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0093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彩色复印机,打印机等使用多个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办公自动化设备(OA设备)中的色偏移补正。
背景技术
一般,在设有多个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作为驱动部件的感光体驱动齿轮的齿形精度误差或安装偏心等会引起各色感光体的速度变化的偏差,导致各色偏移,所形成的图像会发生问题。
于是,考虑使得各色感光体的速度变化周期一致,将色偏移量抑制在最小限度,提供高质量的图像。例如,为了使得各色感光体的速度变化周期一致,使用图样检测装置读取形成在像载置体上的色偏移补正图样,计算各色感光体的速度变化周期以及周期偏移量,求得各色感光体间相位差,使得色偏移量成为最小,将该信息作为样板(profile),存储在存储器中,在形成图像前,使得各色感光体的相位关系仿照该样板数据,这种方法为人们所公知,例如,记载在特开平9-146329号公报(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1”),特开2001-305820号公报(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2”)中。
但是,这种场合,感光体驱动齿轮具有速度变化,感光体具有速度变化,速度变化周期是两者合在一起的结果,根据该速度变化周期,计算周期偏移量,根据成为同周期的感光体驱动齿轮和感光体的嵌合状态不同,各色感光体的速度变化形态不同。尤其,感光体是易耗品,需要定期更换,因此,用户等对感光体进行维修保养或更换时,难以预测感光体驱动齿轮和感光体以什么样的状态嵌合。
关于色偏移补正,可以列举特开2003-233235号公报(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3”),特开2005-17768号公报(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4”)。
在专利文献3中,设有位置偏移检测用的图样形成手段,回转相位检测手段,用于调整回转相位的相位调整手段,存储由回转相位检测手段决定的回转相位信息的相位信息存储手段。在运送手段上形成可同时检测基准色及检测色的位置偏移检测用的图样,相位调整手段相对基准色按所定角度调整检测色的回转相位,回转相位检测手段计算相对基准色的检测色的位置偏移量,以及位置偏移为最小的最适的像载置体的角速度不匀的回转相位。在工厂出厂前的制造阶段,将回转相位调整到位置偏移量为最小的回转相位,存储所决定的回转相位信息。
在专利文献4中,多色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中间像载置体,多个图像工位,多个曝光器。所述多个图像工位设有在纪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时与中间像载置体相接的多个感光体,以及使得形成在感光体上的潜像显影成为色调剂像的色调剂显影器。所述曝光器将光照射在各感光体上,形成潜像。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控制手段用于调整控制各感光体间的相位差,其包括用于测定形成在各感光体上的潜像的静电潜像测定手段,根据所述静电潜像测定手段检测结果测定各感光体的回转变化的回转变化测定手段,根据所述回转变化测定手段检测结果测定各感光体的相位差的相位差测定手段。根据所述相位差测定手段检测结果变更感光体的回转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使得驱动部件引起的速度变化和像载置体引起的速度变化的关系明确,减少各感光体的相位对合所引起的色偏移,提供高质量的印刷图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方案(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多个像载置体以及驱动所述像载置体回转的驱动手段,在所述驱动手段上设有驱动部件,在该驱动部件上配置位置检测手段,根据所述位置检测手段的检测结果,控制回转,调整所述多个像载置体的相位差,其特征在于更换像载置体场合,将驱动部件的相位差设为与图像形成时不同的相位差,容易控制因更换像载置体而发生的色偏移精度的低下。
(2)在(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更换像载置体时,在设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驱动部件的速度变化成为最大或最小的位置,施以标记。
为了使得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设有的像载置体驱动部件的速度变化的相位关系最适于减少像载置体相位对位引起的色偏移,本发明提出(3)在(2)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预先使用检测装置检测所述驱动部件的回转速度的变化。
(4)在(1)-(3)中任一个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更换像载置体时,全部驱动部件的速度变化成为同相位。
