部件,能够使 流体吸收部件的振动衰减。
因而,根据本发明,可以用简单的结构使流体吸收部件的振动衰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所具备的头单元的底面侧的立体图。
图3是从下方仰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所具备的头单元及冲洗单元的 立体图。
图4是从记录纸的输送方向看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所具备的头单元和冲洗单元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所具备的吸收部件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所具备的移动部件的正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的冲洗位置和退避位置的说明 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与冲洗工作相关的工作的流程 图。
图9是从记录纸的输送方向看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所具备的头单元和 冲洗单元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所具备的夹持部件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所具备的夹持部件的变形例的侧视 图。
图12是从记录纸的输送方向看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所具备的头单元 和冲洗单元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关于本发明的流体喷射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 下的附图中,为了使各部件成为可以辨识的大小,适宜改变了各部件的比例尺。此外,在以 下的说明中,关于作为本发明的流体喷射装置的一例的喷墨打印机(以下简称为打印机) 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 式的打印机1具备头单元2、输送记录纸(介质)的输送装置3、供给记录纸的供纸单元4、 排出由头单元2进行了印刷的记录纸的排纸单元5以及对头单元2进行维护处理的维护装 置10。
输送装置3,以在与构成头单元2的记录头21的喷嘴面23 (参照图2)之间隔开预 定的间隔的状态保持记录纸。输送装置3具备驱动滚轴部31、从动滚轴部32和在该滚轴部 31、32之间架设旋转的、由多个带构成的输送带部33。此外,在输送装置3的记录纸的输送 方向下游侧(排纸单元5侧),在与排纸单元5之间,设置有保持记录纸的保持部件34。
驱动滚轴部31,其旋转轴方向的一端侧连接至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由驱动电动 机进行旋转驱动。驱动滚轴部31的旋转动力被传递至输送带部33,对输送带部33进行旋 转驱动。在驱动滚轴部31与驱动电动机之间根据需要设置传动齿轮。从动滚轴部32,是所 谓的自由滚轴,其支撑输送带部33并且从动于输送带部33 (驱动滚轴部31)的旋转驱动而 旋转。
排纸单元5具备排纸用滚轴51和保持通过排纸用滚轴51输送的记录纸的排纸托 52 ο
图2是表示头单元2的底面侧的立体图。如该图所示,头单元2具有线状的记录 头21 (流体喷射头)和支撑该记录头21的安装板22。
记录头21遍及头单元2的有效印刷宽度而形成,其具备排出墨的多个喷嘴24。并且,排出同一种(例如黑色B、品红色M、黄色Y、蓝绿色C)墨的喷嘴M,在记录头21的延伸 方向上排列,构成1个喷嘴列L。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具备记录头21,该记录 头21具有由喷射墨的多个喷嘴M构成的喷嘴列L。
更详细地,记录头21具有4列与4色(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黑色 (Bk))对应的喷嘴列(L (Y)、L (M)、L (C)、L (Bk))。在各喷嘴列(L (Y)、L (M)、L (C)、L (Bk)) 中,构成该喷嘴列(L(Y)、L(M)、L(C)、L(mO)的喷嘴M,在与记录纸的输送方向交差的水平 方向上排列,更优选地在与记录纸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上排列。
