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排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7913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液体排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液体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具备介质的输送部和沿与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设置的行式头的液体排出装置。在这种液体排出装置中,在偏离原本被输送的位置地对介质进行输送的情况下,有时无法在介质的预期的位置形成图像。因此,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能够对介质的与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端部进行检测的边缘传感器和能够基于该边缘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使头单元移动的记录装置(液体排出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2620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记录装置能够抑制不在介质的期望位置形成图像。但是,在越偏离边缘传感器的可检测位置则越大地偏离原本被输送的位置地输送了介质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在介质的期望位置形成图像。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行式头的液体的排出位置与介质位置高精度地一致。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液体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介质的输送部;行式头,其在与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排列有将液体排出的喷嘴;扫描传感器,其能够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移动而对该交叉方向上的所述介质的端部进行检测;以及控制部,其对所述扫描传感器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的移动进行控制,并且对所述液体的排出进行控制,所述行式头能够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移动,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扫 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设定所述交叉方向上的所述行式头的位置。

在所述第1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液体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液体的排出动作时使所述扫描传感器在所述交叉方向上往返移动,并且,当被输入所述扫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时,能够基于该检测结果而改变所述行式头的位置。

在所述第1或第2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液体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液体的排出数据的所述介质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的长度与基于所述扫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所述介质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的长度不同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进行出错输出。

在所述第1至第3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4方式的液体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液体的排出数据,对所述交叉方向上的排出宽度进行运算,在该运算出的排出宽度比基于所述扫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所述介质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的长度长的情况下,进行出错输出。

在所述第1至第4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5方式的液体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构成为所述交叉方向的一端侧成为所述介质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的对位的基准位置,所述控制部根据基于所述液体的排出数据的所述介质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的长度,设定所述扫描传感器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的移动范围。

在所述第1至第5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6方式的液体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曲折行进传感器,该曲折行进传感器配置于预定的位置,由此能够在该预定的位置检测所述端部而检测有无所述介质的曲折行进输送,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曲折行进传感器的位置,设定所述扫描传感器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的移动范围。

在所述第1至第6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7方式的液体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扫描传感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配置于比所述行式头靠上游侧。

在所述第1至第7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8方式的液体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是使所述介质附着而对其进行输送 的输送带。

在所述第8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9方式的液体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清洁部,该清洁部能够清洁所述输送带,能够改变所述交叉方向上的所述输送带的清洁区域,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扫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设定所述清洁区域。

在所述第1至第9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10方式的液体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扫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所述介质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交叉方向上的所述喷嘴排列的长度短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能够将所述交叉方向上的所述行式头的位置设定于多处位置。

在所述第10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11方式的液体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扫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所述介质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交叉方向上的所述喷嘴排列的长度短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能够根据所述喷嘴的使用频度,设定所述交叉方向上的所述行式头的位置。

在所述第1至第11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12方式的液体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扫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所述介质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交叉方向上的所述喷嘴排列的长度短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能够将所述交叉方向上的所述行式头的位置设定于使得所述交叉方向上的所述行式头的端部侧的喷嘴与所述介质不对置的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行式头的液体的排出位置与介质位置高精度地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概要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概要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概要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中的行式头的头单元以及喷嘴的配置的概要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记录装置(液体排出装置);2…放出部;3…输送机构;4…记录机构;5…旋转轴;6…从动辊;7…头单元;8…驱动辊;9…从动辊;10…粘着性带(输送部、输送带);11…从动辊;12…加压辊;13…清洁刷;13a、13b、13c、13d…清洁辊;14…托盘;15…清洁机构;16…曲折行进传感器;17…卷取轴;18…卷取机构;19…行式头;20…扫描传感器;21…维护部;22…导轨;23…导轨;24…导轨;25…被记录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端部;26…ROM;27…RAM;28…头驱动部;29…马达驱动部;30…扫描传感器马达;31…输送马达;32…放出马达;33…卷取马达;34…控制部;35…CPU;36…系统总线;37…输入输出部;38…PC;39…清洁刷旋转马达;40…清洁刷移动马达;41…头移动马达;F…支承面;L1…被记录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长度;N…喷嘴;N1…要使用的喷嘴;N2…要使用的喷嘴;P…被记录介质(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液体排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记录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1的概况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概要侧视图。另外,图2是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概要俯视图。此外,为了以易于理解的方式表现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主要部分,图2将一部分构成部件省略而示出。

