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7906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容作为带有背光的显示装置的光源的灯的背光单元,特别涉及一种适合用于具备透过型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
背景技术
作为平面型的显示装置的例子,例如具备透过型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等,通常在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侧配置有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是一种具备作为光源的冷阴极管等管状灯,调整从该管状灯发出的光的特性并向显示面板的背面侧照射的装置。照射的光透过显示面板,由此,在该显示面板的前面侧,图像以可视状态被显示。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以往通常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30包括边框(bezel)31、显示面板32和背光单元33。边框31是成为显示面板32的框的部件,显示面板32通过粘合2片玻璃并在其间封入液晶而形成。
图示的背光单元33由框架34、光学片材类35、管状灯36、反射板37、和背光基座38构成。框架34具有框形状,用于将光学片材类35固定在背光基座38上。光学片材类35用于调整从管状灯36入射显示面板32的光的特性。U字形状的管状灯36,在该情况下,如图6的平面图所示,左端部安装有电极部夹具41,并被固定在背光基座38的左侧位置。在该管状灯36的下侧布设的反射板37用于使从管状灯36发出的光反射至显示面板32侧,在该情况下,为了提高反射性,以位于管状灯36的各管部36a之间的方式设置有山状的突起部37a。
背光基座38具有大致箱形状,其底板部38b与长边的侧壁部38c由金属制板材的板金加工的部件39构成,短边的侧壁部38d由树脂成型的部件40构成。该背光基座38具有由这些底板38b和侧壁部38c、38d形成的灯收容部38a、以及从侧壁部38c、38d的上端分别向外侧延伸的载置面38e、38f。
为了将管状灯36固定在该背光基座38的灯收容部38a上,除了使用上述的电极部夹具41之外,还使用图示的部件44,其由夹住管部36a的中途位置的灯夹42、和用于防止配置在上方的光学片材类35向下方弯曲以抑制亮度不均的片材支撑销43构成。该由灯夹42和片材支撑销43构成的部件44向背光基座38上的固定,如图5的圆内的详细图所示,通过使设置在部件44的下部的卡合突部44a插入在反射板37和底板部38b双方上穿设而形成的卡合孔45中并与其卡合而进行。
在背光基座38的载置面38e、38f上,上述的框架34以夹入光学片材类35和反射板37的状态被固定。在该情况下,如图6所示,在载置面38e、38f的四个角的角部,形成有四角形状的凸部38g,并且,在光学片材类35的四个角的角部,切口形成有凹部35a,通过该凹部35a与凸部38g的嵌合,使光学片材类35在载置面38e、38f上定位。
此外,作为与本发明相关的先行技术文献,可列举特开平11-306835号公报。
在这样的背光单元33中,因作为光源的管状灯36的热的原因,构成的部件会发生热膨胀或者热收缩。该热膨胀率和热收缩率因各部件而有所不同,特别地,存在如下的问题在光学片材类35、与夹入它的背光基座38的载置面38e、38f和框架34的夹入面34a之间发生摩擦,从而产生吱吱声。
另外,如图6所示,如果将用于定位的背光基座38的凸部38g与光学片材类35的凹部35a之间的间隙H设定为考虑了光学片材类35使用时的热膨胀量的余量,那么,会存在如下的问题在背光单元33组装时的室温环境下,该间隙过大,定位精度不高。与此相对,如果不考虑热膨胀量的余量、以定位精度优先而设定间隙H,那么,会存在如下的问题因为没有余量,所以光学片材类35大幅弯曲而成为产生上述的吱吱声的原因,或者发生亮度不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能够考虑光学片材类的热膨胀与在背光基座上的定位精度这两方面而进行设计的背光单元以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单元,其包括收容在显示面板的背面侧隔着光学片材类而配置的灯的背光基座、和在载置上述光学片材类的上述背光基座的载置面上夹入并保持该光学片材类的框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载置面上,在与上述光学片材类的长边的大致中央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使上述光学片材类相对于该载置面在规定位置定位的定位部。
在该情况下,可以形成为上述定位部为与在上述光学片材类的长边的大致中央端部切口形成的凹部嵌合的凸形状的结构,也可以形成为上述定位部为与在上述光学片材类的长边的大致中央端部突出形成的凸部嵌合的凹形状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背光单元,其包括收容在显示面板的背面侧隔着光学片材类而配置的灯的背光基座、和在载置上述光学片材类的上述背光基座的载置面上夹入并保持该光学片材类的框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背光基座的载置面和上述框架的夹入面上,突出形成有部分地与上述光学片材类表面接触的接触部。
