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0869发布日期:2018-11-24 10:27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能够对记录介质的双面进行记录的打印机。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对记录介质的双面进行记录动作的打印机。在这种打印机中,以规定长度切断长条状的记录介质而进行使用。为了通过一个记录部来实现针对记录介质的双面的记录,需要在对表面进行记录动作后且对背面进行记录动作之前,使记录介质相对于打印头等记录部的记录位置的表背进行反转。在使用长条状的记录介质的情况下,为了使表背进行反转,需要在反转之前切断长条状的记录介质。

另一方面,为了确保记录位置的精度,需要牢固地把持该记录介质以使得记录动作中的记录介顾的位置不会偏移,为了避免由此产生的把持痕迹残留在记录动作后的记录介质中,需要在记录动作中把持打印范围外的留白部分,在进行记录动作后切断该留白部分。因此,以往,存在具有进行用于反转的切断的切割器和在双面记录完成后切断留白的切割器这2个切割器的打印机。

具体而言,以往,例如存在如下的打印机:在向保持呈辊状卷绕的长条状的记录介质的保持部、进行记录动作的记录部、记录介质的反转所使用的反转路径这3个方向分支的3个输送路径的分支位置,具有选择性地定位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分流器,该第一位置连接保持部和记录部并且连接反转路径和记录部,该第二位置连接保持部和反转路径(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打印机中,在对通过将分流器的位置定位在第一位置而从保持部输送到记录部的记录介质的表面进行打印后,向保持部拉回记录介质,将分流器的位置定位在第二位置,向反转路径输送对表面进行了打印的记录介质。在向反转路径输送时,通过设置在保持部附近的第一切割器,以规定长度切断长条状的记录介质。接着,在对通过将分流器的位置定位在第一位置而从反转路径输送到记录部的记录介质的背面进行打印后,通过第二切割器切断对双面进行了打印的记录介质的留白。

并且,具体而言,以往,例如存在如下的打印机:向记录部输送长条状的记录介质并对表面进行打印后,通过第一切割器以规定长度切断该长条状的记录介质,使切断后的记录介质挠曲,颠倒前端和后端,由此使记录介质相对于记录部的记录位置的表背翻转,对翻转后的记录介质的背面进行打印后,通过第二切割器切断对双面进行了打印的记录介质并将其排出(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2)。

并且,具体而言,以往,例如存在如下的打印机:针对隔着从保持呈辊状卷绕的长条状的记录介质的保持部到排出口的输送路径而对置配置的热敏头与压辊之间的间隙,从排出口侧输送记录介质并进行表面打印,向保持部拉回进行了表面打印的记录介质后,从保持部侧输送记录介质并进行背面打印,通过切割器切断对双面进行了打印的记录介质并将其排出(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5-5287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1078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13679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现有技术由于具备两个切割器而存在构造复杂化这样的问题。切割器的周边容易产生卡纸,在具备两个切割器的打印机中,产生卡纸的频率变高,与此相伴,进行用于消除卡纸的作业的频率变高,存在作业者的便利性变差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用于消除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作业者的便利性的提高的打印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实现目的,本发明的打印机的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具有:记录介质保持单元,其将被卷绕的长条状的记录介质保持为能够从外周侧拉出;记录单元,其拉出由所述记录介质保持单元保持的记录介质,并对拉出后的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动作;切断单元,其将由所述记录单元进行了记录动作的记录介质的规定位置在设置于比排出该记录介质的排出位置更靠所述记录单元侧的切断位置处切断;反转单元,其对由所述记录单元进行了记录动作的记录介质的相对于该记录单元的记录位置的表背进行反转,并将该记录介质向所述记录单元输送;以及切换单元,其将穿过所述切断单元的切断位置后的记录介质的输送目的地切换成所述反转单元或所述排出位置。

并且,本发明的打印机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具有壳体,该壳体收纳所述记录介质保持单元、所述记录单元、所述切断单元、所述反转单元以及所述切换单元,所述切断单元设置在向所述壳体的外部排出所述记录介质的排出位置的附近。

并且,本发明的打印机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没置在比所述切断单元靠近所述壳体的外侧的位置。

并且,本发明1打印机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具备如下的输送路径:该输送路径从所述切断位置起,经由比由所述记录介质保持单元保持的记录介质以及从该记录介质保持单元到所述记录单元的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更靠铅垂方向下侧的位置而到达所述反转单元,所述切换单元将穿过所述切断位置后的记录介质沿所述输送路径引导,由此将该记录介质的输送目的地切换成所述反转单元。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打印机,能够抑制卡纸的产生,假设即便在产生了卡纸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用于消除该卡纸的作业。由此,根据本发明的打印机,起到能够实现作业者的便利性的提高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外观的说明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硬件结构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进行的记录动作中的单面记录的记录动作的说明图(其1)。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进行的记录动作中的单面记录的记录动作的说明图(其2)。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进行的记录动作中的单面记录的记录动作的说明图(其3)。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进行的记录动作中的单面记录的记录动作的说明图(其4)。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进行的记录动作中的双面记录的记录动作的说明图(其1)。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进行的记录动作中的双面记录的记录动作的说明图(其2)。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进行的记录动作中的双面记录的记录动作的说明图(其3)。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进行的记录动作中的双面记录的记录动作的说明图(其4)。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进行的记录动作中的双面记录的记录动作的说明图(其5)。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进行的记录动作中的双面记录的记录动作的说明图(其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打印机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打印机的外观)