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放出部2,该放出部2能够对用于进行记录的被记录介质(介质)P的卷状体R1进行放出。另外,具备输送机构3,该输送机构3利用在附着有粘着剂的支承面F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支承的粘着性带10(环状带)沿输送方向A输送被记录介质P。另外,具备记录机构4,该记录机构4从具备作为排出部的头单元7的行式头19的喷嘴N (参照图5)将作为液体的一例的墨水向被记录介质P排出而进行记录。另外,具备粘着性带10的清洁机构15。并且,具备卷取机构18,该卷取机构18具有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卷取的卷取轴17。

放出部2构成为:具备旋转轴5,该旋转轴5兼用作:用于进行记录的被记录介质P的卷状体R1的设置位置,能够从设置于旋转轴5的卷状体R1经由从动辊6而将被记录介质P向输送机构3放出。此外,当将被记录介质P向输送机构3放出时,旋转轴5绕旋转方向C旋转。

输送机构3具备:粘着性带10,其载置从放出部2放出的被记录介质P且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输送;驱动辊8,其使粘着性带10朝方向E移动;以及从动辊9。被记录介质P被加压辊12朝粘着性带10的支承面F加压而粘贴载置于该支承面F。此外,当输送被记录介质P时,驱动辊8绕旋转方向C旋转。

但是,作为输送带的环状带并不限定于粘着性带。例如,可以使用静电吸附式的环状带。

另外,可以形成为使移动式的支承托盘等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支承而输送的构成、利用辊对等输送被记录介质P的构成等。另外,可以形成为如下的所谓的平板类型的记录装置:将被记录介质P固定于支承部,使行式头19相对于固定后的被记录介质移动而进行记录。

记录机构4具备行式头19,该行式头19在与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A交叉的交叉方向B上排列有将液体排出的喷嘴N(参照图5)。该行式头19构成为在交叉方向B上排列有多个头单元7,该头单元7在交叉方向B上排列有喷嘴N(参照图5)。此外,本实施例的行式头19构成为能够在记录动作(墨水的排出动作)中通过控制部34(参照图3)的控制而改变交叉方向B上的位置,后文中对其详情进行叙述。

此处,“行式头”是指设置成使得在与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A交叉的交叉方向B上形成的喷嘴N的区域能够将被记录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整体覆盖,且用于使记录头或者被记录介质P相对地移动而形成图像的记录装置的记录头。此外,行式头19在交叉方向B上的喷嘴N的区域 也可以无法将记录装置1所对应的所有被记录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整体覆盖。

另外,如图2所示,行式头19能够在记录位置(图2中的实线的位置)和维护位置(图2中的虚线的位置)之间沿导轨22及23在交叉方向B上移动。另外,如图2所示,与行式头19的维护位置对应地设置有维护部21,维护部21能够利用未图示的盖、吸引机构、擦拭器等而在行式头19处于维护位置的状态下,执行对来自头单元7的盖、头单元7的喷嘴N的墨水的吸引、头单元7的擦拭等。

另外,在输送方向A上的行式头19的上游侧设置有曲折行进传感器16,该曲折行进传感器16能够对被记录介质P是否正在曲折行进进行检测。此外,本实施例的曲折行进传感器16构成为能够由用户通过手动的方式而使之移动至交叉方向B上的任意的位置。而且,曲折行进传感器16构成为:用户将该曲折行进传感器16配置于能够对被记录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端部25进行检测的位置,能够在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中根据端部25是否处于曲折行进传感器16的检测范围而检测有无被记录介质P的曲折行进输送,并且能够基于曲折行进传感器16的检测结果,并通过使放出部2的卷状体R1在旋转轴5的方向上移动等而进行曲折行进控制。

另外,在输送方向A上的行式头19的下游侧设置有扫描传感器20,该扫描传感器20能够沿在交叉方向B上延伸设置的导轨24而在交叉方向B上往返移动(往返扫描)。扫描传感器20构成为:通过在交叉方向B上往返扫描而能够对被记录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端部25进行检测。

粘着性带10的清洁机构15具有:清洁刷13,其构成为在旋转轴方向(交叉方向B)上排列有多个清洁辊13a、13b、13c及13d(参照图2);以及托盘14,其收纳有用于对清洁刷13进行清洁的清洁剂。

