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式双稳态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529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控式双稳态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稳态显示器,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触控式双稳态显示器。
背景技术
—般的双稳态显示器因具备传统纸张的可显示信息效果,以及具备数字电子媒体的可更新信息功能,并在重新书写操作之前可保留原画面,故而不需要背光(back light)或是侧边入光(edge light)的光源,具低电耗的特性,因此已逐渐为消费者所接受。
双稳态显示器为达触控操作目的,会以增设触控面板方式来达成,但因触控面板是属独立的外加装置,其本身元件的重量与整体厚度,将造成最终双稳态显示器产品的负担,不利于产品朝精致化方向发展,且因触控面板是装设在接近观看者目视的一侧,在显示影像穿过触控面板时,易造成光穿透率的下降,而有损光学显示效益。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式双稳态显示器,具有降低整体结构厚度与重量的效果,并可提升光学显示效果。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触控式双稳态显示器,包
含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一画素电极、一绝缘层、一检测线与一双稳态显示薄膜,其中,该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具有一表面,以及多条栅极线与多条电源线交织设于该表面,并定义
出一个画素区,该画素电极对应该画素区而设于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表面,且与一条
电源线电性连接,该画素电极具有一第一导电面,该绝缘层则是覆设该些栅极线、电源线与
画素电极,且具有一个透孔对应该画素电极,该检测线设于该绝缘层的表面,并与该些电源
线呈交错设置,该检测线具有至少一第二导电面对应该透孔,该第二导电面并与所对应画
素电极的第一导电面相隔一间距,至于该双稳态显示薄膜则设置于该检测线的上方。 另为避免检测线因局部破损导致功能丧失,本发明的检测线可制作成包括一条主
线与至少一分支线,该主线邻近透孔且与电源线呈交错设置,该至少一分支线则延伸至对
应的透孔,并于底面构成该第二导电面,在其中一分支线破损时,主线与其它分支线仍可维
持原功能。 又为确保第一导电面与第二导电面能顺利接触,本发明的分支线延伸进入对应透孔的长度距离大于该第一导电面与该第二导电面相隔的间距。 本发明的一种触控式双稳态显示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降低了整体结构厚度与重量,并提升了光学显示效果。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式双稳态显示器分解立体 图2为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部分元件组合立体 图3为图2的3-3方向剖视3CN 101727799 A
说明书
2/3页图4为图2的4-4方向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触控式双稳态显示器12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21表面122栅极线123电源线124晶体管125画素区14画素电极141第一导电面16绝缘层161透孔162上表面18检测线181主线182分支线182a前端183第二导电面20双稳态显示薄膜Dl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Sl间距 S2长度距离
Wl透孔开口宽度 W2分支线面宽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式双稳态显示器IO,其包括 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2、多个画素电极14、一绝缘层16、多条检测线18与一双稳态显示 薄膜20,为便于说明,于后以一个画素电极14与一条检测线18为例叙述,其中
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2具有一表面121,以及具有多条栅极线122、多条电源线 123与多个晶体管124(图中仅出示一个晶体管),该些栅极线122沿着一第一方向Dl并列 设置于该表面121,该些电源线123沿着一第二方向D2并列设置于该表面121,前述第一方 向Dl与第二方向D2是呈交错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l与第二方向D2为垂直相交, 而该些栅极线122与该些电源线123彼此为电性绝缘且于该表面121交织定义出多个画素 区125,在每一画素区125内则设置有一该晶体管124,且晶体管124与邻近的电源线123 电性连接。 该画素电极14对应一个画素区125而设于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2的表面121, 该画素电极14与画素区125内的晶体管124电性连接,而间接地与电源线123形成导通, 画素电极14相对该表面121的另一面构成一第一导电面141。 该绝缘层16遮蔽所有的栅极线122、电源线123、晶体管124与画素电极14,且,绝 缘层16具有多个矩形的透孔161(图中仅出示一个透孔)各别对应一该画素电极14,如图 3所示,每一透孔161于第一方向Dl上具有一开口宽度W1,前述透孔161虽呈矩形,但并不 以此为限,另,绝缘层16具有一上表面162。 该检测线18为可导电材质制成,且设于该绝缘层16的上表面162,本实施例的检 测线18包括一条主线181与多条分支线182 (图中仅出示一分支线),其中该主线181沿着 该第一方向D 1延伸设置,且位于邻近透孔161的周缘处,该主线181的位置以位于栅极线 122的正上方为佳,该些分支线182连接该主线181且其等前端182a各朝向一个透孔161 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分支线182水平延伸进入对应透孔161的范围内,且于底面构成一第二导电面183,该第二导电面183与所对应画素电极14的第一导电面141相隔一间距 Sl,又,如图4所示,分支线182延伸进入对应透孔161范围内的长度距离S2大于该间距 Sl,且分支线182在第一方向Dl上的面宽W2,如图3所示,是小于该绝缘层16透孔161的 开口宽度W1,前述特征得确保分支线182受触压后可接触对应的画素电极14。