首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外观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外观的说明图。在图1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具有大致箱形的壳体101。在壳体101的正面设置有排出由打印机100进行了记录动作的记录介质的排出口102。

在壳体101的正面且排出口102的下方设置有引导构件103。引导构件103呈大致板形状,与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于壳体101的切断片收集箱(参照图2)一体地设置。

(打印机100的内部结构)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在图2中,打印机100在壳体101内具有保持作为记录对象的记录介质202的记录介质保持部201。记录介质保持部201保持呈辊状卷绕的记录介质202。记录介质保持部201从该记录介质的下方支承呈辊状卷绕的长条状的记录介质202的外周部。

记录介质保持部201以使呈辊状卷绕的记录介质202在记录介质保持部201内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该记录介质202。记录介质保持部201以使呈辊状卷绕的记录介质202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记录介质202的轴,由此,以使该记录介质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该记录介质。

记录介质保持部201经由规定轮系而与记录介质输送马达(参照图3)连结,通过经由该规定轮系传递的记录介质输送马达的驱动力使记录介质的轴进行旋转。记录介质保持部201选择性地在从记录介质保持部201拉出(送出)记录介质的方向和向记录介质保持部201拉入记录介质的方向上旋转。

记录介质具有记录层。记录介质所具有的记录层设置在由纸等形成的基材的表面。记录层包括涂布或粘贴在基材上的隔热层和层叠在该隔热层上的接受层。在记录介质中,记录层分别设置在基材的两个面上。在打印机100中,也可以使用仅在基材的一个面上设置记录层的记录介质。

在壳体101内设置有从记录介质保持部201中的记录介质的拉出位置依次经由记录部203和第一切割机构204而到达排出口102的第一输送路径205。在第一输送路径205中,也可以在记录介质保持部201与记录部203之间设置有向记录部203输送记录介质保持部201保持的记录介质的输送辊206。

记录部203具有热敏头207和压板208。热敏头207和压板208隔着第一输送路径205而对置配置。热敏头207设置成能够在与压板208接触的位置和从压板208分开的位置之间移动。

热敏头207具有沿着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呈线状排列的多个发热元件(发热电阻体)和对该发热元件进行驱动的驱动器ic等。驱动器ic由打印机100所具有的微型计算机进行驱动控制。驱动器ic由微型计算机进行驱动控制,由此,从省略图示的电源选择性地对与热敏头207中的各发热元件连接的电极布线进行通电,由此,使与被通电的电极布线对应的发热元件发热。

压板208呈将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作为轴心方向的圆筒形状,设置成能够绕轴心旋转。压板208设置成能够在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正方向)和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反方向)上旋转。压板208阻挡隔着记录介质而对置的热敏头207对记录介质施加的压力。

并且,记录部203具有带单元209。带单元209具有保持墨带210的一对带芯211、212。一对带芯211、212以在热敏头207与压板208之间张设墨带210的方式保持该墨带210。一对带芯211、212在墨带210中的墨层与压板208对置的状态下,在热敏头207与压板208之间保持该墨带210。

一对带芯211、212由卷取带芯211和供给带芯212构成。卷取带芯211设置成能够在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通过进行旋转,从该墨带210的一端侧卷起供给带芯212保持的墨带210。

供给带芯212以能够从该墨带210的外周侧送出的方式保持被卷绕的长条状的墨带210。随着卷取带芯211旋转而卷起墨带210,供给带芯212在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从外周侧送出墨带210。

带单元209保持的墨带210具有长条状的基材和设置在该基材的一面侧的墨层。具体而言,墨带210具有黄色(y)、品红色(m)和青色(c)的各颜色的墨层。各墨层分别由升华性染料墨(含有升华性染料(升华性色素)的墨、即升华墨)形成。

在墨带210中,多个颜色的墨层按照每个颜色沿着基材的长度方向周期地配置。具体而言,例如,黄色(y)、品红色(m)和青色(c)的各墨层沿着基材的长度方向按照“黄色(y)的墨层→品红色(m)的墨层→青色(c)的墨层→…”的顺序周期地配置。

并且,墨带210具有涂层。涂层与墨层一起沿着基材的长度方向周期地配置。具体而言,在墨带210中,沿着基材的长度方向按照“黄色(y)的墨层→品红色(m)的墨层→青色(c)的墨层→涂层→黄色(y)的墨层→…”的顺序周期地配置。

