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310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影装置和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方式由于能够简单地形成具有良好的画质品位的图像,而被广泛地利用于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装置。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一般构成为包括含有光电导性物质的感光鼓、带电部、曝光部、显影部、转印部和定影部。带电部使感光鼓表面均匀地带电。曝光部向处于带电状态的感光鼓表面照射基于图像信息的光,形成静电潜影。显影部向感光鼓表面的静电潜影供给色粉,使之成为可视图像。转印部将感光鼓表面承载的色粉图像转印在记录介质表面。定影部通过加热、加压等使记录介质上的色粉图像在记录介质上定影。
在此,显影部一般采用包含显影部和色粉补给部的显影装置。显影部包含显影辊、刮刀板、搅拌辊和显影槽。显影辊和感光鼓接触,其表面承载色粉层,向静电潜影供给色粉。刮刀板与显影辊表面抵接,是对显影辊表面的色粉层的层厚进行限制的板状部件。搅拌辊通过旋转驱动使色粉带电,并将带电状态的色粉送给到显影辊的周围。显影槽将显影辊、刮刀板和搅拌辊内置,并容纳色粉。该显影部通过色粉将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影显影。另外,色粉补给部包含色粉料斗(或色粉盒)和色粉传送管。色粉料斗设置在显影槽的上方,存储色粉。色粉传送管设置在色粉料斗和显影槽之间,将两者连接,成为用于将色粉料斗内的色粉补给到显影槽的色粉传送路径。
在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构成为当色粉补给部中也没有色粉时,显影槽和色粉传送管不动,只更换墨盒形式的色粉料斗。在将色粉料斗安装到色粉传送管上的安装部上,形成对色粉传送管补给色粉的色粉补给口,还设有开合色粉补给口的挡板部件。该挡板部件采取通过将色粉料斗安装在色粉传送管上而使色粉补给口开口的结构。因而,在色粉料斗被安装在色粉传送管上的同时,色粉料斗内的色粉通过色粉传送管补给到显影槽内。
该挡板部件在色粉料斗以外也被采用。例如色粉再利用装置,该色粉再利用装置具有色粉接收部和色粉传送部,用于将由色粉清洁器从感光鼓表面回收的色粉送回到显影槽(参照例如特开平7-210048号公报)。在此,设置成色粉接收部被显影槽支撑,并在上部形成色粉接收口,和色粉接收口相连的色粉接收部的内部空间和显影槽的内部空间连通。另外,色粉传送部在铅直方向上延伸,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是和色粉接收部可分离接近的中空状部件,在上端部连接色粉清洁器,并在下端部设有可和色粉接收口抵接的挡板部件。在该色粉再利用装置中,当色粉传送部和色粉接收部抵接时,挡板部件和色粉接收口抵接而开放,色粉传送部的内部空间和色粉接收部的内部空间通过色粉接收口而连通,色粉从色粉传送部的下端部落下,补给到显影槽内。另外,当色粉传送部和色粉接收部离开时,挡板部件不开放,所以色粉不会从色粉传送部的下端部落下。
在色粉料斗和特开平7-210048号公报的色粉再利用装置中,开放挡板部件时,色粉料斗或色粉清洁器内的色粉就会一下子落下到显影槽内。由于色粉是具有微米等级粒径的微细粉末,所以由于落下的反作用,色粉从色粉传送管和显影槽的连接部分、色粉传送部和色粉接收部的连接部分等漏出并飞散到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污染图像形成装置内部。图像形成装置内部的色粉污染,容易成为图像形成操作不良、形成的图像中发生图像缺陷、未使用的记录介质的污染、检查维护作业的高负荷化等的原因,所以优选的是降低色粉污染。
而且,现在,利用含有色粉和载体的双成分显影剂的显影装置得到通用,另一方面,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寿命化得以发展,显影装置的显影槽内填充的载体的长期耐用性成为问题,并需要将显影装置本身墨盒化并更换。但是,即使色粉传送管在和显影装置的抵接部分具有挡板部件时,在为了更换显影装置而解除和色粉传送管的连接的瞬间,色粉也有可能飞散而污染图像形成装置内部。
