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厚铜板的丝印方法

文档序号:2514867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厚铜板的丝印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厚铜板的丝印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次印刷、干燥工序和第二次印刷。本发明的丝印方法主要解决厚铜板丝印难度大的问题,利用该方法能够稳定可靠地完成厚铜板的丝印;且该发明方法工序简单,能保证厚铜板的防焊生产品质,提高生产效益。
【专利说明】一种厚铜板的丝印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丝印方法,特别是厚铜板的丝印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厚铜板的防焊印刷是厚铜板生产的必须工艺,能起到保护外层线路,以免出现外层线路氧化或焊接短路等问题。目前防焊印刷采用丝印方法,但对于厚铜板的丝印存在一定的困难度,生产线一般采用一次印刷,通过调整网纱目数及印刷压力来增加下油量。由于线路铜太厚,采用传统的一次印刷很难保证品质,容易出现线角油墨厚度不足或线路间出现起皱、气泡线路发黄等问题。
[0003]同时也有采用二次印刷的生产方法,但许多二次印刷需要经过两次烘烤,或者是需要两台丝印机同时进行印刷,工序繁多成本高,且对于厚铜板的丝印时也会出现油墨厚度不均匀,线路间出现起皱、气泡、线路发黄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稳定可靠,能极大地保证厚铜板的防焊生产品质的厚铜板的丝印方法。
[0005]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厚铜板的丝印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次印刷、干燥工序和第二次印刷;
第一次印刷:使用刮刀刮动第一油墨,使第一油墨通过设有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厚铜板上,形成第一层图文;所述第一油墨中添加稀释剂,其中稀释剂的质量占油墨总质量的1%-2% ;
干燥工序:将印有第一层图文的厚铜板放置在通风处静置15-30分钟,且本干燥工序在常温下进行;
第二次印刷:使用刮刀刮动第二油墨,使第二油墨通过设有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厚铜板上,并在第一层图文上形成第二层图文;所述第二油墨不添加稀释剂。
[0006]本丝印方法主要解决厚铜板的丝印难度大的问题,利用该方法能够稳定可靠地完成厚铜板的丝印。
[0007]第一次印刷时,在第一油墨中添加稀释剂,其中稀释剂的质量占油墨总质量的1%-2%,使得油墨黏度由传统的170-220dpa.s下降至150dpa.s,并在刮刀的刮动下,由网孔转移到厚铜板上,形成第一层图文。在完成第一次印刷后,将厚铜板放置在通风处、并静置15-30分钟,晾干厚铜板上已形成图文的油墨,紧接着展开厚铜板的第二次印刷。第二次印刷时,由于此时厚铜板上已设有一层图文,第二次印刷是在第一层图文上进行的,因此此次印刷使用的油墨有所不同:第二油墨不需要添加稀释剂,第二油墨的黏度与传统油墨黏度一致,为170-220dpa.s。通过第二油墨丝印出来的厚铜板,能够做到油墨量适中且分布均匀,线路间不起皱,不会产生气泡、线路发黄等问题,有效保证了厚铜板丝印品质。本发明方法工序简单,并且丝印效果优秀、实用性高。[0008]所述第一次印刷时,刮刀压网的压力为50_75kgf,刮刀行进的速度为1.2-3.0m/min ;所述第二次印刷时,刮刀压网的压力为55-85kgf,刮刀行进的速度为0.8-1.0m/min。
[0009]第一次印刷时,由于第一油墨中添加了稀释剂,油墨的黏度下降。因此,为获得最佳品质,刮刀压网的压力需要相对应地降低,降低至50-75kgf,刮刀行进速度可以稍微提高,提高至 1.2-3.0m/min。
[0010]由于第二次印刷使用的油墨未经稀释剂稀释,它的黏度较高,具有较强的附着力。为保证第二次印刷后,厚铜板能够具有优质的品质,规定在此次印刷中,刮刀的压力需要加大5-10kgf,即达到55-85kgf,刮刀行进速度调慢至0.8-1.0m/min。
[0011]为验证以上数据的实际效果,展开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丝印过程中采取以上参数能得到很好的效果,能有效地减少油墨层起皱,产生气泡等现象。
[0012]所述第一次印刷使用网数目为55T/cm2的网板,所述第二次印刷使用网目数为36T/cm2的网板。
