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墨打印机墨盒使用的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2726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喷墨打印机墨盒使用的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墨盒使用的密封圈。
背景技术
目前,墨盒向喷墨打印机供墨有多种方式,其中,有一种方式是在打印机上设置有供墨针,供墨针的尖端设置有墨水导入孔,通过将供墨针插入墨盒的出墨口,经所述墨水导入孔将墨盒中的墨水引入到打印机内。通常在出墨口通孔处安装一个密封圈,防止墨水流出。其中,一种密封圈由墨腔段、喉段以及导入段三段构成,喉段处设置一个挡块,供墨针插入出墨口时,挡块会被刺脱。这种密封圈只是对供墨针有密封作用,没有紧固供墨针的作用,供墨针可能出现弯曲,发生偏移或者晃动,且供墨针抽出时,挡块重新回到喉段,对喉段的密封作用降低,容易产生漏墨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喷墨打印机墨盒使用的密封圈只是对打印机的供墨针有个密封作用和简单的固定作用,没有对墨盒与供墨针的连接起到有效的紧固作用,需要增加其他固定装置,增加了成本;当供墨针从墨盒中抽出后,墨水可能从出墨口中渗出,用户接触到出墨口,导致了污染;插入供墨针时,位于供墨针锥形部的墨水导入孔中的墨水可能由于供墨针和现有密封圈的挤压而回流到打印机内部,导致喷墨头渗墨,或者将墨水导入孔附近的空气挤压进入供墨针内部,成为气泡,执行打印操作时,需要频繁的清洗,造成墨水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墨盒使用的密封圈,以解决现有喷墨打印机墨盒使用的密封圈在供墨针插入和拔出时容易出现出墨口渗墨和供墨针墨水导入孔处的墨水容易被挤压进入到供墨针内可能造成喷墨头滴墨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种喷墨打印机墨盒使用的密封圈,包括大致成圆柱形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靠近墨盒内墨水的上端面和与所述上端面相对的下端面;其特征是,所述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中部设置有弹性平面;所述弹性平面将所述空腔分隔成靠近上端面的上腔体和靠近下端面的下腔体,所述密封圈的上端面中部形成有上端孔,所述上端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供墨针的直径尺寸,所述密封圈的下端面设置有下端孔。所述圆柱形主体的侧面射者有密封凸缘。所述密封圈的上端面设置有凹部,所述上端孔位于所述凹部的中部。所述下端孔的直径与打印机供墨针完全插入所述密封圈时与所述下端孔接触处的供墨针的直径相匹配以固定所述供墨针。所述下端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与所述下端孔接触处的供墨针的直径。所述弹性平面在靠近密封圈下端面的一侧的中部设置有凹坑,所述弹性平面被所述供墨针穿过的部分由弹性可收缩的材料制成的,当所述供墨针插入到出墨口时,密封供墨针,当供墨针抽出后自动闭合。所述的中部为中心处或者靠近中心处的位置处。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设置有空腔,空腔的中部设置有弹性平面;弹性平面将所述空腔分隔成靠近上端面的上腔体和靠近下端面的下腔体,所述密封圈的上端面中心处形成有上端孔,上端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供墨针的直径尺寸,密封圈的下端面设置有下端孔。当供墨针从墨盒出墨口抽出后,上腔体存储从出墨口泄漏的墨水,将供墨针的墨水导入孔处残留的墨水收集在上腔体中;供墨针插入出墨口时,下腔体可以收集供墨针锥形部的墨水导入孔渗出的少量墨水,收集被供墨针刺破的弹性平面上的裂口渗出的少量墨水,且下端孔可以防止在插入供墨针过程中,锥形部上的墨水导入孔处的墨水由于挤压作用而回流到供墨针内部,解决了现有喷墨打印机墨盒使用的密封圈在供墨针插入和拔出时容易出现出墨口渗墨和供墨针墨水导入孔处的墨水容易被挤压进入到供墨针内可能造成喷墨头滴墨的技术问题。其次,由于上端孔的直径小于供墨针的直径,下端孔的直径与打印机供墨针完全插入密封圈时与下端孔接触处的供墨针的直径相匹配,上下两个端面都可以固定供墨针,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原理,在打印过程中,供墨针不会发生偏移或者晃动。