另外,上述背光基座可以由白色的合成树脂制成,并且作为反射从上述灯发出的光并使其入射显示面板的反射面起作用。
本发明还可以提供一种包括这样的背光单元而形成的显示装置。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背光单元,在载置光学片材类的背光基座的载置面上,在与光学片材类的长边的大致中央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使光学片材类相对于该载置面在规定位置定位的定位部,即,因为光学片材类因热膨胀引起的长度变化在其长边方向上较大,所以通过使定位部位于该长边的大致中央,能够考虑光学片材类的热膨胀与在背光基座上的定位精度两方面而进行设计。
在该情况下,如果形成为上述定位部为与在上述光学片材类的长边的大致中央端部切口形成的凹部嵌合的凸形状的结构、或者形成为上述定位部为与在上述光学片材类的长边的大致中央端部突出形成的凸部嵌合的凹形状的结构,则定位结构将会被简化。
另外,在载置光学片材类的背光基座的背光基座的载置面和在该背光基座的载置面上夹入并保持该光学片材类的框架的夹入面上,突出形成有部分地与上述光学片材类表面接触的接触部,根据本发明的这种结构,能够减少与光学片材类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抑制因摩擦产生的吱吱声。
另外,如果将上述背光基座形成为由白色的合成树脂制成、并且作为反射从上述灯发出的光并使其入射显示面板的反射面起作用的结构,则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另外设置反射板,而且,也不必夹入反射板,因此,容易将部分地与上述光学片材类表面接触的接触部设置在上述背光基座的载置面上。
如果装入这样结构的背光单元而形成显示装置,则能够抑制在使用中产生吱吱声。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具备的背光单元的概略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在取下框架的状态下表示图1所示的背光单元的俯视图。
图3为表示使构成图1所示的定位凸部的部件为背光基座以外的其它部件的例子的图。
图4为表示图1所示的背光单元的变形例的图。
图5为表示以往一直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具备的背光单元的概略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图5所示的背光单元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在取下框架的状态下表示图1所示的背光单元的俯视图。此外,图1的分解立体图是从图2的中央将右上部分放大表示的图。
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包括边框(bezel)2、显示面板3、和背光单元4。边框2是成为显示面板3的框的部件,用于保护显示面板3,并且确保液晶显示装置1整体的强度。显示面板3通过粘合2片玻璃并在其间封入液晶而形成。
背光单元4由框架5、光学片材类6、管状灯7、和背光基座8构成。框架5具有框形状,用于将光学片材类6固定在背光基座8上。光学片材类6用于调整从管状灯7入射显示面板3的光的特性,由扩散板、扩散片、透镜片、偏光反射膜等板状或片状的部件堆积而形成。管状灯7为U字形状的冷阴极管,如图2所示,左端部安装有电极部夹具9,并被固定在背光基座8的左侧位置。
背光基座8由白色的合成树脂材料成型为大致箱状,具有由底板部8b、长边的侧壁部8c和短边的侧壁部8d形成的灯收容部8a、以及从侧壁部8c、8d的上端分别向外侧延伸的载置面8e、8f。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在背光基座8的背面安装有构成有驱动管状灯7的变换器(inverter)电路的变换器电路基板。另外,该背面被施以遮光处理而形成为黑色等,以防止管状灯7向背面漏光。
灯收容部8a的表面,在该情况下,使用作为最有效地对光进行反射的颜色的白色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因此,构成为具有使从管状灯7发出的光向显示面板3侧反射的功能的反射面8g。另外,在该反射面8g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反射性,以位于管状灯7的各管部7a之间的方式设置有突出形成为山状的反射山8h。同样,为了进一步提高反射性,作为灯收容部8a的长边的侧壁部8c在该情况下构成为倾斜面8i。
为了将管状灯7固定在灯收容部8a中,除了设置有上述的电极部夹具9之外,如图所示,通过与背光基座8一体成型而设置有夹住管部7a的中途位置、在该情况下即夹住U字部7b附近的灯夹10。利用该灯夹10,管部7a与反射面8c离开灯夹10的基部10a的厚度的距离而被夹住。
另外,在位于中央的反射山8h上,通过与背光基座8一体成型而设置有片材支撑销11。该片材支撑销11用于防止配置在上方的光学片材类6向下方弯曲以抑制亮度不均,具有使光学片材类6相对于反射面8c隔开规定距离而分离的长度。在该情况下,片材支撑销11形成于与光学片材类6的中央部6a对应的位置。
在背光基座8的载置面8e、8f上,上述的框架5以夹入光学片材类6的状态被固定。在该情况下,在长边的载置面8e的大致中央,形成有圆弧形状的凸部8j,并且,与此对应,在光学片材类6的长边端部的大致中央,切口形成有同样圆弧形状的凹部6b,通过该凹部6b与凸部8j的嵌合,使光学片材类6在载置面8e、8f上定位。