[0013]所述厚铜板的丝印方法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次印刷后的烘烤工序,所述烘烤工序的烘烤温度为70°C _80°C,烘烤时间为30-40分钟。
[0014]烘烤时温度的高低对丝印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选用合适的烘烤温度尤为重要。70°C -80°C的温度,不会对厚铜板及油墨的成分与结构造成影响,且在这个温度下,能较快速地烘干油墨层。特别是作为最优选方案的75°C,其效果非常出众。
[0015]烘烤时间的把握也是决定厚铜板丝印品质的重要环节。在70-80°C下,油墨所需的干燥时间相较于传统工艺有所区别。为了能恰到好处地烘干油墨层,并在保障优秀品质的前提下达到节能的目的,烘烤时间应设置在30-40分钟。作为最优选方案,当烘烤温度为75 °C时,最佳烘烤时间为35分钟。
[0016]所述厚铜板的丝印方法还包括设置在烘烤工序后的曝光工序,所述曝光工序的曝光能量设置为13-15格。
[0017]由于曝光能量的高低对厚铜板丝印品质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曝光能量设置过低,油墨的光固化程度不足,则非常容易在显影中消失;如果曝光能量过高,油墨的光固化程度太高,则部分油墨无法在显影消除。作为最优选方案,曝光能量为14格时,能取得最佳的曝光效果。
[0018]所述厚铜板的丝印方法还包括设置在曝光工序后的后烤工序,所述后烤工序的在分段式烘烤箱中进行。为使油墨溶剂充分挥发,在后烤工序中,使用分段式烘烤箱进行烘烤,逐段对厚铜板进行烘烤,以保证厚铜板品质。
[0019]所述厚铜板的铜厚为3盎司以上。对于目前技术对此类厚度铜板无很好的丝印方法,本发明主要针对厚铜板的丝印问题,能起到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作用。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丝印方法主要解决厚铜板丝印难度大的问题,利用该方法能够稳定可靠地完成厚铜板的丝印;且该发明方法工序简单,能保证厚铜板的防焊生产品质,提高生产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0022]实施例1
一种厚铜板的丝印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次印刷、干燥工序和第二次印刷;
第一次印刷:使用刮刀刮动第一油墨,使第一油墨通过设有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厚铜板上,形成第一层图文;所述第一油墨中添加稀释剂,其中稀释剂的质量占油墨总质量的1% ;
干燥工序:将印有第一层图文的厚铜板放置在通风处静置15分钟,且本干燥工序在常温下进行;
第二次印刷:使用刮刀刮动第二油墨,使第二油墨通过设有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厚铜板上,并在第一层图文上形成第二层图文;所述第二油墨不添加稀释剂。
[0023]本丝印方法主要解决厚铜板的丝印难度大的问题,利用该方法能够稳定可靠地完成厚铜板的丝印。
[0024]第一次印刷时,在第一油墨中添加稀释剂,其中稀释剂的质量占油墨总质量的1%,使得油墨黏度由传统的170-220dpa.s下降至150dpa.s,并在刮刀的刮动下,由网孔转移到厚铜板上,形成第一层图文。在完成第一次印刷后,将厚铜板放置在通风处、并静置15分钟,晾干厚铜板上已形成图文的油墨,紧接着展开厚铜板的第二次印刷。第二次印刷时,由于此时厚铜板上已设有一层图文,第二次印刷是在第一层图文上进行的,因此此次印刷使用的油墨有所不同:第二油墨不需要添加稀释剂,第二油墨的黏度与传统油墨黏度一致,为180dpa.S。通过第二油墨丝印出来的厚铜板,能够做到油墨量适中且分布均勻,线路间不起皱,不会产生气泡、线路发黄等问题,有效保证了厚铜板丝印品质。本发明方法工序简单,并且丝印效果优秀、实用性高。
[0025]所述第一次印刷时,刮刀压网的压力为60kgf,刮刀行进的速度为2.0m/min ;所述第二次印刷时,刮刀压网的压力为70kgf,刮刀行进的速度为0.8m/min。
[0026]第一次印刷时,由于第一油墨中添加了稀释剂,油墨的黏度下降。因此,为获得最佳品质,刮刀压网的压力需要相对应地降低,降低至60kgf,刮刀行进速度可以稍微提高,提高至 2.0m/min。
[0027]由于第二次印刷使用的油墨未经稀释剂稀释,它的黏度较高,具有较强的附着力。为保证第二次印刷后,厚铜板能够具有优质的品质,规定在此次印刷中,刮刀的压力需要加大IOkgf,即达到70kgf,刮刀行进速度调慢至0.8m/min。
[0028]为验证以上数据的实际效果,展开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丝印过程中采取以上参数能得到很好的效果,能有效地减少油墨层起皱,产生气泡等现象。
