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3853发布日期:2018-07-27 19:4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印刷装置,其具有:喷墨头,其向被输送的介质喷出油墨;以及抽吸压印板,其具有载置介质的载置面以及在所述载置面开口的抽吸孔。

对于这种印刷装置,公开了如下结构等:其具有对产生负压的气孔组的在带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具备对与气孔连接的多个分支部进行开闭的开闭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并且,对于印刷装置,也公开了如下结构:上部压印板具有多个压印板孔,下部压印板具有沿副扫描方向滑动来使贯通上下的压印板的孔的大小变化的多个板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但是,现有的结构需要设置多个分支部以及开闭阀等、或者设置沿副扫描方向滑动的多个板部件,从而部件件数增加,结构变得复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838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5133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简易的结构而使多个抽吸孔的开闭状态发生变化,并且容易确保抽吸力。

为了实现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输送装置具备:载置面,其用于载置被输送的介质;第一抽吸孔及第二抽吸孔,其作为在所述载置面上开口的抽吸孔,并以在预定方向上空开间隔的方式而被设置;第一连通通道,其与所述第一抽吸孔连通;第二连通通道,其与所述第二抽吸孔连通;百叶帘转筒,其以沿所述预定方向延伸的轴线为中心旋转,并对应于旋转而使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和所述第二连通通道的开闭状态选择性地发生变化;以及抽吸风扇,其使所述百叶帘转筒的内部空间产生负压,从而使抽吸力作用于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和所述第二连通通道中的成为打开状态的连通通道连通的所述抽吸孔。

根据本发明,与设置多个分支部以及开闭阀的现有结构、或者设置多个板部件的现有结构相比,能够利用简易的结构而使多个抽吸孔的开闭状态发生变化,并且能够容易地确保抽吸力。

并且,本发明中,所述预定方向是与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根据本发明,能够扩大宽度方向上的抽吸范围。

并且,本发明中,所述预定方向是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根据本发明,能够使以在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空开间隔的方式而设置的抽吸孔的开闭状态选择性地发生变化。

并且,本发明中,所述打开状态的连通通道在所述载置面与所述百叶帘转筒之间具有与所述抽吸孔连通的抽吸室以及使所述抽吸室与所述百叶帘转筒连通的连通孔。根据本发明,容易将以在预定方向上空开间隔的方式而配置的抽吸孔与百叶帘转筒之间的抽吸空间确保得较大。

并且,本发明中,所述百叶帘转筒具有内部中空且以所述轴线为中心而沿所述预定方向延伸的筒形状,所述百叶帘转筒的任一个端部开口,并利用所述抽吸风扇从所述端部排出所述百叶帘转筒内的空气。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且紧凑地配置百叶帘转筒和抽吸风扇,也有利于减少进气阻力。

并且,本发明中,所述百叶帘转筒在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对应的位置处,沿着该百叶帘转筒的周向而具备使所述第一连通通道成为打开状态的第一打开部和使所述第一连通通道成为关闭状态的第一关闭部,所述百叶帘转筒在与所述第二连通通道对应的位置处,沿着该百叶帘转筒的周向而具备使所述第二连通通道成为打开状态的第二打开部和使所述第二连通通道成为关闭状态的第二关闭部,在所述第一打开部与所述第二打开部之间,设置有沿所述周向延伸的肋。根据本发明,容易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简易的结构而使各连通通道的开闭状态发生变化且具有足够的刚性的百叶帘转筒。

并且,本发明的印刷装置具备:喷墨头,其向被输送的介质喷出油墨;抽吸压印板,其具有用于载置所述介质的载置面;第一抽吸孔和第二抽吸孔,其作为在所述载置面上开口抽吸孔,并以在预定方向上空开间隔的方式而被设置;第一连通通道,其与所述第一抽吸孔连通;第二连通通道,其与所述第二抽吸孔连通;百叶帘转筒,其以沿所述预定方向延伸的轴线为中心旋转,并对应于旋转而使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和所述第二连通通道的开闭状态选择性地发生变化;以及抽吸风扇,其使所述百叶帘转筒的内部空间产生负压,从而使抽吸力作用于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和所述第二连通通道中的成为打开状态的连通通道连通的所述抽吸孔。

根据本发明,与设置多个分支部以及开闭阀的现有结构、或者设置多个板部件的现有结构相比,能够利用简易的结构使多个抽吸孔的开闭状态发生变化,并且能够容易地确保抽吸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外观的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ii-ii截面的图。

图3是压印板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从前方侧观察压印板单元的图。

图5是抽吸压印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抽吸压印板的箱体的立体图。

图7是图2的压印板单元的vii-vii剖视图。

图8是使百叶帘转筒旋转至与图7不同的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的压印板单元的纵剖视图。

图9是示出百叶帘转筒与抽吸压印板之间的通道结构的图。

图10是图9的x-x剖视图。

图11是示出使用阀芯来代替百叶帘转筒的情况下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的外观的图。

