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标签供电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07999发布日期:2019-09-17 23:5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标签供电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子标签领域,特别涉及对电子标签电路的改进。



背景技术:

电子标签常用于商场、超市、展会等需要展示陈列物品的场所,用以说明物品的价格、参数等基本信息以供客户参考。电子标签相对纸质标签而言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便于信息化管理。

使用纽扣电池的电子标签,纽扣电池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需要更换,每个电子标签都使用电池供电,在超市这种需要大量使用标签的场景下会增加维护成本。为了集约化管理可以使用集中供电的方式批量向电子标签供电。电子标签同时需要维护更新,例如需要将货架上不能正常工作的电子标签送修,并更换新的电子标签,电子标签与供电装置电连接方式不能使用传统的焊接的方式将两者固定死,否则会给拆卸带来困难。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能够便于拆卸的同时又能够保证电子标签连接固定需要的电子标签快拆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标签供电组件,其包括固定座和设置再所述固定座上的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在电子标签安装在所述电子标签座内后旋转固定。所述电子标签组件具体地包括:具有显示屏和主体的电子标签,所述主体上设置第一电连接端子和第二电连接端子,以及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电子标签供电装置,包括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上设置第一导电轨和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导向板上设置第二导电轨和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形成沿第一方向收容所述电子标签主体的收容腔;所述电子标签主体在所述收容腔内从第一方向旋转至第二方向,所述主体上的第一电连接端子与第一导电轨电性连接,所述主体上的第二电连接端子与第二导电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进入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固定板进入第二连接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板包括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导电轨的第一导电轨槽,所述第一导电轨槽靠近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连接端子入口,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通过所述电连接端子入口与所述第一导电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板包括用于收容所述第二导电轨的的第二导电轨槽,所述第二导电轨槽靠近第二电连接端子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连接端子入口,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通过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入口与所述第二导电轨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板包括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导向板包括用于固定板的第二连接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槽内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垂直并用于固定第一固定板的第一筋条,所述第二固定板内包括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垂直并用于固定第二固定板的第二筋条。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板或第二导向板被安装在导向板座中,所述第一导向板被固定在第一导向槽中,所述第二导向板被安装在第二导向槽中,所述形成第一、第二导向槽的结构为一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包括第一倒角部和第一直角部,第二固定板包括第二倒角部和第二直角部;所述电子标签从第一方向旋转至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倒角部先于第一直角部进入所述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倒角部先于第二直角部进入所述第二连接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包括第一倒角部和第二倒角部,第二固定板包第三倒角部和第四倒角部;所述电子标签从第一方向旋转至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倒角部先于第二倒角部进入所述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三倒角部先于第四倒角部进入第二连接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电连接端子与弹性复位件连接,所述电子标签从第一方向旋转至第二方向,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与第一导电轨接触,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述弹性复位件被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驱动产生复位力;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与第二导电轨接触,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述弹性复位件被第二电连接端子驱动产生复位力。

优选地,所述电子标签从第一方向旋转至第二方向,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导电轨接触的一端被所述导电轨压缩,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部分或全部地进入所述电子标签主体内并压缩所述弹性复位件使之产生复位力;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导电轨接触的一端被所述第二导电轨压缩,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部分或全部地进入所述电子标签出题内部并压缩所述弹性复位件使之产生复位力。

优选地,所述电子标签从第二方向旋转至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和第二电连接端子被所述弹性复位件复位,从所述第二位置复位至原始位置。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的进步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能够通过旋转进入电子标签供电装置内,并通过反向旋转的方式从所述电子标签供电装置内拆下,所述电子标签座内的第一固定板安装槽和第二固定板安装槽在所述电子标签安装完成后仍然能够允许电子标签在供电装置内滑动,所述电子标签内滑动即方便用户调整电子标签所在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子标签安装在所述电子标签供电装置上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电子标签安装在所述电子标签供电装置上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子标签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电子标签俯视结构另一示意图。