当然,如果将显影装置和色粉传送管一体成形,就能够防止色粉的飞散,但是制造非常费事,需要巨大的成本,不适于工业化的大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和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显影装置即使更换色粉料斗等色粉补给容器或显影装置,色粉也不会飞散到图像形成装置内部。
本发明是一种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显影槽,从色粉补给容器接受色粉的供给;色粉传送管,设置在色粉补给容器和显影槽之间,形成用于向显影槽供给色粉的色粉供给口;和色粉供给口开合机构,开合色粉供给口。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具有显影槽,从色粉补给容器接受色粉的供给;色粉传送管,设置在色粉补给容器和显影槽之间,形成有用于向显影槽供给色粉的色粉供给口;和色粉供给口开合机构,开合色粉供给口。采用将色粉传送管的色粉供给口关闭后更换色粉补给容器的结构。另外,从新更换的色粉补给容器向显影槽补给色粉,是实施一种从色粉补给容器向色粉传送管的内部空间补给色粉,再由色粉供给口开合机构将色粉传送管的色粉供给口开放而对显影槽补给色粉的两步色粉补给,所以色粉不会从色粉补给容器一下子落下到显影槽。因而,在色粉补给容器或显影装置从图像形成装置装卸时,因色粉落下之。而导致的色粉飞散得到显著减轻,从而不会引起污染图像形成装置内部的程度的色粉飞散。
另外,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色粉供给口开合机构具有挡板部件,在与色粉传送管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自由进退地设置,开合色粉供给口;轴体,与挡板部件可自由分离接近地设置,使挡板部件进退;第一弹簧部件,设置成和轴体抵接,通过其伸缩,对轴体进行支撑,使其与挡板部件可分离接近;和杠杆部件,自由开合地设置,闭锁时和第一弹簧部件抵接,通过其开合,使第一弹簧部件伸缩。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是采取一种结构,使色粉供给口开合机构具有挡板部件,在与色粉传送管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自由进退地设置,开合色粉供给口;轴体,与挡板部件可自由分离接近地设置,使挡板部件进退;第一弹簧部件,设置成和轴体抵接,通过其伸缩,对轴体进行支撑,使其与挡板部件可分离接近;和杠杆部件,自由开合地设置,闭锁时和第一弹簧部件抵接,通过其开合,使第一弹簧部件伸缩。通过采用这种非常简易的结构,能够进一步降低在装卸色粉补给容器或显影槽时的色粉飞散的发生,同时,即使长期反复使用,也能够切实地防止色粉飞散的操作,色粉供给口开合机构的形成容易,对工业化也有利。
而且,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色粉供给口开合机构在杠杆部件开放时,使轴体从挡板部件离开,关闭色粉供给口,在杠杆部件闭锁时,使轴体和挡板部件抵接,打开色粉供给口。
根据本发明,色粉供给口开合机构在杠杆部件开放时,使轴体从挡板部件离开,关闭色粉供给口,在杠杆部件闭锁时,使轴体和挡板部件抵接,打开色粉供给口,通过上述操作,在色粉补给容器或显影槽装卸时,杠杆部件成为开放状态。因而,杠杆部件不会成为各种图像形成操作的障碍,从而能够顺利地进行色粉补给容器或显影槽的装卸。
而且,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色粉供给口开合机构具有第二弹簧部件,轴体穿过该第二弹簧部件内部,对杠杆部件开放时轴体从挡板部件离开的动作施力。
根据本发明,将色粉供给口开合机构还具有第二弹簧部件,轴体穿过该第二弹簧部件内部,对杠杆部件开放时轴体从挡板部件离开的动作施力,从而在色粉补给容器或显影槽装卸时能够更加切实地进行色粉供给口的闭锁操作,进一步防止色粉飞散。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的显影装置。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具有本发明的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即使长期地使用,在更换色粉补给容器或显影槽时,也很难发生色粉的飞散、进而因色粉而污染装置内部。