打印机100进行升华转印方式的记录动作。通过选择性地对热敏头207中的发热元件进行通电,选择性地使发热元件发热,并将发热元件中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墨带210,针对作为记录对象的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层,将墨带210所具有的墨层中含有的升华性染料墨升华转印到记录介质中的接受层,由此进行升华转印方式的记录动作。

打印机100通过进行升华转印方式的记录动作,能够按照要记录的每个点对向记录介质转印的墨的浓度进行调整。因此,进行升华转印方式的记录动作的打印机100在灰度表现方面优良。进行升华转印方式的记录动作的打印机100能够实现优良的灰度表现,因此,能够得到能够适用于照片打印用途的画质。这种进行升华转印方式的记录动作的打印机100例如被称为升华型打印机(dye-sublimationprinter)等。

打印机100在记录动作时,在进行了记录动作的记录介质的表面(记录面)以覆盖该记录面的方式设置涂层,由此实施层叠处理。由此,能够抑制记录物中的升华性染料墨的耐水性能和耐气候性能的劣化,能够提高记录物的耐水性和耐气候性。在对记录介质的双面进行记录动作的情况下,按照每个针对单面的记录动作设置涂层。

在壳体101内设置有夹持辊213和夹送辊214。夹持辊213和夹送辊214隔着第一输送路径205而对置配置。夹持辊213和夹送辊214在第一输送路径205中设置在比记录部203更靠记录介质保持部201侧。

夹持辊213设置在记录动作中的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背面侧。在与对置配置的夹持辊213抵接的方向上对夹送辊214进行施力。由此,能够在夹持辊213和夹送辊214抵接的夹部215中夹持第一输送路径205中输送的记录介质。

夹持辊213具有向外周方向突出的突起(省略图示)。由此,能够防止夹持辊213和记录介质打滑。确保夹持辊213和夹送辊214能够夹持记录介质进行输送的力(夹持力)远远大于记录介质从记录部203和第一输送路径205承受的负荷。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夹持辊213和记录介质打滑。

在夹持辊213上经由规定轮系连结有记录介质输送马达(参照图3)。由此,在夹持辊213与夹送辊214之间夹持了记录介质的状态下,能够使夹持辊213旋转。在夹持辊213与夹送辊214之间夹持了记录介质的状态下使夹持辊213旋转,由此,能够控制该记录介质相对于记录部203的记录位置的位置。

在壳体101内,在夹持辊213的附近设置有检测从记录介质保持部201拉出到第一输送路径205的记录介质的前端位置的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参照图3)。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例如能够通过光传感器实现,该光传感器具有隔着第一输送路径205而对置配置的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输出根据受光元件中的受光量的变化而变动。

第一输送路径205中输送的记录介质穿过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之间时,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被遮挡,由此,受光元件中的受光量变化。打印机100能够根据基于受光元件中的受光量的变化而变动的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的输出值,检测从记录介质保持部201拉出到第一输送路径205的记录介质的前端位置。这样,通过在夹持辊213的附近设置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能够高精度地对齐各颜色相对于记录介质的记录位置,能够得到高品质的记录物。

切割机构204设置在排出口102的附近。切割机构204具有位置被固定的固定刃和设置成能够沿着固定刃在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往复移动)的可动刃。可动刃设置在与固定刃接触而分断第一输送路径205的位置。可动刃呈在外周部分具有刃的圆板形状,设置成能够沿着固定刃在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往复移动)。在等待切断记录介质时等的非动作时,可动刃定位在不会妨碍记录介质穿过的位置。

切割机构204具有可动刃驱动用马达等驱动源、将该可动刃驱动用的马达产生的驱动力传递到可动刃的动力传递机构(省略图示)等。切割机构204在记录介质中的切断位置(即作为切断对象的位置)在第一输送路径205中被输送到可动刃以横穿该第一输送路径205的方式移动(往复移动)的位置(即切割机构204的切断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可动刃驱动用马达产生的驱动力使可动刃在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上移动,由此切断记录介质。

在壳体101内,在切割器机构204的切断位置的附近设置有输出值根据记录介质的有无而变化的切断位置检测传感器。切断位置检测传感器例如与上述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同样地能够通过光传感器来实现,该光传感器具有隔着第一输送路径205而对置配置的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且输出根据受光元件中的受光量的变化而变动。

上述的切断片收集箱216在壳体101内设置在切割器机构204的铅垂方向下侧。切断片收集箱216是上侧具备开口部216a的呈有底箱型的构件,经由该开口部216a而收纳在打印机100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动作时产生的裁断片(切断片)。

引导构件103与切断片收集箱216一体地设置在切断片收集箱216的正面侧。引导构件103在从切断片收集箱216的正面侧分开了规定距离的状态下与切断片收集箱216一体地设置。引导构件103与切断片收集箱216一起构成第二输送路径219的一部分的路径219a。切断片收集箱216能够从壳体101拆卸或者相对于壳体101安装。

