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干胶标签及压贴标签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56819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干胶标签及压贴标签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干胶标签,包括面纸和底纸,通过撕裂线将面纸分割出至少一个子面纸;所述子面纸未与底纸粘合,所述面纸除去所述至少一个子面纸的剩余部分通过不干胶与底纸粘合;能简便的撕下存放单,并每张存放单能互相连接一起存放的标签。一种压贴标签的装置,包括壳体、压贴杆和所述的标签,可大批量的对标签进行压贴,简单便捷。
【专利说明】一种不干胶标签及压贴标签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不干胶标签及压贴标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面上通用的物流运单标签为层叠式单据,每层上表面涂有压敏涂层,并且一层为一联,最底层下表面涂有背胶,所述背胶用于物流运单标签与所运物品的黏贴,通过针式打印机击打,或者硬笔书写方式实现复制式填写每层物流信息。因压敏涂层易被污染,所以每层的信息易被污染导致模糊不清楚,并且生产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若用打印方式,打印时速度慢,打印机噪声大;成本高,浪费资源,需要大量使用标签时,黏贴费时费力,在运输物品过程中必须根据需要找准相应的一联撕下存档时。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干胶标签,为一体平面式多联标签,成本低,能简便的撕下所需的单联存放单。
[000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压贴标签装置,需要多张甚至大量使用黏贴标签时,简便快捷的黏贴,并统一收纳撕下的存放单。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干胶标签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不干胶标签,包括面纸和底纸,其特征在于,通过撕裂线将面纸分割出至少一个子面纸;所述子面纸未与底纸粘合,所述面纸除去所述至少一个子面纸的剩余部分通过不干胶与底纸粘合。
[0007]优选的,所述面纸为热敏纸或热转印纸或铜版纸或铝箔纸或亚光纸。
[0008]优选的,所述子面纸至少一个与底纸边缘具有重合部。
[0009]优选的,除去所述至少一个子面纸的剩余部分通过撕裂线划分成多个小部分。
[0010]优选的,所述子面纸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0011 ]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连接有环状绳子。
[0012]优选的,多个面纸串联的粘合在一个底纸的表层,相邻的两个环状绳子相连接。
[00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贴标签的装置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4]一种压贴标签装置,包括壳体、压贴杆和上述所述的标签;所述壳体为六个面板构成的中空的六面体,壳体的第一面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上设有弹簧网板,所述压贴杆穿过第二通孔上的弹簧网板与之固定;所述压贴杆包含传动杆和压贴部,传动杆和压贴部固定连接;与第一面板相对的第二面板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能同时覆盖除去所述至少一个子面纸的剩余部分;所述标签贴合在第二面板表面上,并且第二面板的第一开口处与除去所述至少一个子面纸的剩余部分对应,并且与压贴杆的压贴部相对应。与所述第一面板相垂直的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的接近第二面板处均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开口的宽度至少大于所述标签的宽度。
[0015]优选的,壳体外的第二板面与第三面板或者第二板面与第四面板相交固定处的相交线上,向远离壳体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刮片;所述刮片与第二面板成一定角度,此角度大于90。小于 180。。
[0016]优选的,标签依次穿过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的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处贴合,所述标签为多个面纸串联的粘合在一个底纸的表层,相邻的两个环状绳子相连接。
[0017]本实用新型一种不干胶标签的有益效果:
[0018]所述面纸划分为子面纸和所述面纸除去所述至少一个子面纸的剩余部分通过不干胶与底纸粘合,子面纸未与底纸粘合,在黏贴标签后可直接撕下子面纸作为存档依据,简单方便。
[0019]当子面纸被撕下作为存档依据时,因为子面纸上可优选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连接有环状绳子,可以直接分类存放,不用再借助其他夹具或封装袋等。
[0020]本实用新型一种压贴标签的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所述压贴杆与弹簧网板固定连接,可以在使用需要压贴标签时,先解开底纸,利用压贴杆直接压贴对应的贴合在第二面板上的面纸,需要多张甚至大量使用黏贴标签时,能简便快捷的黏贴,并能统一收纳撕下的存放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标签的一种面纸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标签的一种面纸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标签的一种面纸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压贴标签的装置的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压贴标签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标记示意为:1_面纸;2_底纸;3_子面纸;4_第一通孔;5_环状绳子;6_壳体压贴杆;8_第一面板;9_第二通孔;10_弹簧网板;11_传动杆;12_压贴部;13_第二面板;14_第一开口 ;15_第三面板;16_第四面板;17_第二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0030]实施例1
[003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不干胶标签,包括面纸I和底纸2,其特征在于,通过撕裂线将面纸I分割出至少一个子面纸3 ;所述子面纸3未与底纸2粘合,所述面纸I除去所述至少一个子面纸3的剩余部分通过不干胶与底纸2粘合。此标签为一体平面式多联标签,在使用标签是,可撕下底纸2把标签通过不干胶黏贴到需要运输的物品上,在所述面纸I除去所述至少一个子面纸3的剩余部分上写字或打印上物品的运输的信息,以便运输过程中清晰方便的查看核对信息;同时在至少一个子面纸3写上或打印上相对应需要的信息,子面纸3的个数可根据需求设定,例如:当一份需要运输的物品需要经过发件方,中转方,收件方三个环节时,可设定三个子面纸3,每个子面纸3分别记录三方需要的信息或三方需要填写的信息,并各自撕下相对所需存放。子面纸3直接撕下简单方便。
[0032]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面纸为热敏纸或热转印纸或铜版纸或镜面铜版纸或铝箔纸或亚光纸或合成纸等。这样设置保证了在运单上打印或书写上的信息不被污染,保持清楚可辨。若用打印的方式输入物流信息时,打印速度快,相对的打印机的噪声小。
