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3984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对特长规格记录材料可形成图像的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改良。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习知的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以例如电子照相方式为例子进行说明,其具备有在作为图像承载体的感光鼓中写入静电潜像的潜像写入组件、使该静电潜像可视像化的显像装置、将该显像像转印至记录材料用纸上的转印装置。
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所采用的潜像形成组件配备有使感光鼓带电的带电器、在已带电的感光鼓中写入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
然而,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能够对各种尺寸或大容量的用纸形成图像,多配备有用于收纳各种用纸的多数个收纳托盘。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各收纳托盘中存在因机械性公差所造成的参差不齐问题,所以在每个收纳托盘中,用纸的收容位置在宽度方向(相当于与用纸的进纸方向直交的方向)上彼此不同。
此时,如果对应每个收纳托盘所收纳的用纸位置,对根据曝光装置的潜像写入位置进行调整,则可吸收前述收纳托盘的伴随机械性公差的用纸位置偏离,并可对各收纳托盘所供给的用纸进行设定以使图像中心位置与用纸的中心位置吻合。
关于这种图像写入装置的调整技术,以调整记录头位置的技术(请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5-281814号公报(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为代表,已为众人所知。
在上述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需要使能够吸收前述收纳托盘的机械性公差的范围作为根据曝光装置的潜像写入位置的调整范围,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显像装置的有效显像宽度除了图像可形成范围以外,考虑前述潜像写入位置的调整范围也是必不可缺的。
另一方面,在最近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一种对例如12.6”(320mm)宽的特长规格用纸,可在A3型尺寸的图像和其周围写入作为用纸切割位置的记号的规矩线的形态也正在被提出。
这里,由于在可对这种特长规格用纸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在用纸上除了A3型尺寸的图像以外还必须附加规矩线,所以整体上需要在用纸上确保305mm宽度的图像区域。
而且,在对潜像写入位置进行补正以使图像中心位置与用纸的中心位置吻合时,必须对用于吸收收纳托盘的机械性公差的潜像写入位置的调整范围进行设定。此时,假定将潜像写入位置的调整范围设定为±2mm,则显像装置的有效显像宽度最少需要309mm,必须使显像装置的宽度大于必要值,出现了不符合显像装置小型化的请求的技术性课题。
本发明者们发现,当着眼于对特长规格用纸的图像形成时,在用纸的周围边缘附近所付加的如规矩线这样的记号,多数情况下只不过是以后切割用纸时所利用的记号,并不是半永久性留存的。考虑到这一情况,得出没有必要将连规格线这种记号都包括在内的整个图像区域,以用纸的中心位置为基准进行配置的见解。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仍存在有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图像形成装置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提供一种为了解决以上技术性课题而形成的,着眼于对特长规格记录材料的图像形成的特殊性,并将显像装置的有效显像宽度控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而且可对标准规格、特长规格的记录材料良好地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为具备有在图像承载体中写入静电潜像的潜像写入装置、使静电潜像可视像化的显像装置、将被可视像化的显像像转印至记录材料的转印装置,并能够对特长规格的记录材料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位置补正装置,补正根据前述潜像写入装置的潜像写入位置;记录材料判断装置,判断记录材料是否为特长规格;以及补正量变更装置,当根据前述记录材料判断装置判断记录材料为特长规格时,将前述位置补正装置的位置补正量变更为与记录材料为标准规格时的设定值不同的值。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的显像装置的有效显像宽度可设定为使记录材料的图像形成范围含有加进了根据位置补正装置的位置补正量的范围。
