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2438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是包括喷出液滴的记录喷头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打印机、传真机、复印装置、绘图仪及它们的复合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采用排出例如墨水液滴的记录喷头的液体喷出液体喷出记录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一般公知的有喷墨记录装置。该液体喷出记录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从记录喷头将墨水滴喷出到被搬送来的用纸里后,来进行图像形成(同义词有记录、印字、印写、印刷等),包括有记录喷头在主扫描方向里移动的同时排出液滴来形成图像的串列型图像形成装置,和采用记录喷头在不移动的状态下排出液滴以形成图像的行型(line)喷头的行型图像形成装置。
还有,在本申请中,“图像形成装置”是指在纸、线、纤维、布帛、皮革、金属、塑料、玻璃、木材、陶瓷等媒介里弹射墨水以进行图像形成的装置,另外,“图像形成”不仅是指将文字或图形等带有含义的图像赋予到媒介里,还意味着将图样等不带有含义的图像赋予(仅将液滴弹射到媒介里)到媒介里。另外,“墨水”不局限于一般的墨水,而是被称为记录液、 定影处理液、液体、树脂等的,能够进行图像形成的所有液体的总称。另外,“用纸”的材质不限于纸张,还包括OHP等,泛指能够粘附墨水滴、其他液体等,也可以称为被记录媒介或记录媒介、记录纸、记录用纸等)“图像”也不局限于平面的,还可以包括被赋予在立体形成物体里的图像,或将立体本身进行三维造型后形成的像。
然而,在液体排出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维持记录喷头的喷嘴的排出稳定性,并防止喷嘴内的墨水干燥及尘埃混入到喷嘴内,设置了包括对记录喷头的喷嘴面进行罩盖的盖子,和对记录喷头的喷嘴面擦拭后进行清洁化的刮擦部件(也称为刮擦刮刀、擦拭刮刀、刮刀等)等的维持恢复机构,在从喷嘴将粘度增加后的墨水排出到盖子里后,进行以刮擦部件来擦拭喷嘴面后形成喷嘴弯液面的恢复动作。
作为以往的维持恢复机构中的罩盖,公知的有如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包括了与记录喷头的排出口所形成的面进行抵接的外周部,与外周部一起来形成对排出口所形成的面进行密封的密闭空间的底面部,配置在密闭空间里以与排出口所形成的面抵接的吸收部件,被配置在吸收部件和底面部之间、具有至少一部分与吸引口重叠地被开口的开口部的片材部件,用于从吸收部件到吸引口为止的吸引作用里的流体的流动是通过片材部件的开口部的。
另外,作为维持恢复机构中的罩盖,公知的还有对配置在垂直方向里的记录喷头的喷嘴面进行罩盖,并在上端部里设置大气开放口,在下方侧部里设置吸引口(专利文献 2)。
如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在将记录喷头的喷嘴面垂直地配设后,使得罩盖从水平方向移动来罩盖喷嘴面时,为了防止液体垂滴,是以罩盖一喷头吸引一罩盖内大气开放一罩盖分离的顺序来进行吸引动作的。
这里,在罩盖内配设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吸收部件时,会产生如下的问题,当吸收部件堵住大气开放口时,大气开放后进入罩盖内的空气会通过吸收了液体的吸收部件内部,并产生气泡,在罩盖内发生的气泡被转移到喷嘴面里后就会产生喷嘴失效(不排出)。
另外,在罩盖的吸引口被吸收部件堵住而没有与喷嘴面连通的状态下,来吸引罩盖内的废液时,吸收部件本身成为阻力,从而导致喷嘴面侧的液体没有被吸引干净,在罩盖内产生残留废液,并在罩盖分离时残留废液附着到喷嘴面里后产生液滴垂滴,并关系到刮擦性能的降低和刮擦部件的劣化。
