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6238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雕刻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雕刻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为一种已知的激光雕刻机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一种已知的雕刻用固定 装置的示意图。请一并参考图1与图2。待处理物件4具有壳体40与固定夹42。固定夹 42连接于壳体40。在壳体40上具有待雕位置B。激光雕刻机1用于雕刻待处理物件4的 待雕位置B。雕刻用固定装置2用于固定待处理物件4以进行雕刻。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激光雕刻机1包括雕刻头10以及旋转平台12。雕刻头10 设置于旋转平台12的上方。围绕旋转平台12的圆心等距地设置有八个固定座14,用于放 置待处理物件4。当旋转平台12沿方向D旋转时,八个固定座14依次旋转至雕刻头10的 下方。 如图2所示,雕刻用固定装置2具有侧壁20与固定部22。固定部22为剖面呈梯 形的块状结构。待处理物件4固定于雕刻用固定装置2。于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先用 手指捏住待处理物件4,使壳体40与固定夹42打开足够的角度,再将雕刻用固定装置2的 固定部22塞入待处理物件4的壳体40与固定夹42的间隙中,然后强制推动待处理物件4 以使壳体40与固定夹42的内侧边贴合于侧壁20,从而将待处理物件4打开至雕刻角度。 接着,将雕刻用固定装置2固定于激光雕刻机1的固定座14。旋转平台12会带动 待处理物件4与雕刻用固定装置2沿方向D转动,使得雕刻头10对准待处理物件4的待雕 位置B以进行雕刻。然而,由于雕刻用固定装置2无法为待处理物件4提供持续且全面的 固定作用,因此,于上述旋转过程中,待处理物件4于雕刻用固定装置2上的位置容易跑动。 如此,当待处理物件4旋转至雕刻头10的下方时,雕刻头10无法正确雕刻待处理物件4的 待雕位置B,从而造成产品报废。 此外,于上述操作过程中,从雕刻用固定装置2上取放待处理物件4较为费时费 力。如此,会影响工作效率并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雕刻用固定装置,可准确定位待处理物件和方便操 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雕刻用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待处理物件以进行雕刻。雕刻用 固定装置包括本体以及第一固定模块。本体用于容置待处理物件。第一固定模块设置于本 体且包括转轴、第一弹性件、滚珠定位件、第一固定件以及一组滚珠。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 本体。第一弹性件套设于转轴的一端且抵靠本体。滚珠定位件固定于转轴且具有第一组定 位槽与第二组定位槽。第一固定件固定于转轴并用于抵压待处理物件。上述这组滚珠设置 于本体且位于第一组定位槽内。当转轴旋转预定角度后,上述这组滚珠由第一组定位槽落 入第二组定位槽内,第一弹性件施加作用力于转轴,使得第一固定件将待处理物件固定至雕刻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利用第一固定模块,雕刻用固定装置可将待处理 物件稳固地固定至雕刻位置。当雕刻用固定装置应用于激光雕刻机以进行雕刻时,待处理 物件于雕刻用固定装置上的位置不容易跑动,激光雕刻机的雕刻头可正确地雕刻待处理物 件。此外,第一固定模块的操作灵活快捷,便于操作者使用。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将配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所示为一种已知的激光雕刻机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一种已知的雕刻用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雕刻用固定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雕刻用固定装置的第一固定模块 的示意图。 图5A与图5B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雕刻用固定装置的第一固 定模块的局部示意图。 图6A与图6B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雕刻用固定装置的作动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图3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雕刻用固定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 4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雕刻用固定装置的第一固定模块的示意图。图 5A与图5B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雕刻用固定装置的第一固定模块的局 部示意图。请一并参考图3至图5B。 于本实施例中,雕刻用固定装置3用于固定待处理物件(图未示)以应用于激光 雕刻机1 (如图1所示)进行雕刻。其中,待处理物件例如可为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外壳。 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雕刻用固定装置3包括底板30、本体32、引导件34、第一固定 模块36以及第二固定模块38。其中,本体32设置于底板30。引导件34、第一固定模块36 以及第二固定模块38设置于本体32。 于本实施例中,底板30为铝质平板。