本发明的目的、特色和优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应该可变得更加明确。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显影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显影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关闭了杠杆部件的状态的局部透视图。
图5是表示开放了杠杆部件的状态的局部透视图。
图6A~图6D是示意性地表示色粉补给管的结构的图,图6A是俯视图,图6B是侧视图,图6C是仰视图,图6D是局部主视图。
图7A~图7C是示意性地表示挡板部件的结构的图。图7A是主视图,图7B是仰视图,图7C是侧视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弹簧部件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挡板机构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10是简略化地表示具有本发明的显影装置的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1的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显影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显影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闭锁了杠杆部件25的状态的透视图。图5是表示开放了杠杆部件25的状态的透视图。图6A~图6D是示意性地表示色粉补给管3的结构的图,图6A是俯视图,图6B是侧视图,图6C是仰视图,图6D是色粉补给管3中的下端部12的主视图。图7A~图7C是示意性地表示挡板部件20的结构的图。图7A是主视图,图7B是仰视图,图7C是侧视图。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弹簧部件26的结构的侧视图。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挡板机构34的结构的侧视图。
显影装置1具有显影槽2、色粉传送管3和色粉供给口开合机构4而构成,该显影槽2从作为色粉补给容器的未图示的色粉料斗接受色粉的补给,该色粉传送管3设置在色粉料斗和显影槽2之间,形成用于向显影槽2供给色粉的色粉供给口18,该色粉供给口开合机构4开合色粉供给口18。
显影槽2在长边方向的一端部表面形成用于接受色粉供给的色粉接收口38,将从色粉料斗传送供给的色粉供给到在未图示的感光鼓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影,将静电潜影显影。显影槽2为由例如树脂等构成的容器状部件,在其内部空间容纳色粉,而且将未图示的显影辊、层厚限制部件、供给辊和搅拌传送部件内置。
色粉接收口38如图2和图3所示,在将显影槽2和色粉传送管3连接时,和在色粉传送管3的底面上形成的色粉供给口18在铅直方向连通的位置上形成。在色粉接收口38的周围设有缓冲部件39。通过缓冲部件39,显影槽2和色粉传送管3被更加切实地连接,从而防止色粉从其连接部露出。