专利文献I特开2004-23084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许第4186557号公报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目的在于尤其是包括喷嘴面被垂直配设的记录喷头的情况下,来抑制罩盖内的气泡的产生,及降低罩盖内的残留废液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记录喷头,其具有排出液滴的多个喷嘴排列而成的喷嘴列;
罩盖,其对所述记录喷头的喷嘴面进行罩盖;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罩盖里设置有连接在吸引装置里的吸引口,和与大气开放装置相通的大气开放口,
在所述罩盖内使得所述吸引口和大气开放口一直处于开放状态的空间内设置有吸收液体的吸收部件,
在以所述罩盖来对所述喷嘴面进行罩盖时,从所述大气开放口至所述吸引口为止形成了没有所述吸收部件的流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根据技术方案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喷头的所述喷嘴面在垂直方向或倾斜于垂直方向地被配置,在朝向水平方向或倾斜于水平方向的方向里排出液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盖的吸引口被设置在与所述喷嘴面抵接的部位的下侧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根据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罩盖里设置了对所述吸收部件的下面进行保持的按压部件。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在以罩盖对喷嘴面进行罩盖的时候,因为在从大气开放口至吸引口里形成了没有吸收部件的流路,尤其是在包括喷嘴面被垂直配设的记录喷头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罩盖内气泡的发生,从而降低罩盖内的残留废液量。


参照下面对附图详细的说明可以更快 更好地理解对公开技术及其特征的完整描述。其中,
图I所示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机构部的侧面说明图。
图2所示是从箭头A方向看到的图I的说明图。
图3所示是记录喷头的说明图。
图4所示是墨水供给排出系统的模式说明图。
图5所示是控制部的模块说明图。
图6所示是说明维持恢复动作的流程图。
图7(a)_(e)所示是说明吸引动作的模式说明图。
图8 (a) - (b)所示是刮擦机构一例的模式说明图。
图9所示是导向槽的形状的模式说明图。
图10是从开口侧(与喷嘴面抵接的一侧)看到的引罩盖内的吸收部件的安装构造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11(a)是吸引罩盖内的吸收部件的安装构造的其他例的侧视截面图,图11(b) 是从开口侧(与喷嘴面抵接的一侧)看到的主视图。
图12所示是吸引罩盖的其他例的模式侧视图。
符号说明
2图像形成部
4供纸部
5搬送机构
6排纸部
7排纸盘
8反转部
9维持恢复机构
10用纸(被记录媒介)
11 主罐
12供给路径
13供给泵
23打印车
24记录喷头
29 副罐
51搬送带
92a吸引罩盖
93刮擦部件
96吸引泵
98大气开放阀
99吸收部件
194罩盖内空间
195 流路
190 吸引口
192大气开放口
