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容纳部、墨容纳单元及喷墨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277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墨容纳部、墨容纳单元及喷墨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墨容纳部、墨容纳单元及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1通过从记录头向记录介质(例如打印用纸张)喷出墨水来进行打印。

图1至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喷墨打印机1的一个示例。图1和图2均为喷墨打印机1的立体图,图3为喷墨打印机1的墨容纳单元3的正视图。其中,喷墨打印机1包括打印机本体2。

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以使用者使用喷墨打印机1时所处的位置为基准,将使用者所在的方向定义为前方,与之相对的方向为后方,而使用者的左右手方向分别定义为左右方向。

如图2所示,墨容纳单元3固定地安装在打印机本体2的某一侧面上(例如,图1和图2所示的右侧面上)。墨容纳单元3中容纳有待供应至打印机本体2的墨水。

墨容纳单元3包括框架部20和盖体部40,盖体部40能够在关闭位置(图1)与最大打开位置(图2)之间相对于框架部20枢转。框架部20内设置有容纳有墨水的墨容纳部10,并且框架部20在墨容纳部10的外部覆盖墨容纳部10。墨容纳部10的基表面13具有用于注入墨水的注入口11,注入口11向上延伸。并且,注入口具有与墨容纳部10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开口。位于关闭位置的盖体部40能够将墨容纳部10的注入口11覆盖,而位于最大打开位置的盖体部40能够使注入口11露出。如图2和图3所示,墨容纳单元3还具有用于封闭注入口11的注入口塞30。注入口塞30包括延伸进入注入口11的开口中以密封开口的密封部31、用于与框架部20连接的固定部33以及连接在密封部31和固定部33之间的纽带部32。

参考图3,从墨容纳单元3的右侧(从右向左)看时,依次设置有容纳有黑色的墨水的墨容纳部10和用于分别容纳三种彩色(例如分别为青色、品红色、黄色)墨水的三个墨容纳部10。

此外,如图3所示,墨容纳单元11还包括载置部23,载置部23设置在框架部20上,用于放置注入口塞30。

当使用者进行注墨操作时,使用者首先需将墨容纳单元3的盖体部40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最大打开位置,以使得注入口11露出。然后使用者需将位于注入口11上的注入口塞30从注入口11移动,并将注入口塞30放置在载置部23上。

如图2和图3所示,现有技术的喷墨打印机1的结构使得当用户进行注墨操作时,如果有大量墨水不慎泄漏到基表面13上,则墨水会顺着基表面13泄漏到墨容纳部10的设置有墨容量显示面12的侧面上,从而污染墨容量显示面12。而当墨容量显示面12被污染时,用户将难以确认墨容纳部10中的剩余墨水容量,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即使墨容纳部10中的墨水量已经用尽,用户也未察觉到,因而会存在无法向喷墨打印机1的记录头供墨而使记录头发生故障的可能。特别地,当用于注墨的墨瓶为第一次使用时,墨瓶中必定充满墨水,此时如果将墨瓶倒置进行注墨操作,墨瓶中的墨水不可避免地会迅速泄漏到基表面13上,则此时上述问题会更加严重。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墨容纳部、墨容纳单元及喷墨打印机,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至少部分地克服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其上的注入口和注入口塞的布置可以便于使用者进行注墨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墨容纳部,用于喷墨打印机,所述喷墨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本体,所述墨容纳部包括注入口、墨容量视认面和阻挡侧壁。所述注入口设置在所述墨容纳部的基表面上并且与所述墨容纳部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阻挡侧壁设置在所述基表面上并向上突出,所述阻挡侧壁围绕所述注入口连续闭合地设置,其中,所述基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沿远离所述墨容量视认面的方向向下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墨容纳部,通过使基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沿远离墨容量视认面的方向向下倾斜,可以在用户进行注墨操作时,使得从墨瓶中泄漏的墨水能够通过倾斜的基表面朝向远离墨容量视认面的方向流动。该方案能够避免泄漏的墨水流向墨容量视认面而造成污染墨容量显示面以及外部环境的风险。该方案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注入口的开口端所在的平面沿远离所述墨容量视认面的方向向上倾斜。

