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印装置驱动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543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刮印装置驱动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平网印花机中的刮印装置驱动控制结构。
目前使用的平网印花机的刮印装置,对刮刀运行范围的设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二只行程开关作为刮刀驱动电机的控制元件来决定刮刀的两个停止位置;另一种是采用数字电路,把刮刀上任意一点运行的轨迹(直线)作为一个数轴,用计数的方法来决定刮刀的两个停止位置。这就需要用三只位置传感器与之配合使用,用传感器采集数据以确定刮刀在数轴上的位置,从而实现对刮刀的运动实行控制。所有的数据处理与控制过程由一个单片微机8040来完成。
这种有传感器0点设定有一定的缺陷,主要是0点传感器与0点感应体在接近位置时,二者之间的距离不易保证,常常控制失灵,结果刮刀走到仃止位置时不停,直到把印花浆料打出网框,刮刀驱动电机堵转造成停车事故为止。同样也是由于接近距离不易保证,0点传感器被感应体碰坏,造成损失。另外还有维修、维护工作量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了一种用在平网印花机中的刮印装置驱动控制结构。这种结构在不增加任何其他元器件的情况下,取消0点传感器和相关元件,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同时又节省设备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的。
由计数传感器、计数轮及左机壳和右机壳等组成的用于平网印花机中的刮印装置驱动控制结构,在主传动轴的一端上,固定联接链轮,链轮带动链条运动,在主传动轴上固定有起支承作用的二个滚珠轴承,在主传动轴的另一端上固定联接一滑动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一步完善;在刮印装置的控制部件单片微机的程序存贮器中建立0点的设定程序,用软件的方法来实现0点的设定和处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0点传感器容易失灵和损坏,致使刮刀运动失控的问题;二.节省设备费用;三.减少了设备维护、维修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共有3幅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亦可做说明书摘要的附图。在以下技术方案中定义数轴指向非操作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操作侧刮刀停止位置设定程序流程图;图3.非操作侧刮刀停止位置设定程序流程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如
图1所示,计数传感器1在电机运转时,对计数齿轮2上的计数齿进行计数并判断转动方向。计数齿轮2上有计数齿,作为传感器1的感应体,计数齿轮2与另两个齿轮同轴连接,这两个齿轮作为过桥,把电机的驱动能量传给主传动轴7。主传动轴7把驱动动力经链轮3、链条4传给刮刀。在主传动轴7上固有起支承作用的滚珠轴承5及滚珠轴承6和滑动轴承10,其中左机壳9、右机壳8起固定支承作用。
补充程序的设计方案是初次上电后,程序就把刮刀的现行位置暂定为0点。
如图3,对非操作侧刮刀停止位置的设定和原来一样,刮刀的现行位置必须是在正数区,设定过程中,单片微机8040把刮刀的现行位置作为非操作侧的停止位置存入相应的存贮器。为使初次上电后能不移动刮刀就能把刮刀的现行位置(0点)设定为刮刀在非操作侧的停止位置,初次上电后的0点归入正数区。
对非操作侧停止位置的设定使用原程序,初充程序仅判断对非操作侧停止位置的设定条件是否满足。
如图2,对操作侧刮刀停止位置的设定和原来有很大不同。无论刮刀的现行位置是在正数区还是在负数区,都可进行操作侧停止位置的设定,无论是初次设定还是再设定,都把刮刀的现行位置重新定义为-200并存入相应的存贮器。
除非刮刀的现行位置是-200时对操作侧停止位置进行设定,一般情况下对操作侧停止位置的设定都改变了原来数轴上的0点位置。
为了保证在操作侧的设定改变0点原来位置后原来已设定好的刮刀的非操作侧停止位置不致于改变,在进行操作侧设定时,要对原存入存贮器的非操作侧停止位置进行数量上的修正。例如原非操作侧的停止位置已设定为1500,现把刮刀移到-300进行一次操作侧停止位置的设定,原数轴上的-300即改为-200,0点向操作侧移动了100,这时就要把非操作侧的停止位置1500修改为1600才不会改变刮刀的非操作侧停止位置。再如原非操作侧的停止位置已设定为1500,现把刮刀移至200(正数区)进行一次操作侧停止位置的设定,原数轴上的200改为-200,0点向非操作侧移动了400,这时就要把非操作侧的停止位置修改为1100。
但在刮刀的现行位置与原非操作侧停止位置的距离小于210时,对操作侧停止位置的设定的同时要对非操作侧的停止位置设定为10,这样就将引起非操作侧停止位置向非操作侧方向移动。
初次上电时如果刮刀正好停在欲设定的非操作侧停止位置上,不移动刮刀直接进行非操作侧停止位置的设定,如前文所述,非操作侧停止位置将被设定为0,然而由于接着进行的操作侧停止位置的设定改变了0点的位置并修正了存贮器内的非操作侧停止位置的数据,所以,在操作侧停止位置设定后非操作侧停止位置的数据将会改变成正数(实用中两个停止位置相距至少1000mm,相当于数轴上794个单位,远大于210)。
对两个位置进行微调操作时互不改变对方的实际位置和设定数据,因为此项操作不改变0点的位置。所以在设定操作完成后刮刀的运行范围至少为210,但可通过微调操作使其小于210,尽管在实际使用中无此必要。
补充程序还增加了一项保护功能,对两个停止位置的设定完成前,除了允许用点动按钮移动刮刀外,手动按钮和自动按钮(自动按钮的功能是只有此按钮按下后在印花循环中该刮印装置才接受中央控制机的刮印命令进行刮印操作)都不能使刮印装置进行刮印操作。
根据以上程序设计方案编制补充程序,由于8040的程序存贮器2732的存贮空间原程序未用完,可以把这些补充程序加入其中,这样,在不增加任何元器件的情况下就可以用软件的方法来实现0点设定的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平网印花机中的刮印装置驱动控制结构,由计数传感器、计数轮及左机壳与右机壳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主传动轴(7)的一端上,固定链轮(3),链轮(3)与链条(4)相啮合,在主传动轴(7)上固有起支承作用的滚珠轴承(5)及滚珠轴承(6)和滑动轴承(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刮印装置驱动控制结构,由计数传感器,计数轮及左、右机壳等构成。其中主传动轴的一端固定链轮,链轮带动链条运动,在主传动轴的另一端有一滑动轴承,刮刀的运动由单片机控制。本实用新型不会出现刮刀运动失控致使打出浆料、电机堵转等事故,而且节省设备费用及减少维修、维护工作量。
文档编号B41F15/14GK2232350SQ95216319
公开日1996年8月7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18日
发明者李新民 申请人:李新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