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76581发布日期:2023-03-08 04:14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印刷过程中印刷机的供墨装置主要采用印版辊直接浸入墨槽或通过递墨辊浸入墨槽递墨方式,然后印版辊与印刷材料进行接触印刷。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墨槽中的油墨会有少量的沉淀产生,并且在油墨的表面会有结皮的形象发生,影响到油墨的质量,这种现象在油墨中有珠光粉或闪粉材料时表现得尤为突出。使得在后续的印刷过程中,印版辊上的油墨容易发生堆积,造成不均匀的情况,导致在印刷到印刷材料上时,出现所印图文不清晰、有黑斑、脏点等质量问题。因此需要一种供墨装置使得油墨能够均匀的附着在印版辊表面。
3.申请号为 201920333228.0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包括油墨槽、印版辊及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设置于油墨槽内,所述搅拌杆两端均与油墨槽可转动连接,所述印版辊设置于搅拌杆上方,所述印版辊两端均与油墨槽可转动连接,所述印版辊与搅拌杆通过传动装置可传动连接,所述印版辊与搅拌杆之间设有布片,所述布片贴附与印版辊底部,所述油墨槽一侧设有刮墨板,所述刮墨板成倾斜设置,所述刮墨板一端与印版辊表面相接触。
4.上述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油墨中有结皮的状态,但是在使用上有一定的限制,一方面在于设置布片后油墨槽不易清洗,另一方面在于搅拌杆需要与印版辊连接,在更换油墨、更换印版辊、等操作时都需要将对连接部位进行拆卸,重新连接后还需要对连接张紧程度进行调节,增加了更换油墨或印版辊的困难程度和操作时间,减慢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方便,易于清洗的印刷机供墨装置,节省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包括油墨槽、印版辊及搅拌杆,所述印版辊设置于搅拌杆上方,印版辊转动连接在印刷机上,印版辊下部位于油墨槽内,还包括传动杆和搅拌桶;所述传动杆和搅拌杆均设置于油墨槽下部内、与油墨槽转动连接,传动杆和搅拌杆的一端伸出油墨槽外、并分别连接有传动齿轮,传动杆上的传动齿轮和搅拌杆上的传动齿轮相啮合,位于油墨槽内的传动杆外周壁上固定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与印版辊外表面接触,搅拌杆与印版辊之间有间距,所述油墨槽内的搅拌杆外周设有第一刷毛,所述油墨槽的两个侧壁上部分别设置有对应印版辊两侧的进料孔和出料孔,进料孔和出料孔分别连接输送管和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下端伸进搅拌桶上端内;所述搅拌桶包括桶身和桶盖,所述桶盖的上表面中心连接有调速电机,调速电机的输出轴伸进桶身内并连接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和输送管下端连接,所述输送装置将搅拌桶
内的油墨搅拌、过滤并经输送管泵送到油墨槽内。
7.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外壳、过滤网、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搅拌桨,外壳是由侧板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上板和下板的相对表面,构成的上下两端封闭、侧面开口的圆筒体,上板与桶盖之间固定连接有套在输出轴外的连接管,外壳的侧面开口内设有过滤网,主动齿轮位于外壳内的中心,主动齿轮一侧设有相啮合的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上下端面均与上板和下板相对的表面滑动接触,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内部均设有转轴,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转轴均与上板和下板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的转轴上端连接调速电机的输出轴、下端连接位于外壳外的搅拌桨,所述从动齿轮靠近侧板一端的内侧壁,所述从动齿轮与相靠近的侧板一端之间设有第一分隔块,主动齿轮与侧板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二分隔块,输送管的下端贯穿上板连通第一分隔块与第二分隔块之间的空间,所述从动齿轮滑动接触第一分隔块朝向从动齿轮的侧面,主动齿轮滑动接触第二分隔块朝向主动齿轮的一侧面。