该方案可以提高注墨操作时插在该注入口上的墨水瓶的稳定性,从而方便用户将墨瓶插入注入口中。

可选地,所述阻挡侧壁的位于所述墨容量视认面和所述注入口之间的部分的顶端比所述注入口的开口端低。

该方案可以避免阻挡侧壁在用户进行注墨操作时妨碍用户将墨瓶插入注入口中。

可选地,所述墨容纳部的与所述墨容量视认面相交叉的两个端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墨水吸收体。

该方案可以有效将从基表面流至端面的泄漏墨水吸收,进而可以有效防止泄漏的墨水污染周边环境的可能。

可选地,所述基表面朝向所述墨容纳部的与所述墨容量视认面相交叉的两个端面中的一个向下倾斜。

该方案通过使基表面朝向墨容纳部的两个端面中的一个向下倾斜,可以避免泄漏的墨水四处流散,而使墨水朝向一处流动,从而可以保证泄漏的墨水污染尽可能少的地方。

可选地,所述基表面的沿所述倾斜的方向的下端设置有墨水吸收体。

该方案可以有效将积存在基表面上的泄漏墨水吸收,进而可以有效防止泄漏的墨水流出而污染周边环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墨容纳单元,其包括上述的墨容纳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喷墨打印机,其包括上述的墨容纳部。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意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将变得更明显和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喷墨打印机的立体视图,其中盖体部位于关闭位置;

图2为现有的喷墨打印机的另一立体视图,其中盖体部位于打开位置;

图3为图2的右视图,其中省略了部分的打印机本体;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墨容纳单元的立体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墨容纳部的立体图;

图6为图4中的墨容纳单元的侧视图,其中墨容纳单元的一部分处于剖视状态;以及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墨容纳部的立体图,其中省略了阻挡侧壁。

附图标记说明:

1: 喷墨打印机 2: 打印机本体

3/100: 墨容纳单元 10/110/210: 墨容纳部

12/112/212: 墨容量视认面 11/111/211: 注入口

111a: 开口端 20/120: 框架部

30: 注入口塞 31: 密封部

32: 纽带部 33: 固定部

40/140: 盖体部 23: 载置部

13/113/213: 基表面 115/215: 端面

116/216/113a/213a: 墨水吸收体 114: 阻挡侧壁

114a: 顶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在本文中,本申请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它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如图1至图3所示,喷墨打印机1包括打印机本体2和墨容纳单元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墨打印机1除具有打印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图像扫描仪功能、传真功能、复印机功能等各种功能。作为打印功能,可以具有在记录纸张的双面记录图像的双面图像记录功能。当然,对于是否具有打印功能以外的功能是任意的。

打印机本体2可大体上呈长方体形状。墨容纳单元3设置在打印机本体2的前侧面并且从打印机本体2的前侧面向前延伸。应当了解,虽然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墨容纳单元3设置在打印机本体2的前侧,但是根据实际需要,墨容纳单元3也可以设置在打印机本体2的其它部位。此外,墨容纳单元3可以固定安装至打印机本体2上,也可以构造成可拆卸地安装至打印机本体2上。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墨容纳单元100包括四个墨容纳部110,用于容纳待供应至打印机本体2的墨水。这四个墨容纳部110可以用于容纳不同颜色的墨水,例如可以使用黑色、青色、品红色和黄色四种颜色的墨水记录彩色图像。当然,也可以在墨容纳单元100的内部设置六个、八个、十二个等不同数量的用于容纳墨水的墨容纳部,并相应地使用六、八、十二种等不同颜色的墨水记录彩色图像。墨容纳部110的基表面113上各自具有构造为向上延伸的注入口111,注入口111具有与墨容纳部110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开口,以方便使用者通过注入口111将墨水注入至墨容纳部110内部的墨容纳空间。

