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2289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避免光间隔物与凸块部分重叠的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由于多显示域垂直配向型(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MVA)液晶显示面板可以提供较快的信号反应速度、更宽广的可视角度、更高的透光率、更高的对比率以及更完美的画质,近年来逐渐被广泛地使用。
请同时参照图1A~1B,图1A绘示乃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俯视图,图1B绘示乃沿着图1A的剖面线1B-1B’所视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剖面图。如图1A~1B所示,液晶显示面板10包括一薄膜晶体管(thin filmtransistor;TFT)基板11、一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CF)基板12及一液晶层13。薄膜晶体管基板11与彩色滤光片基板12相对平行设置。液晶层13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基板11及彩色滤光片基板12之间,并具有多个液晶分子13a。此外,薄膜晶体管基板11举例包括两条扫描线S3~S4与三条数据线D4~D6。扫描线S3~S4彼此相互平行,数据线D4~D6彼此相互平行且与扫描线S3~S4垂直交错,而定义两个像素P3~P4。像素P3内包含一薄膜晶体管T3及一像素电极18,薄膜晶体管T3与扫描线S3、数据线D4及像素电极18电性耦接。像素P4内包含一薄膜晶体管T4及一像素电极19,薄膜晶体管T4与扫描线S3、数据线D5及像素电极19电性耦接。彩色滤光片基板12包括一共同电极14、凸块15~16及光间隔物17。凸块15~16及光间隔物17设置于共同电极14上,且于理想状况下不会相互重叠。凸块15~16用以调整液晶分子13a为多个显示域(domains),而光间隔物17用以提供薄膜晶体管基板11及彩色滤光片基板12之间的一固定夹厚(call gap)。
然而,在形成凸块15~16及光间隔物17时的工艺精准度产生误差的情况下,导致光间隔物17与凸块16容易产生部分重叠的现象,进而影响光间隔物17与凸块16的重叠区域中液晶分子13a的排列状况。甚至,显示区域内的液晶分子13a的排列将会受到显示区域外的液晶分子13a的推挤的影响。即,凸块16的重叠区域处的液晶分子13a的推挤将会影响像素电极18处的液晶分子13a的排列。因此,在液晶显示面板10运作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液晶显示面板10切换画面时,更会在光间隔物17与凸块16的部分重叠区域处产生影像残影(image retention)的现象。如此一来,大大地降低液晶显示面板10的显示品质及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两凸块相对于对称中心线互为镜射结构以及光间隔物设置于两凸块之间的对称中心线上的设计,可以避免光间隔物与两凸块产生部分重叠的现象,进而防止造成液晶显示面板于运作时发生影像残影的现象。如此一来,可以大大地提升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及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导电基板、一第二导电基板及一液晶层。第一导电基板包括一底材、一第一凸块、一第二凸块及一光间隔物,第一凸块及第二凸块以对称于一中心线的方式设置于底材之上,第二凸块为第一凸块对应于此中心线的镜射结构。光间隔物大体设置于此中心线上并位于底材之上,且位于第一凸块及第二凸块之间。第二导电基板与第一导电基板平行设置。液晶层设置于第一导电基板及第二导电基板之间。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配合附图以及优选实施例,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图1A绘示乃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俯视图;图1B绘示乃沿着图1A的剖面线1B-1B’所视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剖面图;图2A绘示乃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导电基板的部分俯视图;图2B绘示乃沿着图2A的剖面线2B-2B’所视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剖面图;
