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润湿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687594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润湿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润湿(electro-wetting)显示面板,且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有源矩阵型电润湿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地,电润湿是一种用于反射型显示器的技术,其通过对含水液体施加电压来改变该含水液体的表面张力。例如,当将电压施加到包括防水绝缘体、电极、含水液体和非含水液体的一个像素界定空间时,非含水液体的表面张力改变,从而非含水液体移动。当将正电压施加到包括含水液体和非水着色液体的液体且将负电压施加到绝缘体时,非水着色液体移动到一侧来改变反射的光,由此调整颜色。
由Philips Research Laboratories的Dr.Robert A.Hayes制作的电润湿显示装置在2003年的9月25日的Nature Vol.25pp.383-385中得到描述,其包括白基板、透明电极、憎水绝缘体、着色油、水和能够将电压施加到水的金属电极。在以上的电润湿显示装置中,几个元件在无源矩阵模式操作。电润湿显示装置具有不大于约10ms的快速反应时间、约40%的高反射率、约15的对比度(C/R)、低功耗和不大于约160dpi(每英寸的点数)的高清晰度特性。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有一种电润湿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相对基板和导电的着色液体。阵列基板具有开关装置和电连接到开关装置的像素电极。相对基板面对阵列基板。导电着色液体填充在相应于像素电极的区域中。导电着色液体根据施加到像素电极的电信号变形来控制光透射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有一种电润湿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像素电极、分隔壁、憎水绝缘层、导电着色液体、第二基板和开关装置。第一基板包括像素区。像素电极形成于像素区上。分隔壁形成预定的高度来围绕像素电极的边缘。憎水绝缘层形成于由分隔壁围绕的像素电极上。导电着色液体填充在由分隔壁界定的区域中。第二基板提供与第一基板组合来包封由分隔壁限定的导电着色液体。开关装置形成于第一基板上,将电信号提供给像素电极以导致导电着色液体的扩展或收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发明,提供有一种制造电润湿显示面板的方法。在制造电润湿显示面板的方法中,界定单位像素区的分隔壁形成于第一基板上,其中形成了开关装置和连接到开关装置的像素电极。在单一像素区中形成了憎水绝缘层。由分隔壁界定的空间用非水着色液体和水着色液体填充。然后由分隔壁界定的空间用第二基板包封。
根据本发明,有源矩阵型阵列基板被用于下基板,从而可以减小制造电润湿显示面板的成本和时间。


参考附图,通过详细描述示范性实施例,本发明的以上和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见,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电润湿显示面板的方框图;图2是示出图1的电润湿显示面板的单位像素的平面图;图3是沿图2中的线I-I’所取的剖面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电润湿显示面板的单位像素的剖面图;图5A和5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电润湿显示面板的操作的剖面图;图6是示出根据施加到单位像素的数据电压的光反射率的剖面图;图7A到7F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电润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图8A到8F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电润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以及图9A到9G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电润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将参考其中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