印刷装置10是对以固定间隔在长条的衬纸上粘贴标签而形成的标签纸张等连续纸张s(记录介质、介质)进行印刷的打印机,也称作标签打印机。该印刷装置10经由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电缆或者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等,而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信息处理终端连接,并根据从信息处理终端发送来的印刷数据来进行印刷。

在图1以及后述的各图中,符号fr表示印刷装置10的前方,符号lh表示印刷装置10的左方,符号rh表示印刷装置10的右方,符号up表示印刷装置10的上方。

如图1所示,印刷装置10具有构成该印刷装置10的壳体的长方体状的装置外壳11。在装置外壳11中的靠前方fr侧的面上设置有具有操作按钮等的操作面板12。在操作面板12的下方设置有抽屉式的墨盒更换口13。并且,在比操作面板12靠右方rh侧处,设置有用于将印刷后的连续纸张s排出的狭缝状的纸张排出口(介质排出口)14。

在装置外壳11中的靠右方rh侧的面上,在前方fr侧的铅垂方向下方处设置有废油墨罐更换口15,在比废油墨罐更换口15靠后方侧处设置有卷筒纸供纸口16。在装置外壳1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未图示的开闭盖。通过打开该开闭盖,从而使被设置于连续纸张s的输送路径21(后文叙述)上的引导单元18露出。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ii-ii截面的图。

印刷装置10具备:用于装填将连续纸张s卷绕成卷筒状而形成的卷筒纸100的卷筒纸装填部20;从卷筒纸装填部20朝向装置外壳11的纸张排出口14的输送路径21;以及在输送路径21的预定位置对连续纸张s进行印刷的印刷部22。连续纸张s并不限定于标签纸张,可使用各种类型的纸张。例如也可以使用沿着以在长边方向上空开间隔的方式设置的针孔折叠而形成的纸张。

卷筒纸装填部(介质装填部)20被配置于装置外壳11中的与前方向fr相反的后侧的铅垂方向下方处。输送路径21具备:从卷筒纸装填部20向上方up侧延伸的第一路径21a;和从第一路径21a的上端朝向前方fr侧延伸的第二路径21b。

在第二路径21b上具有由多个辊以及对辊进行驱动的电机等构成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将连续纸张s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的纸张排出口14输送。印刷装置10能够通过对电机的旋转方向进行切换,从而将连续纸张s向相反方向进行输送。

被装填于卷筒纸装填部20的卷筒纸通过卷筒纸旋转轴23而旋转。并且,输送路径21具有对连续纸张施加固定的张力的张紧杆24。张紧杆24降低了输送路径21中的松动的产生。

在第二路径21b上设置有引导单元18和具有抽吸压印板31的压印板单元46。在第二路径21b上,抽吸压印板31位于比引导单元18靠前方fr侧处。

引导单元18作为连续纸张s的纸引导件而发挥功能。该引导单元18具备:位于被输送的连续纸张s的铅垂方向下方的板状的输纸板18a(图1);以及相对于输纸板18a而竖立设置于与连续纸张s的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x(参照图3)上的两侧的引导壁18l、18r。引导壁18l相对于输纸板18a位于左方lh侧(一侧),引导壁18r相对于输纸板18a位于右方rh侧(另一侧)。

引导壁18l、18r沿连续纸张s的输送方向延伸,并与被输送的连续纸张s的在和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x上的端部亦即侧端(侧缘)接触,从而对侧端的位置进行引导。

引导壁18l被包含于位置被固定的固定引导件中。并且,引导壁18r被包含于相对于固定引导件移动的可动引导件中。根据该结构,印刷装置10的使用者在根据连续纸张s的纸张宽度来调节引导件的位置时,能够在使连续纸张的侧端与固定引导件侧的引导壁接触的状态下,对另一个引导件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连续纸张的放置变得容易。此外,在该结构中,跟连续纸张s的纸张宽度无关地,连续纸张s中的与固定引导件侧的引导壁18l抵接的侧端以总是在与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x上对齐在相同的位置的方式被输送。并且,通过这些引导壁18l、18r,也防止了连续纸张s的斜向移动。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宽度方向x的两侧设置有引导件的结构,但也可以是仅在一侧设置有引导件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对连续纸张s以使其侧端与仅被设置于一侧的引导件接触的状态而进行输送。

印刷部22具备向被输送来的连续纸张s喷出油墨的喷墨头(液体喷出头)22a。喷墨头22a通过喷出来自墨盒的油墨,从而在连续纸张s上形成点,并通过点的组合来印刷图像。喷墨头22a被设置于隔着第二路径21b而与抽吸压印板31对置的位置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墨头22a被配置于抽吸压印板31的铅垂方向上方。由此,喷墨头22a朝向在该喷墨头22a与抽吸压印板31之间穿过的连续纸张s喷出油墨。

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0是喷墨头22a在连续纸张s的宽度的大致整体范围中具有喷嘴列的行式打印机。