如图2所示,头单元2其记录头21配置在形成于安装板22上的开口部25内。具 体地,通过将记录头21螺纹止动在安装板22的背面22b侧,喷嘴面23配置为经由上述开 口部25从安装板22的表面2 侧突出的状态。此外,头单元2,其上述安装板22固定在未 图示的滑架上,由此构成为可以移动到后述的维护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的头单元2,通过上述未图示的滑架可以在记录位置和维护位置之 间移动。在此,所谓记录位置,是与输送装置3相对且对记录纸进行记录的位置。另一方面, 所谓维护位置,作为从输送装置3上退避开的位置、是与维护装置10所具备的盖单元6 (参 照图1)相对的位置。在该维护位置,对头单元2实施维护处理(吸引处理、擦拭处理)。
返回到图1,维护装置10构成为具有对头单元2进行吸引处理的盖单元6和对头 单元2进行冲洗工作的冲洗单元11。
盖单元6,是进行对上述头单元2的封盖和/或吸引工作等维护处理的单元,其具 有与记录头21对应的盖部61。该盖单元6配置在从头单元2的记录区域离开的位置。
盖部61构成为可以与记录头21的喷嘴面23接触。该盖部61通过相对于记录头 21的喷嘴面23分别紧密附着,可以良好地进行封盖,并且在吸引工作中能够良好地进行使 墨从喷嘴面23排出的吸引工作。
此外,如图1所示,盖单元6具有在拂拭记录头21的喷嘴面23的擦拭处理时使用 的擦拭部件63。
图3是从下方仰视头单元2和冲洗单元11的立体图。此外,图4是从记录纸的输 送方向看头单元2和冲洗单元11的示意图。
如这些图所示,冲洗单元11具备吸收在冲洗工作时排出的墨的多个吸收部件 12 (流体吸收部件)、支撑这多个吸收部件12的支撑机构9和使吸收部件12的振动衰减的 振动抑制部30。
吸收部件12是吸收从各喷嘴M排出的墨的线状部件,其相对于1个头单元2设置 有4条。各吸收部件12沿着各色的喷嘴M排列构成的喷嘴列(L(Y)、L(M)、L(C) ,L(Bk)) 延伸,位于喷嘴面23与记录纸的输送区域之间。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关于可以优选地使用的吸收部件12的具体的 结构进行说明。
吸收部件12例如由SUS304、尼龙、施加了亲水性涂层的尼龙、芳族聚酰胺、绢、绵、 聚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多芳基化合物、f 4 口 > (商品名)等纤维或包含上述物质中的 多种的复合纤维形成。
更详细地,通过将多条由上述纤维或复合纤维形成的纤维束捻合在一起或捆扎在 一起,可以形成吸收部件12。
图5是表示吸收部件12的一例的示意图,(a)是剖面图,(b)是俯视图。如该图所 示,吸收部件12例如通过将2条(多个)由纤维形成的纤维束1 捻合在一起而形成。如 图5所示,在通过捻合多个纤维束1 而形成吸收部件12的情况下,在形成于纤维束1 之间的沟部12b中也可以保持墨,能够使吸收部件12的墨吸收量增加。
此外,作为一例,优选地能够使用以下线状部件作为吸收部件12 将多条由 SUS304构成的纤维束捻合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件、将多条由尼龙构成的纤维束捻合在一 起而成的线状部件、将多条由施加了亲水性涂层的尼龙构成的纤维束捻合在一起而成的线 状部件、将多条由芳族聚酰胺构成的纤维束捻合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件、将多条由绢构成 的纤维束捻合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件、将多条由绵构成的纤维束捻合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 件、将由 'J 一 ι (商品名)构成的纤维束捆扎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件、将由〃 7 U才> (商品名)构成的纤维束捆扎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件、将由〃 $ 口 > 03T(商品名)构成的 纤维束捆扎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件、将由夕'^ 二一7 〃 S α > DB-8(商品名)构成的纤维 束捆扎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件、将由 々卜,>〃 S π >VB-30(商品名)构成的纤维束捆 扎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件、将由ο S 口 > S-5 二 7 >歹,一;^ ^ 一歹求<j ^ ^r A (商品 名)构成的纤维束捆扎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件、将由^ ^ 口 ^ S-212 ^ τ ^ 7" 7 - ^ -J -'J ^-^r A (商品名)构成的纤维束捆扎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件、将由"^ π >SZ-10 ^ ΤΨ4 口 > ζ丨」一 丨」工ζ〒& (商品名)构成的纤维束捆扎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 件、将由/、^ 口 > VB-3《々卜,> (商品名)构成的纤维束捆扎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件。
