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数控两次印刷两次固化曲面印刷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76271阅读:来源:国知局
03——挡板、604——挡板电机、605--透光缝、606--通风孔缝、
[0031]7--蜗轮蜗杆机构、
[0032]8 第一连接板、801 第一调节长孔、
[0033]9--第二连接板、901--第二调节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4]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35]实施例1
[003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嵌入式数控两次印刷两次固化曲面印刷机,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画出)、设有转印橡皮101的转印大鼓轮1、与转印大鼓轮I配合的各色版辊油墨单元(图中未画出)所构成的印刷主机2,安装有模头3的步进分度转盘4及固化装置5。其中,转印橡皮101的长度不小于承印物周长的两倍,在本实施例中,转印橡皮101的长度等于承印物最大周长的两倍。
[0037]本实用新型的嵌入式数控两次印刷两次固化曲面印刷机还包括有即时固化装置6,如图2所示,即时固化装置6包括有U V灯(即紫外光灯)、灯罩601、挡板603及挡板603驱动装置,灯罩601的外部呈长方体设置,灯罩601的内壁设置成圆筒状,挡板603设置成半圆弧板状,挡板603驱动装置为电机(本实施例中称“挡板电机604”),U V灯设置于灯罩601的内部,灯罩601向着转印大鼓轮I的一侧开设有透光缝605,灯罩601的另一侧开设有通风孔缝606,通风孔缝606与透光缝605位于同一穿过灯罩601中轴线的平面;挡板603在挡板电机604的作用下可关闭或者打开透光缝605,挡板电机604驱动半圆弧板状的挡板603沿着灯罩601的内壁转动,当需要打开透光缝605让UV灯602的紫外光照射到承印物时,挡板603不遮挡透光缝605,由于挡板603设置成半圆弧板,此时的挡板603遮挡住通风孔缝606防止漏光;当承印物第一固化后不需要光照时,挡板电机604驱动挡板603转动使挡板603遮挡住透光缝605,此时,挡板603不再遮挡通风孔缝606从而有利于灯罩601内部通风散热,防止灯罩601内温度过高而损害UV灯602,延长UV灯602使用寿命。
[0038]前述的转印大鼓轮1、印刷主机2、步进分度转盘4、固化装置5、UV灯602、挡板603驱动装置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该控制器可为嵌入式数字控制器也可为可编程控制器。
[0039]本实用新型的嵌入式数控两次印刷两次固化曲面印刷机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
[0040]调整各工位零点起步的位置,转印大鼓轮I的驱动电机、步进分度器的驱动电机、步进分度转盘4的驱动电机及挡板电机604同步转动,在控制器设定好的程序参数控制下,当步进分度转盘4的模头3上的承印物处于印刷工位时,步进分度转盘4暂停转动,而转动大鼓轮在控制器控制下继续转动,转印大鼓轮I上的转印橡皮101与模头3上的承印物贴接,转印橡皮101的油墨通过与承印物外表面接触而转移到承印物上,同时,即时固化装置6的挡板603在挡板电机604的驱动下转动离开透光缝605不再挡光,即时固化装置6的UV灯602的紫外光穿过透光缝605照射到承印物的表面,如图3所示,因处于印刷工位的模头3的中轴线与透光缝605的中轴线位于同一平面,故从灯罩601的透光缝605射出的紫外光只能照到承印物上并随着承印物的转动将承印物外表面的油墨全部固化而不会影响到转印大鼓轮I上的其它待转印未固化的油墨。随着承印物的转动而把承印物外表面全部的油墨光照固化,待承印物印上的第一层油墨全部被光照固化后,挡板电机604驱动挡板603旋转挡住透光缝605,转印大鼓轮I仍在继续转动并将转印橡皮101未转印的图文油墨转印至承印物已固化的第一层油墨上直至转印完毕,此时,步进分度转盘4再次运转使下一承印物处于印刷工位,与此同时,转印大鼓轮I保持运作,在下一承印物到达印刷工位时,转印大鼓轮I的下一转印橡皮101也同时到位,重复上述的转印机第一次固化步骤。而已经第一次固化并印刷了第二层图文油墨的承印物则随着转印大鼓轮I的转动到达第二次固化工位,在普通的固化装置5的紫外光作用下进行第二次固化获得印刷完毕的单个成品。
[0041]实施例2
[0042]本实施例的嵌入式数控两次印刷两次固化的曲面印刷机,即时固化装置6还包括有鼓风机和用于探测灯罩601内温度的传感器,传感器、鼓风机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且鼓风机的鼓风口设置于灯罩601的内部,当传感器探测到灯罩601内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控制器控制鼓风机启动以降低灯罩601内的温度,防止UV灯602高温受损,延长UV灯602的使用寿命。
[0043]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作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0044]实施例3
[0045]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嵌入式数控两次印刷两次固化的曲面印刷机中,灯罩601通过第一连接板8、蜗轮蜗杆机构7及第二连接板9连接于机体,第一连接板8固定机体,蜗轮蜗杆机构7安装于第一连接板8,第二连接板9的一端与蜗轮蜗杆机构7的涡轮的轴连接,第二连接板9的另一端与灯罩601连接;蜗轮蜗杆机构7与控制器电连接。利用蜗轮蜗杆机构7调节灯罩601的角度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并且因蜗轮蜗杆机构7具有自锁性,当蜗杆的导程角小于啮合轮齿间的当量摩擦角时,可实现反向自锁,确保灯罩601的位置固定而不影响承印物印刷固化的效果。
[0046]为了灵活调整灯罩601的位置,第一连接板8设置有第一调节长孔801,第二连接板9设置有第二调节长孔901,第二调节长孔901与第一调节长孔801在方向上垂直交错。利用螺栓穿过第一调节长孔801的不同位置固定在机体上而调整灯罩601与承印物之间的距离;利用螺栓穿过第二调节长孔901的不同位置调节灯罩601与第二连接板9的位置,从而调整灯罩601位置使灯罩601的透光缝605与承印物的中轴线平行对齐。
[0047]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作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0048]实施例4
[0049]本实施例的嵌入式数控两次印刷两次固化的曲面印刷机中,步进分度转盘4设置有多个连接柄和盘芯,连接柄安装于盘芯的一端设置有锥度,该连接板连接盘芯的一端的纵截面呈倒梯形设置。现有技术的步进分度转盘4的连接板都是直柄,通过螺栓固定在盘芯的直柄容易发生松动,对于传统曲面印刷机而言,由于只有一次印刷固化,对安装在直柄的模头3的位置精度要求不高,因此直柄也能满足需要。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曲面印刷机设有两次印刷两次固化,两次印刷必须精准重叠,直柄的步进分度转盘4难以满足需求。本实用新型将步进分度转盘4的连接柄的一端设置成锥形,再使用螺栓固定锁紧,如此设置的连接柄不仅不易松动而且在使用过程会逐渐拉紧,保证了模头3位置的固定以便于准确定位。
[0050]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或者实施例3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作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或者实施例3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0051]实施例5
[0052]本实施例的嵌入式数控两次印刷两次固化的曲面印刷机中,灯罩601设置成圆筒,挡板603为半圆弧板,挡板603位于灯罩601的外部且挡板603的内侧面与灯罩601的外壁贴接。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或者实施例3或者实施例4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作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或者实施例3或者实施例4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0053]实施例6
[0054]本实施例的嵌入式数控两次印刷两次固化的曲面印刷机中,步进分度转盘连接有独立的步进分度器交流伺服驱动系统,步进分度器交流伺服驱动系统包括有步进分度器、步进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