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版印刷用复合版材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279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版印刷用复合版材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版印刷用复合版材,还涉及一种制造该复合版材的方法。
目前在印刷工业上,平版印刷技术已获得普遍推广。随着平版印刷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平版印刷用版材的需求量也已日益增长。至今,国内外平版印刷过程中所使用的版材普遍为全金属型版材,即全铝型版材。虽然,全铝型版材具有使用方便、质量稳定、耐印率高、解像率高、平整度高和挠折性强等优点,但是金属铝的耗用量大,而且铝片的平整度要求高,因而使得一般的轧铝机难以满足此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人曾试图使铝层与其它非金属材料层进行复合,具体做法是采用粘结剂把铝层和非金属材料层粘合起来,从而制成复合型平版印刷用版材以取代全铝型版材,例如日本公开特许公报昭58-12792中已记载了有关这方面的尝试。从该书所记载的内容来看,人们可以使铝层与厚纸、聚丙烯薄膜以及无纺布类等非金属基层进行复合,而且使铝层的抗撕裂强度和拉伸特性与这些非金属基层一致,但是所使用的铝层太薄,只有20微米,因此强度不够,在印刷时容易引起折痕,工业上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另外在铝层和非金属基层的表面也没有形成保护层,因而使得铝层和厚纸等非金属基层的使用效果及使用寿命都受到了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基本构思与上述不同的、进一步改进了的平版印刷用复合板材,这种版材不但能大大降低金属铝的耗用量,使铝层本身的平整度要求降低,而且使铝层乃至整块复合板材的强度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提高耐印率,并使使用效果(包括印刷质量和解像率)进一步改善。
本发明的目的还要提供一种制造上述平版印刷用复合板材的方法,从而使该方法制成的版材能满足上述要求。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它是一种用于平版印刷的复合版材,主要由铝层和非金属基层经粘结剂粘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铝层和非金属基层具有不同的抗撕裂强度和拉伸特性,并且铝层的表面具有表面粗化层及氧化膜层,非金属基层的表面有具有抗水、抗油及防腐蚀特性的树脂层。
本发明也是这样构成的,它是一种制造平版印刷用复合板材的方法,其中包括用粘结剂使铝层与非金属基层进行粘合,对粘合后的版材进行压平定型,然后进行烘干,其特征在于粘合前先对铝层进行表面脱脂处理、交流电解粗化表面处理以及交流电解表面氧化膜生成处理,粘合后又在非金属基层的表面涂敷树脂层,并在烘干后再在铝层表面涂敷感光胶层。
本发明的平版印刷用复合板材与全铝型版材及日本专利文献上所报道的复合型版材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1.所耗去的铝材量仅为全铝型版材的1/6~1/5。
2.铝层本身的平整度要求低,一般的轧机即可轧制。
3.铝层乃至整块复合板材的强度高,并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油和防腐蚀性能,耐印率高,使用寿命也比较长。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及其附图来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描述。
附图是本发明的平版印刷用复合板材的截面示意图。
