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8483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尤其涉及一种更加改善散热效果的直下式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液晶显示器的直下式背光模块中,其灯管发光时会产生热量,而随着其灯管数目的增加,直下式背光模块的温度亦会跟着大幅升高。然而,直下式背光模块的温度大幅升高将会导致其辉度降低,进而降低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光线利用率,因此,在直下式背光模块中设计散热结构来降低其温度已成为重要的课题。
中国台湾专利第534424号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背光模块所产生的热量经由外壳上所设置的开孔而释放至外界环境中。
参照图1,在中国台湾专利第542883号中公开有一种背光模块50,其在灯管14下方的反射板58上开设有第一对流孔62a与第二对流孔64,因此灯管14所产生的热量即可藉由空气对流作用而传递至散热板59上,然后再经由连接于散热板59的鳍状结构54a传导至外界环境中。然而,由于空气对流作用仅是发生于背光模块50的内部,所以其散热效果有限。
参照图2,在中国台湾专利第564302号中公开有另一种背光模块410,其波浪状反射板418在位于灯管L下方的平面部份上设置有开口430,所以灯管L所产生的热量即可藉由空气对流作用而传递至鳍状背板500上,然后再传导至外界环境中。同样地,由于空气对流作用仅是发生在背光模块410的内部,所以其散热效果依然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本上采用如下所详述的特征,以解决上述问题。也就是说,本发明包括一个底板,具有一个底边、一个第一侧边、一个第二侧边、一个第一开口以及一个第二开口,其中,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相对,该底边连接于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之间,该第一开口成形于该第一侧边与该底边之间,以及该第二开口成形于该第二侧边与该底边之间;一个反射板,设置于该底板之上,并且位于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开口之间,其中,该反射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反射部分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反射部分,该第一反射部分连接于该等第二反射部分之间;以及多个照明灯管,分别设置于该等第二反射部分之上,其中,该等照明灯管所发出的光线由该第一反射部分及该等第二反射部分所反射,以及该等照明灯管所产生的热量藉由空气对流作用而经由该第一开口或该第二开口传递至该底板之外。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直下式背光模块,该第一反射部分为一个中空三角形突出部,以及该等第二反射部分具有平板的形状。
又在本发明中,该第一反射部分还具有一个第一透孔以及一个第二透孔,该第一透孔以及该第二透孔以对称方式成形于该中空三角形突出部的两侧边上。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
附图简述图1为显示一种公知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显示另一种公知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3A为显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图3B为显示根据图3A的A-A剖面示意图;图4A为显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以及图4B为显示根据图4A的A’-A’剖面示意图。
发明详述在这里配合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参照图3A及图3B,本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块100主要包括有一个底板110、一个反射板120以及多个照明灯管130。
底板110具有一个底边111、一个第一侧边112、一个第二侧边113、多个第一开口114以及多个第二开口115。如图3B所示,第一侧边112与第二侧边113相对,而底边111连接于第一侧边112与第二侧边113之间。在本实施例之中,每一个第一开口114成形于第一侧边112与底边111之间(或第一侧边112与底边111之连接处上),而每一个第二开口115则成形于第二侧边113与底边111之间(或第二侧边113与底边111之连接处上)。
反射板120设置于底板110之上,并且反射板120位于第一开口114与第二开口115之间。此外,反射板120由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反射部分121及第二反射部分122所构成,换句话说,每一个第一反射部分121皆是连接于(或位于)两个第二反射部分122之间。特别的是,每一个第一反射部分121皆为一个中空三角形突出部,而每一个第二反射部分122则具有一个平板的形状。此外,每一个第一反射部分121还具有多个第一透孔121a以及多个第二透孔121b。如第3B图所示,第一透孔121a以及第二透孔121b是以对称方式成形于中空三角形突出部的两侧边上。
每一个照明灯管130皆是设置于每一个第二反射部分122之上。
当直下式背光模块100运作时,照明灯管130所发出的光线可由第一反射部分121以及第二反射部分122所反射。更重要的是,照明灯管130发光时所产生的热量可藉由空气对流(或热对流)作用而经由第一开口114或第二开口115传递至底板110之外。举例来说,当空气对流(或热对流)发生时,外界环境之空气可经由第一开口114流入直下式背光模块100之中,然后空气即可依序流过每一个第一反射部分121的第一透孔121a与第二透孔121b并流过所有第一反射部分121与第二反射部分122的上方,最后空气再经由第二开口115流至外界环境中。如上所述,由于空气可充分流通于直下式背光模块100的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所以照明灯管130所产生的热量可以有效地被移除,从而可使直下式背光模块100的温度降低,并使其辉度提升。
