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盘包本机的刷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8227发布日期:2020-12-08 13:17阅读:86来源:国知局
圆盘包本机的刷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胶装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圆盘包本机的刷胶装置。



背景技术:

胶装机作为一种印后设备,可用于装订书本、相册、便签簿、精装本等书籍,随着现在人们对文明文化的注重提高,多数人还是喜欢翻阅书籍,所以对书籍的需求量也大大的提高,现有技术中胶装机基本属于直线流水线型工作原理,一台胶装机只设有一个置本台,要完成整套的胶装过程才能开始新一轮的胶装,大大的降低了胶装的效率,从而影响了生产的速度,因此就有了一种圆盘包本机。

如图1所示,目前市场上的圆盘包本机,它主要包括由机架201、刷胶区202、封面输送区203、大转盘204、置本装置205及自动控制等部分组成,刷胶区202包括敞口设置的胶盒1,胶盒1内设有刷胶轮2,其特点是整个刷胶包封面过程是在一个圆盘形的流水线上进行,这种形式的包封机大多用于厚本、单联平装书籍的包封面。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胶盒1由于是敞口设置,胶盒1内胶水会发出刺激性气味,这样就无法在工厂内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废气对工作环境造成影响的圆盘包本机的刷胶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圆盘包本机的刷胶装置,包括胶盒和设置在胶盒内的刷胶轮,还包括排气管和离心风机,所述排气管一端朝向胶盒设置,所述排气管与离心风机进风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离心风机启动在排气管内产生负压,通过负压抽取胶水产生的刺激性气体,排气管将刺激性气体排放或进一步处理,从而避免刺激性气体破坏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胶盒上罩设有风罩,所述排气管与风罩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罩罩设在胶盒上,减少刺激性气体飘到空气中,这样对刺激性气体的吸收更加完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风罩与排气管的连接处设有逆止阀,所述逆止阀包括筒形阀体,所述阀体一端与风罩连通,另一端与排气管连通,所述阀体内壁环设有环形凸缘,所述阀体内设有沿其径向设置的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位于环形凸缘背向阀体与风罩连接的一侧,所述铰接轴上转动连接有两块蝶板,两块所述蝶板外沿搭靠在环形凸缘上,所述铰接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两端分别与相应的蝶板抵触,所述扭簧驱使蝶板与环形凸缘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离心风机启动在排管内产生负压,两块蝶板在负压作用下相向移动,扭簧受压缩,从而打开逆止阀,这样刺激性气体便可进入排气管中;当离心风机停机时,受压缩的扭簧展开,两块蝶板在扭簧的作用下朝向风罩方向运动并抵靠在环形凸缘上,将逆止阀关闭,避免气体回流。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蝶板背向风罩一侧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设有限位凹槽,所述扭簧两端分别嵌入相应的限位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座对扭簧在铰接轴上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扭簧在铰接轴上移动导致两块蝶板受力不均匀。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气管背向风罩一端设有冷却筒,所述排气管背向胶盒一端插入冷却筒内,所述冷却筒顶部开设有排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刺激性气体由排气管进入冷却筒内,冷却筒内的冷却水对刺激性气体进行冷却,刺激性气体中的颗粒冷却留在冷却水中,这样可以减少刺激性气体飘逸到空气中,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气口内设有过滤网板,所述排气口上铰接有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排气口打开排气时,过滤网板避免杂质通过排气口落入冷却筒中。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胶盒内设有电加热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天气较冷的情况下,胶盒内的胶水很容易凝固,电加热管对胶盒内的胶水加热使得胶水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这样当刷胶轮转动时就可粘附胶水,并涂覆到书本背面。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刷胶轮与胶盒之间设有轮架,所述刷胶轮转动设置在轮架上,所述轮架固定设置在胶盒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轮架对刷胶轮支撑,当胶轮转动时,就可不断将胶水涂覆到书本背面。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离心风机和排气管配合将刺激性气体排放或进一步处理,从而避免刺激性气体破坏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2.冷却筒内的冷却水对刺激性气体进行冷却,刺激性气体中的颗粒冷却留在冷却水中,这样可以减少刺激性气体飘逸到空气中,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3.电加热管对胶盒内的胶水加热使得胶水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这样当刷胶轮转动时就可粘附胶水,并涂覆到书本背面。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圆盘包本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刷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用于体现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逆止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用于体现环形凸缘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冷却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胶盒;11、安装板;2、刷胶轮;3、风罩;31、盒体;32、挡板;4、离心风机;6、轮架;61、支杆;62、转轴;7、电加热管;8、排气管;9、逆止阀;91、阀体;92、环形凸缘;93、铰接轴;94、蝶板;95、限位座;951、限位凹槽;96、扭簧;10、冷却筒;101、支腿;102、排气口;103、过滤网板;104、盖板;105、排水阀;201、机架;202、刷胶区;203、封面输送区;204、大转盘;205、置本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参照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圆盘包本机的刷胶装置,包括胶盒1、刷胶轮2、风罩3、离心风机4和冷却筒10。