使用了尼龙纤维的吸收部件12,由于通过作为通用水系而广泛使用的尼龙形成, 所以成为廉价的部件。
使用了 SUS材料的金属纤维的吸收部件12,由于耐腐蚀性优异所以可以吸收多种 墨,并且由于与树脂比较耐磨耗性高所以可以实现反复的使用。
使用了超高分子聚乙烯的吸收部件12,切断强度以及耐药品性高,成为抗有机溶 剂和/或酸、碱强的部件。这样,使用了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的吸收部件12,由于切断强度 高,所以可以由强的张力拉伸,能够抑制挠曲。因此,例如,在使吸收部件12的直径变粗而 使吸收容量增加、此外不使吸收部件12的直径变粗的情况下,能够使从记录头21到记录纸 的输送区域为止的距离变短而使印刷精度提高。此外,对于使用了廿4 口 >和/或芳族聚 酰胺纤维的吸收部件12,也能够期待与使用了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的吸收部件12同样的 效果。
使用了绵纤维的吸收部件12,成为墨吸收性优异的部件。
在这样的吸收部件12中,所滴落的墨,由于表面张力而保持在形成于纤维间及纤 维束12a间的沟部12b (参照图5),由此成为被吸收的状态。
此外,滴落到吸收部件12的表面的墨,其一部分直接浸透到吸收部件12的内部, 剩余部分在形成于纤维束1 间的沟部12b中流动。并且,浸透到吸收部件12的内部的墨, 在吸收部件12的内部其一部分缓慢地在吸收部件12的延伸方向上移动并在吸收部件12 的延伸方向上分散而被保持。在吸收部件12的沟部12b中流动的墨,边在沟部12b中流动 其一部分边缓慢地浸透到吸收部件12的内部,剩余部分则残存于沟部12b,由此在吸收部 件12的延伸方向上分散而被保持。也就是说,滴落到吸收部件12的表面的墨,并不是全部 留在所滴落的位置,而是分散到所滴落的位置的周围而被吸收。
另外,实际上在打印机1中设置的吸收部件12的形成材料,考虑吸墨性、保持墨 性、拉伸强度、耐墨性、成形性(起毛和/或绽线的发生量)、扭曲性、成本等而进行选择。
此外,吸收部件12的墨吸收量,是在吸收部件12的纤维间能够保持的墨量与在沟 部12b中能够保持的墨量的合计。因此,以考虑吸收部件12的更换频率等而使该墨吸收量 与通过冲洗而排出的墨量相比充分大的方式,选择吸收部件12的形成材料。
另外,在吸收部件12的纤维间能够保持的墨量以及在沟部12b中能够保持的墨 量,能够通过墨与纤维的接触角、依赖于墨的表面张力的纤维间隙的毛细管力来规定。也就 是说,通过由细的纤维形成,纤维间的间隙变多,作为整体、纤维的表面积增加,由此即使吸 收部件12的剖面面积相同,吸收部件12也可以吸收更多量的墨。因此,为了更多地获得纤 维间的间隙,作为形成纤维束12a的纤维,也可以使用超细纤维(极细纤维)。
但是,吸收部件12的墨保持力,由于纤维间的间隙变大毛细管力降低而降低。因 此,纤维间的间隙,需要设定为吸收部件12的墨保持力不会因吸收部件12的移动而使墨滴 落的程度。
此外,吸收部件12的粗细,以满足上述的墨吸收量的方式而设定。具体地,例如, 吸收部件12的粗细,设定为0. 3 1. Omm,更优选地设定为0. 5mm左右。
但是,为了防止与记录头21及记录纸的接触,吸收部件12的粗细,设定为其剖面 最大尺寸小于等于下述尺寸,该尺寸是将从记录头21到记录纸的输送区域为止的间隔距 离减去因吸收部件12的挠曲引起的变位量而得到的尺寸。
此外,该吸收部件12,相对于喷嘴直径具有15 50倍左右的宽度。在本实施方式 中,由于记录头21的喷嘴面23与记录纸之间的间隙为2mm左右、喷嘴直径为约0. 02mm,所 以吸收部件12如果其直径小于等于1mm,则能够配置在喷嘴面与记录纸之间,并且能够还 考虑部件的误差、由吸收部件捕获所排出的墨。
此外,吸收部件12的长度,优选相对于头单元2的有效印刷宽度具有充分的长度。 虽然在后面详细说明,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采用依次卷起吸收部件12的使用 完毕(墨吸收完毕)的区域并当在吸收部件12的全部区域吸收了墨的情况下更换吸收部 件12本身的结构。因此,为了使吸收部件12的更换期间成为能够耐实用的时间,吸收部件 12的长度优选是头单元2的有效印刷宽度的数百倍左右。但是,在通过在打印机1内进行 清洗等而进行吸收部件12的再生的情况下,吸收部件12的长度,只要比头单元2的有效印 刷宽度的2倍长一些即可。
并且,吸收部件12由支撑机构9支撑。
如图3及图4所示,支撑机构9具备移动机构13及移动机构14。
移动机构14通过使吸收部件12在与喷嘴列的延伸方向交叉(在本实施方式中是 正交)的方向上移动,使吸收部件12在与喷嘴列M相对的冲洗位置和不相对的退避位置 之间移动。此外,移动机构13使吸收部件12边进行冲洗边沿着喷嘴列的延伸方向移动。