[0029]所述第一次印刷使用网数目为55T/cm2的网板,所述第二次印刷使用网目数为36T/cm2的网板。
[0030]所述厚铜板的丝印方法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次印刷后的烘烤工序,所述烘烤工序的温度为75°C,所述烘烤时间为35分钟。
[0031]烘烤时温度的高低对丝印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选用合适的烘烤温度尤为重要。75°C的温度,不会对厚铜板及油墨的成分与结构造成影响,且在这个温度下,能较快速地烘干油墨层。
[0032]烘烤时间的把握也是决定厚铜板丝印品质的重要环节。在75°C下,油墨所需的干燥时间相较于传统工艺有所区别。为了能恰到好处地烘干油墨层,并在保障优秀品质的前提下达到节能的目的,烘烤时间应设置在35分钟。
[0033]所述厚铜板的丝印方法还包括设置在烘烤工序后的曝光工序,所述曝光工序的曝光能量设置为13格。
[0034]由于曝光能量的高低对厚铜板丝印品质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曝光能量设置过低,油墨的光固化程度不足,则非常容易在显影中消失;如果曝光能量过高,油墨的光固化程度太高,则部分油墨无法在显影消除。
[0035]所述厚铜板的丝印方法还包括设置在曝光工序后的后烤工序,所述后烤工序的在分段式烘烤箱中进行。为使油墨溶剂充分挥发,在后烤工序中,使用分段式烘烤箱进行烘烤,逐段对厚铜板进行烘烤,以保证厚铜板品质。
[0036]所述厚铜板的铜厚为3盎司。对于目前技术对此类厚度铜板无很好的丝印方法,本发明主要针对厚铜板的丝印问题,能起到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作用。
[0037]实施例2
一种厚铜板的丝印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次印刷、干燥工序和第二次印刷;
第一次印刷:使用刮刀刮动第一油墨,使第一油墨通过设有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厚铜板上,形成第一层图文;所述第一油墨中添加稀释剂,其中稀释剂的质量占油墨总质量的1.5% ;
干燥工序:将印有第一层图文的厚铜板放置在通风处静置25分钟,且本干燥工序在常温下进行;
第二次印刷:使用刮刀刮动第二油墨,使第二油墨通过设有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厚铜板上,并在第一层图文上形成第二层图文;所述第二油墨不添加稀释剂。
[0038]本丝印方法主要解决厚铜板的丝印难度大的问题,利用该方法能够稳定可靠地完成厚铜板的丝印。
[0039]第一次印刷时,在第一油墨中添加稀释剂,其中稀释剂的质量占油墨总质量的1.5%,使得油墨黏度由传统的170-220dpa.s下降至150dpa.s,并在刮刀的刮动下,由网孔转移到厚铜板上,形成第一层图文。在完成第一次印刷后,将厚铜板放置在通风处、并静置25分钟,晾干厚铜板上已形成图文的油墨,紧接着展开厚铜板的第二次印刷。第二次印刷时,由于此时厚铜板上已设有一层图文,第二次印刷是在第一层图文上进行的,因此此次印刷使用的油墨有所不同:第二油墨不需要添加稀释剂,第二油墨的黏度与传统油墨黏度一致,为200dpa.S。通过第二油墨丝印出来的厚铜板,能够做到油墨量适中且分布均匀,线路间不起皱,不会产生气泡、线路发黄等问题,有效保证了厚铜板丝印品质。本发明方法工序简单,并且丝印效果优秀、实用性高。
[0040]所述第一次印刷时,刮刀压网的压力为75kgf,刮刀行进的速度为2.2m/min ;所述第二次印刷时,刮刀压网的压力为80kgf,刮刀行进的速度为1.0m/min。
[0041]第一次印刷时,由于第一油墨中添加了稀释剂,油墨的黏度下降。因此,为获得最佳品质,刮刀压网的压力需要相对应地降低,降低至75kgf,刮刀行进速度可以稍微提高,提高至 2.2m/min。
[0042]由于第二次印刷使用的油墨未经稀释剂稀释,它的黏度较高,具有较强的附着力。为保证第二次印刷后,厚铜板能够具有优质的品质,规定在此次印刷中,刮刀的压力需要加大7kgf,即达到82kgf,刮刀行进速度调慢至1.0m/min。[0043]为验证以上数据的实际效果,展开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丝印过程中采取以上参数能得到很好的效果,能有效地减少油墨层起皱,产生气泡等现象。
[0044]所述第一次印刷使用网数目为55T/cm2的网板,所述第二次印刷使用网目数为36T/cm2的网板。
[0045]所述厚铜板的丝印方法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次印刷后的烘烤工序,所述烘烤工序的温度为70°C,所述烘烤时间为40分钟。