引导构件103以在第二输送路径219的路径219a中输送的记录介质沿着切断片收集箱216穿过切断片收集箱216的正面侧的方式引导该记录介质的位置。通过引导构件103引导在路径219a中输送的记录介质的穿过位置,能够不使打印机100大型化而在切断片收集箱216(打印机100)的正面侧输送记录介质。

也可以使用光学上透明的材料来形成引导构件103的例如一部分或全部。由此,引导构件103如窗户那样发挥功能,能够从壳体101的外部视觉确认在壳体101的内部(第二输送路径219)输送的记录介质。

在第一输送路径205中设置有引导构件217,该引导构件217以在第一输送路径205中输送作为记录对象的记录介质的方式引导该记录介质的位置。引导构件217引导该记录介质的位置,以使得从记录介质保持部201拉出的记录介质经由记录部203后输送到切割机构204。在引导构件217中设置有用于顺畅地输送第一输送路径205中的记录介质的输送辅助构件。

输送辅助构件例如由设置在引导构件217中的呈圆弧形状的承受部、嵌入该承受部中的球体或滚子等转动体构成。并且,在第一输送路径205中设置有一对输送辊206。在一对输送辊206中的至少一个输送辊206上经由规定轮系连结有记录介质输送马达(均省略图示)。

在壳体101内,在比切割器机构204更靠排出口102侧设置有从第一输送路径205分支而到达反转路径218的第二输送路径219。第二输送路径219从自第一输送路径205分支的分支位置经由记录介质保持部201的下侧到达反转路径218。第二输送路径219由一端设置在自第一输送路径205分支的分支位置的路径219a以及一端与路径219a的另一端连接且另一端与反转路径218连接的路径219b构成。在路径219b中设置有多个输送辊对220。

反转路径218设置为,从夹持辊213与夹送辊214之间的夹部215经由壳体101内的下表面附近,沿着隔着记录部203而与记录介质保持部201相反的一侧的壁面向上侧延伸。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反转路径218来实现本发明的“到达反转机构的输送路径”。

第二输送路径219在反转路径218的中途位置与该反转路径218连接。在第二输送路径219与反转路径218连接的连接位置221设置有反转辊对222。构成反转辊对222的一对反转辊223、224中的一个反转辊223经由规定轮系而与记录介顾输送马达(参照图3)连结。

一个反转辊223通过被传递经由规定轮系连结的记录介质输送马达的驱动力而进行旋转。一个反转辊223设置为能够根据经由规定轮系连结的记录介质输送马达的旋转方向在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拉入方向)以及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反转方向)上旋转。

在反转路径218中,在夹持辊213和夹送辊214之间的夹部215与反转辊对222之间设置有反转引导构件225,该反转引导构件225引导从反转路径218向记录部203输送的记录介质的位置。反转引导构件225是呈沿着反转路径218弯曲的形状的板状构件,设置为一端定位在第二输送路径219与反转路径218连接的连接位置221,另一端能够以比一端靠铅垂方向上侧设置的支点225a为中心进行摆动。

反转引导构件225以支点225a为中心在如下两个位置之间摆动:即,连接第二输送路径219与反转路径218且堵塞第二输送路径219与反转路径218连接的连接位置221和夹部215这一位置、以及堵塞第二输送路径219且敞开反转路径218这一位置。反转引导构件225在通常状态下借助施力构件的作用力而定位在堵塞第二输送路径219且敞开反转路径218的位置。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反转路径218、反转辊对222、反转引导构件225等来构成实现本发明的反转单元的反转机构。

在第一输送路径205中,在比排出口102更靠记录部203侧设置有切换挡板226。切换挡板226经由规定轮系而与切换挡板驱动马达(参照图3)连结,通过经由该规定轮系传递的切换挡板驱动马达的驱动力,被选择性地定位在连接切割器机构204的切断位置与反转机构这一位置。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切换挡板226来实现本发明的切换单元。

(打印机100的硬件结构)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的硬件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的硬件结构的说明图。在图3中,打印机100具有微型计算机301、通信i/f(接口)302、驱动器ic303、马达驱动器304、输入i/f305。微型计算机301、通信i/f302、驱动器ic303、马达驱动器304、输入i/f305的各部通过总线300连接。

微型计算机301对打印机100所具有的各部分进行驱动控制。微型计算机301例如能够通过安装了cpu、rom或ram等存储器、输入输出电路或定时器电路等各种电路的基板实现。

微型计算机301根据该微型计算机301所具有的存储器中存储的各种数据或经由通信i/f302从省略图示的外部装置接收到的各种数据,在cpu中执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各种控制程序,由此对打印机100所具有的各部分进行驱动控制。在微型计算机301中,cpu例如使用ram作为展开基于记录命令信息的打印相关的图像数据时的工作区。

通信i/f302与省略图示的外部装置连接。通信i/f302可以与外部装置直接连接,也可以经由网络连接。通信i/f302负责外部装置与打印机100的内部的接口,对打印机100中的数据的输入输出进行控制。