抽吸压印板31具有载置面31a,被载置于该载置面31a上的连续纸张s通过后述的抽吸单元而被抽吸。印刷装置10通过在使抽吸压印板31工作的状态下,即在对连续纸张s进行抽吸的状态下输送连续纸张s,从而能够在减少连续纸张s的浮起的同时进行输送。由此,也适当地维持了连续纸张s与喷墨头22a之间的压印板间隙。此外,在对被卷绕成卷筒状的连续纸张s进行输送的情况下,连续纸张s因卷痕而容易从载置面31a浮起,因此,抽吸压印板31的结构尤其有效。

图3是压印板单元46的立体图,图4是从前方fr侧观察压印板单元46的外观图。

压印板单元46具备抽吸压印板31、支承框架41、抽吸风扇42、百叶帘转筒单元43、以及转筒罩(百叶帘罩)44。抽吸压印板31是沿与第二路径21b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亦即宽度方向x延伸的板状的压印板。该抽吸压印板31由以在宽度方向x上空开间隔的方式而设置的一对支承框架41支承。

抽吸风扇42、百叶帘转筒单元43所含有的百叶帘转筒43a、以及转筒罩44被设置于一对支承框架41之间,且被设置于相对于抽吸压印板31而与喷墨头22a相反的一侧(抽吸压印板31的铅垂方向下方侧)。抽吸风扇42作为使抽吸压印板31产生抽吸力的抽吸单元而发挥功能,对此将在下文中进行说明。

图5是抽吸压印板31的分解立体图。

抽吸压印板31具有:载置板32,其具有用于载置连续纸张s的载置面31a;以及箱体33,其开口由载置板32覆盖。载置板32是沿与连续纸张s的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x延伸的部件。

载置板32具有在载置面31a开口的多个抽吸孔51。载置板32具有第一抽吸孔51a和以在宽度方向x上相对于第一抽吸孔51a空开间隔的方式而设置的第二抽吸孔51b,来作为多个抽吸孔5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抽吸孔51a位于比上述第二抽吸孔51b靠右方rh侧处。并且,载置板32具有第三抽吸孔51c,该第三抽吸孔51c以宽度方向x上的位置与第一抽吸孔51a重叠,并且在连续纸张s的输送方向上空开间隔的方式而被设置。并且,第一抽吸孔51a、第二抽吸孔51b、以及第三抽吸孔51c均与多个抽吸室k2中的任一个连通,对此将在下文中进行说明。

图6是箱体33的立体图。

如图5以及图6所示,箱体33具有将其与载置板32之间的空间以在连续纸张s的宽度方向x上空开间隔的方式而分隔开的多个分隔板33a。在箱体33的底板上设置有与由分隔板33a分隔出的空间连通的连通孔33b。

在本结构中,经由这些连通孔33b,利用抽吸风扇42而对由分隔板33a分隔出的各空间的空气进行抽吸。由此,由分隔板33a分隔出的空间作为比大气压低的负压的室、即抽吸室而发挥功能。因此,利用抽吸风扇42而在与抽吸室连通的抽吸孔51中产生负压,从而产生对连续纸张s进行抽吸的抽吸力。

如图6所示,箱体33具有抽吸室k1、和被设置于抽吸室k1与箱体33的端部之间的多个抽吸室k2,来作为抽吸室。

在本实施方式中,抽吸室k1位于引导单元18中的在宽度方向x上固定引导件所在的一侧(左方lh侧)。如上所述,跟连续纸张s的纸张宽度无关地,被输送的连续纸张s中的与固定引导件所包括的引导壁18l接触的端部在宽度方向x上的相同位置处被输送。因此,即使连续纸张s的宽度发生变化,连续纸张s也存在于载置板32上的设置抽吸室k1的区域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抽吸室k1为与宽度最窄的连续纸张s所存在的区域对应的形状。抽吸室k1与位于该区域的抽吸孔51连通,抽吸室k1的在宽度方向x上的长度亦即宽度w1(图6)与最小宽度的连续纸张s能够存在的区域的在宽度方向x上的长度对应。由此,抽吸室k1作为使被设置于最小宽度的连续纸张s被输送的区域中的抽吸孔51成为负压的室而发挥功能。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抽吸室k1为沿连续纸张s的输送方向延伸的形状,并与宽度方向x上的位置重叠的多个抽吸孔51连通。由此,利用抽吸室k1,而使被配置于最小宽度的连续纸张s被输送的区域中的所有抽吸孔51成为负压。