图在其后更加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为了清晰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或“耦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或耦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的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其他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耦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则没有中间元件或层存在。通篇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相似的元件。这里所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列举项目的一个或更多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在这里为了描述的方便,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诸如“下面”、“下方”、“下”、“上方”、“上”等,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和其他(诸)元件或(诸)特征如图中所示的关系。可以理解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在图中所绘的方向之外的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向。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被翻转,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的“下方”或“下面”的元件则应取向在所述其他元件或特征的“上方”。因此,示范性术语“下方”可以包含下方和上方两个方向。装置也可以有其它取向(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且相应地解释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参考图1,根据本发明的该示范性实施例的电润湿显示装置包括定时控制单元10、数据驱动单元20、扫描驱动单元30、功率产生单元40和电润湿显示面板50。定时控制单元10从比如外部图形控制器的图像数据源接收灰度数据信号D1和第一控制信号C1。定时控制单元10然后将第二灰度数据信号D2和第二控制信号C2输出到数据驱动单元20,将第三控制信号C3输出到扫描驱动单元30,以及将第四控制信号C4输出到功率产生单元40。例如,第一控制信号包括垂直同步信号Vsync、水平同步信号Hsync、数据使能信号DE和主时钟MCLK。第二控制信号C2控制负载信号LOAD和起始水平信号STH。
数据驱动单元20将从定时控制单元10提供的第二数据信号D2转化为相应的灰度电压(即,数据电压)。数据驱动单元20然后将多个数据信号D1、...、Dp-1、Dp、Dp+1、...、Dm提供到电润湿显示面板50。扫描驱动单元30根据施加到扫描驱动单元30的第三控制信号C3对于电润湿显示面板50顺序提供栅极开启电压S1、...、Sq-1、Sq、...、Sn。功率产生单元40根据施加到功率产生单元40的第四控制信号C4对于电润湿显示面板50提供公共电极电压Vcom。虽然在图中没有具体地示出,但是功率产生单元40产生并将定时控制单元10、数据驱动单元20或扫描驱动单元30中需要的功率提供给定时控制单元10、数据驱动单元20或扫描驱动单元30。电润湿显示面板50具有m条数据线(即,源极线)DL以传输数据电压和n条扫描线(即栅极线或注入线)SL来传输栅极开启信号。
由相邻的数据线和相邻的扫描线围绕的区域界定了像素。薄膜晶体管52、像素电极54和分隔壁56形成于每个像素中。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和源电极分别电连接到扫描线和数据线。像素电极54电连接到薄膜晶体管52的漏电极。分隔壁56围绕像素电极54的外部区域且形成预定的空间。将在后面说明的导电着色液体或导电水滴沉积在预定的空间中。导电着色液体响应像素电极54和设置于像素电极54上方的公共电极(未显示)之间施加的电势差而扩展或收缩来显示图像。公共电极电压Vcom被施加到公共电极。
图2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电润湿显示面板的单位像素的平面图。图3是沿图2的线I-I’所取的剖面图。参考图2和3,水平扫描线SL和从扫描线SL凸出的栅电极110形成于第一透明基板105上。第一透明基板105可以是刚性或柔性的,比如膜或塑料。刚性基板可以包括玻璃基板、石英基板、玻璃陶瓷基板、晶体玻璃基板等。用于第一透明基板105的材料优选地对于在制造工艺中采用的高温具有抵抗力。