这样,本实施例的清洁刷13构成为在交叉方向B上排列有能够绕旋转方向C以及该旋转方向C的逆方向旋转的清洁辊13a、13b、13c及13d。而且,形成为如下构成:能够使清洁辊13a、13b、13c及13d分别独立地在方向D上移动,能够使清洁辊13a、13b、13c及13d分别独立地与粘着 性带10接触及与其分离。

卷取机构18是对完成了记录、且经由从动辊11从输送机构3输送来的被记录介质P进行卷取的机构,通过将卷取用的纸筒等设置于卷取轴17且将该被记录介质P卷绕于该纸筒而能够卷取成被记录介质P的卷状体R2。

接下来,对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电结构进行说明。

图3是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框图。

在控制部34设置有掌管对记录装置1整体的控制的CPU35。CPU35经由系统总线36与ROM26及RAM27连接,其中,ROM26中存储有CPU35所执行的各种控制程序等,RAM27能够临时地存储数据。

另外,CPU35经由系统总线36与用于驱动行式头19的头驱动部28连接。

另外,CPU35经由系统总线36与马达驱动部29连接,该马达驱动部29用于对扫描传感器马达30、输送马达31、放出马达32、卷取马达33、清洁刷旋转马达39、清洁刷移动马达40以及头移动马达41进行驱动。

此处,扫描传感器马达30是用于使扫描传感器20在交叉方向B上往返移动的马达。另外,输送马达31是用于对驱动辊8进行驱动的马达。另外,放出马达32是旋转轴5的旋转机构,且是为了将被记录介质P向输送机构3送出而对旋转轴5进行驱动的马达。另外,卷取马达33是用于使卷取轴17旋转的驱动马达。另外,清洁刷旋转马达39是用于驱动清洁刷13(清洁辊13a、13b、13c及13d)旋转的马达。另外,清洁刷移动马达40是成为用于使清洁辊13a、13b、13c及13d分别独立地在方向D上移动的驱动源的马达。而且,头移动马达41是用于使行式头19在交叉方向B上移动的马达。

另外,CPU35经由系统总线36而与输入输出部37连接,输入输出部37与曲折行进传感器16、扫描传感器20、用于进行记录数据等数据及信号的发送接收的PC38连接。

控制部23利用这种构成能够对扫描传感器20在交叉方向B上的移动 进行控制,并且能够基于该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对行式头19的移动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粘着性带10,其是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部;行式头19,其能够在交叉方向B上移动,且在与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A交叉的交叉方向B上排列有将墨水排出的喷嘴N;以及扫描传感器20,其在交叉方向B上移动而能够对该交叉方向B上的被记录介质P的端部25进行检测。

另外,控制部34对扫描传感器20在交叉方向B上的移动进行控制,并且对墨水从行式头19的排出进行控制。而且,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来设定交叉方向B上的行式头19的位置。

这样,由于具备能够在交叉方向B上移动而检测该交叉方向B上的被记录介质P的端部25的扫描传感器20,因此,对于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而言,即使在大幅偏离原本被输送的位置地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输送的情况下,通过预先扩大扫描区域,也能够抑制从用于对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进行检测的可检测位置偏离。另外,行式头19能够在交叉方向B上移动,控制部34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而对交叉方向B上的行式头19的位置进行设定,因此,通过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而对交叉方向B上的行式头19的位置进行适当地设定,能够使行式头19的液体的排出位置与介质位置高精度地一致。

接下来,利用图2、图4及图5对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记录动作时(墨水的排出动作时)的行式头19的位置进行说明。

图4是与图2对应的图,且是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概要俯视图。此处,图2示出使用交叉方向B上的长度L1(参照图5)长(宽度宽)的被记录介质P的情况下的行式头19的位置,图4示出使用宽度窄的被记录介质P的情况下的行式头19的位置。

而且,图5示出表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行式头19的头单元7以及喷嘴N的配置的概要图。其中,图5(A)表示行式头19的头单元7的配置、以及行式头19与被输送的状态下的被记录介质P的位置关系的 一例。另外,图5(B)是图5(A)的局部区域X的放大图,其示出头单元7的喷嘴N与被输送的状态下的被记录介质P的端部25的位置关系。

