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7084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移动式光源模组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见图IA-图1C,图IA所示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示意图,图IB所示为图 IA中的固定件的示意图,图IC所示为沿图IA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现有技术中,背光 模组1包括光源模组、散热机构3、至少一固定件4、背板9以及导光板2。光源模组包括电 路板5以及电性设置于电路板5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6,电路板5上具有第一固定孔;散热 机构3的侧壁上具有第二固定孔;固定件4即为螺钉;导光板2的入光面211面向发光二极 管6的出光面61。螺钉4与第二固定孔及第一固定孔锁固,从而固定光源模组与散热机构 3。亦即,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1组装的过程,即先将光源模组2通过螺丝4锁附于 散热机构3上,然后再将散热机构3锁附于背板9上。但此种组装方式,光源模组为非活动 式的,并限制于散热机构3与导光板2之间,当导光板2吸湿并受热膨胀时,导光板2胀大 顶到发光二极管6,会导致发光二极管6烧熔无法点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在光源模组与框体 (即散热机构)之间设置弹性元件,使光源模组可相对散热机构移动,当导光板胀大顶到 LED时,弹性元件会收缩,不会导致LED烧熔。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光源模组、框体、至少 一固定件以及弹性元件。光源模组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于该电路板的第一表面的至少一发 光二极管,该电路板上具有至少一第一固定孔;框体的侧壁上具有至少一第二固定孔。该固 定件包括直径依次增加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该第二部分连接该第一部分 与该第三部分,且该第一部分为螺纹结构。弹性元件设置于该侧壁与该电路板之间,且该电 路板的第二表面面向该侧壁;其中,该固定件的该第一部分穿过该第二固定孔与该第一固 定孔锁固,该第二部分活动地位于该第二固定孔,当该光源模组受压压缩该弹性元件时,该 光源模组朝朝向该侧壁的第一方向移动,该第二部分沿该第二固定孔朝该第一方向移动; 该弹性元件恢复时,该光源模组朝远离该侧壁的第二方向移动,该第二部分沿该第二固定 孔朝第二方向移动。进一步地,该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板,该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面向该导光板的入 光面。进一步地,该入光面紧贴该出光面。进一步地,该弹性元件为弹簧,该弹簧套设于该第二部分上。进一步地,该弹性元件固设于该电路板或该散热元件的该侧壁上。
进一步地,该弹性元件为弹簧或弹片。进一步地,该框体为散热机构。进一步地,该框体与该光源模组组装后,该第二部分连接该第一部分的端面紧贴该电路板的该第二表面。进一步地,该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板,该框体固定于该背板上。进一步地,该第二部分的长度大于该第二固定孔的深度。进一步地,该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板,设置于该框体与该导光板之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上所述的背光模 组,该背光模组为该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在光源模组与框体即散热机构之 间设置弹性元件,使光源模组可相对散热机构运动,当导光板胀大顶到LED时,弹性元件会 收缩,不会导致LED烧熔,此结构的背光模组可使LED出光面紧贴导光板的入光面,不会因 LED与导光板之间存在间隙而造成光学辉度或均勻度的下降。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图IA所示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示意图;图IB所示为图IA中的固定件的示意图;图IC所示为沿图IA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件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分解示意图;图4A所示为图3中的背光模组组合后的示意图;图4B所示为沿图4A中的BB’线的剖面示意图;图5A所示为图4A中的背光模组的另一状态的示意图;图5B所示为沿图5A中的CC’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见图2和图3,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件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根据本 发明的背光模组的分解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 背光模组10,背光模组10为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背光模组10包括光源模组、框体12、至 少一固定件13以及弹性元件14。光源模组包括电路板15以及电性设置于电路板15的第 一表面51的至少一发光二极管16,电路板15上具有至少一第一固定孔53,电路板15具有 第一表面51及第二表面52,其中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51与第二表面52相对。但事实 上,第一表面51与第二表面52也可以为相邻设置。框体12的侧壁21上具有至少一第二 固定孔22,本实施方式中框体12例如为散热机构,为背光模组10提供散热功能。固定件 13包括直径依次增大的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以及第三部分33,第二部分32连接第一 部分31与第三部分33,且第一部分31为螺纹结构。弹性元件14设置于侧壁21与电路板 15之间,且电路板15的第二表面52面向侧壁21。本实施方式中,弹性元件14为弹簧,弹簧14套设于第二部分32上,当固定件13锁固于框体12及光源模组上之后,弹簧14位于 侧壁21与电路板15之间。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弹性元件14固设于电路 板15或散热元件12的侧壁21上,而弹性元件14例如为弹簧或弹片。而且本实施方式中,背光模组10还包括导光板19,发光二极管16的出光面20面 向导光板19的入光面91,且与本实施方式中,入光面91可以紧贴出光面20。 