另外,在背光基座8的载置面8e、8f上,肋形状的接触部8k、8l分别沿着载置面8e、8f的长度方向而并列形成有多个。另外,如图1所示,在框架5的夹入面5a上也同样,肋形状的接触部5b、5c分别在框架5的长边和短边上沿着长度方向而并列形成有多个。
根据这样的结构的背光单元4,光学片材类6在背光基座8上的定位,在长边的载置面8e的大致中央位置进行。因为光学片材类6因热膨胀引起的长度变化在其长边方向上较大,所以,通过使定位部位于该长边的大致中央,成为考虑了光学片材类6的热膨胀与在背光基座8上的定位精度两者的结构。
另外,在背光基座8的载置面8e、8f以及框架5的夹入面5a上,突出形成有部分地与光学片材类6的表面接触的接触部8k、8l、5b、5c,利用这些接触部形成通过夹入来保持光学片材类5的结构,由此,能够减少与光学片材类6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抑制因摩擦而产生吱吱声。
另外,背光基座8由白色的合成树脂制成,并且作为反射从管状灯7发出的光并使其入射显示面板3的反射面8g起作用,因此,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另外设置反射板,而且,也不必夹入反射板。因此,容易将部分地与光学片材类6表面接触的接触部8k设置在背光基座8的载置面8e上,从而能够将结构简化。
此外,也可以使构成上述定位凸部8i的部分为背光基座8以外的其它部件。例如,图3(a)表示在构成定位凸部8i的部件的下面涂抹粘接剂进行粘接的结构,图3(b)表示在构成定位凸部8i的部件的下面设置卡合突部,并将其插入在背光基座8的载置面8e上形成的卡合孔中的结构。
接着,参照图4,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说明。此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所示,在背光基座8的长边的载置面8e的大致中央,在该情况下设置有切口形成为圆弧形状的凹部8m,并且,与此对应,在光学片材类6的长边端部的大致中央,设置有突出为同样圆弧形状的凸部6c,通过该凹部6b与凸部8j的嵌合,使光学片材类6在载置面8e、8f上定位。
另外,在背光基座8的载置面8e、8f的四个角的角部,设置有三角形状的接触部8n,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在框架5的夹入面5a上也同样设有三角形状的接触部。根据这样的结构,光学片材类6在背光基座8上的定位,在长边的载置面8e的大致中央位置进行,另外,通过接触部8n,与光学片材类6的接触面积也减少。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完全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不言而喻,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实施。例如,与光学片材类接触的接触部的形状,除了上述的肋形状和三角形状之外,也能够采用半球形状等各种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单元,包括收容在显示面板的背面侧隔着光学片材类而配置的灯的背光基座、和在载置所述光学片材类的所述背光基座的载置面上夹入并保持该光学片材类的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载置面上,在与所述光学片材类的长边的大致中央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使所述光学片材类相对于该载置面在规定位置定位的定位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与在所述光学片材类的长边的大致中央端部切口形成的凹部嵌合的凸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与在所述光学片材类的长边的大致中央端部突出形成的凸部嵌合的凹形状。
4.一种背光单元,包括收容在显示面板的背面侧隔着光学片材类而配置的灯的背光基座、和在载置所述光学片材类的所述背光基座的载置面上夹入并保持该光学片材类的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光基座的载置面和所述框架的夹入面上,突出形成有部分地与所述光学片材类表面接触的接触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基座由白色的合成树脂制成,并且作为反射从所述灯发出的光并使其入射显示面板的反射面起作用。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考虑光学片材类的热膨胀与在背光基座上的定位精度这两方面而进行设计的背光单元。在收容在显示面板(3)的背面侧隔着光学片材类(6)而配置的灯(7)的背光基座的、载置光学片材类(6)的载置面(8e)上,在与光学片材类(6)的长边的大致中央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使光学片材类(6)相对于该载置面(8e)在规定位置定位的定位部。
文档编号G02F1/1335GK101095010SQ20058004536
公开日2007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8日
发明者村上嘉弘, 小仓健, 中道一喜, 大西拓也, 原孝文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