移动机构13,如图3及图4所示,在头单元2的喷嘴排列方向上的两侧,在安装板 22的背面22b侧(与记录头21的喷嘴面23相反侧),具有旋转部15、16,该旋转部15、16 其各自的旋转轴与记录纸的输送方向平行。旋转部15、16作为通过以等间隔配设的多个间 隔板而呈线轴形状而构成的卷绕机构,可以在间隔板间各卷绕一条、合计4条的吸收部件 12。
并且,旋转部15、16设置在支撑板17上,该支撑板17设置在打印机1的框体内。
旋转部15、16与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连接,其通过各自的旋转进行上述的多个吸 收部件12的绕出及卷起。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旋转部15作为绕出用而使用,另一个旋转 部16作为卷起用而使用。
移动机构14通过支撑支撑板17并且使该支撑板17在记录纸的输送方向上移动, 而按各旋转部15、16使吸收部件12在记录纸的输送方向(与喷嘴列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 向)上移动。作为该移动机构14,例如,能够使用线性滑动装置。
另外,支撑机构9具备轴支撑而固定在支撑板17的背面(与设置旋转部15、16的 面相反的面)的滑轮20。
滑轮20具有在轴部20a上螺旋状地卷绕凸条部20b而构成的结构,其相对于各支 撑板17而设置(滑轮20A、20B)。如图6所示,在由轴部20a和凸条部20b形成的引导沟 20c内各保持一条吸收部件12。
并且,滑轮20A、20B如图3及图4所示,经由轴支撑部18设置在支撑板17上,其在 头单元2的喷嘴排列方向上的两侧,配置在安装板22的表面22a(记录头21的喷嘴面23) 侧。卷架在移动机构13的旋转部15和旋转部16上的多个吸收部件12架设在滑轮20A、 20B上。并且,在与喷嘴面23垂直的方向上,引导沟20c的端部相对于喷嘴面23位于从喷 嘴面23远离的方向。因此,架设在滑轮20A、20B上的吸收部件12,不与记录头21的喷嘴面 23接触地被保持。
并且,支撑机构9通过在未图示的控制装置中分别控制旋转部15、16的旋转速度, 不使多个吸收部件12挠曲而以适度地提供了张力的状态保持多个吸收部件12。由此,可防 止吸收部件12挠曲、与喷嘴面23和/或记录纸接触。
在这样的支撑机构9中,通过由配置在支撑板17上的旋转部15、16和配置在安装 板22的表面2 侧的滑轮20A、20B支撑多个吸收部件12,从旋转部15绕出的各吸收部件 12经过记录头21的喷嘴面23上方而在旋转部16中被卷起。因此,吸收部件12伴随着旋 转部15、16的旋转,向头单元2的各喷嘴列L的延伸方向、即与记录纸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 向移动。
此外,通过移动机构14,支撑板17在记录纸的输送方向上移动,由此可以使各吸 收部件12相对于头单元2 (喷嘴列L)的位置变化。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吸收部件 12在冲洗位置和退避(记录)位置之间移动。
另外,若使吸收部件12的直径为1mm,则只要也包含部件尺寸误差和/或配置误 差而使其移动1mm,就能够使吸收部件12从墨的飞行路径离开。因此,吸收部件12的移动 所花费的时间也可减少。另外,由于记录头21与记录纸的距离是2mm,所以由于在其间以 对吸收部件12提供了张力的状态配置吸收部件12,所以在由移动机构14实现的支撑板17 的移动时,不需要记录头21和记录纸移动。
另外,所谓冲洗位置,如图7(b)所示,是作为各吸收部件12配置在所对应的多个 喷嘴列L (构成喷嘴列L的多个喷嘴24)的正下方的状态,在冲洗工作时能够由吸收部件12 吸收从各喷嘴列L排出的墨的位置(墨的飞行路径上的位置)。另一方面,所谓吸收部件 12的退避位置,如图7(a)所示,是作为吸收部件12不与喷嘴列L(构成喷嘴列L的多个喷 嘴24)相对的状态,在记录工作时从各喷嘴M排出的墨不被吸收部件12所吸收的位置。
如图7(a)、(b)所示,通过使支撑板17移动、滑轮20移动,全部的吸收部件12移 动。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各吸收部件12不用说在冲洗位置,即使在退避位置, 也在记录纸的输送方向上配置在记录头21的喷嘴面与记录纸之间。
返回到图3及图4,振动抑制部30,如上所述使吸收部件12的振动衰减,其以避开 配置头单元2的区域而在记录纸的输送方向上将头单元2夹于中间的方式配置多个。
该振动抑制部30具备与吸收部件12接触的接触部30a和连接该接触部30a与支 撑板17的弹簧30b (弹性体)。
接触部30a既可以按各吸收部件12而设置,此外也可以对于多个吸收部件12设 置一个。但是,接触部30a以全部的吸收部件12与接触部30a接触的方式设置。
弹簧30b与接触部30a接触,并且通过弹性变形使吸收部件12的振动衰减。