500控制部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I及图2来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还有,图I所示是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机构部的侧视图,图2所示是从箭头A方向看到的图I的说明图。
该图像形成装置是串列型图像形成装置,在装置本体的内部里设有图像形成部2 和搬送机构部5等,并在装置本体的下方侧里设置可以载置被记录媒介的用纸10的供纸盘 (包括供纸盒,可作为供纸部的意思来使用)4,接受到由该供纸盘4供纸来的用纸10后,通过搬送机构5将用纸10间歇地搬送到垂直方向(沿垂直方向里的方向)里的同时,通过图像形成部2在水平方向里排出液滴来记录所要的图像后,经过排纸部6将形成有图像的用纸10进一步向上方搬送之后,将用纸10排纸到设置在装置本体的上方侧里的排纸盘7里。
另外,在进行两面印刷的时候,当单面(表面)印刷结束后,将用纸10从排纸部6 送入到反转部8内,通过搬送机构部5将用纸10在反方向(下方)里搬送的同时反转后, 使得另一面(背面)成为可以印刷面后再次送入到搬送机构5里,当另一面(背面)印刷结束后就将用纸10排纸到排纸盘7里。
这里,图像形成部2通过横架在左右的侧板101L、101R之间的主导向杆21及从动导向部件22,将搭载有记录喷头24的打印车23保持为可以自由滑动,并通过主扫描马达 25借助于架设在驱动带轮26和从动带轮27之间的时机带28,在主扫描方向里移动扫描。
在该打印车23里,是将用于排出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⑶等各色的墨水滴的液体排出喷头所构成的记录喷头24y、24m、24c、24k(不做区别时简称为“记录喷头24”)等多个喷嘴所组成的喷嘴列排列在垂直于主扫描方向的副扫描方向里,并使得液滴排出方向朝向水平方向来安装的。也就是说,采用的是包括记录喷头24的水平喷射方式,该记录喷头24中形成有排出液滴的喷嘴的喷嘴面被配置在垂直方向里,朝着水平方向里排出液滴。
记录喷头24如图3所不地,分别具有排出液滴的多个喷嘴124b所排列设置的两个喷嘴列Na、Nb,记录喷头24a的一方的喷嘴列Na排出黄色(Y)的液滴,另一方的喷嘴列 Nb排出品红色(M)的液滴,记录喷头24b的一方的喷嘴列排出黑色(B)的液滴,另一方的喷嘴列排出青色(C)的液滴。
还有,作为构成记录喷头24的液体排出喷头,可以将压电元件等压电致动器、采用发热阻抗等电热变换元件来利用液体的膜沸腾导致的相变的热致动器、采用根据温度变化导致金属相变的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采用静电力的静电致动器等,作为产生用于排出液滴的压力的压力发生手段来使用。另外,在打印车23里也能够搭载排出定影液的液体排出喷头,所述定影液通过与墨水的反应来提高墨水的定影性。
另外,在打印车23里还搭载未图示的,用于对应于记录喷头24的各喷嘴列Na、Nb 来供给各色的墨水的喷头罐29,在该喷头罐29里,墨水从自由装卸地安装在装置本体里的各色的墨水卡盒(主罐)被供给。
另外,沿着打印车23的主扫描方向的两侧板101LU01R之间,张紧安装了形成有规定的图样的编码器标尺121,并在打印车23里设置了由读取编码器标尺121的图样的透过型光电传感器构成的编码器传感器122,通过该编码器标尺121和编码器传感器122就构成了检测打印车23移动的线型编码器(主扫描编码器)123。
另外,在打印车23的主扫描方向一方侧的非印字领域里,配置了用于维持、恢复记录喷头24的喷嘴124b的状态的维持恢复机构9。在该维持恢复机构9的框架90里设置了用于罩盖记录喷头24的各喷嘴面124 (参照图3)的吸引罩盖92a及罩盖92b (不做区别时简称为“罩盖92”),和将喷嘴面124在箭头方向里移动后来刮擦的刮擦部件(刮擦刀)93 得到保持,另外为了排出粘度增大的记录液,进行排出不用于记录的液滴的预备排出(空排出)时来接受液滴的空排出接受部94等。在吸引罩盖92a里,作为显影手段连接了吸引泵96,吸引泵96与废液罐97连通。另外,在吸引罩盖92a还设置了可以开闭的大气开放阀 98,以将吸引罩盖92a在罩盖记录喷头24的喷嘴面时所形成的密闭空间向大气开放。