如图2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在记录动作(墨水的排出动作)时,通过控制部34的控制,基于扫描传感器20对被记录介质P的端部25的检测结果,以该行式头19的交叉方向B上的维护部21的相反侧为基准而对行式头19的位置进行设定。详细而言,如图5(A)所示,交叉方向B上的维护部21的相反侧的端部的头单元7(更详细而言,为该头单元7的该相反侧端部的喷嘴N)的位置被设定为与被记录介质P的端部25的位置对应。

此外,由于交叉方向B上的维护部21的相反侧的端部的头单元7的位置被设定为与被记录介质P的端部25的位置对应,因此,在交叉方向B上的维护部21侧成为图5(B)所示那样的状态(交叉方向B上的头单元7的端部的位置与被记录介质P的端部25的位置不对应的状态)。因此,本实施例的控制部34能够从喷嘴N中选择要使用的喷嘴N1。具体而言,控制部34根据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判断端部25位于交叉方向B上的行式头19的哪处位置。而且,如图5(B)所示,控制部34将比端部25靠箭头R1侧的与被记录介质P对置的位置的喷嘴N设定为要使用的喷嘴N1,并将比端部25靠箭头R2侧的与被记录介质P不对置的位置的喷嘴N设定为不使用的喷嘴N2。因此,对于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而言,通过这种控制方法、即从喷嘴N中选择要使用的喷嘴N1,能够简单地使行式头19的墨水的排出位置与介质位置高精度地一致。此外,除了利用控制部34从喷嘴N中选择要使用的喷嘴N1的控制方法以外,还可以采用从多个头单元7中选择要使用的头单元的控制方法。

这样,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基于扫描传感器20对被记录介质P的端部25的检测结果,将交叉方向B上的维护部21的相反侧的端部的头单元7的位置设定为与被记录介质P的端部25的位置对应。但是,并不限定于这种构成。例如,可以形成为如下构成:基于扫描传感器20对被记录介质P的端部25的检测结果,将交叉方向B上的维护部21侧的端部 的头单元7的位置设定为与被记录介质P的端部25的位置对应。

另外,在基于记录数据(墨水的排出数据)的被记录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长度与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的被记录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长度L1(参照图5(A))不同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控制部34能够进行出错输出。因此,在用户利用PC38等并通过选择要使用的被记录介质P等而设定的、输入至控制部34的被记录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介质宽度与该长度L1不同的情况下,即在预想的被记录介质P与设置于记录装置1的被记录介质P不同的情况下,能够促使用户变更为适当的被记录介质P等。因此,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构成为能够抑制在与预想的被记录介质P不同的被记录介质P进行记录。

另外,本实施例的控制部34能够基于记录数据(墨水的排出数据)而对交叉方向B上的排出宽度进行运算,在该运算出的排出宽度比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的被记录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长度L1(参照图5(A))长的情况下,能够向具有作为通报部的功能的PC38进行出错输出。因此,在该排出宽度比该长度L1长的情况下,能够促使用户对记录数据进行修正以减小该排出宽度和/或变更为宽度宽的被记录介质P等。因此,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构成为:能够抑制由从行式头19排出的墨水形成的图像未完全纳入被记录介质P。

另外,在记录动作(墨水的排出动作)时,本实施例的控制部34能够使扫描传感器20在交叉方向B上往返移动,并且,若被输入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则能够基于该检测结果对行式头19的位置进行调整。具体而言,例如,在将被记录介质P输送100mm的期间,能够一边使行式头19在交叉方向B上移动(调整)10μm左右、一边执行记录动作。因此,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构成为:在记录动作时,实时地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对行式头19的位置进行调整,据此能够有效地使行式头19的液体的排出位置与介质位置高精度地一致。

此外,本实施例的控制部34还能够在记录动作之前使扫描传感器20在交叉方向B上往返移动,在记录动作时不实时地执行端部25的检测, 能够基于在记录动作之前检测出的检测结果来掌握端部25的位置。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在记录动作时不对行式头19的位置进行调整。

另外,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构成为:交叉方向B的一端侧(图2中的右侧)成为被记录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对位的基准位置。而且,控制部34能够基于以记录数据(墨水的排出数据)为基础的被记录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长度而对扫描传感器20在交叉方向B上的移动范围进行设定。因此,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构成为能够基于以记录数据为基础的被记录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长度来抑制扫描传感器20移动至不必要的范围(无被记录介质P的范围)。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曲折行进传感器16。此处,通过用户以手动的方式使本实施例的曲折行进传感器16移动而将其配置于预定的位置,由此能够在该预定的位置对端部25进行检测而检测有无被记录介质P的曲折行进输送。