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隔块和第二分隔块均为块状体,第一分隔块和第二分隔块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板和下板相对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分隔块和第二分隔块朝向侧板的一侧面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隔块朝向从动齿轮的一侧面为和从动齿轮的齿顶圆相配应的弧形,第二分隔块朝向主动齿轮的一侧面为和主动齿轮的齿顶圆相配应的弧形。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隔块朝向从动齿轮的一侧面和第二分隔块朝向主动齿轮的一侧面的弧长均大于主动齿轮的两个齿距。
10.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桨包括桨体和桨叶,所述桨体为条形板体弯曲呈“凵”形构成,桨体的水平段中心固定连接主动齿轮的转轴下端、竖直段外侧面均连接桨叶,所述桨叶为长方形板弯曲呈弧形构成的弧形板体,桨体的竖直段内侧面上均布有与外壳外周壁接触的第二刷毛。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刷毛的长度大于搅拌杆外周壁与印版辊外周壁之间的距离,朝向所述传动杆的第一刷毛外端与传动杆上的橡胶层相接触,朝向油墨槽内壁的第一刷毛外端与油墨槽内壁接触。
12.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上的传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大于搅拌杆上的传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第一刷毛的外端所在的圆的直径大于传动杆的橡胶层外壁所在圆的直径。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刷毛是由一丛刷毛沿搅拌杆外壁呈连续的螺旋状排列构成,一丛刷毛呈放射状分布。
14.进一步地,所述油墨槽上端铰接有两个翻转板,两个翻转板呈打开状态。
15.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孔直径大于进料孔直径。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只需要传动杆与印版辊接触传动,不需要与印版辊连接,减少了连接上的步骤,可以快速完成安装,节省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17.本发明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外壳、第一分隔块和第二分隔块构成齿轮泵,同时,主动齿轮位于外壳中心,主动齿轮的转轴带动搅拌桨旋转,输送装置可以同时完成搅拌、过滤和泵送动作。
18.本发明的搅拌杆不仅能够对油墨进行搅拌,还能够在生产中对印版辊进行刷洗,去除印版辊表面携带的气泡或结皮等杂质,使印版辊与油墨充分接触,传动杆上的橡胶层
将油墨压入印版辊的凹陷内,印版辊转过传动杆后继续接触油墨,使印版辊上充分携带油墨,满足印刷要求。
19.本发明易于清洗,在印刷结束后可以更换清洗液后快速进行清洗,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不需要工人手动清洗,就可以完成对印版辊和搅拌桶的清洗工作。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剖视左视图;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图5是本发明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输送装置的剖视仰视图;图7是本发明的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的搅拌杆的主视图。
21.附图中标号为:1、油墨槽;2、印版辊;3、搅拌杆;4、传动杆;5、搅拌桶;6、第一刷毛;7、输送管;8、排料管;9、桶身;10、桶盖;11、调速电机;12、输出轴;13、连接管;14、外壳;15、过滤网;16、主动齿轮;17、从动齿轮;18、搅拌桨;19、上板;20、下板;21、侧板;22、第一分隔块;23、第二分隔块;24、桨体;25、桨叶;26、第二刷毛;27、翻转板;28、橡胶层;29、放料阀。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等方向词汇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
ꢀ“