为了使得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设有的像载置体驱动部件的速度变化的相位关系最适于减少像载置体相位对位引起的色偏移,本发明提出(5)在(1)-(4)中任一个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预先使用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像载置体具有的速度变化。
为了能用肉眼确认最适相位关系,本发明提出(6)在(5)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像载置体具有的速度变化成为最大或最小的位置,施以标记。
通过对像载置体的速度变化状态施以标记,能简单地更换像载置体,提供高质量的印刷图像。
(7)在(6)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驱动部件调整为具有用于更换的第一相位差,至少一个驱动部件的回转速度变化的最大或最小峰值位置与对应的至少一个像载置体的速度变化最大或最小峰值位置一致。
为了不直接接触像载置体,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中,减少安装时相位的偏差,本发明提出(8)在(1)-(7)中任一个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像载置体被组装在处理卡盒中。
为了将相位差设为仅仅更换像载置体时特有,不引起通常印刷时马达上升时间延迟,本发明提出(9)在(1)-(8)中任一个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更换像载置体时,通过设在图像形成装置上的操作面板上的按钮操作,使得驱动部件的相位差与图像形成时不同。
(10)在(1)-(8)中任一个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更换像载置体时,通过配置在前盖内的按钮操作,使得驱动部件的相位差与图像形成时不同。
(11)在(1)-(8)中任一个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与前盖动作连动,使得驱动部件的相位差与图像形成时不同。
(12)一种图像形成方法,用于调整图像形成装置的像载置体的相位差,包括以下步骤打开图像形成装置的盖;使得驱动部件回转,调整第一相位差,以便更换所述像载置体;将像载置体更换为新的像载置体;关闭图像形成装置的盖;使得驱动部件变更,调整第二相位差,以便实行图像形成动作。
(13)在(12)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及变更步骤包括以下步骤之一通过设在图像形成装置上的操作面板控制相位差;通过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盖内的按钮,控制相位差;通过图像形成装置的盖的移动,自动变更相位差。
按照本发明,更换像载置体场合,将驱动部件的相位差设为与图像形成时不同的相位差,能抑制因装卸像载置体而引起的色偏移的增大,提供高质量的印刷图像。
按照本发明,在所述像载置体具有的速度变化成为最大或最小的位置,施以标记,能抑制因更换像载置体而引起的色偏移的增大。
按照本发明,通过设在图像形成装置上的操作面板上的按钮操作,或配置在前盖内的按钮操作,或与前盖动作连动,使得驱动部件的相位差设为与图像形成时不同的相位差,不会降低首张打印性能,能抑制因装卸像载置体而引起的色偏移的增大。


图1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多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图;图2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详细图;图3是说明驱动部件和像载置体相对关系斜视图;图4A和图4B是用于说明像载置体间的速度变化的偏差引起色偏移的曲线;图5A和图5B是调整驱动手段控制使得各像载置体的速度变化的偏差最少的以往例的曲线;图6表示在像载置体和驱动部件的嵌合状态下出现的位置偏移的曲线;图7表示与图6不同状态的像载置体和驱动部件的嵌合状态下出现的位置偏移的曲线;图8表示使得各像载置体的速度变化为一体的本发明的实行方法说明图;图9A和图9B表示像载置体更换前后位置偏移图;图10A表示设有操作面板的外观图,图10B表示打开前盖状态图;图11A表示在图像形成动作中像载置体的相位图,图11B表示在更换像载置体时像载置体的相位图;图12表示像载置体的缘部的正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在以下实施例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形状,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图1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多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图,图2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详细图。