另外,控制部34能够基于由用户配置的曲折行进传感器16的位置而对扫描传感器20在交叉方向B上的移动范围进行设定。具体而言,能够将扫描传感器20在交叉方向B上的移动范围设定为:不包括不存在被记录介质P的、比曲折行进传感器16的位置靠交叉方向B上的外侧的范围。因此,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构成为能够抑制扫描传感器20从曲折行进传感器16的位置移动至不必要的范围。

此外,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扫描传感器20在输送方向A上配置于比行式头19靠上游侧。因此,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构成为能够在从行式头19排出墨水之前对被记录介质P的位置进行检测。

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输送部的粘着性带10是使被记录介质P附着而对其进行输送的输送带。

在使被记录介质P附着而对其进行输送的输送带中,一旦使被记录介质P实现了附着(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支承)则能够抑制被记录介质P从该输送带偏离,因此,能够抑制被记录介质P在检测出相对于原本被输送的位置的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偏离之后进一步偏离。

此处,若被记录介质P有可能在检测出相对于原本被输送的位置的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偏离之后进一步偏离,则例如优选在比行式头19靠上游侧以及靠下游侧等多处位置配备扫描传感器20。

然而,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构成为具备使被记录介质P附着而对其进行输送的输送带,因此,会构成为仅配备1个扫描传感器20便能够以足够高的精度检测相对于原本被输送的位置的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偏离。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作为粘着性带10的清洁部的清洁刷13。而且,该清洁刷13能够改变交叉方向B上的粘着性带10的清洁区域。

而且,本实施例的控制部34能够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对清洁区域进行设定。具体而言,能够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判断粘着性带10的支承面F上的墨水的排出区域(有可能被墨水弄脏的区域),并基于该判断结果对清洁区域进行设定(从清洁辊13a、13b、13c及13d中选择与粘着性带10接触的清洁辊)。更详细而言,控制部34使在交叉方向B上配置于包含比端部25靠内侧的区域的位置的清洁辊与粘着性带10接触,并使在交叉方向B上未配置于包含比端部25靠内侧的区域的位置的清洁辊不与粘着性带10接触。例如,在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位置相对于粘着性带10以及清洁刷13为图2所示的位置关系的情况下,清洁辊13a、13b、13c及13d均在交叉方向B上配置于包含比端部25靠内侧的区域的位置,因此,使这些辊全部都与粘着性带10接触。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的位置关系的情况下,使用比图2所示的被记录介质P的宽度窄的被记录介质P,例如,在清洁辊13b、13c及13d与配置于包含比端部25靠内侧的区域的位置的清洁辊对应、清洁辊13a与未配置于包含比端部25靠内侧的区域的位置的清洁辊对应的情况下,使清洁辊13b、13c及13d与粘着性带10接触,使清洁辊13a不与粘着性带10接触。

因此,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构成为能够抑制对粘着性带10的不必要的区域(未被墨水弄脏的区域)进行清洁的浪费。

另外,如上所述,在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的被记录介质P 在交叉方向B上的长度L1比交叉方向B上的喷嘴N排列的长度短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控制部34能够将交叉方向B上的行式头19的位置设定于多处位置。详细而言,除了能够以交叉方向B上的一端侧(图2中的左侧)为基准而相对于被记录介质P设定行式头19的位置以外,还能够以与这种位置关系不同的位置关系相对于被记录介质P设定行式头19的位置。因此,例如,即使在交叉方向B上的一端侧的喷嘴N产生不良情况(孔眼堵塞等),通过将行式头19配置于使得该喷嘴N与被记录介质P不对置的位置,也能够抑制记录品质的下降。

另外,例如,在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的被记录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长度L1比交叉方向B上的喷嘴N排列的长度短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控制部34能够根据喷嘴N的使用频度,对交叉方向B上的行式头19的位置进行设定。具体而言,当在这种情况下的状态下进行多次记录时,为了使行式头19的各喷嘴N的使用频度的偏差减小,例如能够在每次记录时改变行式头19相对于被记录介质P的配置而设定交叉方向B上的行式头19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行式头19的劣化伴随着行式头19的各喷嘴N的使用频度的偏差而加快。