[0033]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子面纸3至少一个与底纸2边缘具有重合部。这样设计使得子面纸3更容易的从底纸2上撕下。
[0034]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至少一个子面纸3的剩余部分通过撕裂线划分成多个小部分。这样设计可以不同的小部分可以写或打印不同的信息,方便信息的核查。
[0035]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子面纸3上开设有第一通孔4。这样设置第一通孔4类似拉环结构,方便更好的撕下子面纸4,并给子面纸3分类纸存放时提供了连接部,不需要再借助挂钩夹具或封装袋。
[0036]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4连接有环状绳子5。这样设置方便存放存单也就是子面纸3的携带。
[0037]本实施例优选的,多个面纸I串联的粘合在一个底纸2的表层,相邻的两个环状绳子5相连接。这样设置使得在多个或大量黏贴标签是,可以使得子面纸3统一连接撕下收纳存放。
[0038]实施例2
[003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贴标签装置,包括壳体6、压贴杆7和上述实施例1中所述的标签。所述壳体6为六个面板构成的中空的六面体,壳体6的第一面板8上开设有第二通孔9,第二通孔9上设有弹簧网板10,所述压贴杆7穿过第二通孔9上的弹簧网板10与之固定;所述压贴杆7包含传动杆11和压贴部12,传动杆11和压贴部12固定连接;与第一面板8相对的第二面板13开设有第一开口 14,所述第一开口 14能同时覆盖除去所述至少一个子面纸3的剩余部分;所述标签贴合在第二面板13表面上,并且第二面板13的第一开口 14处与除去所述至少一个子面纸的剩余部分对应,与压贴杆7的压贴部12相对应。在使用需要压贴标签时,先解开底纸2,利用压贴杆7直接压贴对应贴合除去所述至少一个子面纸3的剩余部分,因为压贴杆7与弹簧网板10固定连接,在压贴标签的装置不被使用时,弹簧网板10处于自由状态,压贴杆7被弹簧网板10固定,压贴杆7的压贴部12远离相对应的除去所述至少一个子面纸3的剩余部分,当需要压贴使用时,按下压贴杆12使其压贴部对除去所述至少一个子面纸3的剩余部分压贴。当完成一个标签的压贴后,不给压贴杆12施加压力,压贴杆12在弹簧网板10的作用下自然回弹,完成整个压贴过程。这样设置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标签压贴,需要多张甚至大量使用黏贴标签时,能简便快捷的黏贴。
[0040]与所述第一面板8相垂直的第三面板15和第四面板16的接近第二面板15处均设有第二开口 17,所述第三面板15和第四面板16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开口 17的宽度至少大于所述标签的宽度。这样设置可以使标签依次穿过第三面板15上的第二开口 17和第四面板16上的第二开口 17更好的贴合与第二面板13的第一开口 14处,保证其压贴。
[0041]本实施例优选的,第二板面13与第三面板15或者第二板面13与第四面板16相交固定处的壳体6外的相交线上,向远离壳体6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刮片;所述刮片与第二面板13成一定角度,此角度大于90°小于180°。这样设置可以使标签放置在压贴标签的装置中时自动对底纸进行撕刮,简单快捷。
[0042]本实施例优选的(如图6整体所示),标签依次穿过第三面板15和第四面板16的第二开口 17与第一开口 14处贴合,所述标签为多个面纸I串联的粘合在一个底纸2的表层,相邻的两个环状绳子5相连接。这样设置,当需要大量压贴标签时,可以撕下底纸2后,使面纸I依次穿过压贴标签的装置进行压贴。简单便捷,因为相邻的两个环状绳子5相连接,所以作为存放单的子面纸3可以统一撕下存放。
[0043]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004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不干胶标签,包括面纸和底纸,其特征在于,通过撕裂线将面纸分割出至少一个子面纸; 所述子面纸未与底纸粘合,所述面纸除去所述至少一个子面纸的剩余部分通过不干胶与底纸粘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干胶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纸为热敏纸或热转印纸或铜版纸或铝箔纸或亚光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干胶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面纸至少一个与底纸边缘具有重合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干胶标签,其特征在于,除去所述至少一个子面纸的剩余部分通过撕裂线划分成多个小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不干胶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面纸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干胶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连接有环状绳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干胶标签,其特征在于,多个面纸串联的粘合在一个底纸的表层,相邻的两个环状绳子相连接。
8.一种压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压贴杆和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标签; 所述壳体为六个面板构成的中空的六面体,壳体的第一面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上设有弹簧网板,所述压贴杆穿过第二通孔上的弹簧网板与之固定;所述压贴杆包含传动杆和压贴部,传动杆和压贴部固定连接; 与第一面板相对的第二面板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能同时覆盖除去所述至少一个子面纸的剩余部分; 所述标签贴合在第二面板表面上,并且第二面板的第一开口处与除去所述至少一个子面纸的剩余部分对应,并且与压贴杆的压贴部相对应, 与所述第一面板相垂直的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的接近第二面板处均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开口的宽度至少大于所述标签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板面与第三面板或者第二板面与第四面板相交固定处的壳体外的相交线上,向远离壳体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刮片; 所述刮片与第二面板成一定角度,此角度大于90°小于18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标签依次穿过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的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处贴合,所述标签为多个面纸串联的粘合在一个底纸的表层,相邻的两个环状绳子相连接。
【文档编号】G09F3/02GK204029277SQ201420422654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发明者】余志诚 申请人:余志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