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刀装置、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配线基板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30208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刮刀装置、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配线基板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刮刀装置、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配线基板的制造方法。

针对允许通过参照文献而编入的指定国,通过参照在本说明书中加入2015年3月17日向日本申请的特愿2015-052934号所记载的内容,而使其成为本说明书的记载的一部分。



背景技术:

公知有如下技术,即具备在凹版上对置的刮刀,通过该刮刀在凹版上滑动,刮除凹版上的多余油墨,并向该凹版填充油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另外,作为刮刀,公知有用于圆筒状的版且在其前方具备防止油墨飞散的油墨挡板(回墨部件)的刮刀(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和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300574号公报

专利文献1:日本实愿昭49-80798号的微缩胶卷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34873号公报

在平板状的凹版上,如上述技术所示,在通过刮刀刮除了多余的油墨后,为了将填充于该凹版的油墨向被转印物转印,而使该刮刀远离凹版。此时,若油墨与刮刀的前端接触,则有时该油墨从刮刀的前端呈冰柱状垂下。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当再次将刮刀按压于凹版时,从该刮刀的前端垂下的冰柱状的油墨也扩张,并绕到刮刀的后方(产生所谓的绕后。),从而有可能产生印刷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印刷不良的产生的刮刀装置、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配线基板的制造方法。

[1]本发明所涉及的刮刀装置,在平板状的凹版上滑动,具备:刀片主体,其具有在所述刮刀装置的行进方向上位于前方的第一主面;和油墨保持部,其在所述刀片主体的前端附近,比所述第一主面靠前方设置,所述油墨保持部具有:第一端部,其与所述第一主面接触;第二端部,其配置为与所述凹版分离,所述油墨保持部能够通过其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部分与存在于所述凹版上的导电性油墨接触来保持所述导电性油墨,所述刮刀装置满足下述(1)式,

1mm≤a≤5mm…(1)

其中,在上述(1)式中,a是在所述刀片主体的延伸方向上从所述刀片主体的前端到所述第一端部的距离。

[2]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满足下述(2)式。

30°≤b≤150°…(2)

其中,在上述(2)式中,b是所述第一主面与通过所述油墨保持部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假想直线的夹角。

[3]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油墨保持部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延伸,以在所述刀片主体的延伸方向上随着远离所述第一主面而接近所述刀片主体的前端的方式倾斜。

[4]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进一步具备安装于所述刀片主体的所述第一主面的板状部分,所述板状部分设置为所述板状部分的前端位于所述刀片主体的前端附近,所述板状部分的前端构成所述油墨保持部。

[5]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进一步具备保持所述刀片主体的刀片支架,所述刀片支架具有:第一支承部,其支承所述第一主面;和第二支承部,其支承所述刀片主体的与所述第一主面相反一侧的第二主面,所述第一支承部在所述刀片主体的延伸方向上,比所述第二支承部突出,所述第一支承部的前端构成所述油墨保持部。

[6]本发明所涉及的印刷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刮刀装置;基台,其支承所述凹版;供给装置,其向所述凹版供给所述导电性油墨;以及移动机构,其使所述基台与所述刮刀装置相对移动。

[7]本发明所涉及的印刷方法,是使用平板状的凹版印刷导电性油墨的方法,具备:第一工序,在该工序中,准备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刮刀装置;和第二工序,在该工序中,使所述凹版与所述刮刀装置相对地滑动,并通过所述刀片主体向所述凹版的凹图案填充所述导电性油墨,在所述第二工序中,被所述刀片主体刮除掉的所述导电性油墨与所述油墨保持部的至少一部分接触。

[8]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满足下述(3)式。

|c|≤90°…(3)

其中,在上述(3)式中,c是相对于所述凹版实质上垂直的方向与通过所述油墨保持部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假想直线的延伸方向的夹角。

[9]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满足下述(4)式。

0.1mm≤d≤5mm…(4)

其中,在上述(4)式中,d是在相对于所述凹版垂直的方向上从所述凹版到所述第二端部的距离。

[10]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还具备:第三工序,在所述第二工序之后,由转印体收取来自所述凹版的所述导电性油墨;和第四工序,在该工序中,从所述转印体向基材转印所述导电性油墨。

