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光扩散板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6637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光扩散板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具有光扩散板的背光模组,尤指一种适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中使光源所生的光得以均匀扩散的元件。
背景技术
对于一般较大型的液晶面板而言,其光源的产生是利用所谓直下式背光模组,其包括有灯管(光源)、扩散板、反射板、框架等元件,而背光模组的亮度均匀与否,则取决于前述元件的设计方式。
传统上,为使背光模组可具有较均匀的光线亮度,于扩散板等元件上会采用雾化处理,或是另外于扩散板上装设一扩散膜片,但此种方式除了会降低整体背光模组的亮度(辉度)外,灯管所产生的热量亦会造成扩散膜片的损坏,也因此灯管与扩散板间的距离必须加大,而使得整体背光模组的厚度增加。再者,此种方式并未考虑灯管与扩散板之间的距离变化,造成背光模组产生明暗不均的现象,相对造成背光模组品质不良。
另外,消除上述问题的另一种已知方式,是于扩散板上直接使用网板印刷,此种方式是于扩散板的表面上印刷出复数个遮光网点,以消除灯管与扩散板之间因距离不同所产生的明暗不均问题,然而,此种方式仍旧会降低整体背光模组的亮度,并非十分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光扩散板的背光模组,其是适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中使光源所生的光得以均匀扩散的元件,可消除光源与顶板之间因距离不同所产生的明暗不均问题,且于不影响背光模组的亮度下,使背光模组的亮度均匀。
本实用新型是为一种具有光扩散板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框架;一反射板,是组设于该框架的底部,该反射板并包括有一上表面;一顶板,是组设于该框架的顶部,该顶板包括有一下表面,且该顶板与该反射板之间保持一预设距离;至少一光源,是装设于该反射板的该上表面上;至少一光扩散板,是组设于该顶板的该下表面,且该至少一光扩散板是对应于该至少一光源;以及其中,该至少一光扩散板是有一厚度,且该厚度是反比于该至少一光源与该顶板间的距离。
其中,该至少一光扩散板的外壁是有一连续曲线断面。
其中,该至少一光扩散板的外壁是为一抛物线断面。
其中,该至少一光扩散板的外壁是有一不连续断面。
其中,该至少一光扩散板是由半透明材质所制成,且该顶板为透明材质。
其中,该至少一光扩散板是以贴附方式组设于该顶板的该下表面。
因此,利用上述光扩散板其厚度反比于光源与顶板间的距离的结构设计,可消除光源与顶板之间因距离不同所产生的明暗不均问题,且于不影响背光模组的亮度下,使背光模组的亮度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光扩散板的外壁可采用连续曲线断面、或者可为不连续断面,例如抛物线断面、圆形断面、多角形断面等。又,光扩散板可由半透明材质所制成,而顶板则为透明材质;或者反之,光扩散板可为透明材质所制成,而顶板则为半透明材质,如此亦可达成其功效。至于光扩散板的材质可为透明橡胶、硅胶、环氧树脂(Epoxy)、酚醛树脂(PMC)、三聚氰氨(MMC)、不饱和聚脂(UPC)、热固型聚巯胺(Polyamide)、聚亚巯胺(Polyimide)等热固型材料或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P)、压克力树脂(PMMA)、聚碳酸脂(PC)、聚丁二烯对苯二甲酸脂(PBT)等热塑型料以及玻璃,而透明玻璃是为最佳,原因为其能耐高热,故可缩小光扩散板至顶板的预设距离,亦即光源与顶板之间的距离可加以减少,使整体背光模组的厚度减小而达成轻薄短小的设计。
上述的光扩散板可以贴附的方式组设于顶板的下表面。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放大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放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其中显示有一具有光扩散板的背光模组1,且此背光模组1包括有一框架2、一反射板3、一顶板4、复数个光源5、以及一光扩散板6,于图式中是可见到三个光源5。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其中,反射板3乃组设于框架2的底部21,且反射板3包括有一上表面31,而顶板4乃是组设于框架2的顶部22,使得顶板4、框架2、及反射板3三者之间形成一个腔体,而顶板4至反射板3有一预设距离D,且顶板4包括有一下表面41。
另外,上述的光源5,是装设于反射板3的上表面31上,且于本实施例中,光源5是分别为一灯管。
再者,光扩散板6是组设于顶板4的下表面41,并且对应于上述的光源5,且于本实施例中,光扩散板6乃介于光源5与顶板4之间。