图3A绘示乃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俯视图;图3B绘示乃沿着图3A的剖面线3B-3B’所视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剖面图;图4A绘示乃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俯视图;图4B绘示乃沿着图4A的剖面线4B-4B’所视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剖面图;图5绘示乃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导电基板的部分俯视图;图6绘示乃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五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导电基板的部分俯视图;图7绘示乃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导电基板的部分俯视图;图8绘示乃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七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导电基板的部分俯视图;图9A绘示乃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八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俯视图;以及图9B绘示乃沿着图9A的剖面线9B-9B’所视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剖面图。
简单符号说明10、20、20a、20b、20c、20d、20e、20f、70液晶显示面板11薄膜晶体管基板12彩色滤光片基板13、23液晶层13a、23a液晶分子14、34、34a共同电极17、27、77光间隔物18、19像素电极21、21a、21b、21c、21d、71第一导电基板22、22a、22b、72第二导电基板24第一底材25、45、45a、55、55a、75第一凸块
26、46、46a、56、56a、76第二凸块28第二底材29第三凸块29a第一狭缝30第四凸块30a第二狭缝31黑色矩阵32第一彩色滤光片33第二彩色滤光片35第一像素电极36第二像素电极47、47a顶部48、48a连接部49、49a底部55a、56aV字型子凸块55b、56b倒V字型子凸块C1、C5第一中心线C2第二中心线C3第三中心线C4第四中心线D1第一数据线D2第二数据线D3第三数据线D4~D6数据线F1第一彩色滤光片像素F2第二彩色滤光片像素P1第一像素P2第二像素P3~P4像素S1第一扫描线S2第二扫描线
S3~S4扫描线T1第一薄膜晶体管T2第二薄膜晶体管T3~T4薄膜晶体管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请同时参照图2A~2B,图2A绘示乃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导电基板的部分俯视图,图2B绘示乃沿着图2A的剖面线2B-2B’所视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剖面图。如图2A~2B所示,液晶显示面板20至少包括一第一导电基板21、一第二导电基板22及一液晶层23。第一导电基板21至少包括一第一底材24、一第一凸块25、一第二凸块26及一光间隔物27,第一凸块25及第二凸块26以对称于一第一中心线C1的方式设置于第一底材24之上,第二凸块26为第一凸块25对应于第一中心线C1的镜射结构。换言之,第一凸块25亦为第二凸块26对应于第一中心线C1的镜射结构。光间隔物27大体设置于第一中心线C1上并位于第一底材24之上,且位于第一凸块25及第二凸块26之间。第二导电基板22与第一导电基板21平行设置。液晶层23设置于第一导电基板21及第二导电基板22之间,且具有多个液晶分子23a。此外,第一凸块25及第二凸块26用以调整液晶层23的液晶分子23a为多个显示域(domains)。
本实施例的第一凸块25及第二凸块26相对于第一中心线C1互为镜射结构以及光间隔物27设置于第一中心线C1上的设计,可以避免光间隔物27与第一凸块25及第二凸块26产生部分重叠的现象,进而防止造成液晶显示面板20于运作时发生影像残影(image retention)的现象。如此一来,可以大大地提升液晶显示面板20的显示品质及实用性。
第一导电基板21及第二导电基板22可以分别为一薄膜晶体管基板及一彩色滤光片基板,或者是分别为一彩色滤光片基板及一薄膜晶体管基板。此外,第一导电基板21及第二导电基板22的其中之一可以为一彩色滤光片在阵列上(color filter on array;COA)的薄膜晶体管基板。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基板21及第二导电基板22分别以薄膜晶体管基板及彩色滤光片基板为例作说明,但本实施例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
至于第一导电基板21的细部构造将举例说明如下,但本实施例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例如,第一导电基板21还包括一第一扫描线S1、一第二扫描线S2、一第一数据线D1、一第二数据线D2及一第三数据线D3。第一扫描线S1及第二扫描线S2相互平行地设置于第一底材24上,第一数据线D1、第二数据线D2及第三数据线D3相互平行地设置于第一底材24之上,并与第一扫描线S1及第二扫描线S2垂直地交错,且定义出一具有一第一像素P1及一第二像素P2的有源矩阵像素阵列(active matrix pixel array)。其中,第一凸块25及第二凸块26分别设置于第一像素P1及第二像素P2中,第一中心线C1对应于第二数据线D2。也就是说,第一中心线C1几乎与第二数据线D2重叠,但为了说明清楚,于图2A中将第一中心线C1及第二数据线D2稍微分开。光间隔物23设置于第二数据线D2之上,且位于第一凸块25及第二凸块26之间,且可以避免与第一凸块25及第二凸块26产生部分重叠的现象。
