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97759发布日期:2019-02-15 23:59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花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印花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印花机。



背景技术:

滚筒印花,是一种用刻有凹形花纹的铜制滚筒在织物上印花的工艺方法,印花时,先使花筒表面沾上色浆,再用锋利而平整的刮刀将花筒未刻花部分的表面色浆刮除,使凹形花纹内留有色浆,将花筒压印于织物时,色浆即转移到织物上而印得花纹,一般滚筒印花工艺都是通过滚筒印花机完成的,目前滚筒印花机的主要结构有花筒、刮刀、小刀、对花齿轮等,目前,国内大多数印花工艺都是采用手工烫印的方式,该方式生产规模小、效率低下且稳定性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申请号为“201510148086.7”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滚筒加热印花设备,包括固定底座、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和滚筒安装架,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分别设置在固定底座上,滚筒安装架设置在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之间,滚筒安装架上设置有第三导向轮和印花滚筒,印花滚筒对应设置在第三导向轮的上方,印花滚筒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温度可调整,以适用不同的面料,面料在经过印花滚筒下方时,在第三导向轮和印花滚筒的夹击下加热,最终被滚动的条状凸起烫出一道道均匀的条纹,形成印花面料,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

但是,该滚筒加热印花设备的不足之处是,面料在经过印花滚筒和第三导向轮加热后,从第二导向轮和驱动轮之间向外输出,由于颜料在短时间内不会变干,经过第二导向轮上时颜料会沾染在第二导向轮上,会对后面不同颜色的布料造成污染,降低后面布料的印染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印花机,通过刮板将出料辊上的颜料刮除,达到提升印染效果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印花机,包括印花机本体,所述的印花机本体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出料的出料辊,所述的印花机本体上转动连接支撑轴,所述的支撑轴上连接有刮板,所述的刮板沿着支撑轴的轴心转动并与出料辊的外壁抵触,所述的印花机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支撑轴限位的定位机构。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在前一个印染完成之后,支撑轴转动,带动刮板沿着支撑轴的轴心转动,使刮板远离支撑轴的一端与出料辊的外壁抵触,通过印花机本体带动出料辊转动,即可使刮板将出料辊表面的颜料刮除,在后续的印染过程中,不易使大量颜料沾染在面料上,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印染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安装孔、定位凹孔、定位柱、弹性件和调节栓,所述的安装孔开设于印花机本体上,多个所述的定位凹孔开设于支撑轴的端部,所述的定位柱一端呈半球状并穿过安装孔后置于一个定位凹孔中,所述的调节栓螺纹连接于安装孔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调节栓抵触,另一端与定位柱抵触。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对支撑轴施加旋转的作用力,支撑轴转动,定位柱与一个定位凹孔脱离,刮板沿着支撑轴的轴心翻转,当刮板与出料辊的外壁抵触时,定位柱与另一个定位凹孔对应,通过弹性件的弹力作用,定位柱与定位凹孔的内壁之间产生较大摩擦力,实现对支撑轴的自行定位,在弹性件的弹力降低时,通过将调节栓往靠近弹性件的方向转动,弹性件的形变量增加,即可增加对定位柱的弹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刮板远离支撑轴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用于与出料辊的外壁抵触的尖刺。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辊上有颜料凝固时,通过尖刺能够将凝固的颜料从支撑辊的表面剥离,提升了实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刮板的表面上开设有引导斜槽。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刮板将出料辊表面的颜料刮除,颜料通过重力作用流入到引导斜槽中,继而从引导斜槽导出,减少了刮板表面的颜料残留,从而不易使颜料重新粘附在出料辊的表面上,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印染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引导斜槽上开设有多个漏水孔。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颜料沿着出料引导斜槽的长度方向流动,通过漏水孔的设置,使颜料能够透过漏水孔滴落,进一步减少了引导斜槽表面的颜料残留量,减少对引导斜槽清理的次数。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前一个印染完成之后,支撑轴转动,带动刮板沿着支撑轴的轴心转动,使刮板远离支撑轴的一端与出料辊的外壁抵触,通过印花机本体带动出料辊转动,即可使刮板将出料辊表面的颜料刮除,在后续的印染过程中,不易使大量颜料沾染在面料上,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印染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尖刺与刮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定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印花机本体;2、出料辊;3、支撑轴;4、刮板;5、定位机构;51、安装孔;52、定位凹孔;53、定位柱;54、弹性件;55、调节栓;6、尖刺;7、引导斜槽;71、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印花机,包括印花机本体1。在印花机本体1的前端转动连接有用于出料的出料辊2。出料辊2水平放置,并且通过电机驱动。为了减少摩擦力,在出料辊2的两端分别套设一个轴承。在印花机本体1上开设有转动孔,在转动孔内转动连接支撑轴3,在支撑轴3上固定连接有刮板4,支撑轴3的长度方向与刮板4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支撑轴3与出料辊2平行设置。支撑轴3通过轴承支撑,轴承位于转动孔内。

将刮板4沿着支撑轴3的轴心转动并与出料辊2的外壁抵触,在印花机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轴3限位的定位机构5。

定位机构5包括安装孔51、定位凹孔52、定位柱53、弹性件54和调节栓55。安装孔51内设置螺纹,并由上而下开设于印花机本体1上;将安装孔51与转动孔连通。两个定位凹孔52开设于支撑轴3的端部,定位柱53一端呈半球状并穿过安装孔51后置于一个定位凹孔52中。调节栓55螺纹连接于安装孔51上,弹性件54的一端与调节栓55抵触,另一端与定位柱53抵触。弹性件54为弹簧。当定位柱53与一个定位凹孔52对应时,刮刀与出料辊2分离;当定位柱53与另一个定位凹孔52对应时,刮刀与出料辊2的外壁抵触。

在刮板4远离支撑轴3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用于与出料辊2的外壁抵触的尖刺6。尖刺6位于刮板4的下表面或上表面。尖刺6通过弹簧与刮板4滑动连接。

在刮板4朝向出料辊2的一侧开设有引导斜槽7,引导斜槽7倾斜设置,便于通过重力作用将颜料导出。在引导斜槽7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漏水孔71,多个漏水孔71沿着引导斜槽7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