[11]本发明所涉及的配线基板的制造方法具备:印刷工序,在该工序中,利用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印刷方法在基材上形成印刷图案;和干燥工序,在该工序中使所述印刷图案干燥。

根据本发明,在比刮刀装置的第一主面靠前方设置油墨保持部,使该油墨保持部保持导电性油墨。由此,从刮刀装置垂下的导电性油墨向前方移动,因此能够抑制因绕后而产生印刷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侧视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刮刀装置的图,图3(a)是立体图,图3(b)是沿图3(a)的iiib-iiib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3(b)的iv部的一部分放大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刮刀装置的变形例的图,是放大刮刀装置的前端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线基板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线基板的制造方法的图,是示出填充工序的流程图。

图8中,图8(a)是示出图7的步骤s31的图,图8(b)是示出图7的步骤s32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刮刀装置与凹版的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刮刀装置在凹版上滑动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1中,图11(a)是示出图7的步骤s33的图,图11(b)是示出图7的步骤s34的图。

图12是图11(b)的xii部的一部分放大图。

图13中,图13(a)和图13(b)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线基板的制造方法的图,是用于说明收取工序的剖视图(其1)。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线基板的制造方法的图,是用于说明收取工序的剖视图(其2)。

图15中,图15(a)和图15(b)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线基板的制造方法的图,是用于说明转印工序的剖视图(其1)。

图16中,图16(a)和图16(b)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线基板的制造方法的图,是用于说明转印工序的剖视图(其2)。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刮刀装置的第一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刮刀装置的第二变形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以下说明中所使用的图为了使本发明的特征简单易懂,而出于方便的考虑,有时会放大示出成为主要部分的部分,各构成要素的尺寸比率等未必与实际相同。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侧视剖视图,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刮刀装置的图,图3(a)是立体图,图3(b)是沿图3(a)的iiib-iiib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3(b)的iv部的一部分放大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印刷装置1是利用凹版胶印印刷法向基材110印刷导电性油墨m来制造配线基板100(参见图16(b))的装置。

配线基板100具备基材110和导体层120。基材110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酰亚胺(pi)等具有绝缘性的基材。导体层120通过使由印刷装置1转印于基材110上的导电性油墨m固化而形成。该导体层120由含有银、铜、镍、锡、铋、锌、铟、钯、石墨等的导电性材料以及含有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乙烯基树脂、聚氨酯树脂、酚醛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的粘合剂树脂等构成。此外,也可以从构成导体层120的材料中省略粘合剂树脂。

此外,在图16(b)中,附图标记(120)表示在干燥炉85(后述)使导电性油墨m固化后的导体层。另外,在该图中,附图标记(100)表示具有在干燥炉85固化后的导体层120的配线基板。本实施方式中的“配线基板10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配线基板”的一例,本实施方式中的“基材11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基材”的一例。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导电性油墨m被设为具有5pa·s~50pa·s的粘度的材料。像这样的导电性油墨m是在构成上述导体层120的材料中混合各种添加剂和溶剂而构成。作为溶剂,只要根据所使用的粘合剂树脂的种类适当地选择即可,但是例如,在作为粘合剂树脂使用聚酯系树脂的情况下,可以举出乙酸环己酯、二乙二醇丁醚乙酸酯、乙二醇丁醚乙酸酯、异丁醇、2-乙基丁醇、乙基卡必醇、卡必醇乙酸酯、丁基卡必醇乙酸酯、丁基纤溶剂、异佛尔酮等。作为添加剂,能够例示出固化剂、偶联剂、腐蚀抑制剂等。本实施方式中的“导电性油墨m”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导电性油墨”的一例。

如图1和图2所示,印刷装置1具备版工作台10、基材工作台20、刮刀装置30、刮刀固定架40、涂料器50、转印辊60、移动机构71、72、装置框架80以及干燥炉85。