外部装置例如生成针对打印机100的记录指示,将所生成的记录指示输出到打印机100。具体而言,外部装置能够通过提供对由数字照相机拍摄的图像进行打印输出的服务的dpe店等中设置的个人计算机来实现。

记录指示例如包含与要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图像等有关的信息、指示记录该信息的命令等。具体而言,作为记录指示,外部装置输出指示针对记录介质的单面的记录动作(单面记录)的单面记录指示、指示针对记录介质的双面的记录动作(双面记录)的双面记录指示。

驱动器ic303由微型计算机301进行驱动控制。驱动器ic303由微型计算机301进行驱动控制,由此,选择性地对与记录部203中的热敏头207所具有的多个发热元件分别对应的电极布线进行通电。由此,能够选择性地使各发热元件发热。将热敏头207的发热元件中产生的热量经由墨带210传递到记录介质的记录层,由此,将设置在该墨带210中的升华性染料墨升华转印到记录介质上,能够进行针对记录介质的记录动作。

马达驱动器304由微型计算机301进行驱动控制。在马达驱动器304上连接有与夹持辊213、输送辊对220和反转辊对222等连结的记录介质输送马达、切割器机构204中的可动刃驱动用马达、与切换挡板226连结的切换挡板驱动马达等各种马达306。马达驱动器304根据来自微型计算机301的控制信号,对与马达驱动器304连接的各种马达306进行驱动控制。

在输入i/f305上连接有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等打印机100所具有的各种传感器307。各种传感器307可以通过usb(universalserialbus)而与输入i/f305连接。输入i/f305将与来自各种传感器307的输出值对应的信号输出到微型计算机301。微型计算机301根据从输入i/f305输出的信号,对打印机100所具有的各部进行驱动控制。

(打印机100进行的记录动作)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进行的记录动作。如上所述,打印机100能够对记录介质进行单面记录和双面记录。

(单面记录)

首先,作为打印机100进行的记录动作,对单面记录的记录动作进行说明。图4~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进行的记录动作中的单面记录的记录动作的说明图。

在单面记录,首先,打印机100从外部装置接收单面记录指示。接收到单面记录指示的打印机100在记录介质保持部201中使记录介质的轴旋转,向第一输送路径205拉出记录介质保持部201保持的记录介质(参照图4)。并且,将切换挡板226定位在连接切割器机构204的切断位置与排出口102的位置。打印机100根据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的输出值,能够检测从记录介质保持部201拉出到第一输送路径205的记录介质的前端位置到达了夹部215。

然后,根据检测到的记录介质的前端位置,在输送辊206的基础上,使夹持辊213和压板208在正旋转方向上旋转。输送辊206和夹持辊213在正方向上旋转,直到检测到前端位置的记录介质的该前端位置到达预先设定的记录动作的开始位置(记录开始位置)为止(参照图5)。

记录动作的开始位置(记录开始位置)能够设定在如下位置:从拉出到第一输送路径205的记录介质的前端到记录部203的记录位置为止的长度比根据从外部装置接收到的单面记录指示确定的记录物的尺寸长。在将长条状的记录介质从记录介质保持部201拉出时,使热敏头207从压板208分开。

接着,使热敏头207向压板208侧移动,通过热敏头207和压板208夹持记录介质和墨带210。在该状态下,一边在向记录介质保持部201拉入的方向(图6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上输送从记录介质保持部201拉出到第一输送路径205的长条状的记录介质,一边根据单面记录指示选择性地使热敏头207所具有的发热元件发热(参照图6)。由此,热敏头207所具有的发热元件中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墨带210,设置在该墨带210中的升华性染料墨升华转印到记录介质上,能够进行针对记录介质的记录动作。

关于上述记录动作,按照墨层的每个颜色进行ymc面顺次打印。具体而言,例如,进行第一颜色(例如黄色(y))的记录动作,接着进行第二颜色(例如品红色(m))的记录动作,然后进行第三颜色(青色(c))的记录动作。打印机100每当进行各颜色的记录动作时,向第一输送路径205拉出该记录介质,直到通过该记录动作拉入到记录介质保持部201的记录介质的前端再次到达记录开始位置为止。

具体而言,进行第一颜色(例如黄色(y))的记录动作后,向第一输送路径205拉出记录介质,直到记录介质的前端到达记录开始位置为止。然后,进行第二颜色(例如品红色(m))的记录动作,在进行该第二颜色(例如品红色(m))的记录动作后,向第一输送路径205拉出记录介质,直到记录介质的前端到达记录开始位置为止。同样进行第三颜色(青色(c))的记录动作。

然后,在针对记录介质的单面进行全部颜色的记录动作后,在进行了记录动作的记录面上设置涂层。打印机100在向第一输送路径205拉出记录介质直到进行了记录动作的记录介质的前端到达记录开始位置为止的状态下进行上述记录动作,由此,在进行了记录动作的记录面上设置涂层。涂层设置在进行了记录动作的记录面的整面。

