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纸烘干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2482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印刷纸烘干箱。



背景技术:

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塑料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根据所使用的承印材料的不同,将印刷分为有纸张印刷、白铁印刷、塑料印刷、纺织品印刷、木板印刷、玻璃印刷等。其中纸张印刷所得的纸制品,上面印有鲜花、英文字母等精美的花纹,可用于包装用,上面还可印制各种花纹形成字画供观赏用,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印刷不同的文字图案在纸张上。纸张印刷,多采用油墨印刷,即通过印刷机器安装模板将油墨印制到纸张上,使油墨在纸张上形成与模板相同的文字、图像产品,采用油墨印制颜色逼真,干后不易褪色,能够保存很长的时间,但是刚印刷出来的纸张油墨未干,不能重叠,重叠后不仅会使纸上的图像变花,还会相互污染,使整个纸张变脏,甚至无法使用。

目前,对于刚印制出来的纸质品往往采用摊开晾干的方式,此方式存在很多不足。首先,进行自然晾干,其干燥速度慢,影响整个加工效率;其次,将印刷纸摊开进行晾干,需要占用的面积大;晾干后还需人工收集整理印刷纸,其整理效率低下,花费时间多,当印制品较多时,尤其如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印刷纸烘干箱,以解决印刷纸晾干方法中存在的干燥速度慢、占用面积大、需要人工收集印刷纸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印刷纸烘干箱,包括箱体,箱体上部设有进气管,箱体下部设有抽气装置,箱体侧部设有集纸辊;箱体内部设有水平的送纸带和水平的送纸轮轴,送纸带与送纸轮轴相贴合,所述集纸辊靠近送纸带出纸的一端;箱体内还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位于进气管的下方。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在于:本方案包括箱体,箱体下部设有抽气装置,使用的时候抽气装置工作,对箱体进行抽气,使箱体中气压减小;箱体上部设有进气管,因此外界空气将通过进气管进入箱体,并且向着抽气装置的方向流动。同时,箱体内的加热装置工作,对从进气管进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因此在箱体中形成从进气管到抽气装置方向的热气流。然后,将印刷纸放在送纸带上进纸的一端;箱体内的送纸轮轴开始转动,由于其与送纸带相贴合,因此送纸轮轴的表面对印刷纸产生摩擦力,并带动印刷纸在送纸带上移动。在印刷纸移动的过程中,上述热气流喷向印刷纸的表面:一方面热气流的温度较高,能够使印刷纸表面的油墨快速烘干;另一方面,热气流的具有较快的流速,进一步加速了印刷纸表面油墨中水分的蒸发。

随着送纸轮轴的不断转动,印刷纸不断移动,印刷纸被烘干的部分从送纸带出纸的一端离开箱体,在烘干的过程中,印刷纸烘干箱只占用很小的面积和空间。由于箱体上靠近送纸带出纸一端设有集纸辊,集纸辊不断地转动,可以将离开箱体的印刷纸不断卷绕在集纸辊的表面上,实现自动收集烘干后的印刷纸。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1)本方案中产生的热气流一方面通过较高的温度烘干油墨,另一方面通过气体较快的流速加快油墨水分蒸发,能够将印刷纸快速干燥;2)本方案通过在箱体内产生热气流,对不断移动经过箱体内部的印刷纸进行烘干,不需将印刷纸摊开,占用面积少;3)箱体侧部设有集纸辊,集纸辊不断地转动,将烘干后的印刷纸卷绕在集纸辊上,实现自动收集印刷纸,不需人工进行收集,提高了印刷纸的加工效率。

以下是基于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

优选方案一:基于基础方案,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热丝,电热丝两端连接有可调电压源。电热丝通电后产生热效应,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利于节省成本;可调电压源用于对电热丝进行供电,并能调节电热丝两端的电压,从而改变电热丝的发热功率。

优选方案二:基于优选方案一,所述箱体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位于送纸带上方,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可调电压源电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箱体内部的空气温度,如果该温度过高或过低,将该温度信息反馈到可调电压源,使可调电压源调整输出电压,从而改变电热丝的发热功率,保持箱体内的空气温度在一个合适范围。

优选方案三:基于优选方案二,所述送纸带的宽度比印刷纸的宽度大。如果印刷纸边缘超出了送纸带的边缘,在气流的压力下印刷纸边缘会被压下,发生形变甚至损坏;送纸带比印刷纸更宽,使得印刷纸能够完全铺在送纸带表面,从而保持其形状完整。

优选方案四:基于优选方案三,所述进气管上设有空气过滤网。空气中往往存在一些细小的颗粒、灰尘等杂物,这些杂物如果被吸入箱体,在气流压力下容易附着粘连在印刷纸的表面,使印刷纸变脏,降低印刷纸的质量,同时不利于卫生。进气管上设置空气过滤网,能够将灰尘等杂物有效过滤,保证进入箱体内的空气干净,从而保证印刷纸的质量和卫生。