此外,第一像素P1内还包括一第一薄膜晶体管T1及一第一像素电极35,第二像素P2内还包括一第二薄膜晶体管T2及一第二像素电极36。第一薄膜晶体管T1用以与第一扫描线S1及第一数据线D1电性耦接,而第一像素电极35用以与第一薄膜晶体管T1电性耦接,且第一凸块25设置于第一像素电极35上。第二薄膜晶体管T2用以与第一扫描线S1及第二数据线D2电性耦接,而第二像素电极36用以与第二薄膜晶体管T2电性耦接,且第二凸块26设置于第二像素电极36上。
至于第二导电基板22的细部构造将举例说明如下,但本实施例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例如,第二导电基板22与第一导电基板21平行设置且包括一第二底材28、一黑色矩阵31、一第一彩色滤光片像素F1、一第二彩色滤光片像素F2及一共同电极34。黑色矩阵31设置于第二底材28上,并对应于第一导电基板21的第一扫描线S1、第二扫描线S2、第一数据线D1、第二数据线D2、第三数据线D3、第一薄膜晶体管T1及第二薄膜晶体管T2。由于剖面线2B-2B’于图2A中只有穿越第二数据线D2,故图2B只显示黑色矩阵23对应于第二数据线D2时的状态。第一彩色滤光片像素F1及第二彩色滤光片像素F2相邻设置于第二底材28之上,且分别对应于第一导电基板21的第一像素P1及第二像素P2。也就是说,第一彩色滤光片像素F1及第二彩色滤光片像素F2分别包含一第一彩色滤光片32及一第二彩色滤光片33,第一彩色滤光片32及第二彩色滤光片33设置于第二底材28之上。第一彩色滤光片32及第二彩色滤光片33的交界覆盖黑色矩阵28。第一彩色滤光片32及第二彩色滤光片33可以是红色(R)彩色滤光片、绿色(G)彩色滤光片或蓝色(B)彩色滤光片,且可以是相同或相异颜色的彩色滤光片。共同电极34设置于第二底材28之上,且覆盖第一彩色滤光片32及第二彩色滤光片33。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彩色滤光片像素F1及第二彩色滤光片像素F2例如为一设置于第二底材28上的彩色滤光片像素阵列的其中两个像素。视液晶分子23a对于电场的转动排列的类型而言,当共同电极34及第一像素电极35被施加电压或未被施加电压时,第一凸块25用以调整液晶层23的液晶分子23a为多个显示域。当共同电极34及第二像素电极36被施加电压或未被施加电压时,第二凸块26用以调整液晶层23的液晶分子23a为多个显示域。
至于第一凸块25及第二凸块26的结构形状将举例说明如下,但本实施例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例如,第一凸块25及第二凸块26为两个开口相向的V字型凸块,此V字型凸块的开口面向第一中心线C1。其中,V字型凸块具有二相互垂直连接的直条子凸块,此二直条子凸块相对于第一扫描线S1倾斜一角度,例如是45度或任意角度。此外,第一凸块25及第二凸块26亦可以为两个开口相背的V字型凸块,此V字型凸块的开口背向第一中心线C1。
本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以明了本实施例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例如,第一底材24及第二底材28包含玻璃基板、塑料基板、绝缘基板、陶瓷基板及可挠性基板。此外,共同电极34包含透明导电材料,第一像素电极35及第二像素电极36包含透明导电材料或反射性导电材料。另外,第一导电基板21还包括一第一垂直配向膜,第一垂直配向膜设置于第一像素电极35、第二像素电极36之上,且覆盖第一凸块25及第二凸块26。再者,第二导电基板22还包括一第二垂直配向膜,第二垂直配向膜覆盖于共同电极34。第一垂直配向膜及第二垂直配向膜用以辅助液晶分子23a的垂直配向。又,第一导电基板21还包括一电极线,电极线设置于第一底材24之上,且平行第一扫描线S1设置。电极线于第一扫描线S1及第二扫描线S2之间穿越第一像素P1及第二像素P2,且与第二数据线D2垂直交错于光间隔物27之下。也就是说,光间隔物27设置于电极线及第二数据线D2的垂直交错区之上。电极线更穿越第一凸块25的二直条子凸块的连接处下方以及第二凸块26的二直条子凸块的连接处下方。
实施例二请同时参照图3A~3B,图3A绘示乃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俯视图,图3B绘示乃沿着图3A的剖面线3B-3B’所视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剖面图。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20a与实施例一的液晶显示面板20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导电基板22a,而本实施例的第二导电基板22a与实施例一的第二导电基板22不同之处在于多了第三凸块29及第四凸块30。至于其它相同的构成要件继续沿用标号,且不再赘述。
如图3A~3B所示,第三凸块29及第四凸块30分别设置于第一彩色滤光片像素F1及第二彩色滤光片像素F2中,并设置于第二底材28之上。更详细地说,第三凸块29及第四凸块30设置于共同电极34上,并分别对应于第一凸块25及第二凸块26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以两个第三凸块29及两个第四凸块30为例作说明。因此,两个第三凸块29对应于第一凸块25的两个直条子凸块设置,两个第四凸块30对应于第二凸块26的两个直条子凸块设置。即,两个第三凸块29对应地与第一凸块25的两个直条子凸块平行设置,两个第四凸块30对应地与第二凸块26的两个直条子凸块平行设置。所以,第一凸块25及第三凸块29用以调整第一像素P1及第一彩色滤光片像素F1之间的液晶分子23a为多个显示域,第二凸块26及第四凸块30用以调整第二像素P1及第二彩色滤光片像素F2之间的液晶分子23a为多个显示域。