供纸盘4的用纸10通过供纸滚子(半月形滚子)43和分离垫44被一页一页地分离后送到装置本体内,沿着搬送导向部件45被送入到搬送机构部5的搬送带51和按压滚子48之间,由搬送带51吸附后被搬送。
搬送机构部5包括架设在作为驱动辊的搬送辊52和从动辊53之间的环状的搬送带51,和用于使该搬送带51带电的带电辊54,以及在与图像形成部2相向而对的部分里维持搬送带51的平面性的平板部件55等。
搬送带51通过副扫描马达151借助于时机带152及时机驱动轮153,根据搬送辊 52搬送辊52的被转动驱动就在轮带搬送方向(副扫描方向、用纸搬送方向)里做环绕移动了。在该搬送带51里,从与图像形成部2相向而对地吸附用纸10的搬送辊52至从动辊53 的领域作为正向搬送部分51a,并将从动辊53至搬送辊52的领域称为逆向搬送部分51b。
另外,在搬送辊52的轴52a里安装了码轮154,并设置了由检测形成在该码轮154 里的图样的透过型光电传感器构成的编码器传感器155,以及通过该码轮154和编码器传感器154来检测搬送带51的移动量及移动位置的转动型编码器(副扫描编码器)156。
排纸部6配置有排纸导向部件61、排纸搬送辊62及带刺齿轮63、排纸辊64及带刺齿轮65,来将形成有图像的用纸10从排纸辊64及带刺齿轮65之间,以正面朝下地排纸到排纸盘7上。
另外,反转部8为了以反转方式将排出到排纸盘7里的用纸10送到搬送带51和按压滚子48之间,而设置了对排纸路径和反转路径进行切换的切换爪81、反转导向部件82、 反转辊83及反转滚子的带刺齿轮84、与从动辊53相向而对的从动辅助辊85、搬送带51的反向搬送部分51b,以及使得带电辊54迂回后,将搬送带51的反向搬送部分51b分离出来的用纸10引导到搬送带51和按压滚子48之间的迂回导向部件86。
在如此构成的该图像形成装置中,用纸10从供纸盘4被一页一页地分离供纸后, 被静电吸附到带电的搬送带51里,通过搬送带51的环绕移动就被搬送到垂直方向里了。这里,通过在移动打印车3的同时对应于图像信号来驱动记录喷头24,在停止的用纸10里排出墨水滴后进行I行的记录,并将用纸10搬送规定量后去进行下一行的记录,并将记录结束后的用纸10排纸到排纸盘7里。
然后,在进行记录喷头24的喷嘴的维持恢复时,将打印车23移动到与本原位置的维持恢复机构9相向而对的位置里,由吸引罩盖92a进行罩盖后,通过进行从喷嘴124b的吸引排出的喷嘴吸引,和排出不用于图像形成的液滴的空排出等的维持恢复动作,就能够进行有稳定的液滴排出的图像形成了。
另外,在进行两面印刷的时候,对第一面印刷进行上述的动作,当用纸10的后端通过反转部分歧(切换爪81)时,排纸辊64被反转驱动后用纸10被反转后引导到反转导CN 102529402 A向部件82侧里,再被搬送到反转辊83和带刺齿轮84之间后,用纸10就被送入到搬送带51 的反向搬送部分51b和搬送辅助辊85之间了。
由此,用纸10被搬送带51吸附后通过搬送带51的环绕移动被搬送,在搬送辊52 一侧从搬送带51分离后,由迂回导向部件86引导(经过迂回路径),再次被送入到搬送带 51的正向搬送部分51a和按压滚子48之间后吸附到搬送带51里,并再次通过记录喷头24 在图像形成领域里被吸附搬送进行第二面印刷后,被排纸到排纸盘7里。
这里,带电辊54因为反转时被配置在迂回路径的内侧(迂回导向部件86的内侧),用纸10就被吸附到一直处于新带电状态的搬送带5上了。
下面,参照图4的模式图来说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墨水供给排出系统。
主罐(墨水卡盒)11收容有从记录喷头24排出的墨水,相对于装置本体被安装为自由装卸。在主罐11和喷头罐29之间介由供给软管(供给路径)12来连接,在供给路径 12里设置了由可逆型泵构成的供给泵13。供给泵13在正转时墨水就从主罐11向喷头罐 29供给,逆转时墨水就从喷头罐29返回到主罐11里。
