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碰撞的自动装订机用安全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7047发布日期:2020-05-26 18:30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碰撞的自动装订机用安全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订机防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防碰撞的自动装订机用安全防护罩。



背景技术:

装订机的产品类型是指装订机所采用的装订方式,目前市场上一般有热熔式装订机、梳式胶圈装订机、铁圈装订机、订条装订机、财务装订机等等;具有的优点有:操作简单、速度快,耗材成本低,式样精美等,属于不可拆卸型,适用于中小型的文印中心、中小型的办公文件装订,以及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单位,装订机可以参考cn207345321u号专利,其主要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外壁与外壳的内壁相连,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相连,所述固定块的外侧设有立板。该财务凭证装订机,通过外壳、底座和滑杆之间的配合,使装订机的连接更加稳定,外壳能够防护内壁的装置不被雨水和灰尘侵蚀,当遇到较厚的票据凭证时,会压断装钉使装订机损坏或是卡住的缺点,通过托架和电机之间的配合在销轴的作用下,可以将托架进行调节,从而克服了传统装订机的装订角度单打一的缺点,通过滑道与滑杆之间的配合,使底座能够在滑道上滑动,从而克服了传统装订机不能转动装订的缺点,适合推广应用;现有类似的装订机,对装订机外部防护效果较差,装订机极易受到外部物品的撞击,导致装订机内部零件受损,影响装订机使用寿命;并且在对装订机使用时,对装订机打孔装订部位防护效果较差,操作者手部容易触碰到装订机下压打孔部位,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碰撞的自动装订机用安全防护罩,以解决现有类似的装订机,对装订机外部防护效果较差,装订机极易受到外部物品的撞击,导致装订机内部零件受损,影响装订机使用寿命;并且在对装订机使用时,对装订机打孔装订部位防护效果较差,操作者手部容易触碰到装订机下压打孔部位,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防碰撞的自动装订机用安全防护罩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防碰撞的自动装订机用安全防护罩,包括装订机,固定槽,外罩,固定卡勾,手柄,防护内罩,限位凸块,下滑罩,下滑孔,电动伸缩杆和橡胶压合条;所述装订机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处固定槽,且外罩安装在装订机外部;所述手柄共有两处,且两处手柄分别安装在装订机底部左右两侧;所述防护内罩为弧形板状结构,且防护内罩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两处限位凸块;所述下滑罩为弧形板状结构,且下滑罩滑动连接于防护内罩前端外部;所述电动伸缩杆通过电源线与装订机内部控制电路相连,且电动伸缩杆底部与下滑罩相连;所述橡胶压合条为长条状,且橡胶压合条安装在下滑罩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外罩为中空状套装在装订机外侧端面上,且外罩底部左右两侧内端面上分别设有一处固定卡勾;所述固定卡勾钩挂在装订机底部左右两侧外端面所开设的固定槽内,且固定卡勾外侧设有一处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外罩中间部位为w型可伸缩状。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内罩呈环绕状安装在装订机装订部位底部端面上,且下滑罩滑动连接于防护内罩外部,并且防护内罩和下滑罩均为透明状。

进一步的,所述下滑罩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两处下滑孔,且下滑孔滑动连接于防护内罩左右两侧所设有的限位凸块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伸缩杆共有两处,且两处电动伸缩杆呈倒置状分别安装在装订机左右两侧端面上,并且两电动伸缩杆底部推杆分别连接于下滑罩左右两侧外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压合条顶部为槽型结构,且橡胶压合条顶部呈环绕状套装在下滑罩底部端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外罩、固定卡勾和手柄的设置,有利于将外罩套装在装订机外部,并通过固定卡勾将外罩底部钩挂在装订机底部外侧所开设的固定槽内,对外罩底部进行固定,保障外罩对装订机外部防护使用时的牢固性;并且配合外罩中间部位w型可伸缩状的设置,可对外罩上下两端进行收缩,缩短外罩自身高度,使外罩呈扁平状,便于人员拿取存放,降低外罩空间占用面积。

2.防护内罩、下滑罩和电动伸缩杆的设置,有利于在装订机对装订材料进行打眼装订前,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防护内罩外侧下滑罩向下移动,对装订机打眼装订部位进行环绕防护,避免人员手部插入装订机打眼装订部位处,对人员造成伤害;并且配合限位凸块和下滑孔滑的设置,可在下滑罩上下滑动调节时,通过下滑孔与限位凸块滑动连接,对下滑罩左右两侧进行限位,保证下滑罩滑动调节时的稳定性。