接着,关于与上述的冲洗工作相关的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的工作,使用图8所示 的流程图进行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的工作,由未图示的控制装置进行控制。
打印机1基于预定的指令而开始冲洗工作。
首先,控制装置驱动移动机构14 (步骤Si),使所支撑的多个吸收部件12向冲洗 位置移动。具体地,通过移动机构14使支撑板17在记录纸的输送方向上移动,由此将各吸 收部件12配置在记录头21的各喷嘴列L的正下方。此时,各吸收部件12成为与在记录头 21的配置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喷嘴列L都相对的状态。
这样,使4条吸收部件12出现在各喷嘴列L的墨排出方向(飞行路径)上。
接着,控制装置,执行对于头单元2的冲洗工作(步骤S2),从记录头21的各喷嘴 列L (喷嘴24),对相对的吸收部件12喷射墨(例如10滴左右)。从喷嘴列L排出的墨被 吸收部件12所吸收。
控制装置,在执行头单元2的冲洗工作的期间,通过驱动移动机构13而使各吸收 部件12移动,进行吸收部件12的吸收了墨的部分的卷起工作(步骤S3)。由此,从喷嘴列 L排出的墨,由于始终排出到吸收部件12的不包含墨的新的部分,所以在吸收部件12内迅 速地被吸收。
另外,在能够相对于喷嘴直径将吸收部件12的剖面最大尺寸确保为75倍左右的 情况下,吸收部件12的墨吸收量变得极大。因此,也可以不边进行冲洗工作边进行吸收部 件12的卷起工作。例如,当即使在吸收部件12的同一位置排出100滴左右的墨、墨也不会 滴出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进行10次冲洗工作之后卷起吸收部件12。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移动机构13也可以在多个冲洗工作之后 使吸收部件移动。由此,可以由吸收部件12的同一区域多次承接墨滴,在吸收部件12中吸 收大量的墨。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墨的排出量调整移动机构13对于吸收部件12的卷起速度, 在排出量多时以吸收部件12不饱和的方式提高卷起速度,以不发生墨的吸收漏出的方式 以高速进行卷起。
在冲洗工作结束时(步骤S4),控制装置驱动移动机构14而使多个吸收部件12向 退避位置移动(步骤SQ。具体地,通过移动机构14使支撑板7在记录纸的输送方向上移 动,由此使与喷嘴列L相对的吸收部件12从与喷嘴列L相对的位置退避开。另外,也可以 在退避之后进行上述的卷起工作。
此后,控制装置再次开始对于记录纸的记录工作。
并且,当在记录工作期间等执行了多次冲洗工作之后,卷绕在移动机构13的旋转 部15上的吸收部件12的大部分向旋转部16卷起,旋转部16所进行的吸收部件12的卷起 结束之后,更换为新的吸收部件。本实施方式的移动机构13,由于经由安装部件70可以装 卸地设置在安装板22的背面22b侧,所以可以容易地进行更换。
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由于在记录头21与记录纸8之间配置线状的吸收部件 12,能够移动线状的吸收部件12而使其与记录头21的喷嘴相对而吸收冲洗时的墨,所以无 需使头单元2移动便可以执行冲洗工作。由于不使头单元2移动,所以能够在适合的时期 以短时间进行冲洗工作。
此外,由于吸收部件12是细的线状部件,所以也可以在印刷时在对应于喷嘴列之 间的位置配置吸收部件12,由此能够缩短吸收部件12的移动距离,使其以短时间完成移动。
此外,作为吸收部件12,通过使用线状部件,在墨滴落到吸收部件12时,能够抑制 吸收部件12的周围的上升气流的产生,防止在记录头21上附着墨的情况。因此,可以使吸 收部件12接近于记录头21,能够抑制因墨挥发而产生的、成为记录头21等的污染原因的雾 的产生。
此外,由于在冲洗时成为排出对象的是线状的吸收部件12,所以难以产生对于吸 收部件12进行排出时的风压的影响所引起的点遗漏。此外,由于在冲洗时所排出的墨在喷 嘴M的附近被吸收部件12所全部吸收,所以能够防止记录纸和/或输送带部33上被污染 的情况。
此外,通过根据所排出的墨量使吸收部件12的卷起速度变化,可以在吸收部件12 未由墨所饱和的时期进行卷起。由此,不会漏出冲洗墨,而能够可靠地使其吸收到吸收部件 12内。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用简单的结构高速地执行冲洗工作,所以可 提高印刷能力。
在以上那样的冲洗工作的过程中,存在吸收部件12因移动机构13、14所进行的移 动和/或承接从喷嘴M喷射的墨等而振动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若这样吸收部件12进行振动,则通过振动抑制部30 使该振动衰减。
更详细地,经由与吸收部件12接触的接触部30a将吸收部件12的振动传递至弹 簧30b,由此弹簧30b发生弹性变形。其结果,弹簧30b的恢复力经由接触部30a传递至吸 收部件12,能够使吸收部件12的振动衰减。