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于其它实 施例中,亦可不设置此底板30 。 于本实施例中,本体32具有第一容置件321、第二容置件322、第三容置件323、取 指槽324以及观望孔325。其中,第二容置件322与第三容置件323相对而设,且位于第一 容置件321的相同侧。此外,第一容置件321、第二容置件322与第三容置件323形成一容 置区326,用于容置待处理物件。 于本实施例中,取指槽324设置于第一容置件321,且位于容置区326的一侧。利 用取指槽324,操作者可方便地从容置区326中取出待处理物件。于此,取指槽324为设置 于第一容置件321上表面的弧形凹陷部。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0023]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置件322固定于第一容置件321且具有第一挡止部3221。
第一挡止部3221位于容置区326的一侧,待处理物件可抵靠于第一挡止部3221。 于本实施例中,观望孔325设置于第二容置件322。观望孔325可为穿孔,并位于
第一挡止部3221的上方。由此,操作者可从雕刻用固定装置3的正面观察待处理物件的固
定位置是否准确。 于本实施例中,第三容置件323具有第二挡止部3232与第三挡止部3233。第二挡 止部3232与第三挡止部3233为第三容置件323上的凸出块,且第三挡止部3233大于第二 挡止部3232。 于本实施例中,引导件34固定于本体32的第一容置件321且位于容置区326。如 图3所示,第一容置件321具有嵌槽3212。引导件34具有嵌合部340、固定部342以及楔形 引导部344。于此,嵌合部340为一插块。嵌合部340可插入第一容置件321的嵌槽3212 内,从而将引导件34固定于第一容置件321。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固定方式。 于其它实施例中,亦可利用螺丝锁固等其它固定方式将引导件34固定于本体32。 于本实施例中,利用嵌合部340与嵌槽3212的配合,引导件34可插拔地固定于第 一容置件321。由此,当引导件34磨损后,引导件34可脱离第一容置件321以更换新的引 导件。如此,延长了雕刻用固定装置3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此外,引导件34与本体32 为独立加工的元件,亦降低了雕刻用固定装置3的加工难度。 于本实施例中,引导件34的楔形引导部344为三角块状结构。楔形引导部344用 于插入待处理物件以引导待处理物件打开至一雕刻角度。关于引导件34的具体操作容后 详述。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模块36设置于本体32的第一容置件321与第二容置件 322,用于沿第一方向D1固定待处理物件。第二固定模块38设置于本体32的第三容置件 323,用于沿第二方向D2固定待处理物件。其中,第一方向Dl垂直于第二方向D2。 以下分别说明第一固定模块36与第二固定模块38的具体结构与作动原理。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模块36包括转轴360、调节螺母361、垫片3611、第一弹 性件362、铜套363、一组滚珠364、第一滚珠固定板365、第二滚珠固定板367、滚珠定位件 366、第一固定件368以及第一操作件369。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 于本实施例中,转轴360具有第一端3601与第二端3602。转轴360的第一端3601 依次穿过本体32的第二容置件322与第一容置件321。此外,如图4所示,调节螺母361、 垫片3611、第一弹性件362、铜套363、第一滚珠固定板365、第二滚珠固定板367、滚珠定位 件366以及第一固定件368依次套设于转轴360。 具体而言,于本实施例中,调节螺母361固定于转轴360的第一端3601。第一弹性 件362套设于转轴360的第一端3601且位于垫片3611与铜套363之间。然而,本实用新 型并不仅限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亦可不设置此垫片3611,第一弹性件362可直接位于调 节螺母361与铜套363之间。此外,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62为弹簧。然而,本实用 新型并不仅限于此。 于本实施例中,两个铜套363 (如图4所示)分别固定于本体32的第一容置件321 与第二容置件322。转轴360可转动地穿过铜套363。由此,转轴360可转动地穿设于本体 32。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0035]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368固定于转轴360的第二端3602。第一操作件369 与滚珠定位件366分别固定于第一固定件368的两侧。由此,滚珠定位件366、第一固定件 368以及第一操作件369可跟随转轴360相对于本体32转动。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滚珠固定板365与第二滚珠固定板367固定于本体32的第二 容置件322。滚珠定位件366叠合于第二滚珠固定板367。上述这组滚珠364设置于第一 滚珠定位板365、第二滚珠定位板367以及滚珠定位件366之间。转轴360分别穿过第一 滚珠固定板365、第二滚珠固定板367以及滚珠定位件366的中心位置。此外,于本实施例 中,第一滚珠固定板365、第二滚珠固定板367以及滚珠定位件366为大小一致的圆形板体。 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上述元件的形状。 于本实施例中,上述这组滚珠364包括两个滚珠。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 此。于其它实施例中,上述这组滚珠364亦可包括一个或三个滚珠。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滚珠固定板365具有两个圆弧槽(图未示)与两 个定位穿孔3650。上述两个圆弧槽用于容置上述这组滚珠364。