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的信号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28408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的信号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该显示面板的信号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0002]平板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FPD)以其耗电量低、发热量少、重量轻、非辐射性等优点,已经被使用于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中,并且逐渐地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器。其中,主动矩阵(Active Matrix)式显示装置虽然生产成本相对较昂贵且制程较复杂,但适用于大尺寸、高解析度、高资讯容量的全彩化显示,因此已然成为显示装置的主流。另外,由于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1de,LED)在制程与材料方面的不断改良,使得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大幅提升。不同于一般的发光源,发光二极管具有低耗电量、低污染、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发光响应时间短及体积小等特性,已被广泛地运用至许多种类的电子产品中。
[0003]另一方面,在现有的微组件转置技术(u-Device transfer technique)中,第一阶段应用是将micro-LED转置到阵列基板,并搭配主动元件(诸如薄膜晶体管)驱动电路;第二阶段应用是将驱动电路以芯片的形式透过转置技术放置在显示面板的主动区(ActiveArea)。显示面板上仅需提供导线,将前端系统提供的讯号连接至驱动芯片,再将驱动芯片的输出脚位连接每个发光元件,从而达到驱动显示的效果。在设计过程中,如果将驱动芯片放置在面板的主动区,则芯片的输出讯号与输入讯号走线需要被仔细考虑。当前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在于,将输入讯号的走线(诸如电源线、数据线、控制信号线)集中于一区,且输出讯号的走线再以扇出(fan-out)方式接至发光元件。然而,这种走线方式不仅布线复杂,而且易产生诸如许多信号走线交叠(crossover)、输出讯号走线到发光元件间的阻抗控制较困难等不良情形。
[0004]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信号驱动电路,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是业内相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发明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用于显示面板的信号驱动电路在输入讯号和输出讯号走线时所造成的上述困扰,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颖的、用于显示面板的信号驱动电路,藉由驱动芯片的输出脚位安排与设计方式,不仅可简化布线困难度,而且还可避免讯号线的交叠情形。
[0006]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信号驱动电路,该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具有多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设有一发光单元,其中,所述信号驱动电路包括:
[0007]至少一驱动芯片,包括多个输入引脚和多个输出引脚,其中所述输入引脚用于接收控制信号或电源信号,所述输出引脚用于驱动所述子像素的发光单元;
[0008]多条传递线(passline),每条传递线沿着所述子像素的边界延伸且电性耦接至所述输入引脚;以及
[0009]多条驱动线(drivingline),每条驱动线设置于所述子像素相对应的相邻两传递线之间且电性耦接至所述输出引脚。
[0010]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传递线为数据线、控制信号线或电源线。
[0011]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驱动芯片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第一侧和一第二侧,位于所述第一侧的相邻两输出引脚分别电性耦接至同色且相邻两行的子像素;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侧的相邻两输出引脚分别电性耦接至同色且相邻两行的子像素。
[0012]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驱动芯片的多个输出引脚之间的间距满足如下关系式:
[0013]P = S/(n+l);
[0014]其中,P为输出引脚间的间距,S为每个子像素的宽度尺寸,η为所述驱动芯片单侧控制的同色子像素的行数目。
[0015]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传递线及所述驱动线垂直于所述驱动芯片的输入引脚及输出引脚之间的连线。
[0016]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发光单元为发光二极管。
[0017]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信号驱动电路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且间隔设置的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每个驱动芯片还包括一第三侧,其中,位于所述第三侧的输出引脚经由所述驱动线电性耦接至对应子像素的发光单元。
[0018]在其中的一实施例,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三侧上的输出引脚的所述驱动线呈L型走线形状。
[0019]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驱动线位于一第一金属层,所述传递线位于一第二金属层,其中所述第二金属层不同于所述第一金属层。
[0020]采用本发明的用于显示面板的信号驱动电路,其包括至少一驱动芯片、多条传递线以及多条驱动线,每一驱动芯片具有多个输入引脚和多个输出引脚,这些输入引脚用于接收控制信号或电源信号,这些输出引脚用于驱动子像素的发光单元,每条传递线沿着子像素的边界延伸且电性耦接至输入引脚,每条驱动线设置于子像素相对应的相邻两传递线之间且电性耦接至输出引脚。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将传递线和驱动线沿竖直方向走线,且设置传递线于子像素的边界以及设置驱动线于相邻的两传递线之间,从而实现驱动芯片单边驱动多行子像素的架构,不仅避开走线之间因交叉所引起的讯号干扰,而且还可降低走线阻抗均衡控制的困难度,提升设计效率及画面显示品质。
【附图说明】
[0021]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其中,
[0022]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一种基于驱动芯片来驱动显示面板主动区中的发光二极管的电路原理不意图;
[0023]图2Α示出图1的驱动电路的多个驱动芯片排列以及输入信号(inputsignal)与驱动信号(output signal)的走线示意图;
[0024]图2B示出图2A的驱动电路的任一驱动芯片的多个驱动信号采用扇出方式(fan-out) 走线来驱动发光二极管的电路示意图 ;
[0025]图3示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用于显示面板的信号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示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用于显示面板的信号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27]图5示出依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方式,用于显示面板的信号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附图以及本发明的下述各种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组件。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此外,附图仅仅用于示意性地加以说明,并未依照其原尺寸进行绘制。
[0029]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各个方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30]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一种基于驱动芯片来驱动显示面板主动区中的发光二极管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2A示出图1的驱动电路的多个驱动芯片排列以及输入信号与驱动信号的走线示意图。图2B示出图2A的驱动电路的任一驱动芯片的多个驱动信号采用扇出方式(fan-out)走线来驱动发光二极管的电路示意图。
[0031]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当采用驱动芯片(drivingchip)驱动显示面板的主动区(Active Area)的发光二极管时,显示面板上仅需提供导线,藉由导线将前端系统提供的讯号连接至驱动芯片,再利用驱动芯片的输出脚位将驱动信号施加至每个发光元件(诸如发光二极管),从而达到驱动显示的效果。
[0032]参照图1,驱动芯片100包括多个输入引脚(input pin)和多个输出引脚(outputpin)。其中,输入引脚分别以P1、P2和P3标识,输出引脚分别以P4、P5和P6标识。此外,该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pixel),每个像素具有多个子像素(sub pixel),每个子像素设有一发光二极管。在图1中,发光二极管LED1对应于单个像素中的红色子像素,发光二极管LED2对应于单个像素中的绿色子像素,发光二极管LED3对应于单个像素中的蓝色子像素。
[0033]在正常运行时,驱动芯片100的输入引脚P1接收前端系统的信号IN1,并透过输出引脚P4将对应的驱动信号施加于发光二极管LED1。类似地,驱动芯片100的输入引脚P2接收前端系统的信号IN2,并透过输出引脚P5将对应的驱动信号施加于发光二极管LED2;驱动芯片100的输入引脚P3接收前端系统的信号IN3,并透过输出引脚P6将对应的驱动信号施加于发光二极管LED3。
[0034]参照图2A和图2B,现有的一种驱动架构包括多个驱动芯片100、多个传递线(passline)20和多个驱动线(driving line)30。例如,传递线20可以是电源线(power line)、数据线(data line)或控制信号线(con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