而且,在色粉接收口38上设有用于开合色粉接收口38的挡板机构34。挡板机构34如图2、图3和图9所示、包含闭锁用部件35、弹簧36和支撑部件37而构成。闭锁用部件35通过在显影槽2的长边方向的进退开合色粉接收口38。闭锁用部件35包含底板35a、壁板35b和突起部35c而构成。底板35a在显影槽2内壁和色粉接收口38相接,在凹处45内设置成可在显影槽2的长边方向进退,该凹处45在显影槽2表面沿显影槽2的长边方向延伸而形成。壁板35b形成为从和底板35a面向色粉接收口38侧相反侧的端部开始,在与底板35a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突起部35c从和壁板35b与底板35a连接的侧面相反侧的侧面向显影槽2长边方向延伸。弹簧36一端固定在闭锁用部件35的突起部35c,另一端被支撑部件37所支撑。支撑部件37设置成从显影槽2表面向外方突出,具有当弹簧36收缩时可将其容纳的内部空间,在该内部空间的内壁固定弹簧36的一端并支撑。色粉接收口38在没有安装色粉传送管3时,由弹簧36为伸长状态的挡板机构34关闭。另外,当安装色粉传送管3时,挡板机构34中的壁板35b因色粉传送管3而受到挤压,弹簧36收缩,与此同时,底板35a向从色粉接收口38离开的方向上在凹处45内移动,色粉接收口38开口。
即,在显影槽2上安装有色粉传送管3的状态下,显影槽2的色粉接收口38张开。
显影辊是一种辊部件,该辊部件通过在显影槽2上面对感光鼓而形成的未图示的开口部与感光鼓相对,并且由显影槽2可自由旋转地支撑,使感光鼓的轴线和显影辊的轴线平行,由未图示的驱动机构驱动,绕轴线旋转。
层厚限制部件是由例如金属、树脂等弹性材料构成的薄板部件,设置成一个端部安装在显影槽2上,另一个活动端附近和显影辊抵接。层厚限制部件进行调整,使显影辊表面承载的色粉层的厚度成为希望值。
供给辊是一种辊部件,该辊部件由显影槽2可自由旋转地支撑,使之和显影辊抵接,由未图示的驱动机构驱动,绕轴线旋转,通过旋转驱动,传送容纳在显影槽2的内部空间的色粉,供给到显影辊。
搅拌传送部件是一种辊部件,该辊部件设置在通过供给辊和显影辊相对的位置,由显影槽2可自由旋转地支撑,由未图示的驱动机构驱动,绕轴线旋转,通过旋转驱动,对供给到显影槽2内的色粉进行搅拌,并将其传送到供给辊。
而且在显影槽2内,也可以设置未图示的色粉浓度检测传感器等在显影槽2中一般所采用的构成部件。
另外,和显影槽2相邻地设置感光体55。
根据显影槽2,供给到显影槽2内的色粉通过搅拌传送部件和供给辊的旋转驱动,被供给到显影辊的周围,在显影辊表面形成色粉层,色粉层经层厚限制部件受到层厚限制后,向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影供给色粉。
色粉传送管3如图6A~图6D所示,包含顶部10、基底部12和色粉传送部11而构成。顶部10具有从未图示的色粉料斗接受色粉补给的色粉补给口13。基底部12具有向显影槽2供给色粉的色粉供给口18。色粉传送部11设置成在铅直方向上延伸,一端和顶部10连接,且另一端和基底部12连接。另外,色粉传送部11具有将色粉补给口13和色粉供给口18连通的内部空间。而且,色粉传送部11将从色粉补给口13补给的色粉传送到色粉供给口18。
在形成在顶部10上面的色粉补给口13的周围设置缓冲部件14、15,而且在其周围设置嵌合部件16a、16b、16c、17。缓冲部件14、15是用于确保和色粉料斗的连接牢靠,并防止色粉从连接部漏出的部件,采用由例如橡胶、树脂、其发泡体等构成的弹性体。嵌合部件16a、16b、16c、17是从顶部10的上面向外方延伸而形成的突起部件,和未图示的色粉料斗的嵌合凹部嵌合,将色粉传送管3的顶部10和色粉料斗连接。
色粉传送部11是具有如上所述内部空间的中空部件。
基底部12包含基底部主体19和保护部件40而构成,该基底部主体19和色粉传送部11成为一体,该保护部件40设置成相对于基底部主体19可自由装卸,对基底部主体19进行保护。
基底部主体19如图7A~图7C所示,具有和色粉传送部11的内部空间连通的未图示的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将基底部主体19在铅直方向贯通,在基底部主体19的底面19a向外方开口,形成开口部41。
而且,基底部主体19支撑挡板部件20,使其可在箭头50的方向(即与色粉传送管3的轴线垂直的方向)自由进退。
挡板部件20是通过轴体30的进退在箭头50的方向进退而直接开合色粉传送管3的色粉供给口18的部件,作为色粉供给口开合机构4的一部分发挥作用。挡板部件20包含形成有开口部20b的底部20a、被挤压壁20c、侧壁20d和弹簧20e而构成。被挤压壁20c是在底部20a的长边方向的一端向铅直方向上方延伸而形成的侧壁。侧壁20d在底部20a的短边方向的两端向铅直方向上方延伸而形成。弹簧20e一端固定在基底部主体19的内部侧壁19b上,另一端固定在被挤压壁20c上。另外,底部20a上的开口部20b在以下位置形成在不受轴体30挤压的状态下,和基底部主体19的开口部41在铅直方向没有任何局部连通,而一旦受到轴体30的挤压,就和开口部41在铅直方向连通。