此外,如图5A所示,第二 滚珠固定板367具有两个定位穿孔3670与两个滚珠穿孔3672,分别对应于第一滚珠固定板 365的两个定位穿孔3650与两个圆弧槽。 于本实施例中,两个螺丝(图未示)依次通过第二滚珠固定板367的定位穿孔 3670与第一滚珠固定板365的定位穿孔3650而锁固于本体32的第二容置件322。由此, 第一滚珠固定板365与第二滚珠固定板367固定于本体32的第二容置件322。然而,本实 用新型并不限定上述固定方式。于其它实施例中,亦可采用卡固等其它固定方式。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5A所示,上述这组滚珠364设置于第一滚珠固定板365的圆 弧槽内并穿过第二滚珠固定板367的滚珠穿孔3672。其中,上述这组滚珠364中的每个滚 珠的一部分皆外露于第二滚珠固定板367。此外,第一滚珠固定板365的圆弧槽与第二滚珠 固定板367上的滚珠穿孔3672的大小均略大于上述这组滚珠364的大小。由此,上述这组 滚珠364可滚动地设置于第一滚珠固定板365与第二滚珠固定板367。然而,本实用新型 并不限定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亦可不设置此第一滚珠固定板365与此第二滚珠固定板 367,而于本体32上直接设置圆弧槽用于容置上述这组滚珠364。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5B所示,滚珠定位件366具有转轴穿孔3660、第一组定位槽 3661、第二组定位槽3662以及两个定位穿孔3663。其中,转轴360穿过转轴穿孔3660。第 一组定位槽3661与第二组定位槽3662分别包括两个定位槽。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 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亦可根据需要设置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定位槽。此外,第一组定位槽 3661、第二组定位槽3662以及两个定位穿孔3663以转轴穿孔3660为中心等距地设置于其 周围。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5B所示,第一组定位槽3661位于第一直线Ll,第二组定位槽 3662位于第二直线L2。其中,第一直线Ll与第二直线L2的交点通过转轴穿孔3660 (即滚 珠定位件366的中心)。此外,第一直线L1与第二直线L2之间具有一夹角A。于此,夹角 A为60度。换言之,第一组定位槽3661与第二组定位槽3662之间的夹角为60度。然而,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 于本实施例中,两个螺丝(图未示)分别穿过两个定位穿孔3663以将滚珠定位件 366锁固于第一固定件368。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固定方式。[0044]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368具有压合部3680,用于沿第一方向Dl压合待处理 物件。第一操作件369固定于第一固定件368的压合部3680,用于控制转轴360转动一预 定角度。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操作件369亦可直接固定 于转轴360。此外,于本实施例中,上述预定角度即为第一组定位槽3661与第二组定位槽 3662之间的夹角A。 于本实施例中,待处理物件设置于容置区326。为了保证雕刻位置的准确性,待处 理物件的一侧需紧密贴合于本体32的第一容置件321。然而,于实际应用中,由于待处理 物件在制造时存在公差,因此,第一固定件368于第一方向Dl上的最佳运动轨迹为先沿第 四方向D4移动至最大位移,然后再沿第一方向Dl移动以压合待处理物件。其中,第四方向 D4与第一方向Dl互为反方向。以下详细说明第一固定件368的具体作动过程与原理。 于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固定件368处于初始位置(即未压合位置)时,上述这组滚 珠364位于滚珠定位件366的第一组定位槽3661内。第一弹性件362处于预压縮状态且 具有第一压縮量。 于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操作件369沿第三方向D3旋转预定角度(60度)后,上述 这组滚珠364由第一组定位槽3661落入第二组定位槽3662内。第一固定件368的压合部 3680转动至压合位置以将待处理物件固定至雕刻位置。 具体而言,当第一操作件369受到沿第三方向D3的旋转作用力时,第一操作件369 带动滚珠定位件366相对于第一滚珠定位板365与第二滚珠定位板367沿第三方向D3转 动。此时,上述这组滚珠364沿第四方向D4顶开滚珠定位件366以推动转轴360沿第四方 向D4移动。于上述过程中,由于第一弹性件362的一端通过铜套363抵靠于本体32的第 一容置件321,而调节螺母361压縮第一弹性件362的另一端,因此,第一弹性件362会沿第 一方向Dl施加一作用力于转轴360。 于本实施例中,于上述转动过程中,由于上述这组滚珠364凸出于第二固定板367 的部分呈弧形,因此,上述这组滚珠364顶开滚珠定位件366的距离先逐渐增至最大顶开距 离,然后逐渐减小,最后上述这组滚珠364完全落入第二组定位槽3662。同样地,转轴360 沿第四方向D4的移动距离也有上述变化。此外,由于第一固定件368固定于转轴360,因 此,第一固定件368于第四方向D4的运动轨迹亦呈上述变化。如此,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固 定件368的运动轨迹满足压合待处理物件的最佳轨迹。 此外,于上述过程中,调节螺母361跟随转轴360移动,因此第一弹性件362的压 縮量亦有上述变化。即第一弹性件362施加于转轴360的作用力亦有上述变化。当上述这 组滚珠364将滚珠定位件366顶开至最大顶开距离时,第一弹性件362的压縮量达到最大。 第一弹性件362沿第一方向Dl施加于转轴360的作用力最大,从而带动第一固定件368沿 第一方向Dl移动以压合待处理物件。