版工作台10被水平支承于装置框架80,能够借助移动机构71沿x方向平行移动。该版工作台10具有载置有平板状的凹版90(凹版)的保持面11。在该保持面11开口有多个未特别图示的吸引口,该保持面11能够吸附保持凹版90。此外,将凹版90固定于版工作台10的方法并不特别局限于此。而且,作为移动机构71,例如,可例示出使用马达的滚珠丝杠机构等。本实施方式中的“版工作台1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基台”的一例,本实施方式中的“移动机构71”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移动机构”的一例。

本实施方式的凹版90是被设定为平板状的凹版,通过对于由铜等构成的金属层在其上表面91实施蚀刻等来形成凹图案92。该凹图案92被设定为与配线基板100的导体层120相对应的图案。作为像这样的凹图案92,例如,也可以是相互平行地排列多条细线的条纹状的图案,还可以是使沿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细线和第二细线(未图示)相互交叉而成的网眼状(网状)的图案。在将凹图案设为网眼状(网状)的情况下,能够将重复各种图形单位(例如,三角形、四边形等n边形、圆、椭圆、星型等)所得到的几何图案作为该凹图案的单位网眼的形状使用。此外,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仅图示了作为凹版90的凹图案92沿y轴方向延伸的图案,实际上,该凹图案92不仅沿y轴方向延伸,还沿多个方向延伸。本实施方式中的“凹版9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凹版”的一例,本实施方式中的“凹图案92”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凹图案”的一例。

基材工作台20被水平支承于装置框架80,能够借助移动机构72沿x方向平行移动。该版工作台10具有供被印刷体即基材110载置的保持面21。与上述的版工作台10的保持面11相同,在该保持面21也开口有多个吸引口,能够吸引保持基材110。此外,将基材110固定于基材工作台20的方法并不特别局限于此。而且,作为移动机构72,例如,可例示出使用马达的滚珠丝杠机构等。

在该基材工作台20的待机位置的附近并设有吸附装置(未图示),由该吸附装置将载置于基材工作台20上的基材110向干燥炉85移送。此外,作为干燥炉85,例如,可例示出ir(远红外线)干燥炉、热风干燥炉等。转印于基材110上的印刷图案(导电性油墨m)通过该干燥炉85而被加热,固化,由此形成配线基板100的导体层120。

刮刀装置30在凹版90的上方与该凹版90对置配置,如图3(a)和图3(b)所示,具备刀片主体31和刀片支架32。本实施方式中的“刮刀装置3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刮刀装置”的一例。

刀片主体31被用于将导电性油墨m向形成于凹版90的上表面91的凹图案92填充,并将残留在该凹版90的上表面91上的导电性油墨m刮除。该刀片主体31在宽度方向(y轴方向)上,具有与凹版90相对应的宽度。该刀片主体31在前端部311,能够与凹版90的上表面91滑动接触,在基端部312一侧,被刀片支架32支承。

另外,刀片主体31具有在刮刀装置30的行进方向上位于前方的前表面313和位于与该前表面313相反一侧的(即,在刀片装置30的行进方向上位于后方)后表面31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若以刮除凹版90上的导电性油墨m的姿势配置刮刀装置30(参见图2),则前表面313成为以面对凹版90的方式朝向下方的姿势,后表面314成为朝向上方的姿势。

本实施方式中的“刀片主体31”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刀片主体”的一例,本实施方式中的“前表面313”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一主面”的一例,本实施方式中的“后表面314”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二主面”的一例。

刀片支架32从刀片主体31的基端部312一侧支承该刀片主体31,具有第一支架部件33、与该第一支架部件33对置的第二支架部件35、垫板36以及固定件37。在第一支架部件33和第二支架部件35之间,形成有间隙。另外,第一支架部件33和第二支架部件35相互大致平行地配设,在该第一支架部件33和第二支架部件35之间插入刀片主体31,能够从正背(前后)夹住该刀片主体31来支承该刀片主体31。

第二支架部件35经由垫板36将刀片主体31的后表面314向第一支架部件33一侧推压,由此支承该刀片主体31。垫板36配置为在刀片主体31的延伸方向上,一部分比第二支架部件35的前端部351突出,且具有加强第二支架部件35对刀片主体31的支承的功能、使施加于凹版90的刮刀压力均匀的功能。