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3.如图1~图8所示,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包括油墨槽1、印版辊2及搅拌杆3,所述油墨槽1内盛装有油墨,所述印版辊2设置于搅拌杆3上方,印版辊2转动连接在印刷机上,印版辊2下部位于油墨槽1内,印刷机上设有位于印版辊2下方的、用于承托油墨槽1的托架且托架可上下调节,印版辊2的长度小于油墨槽1的长度,所述印版辊2两端与油墨槽1不连接,还包括传动杆4和搅拌桶5;所述传动杆4和搅拌杆3均设置于油墨槽1下部内、与油墨槽1转动连接,传动杆4和搅拌杆3的一端伸出油墨槽1外、并分别连接有传动齿轮,传动杆4上的传动齿轮和搅拌杆3上的传动齿轮相啮合,位于油墨槽1内的传动杆4外周壁上固定有橡胶层28,所述橡胶层28与印版辊2外表面接触,搅拌杆3与印版辊2之间有间距,印版辊2旋转时驱动传动杆4转动,传动杆4转动时,经传动齿轮驱动搅拌杆3转动,所述油墨槽1内的搅拌杆3外周设有第一刷毛6,所述油墨槽1的两个侧壁上部分别设置有对应印版辊2两侧的进料孔和出料孔,进料孔和出料孔均为圆形孔,进料孔和出料孔的下端与油墨的液面相切,进料孔和出料孔分别连接输送管7和排料管8,所述排料管8的下端伸进搅拌桶5上端内;所述搅拌桶5包括桶身9和桶盖10,桶身9侧壁下端连通有放料阀29,所述桶盖10的上表面中心连接有调速电机11,调速电机11连接市电,调速电机11的输出轴12贯穿桶盖10
伸进桶身9内并连接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和输送管7下端连接,所述输送装置将搅拌桶5内的油墨不间断的搅拌、过滤并经输送管7泵送到油墨槽内。
24.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外壳14、过滤网15、主动齿轮16、从动齿轮17和搅拌桨18,外壳14包括上板19、下板20和侧板21,上板19和下板20均为圆形板体,外壳14是由侧板21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上板19和下板20的相对的表面,构成上下两端封闭、侧面开口的圆筒体,上板19与桶盖10之间固定连接有套在输出轴12外的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上端固定连接桶盖10下表面中心、下端固定连接上板19,外壳14的侧面开口内设有过滤网15,所述侧板21为长方形板弯曲呈弧形构成的弧形板体,所述过滤网15为弯曲呈弧形的过滤网,过滤网15与外壳14的侧板21在同一圆上,主动齿轮16位于外壳14内的中心,主动齿轮16一侧设有相啮合的从动齿轮17,主动齿轮16和从动齿轮17上下端面均与上板19和下板20相对的表面滑动接触,所述主动齿轮16和从动齿轮17均为双压力角齿轮且内部均设有转轴,主动齿轮16和从动齿轮17的转轴均与上板19和下板20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16的转轴上端贯穿上板19中心连接调速电机11的输出轴12、下端贯穿下板20并连接位于外壳14外的搅拌桨18,所述从动齿轮17靠近侧板21一端的内侧壁,所述从动齿轮17与相靠近的侧板21一端之间设有第一分隔块22,主动齿轮16与侧板21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二分隔块23,输送管7的下端贯穿上板19连通第一分隔块22与第二分隔块23之间的空间,所述上板19上设有与输送管7连接的贯穿孔,所述从动齿轮17滑动接触第一分隔块22朝向从动齿轮17的侧面,主动齿轮16滑动接触第二分隔块23朝向主动齿轮16的一侧面,主动齿轮16、从动齿轮17、外壳14、第一分隔块22和第二分隔块23共同构成齿轮泵,又因为齿轮泵的主动齿轮16位于外壳14中心,主动齿轮16的转轴带动搅拌桨18旋转,输送装置可以同时完成搅拌、过滤和泵送动作。
25.所述第一分隔块22和第二分隔块23均为块状体,第一分隔块22和第二分隔块2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板19和下板20相对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分隔块22和第二分隔块23朝向侧板21的一侧面与侧板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隔块22朝向从动齿轮17的一侧面为和从动齿轮17的齿顶圆相配应的弧形,第二分隔块23朝向主动齿轮16的一侧面为和主动齿轮16的齿顶圆相配应的弧形。
26.所述第一分隔块22朝向从动齿轮17的一侧面和第二分隔块23朝向主动齿轮16的一侧面的弧长均大于主动齿轮16的两个齿距,保证齿轮泵的正常运行的同时又减小第一分隔块22和第二分隔块23的体积,保证足够的过滤面积和油墨的输送空间。