参照该附图,本发明的平版印刷用复合版材主要由铝层[3]和非金属基层[5]经粘结剂[4]粘合而成,铝层[3]的表面有表面粗化层及氧化膜层[2],非金属基层[5]的表面有具有抗水,抗油及防腐蚀特性的树脂层[6]。这里所说的铝层[3]和非金属基层[5]具有不同的抗撕裂强度和拉伸特性,具体地说,铝层的抗撕裂强度为1000~1150克/平方米,非金属基层的抗撕裂强度为120~250克/平方米。这里分别对铝层和非金属基层给出了一个可接受的抗撕裂强度范围,而不要求两者一定要一致,从而在保证工业上可实施的前提下给铝层和非金属基层的选择带来了方便。本发明的复合版材中铝层[3]的厚度为30~100微米,而非金属基层[5]的厚度为200~500微米。这种复合版材由于主要是由较薄的铝层和较厚的非金属基层构成并包括粘结剂层[4]、非金属基层表面的树脂层[6],所以可借助非金属基层、粘结剂层、非金属基层表面的树脂层所产生的可塑性来降低对铝层本身的平整度要求,因此可用一般的轧机来轧制这种铝层,即使轧制的铝层其平整度不理想,也可通过与非金属基层的复合而制得高平整度的平版印刷用复合版材。这里,铝层[3]的厚度为30~100微米是合适的,太厚了会增加铝材的耗用量因而导致产品成本上升,也会妨碍非金属基层等发挥出应有的可塑性作用;太薄了会减弱复合版材的强度,容易在使用中引起折痕,因而会给工业的实施带来困难。本发明的复合版材中用作非金属基层[5]的为厚纸基,但也可用无纺布以及塑料片材等材料代替。铝层表面的粗化层及氧化膜层[2]的厚度之和为5~15微米,这一薄薄的特殊表层已足以满足制成平版印刷用版材之表面要求。非金属基层表面的树脂层[6]为三聚氰胺甲醛类,其厚度也为5~15微米。这一树脂层具有防水、防油、防腐蚀和增强整块复合版材的强度之作用。此外,构成粘结剂层[4]的粘结剂为聚胺脂系的双液型氨基甲酸乙酸系粘结剂,当然也可采用聚胺酯系的其他粘结剂或其他系列的粘结剂。最后,在铝层的粗化层及氧化膜层上还有一层感光胶层[1],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平版印刷用复合版材。
本发明的平版印刷用复合版材的制造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1).对铝层进行表面脱脂处理,采用的处理液为(5~10%)NaOH、NaCO3和Na3PO4的混合溶液,处理温度为10~50℃,处理时间为1~2分钟,然后再用(5~10%)HNO3或H2SO4的溶液中和铝层表面。(2).对铝层进行交流电解粗化表面处理,可以采用的是(1~3%)HCl溶液,温度为10~28℃,电流密度为1~10安培/平方分米,处理时间为3~15分钟,接着用(3~12%)NaOH、NaCO3和Na3PO4的混合溶液浸渍10~90秒以消除灰点,再用(5~10%)HNO3或H2SO4溶液进行中和。(3).对铝层进行交流电解表面氧化膜生成处理,采用的是(10~25%)H2SO4溶液,温度为10~25℃,电流密度为0.8~3.5安培/平方分米,时间为5~20分钟,然后用浓度为3~12%、温度为15~40℃的硅酸钠溶液浸渍5~20分钟。(4).采用聚氨酯系粘结剂使经过上述处理的铝层与非金属基层(这里为纸基)进行粘合。(5).在非金属基层(这里为纸基)的表面涂敷树脂层(这里为三聚氰胺甲醛类)。(6).对粘合后的复合版材加以压平定型。(7).在80~120℃温度下进行烘干处理。(8).最后在铝层的表面再涂敷感光胶层。
实例施一选用市售YB604-66L2铝片,抗撕裂强度为1200克/平方米,厚度为50微米,按以上所述的详细步骤及具体条件对该铝片进行脱脂处理、交流电解粗化表面处理和交流电解表面氧化膜生成处理。选用市售的厚牛皮纸,抗撕裂强度为230克/平方米,厚度为200微米。然后采用聚氨酯系的双液型氨基甲酸乙酸系粘结剂使铝片与厚牛皮纸进行粘合,接着在粘合后的复合版材的纸基表面涂敷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此后进行压平定型,然后再通过烘道在80~120℃的温度下进行烘干处理,最后再在铝层的粗化层及氧化膜层上涂敷感光胶层从而获得平版印刷用复合版材的成品。
所得复合版材总厚度为280微米,平整度误差小于10微米。将该复合版材根据印刷操作规程进行制版,并送海得堡(GTO)-八开或海得堡-四开胶印机使用,耐印率为53000印。
实施例二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做法,所不同的是选用YB604-66L3铝片,抗撕裂强度为1400克/平方米,厚度为80微米,厚牛皮纸的抗撕裂强度为250克/平方米,厚度为250微米。
所得复合版材总厚度为350微米,平整度误差小于10微米。将该复合版材根据印刷操作规程进行制版并送与实例一中同样的胶印机使用,得耐印率为56000印。
实施例三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做法,所不同的是市售牛皮纸的抗撕裂强度为150克/平方米。
所得复合版材送与上述同样的胶印机使用后,得到的耐印率为30000印。
比较例一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做法,所不同的是在厚纸基表面不涂敷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保护层。