接着,打印机100对相应的马达驱动器304进行驱动控制,向排出口102侧输送在单面设置了涂层的记录介质(以下适当称为“进行了单面记录的记录介质”)。输送进行了单面记录的记录介质,直到前端穿过切割机构204的切断位置而被拉出到规定位置为止。具体而言,输送该记录介质,直到进行了单面记录的记录介质的前端侧的前端侧未记录部分与记录部分的边界到达切割机构204的切断位置为止。

然后,在将进行了单面记录的记录介质的前端侧的前端侧未记录部分与记录部分的边界定位在切割机构204的切断位置的状态下,对切割机构204中的可动刃用马达的马达驱动器304进行驱动控制,使可动刃进行动作(参照图7)。由此,从记录物切断进行了单面记录的记录介质中的从前端侧未记录部分与记录部分的边界到前端为止的留白。通过该切断而产生的留白片被收纳在切断片收集箱216中。

接着,向排出口102侧输送进行单面记录且切断了前端的留白的记录介质。打印机100对相应的马达驱动器304进行驱动控制,直到进行了单面记录的记录介质中的记录部分203穿过切割机构204的切断位置而被输送到规定位置为止。具体而言,输送该记录介质,直到进行了单面记录的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保持部201侧的未记录部分与记录部分的边界到达切割机构204的切断位置为止。

然后,在将进行了单面记录的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保持部201侧的未记录部分与记录部分的边界定位在切割机构204的切断位置的状态下,对切割机构204中的可动刃用马达的马达驱动器304进行驱动控制,使可动刃进行动作。由此,切断进行了单面记录的记录介质中的记录介质保持部201侧的未记录部分与记录部分的边界,形成记录物的后端。

这样,通过切断进行了单面记录的记录介质的记录部203两端,能够提供没有留白的记录物(没有边缘的记录物)。切断了两端的留白的记录介质从长条状的记录介质成为单页状的记录介质。打印机100从排出口102向打印机100的外部排出单页状的记录介质。

在记录部203的记录动作时,通过调整针对热敏头207所具有的发热元件的通电量(通电时间)、记录动作时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打印能力)等,能够调整在记录动作时对记录介质中的记录面赋予的能力(打印能力)。由此,通过使用被卷绕的长条状的记录介质,能够去除该记录介质中的卷痕,能够成为没有弯曲的平坦状态的记录介质。

(双面记录)

接着,作为打印机100进行的记录动作,对双面记录的记录动作进行说明。图8~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进行的记录动作中的双面记录的记录动作的说明图。

在双面记录时,首先,打印机100从外部装置接收双面记录指示。接收到与双面记录指示相关的记录指示的打印机100与上述单面记录同样地,在记录介质保持部201保持的记录介质的单面上进行记录动作,成为单页状的记录介质。

在双面记录时,在将切换挡板226定位在连接切割器机构204的切断位置与反转机构这一位置的状态下,进行与上述单面记录同样的单面记录动作。并且,在双面记录时,不切断在单面进行了记录动作的记录介质的前端的留白。由此,穿过了切割器机构204的、在单面进行了记录动作的记录介质从前端向第二输送路径219输送(参照图8)。

接着,在进行了单面记录的长条状的记录介质202的前端穿过了切割器机构204之后被拉出了规定长度的定时对切割器机构204中的可动刃用马达的马达驱动器304进行驱动控制,使可动刃动作。具体而言,在穿过了切割器机构204的、在单面进行了记录动作的记录介质的保持部201侧(后端侧)的未记录部分与记录部分的边界穿过切割器机构204的切断位置之后进一步输送了规定长度的记录介质的定时使可动刃动作。

由此,形成了在比未记录部分与记录部分的边界更靠外侧(前端侧和后端侧)具有留白的单页状的记录介质(参照图9)。前端侧和后端侧的留白在进行了单面记录的记录介质上的长度设置为,在该记录介质的一端定位在记录开始位置的情况下,能够在夹部215夹持该记录介质的另一端。将切断了记录部分的长条状的记录介质202拉回到记录介质保持部201,准备下一次的记录指示。

接着,将进行了单面记录的记录介质(进行了单面记录的记录介质)经由第二输送路径219从前端向反转路径218输送(参照图10)。此时,通常借助施力构件的作用力,定位在堵塞第二输送路径219且敞开反转路径218的位置的反转引导构件225被从第二输送路径219向反转路径218输送的记录介质施力,以支点225a为中心进行摆动,从而定位在连接第二输送路径219与反转路径218且堵塞第二输送路径219与反转路径218连接的连接位置221和夹部215这一位置。由此,穿过了切割器机构204的记录介质从第二输送路径219向反转路径218输送。

此时,对相应的马达驱动器304进行驱动控制,使反转辊对222的一个反转辊223在图10中的逆时针方向(拉入方向)上旋转,直至进行了单面记录的记录介质的后端穿过反转路径218中的与第二输送路径219连接的连接位置为止。由此,进行了单面记录的记录介质被从前端完全地拉入到反转路径218内(参照图11)。完全拉入到反转路径218内的状态的记录介质(进行了单面记录的记录介质)的后端侧的端部由反转辊对222夹持。