栅极绝缘层112形成于扫描线SL和栅电极110上。有源层形成于栅电极110上,且包括半导体层114和杂质半导体层116。纵向数据线DL、源电极120和漏电极130形成于栅极绝缘层112和有源层上。源电极120部分覆盖有源层的一些区域。漏电极130从源电极120分开,且覆盖有源层的其它区域。栅电极110、半导体层114、杂质半导体层116、源电极120和漏电极130界定了薄膜晶体管(TFT)。钝化层140形成于薄膜晶体管和栅电极112上。钝化层140被部分地敞开且暴露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极。
像素电极150通过穿过钝化层140的接触孔开口(CNT)电连接到漏电极130,该像素电极150包括比如氧化铟锡(ITO)的导电氧化物。具有预定高度的分隔壁160围绕像素电极150的边缘区域。每个分隔壁的最高点可以由基本相同的间距在基本同一平面上排列。
在一个示例中,分隔壁160具有围绕单位像素区的闭环形状。在另一示例中,分隔壁160连接到围绕单位像素区的相邻分隔壁。因此,相邻分隔壁160可以被覆盖以对应围绕单位像素区的扫描线SL和数据线DL。憎水绝缘层170形成于由分隔壁160界定的预定空间的底面上。分隔壁160可以通过光工艺或压印工艺(即,模印工艺)在有机层上形成。憎水绝缘层170可以通过旋涂工艺或喷墨工艺形成。
由分隔壁160和憎水绝缘层170围绕的区域用导电着色液体(即导电水滴)填充,所述导电着色液体是非含水液体175和含水液体177的混合物。非含水液体175可以优选地为着色油,其可以在颜色上为红色、绿色或蓝色。分隔壁160用作保持阵列基板和相对基板之间的单元间隙,并界定用于容纳导电着色液体的容器的分隔体。因为分隔壁160用作分隔体,分隔壁160由不包括薄膜晶体管的区域到像素电极的边缘区域形成,以最大地使用数据线之间或扫描线之间的空间。
相对基板180包括透明基板182和形成于透明基板182上的公共电极184。公共电极184连接提供给每个像素的公共电极电压(Vcom)。在单位像素区域中填充的导电着色液体响应施加到像素电极150的数据电压和施加到公共电极184的公共电极电压(Vcom)之间的电势差而扩展或收缩,如图5A和5B所示。
在图3和4所述的实施例中,电润湿显示面板在由形成于阵列基板105上的分隔壁界定的空间中容纳导电着色液体。或者,电润湿显示面板可以在由形成于相对基板180上的分隔壁界定的空间中容纳导电着色液体。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电润湿显示面板的单位像素的剖面图,其包括一些与图3中基本相同的元件,且因此具有相同的参考标号。反射板195布置在像素电极150和非含水液体175之间。反射板195包括白色材料。虽然像素电极150包括比如氧化铟锡(ITO)的透明材料且反射板195在图4中分开示出,通过使用具有白色材料的像素电极可以省略该反射板。
图5A和5B是示出根据栅极开启电压和栅极关闭电压的施加的电润湿显示装置的操作的剖面图。当薄膜晶体管保持在关闭状态时,在像素电极150和公共电极184之间不存在电势差,因为像素电极150被保持在浮置状态。因此,在由分隔壁160界定的区域中包含的非含水液体175被保持在基本扩展的状态。当薄膜晶体管打开时,从数据线传输的数据电压被施加到像素电极150,且公共电极电压(Vcom)被施加到公共电极184,从而产生了像素电极150和公共电极184之间的预定的电势差。响应该电势差的施加,在由分隔壁160界定的区域中包含的非含水液体175收缩。为了示出的方便,虽然具有最小表面面积的非含水液体175的收缩的状态在图5B中示出以相邻于TFT设置,但是非含水液体175可以具有多种收缩状态。
图6是示出根据施加到单位像素的数据电压的光反射率。参考图6,具有红色的导电着色液体填充在左像素区域中,具有绿色的导电着色液体填充在中间像素区域中,具有蓝色的导电着色液体填充在右像素区域中。在左像素区域中,在像素电极150和公共电极182之间没有产生或产生了相对低水平的电势差。根据电势差为零或相对低水平,具有红色的导电着色液体在整个左区域中保持为扩展状态。因此,外部入射光L1由反射板190反射,从而红光穿过整个左像素区。
在中间像素区域中,在像素电极150和公共电极182之间产生了相对中间水平的电势差。根据电势差的相对中间水平,具有绿色的导电着色液体在约三分之二的中间像素区域中保持在扩展状态。在约三分之一的中间像素区域中,导电着色液体保持在收缩状态,以暴露下层。因此,外部入射光L1由反射板190反射,从而绿光穿过约三分之二的中间像素区,且白光穿过约三分之一的中间像素区域。
在右像素区域中,在像素电极150和公共电极182之间产生了相对高水平的电势差。根据电势差的相对高水平,具有蓝色的导电着色液体在约三分之一的右像素区域中保持在扩展状态。在约三分之二的右像素区域中,导电着色液体保持在收缩状态,用于暴露下层。因此,外部入射光L1由反射板190反射,从而蓝光穿过约三分之一的右像素区,且白光穿过约三分之二的右像素区域。