该多色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作为像载置体的多个感光体鼓1y,1c,1m,1bk,与该感光体鼓1y,1c,1m,1bk相接的中间转印带3,用于分别驱动感光体鼓驱动齿轮2y,2c,2m,2bk回转的多个驱动马达6y,6c,6m,6bk,用于检测所述感光体鼓驱动齿轮2y,2c,2m,2bk的相位差的相位差检测手段5Y,5C,5M,5K,以及控制手段。所述感光体鼓驱动齿轮2y,2c,2m,2bk分别通过驱动部件与感光体鼓1y,1c,1m,1bk嵌合。所述控制手段根据所述相位差检测手段5y,5c,5m,5bk检测结果,变更各驱动马达6y,6c,6m,6bk的回转速度,或者对各驱动马达6y,6c,6m,6bk变更回转开始时间或回转停止时间,调整所述感光体鼓驱动齿轮2y,2c,2m,2bk的相位,进行控制。
除了上述各部分之外,还设有一次转印辊4y,4c,4m,4bk,二次转印辊9,射出光束的光写入装置10,用于收纳纪录介质P的供纸盒11,用于对转印有色调剂像的纪录介质P进行定影的定影装置12。
设有各感光体鼓1y,1c,1m,1bk的图像形成组件所处理的色调剂的色不同,在本发明中,分别添加符号y,c,m,bk,其中,y表示黄色,c表示青色,m表示品红色,k表示黑色。图像形成组件y,c,m,bk色不同,但结构相同,下面,有时省略该y,c,m,bk符号。
图像形成组件的一部分可以构成为处理卡盒(process cartridge),其能相对图像形成装置装卸。例如,由感光体鼓1,充电装置,显影装置构成处理卡盒,能一体地相对图像形成装置装卸。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纸运送装置,消电装置,清洁装置等构成,实行各种组合。
如图3所示,感光体鼓1与作为驱动部件的感光体鼓驱动齿轮2同轴嵌合,例如,在感光体鼓1的端部13形成外齿,在感光体鼓驱动齿轮2的相对应的轴部形成内齿,互相嵌合。为了检测感光体鼓1的相位,将与感光体鼓1同轴嵌合的作为驱动部件的感光体鼓驱动齿轮2的局部,形成用于检测位置的标记14。机械本体把握感光体鼓驱动齿轮的位置(通过传感器5控制)。在设有多个感光体鼓1的如图1所示的多色图像形成装置中,如图4所示,感光体鼓间的速度变化的偏差成为色偏移。尤其,尽管驱动马达以一定速度回转,但因感光体鼓驱动齿轮2的齿形精度或安装偏心等为起因,而引起的感光体鼓1回转的速度变化对色偏移的影响大,成为最大的问题。
于是,以往,在中间转印带上或纪录介质上用色调剂形成色偏移补正用图样,使用传感器读取该图样,通过控制驱动马达,调整感光体鼓1的动作,使其从现状状态成为各色感光体鼓的速度变化偏差最少的如图5所示的相位关系,提供色偏移少的高质量的图像。从检测各感光体鼓的相位差到相位差控制的处理为公知技术,详细说明省略。
但是,在这种处理方法中,在所测定的感光体鼓1回转的速度变化中,不仅包含感光体鼓驱动齿轮所引起的速度变化,还包含构成为可装卸的感光体鼓所引起的速度变化,即与感光体鼓驱动齿轮的嵌合部件的偏心等引起的速度变化。由所述两大原因引起的感光体鼓1回转的速度变化如图6和图7所示,因感光体鼓和感光体鼓驱动齿轮的嵌合状态(位置关系)不同,所合成的速度变化的波形不同,因此,当为了维修保养或更换易耗品而装卸感光体鼓时,可能会引起装卸后与装卸前的速度变化不同,即不是各色感光体鼓的速度变化的偏差最少的相位关系。
感光体鼓驱动齿轮和感光体鼓分别具有速度变化的场合,并不局限于用户能更换的感光体鼓相对感光体鼓驱动齿轮总是在相同处结合。即,感光体鼓驱动齿轮和感光体鼓的相位不同,因此,两者的合成波也因结合状态不同,相位及偏移量不同,既有图6所示那样的关系,也有图7所示那样的关系。
在装卸感光体鼓场合,若不再次进行相位调整,就不能得到色偏移少的图像。但是,进行相位调整化费时间,因此,装卸感光体鼓后,到再开始印刷,需要等待长时间。
例如,图8所示构成场合,为了使得各色感光体鼓1的速度变化一致,以便转印在转印带3上或纪录介质上的色调剂像不发生色偏移,将感光体鼓1的半径设为r(mm),工位间距离设为L(mm),则相对成为基准色的感光体鼓,每一工位需要具有θ(rad)=L/r的速度变化的峰值位置(相位)差。在此,在为了减少色偏移的相位调整,对感光体鼓驱动马达的回转驱动控制中,全部感光体鼓的相位差成为最适时,装卸感光体鼓1场合,成为速度变化的峰值的绝对位置对于各色感光体鼓1不同,因此,装卸感光体鼓时,难以安装使得感光体鼓的速度变化与装卸前相等。
另外,各色感光体鼓1的相位调整以减少色偏移为前提时,如图9所示,若装卸感光体鼓1前后,速度变化的振幅差发生大的变化,则感光体鼓间的振幅差变化,有时即使调整相位也不能减少色偏移。
于是,在机械组装工序中,通过行程器具等(用于测定特性值的检测手段)预先测定仅由感光体鼓驱动齿轮2引起的速度变化,当装卸感光体鼓1时,使得驱动马达回转,停止,使得成为速度变化的峰值的位置停止在规定更换感光体鼓用的所定位置。这样,更换感光体鼓场合,例如图10A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按压在操作面板20上显示的用于更换感光体鼓的按钮,则迄今处于色偏移低的相位关系的各感光体鼓移动到适于更换感光体鼓的位置。感光体鼓驱动齿轮的速度变化的峰值位置因齿轮精度而不同,因此,对各机器而言,齿轮的停止位置也不同。所谓“适于更换感光体鼓的位置”是指感光体鼓驱动齿轮的速度变化的峰值位置处于预先设定处。接着,感光体鼓驱动齿轮在所定位置停止后,用户打开前盖30,更换感光体鼓,能控制感光体鼓驱动齿轮和感光体鼓的关系。
再有,在机械本体即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标以标记,以便明确用于更换该感光体鼓的成为速度变化的最大或最小的峰值的所定位置。例如图10B所示,当为了更换感光体鼓打开前盖30,40时,在安装感光体鼓处的周围,作业者能确认的位置施以标记50Y,50C,50m,50bk。这样,能很容易预测控制装卸感光体鼓1所引起的速度变化的变化。