请同时参阅图1、图2、及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放大剖面图,于本实施例中,光扩散板6是由半透明材质所制成,且顶板4为透明玻璃的透明材质,同时,光扩散板6乃有一厚度t1、t2,而且其厚度t1、t2乃是反比于光源5与顶板4间的距离d1、d2,由此设计,可使光源5得以均匀散出,亦即由光扩散板6的厚度t1、t2、与光源51至顶板4间的距离d1、d2的反比设计,可使光源51所散出的光线得以均匀显示于顶板4上。
于上述的设计中,光扩散板6的外壁61是为一抛物线断面的连续曲线断面,且光扩散板6是以贴附的方式组设于顶板4的下表面41。
故利用上述结构,由提供光扩散板6的设计,且由光扩散板6的厚度t1、t2反比于光源5与顶板4间的距离d1、d2的设计,可消除光源5与顶板4之间因距离不同所产生的明暗不均问题,且于不影响背光模组1的亮度下,使背光模组1的亮度均匀。
请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放大剖面图,其主要结构皆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唯差别在于光扩散板8的外壁81为多角形断面的不连续断面,但如此的设计亦可使光源7所散出的亮度均匀,而达成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各种功效。
由此可知,光扩散板6、8的外壁61、81可分别具有不同形状,如上述各实施例所述,例如可为圆形断面、椭圆形断面、或其他连续曲线断面,或者外壁可为多角形断面的不连续断面。
另外,请再回参图1、图2、及图3,于第一较佳实施例当中,顶板4是由透明玻璃所制成,因其具有耐高热的特性,故可缩小顶板4至反射板3之间的预设距离D,亦即可缩小整个背光模组1的厚度,但顶板4亦可为透明橡胶、硅胶、或其他透明材质,且亦可采用相反设计,即光扩散板6可为透明材质、顶板4可为半透明材质,例如光扩散板6可由透明玻璃所制成,如此亦可缩小顶板4至反射板3之间的预设距离D,使整个背光模组1的厚度缩小。
上述实施例仅是为了方便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发明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申请专利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光扩散板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框架;一反射板,是组设于该框架的底部,该反射板并包括有一上表面;一顶板,是组设于该框架的顶部,该顶板包括有一下表面,且该顶板与该反射板之间保持一预设距离;至少一光源,是装设于该反射板的该上表面上;至少一光扩散板,是组设于该顶板的该下表面,且该至少一光扩散板是对应于该至少一光源;以及其中,该至少一光扩散板是有一厚度,且该厚度是反比于该至少一光源与该顶板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光扩散板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光扩散板的外壁是有一连续曲线断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光扩散板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光扩散板的外壁是为一抛物线断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光扩散板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光扩散板的外壁是有一不连续断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光扩散板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光扩散板是由半透明材质所制成,且该顶板为透明材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光扩散板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光扩散板是以贴附方式组设于该顶板的该下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光扩散板的背光模组,包括一框架、一反射板、一顶板、至少一光源、及至少一光扩散板。其中反射板是设置于框架的底部,顶板是设置于框架的顶部,顶板与反射板之间有一预设距离,而光源是位于反射板的上表面,而光扩散板是在光源与顶板之间,其厚度是反比于光源至顶板间的距离。如此由光扩散板的厚度反比于光源至顶板之间的距离设计,可消除光源与顶板之间因距离不同所产生的明暗不均问题,而使背光模组的亮度均匀,同时,光源与顶板之间的距离亦可加以减少,使整体背光模组的厚度减小而达成轻薄短小的设计。
文档编号G02B5/02GK2751329SQ20042012196
公开日2006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3日
发明者颜兆诗 申请人:福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