前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配备有多数个记录材料的收纳托盘。
前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根据前述位置补正装置的位置补正量,在记录材料为标准规格的条件下,设定成使每个收纳托盘以图像中心位置为记录材料的中心。
前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的补正量变更装置在记录材料为特长规格时将位置补正量变更为0。
前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的补正量变更装置在记录材料为特长规格时,变更为小于记录材料为标准规格时的位置补正量的值。
前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的位置补正装置包括存储有位置补正量的存储器。
前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的位置补正装置包括存储有位置补正量的可改写式存储器。
前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的特长规格的记录材料为12.6”宽以上。
前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的图像承载体其包括图像形成承载体,形成承载根据静电潜像的可视像;以及中间转印体,与前述图像形成承载体对向配置,并将前述图像形成承载体上的可视像临时转印保存。
前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对应前述收纳托盘的前述位置补正装置通过前述潜像写入装置补正潜像写入。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图像形成方法,为具备有潜像写入装置在图像承载体中写入静电潜像的步骤、显像装置使静电潜像可视像化的步骤、转印装置将被可视像化的显像像转印至记录材料的步骤,并能够对特长规格的记录材料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以位置补正装置补正根据前述潜像写入装置的潜像写入位置的步骤;以记录材料判断装置判断记录材料是否为特长规格的步骤;以及以补正量变更装置在当根据前述记录材料判断装置判断记录材料为特长规格时,将前述位置补正装置的位置补正量变更为与记录材料为标准规格时的设定值不同的值的步骤。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还包括将前述显像装置的有效显像宽度设定为使记录材料的图像形成范围含有加进了根据位置补正装置的位置补正量的范围的步骤。
前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将根据前述位置补正装置的位置补正量,在记录材料为标准规格的条件下,设定成使每个收纳托盘以图像中心位置为记录材料的中心的步骤。
前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所述的补正量变更装置在记录材料为特长规格时将位置补正量变更为0。
前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所述的补正量变更装置在记录材料为特长规格时,变更为小于记录材料为标准规格时的位置补正量的值。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有在图像承载体中写入静电潜像的潜像写入装置、使该静电潜像可视像化的显像装置、将被可视像化的显像像转印至记录材料的转印装置,并可以对特长规格的记录材料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具备有对根据潜像写入装置的潜像写入位置进行补正的位置补正装置、对记录材料是否为特长规格进行判断的记录材料判断装置、当利用该记录材料判断装置判断记录材料为特长规格时,将前述位置补正装置的位置补正量变更为与记录材料为标准规格时的设定值不同的值的补正量变更装置。
前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显像装置的有效显像宽度可设定为使记录材料的图像形成范围含有加进了根据位置补正装置的位置补正量的范围。
前述图像形成装置中,配备有多数个记录材料的收纳托盘。
前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前述位置补正装置的位置补正量,在记录材料为标准规格的条件下,设定成使每个收纳托盘以图像中心位置为记录材料的中心。
前述图像形成装置中,补正量变更装置在记录材料为特长规格时将位置补正量变更为0。
