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连接器的电子设备和照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631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连接器的电子设备和照相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个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可通过多种多样的接口连接其它电子设备和外部电源等。例如,数字静像照相机和摄像机这样的摄像装置可通过各种接口连接个人计算机、打印机、将交流电源变换成直流的变换器等。为此,在电子设备设置有多个与这些接口对应的形状不同的连接器。
可是,在将连接器设于电子设备的场合,为了不损害设备主体的外观和防止异物混入到设备主体,以及为了保护连接器的触点,可装拆地设置覆盖不使用的连接器的连接器盖。
摄像装置那样携带的场合较多的电子设备近年来不断小型化,为此需要以良好的效率配置连接器。而且,连接器需要配置到使用仪器时不妨碍使用的位置。
图13和图14示出在过去的摄像装置100的侧面下部配置多个连接器的例子。图13示出关闭连接器盖101的状态,图14示出打开连接器盖101的状态。
该摄像装置100具有直流电源输入连接器102、影像·声音输出连接器103、及USB连接器104这样3个连接器。连接器盖101打开时和关闭时都不从装置主体脱落地保持。
另外,在由日本特开2000-208952号公报提出的电子设备中,将连接器全部收容于插孔箱,形成为可将其收容于设备主体的构造,从而可不损害设备主体的外观地配置多个连接器。
然而,图13和图14所示摄像装置的内部构造如图15所示。即,影像·声音输出连接器103与USB连接器104安装于连接器专用的基板(连接器基板)105上,仅直流电源输入连接器102配置在电源基板106上。连接器基板105和电源基板106通过将FFC109连接于设在各基板上的FFC(柔性扁形电缆)连接器107、108而进行电连接。
该构成由于需要连接器基板105、FFC连接器107、108、及FFC109这样的较多的部件,所以,不适于摄像装置的小型化。另外,导致部件数量的增加和组装作业性的恶化,导致成本增大。
另外,图13和图14所示连接器盖统一对上述3个连接器的连接口进行开闭,所以,即使在使用该3个连接器中的一部分的连接器的场合,也使所有的连接器的连接口露出,存在异物容易进入到该部分等问题。
另外,在上述公报中,关于多个连接器的高效率的配置未进行任何说明。连接器实际在必须在内部进行电连接,所以,必须在基板上考虑安装效率地配置连接器。另外,如接近单纯地将连接器配置到基板上,则在将插头连接于各连接器时,插头相互干涉。因此,在连接器间需要某种程度的间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按良好的效率配置多个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为此,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包括在设备主体的第1面具有连接口的第1连接器和在上述设备主体的与上述第1面相邻的第2面具有连接口的第2连接器,上述第1连接器配置于上述第1面与上述第2连接器之间的区域。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特征通过参照附图进行的以下的具体的实施例的说明而变得明确。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的截面图。
图2为上述数字照相机的背面图。
图3为图1的B部的放大图。
图4为示出过去的连接器盖的热收缩时的图。
图5为上述数字照相机的正面透视图。
图6为上述数字照相机的背面透视图。
图7为上述数字照相机的背面透视图(插头插入前)。
图8为上述数字照相机的背面透视图(插头插入状态)。
图9为上述数字照相机的电源基板的平面图。
图10为上述数字照相机的主底座的背面透视图。
图11为上述数字照相机的后盖和侧盖的透视图(连接器盖安装前)。
图12为上述数字照相机的后盖和侧盖的透视图(连接器盖安装状态)。
图13为已有数字照相机的背面透视图。
图14为已有数字照相机的背面透视图。
图15为已有数字照相机的内部构造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例。
首先,在图5和图6中,示出了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电子设备)的外观。在图5中,符号1为照相机主体,在其前面部分设置摄影透镜2。在图5的状态下,摄影透镜2收入到照相机主体1内。当接通照相机的电源开关(图中未示出)时,摄影透镜2可从照相机主体1突出进行摄影。通过接通摄影开关7,由图中未示出的摄像元件(CCD传感器和CMOS传感器等)对由该摄影透镜2形成的被摄体像进行摄像,将摄影图像记录到装填于照相机主体1内的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媒体。