另一方面,第一支架部件33从刀片主体31的前表面313支承该刀片主体31。该第一支架部件33在与刀片主体31的前表面313抵接的部分具有支承部34。该支承部34(第一支架部件33)的前端部341在刀片主体31的延伸方向上,比第二支架部件35的前端部351突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支承部34的前端部341被设置为位于刀片主体31的前端部311的附近。此外,支承部34的前端部341不比刀片主体31的前端部311突出,其结果是,通过使刀片主体31具有支承部34,由该刀片主体31的前表面313与支承部34的前端部341形成台阶。在本实施方式中,刀片主体31的前端部311的附近意思是从该刀片主体31的前端部311到第一端部342的距离满足后述的(6)式。

本实施方式的前端部341在侧视剖视观察下,具有与刀片主体31的前表面313接触的第一端部342和配置为与该第一端部分离并且也与凹版90分离的第二端部343,该前端部341成为在该第一端部342与第二端部343之间延伸的面。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前端部341是在侧视剖视观察下,与通过第一端部342和第二端部343的假想直线il实质上一致的面。

第一端部342与第二端部343之间的距离优选为1mm~10mm。另外,该第一端部342与第二端部343之间的距离优选为后述的距离a的0.5倍以上2倍以下。另外,第二端部343优选为在侧视剖视观察下,不比第一支架部件33的同与刀片主体31对置一侧相反一侧的面突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二端部343相当的部分被设为角形状,但并不特别局限于此,也可以倒角为r形状。r形状是大致圆弧状的连续曲线,在该情况下,r形状中的远离刀片主体31一侧的末端相当于第二端部343。通过将与第二端部343相当的部分倒角为r形状,能够在支承部34与凹版90接触时,抑制该凹版90缺损。

刀片主体31的前表面313和该前端部341(前端面)沿不同方向延伸,该前表面313和前端部341(前端面)实质上并不位于同一平面上。在该情况下,优选在刮刀装置30,下述(5)式成立。

30°≤b≤150°…(5)

其中,在上述(5)式中,b是前表面313与假想直线il的夹角。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前端部341沿相对于前表面313实质上垂直的方向延伸,但并不特别局限于此。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刮刀装置的变形例的图,是放大刮刀装置的前端的剖视图。

例如,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前端部341可以设置为以在刀片主体31的延伸方向上随着远离该刀片主体31的前表面313而接近刀片主体31的前端部311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

若使刮刀装置30与凹版90对置,并以刮除该凹版90上的导电性油墨m的姿势配置刮刀装置30,则支承部34的前端部341成为以面对该凹版90的方式朝向下方的姿势(参见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刮刀装置30在凹版90上滑动时,在由前表面313、前端部341以及凹版90的上表面91围起的区域,存积被刀片主体31刮除掉的导电性油墨m。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凹版90上存在导电性油墨m的情况下,第一端部342与第二端部343之间的部分能够与该导电性油墨m接触。由此,前端部341能够保持导电性油墨m。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与所存积导电性油墨m的量(体积)的关系考虑,在本实施方式的刮刀装置30,下述(6)式成立。

1mm≤a≤5mm…(6)

其中,在上述(6)式中,a是刀片主体31的延伸方向上的从刀片主体31的前端部311到第一端部342的距离。

如图3(a)和图3(b),第一支架部件33和第二支架部件35由固定件37连结。固定件37用于防止刀片主体31从刀片支架32脱落,由沿刀片主体31的宽度方向大致等间隔地排列的紧固螺栓构成。通过紧固该固定件37即紧固螺栓,能够将刀片主体31固定于刀片支架32。

本实施方式中的“刀片支架32”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刀片支架”的一例,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支架部件33”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一支承部”的一例,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支架部件35”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二支承部”的一例,本实施方式中的“支承部34”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板状部分”的一例,本实施方式中的“前端部341”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油墨保持部”的一例,本实施方式中的“假想直线il”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假想直线”的一例。