记录喷头24和喷头罐29借助于未图示的过滤组件被连结。在记录喷头24里,墨水从喷头罐29被供给到共通液体室124a里后,墨水从共通液体室124a被供给到未图示的个别液体室里,个别液体室内的墨水被加压后从喷嘴124b排出液滴。通过逆转上述供给泵 13来将墨水从喷头罐29侧返回到主罐11侧里,就在喷头罐29里形成了负压。
另一方面,对记录喷头24的喷嘴面124进行罩盖的吸引罩盖92a对应于记录喷头 24被配置在垂直方向里,通过后述的罩盖移动机构531来相对于记录喷头24做进退移动。
吸引罩盖92a在高度方向的底面192a里设置了排出口(吸引口)190,在该吸引口 190里连接有通到废液罐97里的排出路径191,在排出路径191里设置了吸引泵96。另外, 在吸引罩盖92a的高度方向的上部里设置了大气开放口 192,在大气开放口 192里连接了将罩盖时所形成的罩盖内空间194连通到大气里的大气开放路径193,并设置了开闭大气开放路径193的大气开放阀98。另外,在吸引罩盖92a内配设了吸收液体的吸收部件99,吸收部件99被设置在罩盖时从大气开放口 192至吸引口 190的没有吸收部件99的流路195 所得到确保的领域内。
下面,参照图5的模块图来说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部的概要。
该控制部500包括负责该装置全体的控制的CPU501、包括使得CPU501执行本发明所涉及的控制(处理)的程序的各种程序、存储其他固定数据的R0M502、临时存储图像数据的RAM503、装置的电源被切断期间也能用于保存数据的可改写非挥发性存储器504,以及用于对图像数据进行各种信号处理、排序等的图像处理或控制其他装置全体的对输入输出信号进行处理的ASIC505等。
另外,还设置了包括用于驱动控制记录喷头24的数据传送手段、驱动信号发生手段的印刷控制部508,和用于驱动设置在打印车23 —侧里的记录喷头24的喷头驱动器 (Driver IC) 509,和用于驱动使得移动扫描打印车23的主扫描马达25、搬送带51进行环绕移动的副扫描马达151的马达驱动部510、511,以及将AC偏压供给到带电辊54里的AC偏压供给部512等。
另外,在控制部500里还连接了用于输入及显示该装置所需情报的操作面板514。
然后,控制部500设有用于和客户侧进行数据、信号的传送接受的I/F506,借助于缆线或网络通过I/F506来从个人计算机等的情报处理装置、图像扫描等的图像读取装置、 数字式照相机等的摄像装置等的客户600 —侧接受信号。
然后,控制部500的CPU501读取包含在I/F506里的受信缓冲内的打印数据后进行解析,并在ASIC505进行必要的图像处理和数据的排序处理等,然后将该图像数据从印刷控制部508传送到喷头驱动器509里。还有,用于图像输出的点图样数据(dot pattern data)的生成是由客户600侧的打印驱动器601来进行的。
印刷控制部508在以串行数据来传送上述图像数据的同时,除了将该图像数据的传送及传送的确定所需的传送时钟或闩锁信号、控制信号等输出到喷头驱动器509里之外,将包括存储在ROM里的驱动脉冲的方式数据经D/A变换的D/A变换器及电压放大器、电流放电器等构成的驱动信号生成部,由I个驱动脉冲或多个驱动脉冲构成的驱动信号输出到喷头驱动器509里。
喷头驱动器509根据相当于被输入为串行数据的记录喷头24的一行的量的图像数据,通过将构成从印刷控制部508来的驱动信号的驱动脉冲有选择地施加到产生喷出记录喷头24的液滴的能量的驱动元件(如压电元件)里,来驱动记录喷头24。这时,通过选择构成驱动信号的驱动脉冲,就能够分别打印喷出如大滴、中滴、小滴等滴量不同的液滴的大小不同的点(dot)图像。
I/O部513从主扫描编码器123、副扫描编码器156、安装在装置里的各种传感器群 515取得情报,并抽出打印的控制所需要的情报,来用于印刷控制部508或马达驱动部510、 511,以及AC偏压供给部511的控制。传感器群515有设置在打印车23里用于检测用纸的位置的光学传感器(用纸传感器)521,或用于监视机内的温度、湿度的热敏电阻,监视带电轮带的电压的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罩盖的关闭的联锁开关等,I/O部513能处理各种传感器情报。