如上所述,响应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施加的电势差,改变了导电着色液体的表面区域。根据改变的表面区域,反射光的量被控制来显示具有各种灰度的图像。
电润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示范性实施例1图7A到7F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电润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具体而言,图7A到7F示出了通过光工艺制造电润湿显示面板的方法。参考图7A,在第一透明基板上形成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包括钽(Ta)、钛(Ti)、钼(Mo)、铝(Al)、铬(Cr)、铜(Cu)、钨(W)等,第一透明基板包括绝缘材料,比如玻璃、陶瓷等。随后,通过构图金属层从而形成了从扫描线延伸的多条扫描线和多个栅电极。扫描线在横向方向延伸且在基本垂直于横向方向的纵向方向上排列。通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工艺沉积比如氮化硅的材料,从而在具有栅电极110的整个基板上形成栅绝缘层112。栅绝缘层112可以整个地形成在第一透明基板上和可以被构图来覆盖扫描线和栅电极110。
随后,在栅极绝缘层112上形成非晶硅层和原位掺杂的n+非晶硅层。将非晶硅层和原位掺杂的n+非晶硅层构图来在设置栅电极的区域上形成半导体层114和杂质半导体层116。形成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包括钽(Ta)、钛(Ti)、钼(Mo)、铝(Al)、铬(Cr)、铜(Cu)、钨(W)等。然后将金属层构图来形成多条数据线以及从数据线延伸的源电极120和与源电极120分开预定的间距的漏电极130。通过旋涂工艺堆叠抗蚀剂,从而形成了钝化层140。钝化层140被部分地敞开以暴露漏电极130。像素电极150通过单位像素区中的开口电连接到漏电极130且形成于钝化层140上。
在一个示例中,像素电极150包括透明导电材料。透明导电材料的示例可以包括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ZO)等。在透明导电层整体形成在钝化层140上之后,可以将透明导电材料构图来形成相应于单位像素区的像素电极150。或者,透明导电材料可以部分地形成于单位像素区中来形成像素电极150。在另一示例中,像素电极包括具有好反射效率的白色材料。因此,可以省略排列在电润湿显示面板的背侧的反射板。
参考图7B,在钝化层140和像素电极150上形成预定厚度的第一有机绝缘层159。第一有机绝缘层159的高度可以优选地对应于单元间隙。参考图7C,为了界定单位像素区域,在第一有机绝缘层159上方对应于单位像素区设置具有不透明构件的光掩模(MA)。通过顺序进行曝光工艺,显影工艺、蚀刻工艺和剥离工艺,去除了对应于容纳区域的第一有机绝缘层159的部分。因此,形成用于容纳导电着色液体的分隔壁160。分隔壁160用作保持阵列基板和相对基板之间的单元间隙的分隔物以及用于容纳导电着色液体的容器,所述导电着色液体是含水液体和非水着色油的混合物。因此,分隔壁优选地形成于没有单位像素区的区域中或形成于没有单位像素区和薄膜晶体管区的区域中。
参考图7D,通过喷墨工艺将在第一罐(TNK1)中填充的非含水液体注射入由分隔壁160界定的容纳区域中,形成了憎水绝缘层170。或者,可以通过旋涂工艺形成憎水绝缘层170。参考图7E,通过喷墨工艺将在第二罐(TNK2)中填充的非含水液体注射入由憎水绝缘层170和分隔壁160围绕的空间中,所述空间部分地填充有具有预定体积的非含水液体175。优选地,非含水液体包括着色油。着色油可以包括红色油、蓝色油或绿色油。
参考图7F,在非含水液体变干之前,通过使用喷墨工艺来注射来自第三罐(TNK3)的含水液体,由非含水液体175和分隔壁160围绕的空间完全用含水液体177填充。如图3所示,形成于第二透明基板182上的公共电极184排列以允许公共电极184与含水液体177接触,从而由分隔壁界定的空间中填充的导电着色液体被包封,由此完成电润湿显示面板。
示范性实施例2图8A到8F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电润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具体而言,图8A到8F示出了通过光工艺制造电润湿显示面板的方法。参考图8A所述的工艺与参考图7A所述的工艺基本相同,因此相同的参考标号指示相同的元件。参考图8B,将在第一罐(TNK1)中填充的非含水液体注射到钝化层140和像素电极150上,形成了憎水绝缘层170。然后使憎水绝缘层170干。或者,通过旋涂工艺可以形成憎水绝缘层170。