前述图像形成装置中,补正量变更装置在记录材料为特长规格时,变更为小于记录材料为标准规格时的位置补正量的值。
前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位置补正装置包括存储有位置补正量的存储器。
前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位置补正装置包括存储有位置补正量的可改写式存储器。
前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特长规格的记录材料为12.6”宽以上。
前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图像承载体包括形成承载根据静电潜像的可视像的图像形成承载体,以及与前述图像形成承载体对向配置,并将前述图像形成承载体上的可视像临时转印保存的中间转印体。
前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对应前述收纳托盘的前述位置补正装置通过前述潜像写入装置补正潜像写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为具备有潜像写入装置在图像承载体中写入静电潜像的步骤、显像装置使静电潜像可视像化的步骤、转印装置将被可视像化的显像像转印至记录材料的步骤,并能够对特长规格的记录材料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位置补正装置补正根据前述潜像写入装置的潜像写入位置的步骤、以记录材料判断装置判断记录材料是否为特长规格的步骤、以及以补正量变更装置在当根据前述记录材料判断装置判断记录材料为特长规格时,将前述位置补正装置的位置补正量变更为与记录材料为标准规格时的设定值不同的值的步骤。
前述的图像形成方法中,还包括将前述显像装置的有效显像宽度设定为使记录材料的图像形成范围含有加进了根据位置补正装置的位置补正量的范围的步骤。
前述的图像形成方法中,还包括将根据前述位置补正装置的位置补正量,在记录材料为标准规格的条件下,设定成使每个收纳托盘以图像中心位置为记录材料的中心的步骤。
前述的图像形成方法中,补正量变更装置在记录材料为特长规格时将位置补正量变更为0。
前述的图像形成方法中,补正量变更装置在记录材料为特长规格时,变更为小于记录材料为标准规格时的位置补正量的值。
经由上述可知,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可将显像装置的有效显像宽度控制在必要最小限度,而且可良好地进行对标准规格、特长规格的记录材料的图像形成。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在图像承载体1中写入静电潜像的潜像写入装置2、使该静电潜像可视像化的显像装置3、将被可视像化的显像像转印至记录材料5的转印装置4,并可对特长规格的记录材料5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根据潜像写入装置2的潜像写入位置进行补正的位置补正装置6、对记录材料5是否为特长规格进行判断的记录材料判断装置7、当根据该记录材料判断装置7判断记录材料5为特长规格时,将前述位置补正装置6的位置补正量变更为与记录材料5为标准规格时的设定值不同的值的补正量变更装置8。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如以上所说明的,如果利用本发明的话,由于配备有对根据潜像写入装置的潜像写入位置进行补正的位置补正装置,可在根据记录材料判断装置判断记录材料为特长规格时,将位置补正装置的位置补正量变更为与记录材料为标准规格时的设定值不同的值,所以可将显像装置的有效显像宽度控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而且对标准规格、特长规格的记录材料都可良好地形成图像。
综上所述,本发明特殊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提供了一种着眼于对特长规格记录材料的图像形成的特殊性,并将显像装置的有效显像宽度控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而且可对标准规格、特长规格的记录材料良好地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并未见有类似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产品结构上、方法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具有产业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是关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的说明图。
图2(a)是对标准规格的记录材料的图像形成过程的说明图,图2(b)是对特长规格的记录材料的图像形成假设的说明图。
