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其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605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及其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用的背光模组及其导光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是一种不能自发光显示装置,其主要通过控制外部光源所发出光束的通过或者不通过来实现显示,因此需要相应的背光或者前光模组,该背光或者前光模组是将外部光源所发出的光束导向显示面板来实现显示功能。
请参阅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背光模组1,该背光模组1包括一光源11、一光源罩12、一反射板14、一导光板13及一增亮片(Brightness Enhance Film,BEF)15。该导光板13大致为平板形,其包括一入光面131、一底面132及一出光面133,底面132分布有多个网点134。其中该光源11是与导光板13的入光面131相对设置,该光源罩12在光源11相对导光板13的另一侧,用来增加导向导光板13的光强度,该反射板14、导光板13及增亮片15依次层迭放置,该增亮片15邻近导光板13的出光面133,并且位于导光板13和一液晶面板(图未标示)之间。由光源11发出的光束,经导光板13和反射板14作用后导向该增亮片15,该增亮片15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平行的棱镜结构151,该棱镜结构151将该光束聚集并且导向液晶面板(图未标示)。然而,该背光模组1采用的元件较多、而且各元件相互独立,因此光束在传输过程中会发生损耗,进而降低该背光模组1的出光亮度。另外,因为增亮片15的价格较高,增加了该背光模组1的成本。
请参阅图2,是2000年10月31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6,139,162号揭示的一种背光模组2,其包括一光源21、和该光源21相对应的一光源罩22及一导光板23。该导光板23的出光面231分布有多个V形棱镜结构232,该V形棱镜结构232的顶角的取值范围大致为60度到120度,其最佳的角度为90度。该导光板23的底面233分布多个网点(图未标示),也可以采用反射板(图未标示)或反射板和网点的结合等方式。该光源21发出的光束进入导光板23,经过导光板23底面233网点的散射、反射后,导向导光板23的出光面231,该出光面231将该散射、反射的光束进行聚光,形成亮度较高的输出光束。但是,该导光板23和其出光面231的V形棱镜结构232为一体成型,V形棱镜结构232的顶角角度及棱镜斜面的光滑度、精密度要求较高,通常情况下较难控制,从而导致出光亮度很难达到预计效果。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导光板的出光亮度较低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出光亮度较高的导光板。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背光模组的出光亮度较低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出光亮度较高的背光模组。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光板,其包括至少一入光面、一和该入光面相邻的出光面及一和该出光面相对的底面,其中该出光面设置多个阶梯状突起。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导光板和至少一设置在该导光板一侧的光源,其中该导光板的出光面设置多个阶梯状突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背光模组的导光板出光面均匀分布多个阶梯状突起,该结构可提高导光板的光学传导系数,而且可省去增亮片,不但减少成本,而且可有效提高该出光面的亮度。采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也具有出光亮度高的优点。

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背光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另一种现有技术背光模组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五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六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七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和图4,分别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和示意图。该背光模组3包括一导光板33和一光源31,该导光板33包括一入光面333、一与该入光面333相邻的出光面331及一和出光面331相对并且和入光面333垂直的底面335,该光源31与导光板33的入光面333相对设置,一光源罩32部分包围该光源31。该入光面333接收从光源31发出的光束,该底面335将该光束散射、反射后导向出光面331,由出光面331将该光束导出。该出光面331设置多个阶梯状突起332,该阶梯状突起332和导光板33一体成型,作用是将出射方向远离导光板33出光面331中心的光束向出光面331中心会聚,有效提高导光板33的光学传导系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从而提高导光板33的出光亮度。该阶梯状突起332由多个长方体台阶(图未标示)组成,该台阶的宽度可以均匀,也可以沿着远离入光面的方向逐渐增加。
请参阅图5,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背光模组4包括一导光板43和一光源41,该导光板43包括一入光面433、一与该入光面433相邻的出光面431及一和出光面431相对并且和该入光面433垂直的底面435,该光源41与导光板43的入光面433相对设置,一光源罩42部分包围该光源41。该入光面433、出光面431分别设置多个阶梯状突起434、432,该阶梯状突起434、432和导光板43一体成型,其有效提高导光板43的光学传导系数,从而提高导光板43的出光亮度。