返回图1和图2,刮刀固定架40是能够供刮刀装置30拆装的固定架。该刮刀固定架40具有能够上下移动的机构,能够相对于保持于版工作台10的凹版90接近或者远离。作为使刮刀固定架40上下移动的机构,例如,可例示出使用了马达等的齿轮齿条机构等。

在使该刮刀固定架40下降并使刀片主体31的前端部311与凹版90的上表面91接触的状态下,通过借助移动机构71使版工作台10沿x方向移动,从而由刀片主体31执行将导电性油墨m在凹版90上涂布、刮除。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移动机构71使版工作台10水平移动,但刮刀固定架40和版工作台10只要能够相对移动,并不特别局限于上述情况。例如,虽未特别图示,但也可以借助移动机构使刮刀固定架相对于版工作台水平移动,还可以在刮刀固定架和版工作台分别设置移动机构,在这些移动机构的同步驱动下,使该刮刀固定架和版工作台相对移动。

涂料器50是将导电性油墨m向凹版90上供给的装置,设置于刮刀装置30的附近。该涂料器50能够与刮刀装置30一起沿z方向移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刮刀装置30和涂料器50在同步驱动下动作,但也可以使它们分别独立动作。另外,此时,还可以在使涂料器50动作后使刮刀装置30动作。本实施方式中的“涂料器5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供给装置”的一例。

转印辊60具备橡皮滚筒体61和橡皮布62。橡皮滚筒体61由其中心轴支承得能够旋转。橡皮布62例如由硅酮橡胶等构成,经由未特别图示的粘合层卷绕于橡皮滚筒体61的外周。该转印辊60能够由未特别图示的马达等驱动旋转。另外,转印辊60还能够借助例如未特别图示的齿轮齿条机构等沿z方向上下移动。在该情况下,使转印辊60下降,由此转印辊60能够与载置于版工作台10的凹版90或载置于基材工作台20上的基材110接触。本实施方式中的“转印辊6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转印体”的一例。

接下来,对使用了印刷装置1的配线基板10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线基板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配线基板100的制造方法具备印刷工序s10和干燥工序s60。在以下说明中,首先,参照图7~图16,详细说明印刷工序s10。本实施方式中的“印刷工序s1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印刷工序”的一例,本实施方式中的“干燥工序s6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干燥工序”的一例。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线基板的制造方法的图,是示出填充工序的流程图,图8(a)、图8(b)、图11(a)以及图11(b)是示出图6的各步骤的图,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刮刀装置与凹版的位置关系的剖视图,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刮刀装置在凹版上滑动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2是图11(b)的xii部的一部分放大图,图13(a)、图13(b)以及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线基板的制造方法的图,是用于说明收取工序的剖视图,图15(a)、图15(b)、图16(a)以及图16(b)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线基板的制造方法的图,是用于说明转印工序的剖视图。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印刷工序s10具备准备工序s20、填充工序s30、收取工序s40以及转印工序s50。本实施方式中的“准备工序s2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一工序”的一例,本实施方式中的“填充工序s3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二工序”的一例,本实施方式中的“收取工序s4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三工序”的一例,本实施方式中的“转印工序s5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四工序”的一例。

首先,在准备工序s20中,准备本实施方式的刮刀装置30。接下来,在填充工序s30中,如图8(a)所示,首先,使在规定的待机位置处于待机的刮刀装置30下降(向-z方向移动)(图7的步骤s31),使刀片主体31的前端部311与凹版90的上表面91接触。

若以刮除凹版90上的导电性油墨m的姿势配置刮刀装置30,则如图9所示,该刮刀装置30成为相对于凹版90的上表面91倾斜规定的角度的姿势。在该情况下,以下述(7)式成立的方式,保持刮刀装置30(具体而言,刀片主体31)。

|c|≤90°…(7)

其中,在上述(7)式中,c是相对于凹版90实质上垂直的方向(z方向)与前端部341的延伸方向的夹角。此外,在上述(7)式中,将刀片主体31与凹版90的上表面91的接触点o作为中心,将向左转(逆时针旋转)设为正方向,将向右转(顺时针旋转)设为负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刮刀装置30被设定为相对于凹版90的上表面91倾斜规定角度的姿势,由此支承部34的前端部341即使是沿相对于刀片主体31的前表面313垂直的方向延伸的面,该前端部341也以随着远离该前表面313而接近凹版90的方式倾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下述(8)式成立的方式,将刮刀装置30配置于凹版90上。