图3是适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形态1的全体构成的说明图。
图4是实施形态1的控制系统的说明图。
图5(a)是从收纳托盘送出标准规格用纸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b)是感光鼓上所形成的潜像的形成过程的说明图,图5(c)是向标准规格用纸形成图像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6(a)是实施形态1的潜像写入时的位置补正量的说明图,图6(b)是实施形态1所用的位置补正量表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7是潜像写入时的位置补正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8(a)是在实施形态1中所进行的对特长规格用纸的潜像形成过程的说明图,图8(b)是在实施形态1中的潜像写入宽度和有效显像宽度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9(a)是在比较形态中所进行的对特长规格用纸的潜像形成过程的说明图,图9(b)是在比较形态中的潜像写入宽度和有效显像宽度的关系的说明图。
1图像承载体 2潜像写入装置3显像装置4转印装置5记录材料6位置补正装置7记录材料判断装置8补正量变更装置9(9a-9c)收纳托盘 10作图组件11感光鼓 12带电器13曝光装置 14显像装置15一次转印装置 16鼓清洁器
17中间转印带 18带清洁器19二次转印装置 20定影装置21装置主体 30用纸传送系统31-33收纳托盘35手动托盘36拾取辊 37送纸器40主传送路 41反转传送路42返回传送路 44定位辊45传送带 47传送辊50控制装置 51CPU52ROM53RAM54I/O接口55图像输入组件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是一种如图1所示,具备有在图像承载体1中写入静电潜像的潜像写入装置2、使该静电潜像可视像化的显像装置3、将被可视像化的显像像转印至记录材料5的转印装置4,并可对特长规格的记录材料5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具备有对根据潜像写入装置2的潜像写入位置进行补正的位置补正装置6、对记录材料5是否为特长规格进行判断的记录材料判断装置7、当利用该记录材料判断装置7判断记录材料5为特长规格时,将前述位置补正装置6的位置补正量变更为与记录材料5为标准规格时的设定值不同的值的补正量变更装置8。
在这种技术方法中,本发明的图像承载体1没有必要全都可写入静电潜像,只要具备至少可在一部分中写入静电潜像的部分即可。因此,作为此图像承载体1,当然可只是形成承载根据静电潜像的可视像的图像形成承载体(例如由感光体和电介质构成的鼓状、带状构件),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具备前述图像形成承载体、与该图像形成承载体对向配置并将图像形成承载体上的可视像暂时转印保存的中间转印体。
而且,潜像写入装置2包括用于写入静电潜像的机能装置,也可包括例如带电器和曝光装置的组合、带电器和离子写入头的组合。
另外,关于显像装置3、转印装置4,只要为使静电潜像可视像化的,无论采用何种显像方式都可以,而且,只要为使图像承载体1上的可视像向记录材料5侧转印的,无论采用何种转印方式(也包括不只是转印,同时也进行定影工程的转印同时定影方式)都可以。
而且,所谓特长规格的记录材料5是指尺寸较标准规格的记录材料5大的记录材料,如果以例如A3型尺寸的记录材料作为标准规格,则12.6”宽度以上的尺寸的记录材料为特长规格。
特别是,对该特长规格的记录材料5所形成的图像虽然没有限制,但是多数情况下是带有标准规格的A3型尺寸的图像和在其周围边缘表示切割位置的类似规格线这样的记号。
而且,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通常多在装置内部或外部配备有记录材料5的收纳托盘9。
因为该收纳托盘9的机械性公差而使记录材料5的收纳位置参差不齐,所以需要对该收纳位置的参差不齐问题进行补正。
本发明因为可在位置补正装置6对根据潜像写入装置2的潜像写入位置进行补正,所以在配备有多数个记录材料5的收纳托盘9(例如9a-9c)的形态中,只要对每个收纳托盘9进行位置补正即可。
另外,位置补正装置6是对根据潜像写入装置2的潜像写入位置进行补正的,但是作为其代表形态,可以在存储器(例如NVMNon VolatileMemory,非易失性存储器)中预先存储位置补正量,并利用该位置补正量进行位置补正即可。
特别是,如果使用可改写式存储器,对在例如交换收纳托盘9时,能够对应交换后的收纳托盘9的机械性公差,对位置补正量进行再次设定这一点上是有效的。
另外,根据位置补正装置6的位置补正量在记录材料5为标准规格的条件下,设置成使每个收纳托盘9以图像中心位置位于记录材料5的中心。
具体地说,如图2(a)所示,作为对标准规格的记录材料5的图像的静电潜像Za(宽度尺寸Wa),一面以上述观点的位置补正量x进行位置补正,一面形成于图像承载体1上,然后被送往显像装置3的显像部位。