27.所述搅拌桨18包括桨体24和桨叶25,所述桨体24为条形板体弯曲呈“凵”形构成,桨体24的水平段中心固定连接主动齿轮16的转轴下端、竖直段外侧面均连接桨叶25,所述桨叶25为长方形板弯曲呈弧形构成的弧形板体,桨体24的竖直段内侧面上均布有与外壳14外周壁接触的第二刷毛26,第二刷毛26能够在搅拌桨18旋转时对过滤网15进行清理,避免过滤网15堵塞。
28.所述第一刷毛6的长度大于搅拌杆3外周壁与印版辊2外周壁之间的距离,朝向所述传动杆4的第一刷毛6外端与传动杆4上的橡胶层28相接触,朝向油墨槽1内壁的第一刷毛6外端与油墨槽1内壁接触,第一刷毛6不仅可以使油墨流动,还能够对印版辊2进行清理。
29.所述传动杆4上的传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大于搅拌杆3上的传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第一刷毛6的外端所在的圆的直径大于传动杆4的橡胶层28外壁所在圆的直径,使搅拌杆3转速大于传动杆4转速,即搅拌杆3的第一刷毛6外端的转动线速度大于传动杆4的橡胶
层28外周壁转动的线速度,第一刷毛6可以对传动杆4的橡胶层28外周壁进行清理。
30.所述第一刷毛6是由一丛刷毛沿搅拌杆3外壁呈连续的螺旋状排列构成,一丛刷毛呈放射状分布,呈放射状的一丛刷毛与印版辊2和传动杆4接触面积增大,清理无死角。
31.所述油墨槽1上端铰接有两个翻转板27,两个翻转板27呈打开状态。
32.所述出料孔直径大于进料孔直径,所述输送管7与进料孔、排料管8与出料孔可拆卸连接。
33.在使用时,向搅拌桶5内加入油墨,并将油墨槽1放置于印版辊2下方的托架上,调节托架,使油墨槽1向上移动,当移动到印版辊2与传动杆4接触时,停止,启动调速电机11,使输送装置运行,输送装置对搅拌桶5内的油墨进行搅拌、过滤和泵送,使油墨由搅拌桶5内输送到油墨槽1内,当油墨槽1内的油墨液面高于出料孔下端时,会由出料孔溢出,沿排料管8流回到搅拌桶5内。
34.在输送装置运行时,主动齿轮16旋转,主动齿轮16与从动齿轮17啮合转动,主动齿轮16的齿牙间隙携带油墨从第二分隔块23和主动齿轮16之间滑过,从动齿轮17的齿牙间隙携带油墨从第一分隔块22和从动齿轮17之间滑过,主动齿轮16与从动齿轮17将油墨自过滤网15一侧输送到侧板21一侧,而主动齿轮16与从动齿轮17啮合部位不允许油墨回流,油墨只能由第二分隔块23和第一分隔块22之间经输送管7向外输送,油墨在输送装置内的输送方向如图6所示,搅拌桶5内的油墨经过滤网15进入到外壳14内,再经主动齿轮16与从动齿轮17输送进入输送管7,调速电机11旋转速度为10-15转/分钟,一方面防止搅拌桶5内的搅拌桨18转速过快,另一方面防止输送管7送料过多而产生迸溅,输送装置只需要保证油墨缓缓输送,并在排料管8内有回流即可,这样就可以将油墨槽1内的结皮、杂质回流到搅拌桶5内,防止对印刷产生影响。
35.启动印刷机后,传动杆4与印版辊2接触转动,因为传动杆4与搅拌杆3是经传动齿轮啮合传动的,传动杆4转动时,搅拌杆3也随之转动,搅拌杆3旋转时,因为搅拌杆3上的第一刷毛6是呈螺旋状排列的,因此搅拌杆3旋转时可以推动油墨沿搅拌杆3的轴向流动,完成对油墨槽1内油墨的搅拌。
36.搅拌杆3旋转时,搅拌杆3上的第一刷毛6会对印版辊2进行刷洗,去除印版辊2表面携带的气泡或结皮等杂质,使印版辊2与油墨充分接触,传动杆4上的橡胶层28将油墨压入印版辊2的凹陷内,印版辊2转过传动杆4后继续接触油墨,使印版辊2上充分携带油墨,满足印刷要求。
37.在印刷结束后,将油墨槽倾斜,使油墨槽内的油墨经排料管8排放到桶身9内,再经放料阀29放出桶身9内的油墨,向桶身9内倒入清洗液,启动调速电机11,输送装置的主动齿轮16、从动齿轮17、外壳14、第一分隔块22和第二分隔块23构成的齿轮泵对清洗液进行输送,向油墨槽1内输送清洗液,启动印刷机的印版辊2的驱动装置,印版辊2转动,并带动传动杆4和搅拌杆3转动,搅拌杆3上的第一刷毛6沾取清洗液并对传动杆4和印版辊2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停止调速电机11和印刷机的印版辊2的驱动装置,将油墨槽倾斜,使油墨槽内的清洗液经排料管8排放到桶身9内,再将输送管7与进料孔拆卸分离,打开桶盖,并从桶盖上抽出输送管7,手持输送管7的出口端对准桶身9内壁,再次启动调速电机11,输送装置在输送清洗液时,输送管7对桶身9内部进行冲洗,对桶身9内部冲洗的清洗液留在桶身9内部,清洗液只在桶身9和输送装置内循环清洗,清洗结束后将清洗液由放料阀29排出,不需要工
人手动接触清洗液也可完成对印版辊2和搅拌桶5的清洗工作。
38.不使用本技术时,调节托架,使油墨槽1向下移动,移动至远离印版辊2,将两个翻转板27沿着与油墨槽1的铰接处相对翻转至,两个翻转板27的自由端前后侧搭在油墨槽1的前后两个侧板上端时,形成封闭油墨槽1上端开口的闭合结构,避免油墨槽1内油墨挥发,减少车间内的污染,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
39.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