请参见图4A和图4B,图4A所示为图3中的背光模组组合后的示意图,图4B所示 为沿图4A中的BB’线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固定件13的第一部分31穿过第二固定孔22 并与第一固定孔53锁固,第二部分32活动地位于第二固定孔22,且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部分 32不具有螺纹结构,但并不以此为限。另外,因为第二部分32的直径大于第一部分31的直 径,因而第二固定孔22的孔径也大于第一固定孔53的孔径。且当固定件13锁固于框体12 与电路板15上后,第三部分33较佳地抵靠于框体12的侧壁21上,而此时弹性元件14也 较佳地处于自由状态。而且,框体12与光源模组组装后,第二部分32连接第一部分31的 端面34紧贴电路板15的第二表面52。本实施方式中,导光板19在吸湿并受热膨胀时,会胀大顶到发光二极管16,即导 光板19会施加一定压力于发光二极管16,亦即光源模组会受到一定压力。当光源模组受 压压缩弹性元件14时,光源模组朝朝向侧壁21的第一方向Dl移动,同时第二部分32沿第 二固定孔22朝第一方向Dl移动。因而在组装框体12与光源模组后需要使侧壁21与电路 板15之间保留一定的距离,以便光源模组受压时,光源模组能朝向该侧壁21移动。而且, 本实施方式中,较佳地,第二部分32的长度大于第二固定孔22的深度,如此可保证框体12 与光源模组组装后侧壁21与电路板15之间保留有一定的距离。当然也并不以此为限,例 如,第一部分31也可以是部分锁入第一固定孔53中,利用未锁入第一固定孔53的第一部 分31来实现侧壁21与电路板15之间具有一定间距。请参见图5A和图5B,图5A所示为图4A中的背光模组的另一状态的示意图,图5B 所示为沿图5A中的CC’线的剖面示意图。当导光板19恢复原状态时,亦即压力消失,弹性 元件14恢复。当弹性元件14恢复时,弹性元件的弹性力会使得光源模组朝远离侧壁21的 第二方向D2移动,同时第二部分32沿第二固定孔22朝第二方向D2移动,光源模组回到原 始状态,其中,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Dl与第二方向D2相反。此外,背光模组10还包括背板,框体12固定于背板上。背光模组10还包括反射板,设置于框体12与导光板19之间,用以反射进入导光 板的光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在光源模组与框体即散热机构之 间设置弹性元件,使光源模组可相对散热机构移动,当导光板胀大顶到LED时,弹性元件会 收缩,不会导致LED烧熔,此结构的背光模组可使LED出光面紧贴导光板的入光面,不会因 LED与导光板之间存在间隙而造成光学辉度或均勻度的下降。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 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 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因 此,本发明所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应该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 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权利要求
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包括光源模组,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于该电路板的第一表面的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该电路板上具有至少一第一固定孔;框体,其侧壁上具有至少一第二固定孔;至少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包括直径依次增加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该第二部分连接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三部分,且该第一部分为螺纹结构;以及弹性元件,设置于该侧壁与该电路板之间,且该电路板的第二表面面向该侧壁;其中,该固定件的该第一部分穿过该第二固定孔与该第一固定孔锁固,该第二部分活动地位于该第二固定孔,当该光源模组受压压缩该弹性元件时,该光源模组朝朝向该侧壁的第一方向移动,同时该第二部分沿该第二固定孔朝该第一方向移动;该弹性元件恢复时,该光源模组朝远离该侧壁的第二方向移动,同时该第二部分沿该第二固定孔朝第二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板,该发光二极 管的出光面面向该导光板的入光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入光面紧贴该出光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为弹簧,该弹簧套设于该第 二部分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固设于该电路板或该框体的 该侧壁上,该弹性元件为弹簧或弹片。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框体为散热机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框体与该光源模组组装后,该第二部 分连接该第一部分的端面紧贴该电路板的该第二表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板,该框体固定于 该背板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部分的长度大于该第二固定孔的深度。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为该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露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光源模组、框体、固定件及弹性元件。光源模组包括具有第一固定孔的电路板及LED;框体的侧壁具有第二固定孔;固定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且第一部分为螺纹结构;弹性元件设置于侧壁与电路板之间。第一部分穿过第二固定孔与第一固定孔锁固,第二部分活动地位于第二固定孔,当光源模组受压压缩弹性元件时,光源模组朝朝向侧壁的第一方向移动,第二部分沿第二固定孔朝第一方向移动;弹性元件恢复时,光源模组朝远离侧壁的第二方向移动,第二部分沿第二固定孔朝第二方向移动。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弹性元件使得光源模组可相对框体移动,可防止LED受压损坏。
文档编号G09F9/00GK101865404SQ20101018952
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7日
发明者和雪芹, 陈森元 申请人:达运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