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发光装置及其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2188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面发光装置及其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面发光装置及其导光板,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中的面发光装置及其导光板。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器面板中的液晶本身不具有发光特性,因而,为达到显示效果,需要给液晶显示器面板提供一面发光装置,其功能在于向液晶显示器面板供应亮度充分且分布均匀的面光源。
一种现有技术的面发光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其揭露于2001年11月21日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第01112454号,该面发光装置包括一光源100和一导光板101。
该光源100具有两个发光部102,该发光部102内设置发光二极管21。该导光板101的一端面(未标示)和光源100相对,且与发光部102正对的区域设置有多个呈三角锥状的切槽111a,该多个切槽111a分成两组形成两个光扩散部111。
自发光二极管21发出的光线经过与发光部102相对的受光区域126a入射到导光板101内,由于三角锥状的切槽111a具有相对于导光板端面倾斜的两个面,因此,以一定角度入射到光扩散部111上的光线将被扩散后进入导光板101内,从而提高导光板101的光出射面(未标示)上出光亮度的均匀性。
但是,由于发光二极管21是点状光源,其发出的光线具有一定的发散角度,而且,入射到不同切槽111a的光线的入射角度也不相同,该面发光装置的切槽111a以恒定不变的方式设计,显然未充分考虑到其对不同入射角度光线的不同扩散作用,因此,该面发光装置虽然通过切槽111a可实现一定程度的出光亮度均匀化,但效果仍不理想。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的面发光装置的出光亮度均匀化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出射光亮度均匀性更高的面发光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配合点光源并使出射光亮度均匀性更高的导光板。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面发光装置,其包括至少一点光源和一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至少一光入射面、一与该光入射面相交的底面和一与该底面相对的光出射面,其中,该至少一光入射面具有多个切槽,该切槽的宽度或深度呈梯度式变化,该至少一点光源正对于具有最大宽度或深度的切槽设置。
本发明解决另一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光板,其包括至少一光入射面、一与该光入射面相交的底面和一与该底面相对的光出射面,其中,该至少一光入射面具有多个切槽,该切槽的宽度或深度呈梯度式变化。
相较于现有技术,因为本发明的多个切槽呈梯度式变化,其宽度自与点光源正对的光入射面处向两侧逐渐减小,使得距离点光源较远处的切槽获得对光线更大的扩散能力,从而使导光板端角区域接收较多光线并提高光出射面出光亮度的整体均匀性。

图1是现有技术面发光装置的平面图。
图2是图1所示面发光装置的导光板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面发光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面发光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导光板和点光源的平面图。
图5是本发明面发光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导光板和点光源的局部光路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面发光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面发光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导光板和点光源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起参考图3与图4,是本发明面发光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该面发光装置30包括一导光板31、两点光源33和一反射板35。其中该导光板31是一楔形导光板,其包括一光入射面313、一和光入射面313相交的底面315以及一和该底面315相对的光出射面311。该两个点光源33相对于光入射面313设置,可以是发光二极管或小灯泡。该导光板31的底面315设置多个规则分布的网点37,该光出射面311上设置多个V形切槽3111。反射板35贴合在导光板31的底面315一侧,该反射板35也可以由镀于底面315和网点37上的反射膜替代。
该光入射面313上设置多个与该点光源33相对的V形切槽3131,该多个切槽3131的深度D恒定,宽度W自与点光源33正对的光入射面313处向两侧逐渐减小。该切槽3131和光出射面311垂直并贯通光出射面311和底面315。
如图5所示,是该多个切槽3131对发光二极管33所发出的光线的扩散原理图,详述如下。当导光板31不具有切槽3131时,光线331将入射到虚拟平面3133(虚线所示平面),并经折射后以光线3311进入导光板31;当导光板31具有本发明的切槽3131时,光线331入射到相对光入射面313倾斜的斜面3131a时,其将被折射为光线3313进入导光板31,比较光线3311与光线3313的行进路径,可见光线3313的扩散角度较大。而且,当光线332入射到与斜面3131a平行的虚拟平面3131c时,其将经折射后以光线3321进入导光板31;当光线332入射到相对光入射面313倾斜的斜面3131b时,其将被折射为光线3323进入导光板31,比较光线3321与光线3323的行进路径,可见光线3323的扩散角度较大,也就是说因为本发明的切槽3131的宽度W自与点光源33正对的光入射面313处向两侧逐渐减小,该发光二极管33自身光线的发散特性配合切槽3131的斜面3131a、3131b的变化,从而使得距点光源33较远处的切槽3131获得对光线332更大的扩散能力,进而使导光板31端角31a区域接收较多光线并提高光出射面311出光亮度的整体均匀性。
自多个切槽3131扩散后进入导光板31的光线,其中一部分直接经光出射面311出射,其它一部分光线则经过底面315网点37的散射后自光出射面311出射。反射板35则可使自底面315漏出的光线反射回光出射面311出射,从而提高出射光的亮度。该光出射面311上设置的多个V形切槽3111也对光线起汇聚作用,以进一步提高出射光的亮度。
再请参考图6和图7,是本发明面发光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该面发光装置50也包括一导光板51、两对点光源53和一反射板55,其同图3所示面发光装置30的区别在于该导光板51是平板形导光板,且该导光板51包括两个相对的光入射面513,该两对点光源53分别相对该两个光入射面513设置。
该导光板51底面515的网点57距离点光源53越远,网点57的尺寸越大,以对远离点光源53的光线充分散射,提高光出射面511出光亮度的整体均匀性。
该两个光入射面513均设置有多个切槽5131,而且,因远离点光源53的切槽5131接收的光线是倾斜入射,该切槽5131深度D较深时,其底部难以接收到光线,所以,该切槽5131的深度D设计为自与点光源53正对的光入射面513处向两侧逐渐减小。该切槽5131的宽度W也自与点光源53正对的光入射面513处向两侧逐渐减小,以提高光出射面511出光亮度的整体均匀性。
权利要求
1.一种面发光装置,其包括至少一点光源和一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至少一光入射面、一与该光入射面相交的底面和一与该底面相对的光出射面,该至少一光入射面具有多个切槽,其特征在于该切槽的宽度或深度呈梯度式变化,该至少一点光源是正对于具有最大宽度或深度的切槽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切槽是V型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切槽的深度自与点光源正对的光入射面处向两侧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切槽的宽度自与点光源正对的光入射面处向两侧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切槽的宽度与深度均自与点光源正对的光入射面处向两侧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点光源为发光二极管或小灯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一反射板,该反射板位于导光板的底面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的光出射面具有多个V型切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的底面设置有多个散射网点。
10.一种配合点光源的导光板,其包括至少一光入射面、一与该光入射面相交的底面与一与该底面相对的光出射面,该至少一光入射面具有多个切槽,其特征在于该切槽的宽度或深度呈梯度式变化。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发光装置及其导光板。该面发光装置包括至少一点光源和一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至少一光入射面、一与该光入射面相交的底面和一与该底面相对的光出射面,其中,该至少一光入射面具有多个切槽,该切槽的宽度或深度呈梯度式变化,该至少一点光源正对于具有最大宽度或深度的切槽设置。
文档编号G02F1/13GK1609682SQ20031011193
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3日
发明者黄全德, 黄文正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