该双稳态显示薄膜20则是设置在该些检测线18的上方,其显示画面的异动是通 过改变电场的方式来达成,由于双稳态显示薄膜20是属公知技术,容不赘述。
以上即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触控式双稳态显示器10各部结构叙述,需说明的 是,上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2的电源线123不仅具有作为驱动晶体管124以间接控制该 双稳态显示薄膜20特定部位产生显像的效用外,更在该触控式双稳态显示器10被重新书 写操作之前而保留原画面时,是与检测线18共同构成触控感应电路,当然,前述电源线123 作用的转换是受到该触控式双稳态显示器10既有的控制器(图未示)的控制设定而于适 当时机自动转换,因此并不会同时接收到不同控制信号而衍生冲突情形,以下是就本发明 可达成触控目的叙述 首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电源线123与检测线18皆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在该 触控式双稳态显示器10被重新书写操作之前而保留原画面时,电源线123与检测线18共 同构成X轴与Y轴的二维感应线路,用以感应触及所在位置,接着,在使用人施以一外部触 压力于该双稳态显示薄膜20的表面时,对应受触压部位的分支线182将会变形,致其前端 182a向下,同时造成分支线182底面的第二导电面183接触对应画素电极14的第一导电 面141,据此产生电阻阻抗效应,因画素电极14是与邻近的电源线123电性连接,因此,此一 电阻信号将先后通过电源线123与检测线18而传递至该控制器,进而判断出外部触压力的 触及所在位置,达到触控目的,而在外部触压力解除后,检测线18的分支线182将再回复原 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举凡应用本发明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 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触控式双稳态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具有一表面,以及多条栅极线与多条电源线交织设于该表面,并定义出一个画素区;一画素电极,设于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表面,且对应该画素区,该画素电极与一条电源线电性连接,并具有一第一导电面;一绝缘层,覆设该些栅极线、电源线与画素电极,该绝缘层具有一透孔对应该画素电极,以及具有一上表面;一检测线,设于该绝缘层的上表面,且与该些电源线呈交错设置,该检测线具有至少一第二导电面对应该透孔,且与所对应画素电极的第一导电面相隔一间距;以及一双稳态显示薄膜,是设置于该检测线上方。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双稳态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线包括一条主线 与至少一条分支线,该主线邻近透孔且与电源线呈交错设置,该至少一分支线延伸至对应 的透孔,且于底面构成该第二导电面。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式双稳态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线的分支线延伸 进入对应透孔的长度距离大于该第一导电面与该第二导电面相隔的间距。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式双稳态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线是沿着一第一 方向并列设置,该些电源线沿着一第二方向并列设置,且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交错,该检测 线的主线沿着该第一方向设置,该绝缘层的透孔于第一方向上的开口宽度大于延伸进入透 孔的分支线在第一方向上的面宽。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双稳态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 包括一晶体管,该晶体管位于对应的画素区内,且与一该电源线电性连接,该画素电极与该 晶体管电性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一种触控式双稳态显示器,是在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方覆设一绝缘层,且制作多条检测线于该绝缘层的表面,其中,该绝缘层具有多个透孔各别正对着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每一画素电极,且该些画素电极与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多条电源线各别电性连接,而该些检测线具有一条主线与多条分支线,该主线与电源线呈交错设置,该些分支线各别延伸至对应的透孔,在有外力触压作用下,分支线与画素电极接触产生电阻阻抗效应,供该触控式双稳态显示器的控制器判断出外部触压力的触及所在位置。
文档编号G09G3/20GK101727799SQ20081016909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0日
发明者童建成, 赖辉龙 申请人:奇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