而且,图中的符号M表示显像装置3的有效显像宽度,该有效显像宽度M在对标准规格记录材料5形成图像时可进行设定,以使记录材料5的图像形成范围Za(宽度尺寸Wa)含有加进了根据位置补正装置6的位置补正量x的范围。
记录材料判断装置7只要是能够判断记录材料5是否为特长规格即可,而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的。这里,作为直接的记录材料判断装置7,可为利用传感器等检测记录材料5的尺寸的形态,另一方面,作为间接的记录材料判断装置7,可对例如由记录材料5的图像信息推断记录材料5的尺寸的形态等进行酌情选定。
另外,关于补正量变更装置8,只要在记录材料5为特长规格时,藉由变更位置补正量,可将记录材料5的图像形成范围的边限控制得较小,且将根据显像装置3的有效显像宽度M设定得较小,即可酌情进行选定。
这里,作为根据补正量变更装置8的位置补正量的代表性变更例子,除了可在记录材料5为特长规格时将位置补正量变更为0以外,还可在记录材料5为特长规格时,变更为小于记录材料5为标准规格时的位置补正量x的值。
具体地说,如图2(b)所示,作为对特长规格记录材料5的图像的静电潜像Zb(宽度尺寸Wb),一面以上述观点的位置补正量y(y<x)进行位置补正,一面被形成于图像承载体1上,然后被送往图像装置3的显像部。另外,在图2(b)中,静电潜像Zb包括例如A3型尺寸的图像部分Zb1、在其同线上用于表示切割位置的类似规矩线的记号图像部分Zb2。
此时,该有效显像宽度M在对特长规格记录材料5形成图像时可进行设定,以使记录材料5的图像形成范围Zb(宽度尺寸Wb)含有加进了根据位置补正装置6的位置补正量y的范围。这里,如位置补正量y为0,则前述有效显像宽度M相当于记录材料5的图像形成范围Zb的宽度尺寸Wb。
◎实施形态1请参阅图3所示,是适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形态1的全体构成的说明图。
在图中,图像形成装置在装置主体21内配置有作图组件10,并在该作图组件10的下方设有用纸传送系统30。
这里,作图组件10采用所谓的中间转印型的电子照相方式,配备有感光鼓11、与其对向配置并循环移动的中间转印带17,在前述感光鼓11的周围,配置有使感光鼓11带电的带电器12、在已带电的感光鼓11上写入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13、由各色成分碳粉使感光鼓11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化的旋转式显像装置14、将感光鼓11上的显像像向中间转印带17上进行一次转印的显像装置15、用于清扫感光鼓11上的残留碳粉的鼓清洁器16。另外,符号50为控制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装置,是用于对例如以曝光装置13为代表的各种组件进行控制的。
而且,曝光装置13由例如激光扫描装置(ROSRaster Output Scanner,光栅输出扫描仪)构成,如图4所示,将该激光器131发出的照射光利用多面镜132进行偏转,并在感光鼓11上的一定扫描范围内写入静电潜像。
另一方面,在中间转印带17上配设有在作为记录材料的用纸S上,将中间转印带17上的多重转印图像进行二次转印的二次转印装置19,在其下流侧配置有用于清扫中间转印带17上的残留碳粉的带清洁器18。另外,由前述二次转印装置19进行二次转印的用纸S被导向传送路的下流侧所设置的定影装置20,并由该定影装置20使用纸S上的图像被定影。
而且,用纸传送系统30在装置主体21内的下方侧具有用于收纳用纸S的多层收纳托盘31-33,另一方面在装置主体21的侧方具有手动托盘35,而在本例中,当使用特长规格用纸S时可利用手动托盘35。另外,符号36为用于拾取收纳托盘31-33内的用纸S的拾取辊,37为将所拾取的用纸S每张理齐送出的送纸器。
另外,用纸传送系统30配备有从收纳托盘31-33开始向上方经作图组件10的二次转印部位、定影部位至装置主体21的侧方出口的主传送路40,设于该主传送路40的出口附近的略Y字形的反转传送路41,从该反转传送路41的中途岔开并在二次转印部位前的主传送路40合并的返回传送路42。
在主传送路40的二次转印部位稍向前方的位置,配置设有定位用的定位辊44,并且在二次转印部位的下流侧配置有传送带45,另外在主传送路40、反转传送路41、返回传送路42上还设有适当数目的传送辊47。而且手动托盘35通过导入路与主传送路40连通相接。
并且,在本实施形态中,控制装置50例如是如图4所示,其由包括CPU51、ROM52、RAM53及I/O接口54的微型计算机构成,且在ROM52内存储有以作图程序(例如对曝光装置13的潜像形成程序(请参阅图7所示)等)为代表的各种控制程序,CPU51执行例如作图程序,向以曝光装置13为代表的各种组件和各种托盘(收纳托盘31-33(在图4中表记为托盘#1-#3)、手动手盘35)发送一定的控制信号,并进行潜像形成、显像、转印、定影一系列的作图工序。
另外,在控制装置50上附带有扫描仪和外部存储媒体驱动器等图像输入组件55,使潜像写入用的图像被取入RAM53内。
在本实施形态中,可根据各托盘(收纳托盘31-33,手动托盘35)中用纸S的收纳位置的参差不齐的情况,设定根据曝光装置13的潜像写入位置的位置补正量。