[0046]烘烤时温度的高低对丝印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选用合适的烘烤温度尤为重要。70°C的温度,不会对厚铜板及油墨的成分与结构造成影响,且在这个温度下,能较快速地烘干油墨层。
[0047]烘烤时间的把握也是决定厚铜板丝印品质的重要环节。在70°C下,油墨所需的干燥时间相较于传统工艺有所区别。为了能恰到好处地烘干油墨层,并在保障优秀品质的前提下达到节能的目的,烘烤时间应设置在40分钟。
[0048]所述厚铜板的丝印方法还包括设置在烘烤工序后的曝光工序,所述曝光工序的曝光能量设置为14格。
[0049]由于曝光能量的高低对厚铜板丝印品质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曝光能量设置过低,油墨的光固化程度不足,则非常容易在显影中消失;如果曝光能量过高,油墨的光固化程度太高,则部分油墨无法在显影消除。
[0050]所述厚铜板的丝印方法还包括设置在曝光工序后的后烤工序,所述后烤工序的在分段式烘烤箱中进行。为使油墨溶剂充分挥发,在后烤工序中,使用分段式烘烤箱进行烘烤,逐段对厚铜板进行烘烤,以保证厚铜板品质。
[0051]所述厚铜板的铜厚为5盎司。对于目前技术对此类厚度铜板无很好的丝印方法,本发明主要针对厚铜板的丝印问题,能起到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作用。
[0052]实施例3
一种厚铜板的丝印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次印刷、干燥工序和第二次印刷;
第一次印刷:使用刮刀刮动第一油墨,使第一油墨通过设有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厚铜板上,形成第一层图文;所述第一油墨中添加稀释剂,其中稀释剂的质量占油墨总质量的2% ;
干燥工序:将印有第一层图文的厚铜板放置在通风处静置30分钟,且本干燥工序在常温下进行;
第二次印刷:使用刮刀刮动第二油墨,使第二油墨通过设有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厚铜板上,并在第一层图文上形成第二层图文;所述第二油墨不添加稀释剂。
[0053]本丝印方法主要解决厚铜板的丝印难度大的问题,利用该方法能够稳定可靠地完成厚铜板的丝印。
[0054]第一次印刷时,在第一油墨中添加稀释剂,其中稀释剂的质量占油墨总质量的2%,使得油墨黏度由传统的170-220dpa.s下降至150dpa.s,并在刮刀的刮动下,由网孔转移到厚铜板上,形成第一层图文。在完成第一次印刷后,将厚铜板放置在通风处、并静置30分钟,晾干厚铜板上已形成图文的油墨,紧接着展开厚铜板的第二次印刷。第二次印刷时,由于此时厚铜板上已设有一层图文,第二次印刷是在第一层图文上进行的,因此此次印刷使用的油墨有所不同:第二油墨不需要添加稀释剂,第二油墨的黏度与传统油墨黏度一致,为170-220dpa.s。通过第二油墨丝印出来的厚铜板,能够做到油墨量适中且分布均勻,线路间不起皱,不会产生气泡、线路发黄等问题,有效保证了厚铜板丝印品质。本发明方法工序简单,并且丝印效果优秀、实用性高。
[0055]所述第一次印刷时,刮刀压网的压力为50kgf,刮刀行进的速度为3.0m/min ;所述第二次印刷时,刮刀压网的压力为60kgf,刮刀行进的速度为0.9m/min。
[0056]第一次印刷时,由于第一油墨中添加了稀释剂,油墨的黏度下降。因此,为获得最佳品质,刮刀压网的压力需要相对应地降低,降低至50kgf,刮刀行进速度可以稍微提高,提高至 3.0m/min。
[0057]由于第二次印刷使用的油墨未经稀释剂稀释,它的黏度较高,具有较强的附着力。为保证第二次印刷后,厚铜板能够具有优质的品质,规定在此次印刷中,刮刀的压力需要加大IOkgf,即达到60kgf,刮刀行进速度调慢至0.9m/min。
[0058]为验证以上数据的实际效果,展开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丝印过程中采取以上参数能得到很好的效果,能有效地减少油墨层起皱,产生气泡等现象。
[0059]所述第一次印刷使用网数目为55T/cm2的网板,所述第二次印刷使用网目数为36T/cm2的网板。
[0060]所述厚铜板的丝印方法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次印刷后的烘烤工序,所述烘烤工序的温度为80°C,所述烘烤时间为30分钟。
[0061]烘烤时温度的高低对丝印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选用合适的烘烤温度尤为重要。80°C的温度,不会对厚铜板及油墨的成分与结构造成影响,且在这个温度下,能较快速地烘干油墨层。