例如,CPU501根据对构成主扫描编码器123的编码器传感器122的检测脉冲抽样所得的速度检测值及位置检测值,和由事先存储的速度位置分布曲线得到的速度目标值及位置目标值来计算相对于主扫描马达25的驱动输出值(控制值)后,借助于马达驱动部 210来驱动主扫描马达25。同样地,根据构成副扫描编码器156的编码器传感器155的检测脉冲抽样所得的速度检测值及位置检测值,和由事先存储的速度位置分布曲线得到的速度目标值及位置目标值来计算相对于副扫描马达151的驱动输出值(控制值)后,借助于马达驱动部211来驱动副扫描马达151。
另外,控制部500借助于维持恢复机构534来驱动控制维持恢复马达530后,来移动使得罩盖92对记录喷头24的喷嘴面进行进退移动的罩盖移动机构531,并驱动吸引泵 96。还有,维持恢复马达530的一方向的转动使得罩盖移动机构531将罩盖92向喷嘴面移动,而维持恢复马达530的反方向的转动使得吸引泵96被驱动(进行吸引动作)。另外,借助于维持恢复驱动部534来驱动控制马达533后,来驱动移动刮擦部件94的刮擦移动机构 532。另外,借助于维持恢复驱动部534来进行大气开放阀98的开闭驱动控制。
接着,参照图6的流程图来说明该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维持恢复动作。
当记录喷头24的喷嘴124b发生堵塞,或喷头罐29不能保持负压而使得喷嘴124b 的弯液面被破坏,以及其他预先设置的规定时机时来进行维持恢复动作。
在维持恢复动作中,将记录喷头24移动与吸引罩盖92a相向而对的主扫描位置里后驱动罩盖移动机构531来移动吸引罩盖92a,以吸引罩盖92a来罩盖记录喷头24的喷嘴面124。这时,大气开放阀98是被关闭的。
然后,通过驱动吸引泵96使得罩盖内空间194内部为负压,来进行将记录喷头24 的喷嘴124b的墨水吸引排出到吸引罩盖92a内的吸引动作(喷嘴吸引)。
该吸引动作结束后,正转驱动供给泵13,来将墨水从主罐11供给到喷头罐29里, 来进行使得喷头罐29及记录喷头24内的负压程度降低或变为正压的加压动作。
该加压动作结束后,打开大气开放阀98,来进行将罩盖内空间194开放到大气里的大气开放动作。这时,通过继续吸引泵96的驱动,或通过重新驱动吸引泵96,来通过排出路径191将排出并残留在吸引罩盖92a里的墨水300排出(罩盖内排出动作)到废液罐 97里。
该排出动作结束后,通过反向驱动供给泵13,将喷头罐29内的墨水返回到主罐11 侧里,就在喷头罐29及记录喷头24侧里形成(负压形成动作)所需的负压了。
然后,驱动罩盖移动机构531使得罩盖92a与记录喷头24的喷嘴面分尚(罩盖分离动作)。之后,通过刮擦部件93来刮擦清洁记录喷头24的喷嘴面124。
然后,朝向空排出接受部94来进行排出不用于图像形成的液滴的空排出动作。
下面,参照图7来说明本发明中的吸引罩盖和维持恢复动作。
吸引罩盖92a如前所述地,在高度方向的底面192a里设置了排出口(吸引口)190,在该吸引口 190里连接有通到废液罐97里的排出路径191,在排出路径191里设置了吸引泵96(省略图示)。
另外,在吸引罩盖92a的高度方向的上部里设置了大气开放口 192,在大气开放口 192里连接了将罩盖时所形成的罩盖内空间194连通到大气里的大气开放路径193,并设置了对大气开放路径193进行关闭的大气开放阀98。大气开放口 192的方向可以是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中的任何一个。
另外,在吸引罩盖92a内配设了吸收液体的吸收部件99,吸收部件99被设置在使得吸引口 190和大气开放口 192 —直处于开放状态里的空间内,罩盖时从大气开放口 192 至吸引口 190的没有吸收部件99的流路195得到确保。