通过这样使吸收部件12的振动衰减,能够抑制吸收部件12从喷嘴M正下方的能 够承接墨的区域离开的情况。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可以在冲洗工作时可靠地 由吸收部件12承接墨。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具备使吸收部件12的振动衰减的振动抑制部 30。因此,通过振动抑制部30使吸收部件12的振动衰减。由此,可以抑制吸收部件12从 可以承接从记录头21的喷嘴M喷射的墨的区域离开的情况。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即使在使吸收部件12为线状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冲洗工作时可靠地由吸收部件12承接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振动抑制部30由与吸收部件12接触的接触部 30a和连接该接触部30a与支撑板17的弹簧30b (弹性体)构成。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可以用简单的结构使吸收部件12的振动衰减。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关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第2实施方式的说明中, 关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省略或简略化其说明。
图9是从记录纸的输送方向看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所具备的头单元2和冲洗单元 11的示意图。此外,图10是从吸收部件12的延伸方向看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所具备的夹 持部件40 (振动抑制单元)的侧视图。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替换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所具备的振 动抑制部30而具备夹持部件40。
夹持部件40使吸收部件12的振动衰减,其对于吸收部件12可以移动地进行夹持 并且通过在与吸收部件12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而使吸收部件12的振动衰减。
该夹持部件40,如图10所示,具有朝向下方分为二个分支的形状,在通过分为二 个分支而形成的缝隙41间夹持吸收部件12。
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在吸收部件12振动时,吸收部件12 相对于夹持部件40滑动,其结果,在吸收部件12与夹持部件40之间产生摩擦阻力,使吸收 部件12的振动衰减。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可以用简单的结构使吸收部件12的振动衰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夹持部件40在通过分为二个分支而形成的缝隙 41间夹持吸收部件12。
因此,可以形成为由单个部件构成的夹持部件,可以用更简单的结构使吸收部件 12的振动衰减。
另外,夹持部件40的结构,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而例如也能够如图11所 示,采用在形成于2块板部件42之间的缝隙43间夹持吸收部件12的结构。
在夹持部件40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夹持部件40由多个部件构成,但是相反 可以实现缝隙43宽度等的调节,可以容易地调节上述摩擦阻力。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关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也关 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省略或简略化其说明。
图12是从记录纸的输送方向看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所具备的头单元2和冲洗单 元11的示意图。
如该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不具备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所具 备的振动抑制部30,替换对滑轮20进行轴支撑的轴支撑部18而具备由弹簧构成的轴支撑 部19(支撑部)。