所得复合版材送与上述同样的胶印机使用后,得到的耐印率小于5000印。
从上述的实施例和比较例可看出,非金属基层(这里为纸基)的抗撕裂强度以高一些为好,太低了会降低复合版材的耐印率;而非金属基层(这里为纸基)表面的树脂保护层对提高耐印率则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平版印刷的复合版材主要由铝层[3]和非金属基层[5]经粘结剂[4]粘合而成,其特征是所说的铝层[3]和非金属基层[5]具有不同的抗撕裂强度和拉伸特性,并且铝层的表面有表面粗化层及氧化膜层[2],非金属基层的表面有具有抗水、抗油及防腐蚀特性的树脂层[6]。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版材,其特征是铝层[3]的抗撕裂强度为1000~1150克/平方米,非金属基层[5]的抗撕裂强度为120~250克/平方米。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版材,其特征是铝层[3]的厚度为30~100微米,非金属基层[5]的厚度为200~50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版材,其特征是所说的非金属基层[5]为纸基。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版材,其特征是铝层表面的粗化层以及氧化膜层[2]之总厚度为5~15微米,非金属基层表层的树脂层[6]为三聚氰胺甲醛类,其厚度也为5~15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版材,其特征是所说的粘结剂[4]为聚胺酯系的双液型氨基甲酸乙酸系粘结剂。
7.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版材,其特征是铝层的粗化层及氧化膜层上还有一层感光胶层[1]。
8.一种制造平版印刷用复合版材的方法包括用粘结剂使铝层与非金属基层进行粘合,对粘合后的版材进行压平定型,然后进行烘干,其特征是在粘合前先对铝层进行表面脱脂处理、交流电解粗化表面处理以及交流电解表面氧化膜生成处理,粘合后又在非金属基层的表面涂敷树脂层,并在烘干后再在铝层表面涂敷感光胶层
9.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表面脱脂处理时所采用的处理液为(5~10%)NaOH、NaCO3和Na3PO4的混合溶液,处理温度为10~50℃,处理时间为1~2分钟,然后再用(5~10%)HNO3或H2SO4溶液中和铝层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交流电解粗化表面处理时采用的是(1~3%)HCl溶液,温度为10~28℃,电流密度为1~10安培/平方分米,处理时间为3~15分钟,接着用(3~12%)NaOH、NaCO3和Na3PO4的混合溶液浸渍10~90秒以消除灰点,再用(5~10%)HNO3或H2SO4溶液进行中和。
11.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交流电解表面氧化膜生成处理时采用的是(10~25%)H2SO4溶液,温度为10~25℃,电流密度为0.8~3.5安培/平方分米,时间为5~20分钟,然后用浓度为(3~12%)、温度为15~40℃的硅酸钠溶液浸渍5~20分钟。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平版印刷的复合版材,它主要由具有不同抗撕裂强度和拉伸特性的铝层[3]和非金属基层[5]经粘结剂粘合而成,并且在铝层的表面有表面粗化层及氧化膜层[2],在非金属基层的表面有具有抗水、抗油及防腐蚀特性的树脂层[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平版印刷用复合版材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对铝层进行表面脱脂处理、交流电解粗化表面处理和交流电解氧化膜生成处理,然后使铝层和非金属基层粘合、压平定型和涂敷树脂层。
文档编号B41N1/00GK86103201SQ86103201
公开日1987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1986年5月6日
发明者李载新, 张庆荣, 滕大振, 范立德 申请人:范立德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