然后,如图7(a)所示地,通过吸引罩盖92a来罩盖记录喷头24的喷嘴面,并如图 7(b)所示地,通过吸引手段(吸引泵96)来进行喷头吸引。由此,墨水300被排出到吸引罩盖92a内。之后,如图7(c)所示地,开放大气开放阀98来打开大气开放口 192,使得吸引罩盖92a内成为大气开放状态之后,再如图7(d)所示地,再次使用吸引手段来吸引,并排出吸引罩盖92a内的墨水300。然后,如图7(e)所示地,使得吸引罩盖92a离开记录喷头24的喷嘴面(罩盖分尚)。
这时,吸引罩盖92a内的吸收部件99以没有堵塞大气开放口 192和吸引口 190的状态被配置,由于从大气开放口 192至吸引口 190的没有吸收部件99的流路195得到确保, 就能够防止从大气开放口 192流入到吸引罩盖92a内的空气因为通过混有墨水的吸收部件 99内而产生气泡的情况的发生。
另外,由于吸引口 190和记录喷头24的喷嘴面是连通的,在吸引排出吸引罩盖92a 内的墨水的时候,吸收部件99就不会成为阻力,从而能够减少吸引罩盖92a内的残留墨水量。
如此,在以罩盖来罩盖喷嘴面时,因为采用的是从大气开放口至吸引口为止形成没有吸收部件的流路的构成,特别是,即使在包括有喷嘴面被垂直配设的记录喷头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罩盖内的气泡的发生,并减少罩盖内的残留废液量。
下面,参照图8及图9来说明刮擦机构的一例。这里,图8是该刮擦机构的模式图, 图9是说明导向槽的形状的模式图。
刮擦移动机构532将擦拭记录喷头24的喷嘴面124的刮擦部件93保持在支撑部291里,该支撑部291保持在具有机架部292a的滑动部292里。滑动部292沿着导向轨 293的导向槽293a被保持为可以移动。另一方面,通过将步进马达构成的驱动马达295的驱动借助于小齿轮296来传递到滑动部292的机架部292a里,滑动部292移动后刮擦部件 93就在高度方向上向下方移动。
另外,导向轨293的导向槽293a如图9所示地,刮擦部件93所形成的形状是可以取得离开喷嘴面124的位置I、刮擦开始位置II、刮擦结束位置III。位置I和位置II在倾斜方向里连接,从位置II开始到位置III是在垂直方向里连接。
于是,在刮擦动作中,在进行将前述的吸引罩盖92a从记录喷头24的喷嘴面124 离开的喷嘴面分离动作后,为了除去附着在记录喷头24的喷嘴面124里的墨水和形成喷嘴弯液面,是将刮擦部件93在沿着喷嘴列方向的高度方向里,从上侧向下侧移动后来对喷嘴面124为垂直状态里的记录喷头24的喷嘴面124进行擦拭的。
这里,特别是在采用速干性墨水的时候,附着在喷嘴面124里的墨水的粘度会快速增大。对这种粘度增加后的墨水进行刮擦时,就需要另外的除去附着在刮擦部件93里的墨水的除去手段,从而导致成本增加。另外,还会在被排出到废液罐之前发生堆集,并当堆集后的墨水附着到喷嘴面124里后发生污染用纸等的问题。
于是,在刮擦动作中,是在刮擦部件93通过之前从喷嘴124b来排出墨水的。
由此,就能够降低粘度增大后的墨水的粘度,从而能够通过刮擦部件93切实地进行擦拭。
接下来,参照图10来说明吸引罩盖内的吸收部件的安装构造的一例。这里,图10 是从开口侧(与喷嘴面抵接的一侧)看到的吸引罩盖的主视图。吸收部件以透视的状态来显不。
在该例中,通过双面粘帖胶布401来将吸收部件99固定在吸引罩盖92a的壁面的一处或多处里。
接下来,参照图11来说明吸引罩盖内的吸收部件的安装构造的其他例。这里,图 11(a)是吸引罩盖的侧视截面图,图11(b)是从开口侧(与喷嘴面抵接的一侧)看到的主视图。
在该例中,在吸引罩盖92a内设置了在垂直于喷嘴面的方向里对吸收部件99进行限制(按压)的按压部件(该例中是按压爪)402,和在上下方向里对吸收部件99的下端进行限制的按压部件(该例中是按压爪)403。通过以相同的弹性材料(如橡胶材料等)来形成吸引罩盖92a和按压爪402、403,就可以获得加工容易、减少部件数量和简化组装工序的效果。
下面,参照图12来说明吸引罩盖的其他例。这里,图12是该罩盖的模式侧视图。
