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热自然循环式蒸发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6442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加热自然循环式蒸发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教学、科研的传热实验装置,特别是多效蒸发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多效蒸发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冶金工程、应用化学、制药工程、热能工程、环境工程、食品工程等专业大学生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化工、冶金生产中是常见的单元操作之一。但是目前用于本科生培养的传热实验装置仅有一种空气-水蒸汽对流传热实验装置,只能开出验证型实验,尚未涉及到工业上十分常见的沸腾传热,更没有涉及多效蒸发方面的实验。

发明内容
本实用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加热自然循环式蒸发实验装置,以改善传热实验单一的状况,开出多个实验项目,充实实验教学内容,并能进行科研和小规模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整个装置采用整体支架结构,外表面全部抛光处理;贮槽1通过管道经截止阀2、离心泵12、球阀3、流量计4与预热器5相连通;预热器5上端经管道连通第一效蒸发器的加热室7,经第一效蒸发器的蒸发室8与第二效蒸发器的加热室7相通,继而连通第二效蒸发器的蒸发室8;该蒸发室8由管道经球阀3与冷凝器9相通;预热器5与两个加热室7的冷凝水经疏水阀6与排水管11相通,冷凝器9经截止阀2与排水管11相通。
根据用户要求可增设1-2效蒸发器和末效增设抽真空装置;与介质接触的部件全部采用1Cr18Ni9Ti不锈钢;流量计4、离心泵12采用防腐型,适合蒸发各种碱性物料和弱酸性物料。
蒸发室8上方安装了压力表P;在各个设备的流体进口处均设有热电偶测温孔,安装了铜-康铜热电偶。
所配电热锅炉为DG-18C型,最大蒸水能力为60kg/h,该锅炉能连续进水,无需停车。
装置所用主要配件的技术要求如下

本实用新型外加热自然循环式蒸发实验装置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它改善了传热实验单一的状况,开出多个实验项目,充实实验教学内容,并能进行科研和小规模生产。