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密封圈的立体结构示意2为本发明涉及的密封圈的剖视3为本发明适用的其中一种供墨针俯视4为本发明适用的其中一种供墨针剖视5为本发明涉及的密封圈与墨盒装配后的剖视6为供墨针插入密封圈的状态示意7为供墨针进一步插入密封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涉及的密封圈I的立体图,密封圈I大致成圆柱形,在圆柱面2上至少形成有一圈凸缘,本实施例中设置两圈凸缘3,用来密封墨盒的出墨口 ;4为上端面;5为下端面。如图3和图4所示为一种供墨针13的俯视图和长度方向的剖视图,供墨针13是在内部形成有墨水通路137的中空针,包括从前端向基端逐渐扩展的锥形部134的针状尖端133,与针状尖端133相连形成的圆筒状的笔直部135,以及从笔直部135的下端向其下游侧逐渐扩展的状态形成的裙状的扩径部136。在前端侧的锥形部134上设有连通外部空间和所述墨水通路137的墨水导入孔131,在锥形部134和笔直部135的边界设置有四个槽部 132。如图2所不为密封圈I的截面图。上端面的中部形成有一个凹部6,优选方案为凹部6设在上端面的中心处,供墨针13插入出墨口 15时,防止上端面4阻塞供墨针13的墨水导入孔131。凹部6的中部开有一上端孔7,优选方案为上端孔7设在凹部6的中心处,其直径小于供墨针13的笔直部135的直径,用来密封供墨针13,并对笔直部135起到固定作用,防止了供墨针13摇晃。下端面的中部设置有一个下端孔8,优选方案为下端孔8设置在下端面的中心处,其直径大于笔直部135的直径而大于扩颈部136的最小直径而小于扩颈部136的最大直径,可以对供墨针13的扩颈部136起到固定作用,由于供墨针13的笔直部135和扩颈部136分别受到密封圈上端面4和下端面5的紧固作用,在打印过程中,避免了供墨针13产生弯曲,偏移或者晃动。在密封圈I的内部空间中形成有一个弹性平面9,将所述内部空间分隔成上腔体11和下腔体12,在弹性平面9靠近下端孔8的一侧设置一个凹坑10,凹坑10位于弹性平面的中部,优选方案为凹坑10位于弹性平面的中心处,其大小和形状与供墨针13的针状尖端吻合,在供墨针13插入到出墨口时,凹坑10可以对供墨针13起到导向作用,并且可以减小供墨针13插入时的阻力。弹性平面9或者至少允许供墨针13穿越的部分平面的材料是可以弹性收缩的。上腔体11与上端孔7相通,且上腔体11的直径大于上端孔7的直径,在供墨针13脱离墨盒时,上腔体11储存从出墨口渗出的墨水和残留在供墨针的墨水导入孔131周围的少量墨水。下腔体12与下端孔8相通,且下腔体12的直径大于下端孔8的直径,由于上腔体11和下腔体12的存在,当插入供墨针13时,锥形部134上的墨水导入孔131不会与密封圈I的某个表面长时间紧密接触,从而不会对墨水导入孔131处的墨水和空气产生挤压,防止墨水导入孔131处的墨水回流到墨水通路137中而导致喷墨口渗墨,防止空气进入到供墨针13内部形成气泡,对打印造成影响,且下端孔8足够小,用户不会接触到下腔体中的墨水,防止了污染。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密封圈I与墨盒14装配后的剖视图,15为墨盒14的出墨□。如图6所示,将墨盒安装到打印机的过程中,首先,供墨针13刺破出墨口 15处焊接的薄膜,进入密封圈I的下方下端孔8,锥形部134的外表面与弹性平面9保持紧贴的状态;继续按压墨盒14,如图7所示,供墨针13的针状尖端133沿着凹坑10的中心刺破弹性平面9,供墨针13的墨水导入孔131处渗出的少量墨水被阻挡在弹性平面9的下方,残留在下腔体中,断裂的弹性平面9紧紧固定并密封供墨针13的笔直部135,针状尖端133穿过上端面4的上端孔7,与墨水供应室流体连接,此时,上端孔7紧固笔直部135,下端孔8紧固扩颈部136。当从打印机上取下墨盒14时,供墨针13渐渐被抽出出墨口 15,上腔体存储从出墨口渗出的少量墨水,继续抽出供墨针13,弹性平面9弹性收缩,被供墨针13刺穿的部分自动闭合,对出墨口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墨水从出墨口流出,残留在供墨针锥形部134周围的墨水被弹性平面9阻挡在上方,残留在上腔体中,下腔体收集被供墨针13刺破弹性平面9而形成的裂口向外渗出的少量墨水,使墨水不向外泄漏,减少了污染。另外,在供墨针I的整个插入过程中,墨水导入孔131只接触到薄片状的弹性平面9,不会对墨水导入孔131处的墨水广生挤压,减小了嗔墨口渗墨的可能性。实施例二:另一种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是对于只含有锥形部134和笔直部135的供墨针来说,可以将下端面5上的下端孔8的直径设置成与上端面4中凹部6上的上端孔7的直径相等,即上端孔7和下端孔8的直径都小于供墨针笔直部135的直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供墨针插入到出墨口时,上端孔7和下端孔8都可以对供墨针起到密封的作用和固定的作用。