抽吸室k2的在宽度方向x上的长度亦即宽度w2(图6)与在宽度方向x上相邻的抽吸孔51的间隔对应。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宽度w2与相邻的抽吸孔51的间隔一致。多个抽吸室k2作为以预定的单位使不与第一抽吸室k1连通的抽吸孔51成为负压的室而发挥功能。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抽吸室k2为沿连续纸张s的输送方向延伸的形状,并与宽度方向x上的位置重叠的多个抽吸孔51连通。即,第一抽吸孔51a和第三抽吸孔51c连通于同一个抽吸室k2。由此,对于与抽吸室k2连通的抽吸孔51而言,按照宽度方向x上的位置相同的抽吸孔51而被设为负压。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宽度w2与相邻的抽吸孔51的间隔一致,且按照宽度方向x上的位置相同的抽吸孔51而被设为负压,但宽度w2与抽吸孔51的间隔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不被限定于此。例如,若宽度w2是相当于抽吸孔51的间隔的2倍的长度,则通过一个抽吸室k2而成为负压的抽吸孔被配置的区域为本实施方式的2倍,箱体33的结构以及被抽吸的区域的变更所涉及的控制简化。

如图6所示,抽吸室k1的连通孔33b是比抽吸室k2的连通孔33b大的开口。因此,会使相比抽吸室k2而与更多个抽吸孔51连通的抽吸室k1内的空气被迅速地抽吸,从而易于在与抽吸室k1连通的多个抽吸孔51中迅速地产生负压。

并且,抽吸室k2的连通孔33b被设置于抽吸室k2中的输送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由此,容易使沿输送方向排列的多个抽吸孔51适当地产生负压。

图7是图2的压印板单元46的vii-vii剖视图。

百叶帘转筒单元43在抽吸压印板31的铅垂方向下方处,具有位于一对支承框架41之间的百叶帘转筒43a。百叶帘转筒43a以如下方式而被支承于一对支承框架41,即,以沿与连续纸张s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l1为中心而旋转自如的方式。百叶帘转筒43a为内部中空且以旋转轴线l1为中心而沿抽吸压印板31的宽度方向x延伸的筒形状。百叶帘转筒43a的任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引导单元18的固定引导件侧)的端部开口。上述的抽吸风扇42与开口的端部相邻。

百叶帘转筒43a具有打开部43h。当打开部43h位于与每一个抽吸室k2的连通孔33b对应的位置时,百叶帘转筒43a内与抽吸室k2经由连通孔33b而连通。并且,百叶帘转筒43a具有关闭部43t。当关闭部43t位于与每一个抽吸室k2的连通孔33b对应的位置时,连通孔33b的靠百叶帘转筒43a侧的开口由关闭部43t遮蔽。

打开部43h和关闭部43t沿百叶帘转筒43a的圆周方向而形成。因此,通过百叶帘转筒43a以旋转轴线l1为中心而旋转至预定的旋转位置,而使得打开部43h或者关闭部43t位于与预定的连通孔33b对应的位置。因此,通过百叶帘转筒43a的旋转,使得预定的连通孔33b与百叶帘转筒43a内连通,或者预定的连通孔33b的百叶帘转筒43a侧的开口被遮挡。

百叶帘转筒43a在与抽吸室k2的各个连通孔33b分别对应的位置处,沿着该百叶帘转筒43a的周向而具备使连通孔33b成为打开状态的打开部43h和使连通孔33b成为关闭状态的关闭部43t。

如图7所示,关闭部43t包括沿与旋转轴线l1相同的方向延伸且架设在百叶帘转筒43a的两端之间的全闭部ta。当全闭部ta由于百叶帘转筒43a的旋转而被配置于与连通孔33b对置的位置时,与抽吸室k2连通的所有连通孔33b被闭塞。并且,由于全闭部ta在宽度方向x上横跨百叶帘转筒43a,因此被兼用作百叶帘转筒43a的框架部件或者加强部件。

并且,打开部43h包括沿与旋转轴线l1相同的方向而使与抽吸室k2的连通孔33b分别对应的位置全部开口的全开部ha(参照图7)。因此,当全开部ha通过百叶帘转筒43a的旋转而被配置于与连通孔33b对置的位置时,所有连通于抽吸室k2的连通孔33b与百叶帘转筒43a内连通。

百叶帘转筒43a能够旋转至:与抽吸室k2连通的连通孔33b全部开口的旋转位置亦即“第一角度状态”;以及连通孔33b的至少任一个闭塞的旋转位置(图7所示的位置等)亦即“第二角度状态”。

并且,百叶帘转筒43a具有沿周向延伸的圆弧状的肋43r。利用该肋43r而在宽度方向x上而对打开部43h进行分隔。由于肋43r存在于百叶帘转筒43a的整周,所以肋43r也作为对百叶帘转筒43a进行加强的加强部件(加强肋)而发挥功能。

百叶帘转筒单元43具有:沿旋转轴线l1的方向从百叶帘转筒43a突出的轴部(未图示)、和将动力传递至轴部的动力传递机构。动力传递机构具有利用来自未图示的驱动电机的动力而旋转的驱动轴(未图示)、和在轴部与驱动轴之间传递动力的减速齿轮机构43g。向百叶帘转筒43a传递未图示的驱动电机的动力,从而驱动百叶帘转筒43a使之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轴部以及驱动轴被轴支承于右方rh侧的支承框架41上。并且,减速齿轮机构43g被设置于右方rh侧的支承框架41上的与百叶帘转筒43a相反的一侧。