参考图8C,在憎水绝缘层170上形成预定厚度的第一有机绝缘层159。第一有机绝缘层159的高度可以优选地对应于单元间隙。参考图8D,为了界定单位像素区域,在第一有机绝缘层159上方对应于单位像素区设置具有不透明构件的光掩模(MA)。通过顺序进行曝光工艺,显影工艺、蚀刻工艺和剥离工艺,去除了对应于容纳区域的第一有机绝缘层159的部分。因此,形成用于容纳导电着色液体的分隔壁160。分隔壁160用作保持阵列基板和相对基板之间的单元间隙的分隔物以及用于容纳导电着色液体的容器,所述导电着色液体是含水液体和非水着色油的混合物。因此,分隔壁优选地形成于在单位像素区外的区域中或形成于在单位像素区和薄膜晶体管区外的区域中。
参考图8E,通过喷墨工艺将在第二罐(TNK2)中填充的非含水液体注射入由憎水绝缘层170和分隔壁160围绕的空间中,所述空间部分地填充有具有预定体积的非含水液体175。优选地,非含水液体包括着色油。着色油可以包括红色油、蓝色油或绿色油。参考图8F,在非含水液体变干之前,通过使用喷墨工艺来注射来自第三罐(TNK3)的含水液体,由非含水液体175和分隔壁160围绕的空间完全用含水液体177填充。随后,如图3所示,将形成于第二透明基板182上的公共电极184排列以允许公共电极184与含水液体177接触,从而含水液体177被包封,由此完成电润湿显示面板。图8A到8F所示的像素电极可以包括具有好反射效率的白色材料。因此,可以省略排列在电润湿显示面板的背侧的反射板。
示范性实施例3图9A到9G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电润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具体而言,图9A到9G示出了通过压印工艺(即模压工艺)制造电润湿显示面板的方法。参考图9A所述的工艺与参考图7A所述的工艺基本相同,从而相同的参考标号指示相同的元件。参考图9B,具有预定厚度的第二有机绝缘层259形成于钝化层140和像素电极150上。考虑到分隔壁由压印工艺形成,第二有机绝缘层259的高度可以低于图7B所示的第一有机绝缘层159的高度。
参考图9C和图9D,为了界定单位像素区域,在第二有机绝缘层259上对应于单位像素区设置具有凸出构件的压模(STM),且使用压模通过预定的力来压基板。凸出构件具有围绕像素电极的边缘区域的闭环形状。因此,设置凸出构件处的第二有机绝缘层259移动到没有凸出构件形成的区域,从而形成了用于容纳导电着色的液体的分隔壁260。虽然第二有机绝缘层259在图9D的压印工艺之后保留了预定的厚度,但是除了相应于分隔壁260的区域的保留的第二有机绝缘层259可以完全被去除。
参考图9E,通过喷墨工艺将在第一罐(TNK1)中填充的非含水液体注射入由分隔壁260界定的容纳区域中,形成了憎水绝缘层270。或者,通过旋涂工艺可以形成憎水绝缘层270。参考图9F,通过喷墨工艺将在第二罐(TNK2)中填充的非含水液体注射入由憎水绝缘层270和分隔壁260围绕的空间中,所述空间部分地填充有具有预定体积的非含水液体175。优选地,非含水液体包括着色油。着色油可以包括红色油、蓝色油或绿色油。参考图9G,在非含水液体变干之前,通过喷墨工艺将在第三罐(TNK3)中填充的含水液体注射入由非含水液体275和分隔壁260围绕的空间,从而完全填充该空间。如图3所示,形成于第二透明基板182上的公共电极184排列以允许公共电极184与含水液体177接触,从而由分隔壁界定的空间中填充的导电着色液体被包封,由此完成电润湿显示面板。
根据本发明,用于包含在电润湿工艺中的液体的分隔壁形成于阵列基板上,在阵列基板形成有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通过光工艺或压印工艺在有机层上可以形成分隔壁。通过旋涂工艺或喷墨工艺,在有分隔壁160界定的预定空间的底面上形成了憎水绝缘层170。在电润湿工艺中使用的液体(即,非含水液体和含水液体)通过喷墨工艺依次被注入由憎水绝缘层和分隔壁围绕的空间中。其后,通过形成公共电极的相对基板包封在电润湿工艺中使用的液体。根据本发明,有源矩阵型阵列基板被用于电润湿显示面板的下基板,从而可以减小电润湿显示面板的制造成本和时间。
前述是本发明的示例且不应解释为其的限制。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几个示范性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理解在所述示范性实施例中许多改进是可能的,而实质上不会脱离本发明的新的教导和优点。因此,所有这些改进旨在被包括在如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在权利要求中,装置加功能条款旨在覆盖进行所述功能的本文所描述的结构,而不仅仅是结构等同物而且是等同的结构。因此,可以理解前述是本发明的示例且不应解释为限于公开的特定实施例,且对于所公开的实施例的改进以及其它实施例旨在被包括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发明由权利要求界定,并且包括权利要求的等同特征。