实施例三:另一种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是密封圈I的上端面4不含所述的凹部6,即上端面4是一个中间形成有一个上端孔7的平面,密封圈I位于上端孔7以上的部分被切除,密封圈I整体的深度缩短,供墨针的墨水导入孔不会被上端面4阻塞,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喷墨打印机墨盒使用的密封圈,包括大致成圆柱形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靠近墨盒内墨水的上端面和与所述上端面相对的下端面;其特征是,所述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中部设置有弹性平面;所述弹性平面将所述空腔分隔成靠近上端面的上腔体和靠近下端面的下腔体,所述密封圈的上端面中部形成有上端孔,所述上端孔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供墨针的直径尺寸,所述密封圈的下端面设置有下端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墨盒使用的密封圈,其特征是,所述上腔体的直径大于所述上端孔的直径,所述下腔体的直径大于所述下端孔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墨盒使用的密封圈,其特征是,所述圆柱形主体的侧面设置有密封凸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墨盒使用的密封圈,其特征是,所述下端孔的直径与打印机供墨针完全插入所述密封圈时与所述下端孔接触处的供墨针的直径相匹配以固定所述供墨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墨盒使用的密封圈,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圈的上端面设置有凹部,所述上端孔位于所述凹部的中部。
6.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墨盒使用的任一密封圈,其特征是,所述下端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与所述下端孔接触处的供墨针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墨盒使用的任一密封圈,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平面在靠近密封圈下端面的一侧的中部设置有凹坑,所述弹性平面被所述供墨针穿过的部分由弹性可收缩的材料制成的,当所述供墨针插入到出墨口时,密封供墨针,当供墨针抽出后自动闭合。
8.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墨盒使用的任一密封圈,其特征是,所述的中部为中心处或者靠近中心处的位置处。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墨盒使用的密封圈,其特征是,所述的中部为中心处或者靠近中心处的位置处。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墨盒使用的密封圈,其特征是,所述的中部为中心处或者靠近中心处的位置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墨盒使用的密封圈。包括大致成圆柱形的主体,主体包括靠近墨盒内墨水的上端面和与上端面相对的下端面;其特征是,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设置有空腔,空腔的中部设置有弹性平面;弹性平面将空腔分隔成靠近上端面的上腔体和靠近下端面的下腔体,密封圈的上端面中部形成有上端孔,上端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供墨针的直径尺寸,密封圈的下端面设置有下端孔。解决了现有喷墨打印机墨盒使用的密封圈在供墨针插入和拔出时容易出现出墨口渗墨和供墨针墨水导入孔处的墨水容易被挤压进入到供墨针内可能造成喷墨头滴墨的技术问题。
文档编号B41J2/175GK103171298SQ201110443389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6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