被挤压壁20c是被轴体30直接挤压的部件,将轴体30的挤压力传递给弹簧20e,使弹簧20e收缩。侧壁20c和形成在基底部主体19的侧面19c的下端上的未图示的导块嵌合,将挡板部件20安装在基底部主体19上,并使挡板部件20沿着导块在图1和图2所示的箭头50的方向进退。根据挡板部件20,在不受轴体30挤压的状态下,位于形成在其底部20a的开口部20b和基底部主体19的开口部41不连通的位置,因此色粉不会从开口部20b排出。另一方面,如果受到轴体30的挤压,弹簧20e收缩,开口部20b和开口部41在铅直方向连通,就会变成可从开口部20b排出色粉的状态。
在保护部件40的底面,形成色粉供给口18。色粉供给口18形成在和基底部主体19的开口部41在铅直方向对准的位置上。即,位于色粉供给口18和开口部41连通的位置。但是,因为在其中间设置挡板部件20,所以可防止色粉供给口18和开口部41的连通。因而,色粉传送管3即使从色粉料斗接受色粉的补给,也不会向显影槽2供给色粉。然而,一旦挡板部件20受到轴体30的挤压,弹簧20e收缩,开口部20b的位置移动,色粉供给口18和开口部41连通,色粉就被供给到显影槽2。
另外,优选的是色粉传送管3的基底部10、色粉传送部11和基底部12(基底部主体19)一体成形。可使用合成树脂等作为形成它们的材料。
根据色粉传送管3,即使从未图示的色粉料斗接受色粉的补给,也暂时将色粉存储在其内部空间,在受到轴体30对挡板部件20的挤压的阶段,经由显影槽2的色粉接收口38从色粉供给口18将色粉供给到显影槽2。
色粉供给口开合机构4如图1和图7A~图7C所示,包含挡板部件20、轴体30、第一弹簧部件26、第二弹簧部件33和杠杆部件25而构成。挡板部件20开合色粉传送管3的色粉供给口18。轴体30设置成和挡板部件20可自由分离接近,使挡板部件20在箭头50的方向进退。第一弹簧部件26设置成和轴体30抵接,通过其伸缩支撑轴体30使其可与挡板部件20分离接近。第二弹簧部件33设置成使轴体30穿过其内部。杠杆部件25设置成可自由开合,在闭锁时和第一弹簧部件26抵接,通过其开合,使第一弹簧部件26伸缩。
第一弹簧部件26如图8所示,包含挤压部件27、支撑部件28和弹簧29。挤压部件27为直方体状部件,一端和轴体30抵接,另一端被支撑部件28支撑。支撑部件28支撑挤压部件27和弹簧29。弹簧29一端固定在显影槽2主体上,另一端被支撑部件28支撑。另外,第一弹簧部件26作为整体被显影槽2主体支撑。
杠杆部件25设置成在和显影槽2的长边方向上连接色粉传送管3的端部相反侧的端部侧面,由显影槽2支撑,可在图1所示的箭头51的方向自由开合,和显影槽2侧面相对的面在杠杆部件25闭锁时和第一弹簧部件26的支撑部件28抵接。通过将杠杆部件25关闭(即,使杠杆部件25沿着显影槽2侧面)或将杠杆部件25开放(即,使杠杆部件25从显影槽2侧面离开),使第一弹簧部件26的弹簧29伸缩,并通过弹簧29的伸缩,使轴体30进退。另外,在杠杆部件25的和显影槽2侧面相对的面上形成钩部件25a,当关闭了杠杆部件25时,其和形成在显影槽2侧面上的未图示的钩挂部件扣合,将杠杆部件25固定在该位置。该钩部件的扣合,通过在杠杆部件25的端部施加从显影槽2侧面向外方的力,可以简单地解除,所以杠杆部件25容易开合。
第一弹簧部件26构成为在关闭杠杆部件25时,挤压部件27被支撑部件28支撑的部分的上部,和杠杆部件25的和显影槽2侧面相对的面抵接,随着杠杆部件25靠近显影槽2侧面,弹簧29慢慢地收缩,随之挤压部件27向图8所示的箭头52的方向移动,挤压轴体30。如果杠杆部件25被开放,弹簧29伸长,且挤压部件27和支撑部件28向和箭头52相反的方向移动,挤压部件27回到和轴体30抵接或靠近、但是不会挤压轴体30的位置。
轴体30是在显影槽2的长边方向延伸,一端和挡板部件20抵接,且另一端和第一弹簧部件26抵接,由显影槽2支撑,可在箭头50的方向进退的轴部件。即,轴体30由在显影槽2表面向显影槽2的长边方向延伸而形成的沟部2a、和从显影槽2表面向该垂直方向的外方延伸而形成的支撑部件31、32支撑。在支撑部件32上,形成有用于使轴体30穿过的未图示的贯通孔。在沟部2a内延伸的轴体30,在支撑部件32的前面从显影槽2表面向垂直的方向大致弯曲成直角,而且在支撑部件32的未图示的贯通孔的高度,向和显影槽2表面平行的方向大致弯曲成直角,穿过支撑部件32的贯通孔,和容纳在色粉传送管3的基底部12内的挡板部件20抵接。轴体30受到第一弹簧部件26的挤压而挤压挡板部件20,使色粉传送管3的色粉供给口18和色粉传送管3的内部空间连通。从而,色粉供给到显影槽2。