在该印刷装置10中,通过未图示的控制单元对驱动电机的旋转量(或者旋转角)进行控制,来调节百叶帘转筒43a的旋转位置(旋转角)。例如,控制单元能够根据由未图示的传感器所实施的检测、驱动器的设定而取得与连续纸张s的宽度相关的信息,并与该宽度对应地控制百叶帘转筒43a的旋转位置。

此外,图7为百叶帘转筒43a旋转至如下位置的状态,即,抽吸室k2中的到从抽吸室k1侧开始数的第八个抽吸室k2为止的连通孔33b与百叶帘转筒43a内连通,而剩余的抽吸室k2的连通孔33b被关闭部43t遮挡的位置。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百叶帘转筒43a中,随着趋向旋转轴线l1的右方rh侧,关闭部43t的开始位置沿百叶帘转筒43a的周向各错开预定角度而被形成。

因此,当百叶帘转筒43a向百叶帘转筒43a的周向中的第一方向旋转时,对应于该旋转,从抽吸室k1(左方lh)侧起连续地开口的连通孔33b的个数增加,并且当百叶帘转筒43a向与第一方向为相反方向的第二方向旋转时,对应于该旋转,从抽吸室k1侧起连续地开口的连通孔33b的个数减少。

图8是使百叶帘转筒43a旋转至与图7不同的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的压印板单元46的纵剖视图。在图8中示出了如下状态,即,百叶帘转筒43a从图7所示的位置起向第二方向进行了旋转的状态,且从抽吸室k1侧起连续地开口的抽吸室k2的连通孔33b的个数从8变成5的状态。

即,对应于百叶帘转筒43a的旋转,与第一抽吸孔51a连通的连通通道(抽吸室k2以及连通孔33b)以及与抽吸孔51b连通的连通通道的开闭状态被选择性地改变,其中,所述抽吸孔51b以相对于第一抽吸孔51a在宽度方向x上空开预定的间隔的方式而被设置。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0通过根据连续纸张s的宽度来调节百叶帘转筒43a的旋转位置,从而能够使连通于各抽吸室k2的抽吸孔51中的仅与连续纸张s所存在的区域对应的抽吸孔51同百叶帘转筒43a内连通。

如图7以及图8所示,连通于抽吸室k1的连通孔33b同被设于抽吸风扇42与百叶帘转筒43a之间的进气通道45连通。该进气通道45通过由抽吸风扇42对内部的空气进行抽吸而成为负压。由此,在对抽吸风扇42进行了驱动的情况下,在与抽吸室k1连通的抽吸孔51中总是产生负压,从而产生对连续纸张s的抽吸力。

此外,也可以是省略进气通道45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只要百叶帘转筒43a为延伸至抽吸室k1的铅垂方向下方的形状、并且为设置有使抽吸室k1的连通孔33b总是开口的打开部43h的形状即可。

转筒罩44为,对百叶帘转筒43a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且在与被设置于抽吸压印板31的底面上的连通孔33b对应的区域中具有开口的罩。

通过该转筒罩44,从而使百叶帘转筒43a内成为不与转筒罩44外的空间连通而从周围被闭塞的空间。并且,与连通孔33b对应的区域通过开口而使连通孔33b与百叶帘转筒43a内连通。

抽吸风扇42被配置在相对于抽吸室k2而靠抽吸室k1侧的支承框架41与百叶帘转筒43a之间,且被配置于抽吸压印板31的铅垂方向下方。而且,抽吸风扇42将与抽吸室k1连通的进气通道45以及百叶帘转筒43a的内部空间内的空气排出至外部。也就是说,抽吸风扇42作为使进气通道45以及内部空间处于负压进而使抽吸孔51产生负压的抽吸单元而发挥功能。

在本结构中,由于百叶帘转筒43a的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端部开口,并且利用抽吸风扇42而从该端部排出百叶帘转筒43a内的空气,所以与将连通通道细化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百叶帘转筒43a内的空气沿百叶帘转筒43a的旋转轴线l1方向高效地排出。

另外,由于抽吸风扇42在百叶帘转筒43a的旋转轴线l1方向上相邻地配置,所以能够实现紧凑的配置。并且,由于能够缩短百叶帘转筒43a与抽吸风扇42之间的空气通道,从而有利于减少进气阻力。因此,能够利用抽吸风扇42而高效地使百叶帘转筒43a内变成负压,并且也有利于静音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使抽吸孔产生负压的抽吸单元而具有抽吸风扇42,但也可以应用真空泵等机构来代替抽吸风扇42。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以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旋转轴线l1为中心而旋转的百叶帘转筒43a、和使百叶帘转筒43a的内部空间产生负压的抽吸风扇42。百叶帘转筒43a作为对应于旋转而选择性地使与第一抽吸孔51a连通的第一连通通道、以及与第二抽吸孔51b连通的第二连通通道的开闭状态发生变化的百叶帘而发挥功能。另外,抽吸风扇42作为使与打开状态的上述连通通道连通的抽吸孔产生抽吸力的抽吸单元而发挥功能。

