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印花机刮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9987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数码印花机刮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码印花机刮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打印、喷绘设备,尤其是大型数码喷射印花机的使用中,对喷头的保养保湿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喷头的使用寿命及喷射的质量。在生产实践中,人们通常需要对喷头进行保湿。当需要打印作业时,刮墨小车移动将喷头上凝固的余墨刮除,目前刮墨小车的刮墨片始终处于直立状态,在刮墨完成后刮墨小车返回时刮墨片仍会与喷头相接触,导致刮墨不干净,影响喷头的打印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码印花机刮墨装置,本刮墨装置的刮墨片在刮墨状态时处于直立状态,刮墨片在刮墨完成的灰尘状态时处于倾斜状态,避免了刮墨片在回程状态时与喷头小车发生接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数码印花机刮墨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刮墨小车、驱动装置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架一侧的第二支架,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内部设置有与驱动装置相配合的传输机构,所述刮墨小车设置在第一支架顶部,并且所述刮墨小车底部通过支撑板与传输机构相连接,所述刮墨小车由壳体结构的车体、刮片条和刮片条支架组成,所述刮片条支架通过枢轴结构安装在车体内部,所述刮片条固定安装在刮片条支架顶部,所述刮片条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均固定设置在车体上,所述刮片条在第一限位机构的作用下可保持直立状态,所述刮片条在第二限位机构的作用下可保持倾斜状态,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矩形结构的橡胶导向片,所述刮墨小车在刮墨行进过程中与橡胶导向片接触后由倾斜状转换为直立状态,当所述刮墨小车位于刮墨初始位置时,倾斜状态的刮片条与橡胶导向片之间存在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橡胶述导向片靠近刮墨小车的刮墨行程末端的一端设置为斜角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限位机构采用可拆卸的安装方式固定设置在车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刮片条支架通过枢轴结构安装在刮墨小车的车体上,刮片条在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的作用下呈直立和倾斜两种状态,当刮墨小车进行刮墨作业时,刮片条在橡胶导向片的作用下由倾斜状态转变为直立状态进行刮墨,当刮墨作业完成后刮墨小车返回时,刮墨条受到喷头小车的推力作用转变为倾斜状态,进而避免了因刮片条在回程时与喷头小车接触而导致的喷头小车刮墨不干净的状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刮墨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架;2、刮墨小车;21、车体;22、刮片条;23、刮片条支架;24、第一限位机构;25、第二限位机构;3、驱动装置;4、第二支架;5、橡胶导向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数码印花机刮墨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刮墨小车2、驱动装置3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架1一侧的第二支架4,所述驱动装置3安装在第一支架1上,所述第一支架1内部设置有与驱动装置3相配合的传输机构,所述刮墨小车2设置在第一支架1顶部,并且所述刮墨小车2底部通过支撑板与传输机构相连接,所述刮墨小车2由壳体结构的车体21、刮片条22和刮片条支架23组成,所述刮片条支架23通过枢轴结构安装在车体21内部,所述刮片条22固定安装在刮片条支架23顶部,所述刮片条22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24和第二限位机构25,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4和第二限位机构25均固定设置在车体21上,所述刮片条22在第一限位机构24的作用下可保持直立状态,所述刮片条22在第二限位机构25的作用下可保持倾斜状态,所述第二支架4上设置有矩形结构的橡胶导向片5,所述刮墨小车2在刮墨行进过程中与橡胶导向片5接触后由倾斜状转换为直立状态,当所述刮墨小车2位于刮墨初始位置时,倾斜状态的刮片条22与橡胶导向片5之间存在间隙;刮片条支架通过枢轴结构安装在刮墨小车的车体上,刮片条在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的作用下呈直立和倾斜两种状态,当刮墨小车进行刮墨作业时,刮片条在橡胶导向片的作用下由倾斜状态转变为直立状态进行刮墨,当刮墨作业完成后刮墨小车返回时,刮墨条受到喷头小车的推力作用转变为倾斜状态,进而避免了因刮片条在回程时与喷头小车接触而导致的喷头小车刮墨不干净的状况。

所述橡胶述导向片5靠近刮墨小车2的刮墨行程末端的一端设置为斜角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刮墨条22在回程经过橡胶导向片5时,不会出现卡涩现象。

此外,为便于便于刮墨条支架23安装在车体21上,所述第二限位机构25采用可拆卸的安装方式固定设置在车体21上,这样一来,先安装刮墨条支架23,再安装第二限位结构,避免了第二限位机构25对刮墨条支架23的安装造成干涉。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