此外,当转轴360旋转至预定角度后,第一弹性件362 仍处于压縮状态且具有第二压縮量,并且第二压縮量大于第一压縮量。如此,第一弹性件 362可为第一固定件368提供持续的拉力以确保第一固定件368的压合部3680持续压合待 处理物件。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62的弹力(即第一弹性件362为第一固定件368提 供的拉力)大小F = kXX。其中,k为第一弹性件362(弹簧)的弹性系数,X为第一弹性 件362的压縮量。于此,第二压縮量包括第一压縮量与压合待处理物件的压縮量。其中,弹性系数由第一弹性件362本身决定,压合待处理物件的压縮量由待处理物件决定。于本实 施例中,上述两者均固定不变。因此,利用调节调节螺母361于转轴360上的位置,可调节 第一压縮量。如此,可轻松地调节第一弹性件362压合待处理物件的弹力大小。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模块38包括两个第二弹性件382、两个导柱384、第二固 定件388以及第二操作件389。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第二弹性件382与导柱384的数 目。于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设置三个或四个第二弹性件382与导柱384。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388设置于第三容置件323的第二挡止部3232与第三 挡止部3233之间。第二弹性件382与导柱384设置于第二固定件388与第三容置件323 的第三挡止部3233之间。第二操作件389穿过第三挡止部3233并连接第二固定件388。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382为弹簧。第二弹性件382套设于导柱384。第三容 置件323的第三挡止部3233上设置有第一穿孔3235与两个第二穿孔3236。其中,第二操 作件389穿过第一穿孔3235连接第二固定件388,用于控制第二固定件388的移动。导柱 384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固定件388,另一端设置于第三挡止部3233的第二穿孔3236。由于 第二穿孔3236的大小对应于导柱384的大小而小于第二弹性件382的大小,因此,第二弹 性件382的两端可分别抵靠第三抵挡部3233与第二固定件388。 于本实施例中,第三容置件323的第二挡止部3232与第三挡止部3233之间是平 行关系,且与底板30存在倾斜角度。因此,设置于第三容置件323的第二固定件388会受 到重力作用而朝第三挡止部3233移动。然而,由于第二弹性件382的一端抵靠于第三挡止 部3233,因此,利用第二弹性件382的弹性作用力,可将第二固定件388定位于第三容置件 323且使其一端抵靠第二挡止部3232。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操作件389为L型铜质拉杆。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 于其它实施例中,亦可不设置此第二操作件389,而可由操作者直接推拉第二固定件388。 于本实施例中,当第二固定件388处于初始位置(即未压合位置)时,第二固定件 388抵靠于第三容置件323的第二挡止部3232。当第二固定件388处于压合位置时,第二 固定件388沿第二方向D2抵靠待处理物件。 图6A与图6B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雕刻用固定装置3的作动 示意图。请一并参考图3、图6A与图6B。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6A与图6B所示,待处理物件5具有壳体50与固定夹52。固 定夹52连接于壳体50。壳体50具有一待雕位置C。雕刻用固定装置3用于固定待处理物 件5以便于激光雕刻机1的雕刻头10 (如图1所示)雕刻待处理物件5的待雕位置C。然 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激光雕刻机1亦可雕刻待处理物件5的固 定夹52。 于本实施例中,在操作时,操作者可先用一只手沿第五方向D5拉动第二固定模块 38的第二操作件389,以使第二固定件388沿第五方向D5移动。其中,第五方向D5与第二 方向D2互为反方向。同时,操作者可用另一手拿着待处理物件5并将引导件34的楔形引 导部344插入壳体50与固定夹52的间隙。然后,沿第一方向Dl推动待处理物件5,直至待 处理物件5的壳体50的一侧抵靠本体32的第一容置件321。此时,待处理物件5不仅被固 定于引导件34的固定部342,而且在楔形引导部344的引导下会自动打开至雕刻角度。 随后,操作者可松开第二操作件389。在第二弹性件382的弹力作用下,第二固定件388沿第二方向D2压合待处理物件5。如此,于第二方向D2上,待处理物件5的壳体50 被固定于第二容置件322的第一挡止部3221与第二固定件388之间。 接着,于本实施例中,操作者可沿第三方向D3将第一固定模块36的第一操作件 369旋转预定角度(60度)。之后,上述这组滚珠364由滚珠定位件366的第一组定位槽 3661(如图5B所示)落入第二组定位槽3662(如图5B所示)内。第一固定件368的压合 部3680转动至压合位置且利用第一弹性件362提供的弹力沿第一方向Dl压合壳体50。由 此,于第一方向Dl上,待处理物件5的壳体50被固定于第一容置件321与第一固定件368 的压合部3680之间。 于本实施例中,由于待雕位置C位于壳体50相对于固定夹52的一面上,因此,待 处理物件5倾斜地设置于本体32的容置区326。此外,利用引导件34,待处理物件5可被 打开至雕刻角度。如此一来,如图6A所示,激光雕刻机1的雕刻头IO(如图l所示)可沿 第六方向D6对待雕位置C进行雕刻。 此外,于本实施例中,操作者还可通过观望孔325直接观察待处理物件5在第二方 向D2上的固定位置是否准确,即观察待处理物件5是否已紧贴第一挡止部3221。当雕刻结 束后,操作者可先旋转第一固定模块36的第一操作件369以使第一固定件368转动至初始 位置。然后,沿第五方向D5拉动第二操作件389。同时,从取指槽324处沿第四方向D4推 动待处理物件5,以将待处理物件5从雕刻用固定装置3中取出。 