图5为电子标签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所示的电子标签100。所述电子标签100安装在电子标签100供电装置200上,电子标签100包括电子标签主体210和电子标签屏幕205,所述电子标签屏幕205用于显示标签内容,电子标签100通过中继通信基站与标签管理系统连接,所述标签管理系统能够对多个标签进行统一管理、更新内容检查故障等。

所述电子标签100上设置第一电连接端子211和第二电连接端子212,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211和第二电连接端子212在电子标签100安装在所述电子标签100供电装置200上时与所述电子标签100供电装置内的第一导电轨202、第二导电轨206电联接。

电子标签主体210上还包括第一固定板311和第二固定板312,所述第一固定板311和第二固定板312,所述第一固定板311和第二固定板312,该第一固定板311在电子标签安装在电子标签供电装置200上时,第一固定板311进入电子标签供电装置200上的第一导向板上231的第一连接槽241内,第二固定板312进入电子标签供电装置上的第二导向板232上的第二连接槽242内。

电子标签供电装置200,包括第一导向板231和第二导向板232,该第一导向板231和第二导向板232均沿着第一方向延申,所述第一导向板231和第二导向板232形成沿第一方向收容所述电子标签主体210的收容腔243。所述第一导向板231上设置第一导电轨202和第一连接槽241,所述第二导向板231上设置第二导电轨232和第二连接槽242;该第一连接槽241和第二连接槽242与所述电子标签主体210的收容腔243联通。

参照图3,所述电子标签100安装时,直接将电子标签主体210放入所述第一导板231和第二导板232之间形成的腔体243,所述第一导板231和第二导板232之间的腔体,沿着第一方向延申a1,所述电子标签100放入所述腔体243时,所述电子标签屏幕的延申方向a2与所述第一导板231和第二导板232的延申方向垂直。将所述电子标签100从第一方向a1旋转至第二方向a2时,所述电子标签上的第一固定板311和第二固定板312的端部进入所述第一连接槽241以及第二连接槽242。

所述电子标签主体210在所述收容腔内243从第一方向a1旋转至第二方向a2,所述主体上的第一电连接端子211与第一导电轨202电性连接,所述主体上的第二电连接端子212与第二导电轨206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板231包括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导电轨202的第一导电轨槽241,所述第一导电轨槽241靠近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2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连接端子入口203,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211通过所述电连接端子入口203与所述第一导电轨202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轨槽206包括从所述第一导电轨壁向外延申的第一水平挡板234、第二水平挡板207,以及用于形成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的入口203的第一垂直挡板205和第二垂直挡板207,所述第一垂直挡板205和第二垂直挡板207分别从所述第一水平234和第二水平挡板236垂直相对延申。

所述第二导向板236包括用于收容所述第二导电轨206的的第二导电轨槽242,所述第二导电轨槽242靠近第二电连接端子2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连接端子入口,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212通过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212入口与所述第二导电轨206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轨槽,包括从所述第二导电轨206壁表面向外延申的第四水平挡板251和第五水平挡板252,所述第四水平挡板251和第五水平挡板252,以及用于形成第二电连接端212子入口209的第四垂直挡板251和第五垂直挡板252,所述第四垂直挡板253和第五垂直挡板254分别从所述第四水平挡板251和第五水平挡板252相对延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板231包括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固定板211的第一连接槽241。所述第一连接槽241可位于所述导电轨槽的上方或下方,所述导电轨槽与第一连接槽241相邻设置,其可共用第一或第二水平挡板(第一连接槽在第一导电轨槽下方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板232包括用于固定板的第二连接槽242。所述第二连接槽242可位于所述导电轨的上方或下方,所述导电轨槽261与第二连接槽242相邻设置,其可共用第四或第为水平挡板25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槽241内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11垂直并用于固定第一固定板211的第一筋条206,该第一筋条206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11进入所述第一连接槽241时能够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211。所述第二固定板212内包括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12垂直并用于固定第二固定板212的第二筋条208,该第二筋条208在所述第二固定板212进入所述第二连接槽242时能够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板21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板231被固定在第一导向槽241中,所述第二导向板232被安装在第二导向槽242中,所述形成第一、第二导向槽241、242的结构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导向板231和第二导向板232能够在所述第一、第二导向槽241、242内滑动,在需要对所述导向板进行更换或维修时,首先将所述电子标签100拆除,可从所述导向板座201的端部将所述第一或第二导向板滑出。