第二弹簧部件33设置成轴体30穿过支撑部件31、32之间,特别用于在开放杠杆部件25而解除轴体30对挡板部件20的挤压时,对轴体30向和挤压杠杆部件25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进行施力,以切实地闭锁色粉供给口18。另外,第二弹簧部件33由在轴体30的表面上从该表面向外方延伸而形成的未图示的突起状固定部件固定在轴体30的图示的位置。
关于挡板部件20,如前面所述。
根据色粉供给口开合机构4,如果关闭杠杆部件25,通过第一弹簧部件26、轴体30和挡板部件20的连扣,形成在色粉传送管3的底面上的色粉供给口18打开,色粉被供给到显影槽2内。反之,如果开放杠杆部件25,第一弹簧部件26和轴体30的连扣对挡板部件20的挤压被解除,色粉供给口被关闭,色粉向显影槽2内的供给被停止。因而,当色粉料斗内有色粉残存时,关闭杠杆部件25,向显影槽2供给色粉并进行图像形成,当色粉料斗内的色粉被消耗完了时,开放杠杆部件25,更换色粉料斗。
即,进行以下操作在未图示的色粉料斗内有色粉残存的状态下,关闭杠杆部件25,保持轴体30对挡板部件20的挤压,当色粉料斗内的色粉用完,更换色粉料斗时,在取下空的色粉料斗前,开放杠杆部件25,中止轴体30对挡板部件20的挤压。另外,在安装了新的色粉料斗后,关闭杠杆部件25,对显影槽2内补给色粉,再开始图像形成。因而,杠杆部件25成为在图像形成停止时被开放、而在图像形成时被关闭的状态,所以不会妨碍图像形成操作。
根据显影装置1,新更换色粉料斗时,色粉传送管3的色粉供给口18是被关闭着的,所以即使从色粉料斗向色粉传送管3内补给色粉,色粉也暂时存储在色粉传送管3内,然后通过关闭杠杆部件25、打开色粉供给口18,将色粉供给到显影槽2内。如此分两步供给色粉,从而与使色粉从色粉料斗一下子落下到显影槽内的以往的显影装置相比,显著降低色粉伴随落下而漏出、飞散,能够防止色粉对图像形成装置内部的污染。
图10是简略化地表示具有本发明的显影装置的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结构的图。图10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是例如具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1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全彩打印机。
图像形成装置100是按照由例如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装置制作并传送的图像信息,在记录纸等记录介质上形成全彩或黑白图像的装置,包括曝光单元101、显影装置1、电子照相感光体19、带电器102、清洁单元103、转印传送带单元104、定影单元105、纸张传送路径S、S1、送纸盘106、第一和第二排纸盘107、108而构成。
该图像形成装置100是全彩打印机,图像信息是和采用黑色(b)、青色(c)、品红色(m)和黄色(y)的各色成分的彩色图像相对应的信息。因而,曝光单元101、显影装置1、电子照相感光体19、带电器102、清洁单元103和转印传送带单元104上具备的转印辊113分别与各色成分相对应地设置四个。在此,将表示各色成分的字母附加在参考标号的末尾来区别与各色成分相对应地而分别设置四个的各部,总称时仅用参考标号表示。
带电器102、曝光单元101、显影装置1、转印辊113和清洁单元103按该顺序配置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9的周围。带电器102是用于使电子照相感光体19的表面均匀地带电成预定电位的带电部,可采用充电器型、辊型或刷型等任何一种。
作为曝光单元101,采用例如具有激光照射部和反射镜的激光扫描单元。曝光单元101按照图像信息对带电成相同电位的电子照相感光体19的表面进行曝光,在其表面形成静电潜影。显影装置1向形成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9的表面的静电潜影供给作为色粉成分的色粉而进行显影,形成作为可视图像的色粉图像。清洁单元103将没有完全从电子照相感光体19的表面转印到记录介质上而残留的色粉从电子照相感光体19的表面清除并回收。