即,如图5(a)所示,各托盘(收纳托盘31-33、手动托盘35)有时会因机械性公差,对例如实线所示的基准位置只偏离α而配置于虚线所示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各托盘(31-33、35)内所收纳的用纸S、S’伴随各托盘的偏离,也成只偏离α的状态进行配置,用纸S’以对基准位置的用纸S只偏离α的状态被送出。
因此,在托盘位置只偏离α的形态下,如图5(b)所示,使感光鼓11上的静电潜像Z的形成位置只移动β(β=α)而配置于虚线所示的Z’的位置即可。
这样,如果将静电潜像Z的形成位置只补正β,则可吸收托盘的机械性公差。藉此,如图5(c)所示,可对用纸S上所形成的图像G进行配置,以使其中心位置与用纸S的中心位置吻合。
在本实施形态中,当对标准规格的用纸(通常)形成潜像时,如图6(a)所示,可在每个托盘(31-33、35)将对静电潜像Z的潜像写入位置以一定的位置补正量a-d进行补正,并如上所述,执行使用纸上的图像中心位置与用纸的中心位置吻合的潜像形成工序。
在本例中所说的[标准规格的用纸]是指宽度尺寸为12”,A4型尺寸(297mm)宽度以下的用纸。
对此,当对特长规格的用纸(特长用纸)形成静电潜像时,可如图6(a)所示,选择手动托盘35,且将对静电潜像Z的潜像写入位置以位置补正量e进行补正,并在此基础上执行潜像形成工序。
但是,在为特长用纸的情况下,不执行使用纸上的图像中心位置与用纸的中心位置吻合的作图工序。
本例中所说的[特长规格的用纸]是指宽度12.6”以上的用纸。
在本实施形态中,根据曝光装置13的潜像写入位置的位置补正量可如图6(b)所示,作为位置补正量表以可改写的形式被存储于例如RAM53内(请参阅图4所示)。
位置补正量表被区分为标准规格用纸(通常)的情况和特长规格用纸(特长用纸)的情况,在通常情况下,可根据选择托盘为托盘#1、#2、#3(收纳托盘31-33)、手动托盘35的哪一个,将位置补正量设定为a-d的哪一个。另一方面,当为特长用纸时,可选择手动托盘35,并将位置补正量设定为e(e=0<d)。
另外,虽然在本例中是将位置补正量e设定为0,但只要为小于d的值即可进行选定。
下面,根据图7,以关于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为主,并以潜像形成工程为中心进行说明。
现在,假设在控制装置50的RAM53内存储有潜像写入用的图像。
在该状态下,控制装置50对图像进行判断,并检查用纸是否为特长规格。
这里,如果用纸为通常尺寸,则控制装置50判断为通常尺寸用纸,并选择与该尺寸吻合的托盘,例如收纳托盘31(托盘#1)。而且,控制装置50如图6(a)(b)所示,从位置补正量表中选择收纳托盘31对应的位置补正量(相当于ROS写入补正量)a,并通知曝光装置(ROS)13,开始根据曝光装置13的潜像的写入。
此时,如上所述,在用纸的中心位置与图像中心位置吻合的状态下,图像被形成在用纸上。
另一方面,如果用纸为特长用纸,则控制装置50判断为特长用纸,并选择特长用纸可使用的托盘,在本例中为手动托盘35。而且,控制装置50如图6(a)(b)所示,从位置补正量表中选择手动托盘35对应的位置补正量(相当于ROS写入补正量)e,并通知曝光装置(ROS)13,开始根据曝光装置13的潜像的写入。
此时,对应特长用纸的静电潜像Z如图8(a)所示,包括例如A3型尺寸的图像部分Z1、在该图像部分Z1的周围作为用纸切割位置的记号的规矩线Z2。在这种情况下,静电潜像Z整体的图像尺寸为潜像写入宽度W(W=305mm),所以在A3型用纸中无法容纳图像,不得不使用特长用纸(在这里,12.6”宽=320mm)。
然而,通常当为一种在周围形成有规矩线Z2的图像时,规矩线Z2是作为图像的位置基准使用的,所以对特长用纸,没有必要对图像整体(静电潜像Z)进行配置以使其中心与用纸中心吻合,只需将规矩线Z2描画在特长用纸上即可。
所以,虽然在本实施形态中将位置补正量e设定为0,但在实际使用上没有问题。
因此,在本例中,如图8(a)、图8(b)中所示,潜像写入宽度W为305mm,位置补正量e为0,所以显像装置14的有效显像宽度M与前述潜像写入宽度W对应设定为305mm即可。所以,可将显像装置14的显像辊等的轴方向长度设定为短尺寸。
而且,对一种在特长用纸的情况下使用与通常时相同的位置补正量h(h=d)的比较形态,试着研究其潜像形成过程,现在如图9(a)所示,与特长用纸对应的静电潜像Z被形成在潜像写入宽度W上,包括例如A3型尺寸的图像部分Z1、在该图像部分Z1的周围作为用纸切割位置的记号的规矩线Z2。
此时,静电潜像Z整体的图像尺寸为潜像写入宽度W(W=305mm),而且需要确保位置补正量h(例如±2mm)作为写入位置调整范围,所以显像装置14的有效显像宽度M’除了前述潜像写入宽度W以外,必须加入位置补正量h,需要设定为309mm。