本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领域可以明了本实施例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例如,两个第三凸块29亦可延伸至另一像素中而连接成一开口面向第一中心线C1的V字型凸块,但这两个第三凸块29的延伸连接处将对应于图2A的第一像素P1的左方像素。两个第四凸块30亦可延伸至另一像素中而连接成一开口面向第一中心线C1的V字型凸块,但这两个第三凸块29的延伸连接处将对应于图2A的第二像素P2的右方像素。此外,第二导电基板22a还包括一第三垂直配向膜,第三垂直配向膜设置于共同电极34之上,且覆盖第三凸块29及第四凸块30。又,第三凸块29及第四凸块30相对于第一中心线C1而言,亦为相互镜射凸块。
实施例三请同时参照图4A~4B,图4A绘示乃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俯视图,图4B绘示乃沿着图4A的剖面线4B-4B’所视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剖面图。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20b与实施例一的液晶显示面板20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导电基板22b,而本实施例的第二导电基板22b与实施例一的第二导电基板22不同之处在于共同电极34a、第一狭缝29a及第二狭缝30a。至于其它相同的构成要件继续沿用标号,且不再赘述。
如图4A~4B所示,共同电极34a具有一第一狭缝29a及一第二狭缝30a,例如两个第一狭缝29a及两个第二狭缝30a。第一狭缝29a及第二凸块狭缝30a分别位于第一彩色滤光片像素F1及第二彩色滤光片像素F2中,并分别对应于第一凸块25及第二凸块26设置。也就是说,两个第一狭缝29a对应于第一凸块25的两个直条子凸块平行设置,两个第二狭缝30a对应于第二凸块26的两个直条子凸块平行设置。其中,第一狭缝29a及第二狭缝30a分别于第一彩色滤光片像素F1及第二彩色滤光片像素F2上的位置大体上与实施例一的第三凸块29及第四凸块30分别于第一彩色滤光片像素F1及第二彩色滤光片像素F2上的位置相同。因此,第一凸块25及第一狭缝29a用以调整第一像素P1及第一彩色滤光片像素F1之间的液晶分子23a为多个显示域,第二凸块26及第二狭缝30a用以调整第二像素P1及第二彩色滤光片像素F2之间的液晶分子23a为多个显示域。
本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可以明了本实施例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例如,两个第一狭缝29a亦可延伸至另一像素中而连接成一开口面向第一中心线C1的V字型狭缝,但这两个第一狭缝29a的延伸连接处将对应于图3A的第一像素P1的左方像素。两个第二狭缝30a亦可延伸至另一像素中而连接成一开口面向第一中心线C1的V字型狭缝,但这两个第二狭缝30a的延伸连接处将对应于图3A的第二像素P2的右方像素。此外,第二导电基板22b还包括一第四垂直配向膜,第四垂直配向膜设置于共同电极34之上,且可覆盖第一狭缝29a及第二狭缝30a,但未填满第一狭缝29a及第二狭缝30a。又,第一狭缝29a及第二狭缝30a相对于第一中心线C1而言,亦为相互镜射结构。
实施例四请参照图5,其绘示乃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导电基板的部分俯视图。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20c与实施例一的液晶显示面板20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导电基板21a,而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基板21a与实施例一的第一导电基板21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凸块45及第二凸块46的形状及排列方向。至于其它相同的构成要件继续沿用标号,且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第一凸块45及第二凸块46以对称于第一中心线C1的方式设置于第一底材24之上,第二凸块46为第一凸块45对应于第一中心线C1的镜射结构。换言之,第一凸块45亦为第二凸块46对应于第一中心线C1的镜射结构。光间隔物27大体设置于第一中心线C1上并位于第一底材24之上,且位于第一凸块45及第二凸块46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块45及第二凸块46为两个I字型凸块。为I字型凸块的第一凸块45及第二凸块46各具有一头部47、一连接部48及一底部49,连接部48连接头部47及底部49。头部47平行于底部49,连接部48及第一中心线C1形成一夹角,例如为0度。也就是说,连接部48平行于第一中心线C1及第二数据线D2,头部47及底部49平行于第一扫描线S1。
本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可以明了本实施例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例如,根据实施例二及实施例三中对于第三凸块29、第四凸块30、第一狭缝29a及第四狭缝30a的设计目的,本实施例亦可进一步地在与第一导电基板21a平行对组的第二导电基板上设置第三凸块及第四凸块或第一狭缝及第二狭缝,第三凸块及第四凸块或第一狭缝及第二狭缝对应于第一凸块45及第二凸块46平行设置。