进一步地,参照图4,所述第一固定板311包括第一倒角部301和第一直角部302,第二固定板312包括第二倒角部306和第二直角部304;所述电子标签从第一方向a1(参照图3)旋转至第二方向a2过程中第一倒角301逐渐靠近并进入所述第一连接槽241,所述第一倒角301以旋转轴为中心的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直角部302的最大直径并且小于旋转轴到所述第一连接槽241的垂直距离,使得所述第一倒角部301的能够顺滑的进入所述第一连接槽241,第一倒角部301先于第一直角部302进入所述第一连接槽241,所述第一直角部303在所述电子标签处于第二方向a2时卡在所述第一连接槽241内防止所述电子标签继续沿着第一方向a1到第二方向a2转动。与第一倒角原理相同,所述第二倒角304先于第二直角306进入所述第二连接槽242,并且第二倒角304能够防止所述电子标签从第一方向向第二方向继续转动。

进一步地,参照图3-5还可将所述第一、第二固定板设置两个倒角部,其中一个倒角部的半径大于另一个倒角部的半径。具体的为,第一固定板311包括第一倒角部301和第二倒角部302,在第一倒角部301和第二倒角部302之间为平直的连接边缘303,该连接边缘303进入所述第一连接槽241后能够防止所述电子标签100继续沿着第一方向a1第二方向转动a2。第二固定板312包第三倒角部308和第四倒角部310,在第三倒角部308和第四倒角部310之间为平直的连接边缘,该连接边缘303进入所述第一连接槽241后能够防止所述电子标签继续沿着第一方向向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电子标签从第一方向a1旋转至第二方向a2,所述第一倒角部301先于第二倒角部303进入所述第一连接槽241,所述第三倒角部308先于第四倒角部进入第二连接槽310。所述第二倒角部302和第四倒角部310在用户拆卸所述电子标签时,即电子标签从第二方向a2向第一方向a1转动时,所述第二、第四倒角部能够防止第一固定板311和第二固定板312卡住所述第一、第二连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电连接端子211与弹性复位件连第二接,所述电子标签从第一方向旋转至第二方向,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与第一导电轨接触,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述弹性复位件被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驱动产生复位力;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与第二导电轨接触,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述弹性复位件被第二电连接端子驱动产生复位力。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11和第二连接端子212与弹性复位件210连接起到两个作用,其一始终保持第一连接端子211和第二连接端子212与第一、第二导电轨电性连接,防止多次拆卸等原因设备老化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第一连接端子211和第二连接端子212被弹性件210的复位力保持住,其具有一定的紧固作用防止电子标签在供电装置上意外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标签100从第一方向a1旋转至第二方向a2,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211与所述第一导电轨202接触的一端211被所述导电轨202压缩,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212部分或全部地进入所述电子标签主体内并压缩所述弹性复位件使之产生复位力;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212与所述第二导电轨206接触的一端被所述第二导电轨206压缩,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212部分或全部地进入所述电子标签主体内部210并压缩所述弹性复210位件使之产生复位力。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标签从第二方向a2旋转至第一方向a1,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211和第二电连接端子212被所述弹性复位件210复位,从所述第二位置复位至原始位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使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固定在所述供电装置上,并且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都设置倒角以方便转动拆卸,所述供电装置内的连接槽方便电子标签滑动时调整电子标签的位置,同时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的弹性复位件使得所述所述电子标签电联接始终保持紧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