转印传送带单元104配置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9的下方,包含转印带109、转印带驱动辊110、转印带张紧辊111、转印带从动辊112、转印辊113(b、c、m、y)和转印带清洁单元114。转印带驱动辊110、转印带张紧辊111和转印带从动辊112拉紧绷直转印带109,通过转印带驱动辊110的旋转驱动,使转印带109向箭头115方向旋转驱动。
被向箭头115方向旋转驱动的转印带109,设置成和各电子照相感光体19接触,由转印带109传送的记录介质在通过转印带109和电子照相感光体19之间时,形成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9的表面上的色粉图像被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为全彩图像时,在各电子照相感光体19上形成的各色成分的色粉图像顺次重叠地被转印在记录介质上,从而形成全彩。转印辊113配置成隔着转印带109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9相对。在转印辊113上,施加极性和色粉的带电极性相反的转印偏压,通过该转印偏压,电子照相感光体19表面的色粉图像被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转印带清洁单元114设置成和转印带109的外周接触。因和电子照相感光体19的接触而附着在转印带109上的色粉,会成为污染记录介质背面的原因,所以转印带清洁单元114将转印带109表面的色粉清除并回收。
定影单元105设置在比转印带109更靠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下流侧,包括加热辊116和加压辊117、加热辊116的加热源、检测加热辊116的温度的传感器以及控制加热源的操作、使加热辊116成为预定的温度的控制部。加热辊116和加压辊117设置成可在相互挤压状态下挤压传送记录介质。定影单元105在记录介质通过由加热辊116和加压辊117形成的夹持部时,对色粉图像加热并加压,使其在记录介质上定影,成为牢固的记录图像。
记录色粉图像的记录介质例如记录纸,存储在送纸盘106中。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送纸盘106设置在装置下部。送纸盘106中存储的记录纸,由拾取辊118一张一张地从送纸盘106中取出,送到纸张传送路径S。被送到纸张传送路径S的记录纸,被定位辊119暂时保持,该定位辊119设置在包含电子照相感光体19和显影装置1等而构成的图像形成部的传送方向前面。定位辊119按照未图示的定位前检测传感器的检测输出,以使形成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9表面的色粉图像的前端和记录纸的图像形成范围的前端对齐的方式使时序同步,并将记录纸传送到图像形成部。
在图像形成部在记录纸上形成色粉图像,在定影单元105对色粉图像进行了定影的记录纸由设置在定影单元105的出口侧的传送方向切换导块120切换排纸路线,向第一排纸盘107或第二排纸盘108的任何一个排纸。向第一排纸盘107排纸时,通过另一个纸张传送路径S1排纸。另外,在纸张传送路径S、S1上,设置传送辊121,将路线上的记录纸向预定的方向传送。
下面简单地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图像形成操作。从送纸盘106由拾取辊118拾取的记录纸被送到纸张传送路径S,在定位辊119得到保持。其间,在图像形成部,用带电器102使电子照相感光体19的表面带电成相同的电位,在曝光单元101按照图像信息进行曝光,形成静电潜影,静电潜影由显影装置1进行显影而形成色粉图像。定位辊119以使形成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9的表面的色粉图像的前端和记录纸的图像形成范围的前端对齐的方式使时序同步,并将记录纸送入转印带109。