3.橡胶压合条的设置,有利于在下滑罩带动橡胶压合条向下移动时,使橡胶压合条底部压合在装订材料顶部端面上,对装订材料进行固定,使装订材料固定在装订机底部装订台顶部端面上,保障装订材料打孔装订部位的精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罩与装订机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罩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装订机内部防护内罩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滑罩收缩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滑罩延伸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装订机;101、固定槽;2、外罩;201、固定卡勾;3、手柄;4、防护内罩;401、限位凸块;5、下滑罩;501、下滑孔;6、电动伸缩杆;7、橡胶压合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碰撞的自动装订机用安全防护罩,包括装订机1,固定槽101,外罩2,固定卡勾201,手柄3,防护内罩4,限位凸块401,下滑罩5,下滑孔501,电动伸缩杆6和橡胶压合条7;所述装订机1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处固定槽101,且外罩2安装在装订机1外部;所述手柄3共有两处,且两处手柄3分别安装在装订机1底部左右两侧;所述防护内罩4为弧形板状结构,且防护内罩4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两处限位凸块401;所述下滑罩5为弧形板状结构,且下滑罩5滑动连接于防护内罩4前端外部;所述电动伸缩杆6通过电源线与装订机1内部控制电路相连,且电动伸缩杆6底部与下滑罩5相连;所述橡胶压合条7为长条状,且橡胶压合条7安装在下滑罩5底部。

其中,所述外罩2为中空状套装在装订机1外侧端面上,且外罩2底部左右两侧内端面上分别设有一处固定卡勾201;所述固定卡勾201钩挂在装订机1底部左右两侧外端面所开设的固定槽101内,且固定卡勾201外侧设有一处手柄3;具体作用,可通过固定卡勾201将外罩2底部钩挂在装订机1底部外侧所开设的固定槽101内,对外罩2底部进行固定,保障外罩2对装订机1外部防护使用时的牢固性。

其中,所述外罩2中间部位为w型可伸缩状;具体作用,可对外罩2上下两端进行收缩,缩短外罩2自身高度,使外罩2呈扁平状,便于人员拿取存放,降低外罩2空间占用面积。

其中,所述防护内罩4呈环绕状安装在装订机1装订部位底部端面上,且下滑罩5滑动连接于防护内罩4外部,并且防护内罩4和下滑罩5均为透明状;具体作用,可在装订机1对装订材料进行打眼装订时,通过防护内罩4和下滑罩5对装订机1打眼装订部位进行环绕防护,避免人员手部插入装订机1打眼装订部位处,对人员造成伤害。

其中,所述下滑罩5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两处下滑孔501,且下滑孔501滑动连接于防护内罩4左右两侧所设有的限位凸块401外部;具体作用,可在下滑罩5上下滑动调节时,通过下滑孔501与限位凸块401滑动连接,对下滑罩5左右两侧进行限位,保证下滑罩5滑动调节时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电动伸缩杆6共有两处,且两处电动伸缩杆6呈倒置状分别安装在装订机1左右两侧端面上,并且两电动伸缩杆6底部推杆分别连接于下滑罩5左右两侧外端面上;具体作用,可在装订机1打孔装订前,通过电动伸缩杆6带动下滑罩5向下移动,将装订机1打孔装订区域与外部隔绝开来,保证装订机1使用时的安全性。

其中,所述橡胶压合条7顶部为槽型结构,且橡胶压合条7顶部呈环绕状套装在下滑罩5底部端面上;具体作用,可在下滑罩5带动橡胶压合条7向下移动时,使橡胶压合条7底部压合在装订材料顶部端面上,对装订材料进行固定,使装订材料固定在装订机1底部装订台顶部端面上,保障装订材料打孔装订部位的精准性。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扁平状的外罩2进行拉伸,使外罩2保障撑开状态,使用者即可将外罩2套装在装订机1外侧,使外罩2底部固定卡勾201钩挂在装订机1底部固定槽101内,对外罩2底部进行固定,通过外罩2对装订机1外部进行防护;当人员使用装订机1对装订材料进行打孔装订时,电动伸缩杆6启动,带动下滑罩5向下移送,通过防护内罩4和下滑罩5对装订机1打眼装订部位进行环绕防护,避免人员手部插入装订机1打眼装订部位处,对人员造成伤害;下滑罩5向下移动的同时,带动橡胶压合条7压合在装订材料顶部端面上,对装订材料进行固定,使用者即可启动装订机1对装订材料进行打孔装订作业,保障装订机1使用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