根据该结构,与设置多个分支部以及开闭阀的现有结构或者设置多个板部件的现有结构相比,能够减少部件件数。并且,利用抽吸风扇42而对百叶帘转筒43a的内部的空气进行抽吸,以使百叶帘转筒43a的内部空间中产生负压,从而有利于减少进气阻力。因此,能够利用简易的结构使多个抽吸孔51的开闭状态发生变化,并且能够容易地确保抽吸力。并且,由于抽吸孔51在宽度方向x上空开间隔地设置,所以能够扩大宽度方向x上的抽吸范围。

并且,百叶帘转筒43a的内部中空且以旋转轴线l1为中心而沿宽度方向x延伸。在本结构中,由于百叶帘转筒43a的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端部开口,并利用抽吸风扇42从该端部排出百叶帘转筒43a内的空气,所以与将连通通道细化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百叶帘转筒43a内的空气沿百叶帘转筒43a的旋转轴线l1方向高效地排出。并且,能够容易且紧凑地配置百叶帘转筒43a和抽吸风扇42,并且也有利于减少进气阻力。

并且,百叶帘转筒43a在与上述第一以及第二连通通道分别对应的位置处,沿该百叶帘转筒43a的周向而具备使连通通道成为打开状态的打开部43h和使连通通道成为关闭状态的关闭部43t。另外,在与上述第一以及上述第二连通通道分别对应的打开部43h之间,设置有沿周向而延伸的肋43r。根据该结构,容易提供能够利用简易的结构而使各连通通道的开闭状态发生变化且具有足够的刚性的百叶帘转筒43a。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印刷装置10中所设置的抽吸压印板31(压印板单元46)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喷墨方式以外的印刷装置的输送装置,并且,并不限定于印刷装置,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输送连续纸张s以外的输送物(介质)的输送装置。

百叶帘转筒43a与抽吸压印板31之间的通道结构

接下来,对百叶帘转筒43a与抽吸压印板31之间的通道结构进行说明。

图9是将图7的一部分放大来示出百叶帘转筒43a与抽吸压印板31之间的通道结构的图。在图7中,抽吸室k2中的到从抽吸室k1(左方lh)侧开始数第八个为止的抽吸室k2的连通孔33b与百叶帘转筒43a内连通。图9示出从左方lh侧开始数的第八个和第九个抽吸室k2。另外,图10是图9的x-x剖视图。

如图9所示,转筒罩44是包括抽吸压印板31的靠百叶帘转筒43a侧的面的部件。在该转筒罩44中设置有对与抽吸室k2连接的连通通道(以下标注符号pt来示出)进行分隔的多个分隔部件71。

被分隔部件71分隔且作为在宽度方向x上的分隔部件71之间的空间的开口部71k,与被设置于抽吸压印板31的底面上的连通孔33b、以及百叶帘转筒43a的打开部43h连通。由此,各抽吸室k2独立地与百叶帘转筒43a的内部空间连通。如图10所示,开口部71k的在百叶帘转筒43a的周向上的长度比上述连通孔33b大。此外,开口部71k的在百叶帘转筒43a的周向上的长度也可以与连通孔33b相同。开口部71k的形状只要是能够与连通孔33b连通的形状即可,可以是正圆、椭圆或者多边形中的任一形状。

图9示出如下状态,即,在宽度方向x上相邻的两个开口部71k中,左方lh侧的开口部71k经由打开部43h而与百叶帘转筒43a的内部连通,右方rh侧的开口部71k被关闭部43t闭塞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百叶帘转筒43a以从分隔部件71分离的方式配置。因此,百叶帘转筒43a以不与分隔部件71接触的方式而旋转。由此,当百叶帘转筒43a旋转时,由于与抽吸压印板31侧的部件的滑动接触而产生的负荷会减少,从而百叶帘转筒43a能够顺畅地旋转。

相邻的连通通道pt通过百叶帘转筒43a与以从百叶帘转筒43a分离的方式而设置的分隔部件71之间的间隙ss(参照图9)而连通。若该间隙ss较大,则即使在如图9所示那样的一个(左方lh侧)连通通道pt处于打开状态、另一个(右方rh侧)连通通道pt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也存在因一个(左方lh侧)连通通道pt所产生的负压而对另一个连通通道pt内的空气进行抽吸的可能性。若另一个连通通道pt内的空气被抽吸,则尽管另一个连通通道pt处于关闭状态也会变成负压,相应地,与一个连通通道pt连通的抽吸孔51的抽吸力会降低。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以如下方式来配置百叶帘转筒43a以及分隔部件71,即,使由沿连通通道pt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面而将间隙ss切断时的截面积sx比连通通道pt的开口面积sy小。

更详细而言,截面积sx是被相对于间隙ss的中心轴线(图9的左右方向)正交的面切断时的间隙ss的截面积。若假设间隙ss的截面积sx扩大至与连通通道pt的开口面积sy相同的面积,则通道阻力变小,从而空气或者被抽吸的油墨容易在相邻的连通通道pt间的间隙ss中流动。

