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割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

文档序号:261270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割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割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特别是涉及把大型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分割成多个小显示屏,互相独立地驱动分割后的小显示屏,使得也可以作为普通常用的元件来进行设计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一般的三电极面放电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极排列,如图1所示,由在整个寻址期间施加了扫描脉冲的扫描电极(2),为维持放电而施加了维持脉冲(sustaining pulse)的共用电极(3),为了使之在所选择的扫描电极(2)与共用电极(3)之间产生维持放电而施加了数据脉冲的数据电极(1)构成,在纵向的一对扫描电极(2)和共用电极(3)以及横向的数据电极(1)相交叉的地方形成单元(cell)(5),把这样的单元集合起来构成一个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
图4示出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部分剖面图,在用于支撑横向电极(14)和纵向电极(19)的隔墙(16)之间形成放电空间(20),在上述纵向电极(19)的上段上边涂有萤光体(17)。
图中的未说明符号12,13是基板,15,18表示绝缘膜。
图2示出了用于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信号的时序图。在共用电极(3)C1~Cn上施加了维持脉冲(7)。在扫描电极(2)S1~Sn上虽然也施加了周期相同的维持脉冲(8),但定时与共用电极的脉冲不一样。
在每一扫描电极上还提供有扫描脉冲(10)和消隐脉冲(9)。加在数据电极D1~Dn上的数据脉冲(11)与加在扫描电极上的扫描脉冲(10)具有相同的定时。
为使在上述扫描电极(2)与数据电极(1)交叉处的象素发光,就必须把与加到扫描电极(2)上的扫描脉冲(10)同步的数据脉冲(11)加到数据电极(1)上。以此使得在单元(5)处发生放电,并借助于提供到共用电极(3)和扫描电极(2)的维持脉冲(7,8)维持放电,用消隐脉冲(9)结束放电。
作为单一的驱动电路在驱动图1那样的单一显示屏的方式中,用来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各个单元的脉冲的宽度因单元的特性而异,但通常在扫描脉冲的情况下具有约2.5μs左右的值。如图2所示,在1个维持周期内,需要要可加上1个扫描脉冲(11)和2个维持脉冲(7+8)的时间间隔,故维持脉冲的最小周期为5.5μs。
2.5μs[扫描脉冲(10)的宽度+1.5μs[维持脉冲(7)的宽度]+1.5μs[维持脉冲(8)的宽度]=5.5μs···········(1)这一时间是一个数据脉冲的周期,即将一个数据脉冲施加到一扫描线上的扫描电极上之后到将该数据脉冲施加到下一扫描线上的扫描电极上所需的时间。
在隔行扫描(Interlaced Scanning)方式的NTSC TV信号的情况下,扫描1场所用的时间是1/60秒。
设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扫描电极(2)的个数为N,则在256个灰度等级(gray scale)的情况下,由于1场由8个子场构成,故在隔行扫描模式的情况下,必须满足下式。
5.5μs×N/2×NfS≤1/60·············(2) 在上式(2)中,在假定由8个子场构成1场的时候(即NfS=8),最小扫描电极的允许个数为757个。
现在,因为作为平面显示装置之一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面板构造特性方面易于实现大型显示屏,故正在作为壁挂式大型显示装置而进行开发。大型显示装置的制作和驱动方面的问题之一是显示屏越大则一个显示屏就需要更多的象素(pixel),这意味着每一帧需要处理的数据量的增加。在用于高画质(HD)TV的平面显示装置的情况下,要求256个灰度级别,和1280×1024以上的析象清晰度。为了满足这一条件要求,就必须处理每秒约1千兆位(Gbit)这么庞大的图象数据。
可以用上述式(2)要求满足析象清晰度1280×1024的数据脉冲和维持脉冲的周期。
Ts1≤1/60÷N/2÷8············(3)因此,为了驱动横向电极的个数为1024的大型TV,维持脉冲的周期就必须满足Ts1≤4μs的条件。
要减小维持脉冲的周期就必须减小面板内的单元的接通时间。但在过度减小维持脉冲的宽度和扫描脉冲的宽度的情况下,由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单元的放电将变得不稳定。故不能把脉冲的宽度减小到放电所要求的一定时间以下。
因此,一次所能驱动的电极的个数是有限制的,这将是实现大型显示装置的重要的制约点。
另外,为要处理每秒约1Gbit这么庞大的量的图象数据,必须使用砷化镓(GaAs)之类的高速器件。在这种情况下,增加了电路成本,变成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实用化的一个问题。
另一制约条件是在本身为驱动电路的响应速度的子场方式中,为了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必须在把8位的数据存储于场存储器之后。把同权数的位按顺序每次一位地传送给串并变换电路(serial to parallelconverter,SPC)。