优选方案五:基于优选方案四,所述箱体上还设有风扇,风扇朝向送纸带出纸的一端。印刷纸经过热气流烘干,从箱体中送出时往往温度较高;如果直接通过集纸辊进行卷绕收集,这些热量不易散发,比较烫手,同时热量积累过多还有火灾隐患。通过设置风扇,对已烘干的印刷纸进行送风,利于散热,从而降低其火灾隐患,并便于人对其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印刷纸烘干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箱体1、送纸带2、温度传感器3、可调电压源4、空气过滤网5、进气管6、电热丝7、送纸轮轴8、风扇9、集纸辊10、抽气装置11。

如图1所示,一种印刷纸烘干箱,包括箱体1,箱体1为长方体形状,箱体1上表面固定设有进气管6,进气管6上设有空气过滤网5; 箱体1下表面上设有抽气装置11,抽气装置11与进气管6处于一条竖直线上;箱体1内部设有水平的送纸带2,送纸带2高度为箱体1高度的一半,送纸带2两端延伸出箱体1外,一端用于进纸,另一端用于出纸;箱体1内部还设有两个平行的送纸轮轴8,两个送纸轮轴8与送纸带2相贴合;箱体1内位于进气管6下方设有两个电热丝7,两个电热丝7串联,箱体1上设有可调电压源4给两个电热丝7供电;箱体1内位于送纸带2上方设有一个温度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3与可调电压源4电连接;箱体1侧面还设有集纸辊10,集纸辊10与送纸带2出纸的一端上表面相切,箱体1上还设有风扇9,风扇9朝向送纸带2出纸的一端。

在使用的时候,首先启动本印刷纸烘干机。抽气装置11开始工作,对箱体1进行抽气,在箱体1内形成负压;箱体1内为负压,使得外界空气通过进气管6进入箱体1,在进入箱体1的过程中,空气通过空气过滤网5,其中的灰尘等杂物被过滤掉,保证进入箱体1内的空气较为干净。同时,可调电压源4对两个电热丝7提供电压,两个电热丝7通电后开始发热,并对从进气管6进入的空气进行加热;被加热后的空气在抽气装置11形成的负压条件下,向下流动形成热气流。同时,两个送纸轮轴8开始同步转动,温度传感器3开始检测箱体1内气体的温度并反馈至可调电压源4,风扇9开始工作朝向送纸带2出纸的一端送风,集纸辊10也开始转动。

然后,将待烘干的印刷纸沿着送纸带2的方向放到送纸带2上。两个送纸轮轴8由于与送纸带2表面相贴合,其转动将会对印刷纸产生摩擦力,该摩擦力使得印刷纸在送纸带2上移动。印刷纸在移动的过程中,受到热气流向下的压力,因此仅仅贴在送纸带2的表面上;由于送纸带2的比印刷纸宽,因此印刷纸边缘不会超出送纸带2的边缘,从而避免发生被热气流下压而变形损坏的情况。

从上向下的热气流喷向印刷纸的表面,一方面热气流的温度较高,其热量会快速将印刷纸上的油墨烘干;另一方面,热气流具有较快的流速,进一步加速了油墨水分的蒸发,在热气流的双重作用下,印刷纸能够快速干燥。

箱体1内的温度传感器3不断地检测箱体1内热气流的温度,并将该温度信息反馈至可调电压源4。当热气流达到一定温度时,可调电压源4降低输出电压,从而减少电热丝7的发热功率,限制其温度进一步升高,避免高温可能引起的印刷纸自燃;当热气流温度较低,可调电压源4提高输出电压,从而增加电热丝7的发热功率,提高热气流温度,以达到较好的烘干效果,避免温度持续较低带来烘干效果差的问题。

印刷纸在移动的过程中被烘干,然后从送纸带2出纸的一端离开箱体1;此时,印刷纸受到风扇9吹风,因此刚从箱体1送出的具有较高温度的印刷纸能够有效散热,避免热量的积累带来烫手和火灾隐患等问题;印刷纸离开送纸带2后,随集纸辊10不断转动而卷绕在集纸辊10上,实现印刷纸烘干后的自动收集,不需人工收集,提高了印刷纸烘干、收集的效率。

本方案通过热气流的热量烘干和气体流速干燥印刷纸,其干燥速度快,干燥效果好;通过集纸辊收集烘干后的印刷纸,不需人工进行收集,提高了印刷纸烘干、加工效率;而且,印刷纸在箱体内移动的过程中被干燥,不需摊开进行晾干,相比传统晾干的方式,节省了很大的面积占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