与此相对,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的间隙ss的截面积sx比开口面积sy小,所以从连通通道pt朝间隙ss的流道的阻力较高,空气向间隙ss的流入受到限制。因此,能够抑制另一个连通通道pt尽管处于关闭状态(开口部71k被关闭部43t闭塞的状态)也变成负压的情况,从而能够高效地确保与一个连通通道pt连通的抽吸孔51的抽吸力。并且,被抽吸至一个连通通道pt的油墨、异物等向间隙ss流动的可能性得以降低,从而也会抑制油墨、异物等附着于间隙ss。

如图9所示,分隔部件71具有比抽吸压印板31向百叶帘转筒43侧突出的凸部72t(突出部)、和相对于凸部72t向百叶帘转筒43a的相反侧凹陷的凹部72h。

并且,凸部72t是沿百叶帘转筒43a的周向延伸的环状的突出部。

如上所述,百叶帘转筒43a具有在沿宽度方向x相邻的打开部43h之间沿周向延伸的圆弧状的肋43r。

肋43r的形状是与压印板侧的凸部72t以及凹部72h对应的形状。即,肋43r在宽度方向x上的不与凸部72t重叠的位置处具有凸部74t,凸部74t与凹部72h对置。并且,肋43r在宽度方向x上的不与凹部72h重叠的位置具有凹部74h,凹部74h与凸部72t对置。并且,凸部74t是沿百叶帘转筒43a的周向延伸的环状的突出部。

通过被设于分隔部件71上的凸部72t和被设于百叶帘上的凸部74t,而使抽吸压印板31与百叶帘转筒43a之间的间隙ss在相邻的连通通道pt间弯曲。由此,与间隙ss在相邻的连通通道pt间呈直线状的情况相比,流道的阻力较高。因此,会进一步抑制相邻的连通通道pt间的空气的移动。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抽吸孔51与百叶帘转筒43a的内部空间(抽吸空间)连通的连通通道pt中,具备位于抽吸孔51与抽吸空间之间、且相对于抽吸压印板31以非接触的方式移动的百叶帘转筒43a。而且,利用抽吸风扇(抽吸单元)42而使百叶帘转筒43a的抽吸空间产生负压,从而使抽吸力作用于经由连通通道pt而连通的抽吸孔51。

根据该结构,当百叶帘转筒43a旋转时,因与抽吸压印板31侧的部件(分隔部件71)的接触而可能产生的滑动接触负荷会减少。并且,在百叶帘转筒43a以相对于抽吸压印板31侧的部件(分隔部件71)接触的方式而旋转的结构中,有如下担忧:因百叶帘转筒43a的旋转,微小的油墨滴、异物进入百叶帘转筒43a与分隔部件71之间,并且因进入的油墨滴、异物而使百叶帘转筒43a与分隔部件71的滑动接触负荷增大。在该结构中,由于百叶帘转筒43a与分隔部件71分离,所以因微小的油墨滴、异物进入两部件之间而使滑动接触负荷增大的可能性会得以降低。

在该结构中,作为百叶帘转筒43a与抽吸压印板31之间的通道结构,使百叶帘转筒43a与将相邻的连通通道pt分隔开的分隔部件71分离。另外,使百叶帘转筒43a以及分隔部件71之间的间隙ss被沿连通通道pt的面切断时的截面积sx比上述连通通道的开口面积sy小。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相邻的连通通道pt间的空气以及油墨的移动。因此,能够使连通通道pt中的空气以及油墨的移动顺畅,能够高效地提高抽吸力,并且即便抽吸油墨也能够抑制向间隙ss的附着,从而能够抑制对连通通道pt的开闭动作(相当于抽吸孔51的开闭动作)的影响。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转筒罩44,其被配置于百叶帘转筒43a与抽吸压印板31之间,且作为对百叶帘转筒43a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的百叶帘罩而发挥功能。而且,在该转筒罩44中的靠百叶帘转筒43a侧的面上设置有向百叶帘转筒43a侧突出的凸部72t,上述间隙ss成为凸部72t与百叶帘转筒43a之间的间隙。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减少空气或者油墨向压印板侧突出部72t与百叶帘转筒43a之间的间隙ss流入的可能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转筒罩44的靠百叶帘转筒43a侧的面上具有相对于凸部72t而向百叶帘转筒43a的相反侧凹陷的凹部72h,百叶帘转筒43a设置有具有进入凹部72h的凸部74t的肋43r。根据该结构,上述间隙ss作为弯曲的通道而发挥作用,从而会进一步减少空气或者油墨在该间隙ss中移动的可能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转筒罩44具有将连通抽吸孔51与百叶帘转筒43a的抽吸空间的连通通道分隔开的分隔部件7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在抽吸压印板31所具有的分隔板33a上一体地设置分隔部件71,而从转筒罩44省略分隔部件71。