这样,在比较形态中,必须增大显像装置14的显像辊等的轴方向长度,这一情况不符合图像形成装置整体的小型化的请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为具备有在图像承载体中写入静电潜像的潜像写入装置、使静电潜像可视像化的显像装置、将被可视像化的显像像转印至记录材料的转印装置,并能够对特长规格的记录材料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位置补正装置,补正根据前述潜像写入装置的潜像写入位置;记录材料判断装置,判断记录材料是否为特长规格;以及补正量变更装置,当根据前述记录材料判断装置判断记录材料为特长规格时,将前述位置补正装置的位置补正量变更为与记录材料为标准规格时的设定值不同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显像装置的有效显像宽度可设定为使记录材料的图像形成范围含有加进了根据位置补正装置的位置补正量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配备有多数个记录材料的收纳托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前述位置补正装置的位置补正量,在记录材料为标准规格的条件下,设定成使每个收纳托盘以图像中心位置为记录材料的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补正量变更装置在记录材料为特长规格时将位置补正量变更为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补正量变更装置在记录材料为特长规格时,变更为小于记录材料为标准规格时的位置补正量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位置补正装置包括存储有位置补正量的存储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位置补正装置包括存储有位置补正量的可改写式存储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特长规格的记录材料为12.6”宽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图像承载体包括图像形成承载体,形成承载根据静电潜像的可视像;以及中间转印体,与前述图像形成承载体对向配置,并将前述图像形成承载体上的可视像临时转印保存。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前述收纳托盘的前述位置补正装置通过前述潜像写入装置补正潜像写入。
12.一种图像形成方法,为具备有潜像写入装置在图像承载体中写入静电潜像的步骤、显像装置使静电潜像可视像化的步骤、转印装置将被可视像化的显像像转印至记录材料的步骤,并能够对特长规格的记录材料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以位置补正装置补正根据前述潜像写入装置的潜像写入位置的步骤;以记录材料判断装置判断记录材料是否为特长规格的步骤;以及以补正量变更装置在当根据前述记录材料判断装置判断记录材料为特长规格时,将前述位置补正装置的位置补正量变更为与记录材料为标准规格时的设定值不同的值的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将前述显像装置的有效显像宽度设定为使记录材料的图像形成范围含有加进了根据位置补正装置的位置补正量的范围的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根据前述位置补正装置的位置补正量,在记录材料为标准规格的条件下,设定成使每个收纳托盘以图像中心位置为记录材料的中心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补正量变更装置在记录材料为特长规格时将位置补正量变更为0。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补正量变更装置在记录材料为特长规格时,变更为小于记录材料为标准规格时的位置补正量的值。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可将显像装置的有效显像宽度控制在必要最小限度,而且可良好地进行对标准规格、特长规格的记录材料的图像形成。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在图像承载体1中写入静电潜像的潜像写入装置2、使该静电潜像可视像化的显像装置3、将被可视像化的显像像转印至记录材料5的转印装置4,并可对特长规格的记录材料5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根据潜像写入装置2的潜像写入位置进行补正的位置补正装置6、对记录材料5是否为特长规格进行判断的记录材料判断装置7、当根据该记录材料判断装置7判断记录材料5为特长规格时,将前述位置补正装置6的位置补正量变更为与记录材料5为标准规格时的设定值不同的值的补正量变更装置8。
文档编号G03G15/043GK1584748SQ20041000601
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2日
发明者金子伸太郎, 村田重美, 服部龙治 申请人:富士全錄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