装卸感光体鼓时,如图11A和11B所示,控制感光体鼓驱动齿轮2y,2c,2m,2bk以鼓更换相位停止在各位置。
如图11A所示,当感光体鼓1y,1c,1m,1bk用于图像形成动作中时,各感光体鼓1y,1c,1m,1bk的相位不同。而当图像形成装置100准备更换感光体鼓时,按照本发明,各感光体鼓1y,1c,1m,1bk成为互相相同的相位。即,感光体鼓驱动齿轮2y,2c,2m,2bk的回转速度变化成为相等,这样,当更换感光体鼓时,各感光体鼓1y,1c,1m,1bk的回转速度变化成为相等。于是,各感光体鼓1y,1c,1m,1bk的回转速度变化的最大或最小峰值位置成为相同的相位。
如图11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标记50y,50c,50m,50bk的位置用箭头表示,该位置可以在各图像形成工位或图像形成单元相同,用户可以很容易地更换感光体鼓1。图中所示第二位置表示标记50y,50c,50m,50bk的位置在各图像形成工位相同,其与第一位置不同。标记50y,50c,50m,50bk的位置并不局限于上述位置,只要该标记表示感光体鼓1y,1c,1m,1bk的优选啮合位置就行。
参照图12,说明感光体鼓1的结构。
在图12中,标记16设在感光体鼓1的缘部15。该标记16用于表示感光体鼓1y,1c,1m,1bk中任一个的回转速度变化的最大或最小峰值位置之一。
用户可以根据该标记16用肉眼确认感光体鼓1的回转速度变化,以及与感光体鼓1对应的感光体鼓驱动齿轮2的回转速度变化,以保持一定的速度。
较好的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内部设有标记例如50y,50c,50m,50bk。例如,如图10B和图11B所示的标记50y形成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内部,其表示,在该位置感光体鼓驱动齿轮2y的回转速度变化成为最大或最小峰值位置之一。根据上述结构,用户通过使得形成在感光体鼓1的缘部15上的标记16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标记50y对合,能很容易地安装感光体鼓1。这样,感光体鼓1y,1c,1m,1bk相对对应的感光体鼓驱动齿轮2y,2c,2m,2bk,能保持回转速度变化的一定的相位关系,能减少更换感光体鼓前后相位变化量。
根据上述结构,图像形成装置100不在感光体上形成图样进行相位调整,能提供色偏移少的高质量的图像,缩短用户的待机时间。
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感光体鼓1y,1c,1m,1bk中任一个引起的回转速度的变化可以预先通过检测机构(没有图示)检测得到,例如在感光体鼓的组装工序中实行检测,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感光体鼓1y,1c,1m,1bk和/或感光体鼓驱动齿轮2y,2c,2m,2bk的特性值。来自所述检测机构的关于感光体鼓1的回转速度变化的最大或最小峰值位置的输出信息是例如一个被特定的数,其可以例如粘贴在包含感光体鼓1的盒体上,或者粘贴在感光体鼓1本身上。与信息相对应的所述被特定的数以例如标识,记录条,密封件等型式(其上含有信息)粘贴在盒体上或鼓缘部15上,用户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各感光体鼓1y,1c,1m,1bk的回转速度变化的最大或最小峰值位置。粘贴在感光体鼓1的鼓缘部15上的信息可以使得感光体鼓1及感光体鼓驱动齿轮2的回转速度变化的峰值位置的登录容易。根据上述结构,能减少更换感光体鼓1y,1c,1m,1bk中任一个时更换前后的相位偏移,且不在感光体上形成图样进行相位调整,能提供色偏移少的高质量的图像,缩短用户的待机时间。
如上所述,感光体鼓1可以组装在处理卡盒中。通过将各感光体鼓1y,1c,1m,1bk组装入对应的处理卡盒中,用户不必直接接触感光体鼓1本身,而能实行感光体鼓1的更换操作,不会使得感光体鼓的位置发生不必要的变化。这样,在感光体鼓出厂时,若相对图像形成装置100侧的感光体鼓驱动齿轮2的回转速度变化的峰值位置,预先调整感光体鼓1的回转相位,使得与所述峰值位置一致,则用户没有必要一边调整感光体鼓1的相位一边装卸感光体鼓,能简单地更换感光体鼓1。
如上所述,当感光体鼓1y,1c,1m,1bk中任一个和图像形成单元的其他图像形成组件形成为一体作为可卸式的处理卡盒时,用户不会直接接触感光体鼓1本身或变更感光体鼓1的位置,而能实行感光体鼓1的更换操作。
如上所述,当更换感光体鼓1时,控制感光体鼓1y,1c,1m,1bk,对于鼓更换,具有不同相位。如果在打印结束时,控制感光体鼓1y,1c,1m,1bk相对图像形成动作状态停止在不同相位的位置,下次开始打印动作前,图像形成装置100必须再次将感光体鼓1调整到所要求的相位,即,印刷用的色偏移少的相位,存在首张打印件时间延迟问题。
为了避免所述延迟,较好的是,用户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00上的操作面板20输入指令,这样,当更换感光体鼓时,能实行感光体鼓1y,1c,1m,1bk的相位调整。该动作可以使得图像形成装置100顺利地实行通常打印动作。
当带有更换感光体指令的操作按钮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前盖30内时,当更换感光体1时,用户肉眼一定能看到,能防止忘记操作而引起色偏移恶化。