换言之,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即,在抽吸压印板31中的靠百叶帘转筒43a侧的面上设置有向百叶帘转筒43a侧突出的凸部72t,上述间隙ss是凸部72t与百叶帘转筒43a之间的间隙。由此,能够减少空气或者油墨向凸部72t与百叶帘转筒43a之间的间隙ss流入的可能性。因此,即使油墨被抽吸至抽吸孔51,也能够抑制对抽吸孔51的开闭动作等产生的影响。

上述的实施方式示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任意地变形以及应用。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使空开间隔地配置抽吸孔51的方向、以及百叶帘转筒43a的旋转轴线l1所延伸的方向与宽度方向x一致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为包括宽度方向x以外的预定方向。

例如,也可以将百叶帘转筒43a的旋转轴线l1所延伸的方向设为介质亦即连续纸张s的输送方向(前方向fr)。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百叶帘转筒43a,而选择性地使以在连续纸张s的输送方向(前方向fr)上空开间隔的方式被设置的抽吸孔51的开闭状态发生变化。根据该结构,例如当连续纸张s沿输送方向移动时,能够与连续纸张s的移动对应地,使在输送方向上排列的抽吸孔51中的仅连续纸张s所存在的区域的抽吸孔51处于打开状态,从而使抽吸力发挥作用。

并且,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在使用百叶帘转筒43a的结构中间隙ss的截面积sx比连通通道的开口面积sy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百叶帘转筒43a。在具备相对于抽吸压印板31以非接触的方式移动的百叶帘、且间隙ss的截面积sx比连通通道的开口面积sy小的结构中,也能够减少油墨、空气等在相邻的连通通道pt间移动的可能性。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使用阀芯143来代替百叶帘转筒43a的情况下的结构例的图。此外,在图11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对应的部分标注同一符号。

在图11中,阀芯143是沿铅垂方向在连通通道pt的连通孔33b中移动的部件,通过凸轮机构144而向闭塞连通孔33b的上方位置(关闭位置)、以及使连通孔33b开放的下方位置(打开位置)移动。图11示出阀芯143处于关闭位置的状态。阀芯143作为相对于抽吸压印板31以非接触的方式在上方位置与下方位置之间移动的百叶帘而发挥功能。该阀芯143一体地具有朝向将相邻的连通孔pt间分隔开的分隔部件71而向上方突出的环状的凸部74t。

分隔部件71具有向阀芯143侧突出的凸部72t、和与凸部72t相比向阀芯143的相反侧凹陷的凹部72h。凸部72t是沿阀芯143的周向延伸的环状的突出部,凹部72h是沿阀芯143的周向延伸的环状的凹陷部。阀芯143具有进入分隔部件71的凹部72h的凸部74t。凸部74t是沿阀芯143的周向延伸的环状的突出部。

在本结构中,如图11所示,阀芯143的凸部74t与抽吸压印板31的凹部72h之间的间隙ss被沿连通通道pt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面切断时的截面积sx被设为比连通通道pt的开口面积sy小。因此,从连通通道pt向间隙ss的流道阻力较高,从而空气向间隙ss的流入受到限制,由此油墨、异物等向间隙ss的附着情况减少。

并且,通过被设置于分隔部件71上的凸部72t和被设置于阀芯143上的凸部74t,而使抽吸压印板31与阀芯143之间的间隙ss在相邻的连通通道pt间弯曲。由此,与间隙ss在相邻的连通通道pt间呈直线状的情况相比,流道的阻力较高。因此,会进一步抑制相邻的连通通道pt间的空气的移动。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行式打印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喷墨头22a被设为能够沿与输送方向正交的主扫描方向(相当于宽度方向x)移动的串行式打印机。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能够适当地变更抽吸压印板31、百叶帘转筒43a以及转筒罩44等的结构以及形状。例如,载置面31a也可以是曲面形状的抽吸压印板。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抽吸孔51的开口形状并不限定于正圆或者椭圆。能够应用多边形形状等任意的开口形状。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印刷连续纸张s的印刷装置1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对单页纸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等各种印刷装置中。

符号说明

10…印刷装置;18…引导单元;18l…引导壁(固定引导件);18r…引导壁(可动引导件);21…输送路径;22…印刷部;22a…喷墨头;31…抽吸压印板;31a…载置面;32…载置板;33…箱体;33a…分隔板;33b…连通孔;42…抽吸风扇(抽吸单元);43…百叶帘转筒单元;43a…百叶帘转筒(百叶帘);43h…打开部;43r…肋(加强肋);43t…关闭部;44…转筒罩(百叶帘罩);45…进气通道;46…压印板单元;51…抽吸孔;71…分隔部件;72h、74h…凹部;72t、74t…凸部;100…卷筒纸;143…阀芯(百叶帘);144…凸轮机构;l1…旋转轴线;pt…连通通道;s…连续纸张(介质);ss…间隙;sx…截面积;sy…开口面积;x…宽度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