请参阅图6,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背光模组5包括一导光板53和设置在该导光板两侧的相对光源51。该导光板53包括两入光面533、一与该入光面533相邻的出光面531及一和该出光面531相对并且和入光面533垂直的底面535,该光源51分别与导光板53的入光面533相对设置,两光源罩52分别部分包围该光源51。该出光面531设置多个阶梯状突起532,该阶梯状突起532和导光板53一体成型,其有效提高导光板53的光学传导系数,从而提高导光板53的出光亮度。
请参阅图7,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背光模组6包括一导光板63和设置在该导光板两侧的相对光源61,该导光板63包括两入光面633、一与该入光面633相邻的出光面631及一和该出光面631相对并且和入光面633垂直的底面635,该光源61分别与导光板63的入光面633相对设置,两光源罩62部分包围该光源61。该入光面633、出光面631分别设置多个阶梯状突起634、632,该阶梯状突起634、632和导光板63一体成型,其有效提高导光板63的光学传导系数,从而提高导光板63的出光亮度。
请参阅图8,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五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背光模组7包括一导光板73和一光源71,该导光板73包括一入光面733、一与该入光面733相邻的出光面731及一和该出光面731相对并且和入光面733倾斜相交的底面735,该光源71与导光板73的入光面733相对设置,一光源罩72部分包围该光源71。该出光面731设置多个阶梯状突起732,该阶梯状突起732和导光板73一体成型,其有效提高导光板73的光学传导系数,从而提高导光板73的出光亮度。
请参阅图9,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六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背光模组8包括一导光板83和一光源81,该导光板83包括一入光面833、一与该入光面833相邻的出光面831及一和该出光面831相对并且和入光面833倾斜相交的底面835,该光源81与导光板83的入光面833相对设置,一光源罩82部分包围该光源81。该入光面833、出光面831分别设置多个阶梯状突起834、832,该阶梯状突起834、832和导光板83一体成型,其有效提高导光板83的光学传导系数,从而提高导光板83的出光亮度。
请参阅图10,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七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背光模组9包括一导光板93和设置在该导光板两侧的相对光源91,该导光板93包括两入光面933、一与该入光面933相邻的出光面931及一和该出光面931相对并且和入光面933都倾斜相交的底面935,该光源91分别与导光板93的入光面933相对设置,两光源罩92分别部分包围该光源91。该入光面933、出光面931分别设置多个阶梯状突起934、932,该阶梯状突起934、932和导光板93一体成型,其有效提高导光板93的光学传导系数,从而提高导光板93的出光亮度。
本发明的背光模组不限于上述结构,其导光板的底面可以设置多个网点,该多个网点所采用的材料为高发散光物质,其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或菱形,其可以均匀分布在导光板的底面,也可以沿远离入光面逐渐增加其大小或密度。同时可以相对导光板底面设置一反射板,该反射板可以将导光板泄漏的光束反射入导光板,提高导光板出光面的亮度。该反射板也可以为反射膜,该反射膜贴覆在导光板的底面。
权利要求
1.一种导光板,其包括至少一入光面、一和该入光面相邻的出光面及一和该出光面相对的底面,其特征在于该出光面设置多个阶梯状突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阶梯状突起规则均匀设置在出光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阶梯状突起的宽度沿远离入光面方向逐渐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底面垂直于入光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底面与入光面倾斜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入光面规则均匀设置多个阶梯状突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阶梯状突起和导光板为一体成型。
8.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导光板和至少一设置在该导光板一侧的光源,该导光板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入光面、一和该入光面相邻的出光面及一和该出光面相对的底面,其特征在于该出光面设置多个阶梯状突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阶梯状突起规则均匀设置在出光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阶梯状突起的宽度沿远离入光面方向逐渐增加。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底面垂直于入光面。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底面与入光面倾斜相交。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入光面规则均匀设置多个阶梯状突起。
14.根据权利要求8或1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阶梯状突起和导光板为一体成型。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一相对导光板底面设置的反射板。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一贴覆于该导光板底面的反射膜。
全文摘要
一种导光板,其包括至少一入光面、一和该入光面相邻的出光面及一和该出光面相对的底面,其中该出光面设置多个阶梯状突起。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导光板和至少一设置在该导光板一侧的光源,其中该导光板的出光面设置多个阶梯状突起。
文档编号G02B5/02GK1542465SQ03114390
公开日2004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日
发明者陈杰良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