实施例五请参照图6,其绘示乃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五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导电基板的部分俯视图。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20d与实施例一的液晶显示面板20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导电基板21b,而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基板21b与实施例一的第一导电基板21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凸块45a及第二凸块46a的形状及排列方向。至于其它相同的构成要件继续沿用标号,且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第一凸块45a及第二凸块46a以对称于第一中心线C1的方式设置于第一底材24之上,第二凸块46a为第一凸块45a对应于第一中心线C1的镜射结构。换言之,第一凸块45a亦为第二凸块46a对应于第一中心线C1的镜射结构。光间隔物27大体设置于第一中心线C1上并位于第一底材24之上,且位于第一凸块45a及第二凸块46a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块45a及第二凸块46a为两个I字型凸块。为I字型凸块的第一凸块45a及第二凸块46a各具有一头部47a、一连接部48a及一底部49a,连接部48a连接头部47a及底部49a。头部47a平行于底部49a,连接部48a及第一中心线C1形成一夹角,例如为90度。也就是说,连接部48a垂直于第一中心线C1及第二数据线D2,头部47及底部49垂直于第一扫描线S1。其中,头部47a离第一中心线C1较远,底部49a离第一中心线C1较近。
本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可以明了本实施例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例如,根据实施例二及实施例三中对于第三凸块29、第四凸块30、第一狭缝29a及第四狭缝30a的设计目的,本实施例亦可进一步地在与第一导电基板21b平行对组的第二导电基板上设置第三凸块及第四凸块或第一狭缝及第二狭缝,第三凸块及第四凸块或第一狭缝及第二狭缝对应于第一凸块45a及第二凸块46a设置。此外,连接部48a亦可相对于第一中心线C1倾斜30度、45度、60度、90度或任意角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可设置三个第一凸块45a于第一像素P1中,亦可设置三个第二凸块46a于第二像素P2中。
实施例六请参照图7,其绘示乃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导电基板的部分俯视图。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20e与实施例一的液晶显示面板20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导电基板21c,而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基板21c与实施例一的第一导电基板21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凸块55及第二凸块55的形状及排列方向。至于其它相同的构成要件继续沿用标号,且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第一凸块55及第二凸块56以对称于第一中心线C1的方式设置于第一底材24之上,第二凸块56为第一凸块55对应于第一中心线C1的镜射结构。换言之,第一凸块55亦为第二凸块56对应于第一中心线C1的镜射结构。光间隔物27大体设置于第一中心线C1上并位于第一底材24之上,且位于第一凸块55及第二凸块56之间。此外,第一凸块55包含至少一V字型子凸块55a及至少一倒V字型子凸块55b,V字型子凸块55a及倒V字型子凸块55b对称于一第二中心线C2。倒V字型子凸块55a为V字型子凸块55b对应于第二中心线C2的镜射结构,且V字型子凸块55a为倒V字型子凸块55b对应于第二中心线C2的镜射结构。第二中心线C2及第一中心线C1形成一夹角,例如是90度。即,第二中心线C2与第一中心线C1垂直。另外,第二凸块56包含至少一V字型子凸块56a及至少一倒V字型子凸块56b,V字型子凸块56a及倒V字型子凸块56b对称于第二中心线C2。倒V字型子凸块56b为V字型子凸块56a对应于第二中心线C2的镜射结构,且V字型子凸块56a为倒V字型子凸块56b对应于第二中心线C2的镜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块55以包含三个V字型子凸块55a及三个倒V字型子凸块55b为例作说明,第二凸块56以包含三个V字型子凸块56a及三个倒V字型子凸块56b为例作说明,但本实施例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
本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可以明了本实施例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例如,V字型子凸块55a的两个直条子凸块相互垂直连接,且相对于第二中心线C2倾斜一角度,例如是45度。依此类推,V字型子凸块56a的两个直条子凸块相互垂直连接,且相对于第二中心线C2倾斜45度。倒V字型子凸块55b的两个直条子凸块相互垂直连接,且相对于第二中心线C2倾斜45度。倒V字型子凸块56b的两个直条子凸块相互垂直连接,且相对于第二中心线C2倾斜45度。其中,V字型子凸块55a及56a与倒V字型子凸块55b及56b的开口可以面向或背向第二中心线C2。根据实施例二及实施例三中对于第三凸块29、第四凸块30、第一狭缝29a及第四狭缝30a的设计目的,本实施例亦可进一步地在与第一导电基板21c平行对组的第二导电基板上设置第三凸块及第四凸块或第一狭缝及第二狭缝,第三凸块及第四凸块或第一狭缝及第二狭缝对应于第一凸块55及第二凸块56设置。
