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7083发布日期:2018-08-04 17:16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白内障手术训练工具,具体是一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训练器。



背景技术:

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人眼中有一个组织叫做晶状体,正常情况下它是透明的,光线通过它及一些屈光间质到达视网膜,才能清晰地看到外界物体。一旦晶状体由于某些原因发生混浊就会影响视网膜成像,使人看不清东西。也就是说,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下降就是白内障。

白内障患者往往都需要各种手术来进行治疗,而发展到现代化社会,开始不断的研究新的技术来针对白内障的治疗,当一项治疗方案被提出时不可能直接拿人体进行活体实验,因此需要通过模拟实验来进行交流和学习,一般的模拟实验都是通过动物的眼球进行实验,但是不同动物的眼球的实验效果不同,而且其眼球大小也是不同,而现有的训练器往往只能针对固定大小的模拟眼球进行试验模拟,因此现有的训练器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训练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训练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设有前固定环和后固定环,后固定环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底板上,后固定环的右端中心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玻璃瓶,所述底板的左端内部开设有盲孔,盲孔内设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的右端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在盲孔内,第一螺杆的右端通过第一轴承与盲孔的孔口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外部安装有第一螺套,第一螺套设于盲孔内,第一螺套的上端中心固定安装有支撑块,盲孔的上方开设有第一滑孔,支撑块的上部滑动设于第一滑孔内,支撑块的上端穿过第一滑孔并连接在前固定环的下端中心;所述前固定环和后固定环之间设有模拟眼球,后固定环的左侧面开设有容纳模拟眼球的弧形槽,弧形槽的底部连通玻璃瓶内,前固定环内设有仿带巩环角膜,所述前固定环的下端内部开设有一水平设置的空腔,空腔内水平安装有一固定轴,固定轴上滑动套设有一轴套,所述前固定环的上端开设有一水平设置的通孔,通孔内前后两段通过第二轴承安装有一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的外部安装有一第二螺套,所述空腔的上端与通孔的下端均开设有第二滑孔,仿带巩环角膜的上下两端均穿过第二滑孔分别固定在第二螺套和轴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模拟眼球包括仿人晶状体核、仿晶体前囊和仿晶体后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螺杆的左端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左端端部安装有第一转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螺杆的左端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左端端部安装有第二转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下端安装在底座上,底座的下端还固定设有安装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以根据不同大小的模拟眼球进行模拟实验,而且仿真性能好,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全面的、规范的训练学习的机会,使学习者能全面的、熟练的作人眼球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附图说明

图1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前固定环、3-后固定环、4-玻璃瓶、5-盲孔、6-第一螺杆、7-轴承座、8-第一轴承、9-第一螺套、10-支撑块、11-第一滑孔、12-第一转轴、13-第一转柄、 14-仿人晶状体核、15-仿晶体前囊、16-仿晶体后囊、17-弧形槽、18-仿带巩环角膜、19- 轴套、20-固定轴、21-空腔、22-通孔、23-第二螺杆、24-第二轴承、25-第二螺套、26- 第二滑孔、27-第二转轴、28-第二转柄、29-底座、30-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训练器,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端设有前固定环2和后固定环3,后固定环3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后固定环3的右端中心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玻璃瓶4,所述底板1的左端内部开设有盲孔5,盲孔5内设有第一螺杆6,第一螺杆6的右端通过轴承座7转动安装在盲孔5内,第一螺杆6的右端通过第一轴承8与盲孔5的孔口连接,所述第一螺杆6的外部安装有第一螺套9,第一螺套9设于盲孔5内,第一螺套9的上端中心固定安装有支撑块10,盲孔5的上方开设有第一滑孔 11,支撑块10的上部滑动设于第一滑孔11内,支撑块10的上端穿过第一滑孔11并连接在前固定环2的下端中心,通过转动第一螺杆6,可以实现对第一螺套9的位置调节,因为第一螺套9的上端连接支撑块10,而支撑块10被限位在第一滑孔11内,因此第一螺杆 6的转动不会使第一螺套9跟着转动,而是会使第一螺套9左右移动,实现对前固定环2 的位置调节;所述前固定环2和后固定环3之间设有模拟眼球,模拟眼球包括仿人晶状体核14、仿晶体前囊15和仿晶体后囊16,后固定环3的左侧面开设有容纳模拟眼球的弧形槽17,弧形槽17的底部连通玻璃瓶4内,前固定环2内设有仿带巩环角膜18,所述前固定环2的下端内部开设有一水平设置的空腔21,空腔21内水平安装有一固定轴20,固定轴20上滑动套设有一轴套19,所述前固定环2的上端开设有一水平设置的通孔22,通孔 22内前后两段通过第二轴承24安装有一第二螺杆23,第二螺杆23的外部安装有一第二螺套25,所述空腔21的上端与通孔22的下端均开设有第二滑孔26,仿带巩环角膜18的上下两端均穿过第二滑孔26分别固定在第二螺套25和轴套19上;同样通过转动第二螺杆23也可以实现对仿带巩环角膜18的位置调节,这样就可以根据不同大小的模拟眼球进行夹紧操作,方便后续的模拟实验,方便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的操作。

所述第一螺杆6的左端连接有第一转轴12,第一转轴12的左端端部安装有第一转柄 13。

所述第二螺杆23的左端连接有第二转轴27,第二转轴27的左端端部安装有第二转柄 28。

所述底板1的下端安装在底座29上,底座29的下端还固定设有安装板30,因为当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的实验时,模拟眼球超声乳化后的液体会因为重力向下流动,因此实际使用中需要将玻璃瓶4竖直设置,因此通过安装板30可以将本装置进行竖直的固定使用。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