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具有开关装置和电连接到所述开关装置的像素电极;相对基板,面对所述阵列基板;和导电着色液体,填充在相应于所述像素电极的区域中,所述导电着色液体根据施加到所述像素电极的电信号变形来控制光透射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像素电极上的憎水绝缘层,其中所述导电着色液体包括着色油和含水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围绕所述像素电极的边缘区域且用于包含在单位像素区中的导电着色液体的分隔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开关装置电连接到扫描线和与所述扫描线交叉的数据线,且其中所述分隔壁被覆盖以对应于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分隔壁包括有机绝缘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电着色液体下的反射板来根据所述导电着色液体的扩展或收缩来选择性地暴露以反射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反射板排列在所述阵列基板的背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反射板排列在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导电着色液体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像素电极具有白色且其中所述反射板包括白色像素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反射板具有白色。
1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包括像素区;像素电极,形成于所述像素区上;分隔壁,围绕所述像素电极的边缘区域;憎水绝缘层,形成于由所述分隔壁围绕的像素电极上;导电着色液体,形成于由所述分隔壁界定的区域中;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组合来包封由所述分隔壁限定的导电着色液体;以及开关装置,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上,将电信号提供给像素电极以导致所述导电着色液体的扩展或收缩。
12.一种制造显示面板的方法,包括界定单位像素区的分隔壁形成于第一基板上,其中形成了开关装置和连接到所述开关装置的像素电极;在所述单位像素区中形成憎水绝缘层;在由所述分隔壁界定的空间,通过将非水着色液体和水着色液体注入来填充所述空间;以及用第二基板包封由所述分隔壁界定的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分隔壁和形成所述憎水绝缘层包括在所述像素电极上形成分隔壁;在所述分隔壁界定的所述像素电极上形成憎水绝缘层;和干燥所述憎水绝缘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分隔壁和形成所述憎水绝缘层包括在所述像素电极上涂布憎水绝缘层;干燥所述憎水绝缘层;和在形成有所述憎水绝缘层的像素电极上形成分隔壁。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像素电极具有白色。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顺序形成所述开关装置上的白色反射板和像素电极。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隔壁通过光工艺形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隔壁通过压印工艺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憎水绝缘层通过旋涂工艺形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憎水绝缘层通过喷墨工艺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源矩阵型电润湿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包括开口装置和像素电极;相对基板,具有公共电极;和填充在相应于像素电极的空间中的导电着色液体,其根据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势差来控制光的透射率。根据本发明,有源矩阵型阵列基板被用于下基板,从而可以减小制造电润湿显示面板的成本和时间。
文档编号G02B26/02GK1881003SQ20061009365
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5日
发明者金俊亨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