另外,例如,在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的被记录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长度L1比交叉方向B上的喷嘴N排列的长度短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控制部34能够将交叉方向B上的行式头19的位置设定于使得交叉方向B上的行式头19的端部侧的喷嘴N与被记录介质P不对置的位置。行式头19的端部侧的喷嘴N有时比行式头19的中央部侧的喷嘴N更容易产生排出变得不稳定(排出方向的紊乱和/或排出量的偏差变大)的情况。因此,通过将交叉方向B上的行式头19的端部侧的喷嘴N设定于与被记录介质P不对置的位置,能够仅利用中央部侧的喷嘴N进行记录,从而能够抑制记录品质的下降。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在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这些变形当然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例如,还能够形成为:在如上述实施例那样一边使扫描传感器20移动 一边对被记录介质P的端部位置进行检测之后,在该端部位置使扫描传感器20停止,并在停止的位置处进行被记录介质P的检测。

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够在被记录介质P偏离已停止的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区域的情况下和/或端部位置相对于根据最初检测出的端部位置而预先确定的值偏离的情况下,判断为被记录介质P正在进行曲折行进,进行预定的曲折行进控制或者进行出错输出,通过进行这种控制能够以更高的精度进行曲折行进控制,或者即使不设置上述实施例那样的曲折行进传感器16也能够简单地进行曲折行进控制。

以上,基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叙述。此处,再次对本发明进行总结说明。

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液体排出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介质P的输送部10;行式头19,其在与介质P的输送方向A交叉的交叉方向B上排列有将液体排出的喷嘴N;扫描传感器20,其能够在交叉方向B上移动而对该交叉方向B上的介质P的端部25进行检测;以及控制部34,其对扫描传感器20在交叉方向B上的移动进行控制,并且对所述液体的排出进行控制,行式头19能够在交叉方向B上移动,控制部34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设定交叉方向B上的行式头19的位置。

根据本方式,具备能够在交叉方向B上移动而对该交叉方向B上的介质P的端部25进行检测的扫描传感器20。因此,即使在大幅偏离原本被输送的位置地对介质P进行输送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从可检测位置偏离。另外,行式头19能够在交叉方向B上移动,控制部34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而对交叉方向B上的行式头19的位置进行设定。因此,通过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而对交叉方向B上的行式头19的位置进行适当地设定,能够使行式头19的液体的排出位置与介质位置高精度地一致。

在所述第1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液体排出装置1的特征在于,控制部34,在所述液体的排出动作时使扫描传感器20在交叉方向B上往返移动,并且,当被输入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时,控制部 34能够基于该检测结果而改变行式头19的位置。

根据本方式,在液体的排出动作时,控制部34使扫描传感器20在交叉方向B上往返移动,并且,当被输入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时,控制部34能够基于该检测结果而使行式头19的位置改变。因此,在液体排出动作时,通过实时地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而对行式头19的位置进行调整,能够有效地使行式头19的液体的排出位置与介质位置高精度地一致。

在所述第1或第2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液体排出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液体的排出数据的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长度与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的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长度L1不同的情况下,控制部34进行出错输出。

根据本方式,在基于所述液体的排出数据的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长度与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的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长度L1不同的情况下,控制部34进行出错输出。因此,在输入至控制部34的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介质宽度与该长度L1不同的情况下、即在预想的介质P与设置于液体排出装置1的介质P不同的情况下,能够促使用户变更为适当的介质P等。因此,能够抑制将液体向与预想的介质P不同的介质P排出。

在所述第1至第3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4方式的液体排出装置1的特征在于,控制部34基于所述液体的排出数据,对交叉方向B上的排出宽度进行运算,在该运算出的排出宽度比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的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长度L1长的情况下,控制部34进行出错输出。

根据本方式,控制部34基于液体的排出数据而对交叉方向B上的排出宽度进行运算,在该运算出的排出宽度比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的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长度L1长的情况下,控制部34进行出错输出。因此,能够抑制由液体形成的图像未完全纳入介质P。

在所述第1至第4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5方式的 液体排出装置1的特征在于,构成为交叉方向B的一端侧成为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对位的基准位置,控制部34根据基于所述液体的排出数据的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长度而对扫描传感器20在交叉方向B上的移动范围进行设定。