墨容纳单元100还包括覆盖墨容纳部110的框架部120和与框架部120枢转连接的盖体部140。框架部120用于固定墨容纳部110并作为其外部包装。盖体部140大致呈平板状,且能够相对于框架部120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当盖体部140位于关闭位置时,盖体部140将注入口111覆盖,当盖体部140位于打开位置时,注入口111露出。图4示出了盖体部140位于打开位置时的情形,在需要注入墨水时,可将盖体部140从关闭位置枢转至打开位置,使得露出注入口111,用户即可进行注墨操作。

如图4所示,墨容纳单元100还包括墨容量视认面112,墨容量视认面112可透视且设置在墨容纳部110最远离打印机本体的外侧面上,即,墨容量视认面112设置在墨容纳部110的右侧面上,使得当使用者进行注墨操作时,可通过该墨容量视认面112直观地查看到墨容纳部110中的墨水容量,以防止注入墨水过多或过少。

结合图5所示,在墨容纳部110的设置有注入口111的基表面113上还设有阻挡侧壁114,阻挡侧壁114围绕注入口111设置在基表面113上并从基表面113向上突出。阻挡侧壁114围绕所述注入口111连续闭合地设置。当用户进行注墨操作时,从墨瓶泄漏的墨水在基表面113上由阻挡侧壁114阻挡,从而防止泄漏的墨水污染周边的环境。

如图4和图5所示,基表面113的至少一部分沿远离墨容量视认面112的方向向下倾斜。优选地,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整个基表面113沿远离墨容量视认面112的方向向下倾斜。该方案可以在用户进行注墨操作时,使得从墨瓶中泄漏的墨水能够通过倾斜的基表面113朝向远离墨容量视认面112的方向流动,从而能够避免泄漏的墨水流向墨容量视认面112而造成污染墨容量显示面112以及外部环境的风险。

如图5和图6所示,注入口111的顶部具有开口端111a,开口端111a所在的平面P沿远离墨容量视认面112的方向向上倾斜。该方案可以在用户进行注墨操作时提高插在该注入口111上的墨水瓶的稳定性,从而方便用户将墨瓶插入注入口111中。

优选地,阻挡侧壁114的位于墨容量视认面112和注入口111之间的部分的顶端114a比注入口的开口端111a低。该方案可以避免阻挡侧壁114在用户进行注墨操作时妨碍用户将墨瓶插入注入口中,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更顺利地进行注墨。

继续参考图5,墨容纳部110的与墨容量视认面112相交叉的两个端面115上设置有墨水吸收体116。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在两个端面115中的一个上设置墨水吸收体116,也可以在两个端面115上均设置墨水吸收体116。墨水吸收体116可以为诸如吸水树脂、海绵等吸水材料,从而可以有效地吸收可能从基表面113漫过阻挡侧壁114而溢出至端面115的泄漏墨水。

第二实施方式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墨容纳部210。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墨容纳部210具有与图4所示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墨容纳部110大致相同的构造,其中相似功能的结构被赋予相似的附图标记。在此,为叙述简洁,仅对区别的特征进行详细介绍,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整个基表面213沿远离墨容量视认面212的方向向下倾斜,同时基表面213还朝向墨容纳部210的面向前的端面215向下倾斜,如此在基表面213的沿倾斜方向的下端的最远离墨容量视认面212的角落位置处就形成了整个基表面的最低点。在该角落位置处,还设置有墨水吸收体213a。

通过使基表面213同时在两个方向上倾斜,即沿远离墨容量视认面212的方向向下倾斜并且朝向墨容纳部210的一个端面215向下倾斜,可以避免泄漏的墨水四处流散,而使墨水只朝向一处流动,从而可以保证泄漏的墨水污染尽可能少的地方。另外,在此角落位置处,设置有墨水吸收体213a,可以有效将积存在基表面213上的泄漏墨水吸收,进而可以有效防止基表面213上的积存墨水过多而造成污染周边环境的可能,该方案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并且成本较低。可以理解,虽然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基表面213朝向墨容纳部210的面向前的端面215向下倾斜,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使基表面213朝向墨容纳部210的面向后的端面215向下倾斜。另外,如图7所示,在墨容纳部210的端面215上还可以设置附加的墨水吸收体216。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其包括上述的墨容纳部。对于该墨容纳部的具体结构,上文已有详细描述,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