实施例七请参照图8,其绘示乃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七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导电基板的部分俯视图。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20f与实施例一的液晶显示面板20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导电基板21d,而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基板21d与实施例一的第一导电基板21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凸块65及第二凸块66的形状及排列方向。至于其它相同的构成要件继续沿用标号,且不再赘述。
如图8所示,第一凸块65及第二凸块66以对称于第一中心线C1的方式设置于第一底材24之上,第二凸块66为第一凸块65对应于第一中心线C1的镜射结构。换言之,第一凸块65亦为第二凸块66对应于第一中心线C1的镜射结构。光间隔物27大体设置于第一中心线C1上并位于第一底材24之上,且位于第一凸块65及第二凸块66之间。此外,第一凸块65包含至少一V字型子凸块65a及至少一倒V字型子凸块65b,V字型子凸块65a及倒V字型子凸块65b对称于一第三中心线C3。倒V字型子凸块65a为V字型子凸块65b对应于第三中心线C3的镜射结构,且V字型子凸块65a为倒V字型子凸块65b对应于第三中心线C3的镜射结构。第三中心线C3及第一中心线C1形成一夹角,例如是0度。即,第三中心线C3与第一中心线C1平行。V字型子凸块65a离第一中心线C1较远,倒V字型子凸块65b离第一中心线C1较近。
另外,第二凸块66包含至少一V字型子凸块66a及至少一倒V字型子凸块66b,V字型子凸块66a及倒V字型子凸块66b对称于一第四中心线C4。倒V字型子凸块66b为V字型子凸块66a对应于第四中心线C4的镜射结构,且V字型子凸块66a为倒V字型子凸块66b对应于第四中心线C4的镜射结构。第四中心线C4及第一中心线C1形成一夹角,例如是0度。即,第四中心线C4与第一中心线C1平行。V字型子凸块66a离第一中心线C1较远,倒V字型子凸块66b离第一中心线C1较近。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块65以包含两个V字型子凸块65a及两个倒V字型子凸块65b为例作说明,第二凸块66以包含两个V字型子凸块66a及两个倒V字型子凸块66b为例作说明,但本实施例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
本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可以明了本实施例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例如,V字型子凸块65a的两个直条子凸块相互垂直连接,且相对于第三中心线C3倾斜一角度,例如是45度。依此类推,V字型子凸块66a的两个直条子凸块相互垂直连接,且相对于第四中心线C4倾斜45度。倒V字型子凸块65b的两个直条子凸块相互垂直连接,且相对于第三中心线C3倾斜45度。倒V字型子凸块66b的两个直条子凸块相互垂直连接,且相对于第四中心线C4倾斜45度。其中,V字型子凸块65a及倒V字型子凸块65b的开口可以面向或背向第三中心线C3,V字型子凸块66a及倒V字型子凸块66b的开口可以面向或背向第四中心线C4。根据实施例二及实施例三中对于第三凸块29、第四凸块30、第一狭缝29a及第四狭缝30a的设计目的,本实施例亦可进一步地在与第一导电基板21d平行对组的第二导电基板上设置第三凸块及第四凸块或第一狭缝及第二狭缝,第三凸块及第四凸块或第一狭缝及第二狭缝对应于第一凸块65及第二凸块66设置。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可设置三个第一凸块65于第一像素P1中,亦可设置三个第二凸块66于第二像素P2中。
实施例八请同时参照图9A~9B,图9A绘示乃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八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俯视图,图9B绘示乃沿着图9A的剖面线9B-9B’所视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剖面图。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70与实施例一的液晶显示面板20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导电基板71及第二导电基板72。本实施例的第二导电基板72与实施例一的第二导电基板22不同之处在于多了第一凸块75及第二凸块76。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基板71与实施例一的第一导电基板21不同之处在于省略了第一导电基板21的第一凸块25及第二凸块26。至于其它相同的构成要件继续沿用标号,且不再赘述。