0.1mm≤d≤5mm…(8)

其中,在上述(8)式中,d是相对于上述凹版垂直的方向上的从上述凹版到上述第二端部的距离。

进而,如图8(b)所示,从未特别图示的涂料器向凹版90上供给导电性油墨m。继而,在使刮刀装置30与凹版90抵接的状态下,使版工作台10沿图中-x方向移动(图7的步骤s32)。此外,也可以在刮刀装置下降(即,步骤s31)前,供给导电性油墨。

刮刀装置30(具体而言,刀片主体31的前端部311)在凹版90上滑动,由此将涂覆于凹版90的上表面91上的导电性油墨m刮除,并且将该导电性油墨m向凹图案92填充。若使刮刀装置30在凹版90上滑动,则如图10所示,被刮除掉的导电性油墨m存积于刀片主体31的前方(行进方向侧)。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存积的导电性油墨m缓缓地增加,由此该导电性油墨m向上方满盈,与配置于刀片主体31的前端部311的附近的支承部34的前端部341接触。前端部341与存在于凹版90上的导电性油墨m接触,由此能够保持该导电性油墨m。

而且,如图11(a)所示,当相对于全部凹图案92填充导电性油墨m的动作结束时,使版工作台10停止(图7的步骤s33)。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导电性油墨m即使在结束相对于凹图案92填充导电性油墨m之后,仍维持在刀片主体31的前方(行进方向侧)被刮除掉的导电性油墨m向上方满盈的状态(即,导电性油墨m与支承部34的前端部341接触的状态)。

而且,如图11(b)所示,使刮刀装置30升高(向+z方向移动),使该刮刀装置30相对于凹版90退避(图7的步骤s34)。若使刮刀装置30升高,则导电性油墨m因该导电性油墨m的自重而从刮刀装置30的前端呈冰柱状垂下。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前表面313和前端部341保持垂下的导电性油墨m。

成为冰柱状的导电性油墨(以下称“冰柱”。)在z方向上成为因自重而产生的应力大致均等的外形(即,在侧视剖视观察下,成为朝向该导电性油墨的前端而缓缓变细的外形),x方向上的前端位置与保持该导电性油墨的面(以下称“保持面”。)的中心为实质上相等的位置关系。

以往,与导电性油墨接触的刀片主体的前表面成为保持面(具有x方向上的宽度w1。)。与此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导电性油墨m接触的前表面313和前端部341成为保持面(具有x方向上的宽度w2。)。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x方向上,保持导电性油墨m的面向远离前端部311的方向扩张(仅扩张图中的长度w3。)。由此,其结果是,被保持于前表面313和前端部341的冰柱的前端与以往的情况相比,向远离前端部311的方向移动。即,冰柱仅向前方移动图中的长度w4。此外,在图12中,用虚线表示以往的成为冰柱状的导电性油墨,并用实线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成为冰柱状的导电性油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刮刀装置30中,下述(9)式成立。

c<90°…(9)

在该情况下,导电性油墨m的自重中的沿前端部341的延伸方向的分力在使冰柱远离前表面313(刀片主体31的前端部311)的方向上发挥作用,因此抑制该冰柱向前端部311流下。

当结束相对于凹版90的凹图案92填充导电性油墨m时,移至收取工序s40。在收取工序s40中,首先,如图13(a)所示,由移动机构71使版工作台10沿-x方向移动,并将其配置于转印辊60的下方。进而,使转印辊60从待机位置向下方移动,并将该转印辊60按压于被载置于版工作台10上的凹版90。继而,如图13(b)所示,使转印辊60以向右转(顺时针旋转)的方式旋转,并且由移动机构71使版工作台10沿-x方向移动。由此,转印辊60在凹版90上滚动,填充于该凹版90的凹图案92的导电性油墨m被转印辊60的橡皮布62收取,与导体层120相对应的印刷图案被保持于该橡皮布62上。进而,如图14所示,升高转印辊60,使其退避到待机位置,并且使版工作台10从转印辊60的下方沿x方向移动,使之退避到待机位置。本实施方式中的“与导体层120相对应的印刷图案”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印刷图案”的一例。