由于在面板的象素个数为M×N的情况下,在1场之间必须把M×N×8位的数据每次一位地送往SPC,故倘计算进行1位(比特)传送所需时间(Td)则可用下式表示,M×N×8×Td1<1/60············(4)在上述式(4)中,作为M和N的值代入1280和1024则进行1位传送所需时间Td1约为3.2nsec。SPC可用双稳触发器(Flip Flop)来实现,考虑到一般常用双稳触发器的Td大约为8nsec,则SPC必须利用快2.5倍以上的砷化镓(GaAs)器件来特殊制作。砷化镓器件比常用普通器件价格高,故问题是难于设计低价的驱动电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重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采用对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大型显示屏进行分割,并且通过同时并行地驱动分割后的显示屏的办法。稳定地维持各单元的放电状态,减少驱动电路所分担的数据量,使得可作为常用普通器件进行设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割表面放电类型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方法,该显示面板由驱动电路驱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设置共用电极,扫描电极和数据电极;设置一个绝缘层,以覆盖位于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所述的共用电极、所述扫描电极和所述数据电极;将所述共用电极设置成平行于所述扫描电极;将所述的数据电极设置成垂直于所述共用电极和所述扫描电极;在所述共用电极及所述扫描电极与所述数据电极的交叉处设定一单元;其中,分割所述数据电极从而将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划分成多个较小的显示屏,以及在扫描电极上施加扫描脉冲的同时在数据电极上施加数据脉冲,并把这些脉冲独立地施加到每个分割后的小显示屏上,从而使多个小显示屏被分别操作。


以下简单地说明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极配置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驱动信号的时序图;图3是用于实现256灰度等级的子场扫描图;图4是现有技术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部分剖面图;图5是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极配置图;图6是本发明的驱动信号的时序图;图7是图5的A-A′部分剖面图;图8是图5的B-B′部分剖面图;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极配置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依据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首先,构成如图5的4分割显示屏所示,纵向的数据电极(101)上下2分割,横向的共用电极(103)和扫描电极(102)被隔墙(104)左右2分割,在上下基板(112,113)之间构成。
图7是图5的A-A′部分剖面图,隔墙(116)已把绝缘膜(115)和横向电极(114)左右2分割。
图8是图5的B-B′部分剖面图。是已在面板的横方向上构成了隔墙(116)时的部分剖面图,其中纵向电极(119)已被隔墙(116)上下分离开形成了2分割显示屏。
因此,横向电极(114)和纵向电极(119)就被隔墙(116)分别进行2分割,面板全体被分割形成了4分割显示屏。
附图中的未说明标号117是萤光体,118表示绝缘膜。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运作。
在现有方式中,在扫描电极为757个以上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情况下,如果所有扫描电极由一个驱动电路来驱动,维持脉冲的周期变为约4.0μs或更小,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单元的放电会变得不稳定,从而制约了大型显示装置的发展。
因此,为了稳定地维持单元的放电,就必须把维持脉冲的周期维持为一定时间以上。因此,为了解决一次所能驱动的电极的个数有限制之类的问题,要像图4那样分割大型显示屏并且并行地同时驱动分割后的显示屏来解决。
首先对把显示屏上下2等分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用8个子场构成1场,并驱动具有像高画度TV那种1280×1024的析象清晰度的显示器件时,可允许的维持脉冲的周期,在上述式(3)中是Ts2≤1/60÷N/2÷8由于把显示屏进行上下2等分,故当把N=1024/2=512代入上式时,可得下述结果。
Ts2≤8.14μs与现有技术的Ts1≤4μs相比,得知可把维持脉冲的周期增至2倍。
因此得知,在用本发明的方法驱动具有相同的1280×1024的析象清晰度的显示器件的情况下,与现有技术的方法相比,维持脉冲的周期增至2倍,可以满足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单元的放电特性所提供的放电所需的最小要求时间。
图6示出了在本发明中提出来的方法的驱动信号的时序图。
此外,本发明还可以解决有关在现有技术中所产生的驱动电路的应答速度的制约条件。在现有技术中在驱动具有1280×1024的析象清晰度的显示器件时向串并变换电路送一位所需的时间Td如从上式(4)可知,Td1≤3.2μs,而用本发明的方法4分割后进行驱动时的Td4,把M=1280,N=1024代入上式(4)后将变成为Td4<12.8μs···············(5)因此,用本发明的话,可使用延迟时间一般为8μs的常用双稳触发器来实现串并变换电路(SPC)。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如图9所示,把大型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显示屏进行分割时,可以分割成2个或3个小显示屏而不是分割成4个小显示屏进行驱动。