在被转印带109传送的过程中,各色成分的色粉图像从各电子照相感光体19被顺次重叠转印在记录纸上,形成全彩图像。转印有色粉图像的记录纸,被传送到定影单元105,在定影单元105进行定影处理而成为牢固的记录图像,并向第一或第二排纸盘107、108的任何一个排纸,一连串的图像形成操作结束。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上,具有显影装置1。因而,在显影装置1检测出近端(near end)时,显影辊24和搅拌传送部件42的旋转停止,从而显影操作被停止,只有色粉补给辊30旋转驱动,从色粉补给容器29向显影槽23补给色粉。从而,可向显影槽23补给用于显影的足够量的色粉,另外即使在显影槽23内发生了阻塞时,也能够通过被补给的色粉的供给压力排除阻塞,而能够成为可将足够量的色粉用于显影的状态。
根据该图像形成装置100,在色粉料斗内的色粉被消耗,更换新的色粉料斗时,色粉不会飞散到装置内部而将其污染,所以能够连续地形成画质良好的图像,装置的维护检查也容易。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宗旨或主要特征的前提下,能够以其他的各种方式实施。因而,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各方面不过是单纯的举例,本发明的范围是权利要求范围所示的范围,不受说明书正文的任何约束。而且,属于权利要求范围的变形或变更等也全部是本发明范围内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显影装置(1),其特征在于,具有显影槽(2),从色粉补给容器接受色粉的供给;色粉传送管(3),设置在色粉补给容器和显影槽(2)之间,形成用于向显影槽(2)供给色粉的色粉供给口(18);和色粉供给口开合机构(4),开合色粉供给口(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1),其特征在于,色粉供给口开合机构(4)具有挡板部件(20),被设置为在与色粉传送管(3)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自由进退,并开合色粉供给口(18);轴体(30),被设置为与挡板部件(20)可自由分离接近,使挡板部件(20)进退;第一弹簧部件(26),被设置为和轴体(30)抵接,通过其伸缩,对轴体(30)进行支撑,使轴体可与挡板部件(20)分离接近;和杠杆部件(25),被设置为自由开合,闭锁时和第一弹簧部件(26)抵接,通过其开合,使第一弹簧部件(26)伸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装置(1),其特征在于,色粉供给口开合机构(4)在杠杆部件(25)开放时,使轴体(30)从挡板部件(20)离开,关闭色粉供给口(18),在杠杆部件(25)闭锁时,使轴体(30)和挡板部件(20)抵接,打开色粉供给口(1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色粉供给口开合机构(4)具有第二弹簧部件(33),轴体(30)穿过该第二弹簧部件(33)内部,对杠杆部件(25)开放时轴体(30)从挡板部件离开的动作施力。
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
全文摘要
在更换向用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装置补给色粉的色粉料斗或显影装置本身时,防止色粉飞散而污染图像形成装置内部。在包含显影槽(2)和向显影槽(2)供给色粉的色粉传送管(3)的显影装置(1)中,设置色粉供给口开合机构,该色粉供给口开合机构包含挡板部件,容纳在色粉传送管(3)的基底部(12)内,开合色粉传送管(3)的色粉供给口;轴体(30),使挡板部件在显影槽(2)的长边方向进退;第二弹簧部件(33),设置成使轴体(30)穿过;第一弹簧部件(26),通过其伸缩,对轴体(30)进行支撑,使其可与挡板部件(20)分离接近;和杠杆部件(25),通过其开合,使第一弹簧部件(26)伸缩。
文档编号G03G15/00GK1932675SQ20061015167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2日
发明者久保田宏, 石黑康之, 山口淳, 川人宽司, 芳本祐典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