符号3为由右手保持照相机主体1的把持部分,在该把持部分3的上面设置摄影开关7。
符号4为闪光灯发光窗,符号5为声音输入用的话筒。来自话筒5的声音数据可与图像数据一起记录到上述记录媒体。另外,在照相机主体1的上面设置声音播放用扬声器8,对保存于记录媒体的声音进行播放,或对预先存储到图中未示出的存储器的动作声音等进行播放。
在图6中,将液晶显示器6设置到照相机主体1的后面部分。在该液晶显示器6显示要摄像的被摄体图像和已摄像的图像。
另外,在照相机主体1的底面可相对照相机主体1开闭的电池盖(图中未示出),通过打开该电池盖,可将电池装填到照相机主体1内。
符号9为如后述的那样由弹性材料形成的连接器盖(盖构件),可相对照相机主体1开闭地安装。符号9e、9f为设于连接器盖9两端的手指接触部分,用于使得容易进行打开连接器盖9的操作。连接器盖9遮挡后述的3个连接器。另外,连接器盖9设在作为相对设于照相机主体1前部右侧的把持部分3的对角位置的、后部左侧(并且处于下部)。通过这样将连接器盖9(即连接器)配置到与把持部分3离开的位置,从而可防止在保持照相机时连接器盖9成为障碍,而且可使照相机的操作性良好。
图7和图8示出在打开连接器盖9后露出的各连接器上连接插头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的照相机中,在照相机主体1的侧面(第1面)1a配置声音·影像输出连接器10和USB连接器11,在相对侧面相邻的后面(第2面)配置直流输入连接器12。符号13、14、和15为分别连接到声音·影像输出连接器10的声音·影像输出插头、连接于USB连接器11的USB插头、及连接于直流输入连接器12的直流插头。
在声音·影像输出插头13连接图中未示出的电视监视器等图像·声音输出设备。通过声音·影像输出连接器10和声音·影像输出插头13将从照相机主体1内的摄像元件输出的影像信号和来自记录媒体的声音·影像信号输出到图像·声音输出设备,从而由作为外部设备的图像声音输出设备对由照相机获得的影像和声音进行显示·播放。
在USB插头14连接图中未示出的个人计算机。这样,个人计算机通过USB连接器11和USB插头14读入记录于照相机主体1内的记录媒体的图像和声音及其附带的信息。另外,也可从个人计算机对照相机进行遥控。
在直流插头15连接图中连接图中未示出的外部电源装置(交流适配器)。在外部电源装置中,将交流电压变换成直流电压。该直流电压通过直流插头15和直流输入连接器12供给到照相机主体1。
下面,根据图9说明设于本实施例的照相机主体1内的电源基板的构成。在图9中,符号16为电源基板,为搭载了电源电路等电路的基板。
在该电源基板16上安装(软钎焊)声音·影像输出连接器(第3连接器)10、USB连接器(第1连接器)11、及DC输入连接器(第2连接器)12。在这里,相对于声音·影像输出连接器10的深度(插头连接方向)尺寸L1和直流输入连接器12的深度尺寸L2,USB连接器11的深度尺寸L3较短。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该尺寸差将USB连接器11配置到基板16的角附近,围住USB连接器11的2方地配置声音·影像输出连接器10和直流输入连接器12。这样,提高了基板16上的连接器和其它电子部件等的安装效率。另外,各连接器形成为在插头连接时插头相互不干涉的布局。
在图1所示该基板16在照相机主体1的安装状态下,将在照相机主体1的侧面1a具有插头连接口的USB连接器11搭载到基板16上的侧面1a与在后面1b具有插头连接口的直流输入连接器12之间的区域。USB连接器11的深度方向端面11a与直流输入连接器12的侧面相对。另外,USB连接器11配置到由直流输入连接器12、在侧面1a具有插头连接口的声音·影像输出连接器10侧面1a、及后面1b围成的区域。
在这里,通过使USB连接器11的插头连接方向长度比直流输入连接器12短,从而可在USB连接器11的插头连接方向的端面11a与直流输入连接器12的侧面之间的空间配置其它电子部件和照相机的构造(例如将后述的连接器盖9安装于照相机主体1的构造),可改善包含其它电子部件和构造的配置效率。
如图9所示那样,在基板16设置成为相对后述的主机座定位部分的孔部16a、16b、相对主机座用小螺钉连接的孔部16c、16d、16e。这样,可按良好的位置精度将基板16固定到主机座。另外,通过将小螺钉的连接位置配置到连接器附近,从而可将插头拆下时发生的扭力产生的基板16的变形抑制到最低限度。
在图10中,符号17为主机座,成为照相机主体1的主构造体。主机座17和电源基板16在3个部位由小螺钉连接。符号18为电池电缆,电连接到设于图中未示出的电池收容室的电池触点,从插入到电池收容室的电池将电力供给到基板电源16。
符号19为闪光灯电源电缆,将在电源基板16内变压成预定电压的电力供给到图中未示出的闪光灯基板。另外,电源基板16通过扁形电缆20连接到搭载了进行照相机的各种控制的控制器(CPU)等的主基板21。
下面,根据图11和图12以及图1~图3说明连接器盖9。