按照本发明,当更换感光体鼓1时,实行图像形成动作时,具有不同的相位,因此,能减少因更换感光体鼓引起感光体鼓1y,1c,1m,1bk的相位变化所导致的色偏移,提供高质量的图像。
通过在各感光体鼓1y,1c,1m,1bk上设置标记16,表示感光体鼓1y,1c,1m,能防止更换感光体鼓为起因的色偏移量增加。
当更换感光体鼓1y,1c,1m,1bk中任一个时,感光体鼓驱动齿轮2y,2c,2m,2bk相对所对应的感光体鼓1y,1c,1m,1bk的相位差可以通过用户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面板20上的输入操作,或按压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前盖30上的按钮,从图像形成位置变更为更换位置。
当然,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也可以不采用按钮操作,而是当更换感光体鼓时,必定打开前盖,可以与该动作连动,进行变更,更可靠。
这样,能避免所述延迟,保持打印首张打印件的性能,能防止更换感光体鼓为起因的色偏移量增加。
上面参照

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多个像载置体以及驱动所述像载置体回转的驱动手段,在所述驱动手段上设有驱动部件,在该驱动部件上配置位置检测手段,根据所述位置检测手段的检测结果,控制回转,调整所述多个像载置体的相位差,其特征在于更换像载置体场合,将驱动部件的相位差设为与图像形成时不同的相位差,容易控制因更换像载置体而发生的色偏移精度的低下。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更换像载置体时,在设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驱动部件的速度变化成为最大或最小的位置,施以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先使用检测装置检测所述驱动部件的回转速度的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更换像载置体时,全部驱动部件的速度变化成为同相位。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先使用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像载置体具有的速度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像载置体具有的速度变化成为最大或最小的位置,施以标记。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驱动部件调整为具有用于更换的第一相位差,至少一个驱动部件的回转速度变化的最大或最小峰值位置与对应的至少一个像载置体的速度变化最大或最小峰值位置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载置体被组装在处理卡盒中。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更换像载置体时,通过设在图像形成装置上的操作面板上的按钮操作,使得驱动部件的相位差与图像形成时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更换像载置体时,通过配置在前盖内的按钮操作,使得驱动部件的相位差与图像形成时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前盖动作连动,使得驱动部件的相位差与图像形成时不同。
12.一种图像形成方法,用于调整图像形成装置的像载置体的相位差,包括以下步骤打开图像形成装置的盖;使得驱动部件回转,调整第一相位差,以便更换所述像载置体;将像载置体更换为新的像载置体;关闭图像形成装置的盖;使得驱动部件变更,调整第二相位差,以便实行图像形成动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及变更步骤包括以下步骤之一通过设在图像形成装置上的操作面板控制相位差;通过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盖内的按钮,控制相位差;通过图像形成装置的盖的移动,自动变更相位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彩色复印机,打印机等使用多个感光体的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多个像载置体以及驱动所述像载置体回转的驱动手段,在所述驱动手段上设有驱动部件,在该驱动部件上配置位置检测手段,根据位置检测手段的检测结果,控制回转,调整所述多个像载置体的相位差,更换像载置体场合,将驱动部件的相位差设为与图像形成时不同的相位差。明确驱动齿轮具有的速度变化和感光体具有的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减少各感光体相位对合所引起的色偏移。
文档编号G03G13/00GK1834802SQ20061005470
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7日
发明者船本宪昭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