当填充于凹版90的凹图案92的导电性油墨m被转印辊60收取后,移至转印工序s50。在转印工序s50中,首先,如图15(a)所示,由移动机构72使基材工作台20沿+x方向移动,并将其配置于转印辊60的下方。进而,如图15(b)所示,使转印辊60从待机位置向下方移动,将该转印辊60按压于载置于基材工作台20上的基材110。继而,如图16(a)所示,使转印辊以向右转(顺时针旋转)的方式旋转,并且由移动机构72使基材工作台20沿-x方向移动。由此,转印辊60在基材110上滚动,与被保持于该转印辊60的橡皮布62上的导体层120相对应的印刷图案被转印到基材110。进而,如图16(b)所示,使转印辊60升高,使其退避到待机位置,并且使基材工作台20从转印辊60的下方沿-x方向移动,使其退避到待机位置。

当印刷工序s10结束时,移至干燥工序s60。在该干燥工序s60中,使用干燥炉85(参见图1),加热印刷图案,使之固化,由此在基材110上形成导体层120。从而,能够获得配线基板100。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在连续制造多个配线基板100时使用,配合移至转印工序s50(具体而言,版工作台10完成向待机位置的待机)的动作,为制造以下配线基板100而开始填充工序s30(参见图15(b)、图16(a)以及图16(b))。即,在使刮刀装置30移动到待机位置后,使该刮刀装置30下降,使刀片主体31的前端部311与凹版90接触。

在第二次以后的填充工序中,即使在使刮刀装置于待机位置待机的状态下,冰柱也会从该刮刀装置的前端附近垂下。在该情况下,以往若将该刮刀装置按压于凹版,则冰柱在凹版上扩张,可能产生绕后。

与此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比刀片主体31的前表面313靠前方,设置第一支架部件33(具体而言,支承部34)的前端部341,通过将导电性油墨m保持于该前端部341,由此垂下的冰柱向前方移动,而抑制绕后的产生。

本实施方式的刮刀装置30、印刷装置1、印刷方法以及配线基板100的制造方法会起到以下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刀片主体31的前端部311附近,在比该刀片主体31的前表面313靠前方设置第一支架部件33(具体而言,支承部34)的前端部341,将导电性油墨m保持于该前端部341。由此,保持导电性油墨m的面与前端部341相对应地向前方扩张,因此垂下的导电性油墨m向前方移动,进而能够抑制因绕后而产生印刷不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下述(10)式成立,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使前端部341与导电性油墨m接触,因此进一步抑制绕后的产生。

1mm≤a≤5mm…(10)

其中,在上述(10)式中,a是刀片主体31的延伸方向上从刀片主体31的前端部311到第一端部342的距离。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为有意使前端部341的第一端部342与第二端部343之间的部分同存在于凹版90上的导电性油墨m接触,并由该前端部341保持导电性油墨m,由此能够抑制因呈冰柱状垂下的导电性油墨m的绕后而产生印刷不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端部342与第二端部343之间的距离设为1mm~10mm,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因导电性油墨m的绕后而产生印刷不良。即,若第一端部342与第二端部343之间的距离小于1mm,则无法由前端部341充分保持导电性油墨m,因此难以充分获得对因导电性油墨m的绕后而产生印刷不良进行抑制的效果。另一方面,若第一端部342与第二端部343之间的距离超过10mm,则存积导电性油墨的区域过大,导电性油墨不充分存积于刮刀装置的前方。若在该状态下使刮刀装置升高,则导电性油墨会在前端部侧与刀片主体侧分开垂下,难以充分获得对因导电性油墨的绕后而产生印刷不良进行抑制的效果。像这样,通过调整前端部341的保持油墨的面的大小,能够抑制因导电性油墨m的绕后而产生印刷不良。此外,第一端部342和第二端部343之间的距离为距离a的0.5倍以上2倍以下,由此能够通过与上述相同的作用,进一步抑制因导电性油墨m的绕后而产生印刷不良。另外,第二端部343在侧视剖视观察下,不比第一支架部件33的同与刀片主体31对置一侧相反一侧的面突出,由此能够通过与上述相同的作用,进一步抑制因导电性油墨m的绕后而产生印刷不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下述(11)式成立,由此容易使前端部341面向所存积的导电性油墨m,因此能够使前端部341与所存积的导电性油墨m可靠地接触。