轴支撑部19作为使吸收部件12的振动衰减的本发明的振动抑制单元而起作用。
根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发明,经由滑轮20将吸收部件12的振动传递至轴支撑 部19,由此轴支撑部19发生弹性变形。其结果,轴支撑部19的恢复力经由滑轮20传递至吸收部件12,能够使吸收部件12的振动衰减。
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可以用简单的结构使吸收部件12的振动衰减。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当然并不限 于这样的例子,而也可以使上述各实施方式相组合。显然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就能够在 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想到各种变形例或修改例,并且关于这些变形例或修 改例也理解为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的方案。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振动抑制部30、夹持部件40从不振动的状态开始 便与吸收部件12接触的结构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而也可以构成为将振动抑制部30、夹持部件40与吸收 部件12接近地配置,在吸收部件12振动时与吸收部件12接触。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具备单个行式头作为记录头21的结构进行了说 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遍及有效印刷宽度而排列多个头。此时,多个头不需 要排列为一直线,而也可以作为整体以成为交错配置的方式进行排列。
在这样使多个头交错配置的情况下,在有效印刷宽度方向上排列为一直线的记录 头彼此间隔而配置。因此,也可以在通过记录头彼此间隔而形成的间隙,设置振动抑制部30 和/或夹持部件40。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也可以设置进行吸收部件12的清洗的清洗机 构。在此情况下,通过配置在吸收部件12的移动方向下游侧(与滑轮20B相比靠下游侧), 能够实施对于吸收了墨的吸收部件12进行清洗等的清洗处理。在旋转部16上卷起清洗后 的可再利用的吸收部件12,例如通过使旋转部15、16向相反方向旋转,可以再次实施冲洗工作。
此外,吸收部件的条数,根据记录头21的喷嘴列L而适宜设定。另外,在上述各实 施方式中,形成为了相对于一个喷嘴列L使一个吸收部件相对应的结构,但是也可以相对 于多个喷嘴列L使一个吸收部件相对应。在此情况下,采用使吸收部件的宽度与所对应的 多个喷嘴列L 一致的吸收部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为了同时卷起多个吸收部件12的结构,但是也可 以形成为分立地进行卷起的结构。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吸收部件12平行地沿着喷嘴列的结构进行了说 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并不一定需要使吸收部件12的延伸方向与喷嘴列的延伸方 向完全成为平行。也就是说,在本发明中,所谓沿着喷嘴列延伸,是下述含义并不仅限于与 喷嘴列完全成为平行的状态,而也包含在喷嘴列的延伸方向上延长的延长线与在吸收部件 的延伸方向上延长的延长线在前方的区域交叉的情况。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将本发明应用于行式头方式的打印机的结构进行 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而也能够应用于串行方式的打印机。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吸收部件12始终在记录头21的正下方移动的结构 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而也能够采用在使吸收部件12退避时,使其移动到 从记录头21的正下方离开的区域(例如,记录头21的侧方)的结构。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通过移动吸收部件12而使吸收部件12与记录头 21的位置关系变化的结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而也可以采用通过移动记录头21而使吸收部件12与记录头21的位置关系变化的结构。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在维护处理时,吸收部件12位于记录头21与记录 纸的输送区域之间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而也可以采用在维护处理 时使吸收部件12位于记录纸的输送区域的下方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喷墨式的打印机,但是也可以采用喷射、排出墨以外的 其他流体的流体喷射装置和收置该流体的流体容器。也可以应用于具备排出微小量的液滴 的流体喷射头等的各种流体喷射装置。另外,所谓液滴,指从上述流体喷射装置排出的流体 的状态,也包含以粒状、泪状、线状拖尾的状态。此外,在此所谓流体,只要是能够使流体喷 射装置进行喷射那样的材料即可。