[0062]烘烤时间的把握也是决定厚铜板丝印品质的重要环节。在80°C下,油墨所需的干燥时间相较于传统工艺有所区别。为了能恰到好处地烘干油墨层,并在保障优秀品质的前提下达到节能的目的,烘烤时间应设置在30分钟。
[0063]所述厚铜板的丝印方法还包括设置在烘烤工序后的曝光工序,所述曝光工序的曝光能量设置为15格。
[0064]由于曝光能量的高低对厚铜板丝印品质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曝光能量设置过低,油墨的光固化程度不足,则非常容易在显影中消失;如果曝光能量过高,油墨的光固化程度太高,则部分油墨无法在显影消除。
[0065]所述厚铜板的丝印方法还包括设置在曝光工序后的后烤工序,所述后烤工序的在分段式烘烤箱中进行。为使油墨溶剂充分挥发,在后烤工序中,使用分段式烘烤箱进行烘烤,逐段对厚铜板进行烘烤,以保证厚铜板品质。
[0066]所述厚铜板的铜厚为4盎司。对于目前技术对此类厚度铜板无很好的丝印方法,本发明主要针对厚铜板的丝印问题,能起到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作用。
[0067]上述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现方式。也就是说,在没有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也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厚铜板的丝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次印刷、干燥工序和第二次印刷; (1)第一次印刷:使用刮刀刮动第一油墨,使第一油墨通过设有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厚铜板上,形成第一层图文;所述第一油墨中添加稀释剂,其中稀释剂的质量占油墨总质量的 1%-2% ; (2)干燥工序:将印有第一层图文的厚铜板放置在通风处静置15-30分钟,且本干燥工序在常温下进行; (3)第二次印刷:使用刮刀刮动第二油墨,使第二油墨通过设有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厚铜板上,并在第一层图文上形成第二层图文;所述第二油墨不添加稀释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铜板丝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印刷时,刮刀压网的压力为50-75kgf,刮刀行进的速度为1.2-3.0m/min ;所述第二次印刷时,刮刀压网的压力为55-85kgf,刮刀行进的速度为0.8-1.0m/mi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厚铜板丝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印刷使用网数目为55T/cm2的网板,所述第二次印刷使用网目数为36T/cm2的网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厚铜板丝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次印刷后的烘烤工序,所述烘烤工序的烘烤温度为70°C _80°C,烘烤时间为30-4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厚铜板丝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烘烤工序后的曝光工序,所述曝光工序的曝光能量设置为13-15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厚铜板丝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曝光工序后的后烤工序,所述后烤工序的在分段式烘烤箱中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厚铜板丝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厚铜板的铜厚为3盎司或以上。
【文档编号】B41M1/12GK103496261SQ201310434289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3日
【发明者】周定忠, 陈光宏, 庾文武, 钟均均 申请人:胜华电子(惠阳)有限公司, 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