当进行了单面记录的记录介质被完全拉入到反转路径218内时,从第二输送路径219向反转路径218输送的记录介质对反转引导构件225的施力解除,反转引导构件225借助施力构件的作用力,以支点225a为中心在顺时针方向上摆动,定位在堵塞第二输送路径219且敞开反转路径218的位置。

接着,在进行了单面记录的记录介质被完全拉入到反转路径218内且将反转引导构件225定位在堵塞第二输送路径219且敞开反转路径218的位置的状态下,使反转辊对222的一个反转辊223在图11中的顺时针方向(反转方向)上旋转。由此,从前端拉入到反转路径218内的进行了单面记录的记录介质在向反转路径218拉入时将后端这一端部作为新的前端,被从该新的前端向夹部215输送。由此,能够对记录介质相对于记录部203的记录位置的表背进行反转。

在拉入到反转路径218之后从新的前端向夹部215输送的记录介质(反转后的记录介质)沿着反转引导构件225的弯曲面被引导。由此,能够防止记录介质急剧地弯折,防止记录介质的损伤。并且,通过反转后的记录介质,能够对反转引导构件225以该反转引导构件225定位在堵塞第二输送路径219且敞开反转路径218的位置的方式进行施力。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反转后的记录介质在第二输送路径219与反转路径218连接的连接位置221处发生卡挂或输送到第二输送路径219。

接着,使反转辊对222中的一个反转辊223在反转方向上旋转,直到检测到反转后的记录介质的新的前端(反转前的记录介质的后端)到达夹部215为止(参照图12)。然后,进一步使一个反转辊223在反转方向上旋转,并且,根据检测到的前端位置使夹持辊213和压板208在正旋转方向上旋转,直到反转后的记录介质的新的前端位置到达记录开始位置为止(参照图13)。使热敏头207从压板208分开,直到反转后的记录介质的新的前端到达记录开始位置为止。

然后,在将反转后的记录介质输送到记录开始位置后,使热敏头207向压板208侧移动,通过热敏头2072和压板208夹持记录介质和墨带210。在该状态下,一边在向反转路径218拉入的方向上输送反转后的记录介质,一边根据背面用的记录指示选择性地使热敏头207所具有的发热元件发热。

由此,热敏头207所具有的发热元件中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墨带210,设置在该墨带210中的升华性染料墨升华转印到记录介质上,能够进行针对记录介质的记录动作。关于针对反转后的记录介质的记录动作、即针对记录介质的背面的记录动作,与针对该记录介质的表面的记录动作同样,按照墨层的每个颜色进行ymc面顺次打印。然后,在针对记录介质的背面进行全部颜色的记录动作后,与针对表面的记录动作同样,在反转后的记录介质的记录面(背面)上设置涂层。与针对表面的记录动作同样,涂层设置在进行了记录动作的记录面(背面)的整面。

接着,打印机100对相应的马达驱动器304进行驱动控制,向排出口102侧输送在双面设置了涂层的记录介质(以下适当称为“进行了双面记录的记录介质”)。在双面记录时,切换挡板226在进行了单面记录的记录介质的后端穿过切换挡板226的位置之后且新的前端到达切割器机构204为止的期间,定位在连接切割器机构204的切断位置与排出口102这一位置。

由此,进行了双面记录的记录介质的新的前端穿过切割机构204的切断位置,朝向排出口102输送到规定位置。具体而言,输送该记录介质,直到进行了双面记录的记录介质的新的前端侧未记录部分与记录部分的边界到达切割机构204的切断位置为止。

然后,在将进行了双面记录的记录介质的新的前端侧的前端侧未记录部分与记录部分的边界定位在切割机构204的切断位置的状态下,对切割机构204中的可动刃用马达的马达驱动器304进行驱动控制,使可动刃进行动作。由此,从记录物切断进行了双面记录的记录介质中的从新的前端侧未记录部分与记录部分的边界到新的前端为止的留白。通过该切断而产生的留白片被收纳在切断片收集箱216中。

接着,向排出口102侧输送进行了双面记录后切断新的前端侧的留白的记录介质。打印机100对相应的马达驱动器304进行驱动控制,直到进行了双面记录的记录介质中的记录部分203穿过切割机构204的切断位置而被输送到规定位置为止。具体而言,输送该记录介质,直到进行了双面记录的记录介质的新的后端侧的未记录部分与记录部分的边界到达切割机构204的切断位置为止。

然后,在将进行了双面记录的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保持部201侧的未记录部分与记录部分的边界定位在切割机构204的切断位置的状态下,对切割机构204中的可动刃用马达的马达驱动器304进行驱动控制,使可动刃进行动作。由此,切断进行了双面记录的记录介质中的记录介质保持部201侧的未记录部分与记录部分的边界。通过该切断而产生的留白片被收纳在切断片收集箱216中。