如图9A~9B所示,第一凸块75及第二凸块76分别设置于第一彩色滤光片像素F1及该第二彩色滤光片像素F2中,第一凸块75及第二凸块76以对称于一第一中心线C5的方式设置于第二底材28之上。更进一步地说,第一凸块75及第二凸块76以对称于第一中心线C5的方式设置于共同电极34上。第二凸块76为第一凸块75对应于第一中心线C5的镜射结构,且第一凸块75亦为第二凸块76对应于第一中心线C5的镜射结构。光间隔物77大体设置于第一中心线C5上并位于第二底材28之上,且位于第一凸块75及第二凸块76之间。其中,第一中心线C5对应于第一彩色滤光片像素F1及第二彩色滤光片像素F2的交界,光间隔物77设置于第一彩色滤光片像素F1及第二彩色滤光片像素F2的交界之上。此外,第一凸块75及第二凸块76分别对应于第一像素P1及第二像素P2设置,第一中心线C5对应于第二数据线D2,光间隔物77对应于第二数据线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块75及第二凸块76为两个开口相向的V字型凸块,此V字型凸块的开口面向第一中心线C5。其中,为V字型凸块的第一凸块75及第二凸块76各具有二相互垂直连接的直条子凸块,此二直条子凸块相对于第一扫描线S1倾斜一角度,例如是45度。此外,第一凸块75及第二凸块76亦可以为两个开口相背的V字型凸块,此V字型凸块的开口亦可背向第一中心线C5。
本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可以明了本实施例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例如,根据实施例二及实施例三中对于第三凸块29、第四凸块30、第一狭缝29a及第四狭缝30a的设计目的,本实施例亦可进一步地在与第二导电基板72平行对组的第一导电基板71上设置第三凸块及第四凸块或第一狭缝及第二狭缝,第三凸块及第四凸块或第一狭缝及第二狭缝对应于第一凸块75及第二凸块76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凸块及第四凸块可分别设置于第一像素P1及第二像素P2中,例如第三凸块及第四凸块分别设置于第一像素电极35及第二像素电极36上。第一狭缝及第二狭缝可分别设置于第一像素P1及第二像素P2中,例如第一像素电极35及第二像素电极36分别具有第一狭缝及第二狭缝。
从实施例五及实施例六可以推知,本实施例亦可将第一凸块75及第二凸块77设计成两个I字型凸块,且此I字型凸块的连接部相对于第一中心线C5倾斜一角度,例如为0度、30度、45度、60度、90度或任意角度。此外,可在本实施例的第一彩色滤光片像素F1中设置多个I字型凸块,亦可在第二彩色滤光片像素F2中设置多个I字型凸块。另外,更可搭配I字型凸块的位置及排列方向,对应地在第一导电基板71上地设置第三凸块及第四凸块或第一狭缝及第二狭缝。
同理,基于实施例七及实施例八的技术内容,本实施例亦可将第一凸块75及第二凸块77分别设计成包含至少一V字型子凸块及至少一倒V字型子凸块。V字型子凸块及倒V字型子凸块对称于一第六中心线,倒V字型子凸块为V字型子凸块对应于第六中心线的镜射结构,V字型子凸块亦为倒V字型子凸块对应于第六中心线的镜射结构。第六中心线相对于第一中心线C5倾斜一夹角,例如为0度、30度、45度、60度、90度或任意角度。此外,可在本实施例的第一彩色滤光片像素F1中设置多个V字型子凸块及多个倒V子型子凸块,亦可在第二彩色滤光片像素F2中设置多个V字型子凸块及多个倒V子型子凸块。再者,更可搭配V字型子凸块及倒V字型子凸块的位置及排列方向,对应地在第一导电基板71上设置第三凸块及第四凸块或第一狭缝及第二狭缝。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本实施例的光间隔物设置于两凸块之间的对称中心线上,以及两凸块相对于对称中心线互为镜射结构的前提下,第一凸块及第二凸块的形状及排列方向不局限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形状及排列方向,任何可以避免光间隔物与凸块部分重叠的凸块形状及排列方向的设计皆可应用于本实施例的互为镜射结构的两凸块上。例如,互为镜射结构的凸块可以分别是一或多个十字型凸块、一或多个Y字型凸块、一或多个X字型凸块、一或多个T字型凸块、一或多个与扫描线平行的长条凸块、一或多个与数据线平行的长条凸块、一或多个相对于扫描线倾斜45度的像素对角长条凸块等等。此外,互为镜射结构的凸块可以分别是一或多个Y字型子凸块及倒Y字型子凸块的组合或一或多个T字型子凸块及倒T字型子凸块的组合等等。
虽然本实施例的像素P1及P2以直立的矩形区域作说明,即像素P1及P2的扫描线边缘比数据线边缘还短,但本实施例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例如,像素P1及P2亦可以是横躺的矩形区域,即像素P1及P2的扫描线边缘比数据线边缘还长。或者是,像素P1及P2正方形区域,即像素P1及P2的扫描线边缘与数据线边缘等长。
在本实施例,以相互为镜射结构的第一凸块及第二凸块分别座落于一个像素P1及一个P2为例作说明,但相互为镜射结构的第一凸块及第二凸块亦可以座落且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像素的结构。依此类推,相互为镜射结构的第一凸块及第二凸块即可每隔一固定像素个数的方式,重复且有规律地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有源矩阵像素阵列中。或者是,相互为镜射结构的第一凸块及第二凸块即可每隔一固定像素个数的方式,重复且有规律地对应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彩色滤光片像素阵列中。