参照图2和3,胶盒1呈长方体结构,胶盒1敞口设置,胶盒1位于大转盘204下方,胶盒1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201上,胶盒1部分位于大转盘204下方,另一部分露出大转盘204。

参照图3和4,刷胶轮2设有两个且均位于胶盒1内,刷胶轮2位于大转盘204下方,刷胶轮2与胶盒1之间设有轮架6。轮架6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支杆61,支杆61伸入胶盒1内,支杆61背向刷胶轮2一端与胶盒1固定连接,两根支杆61朝向刷胶轮2的一端之间设有转轴62,刷胶轮2转动套设在转轴62上。

胶盒1与支杆61的连接处设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上设有安装孔,支杆61朝向安装板11一端也设有安装孔,两个安装孔之间穿设有螺栓并通过螺母锁紧。这样设置不仅安装方便,还便于调节支杆61倾斜的角度,进而实现调节刷胶轮2在胶盒1内的位置。

参照图4,胶盒1内设有电加热管7,电加热管7采用电加热盘管,电加热盘管位于胶盒1内底部。在天气较冷的情况下,电加热管7对胶盒1内的胶水加热使得胶水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这样当刷胶轮2转动时就可粘附胶水,并涂覆到书本背面。

参照图5,风罩3包括长方体形状的盒体31,盒体31朝向大转盘204一侧敞口设置,盒体11顶面设有挡板32,挡板32盖在胶盒1露出大转盘204的部分,盒体31底面通过安装板11与胶盒1底面固定连接。

参照图5和6,盒体31背向敞口一侧连通有排气管8,排气管8采用塑料波纹管,排气管8与盒体31之间设有逆止阀9,逆止阀9包括筒形阀体91,阀体91水平设置,阀体91一端与风罩3连通,另一端与排气管8连通。

参照图5和6,阀体91内壁环设有环形凸缘92(见图7),阀体91内设有沿其径向设置的铰接轴93,铰接轴93位于环形凸缘92背向阀体91与风罩3连接的一侧,铰接轴93上转动连接有两块蝶板94,两块蝶板94外沿搭靠在环形凸缘92上,铰接轴93上套设有扭簧96,扭簧96两端分别与相应的蝶板94抵触,扭簧96驱使蝶板94与环形凸缘92抵触。

蝶板94背向风罩3一侧设有限位座95,限位座95上设有限位凹槽951,扭簧96两端分别嵌入相应的限位凹槽951内。

当离心风机4启动在排气管8内产生负压,两块蝶板94在负压作用下相向移动,扭簧96受压缩,从而打开逆止阀9,这样刺激性气体便可进入排气管8中;当离心风机4停机时,受压缩的扭簧96展开,两块蝶板94在扭簧96的作用下朝向风罩3方向运动并抵靠在环形凸缘92上,将逆止阀9关闭,避免气体回流。

参照图3和8,排气管8与离心风机4连通,排气管8背向风罩3一端设有冷却筒10,冷却筒10内装有冷却水,排气管8背向胶盒1一端插入冷却筒10的冷却水液面以下,冷却筒10顶部开设有排气口102。刺激性气体由排气管8进入冷却筒10内,冷却筒10内的冷却水对刺激性气体进行冷却,刺激性气体中的颗粒冷却留在冷却水中,这样可以减少刺激性气体飘逸到空气中,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冷却筒10外壁焊接有三根支腿101并通过支腿101支撑,支腿101环绕冷却筒10设置,冷却筒10底部设置成锥状,并在冷却筒10底端设有排水阀105。排气口102内设有过滤网板103,排气口102上铰接有盖板104。当将排气口102打开排气时,过滤网板103避免杂质通过排气口102落入冷却筒10中。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大转盘204带动书本转动至刷胶轮2处时,书本背面与刷胶轮2抵触并带动刷胶轮2转动,刷胶轮2部分浸入胶水内,刷胶轮2转动的同时周身粘附胶水。

胶装的同时,离心风机4启动在排气管8内产生负压,逆止阀9内的两块蝶板94在负压作用下相向移动,扭簧受压缩,从而打开逆止阀9,这样刺激性气体便可进入排气管8中,并排放到冷却筒10中,冷却筒10内的冷却水对刺激性气体进行冷却,刺激性气体中的颗粒冷却留在冷却水中。

当设备停止工作时,受压缩的扭簧展开,两块蝶板94在扭簧的作用下朝向风罩3方向运动并抵靠在环形凸缘92上,将逆止阀9关闭,避免气体回流。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