以上,如所说明过的那样,本发明采用把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显示屏分割成多个小显示屏并独立地同时地驱动分割后的每一显示屏的办法,就可以增大维持脉冲的周期,不仅能稳定地维持单元的放电而且可用显示屏分割来处理数量庞大的图象数据。
这样一来,即使不使用利用昂贵的特殊器件的电路而仅仅用一般性的普通器件也可以制作可以处理大型化所导致的庞大量的图象数据的驱动电路。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显示板,被分成多个小屏幕,所述多个小屏幕同时独立工作,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第一基板,具有多个公共和扫描电极,所述多个扫描电极被设置成平行于所述多个公共电极;第二基板,具有多个数据电极,所述多个数据电极设置成垂直于多个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多个第一障栅肋,在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以及多个单元,每个单元位于多个数据电极中的每一个与相应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交叉的交叉点。为了分割该等离子显示板,所述多个数据电极被分割,所述多个数据电极的每一个包括第一规定数量的子电极,所述第一规定数量的子电极彼此电气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规定数量的子电极在第二基板上是共平面的。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多个公共和扫描电极在第一基板上是共平面的。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在所述多个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上形成绝缘层。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在第一预定数量的子电极的每一个上形成绝缘层。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在每个单元内形成荧光体。
7.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多个数据电极通过规定距离的间隔被分开,并且障栅肋的最大宽度实质上与所述规定距离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多个数据电极通过一间隔被分开,并且障栅肋位于间隔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障栅肋在所述间隔的范围内。
10.一种等离子显示板,被分成多个小屏幕,所述多个小屏幕同时独立工作,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多个公共电极,被设置成平行于多个扫描电极,所述多个公共和扫描电极排列在第一基板上,一个公共电极和一个扫描电极形成电极对;多个数据电极,所述多个数据电极设置成垂直于多个公共和扫描电极,并排列在第二基板上,以及;多个单元,每个单元位于多个数据电极中的每一个与电极对交叉的交叉点,其中为了分割所述等离子显示板,所述多个数据电极被分开。所述多个数据电极的每一个间隔成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一和第二子电极的每一个的端部与另一个电气隔离第一规定距离的范围,以及与该范围最近的第一基板上的电极通过第二规定距离与另一个隔开,所述第一规定距离小于第二规定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数据电极通过规定距离的间隔被分开,障栅肋的最大宽度实质上与所述规定距离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数据电极通过一间隔被分开,并且障栅肋位于间隔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障栅肋在所述间隔的范围内。
全文摘要
一种分割表面放电类型的由驱动电路驱动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设置共用电极,扫描电极和数据电极;设置一个绝缘层,以覆盖位于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所述的共用电极、所述扫描电极和所述数据电极;将所述共用电极设置成平行于所述扫描电极;将所述的数据电极设置成垂直于所述共用电极和所述扫描电极;在所述共用电极及所述扫描电极与所述数据电极的交叉处设定一单元;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分割所述数据电极从而将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划分成多个较小的显示屏,以及在扫描电极上施加扫描脉冲的同时在数据电极上施加数据脉冲,并把这些脉冲独立地施加到每个分割后的小显示屏上,从而使多个小显示屏被分别操作。
文档编号G09F9/313GK1917123SQ20061010031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3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3日
发明者李银哲, 宋永復, 姜凤求, 金颖焕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