这里的吸引罩盖92a的侧面形状形成为平行四边形,在与吸引罩盖92a的喷嘴面抵接的夹持部400的下方里设置有吸引口 190。还有,吸收部件99的形状既可以是与吸引罩盖92a的形状相同的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是长方形状。
通过这样的构成,在吸引排出吸引罩盖92a内的废液时,由于废液(墨水)因自重而流向高度低的吸引口 190侧,就能够提高罩盖内废液的回收率,并进一步减少残留废液。
还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的实施例是将用纸沿着垂直方向的方向(垂直方向)里搬送,并在水平方向里排出液滴,但本发明同样适用于将用纸相对于沿着垂直方向的方向(垂直方向)为倾斜的方向里搬送,并将液滴在相对于水平方向为倾斜的方向里排出的构成。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了串列型图像形成装置,但同样也适用于线型(line)图像形成装置。从以上所述还可以有许多的改良和变化,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该专利说明书的公开内容不局限于上述的说明。
本专利申请的基础和优先权要求是2010年11月30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0-266757,其全部内容在此引作结合。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记录喷头,其具有排出液滴的多个喷嘴排列而成的喷嘴列;罩盖,其对所述记录喷头的喷嘴面进行罩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罩盖里设置有连接在吸引装置里的吸引口,和与大气开放装置相通的大气开放n,在所述罩盖内使得所述吸引口和大气开放口一直处于开放状态的空间内设置有吸收液体的吸收部件,在以所述罩盖来对所述喷嘴面进行罩盖时,从所述大气开放口至所述吸引口为止形成了没有所述吸收部件的流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喷头的所述喷嘴面在垂直方向或倾斜于垂直方向地被配置,在朝向水平方向或倾斜于水平方向的方向里排出液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的吸引口被设置在与所述喷嘴面抵接的部位的下侧里。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罩盖里设置了对所述吸收部件的下面进行保持的按压部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目的在于解决将喷嘴面垂直配设的记录喷头在罩盖内进行大气开放时产生气泡,并增加吸引排出罩盖内的废液时的残留废液量的问题。吸引罩盖(92a)在高度方向的底面(192a)里设置有吸引口(190),在吸引口(190)里连接了与废液罐(97)连通的排出路径(191),并在排出路径(191)里设置了吸引泵(96)。在吸引罩盖(92a)的高度方向的上部里设置有大气开放口(192),在大气开放口(192)里连接了将罩盖时所形成的罩盖内空间(194)与大气连通的大气开放路径(193),并设置了对大气开放路径(193)进行开闭的大气开放阀(98)。另外,在吸引罩盖(92a)内配设了吸收液体的吸收部件(99),吸收部件(99)被配设在罩盖时从大气开放口(192)至吸引口(190)的没有吸收部件(99)的流路(195)被确保的领域内。
文档编号B41J2/21GK102529402SQ201110386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0日
发明者朴素暎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