这样,通过切断进行了双面记录的记录介质的记录部203两端,能够提供没有留白的记录物(没有边缘的记录物)。切断了两端的留白的记录介质从长条状的记录介质成为单页状的记录介质。打印机100从排出口102向打印机100的外部排出单页状的记录介质。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被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的特征在于,具有:记录介质保持部201,其将被卷绕的长条状的记录介质保持为能够从外周侧拉出;记录部203,其拉出由记录介质保持部201保持的记录介质,并对拉出后的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动作;作为切断单元的切割器机构204,其将由记录部203进行了记录动作的记录介质的规定位置在设置于比排出该记录介质的排出位置即排出口102更靠记录部203侧的切断位置处切断;作为反转单元的反转机构,其对由记录部203进行了记录动作的记录介质的相对于该记录部203的记录位置的表背进行反转,并将该记录介质向所述记录单元输送;以及作为切换单元的切换挡板226,其将穿过切割器机构204的切断位置后的记录介质的输送目的地切换成反转机构或排出口102。

如上所述,为了使用长条状的记录介质并通过单一的记录单元对该记录介质的双面进行记录动作,需要反转该记录介质的表背,为了反转记录介质的表背,需要在对表面进行了记录动作之后且对背面进行记录动作之前切断长条状的记录介质。

并且,为了确保记录位置的精度,需要牢固地把持记录动作中的记录介质以使得该记录介顾的位置不会偏移,为了避免由此产生的把持痕迹残留在记录动作后的记录介质中,需要在记录动作中把持打印范围外的留白部分,在进行记录动作后切断该留白部分。

这样,为了使用长条状的记录介质并通过单一的记录部203对该记录介质的双面进行记录动作,需要进行用于反转的切断与用于去除留白的切断这两次切断。

与此相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能够通过单一的切割器机构204对在单面进行了记录动作的记录介质的留白和在双面进行了记录动作的记录介质的留白进行切断。由此,与分别设置各切断用的切割器机构204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打印机100的构造。而且,由此,能够抑制卡纸的产生,假设即便在产生了卡纸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用于消除该卡纸的作业。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与分别设置各切断用的切割器机构204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由于因切断产生的纸片而在周边容易产生卡纸的切割器机构204。由此,能够抑制卡纸的产生,假设即便在产生了卡纸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用于消除该卡纸的作业。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能够抑制卡纸的产生,假设即便在产生了卡纸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用于消除该卡纸的作业,因此,能够实现作业者的便利性的提高。

并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的特征在于,具有收纳记录介质保持部201、记录部203、切割器机构204、反转机构以及切换挡板226的壳体101,切割器机构204设置在排出口102的附近。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通过在排出位置的附近设置切割器机构204,能够容易进行针对由于因切断产生的纸片等而容易产生卡纸、且去除该纸片等的维护频率高的切割器机构204的作业。由此,能够实现作业者的便利性的提高。

并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的特征在于,切换挡板226设置在比切割器机构204靠近壳体101的外侧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通过将因将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切换成反转机构或排出位置而容易产生卡纸的切换挡板226设置在比切割器机构204靠近壳体101的外侧的位置,从而能够在不会接触到以不接触的方式要求谨慎作业的切割器机构204以避免危险的状态下,进行消除卡纸的作业。由此,能够确保作业者的安全性。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不存在避开切割器机构204进行作业以避免接触到切割器机构204等的限制,能够容易对产生了卡纸的部位进行操作,因此,能够容易进行消除卡纸的作业。由此,能够实现作业者的便利性的提高。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能够确保作业者的安全性,且实现作业者的便利性的提高。

并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的特征在于,具有反转路径218,该反转路径218配置为:从切割器机构204的切断位置起,经由比由记录介质保持部201保持的记录介质以及从该记录介质保持部201到记录部203的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更靠铅垂方向下侧的位置而到达反转机构,切换挡板226将穿过切断位置后的记录介质沿反转路径218引导,由此将该记录介质的输送目的地切换成反转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从记录介质保持部201到记录部203的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与从切断位置到反转机构的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不会交叉或重复,因此,不用设置用于识别输送中的记录介质是对表面进行记录动作的记录介质还是对背面进行记录动作的记录介质的机构、或者用于将识别出的记录介质向下一工序输送的复杂的机构,就能够对该记录介质的双面进行记录动作。由此,能够简化打印机100的构造,能够抑制卡纸的产生。

并且,根据该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通过简化打印机100的构造,假设即便在产生了卡纸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用于消除该卡纸的作业。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打印机在能够对记录介质的双面进行记录的打印机中是有用的,特别适用于使用长条状的记录介质对该记录介质的双面进行记录的打印机。

附图标记说明:

100打印机;

101壳体;

102排出口;

201记录介质保持部;

203记录部;

204切割器机构;

205第一输送路径;

207热敏头;

208压板;

209带单元;

210墨带;

213夹持辊;

214夹送辊;

218反转路径;

219第二输送路径;

222反转辊对;

223、224反转辊;

226切换挡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