例如,物质只要是液相时的状态的物质即可,包含粘性高或低的液体状态,溶胶、 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溶液)这样的流体状 态,此外不仅是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流体,而且还将由颜料和/或金属微粒等固体物质 构成的功能材料的微粒溶解、分散或混合在溶剂中而成的物质等。此外,作为流体的代表性 例子,举出在上述实施例的方式中所说明的那样的墨和/或液晶等。在此,所谓墨,包含一 般的水性墨和油性墨以及凝胶墨、热熔性墨等各种流体组成物。
作为流体喷射装置的具体例子,例如也可以是喷射以分散或溶解的形式包括在液 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及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的制造等中使用的电极材料、 色材等材料的流体的流体喷射装置、喷射在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生物有机物的流体喷射 装置、用作为精密移液管而喷射成为试料的流体的流体喷射装置、印染装置和/或微喷注器等。
进而,也可以采用在钟表、照相机等精密机械上以针点方式喷射润滑油的流体喷 射装置、为了形成在光通信元件等中使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将紫外线固化 树脂等透明树脂喷射在基板上的流体喷射装置、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或碱等蚀 刻液的流体喷射装置。而且,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它们之中的任何一种喷射装置及流体容器。
权利要求
1.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其具备流体喷射头,该流体喷射头具有包括喷射流体的多个喷 嘴的喷嘴列,其特征在于,该流体喷射装置具备线状的流体吸收部件,其沿前述喷嘴列延伸,并且能够移动到承接从前述喷嘴喷射的 前述流体的位置和从流体的飞行路径退避开的位置;以及 振动抑制单元,其使该流体吸收部件的振动衰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线状的流体吸收部件是前述喷嘴的直径的15 50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振动抑制单元具有与前述流体吸收部件接触的接触部和与该接触部连接并且通 过弹性变形使前述振动衰减的弹性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振动抑制单元是对于前述流体吸收部件能够移动地进行夹持并且通过在与前述 流体吸收部件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使前述振动衰减的夹持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夹持部件,在通过分为二个分支而形成的缝隙间夹持前述流体吸收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夹持部件,在形成于2块板部件之间的缝隙间夹持前述流体吸收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振动抑制单元是对滑轮进行弹性支撑的支撑部,该滑轮环绕挂设前述流体吸收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其具备线状的流体吸收部件12,其沿喷嘴列延伸,并且能够从流体的飞行路径相对移动到退避位置,该流体是从喷嘴喷射的流体;以及振动抑制单元30,其使流体吸收部件12的振动衰减。
文档编号B41J2/21GK102029787SQ2010102993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7日
发明者濑下龙哉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