30°≤b≤150°…(11)

其中,在上述(11)式中,b是前表面313与假想直线il的夹角。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端面341具有以在刀片主体31的延伸方向上随着远离刀片主体31的前表面313而接近前端部311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由此冰柱的自重中沿前端部341的延伸方向的分力在使该冰柱远离前表面313(刀片主体31的前端部311)的方向上发挥作用。由此,抑制冰柱朝向前端部311流下。其结果是,从刮刀装置30的前端垂下的冰柱向前方移动,进而抑制因绕后而产生印刷不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下述(12)式成立,由此该冰柱的自重中沿前端部341的延伸方向的分力在远离刀片主体31的前端部311的方向上可靠地施加于冰柱。由此,能够抑制冰柱向前端部311流下。

|c|≤90°…(12)

其中,在上述(12)式中,c是相对于凹版90实质上垂直的方向与假想直线il的延伸方向的夹角。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下述(13)式成立,由此能够使前端部341更加可靠地与导电性油墨m接触,因此进一步抑制绕后的产生。

0.1mm≤d≤5mm…(13)

其中,在上述(13)式中,d是相对于凹版90垂直的方向上从凹版90到第二端部343的距离。

此外,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容易理解而记载,并非为限定本发明而记载。因此,上述的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各要素原则上也包含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全部设计变更、等价物。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刮刀装置的第一变形例的剖视图,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刮刀装置的第二变形例的剖视图。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支架部件33的前端部341构成为油墨保持部,但并不特别局限于此,如图17所示,还可以附着于刀片主体31的前表面313将板状部件38安装于该前表面313。此外,若附着于刀片主体31的前表面313,则可以如图18所示将板状部件38b与刀片主体31和垫板36一起由第一支架部件33和第二支架部件35夹持保持。在这些情况下,板状部件38的前端部381位于刀片主体31的前端部311附近,由此该前端部381与导电性油墨m接触,从而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本实施方式中的“板状部件38”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板状部分”的一例,本实施方式中的“前端部381”相当于本发明的“油墨保持部”的一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转印辊60,由该转印辊60收取来自凹版90的导电性油墨m(即,收取工序s40),并从收取了导电性油墨m的转印辊60向基材110转印(即,转印工序s50),但并不特别局限于上述内容。例如,也可以从凹版向基材直接转印导电性油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具有一个刮刀装置30,但并不特别局限于此,也可以具有两个刮刀装置。在该情况下,虽未特别图示,但可以将一个刮刀装置作为向凹版的凹图案填充导电性油墨的涂布用刮刀装置使用,将另一个刮刀装置作为将在凹版的上表面残余的导电性油墨刮除的刮除用刮刀装置使用。在该情况下,涂布用刮刀装置和刮除用刮刀装置中的任意一个都能使用本发明。

附图标记说明

1…印刷装置;10…版工作台;11…保持面;20…基材工作台;21…保持面;30…刮刀装置;31…刀片主体;311…前端部;312…基端部;313…前表面;314…后表面;32…刀片支架;33…第一支架部件;34…支承部;341…前端部;342…第一端部;343…第二端部;il…假想直线;35…第二支架部件;351…前端部;36…垫板;37…固定件;38…板状部件;381…前端部;40…刮刀固定架;50…涂料器;60…转印辊;61…橡皮滚筒体;62…橡皮布;71,72…移动机构;80…装置框架;85…干燥炉;90…凹版;91…上面;92…凹图案;100…配线基板;110…基材;120…导体层;m…导电性油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