图11和图12分别示出形成连接器盖9和照相机主体1的后面1b的后盖22。在后盖22固定形成照相机主体的侧面1a的侧盖23。
图1为在A的位置切断地从箭头方向观看图2所示照相机的图。图3放大示出图1的B部。
连接器盖9由高弹体等弹性材料一体形成。连接器盖9在其纵向两侧具有盖部9h、9i,在这些盖部9h、9i之间具有设于后盖22的凸起部分22b的安装片9a。安装片9a在图1中以L字形延伸,在其前端侧具有开口部分9b。安装片9a通过形成于后盖22的孔部22a插入到后盖22的内侧,将开口部分9b接合到形成于后盖22内侧的凸起部分22b,从而可安装于后盖22。
安装片9a可在安装作业时可弹性变形地插入到孔部22a,在安装作业结束时恢复成原来的L字形,维持开口部分9b接合于凸起部分22b的状态。通过该接合,即使当强行地拉连接器盖9时,也可防止连接器盖9从后盖22脱开。在图12中,示出连接器盖9安装于后盖22的状态。
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连接器盖9可由单一的构件堵塞形成于后盖22的直流输入连接器12用的插头插入孔部分22c、形成于USB连接器11用的插头插入孔部分22d、及形成于侧盖23的声音·影像输出连接器10用的插头插入孔部分23a。另外,连接器盖9在后盖22的安装也不用增加部件,可形成为容易组装的形状。
在这里,如图1和图3所示那样,凸起部分22b的高度需要在连接器盖9的开闭时不简单地脱落地设定为足够的高度。为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凸起部分22b(用于安装连接器盖9的构造)突出到USB连接器11与直流输入连接器12之间的空间,从而可确保凸起部分22b的高度,同时避免照相机的大型化。即,在本实施例中,以良好的效率利用USB连接器11与直流输入连接器12间的空间,进行连接器盖9在后盖22的安装。
为了避免后述的热收缩的问题,后盖22的孔部22a与连接器盖9的安装片9a的关系成为设置一些间隙的松配合关系。
另外,如图11和图12所示那样,在连接器盖9的盖部9h的内表面,形成具有可轻压入到插头插入孔部分22c的尺寸的凸部9c,另外,在盖部9i的内表面形成可轻压到声音·影像输出连接器10的插头连接口的尺寸的凸部9d。通过将这些凸部9c、9d轻压入到插头插入孔部分22c和声音·影像输出连接器10的插头连接口,从而可维持盖部9h、9i的关闭状态。
在这里,如图4所示那样,在连接器盖201跨在照相机主体的2个面(后盖202和侧盖203)地配置的场合,存在以下那样的问题。另外,在图4中,204-206为与实施例相同的连接器。即,构成连接器盖201的高弹体等弹性材料与构成照相机主体(202、203)的塑料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为此,当温度变化时,连接器盖201与照相机主体(202、203)相比产生大的热收缩。此时,如连接照相机主体的上述2个面的部分的外表面202a的形状与连接器盖201中的与外表面202a相对的部分的内表面201a形成为完全相同的形状,则它们相当接触时,在连接器盖201的盖部作用以上述相接触的部分为支点从照相机主体浮起的力。结果,轻压入的连接器盖201的凸部201b从后盖202的插头插入孔部201c脱出,轻压入的连接器盖201的凸部201c从连接器204的插头连接口204a脱出,连接器盖201被打开。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态,如图3所示那样,在照相机主体1的侧面1a与后面1b相连的部分即从后盖22连到侧盖23的后盖22的角部和连接器盖9的与该角部相对的部分,将后盖22的外表面22e和连接器盖9的内表面9j形成为不同的形状(具体地说,使连接器盖9的内表面9j的曲率半径比后盖22的外表面22e的曲率半径小),从而在这些面22c、9j间积极地设置间隙c。通过具有这样的间隙c,从而即使随着温度变化在连接器盖9产生比后盖22大的热收缩,在连接器盖9的盖部9h、9i也基本上不产生从照相机主体浮起的力,可防止凸部9c、9d分别从插头插入孔部分22c和声音·影像输出连接器10的插头连接口脱开。即,可维持在关闭连接器盖9的状态。
这样安装于后盖22的连接器盖9的盖部9h、9i可分别如图1所示那样以作为连接器盖9的相对后盖22的安装部分的安装片9a的根部(与后盖22相交的部分)附近为支点9g,由弹性变形独立地进行开闭。在本实施例中,相对连接器盖9的开闭变形的支点9g离开足够的距离地配置上述凸部9c、9d,所以,盖部9h、9i的一方的开闭变形不会影响到另一方。
另外,如本实施例那样,通过将连接器盖9跨过照相机主体的2个面(后盖22和侧盖23)地配置,从而还可具有连接上述2个面的部分(角部)的保护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具有直流输入连接器、USB连接器、声音·影像输出连接器的数字照相机,但对于具有这些连接器以外的连接器的数字照相机和摄像机及携带终端等其它电子设备也可适用本发明。
另外,连接器盖可如本实施例那样由弹性材料形成,也可利用多色成型、嵌入成型、粘接、热融接等方法组合弹性材料与塑料、弹性材料与金属等而形成。