根据本方式,构成为交叉方向B的一端侧成为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对位的基准位置,控制部34根据基于所述液体的排出数据的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长度而对扫描传感器20在交叉方向B上的移动范围进行设定。因此,基于依据所述液体的排出数据的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长度,能够抑制扫描传感器20移动至不必要的范围。

在所述第1至第5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6方式的液体排出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曲折行进传感器16,将该曲折行进传感器16配置于预定的位置,由此能够在该预定的位置检测端部25而检测有无介质P的曲折行进输送,控制部34基于曲折行进传感器16的位置,设定扫描传感器20在交叉方向B上的移动范围。

根据本方式,具备曲折行进传感器16,控制部34基于曲折行进传感器16的位置而对扫描传感器20在交叉方向B上的移动范围进行设定。因此,根据曲折行进传感器16的位置而能够抑制扫描传感器20移动至不必要的范围。

在所述第1至第6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7方式的液体排出装置1的特征在于,扫描传感器20在输送方向A上配置于比行式头19靠上游侧。

根据本方式,扫描传感器20在输送方向A上配置于比行式头19靠上游侧。因此,能够在将液体排出之前对介质P的位置进行检测。

在所述第1至第7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8方式的液体排出装置1的特征在于,输送部10是使介质P附着而对其进行输送的输送带。

根据本方式,输送部10是使介质P附着而对其进行输送的输送带。在使介质P附着而对其进行输送的输送带中,一旦介质P实现了附着(对 介质P进行支承),则能够抑制介质P从该输送带偏离,因此能够抑制介质P在检测出相对于原本被输送的位置的介质P的输送偏离之后进一步偏离。因此,仅配备1个扫描传感器20便能够以足够高的精度检测出相对于原本被输送的位置的介质P的输送偏离。

在所述第8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9方式的液体排出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清洁部13,该清洁部13能够对所述输送带进行清洁,并能够改变交叉方向B上的所述输送带的清洁区域,控制部34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设定所述清洁区域。

根据本方式,具备能够使交叉方向B上的输送带的清洁区域改变的清洁部13,控制部34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而对清洁区域进行设定。即,能够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液体的排出区域,并能够基于该判断结果对清洁区域进行设定。因此,能够抑制对输送带的不必要的区域进行清洁的浪费。

在所述第1至第9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10方式的液体排出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的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长度L1比交叉方向B上的喷嘴N排列的长度短的情况下,控制部34能够将交叉方向B上的行式头19的位置设定于多处位置。

根据本方式,在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的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长度L1比交叉方向B上的喷嘴N排列的长度短的情况下,控制部34能够将交叉方向B上的行式头19的位置设定于多处位置。因此,例如,即使在交叉方向B的一端侧的喷嘴N产生不良情况,通过将行式头19配置于使得该喷嘴N与介质P不对置的位置,也能够抑制所述液体的排出品质的下降。

在所述第10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11方式的液体排出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的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长度L1比交叉方向B上的喷嘴N排列的长度短的情况下,控制部34能够根据喷嘴N的使用频度,设定交叉方向B上的行式头19的位置。

根据本方式,在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的介质P在交叉方向B 上的长度L1比交叉方向B上的喷嘴N排列的长度短的情况下,控制部34能够根据喷嘴N的使用频度,设定交叉方向B上的行式头19的位置。因此,能够使行式头19的各喷嘴N的使用频度的偏差降低,从而能够抑制行式头19的劣化伴随着行式头19的各喷嘴N的使用频度的偏差而加快。

在所述第1至第11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12方式的液体排出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的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长度L1比交叉方向B上的喷嘴N排列的长度短的情况下,控制部34能够将交叉方向B上的行式头19的位置设定于使得交叉方向B上的行式头19的端部侧的喷嘴与介质P不对置的位置。

根据本方式,在基于扫描传感器20的检测结果的介质P在交叉方向B上的长度L1比交叉方向B上的喷嘴N排列的长度短的情况下,控制部34能够将交叉方向B上的行式头19的位置设定于使得交叉方向B上的行式头19的端部侧的喷嘴与介质P不对置的位置。行式头19的端部侧的喷嘴N有时比行式头19的中央部侧的喷嘴N更容易产生排出变得不稳定的情况。因此,通过将交叉方向B上的行式头19的端部侧的喷嘴N设定于与介质P不对置的位置,能够仅利用中央部侧的喷嘴N将液体排出,从而能够抑制液体的排出品质的下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