图1本实用新型外加热自然循环式蒸发实验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①打开离心泵12进口截止阀2,合上离心泵12电源开关;②打开离心泵12出口球阀3,通过调节球阀3开度调节流量;③打开电热锅炉进水阀门,合上电热锅炉电源开关,开始加热。
④打开电热锅炉蒸汽出口球阀3,将蒸汽通往预热器5、一效蒸发器的加热室7,2分钟后打开预热器5、一效和二效的加热室7的排气阀门2,以排除惰性气体;以后每隔4个小时排一次不凝性气体;⑤从液位计观察一效和二效蒸发室8液面高度,通过调节一效和二效蒸发室8的完成液出口球阀3开度,以分别调节一效和二效蒸发室8的液面高度;⑥调节一效和二效蒸发室8上方二次蒸汽出口球阀3的开度,以分别调节一效和二效蒸发器的操作压力;⑦预热器5、一效和二效蒸发器加热室7的冷凝水通过疏水阀6与排水管11,外排或回收;⑧待系统中各种物理参数稳定后,取样测取一效和二效蒸发器出口完成液浓度,同时测取原料液浓度,读取原料液流量和所需研究对象的各个温度。一般每隔30分钟测量和读取一组数据,重复三次;
⑨需停止实验时,首先关闭电热锅炉电源,待蒸汽压力降为常压时,关闭离心泵出口球阀3,再断开离心泵电源开关;⑩打开设备底阀3,排掉系统中的残液。
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各效蒸发器总传热系数的测定、总蒸水量的测定和预热器5总传热系数的测定。
预热器5内液体仅仅发生温度变化,即温度上升。一效和二效蒸发室8内液体发生相变,即水汽化为蒸汽。
步骤1在贮槽1中装试验用液体到贮槽1的2/3高度左右;步骤2打开离心泵12进口截止阀2,合上离心泵12电源开关;步骤3打开离心泵12出口球阀3,通过调节球阀3开度调节流量;步骤4打开电热锅炉进水阀门,合上电热锅炉电源开关,开始加热;步骤5打开电热锅炉蒸汽出口球阀3,将蒸汽通往预热器5和一效蒸发器加热室7,2分钟后打开预热器5和一效蒸发器加热室7的排气阀门2,以排除惰性气体;以后每隔4个小时排一次不凝性气体;步骤6从液位计观察一效和二效蒸发室8液面高度,通过调节一效和二效蒸发室8完成液出口球阀3开度,以分别调节一效和二效蒸发室8液面高度;步骤7调节一效和二效蒸发室8上方二次蒸汽出口球阀3开度,以分别调节一效和二效蒸发器的操作压力;步骤8预热器5、一效和二效蒸发器加热室7的冷凝水通过疏水阀6与排水管11,外排或回收;
步骤9待系统中各种物理参数稳定后,取样测取一效和二次完成液浓度,同时测取原料液浓度,读取原料液流量,测定预热器5和各个蒸发器的流体进出口温度。一般每隔30分钟测量和读取一组数据,重复三次;步骤10需停止实验时,首先关闭电热锅炉电源,待蒸汽压力降为常压时,关闭离心泵12出口球阀3,再断开离心泵12电源开关;步骤11打开设备底阀3,排掉系统中的残液;步骤12根据有关传热知识计算出各效总传热系数、各效蒸水量和总蒸水量、预热器5总传热系数。
实施例2有添加剂时,各效蒸发器总传热系数的测定、总蒸水量的测定和预热器总传热系数的测定。
步骤1在贮槽1中装试验用液体到贮槽的2/3高度左右;步骤2在贮槽1中加入适量添加剂;步骤3测定混合液中的添加剂浓度;步骤4重复实施例1中的步骤2到步骤11;步骤5比较添加剂浓度不同时的各效总传热系数、各效蒸水量和总蒸水量、预热器5总传热系数。
实施例3预热器5或蒸发器加热室内有内置件时,各效蒸发器总传热系数的测定、总蒸水量的测定和预热器5总传热系数的测定。
步骤1打开预热器5或蒸发器加热室,在传热管内装上内置件,然后封闭预热器5或蒸发器加热室;步骤2重量实施例1中的步骤1到步骤11;步骤3比较内置件不同时的各效总传热系数、各效蒸水量和总蒸水量、预热器5总传热系数。
实施例4小规模生产步骤1将生产物料置于高位槽中,或用泵输送,使液体以一定流量流入贮槽中;步骤2重复实施例1中的步骤1到步骤7;步骤3待系统中各种物理参数稳定后,取样测取一效和二效完成液浓度,同时测取原料液浓度和原料液流量,测定预热器5和各个蒸发器的流体进出口温度。一般每隔1小时测量和读取一组数据;步骤4需停止生产时,首先关闭电热锅炉电源和离心泵出口球阀3,再断开离心泵电源开关;步骤5待蒸发器中蒸汽压力降为常压时,打开设备底阀3,排掉系统中的残液。
权利要求1.一种外加热自然循环式蒸发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整体支架结构,外表面全部抛光处理;贮槽(1)通过管道经截止阀(2)、离心泵(12)、球阀(3)、流量计(4)与预热器(5)相连通;预热器(5)上端经管道连通第一效蒸发器的加热室(7),经第一效蒸发器的蒸发室(8)与第二效蒸发器的加热室(7)相通,继而连通第二效蒸发器的蒸发室(8);该蒸发室(8)由管道经球阀(3)与冷凝器(9)相通;预热器(5)与两个加热室(7)的冷凝水经疏水阀(6)与排水管(11)相通,冷凝器(9)经截止阀(2)与排水管(11)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加热自然循环式蒸发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用户要求可增设1-2效蒸发器和末效增设抽真空装置;与介质接触的部件全部采用1Cr18Ni9Ti不锈钢;流量计(4)、离心泵(12)采用防腐型,适合蒸发各种碱性物料和弱酸性物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加热自然循环式蒸发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蒸发室(8)上方安装了压力表P;在各个设备的流体进口处均设有热电偶测温孔,安装了铜—康铜热电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教学、科研的传热实验装置,特别是多效蒸发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整体支架结构,外表面全部抛光处理;贮槽1通过管道经截止阀2、离心泵12、球阀3、流量计4与预热器5相连通;预热器5上端经管道连通第一效蒸发器的加热室7,经第一效蒸发器的蒸发室8与第二效蒸发器的加热室7相通,继而连通第二效蒸发器的蒸发室8;该蒸发室8由管道经球阀3与冷凝器9相通;预热器5与两个加热室7的冷凝水经疏水阀6与排水管11相通,冷凝器9经截止阀2与排水管11相通。它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安全性能可靠;改善了传热实验单一的状况,开出了多个实验项目,充实实验教学内容,并且能够进行科研和小规模生产。
文档编号G09B23/16GK2676327SQ20032012711
公开日2005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0日
发明者陈振兴, 邱运仁, 叶红齐, 满瑞林, 赖德勇 申请人:中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