综上所述,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雕刻用固定装置3中,第一固定模块36 与第二固定模块38分别沿第一方向Dl与第二方向D2固定待处理物件5。利用引导件34, 操作者可将待处理物件5自动打开至雕刻角度。利用取指槽324,操作者可方便地从本体 32取出待处理物件5。利用观望孔325,操作者可直接观察待处理物件5在第二方向D2上 的固定位置是否准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雕刻用固定装置3不仅为待处理物件5提供 了持续且全面的固定作用,而且操作简单方便,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良率,降低了成本。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 何熟知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出种种等同的改变或替换,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一种雕刻用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待处理物件以进行雕刻,其特征是,所述雕刻用固定装置包括本体,其用于容置所述待处理物件;以及第一固定模块,其设置于所述本体,所述第一固定模块包括转轴,其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本体;第一弹性件,其套设于所述转轴的一端且抵靠所述本体;滚珠定位件,其固定于所述转轴且具有第一组定位槽与第二组定位槽;第一固定件,其固定于所述转轴并用于抵压所述待处理物件;及一组滚珠,其设置于所述本体且位于所述第一组定位槽内;其中,当所述转轴旋转预定角度后,所述这组滚珠由所述第一组定位槽落入所述第二组定位槽内,所述第一弹性件施加作用力于所述转轴,使得所述第一固定件将所述待处理物件固定至雕刻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雕刻用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这组滚珠包括两个滚珠,所 述第一组定位槽与所述第二组定位槽分别包括两个定位槽,所述预定角度为60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雕刻用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固定模块还包括第一 操作件,其固定于所述转轴,用于操作所述转轴旋转所述预定角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雕刻用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雕刻用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雕刻用固定装置还包括引导件,所述待处理物件具有壳体与固定夹,所述固定夹连接所述壳体,所述引导件固定于所 述本体且具有楔形引导部,所述楔形引导部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固定夹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雕刻用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本体具有容置区,用于容置 所述待处理物件。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雕刻用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本体还具有取指槽,位于所 述容置区的一侧。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雕刻用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雕刻用固定装置还包括第 二固定模块,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弹性件、第二固定件以及第二操作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与 所述第二固定件位于所述容置区内,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本体之 间,所述第二操作件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雕刻用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雕刻用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本体具有观望孔,用于观 察所述待处理物件的固定位置是否准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雕刻用固定装置,包括本体以及第一固定模块。本体用于容置待处理物件。第一固定模块设置于本体且包括转轴、第一弹性件、滚珠定位件、第一固定件以及一组滚珠。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本体。第一弹性件套设于转轴的一端且抵靠本体。滚珠定位件固定于转轴且具有第一组定位槽与第二组定位槽。第一固定件固定于转轴并用于抵压待处理物件。滚珠设置于本体且位于第一组定位槽内。当转轴旋转预定角度后,滚珠由第一组定位槽落入第二组定位槽内,第一弹性件施加作用力于转轴,使得第一固定件将待处理物件固定至雕刻位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稳固、正确定位待处理物件至雕刻位置,且便于操作者使用。
文档编号B44B3/06GK201544683SQ200920276430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4日
发明者曾玫兵, 李克文, 林俊吉 申请人: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