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组件均标示以相同的附图标记。
参照图4A及图4B,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是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开口114及第二开口115是分别成形于第一侧边112及第二侧边113之上。至于本实施例的其它元件构造或特征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为了使本申请说明书的内容能更清晰易懂,在此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同样地,当直下式背光模块100’工作时,照明灯管130发光时所产生的热量可藉由空气对流(或热对流)作用而经由第一开口114或第二开口115传递至底板110之外,而其中空气流动的方式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方式相同。因此,照明灯管1 30所产生的热量即可有效地被移除,从而可使直下式背光模块100’的温度降低,并使其辉度提升。
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公开于上,然而这些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作出一定的修改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后面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包括一个底板,具有一个底边、一个第一侧边、一个第二侧边、一个第一开口以及一个第二开口,其中,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相对,该底边连接于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之间,该第一开口成形于该第一侧边与该底边之间,以及该第二开口成形于该第二侧边与该底边之间;一个反射板,设置于该底板之上,并且位于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开口之间,其中,该反射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反射部分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反射部分,该第一反射部分连接于该等第二反射部分之间;以及多个照明灯管,分别设置于该等第二反射部分之上,其中,该等照明灯管所发出之光线由该第一反射部分及该等第二反射部分所反射,以及该等照明灯管所产生的热量藉由空气对流作用而经由该第一开口或该第二开口传递至该底板之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反射部分为一个中空三角形突出部,以及该等第二反射部分具有平板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反射部分还具有一个第一透孔以及一个第二透孔,该第一透孔以及该第二透孔以对称方式成形于该中空三角形突出部的两侧边上。
4.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包括一个底板,具有一个第一侧边、一个第二侧边、一个第一开口以及一个第二开口,其中,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相对,该第一开口成形于该第一侧边之上,以及该第二开口成形于该第二侧边之上;一个反射板,设置于该底板之上,并且位于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开口之间,其中,该反射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反射部分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反射部分,该第一反射部分连接于该等第二反射部分之间;以及多个照明灯管,分别设置于该等第二反射部分之上,其中,该等照明灯管所发出的光线由该第一反射部分及该等第二反射部分所反射,以及该等照明灯管所产生的热量藉由空气对流作用而经由该第一开口或该第二开口传递至该底板之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反射部分为一个中空三角形突出部,以及该等第二反射部分具有平板的形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反射部分还具有一个第一透孔以及一个第二透孔,该第一透孔以及该第二透孔以对称方式成形于该中空三角形突出部的两侧边上。
全文摘要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包括一个底板、一个反射板及多个照明灯管。底板具有一个底边、一个第一侧边、一个第二侧边、一个第一开口及一个第二开口,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相对,底边连接于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之间,第一开口成形于第一侧边与底边之间,第二开口成形于第二侧边与底边之间。反射板设置于底板上,并且位于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反射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反射部分及至少两个第二反射部分,第一反射部分连接于两个第二反射部分之间。照明灯管分别设置于第二反射部分上,照明灯管所产生的热量藉由空气对流而经由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传递至底板外。
文档编号G02F1/13GK1645211SQ200510005958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31日
发明者李思汉, 苏宏文, 陈君明, 田謦辅, 刘耕儒, 庄永彬 申请人:广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