此外,若第一导电基板及第二导电基板的其中之一为彩色滤光片在阵列上的薄膜晶体管基板时,其有源矩阵像素阵列的每一像素中具有对应的一彩色滤光片。也就是说,在彩色滤光片在阵列上的薄膜晶体管基板中,有源矩阵像素阵列的每一像素对应于彩色滤光片像素的一像素。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两凸块相对于对称中心线互为镜射结构以及光间隔物设置于两凸块之间的对称中心线上的设计,可以避免光间隔物与两凸块产生部分重叠的现象,进而防止造成液晶显示面板于运作时发生影像残影的现象。如此一来,可以大大地提升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及实用性。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导电基板,包括第一底材;第一凸块及第二凸块,以对称于第一中心线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一底材之上,该第二凸块为该第一凸块对应于该第一中心线的镜射结构;及光间隔物,大体设置于该第一中心线上并位于该第一底材之上,且位于该第一凸块及该第二凸块之间;第二导电基板,与该第一导电基板平行设置;以及液晶层,设置于该第一导电基板及该第二导电基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凸块为V字型凸块,该V字型凸块的开口面向该第一中心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凸块包含至少一V字型子凸块及至少一倒V字型子凸块,该V字型子凸块及该倒V字型子凸块对称于第二中心线,该倒V字型子凸块为该V字型子凸块对应于该第二中心线的镜射结构,该第二中心线及该第一中心线形成夹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夹角为0度或90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导电基板还包括第一扫描线及第二扫描线,相互平行地设置于该第一底材上;以及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及第三数据线,相互平行地设置于该第一底材之上,并与该第一扫描线及该第二扫描线垂直地交错,且定义出第一像素及第二像素;其中,该第一凸块及该第二凸块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像素及该第二像素中,该第一中心线对应于该第二数据线,该光间隔物设置于该第二数据线之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二导电基板还包括第二底材;第一扫描线及第二扫描线,相互平行地设置于该第二底材上;以及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及第三数据线,相互平行地设置于该第二底材之上,并与该第一扫描线及该第二扫描线垂直地交错,且定义出第一像素及第二像素;其中,该第一凸块及该第二凸块分别对应于该第一像素及该第二像素设置,该第一中心线对应于该第二数据线,该光间隔物对应于该第二数据线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二导电基板包括第二底材;以及共同电极,设置于该第二底材之上,并具有狭缝对应于该第一凸块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二导电基板还包括第二底材;第一扫描线及第二扫描线,相互平行地设置于该第二底材上;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及第三数据线,相互平行地设置于该第二底材之上,并与该第一扫描线及该第二扫描线垂直地交错,且定义出第一像素及第二像素;以及第三凸块及第四凸块,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像素及该第二像素中,并分别对应于该第一凸块及该第二凸块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二导电基板还包括第二底材;第一扫描线及第二扫描线,相互平行地设置于该第二底材上;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及第三数据线,相互平行地设置于该第二底材之上,并与该第一扫描线及该第二扫描线垂直地交错,且定义出第一像素及第二像素;以及第一像素电极及第二像素电极,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像素及该第二像素中,并分别具有第一狭缝及第二狭缝,该第一狭缝及该第二狭缝分别对应于该第一凸块及该第二凸块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导电基板及该第二导电基板分别为薄膜晶体管基板及彩色滤光片基板。
全文摘要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导电基板、一第二导电基板及一液晶层。第一导电基板包括一底材、一第一凸块、一第二凸块及一光间隔物,第一凸块及第二凸块以对称于一中心线的方式设置于底材之上,第二凸块为第一凸块对应于此中心线的镜射结构。光间隔物大体设置于此中心线上并位于底材之上,且位于第一凸块及第二凸块之间。第二导电基板与第一导电基板平行设置。液晶层设置于第一导电基板及第二导电基板之间。
文档编号G02F1/133GK1808228SQ20061000601
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3日
发明者黄淑仪, 孙伟杰, 彭智宇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