另外,关于连接器盖在照相机主体的安装方法,也可采用由上述实施例说明的以外的方法。例如,可考虑这样一些方法,即,在连接器盖形成箭头状的凸起,在照相机主体开孔,在这里弹压固定,或利用粘接、热熔接、E形环等的固定方法。
如上述那样,按照上述实施例,可按良好的效率容易进行插头连接地在由设备主体的第1和第2面形成的角部周边的区域配置第1和第2连接器。而且,可减少部件数量。因此,可实现设备主体的小型化,同时,可实现处理性良好的电子设备(照相机等)。
在这里,通过使第1连接器的连接方向长度比第2连接器短,从而可在第1连接器的连接方向端面与第2连接器之间的空间配置其它电子部件和电子设备的构造(例如用于将连接器的盖构件安装于设备主体的构造),可改善包含这些其它的电子部件和构造的配置效率。
另外,在第1面具有连接口,连接方向长度比上述第1连接器长的第3连接器搭载于基板,第1连接器配置到第2和第3连接器及第1和第2面围住的区域,从而可按良好的效率配置短的第1连接器及长的第2和第3连接器。
另外,设置开闭各连接器的连接口的一体形成的盖构件,相对设备主体在第1和第2连接器的连接口间安装盖构件,使得能以该安装部分为支点独立地开闭第1和第2连接器的连接口地进行弹性变形,从而可由简单的构成仅打开使用的连接器侧的部分,同时,可在电子设备盖构件设置盖构件,该构件兼有设计优良而且保护连接第1面和第2面的部分(角部或曲面部)的功能。
另外,将第1连接器配置于第1面与第2连接器之间的区域,使在设备主体安装盖构件的构造突出到第1和第2连接器之间,从而可有效地利用第1连接器与第2连接器之间形成的空间,设备的小型化有效。
另外,通过使连接设备主体的第1面与第2面的部分的外表面形状和对盖构件的该部分进行覆盖的内表面形状相互不同,从而可抑制设备主体与盖构件的材料的热变形量的差引起的盖构件的浮起和脱开。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在设备主体的第1面具有连接口的第1连接器和在上述设备主体的与上述第1面相邻的第2面具有连接口的第2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连接器配置于上述第1面与上述第2连接器之间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连接器的连接方向的端面与上述第2连接器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连接器的连接方向的长度比上述第2连接器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第3连接器,该第3连接器在上述第1面具有连接口且其连接方向的长度比上述第1连接器长;上述第1连接器配置在由上述第2及第3连接器和上述第1及第2面围住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对上述第1和第2连接器的连接口进行开闭的、一体形成的盖构件,上述盖构件安装在上述设备主体的上述第1和第2连接器的连接口之间,而且可以将该安装部分作为支点使上述第1和第2连接器的连接口独立开闭地进行弹性变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将上述盖构件安装于上述设备主体的构造突出到上述第1和第2连接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连接上述设备主体的上述第1面与上述第2面的部分的外表面形状与上述盖构件的覆盖该 部分的部分的内表面形状相互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和第2连接器搭载于单一的基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设于上述设备主体的与上述第1面相邻、朝向第2面的面即第3面的透镜部分;以及设于上述第2面的、显示进行了图像处理的经由上述透镜部分获得的被摄体图像的图像显示部分,上述第1连接器为输出数字图像信号的连接器,上述第2连接器为用于供给电源的连接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为照相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容易进行插头连接而且效率良好地配置多个连接器、部件数量也可较少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在设备主体的第1面具有连接口的第1连接器和在上述设备主体的与上述第1面相邻的第2面具有连接口的第2连接器,上述第1连接器配置于上述第1面与上述第2连接器之间的区域。
文档编号G03B17/02GK1592360SQ20041006417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0日
发明者高桥知树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