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2557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特别涉及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以其轻薄、耗电低及显示效果优良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手机、个人计算机、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中。通常的液晶显示装置包
括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随着技术逐渐成熟,价格不断下降,LED由于其耗电量低、寿命长、短小轻薄、环保等优势,逐渐取代冷阴极荧光灯(CCFL)背光源,在液晶显示领域显示出巨大潜力。常用的边缘侧背光模组由光源器件、导光板、散射板、控制电路等部分构成,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外部光源。目前为了使得液晶显示装置更加轻薄,背光模组被要求薄形化。图1为现有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l,发光二极管(LED) 2, LED柔性电路板3,反射片4,散射片5和增亮膜6。如图所示,LED2与导光板1平行设置,使得LED2发出的光可以直接入射到导光板1中。在该结构中,背光模组的厚度同时取决于导光板1的厚度和LED2的厚度。从导光板厚度的角度看,日本一些厂家可以做到O.lmm左右,然而从LED的角度看,目前的厚度还只能做到0.4mm,因此,尽管导光板可以做到0.1mm左右,整个背光模组的厚度仍然受到LED厚度的限制,而无法薄形化。如果将0.4mm的LED与薄型的O.lmm的导光板搭配,则会使LED的光不能完全进入导光板,并且会导致一些光学问题的出现。
4图2所示为现有的另一背光模组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51为LED 柔性电路板,52为LED, 53为导光板,其中LED的一个侧面正对导光板的 入光面,使得从LED出射的光可以沿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在该结构中,由于 受到LED高度的限制,导光板的厚度必须大于LED的高度,使得无法薄化背 光模组。
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另一种结构,如图3所示。图3的结构与图1 的结构不同在于导光板的截面形状,图3中导光板11的截面形状为楔形,即 将导光板11的、与LED12对应的入光处的一端做厚,而离开入光处一段距离 的其他部分薄化,从而可以将背光模组部分做薄,以满足市场需求。但是, 该结构中光能的损失较大。而且如果为了尽量做薄,则导光板的厚部和薄部 之间的厚度的比值会增大,而比值越大,则光能可以被利用的比率越少,则光 能损失越大。而且受到楔形导光板形状的限制,只能使用射出成型的导光板。 由于以上问题,该结构虽然可以将背光模组的厚度减小,但是仍然存在无法 避免的缺陷和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它 不仅可以在不增加工艺的情况下有效减小背光模组的厚度,而且可以增大背 光模组的入光面积,提高光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器件,用作所述背光
模组的光源;以及导光板,包括入光表面和出光表面,用以传导光源器件发
出的光,其中将导光板的入光表面形成为斜面。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背光模组的光源器件包含发光二极管。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背光模组的光源器件的发光表面与所
述导光板的入光表面相对设置。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背光模组的导光板的入光表面设置 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表面的一端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背光模组的导光板的入光表面设 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与所述出光表面相反的表面的一端侧。
本发明通过将背光模组中导光板的入光表面做成斜面,并且相对于导光
板的入光表面,倾斜放置LED,使得LED的发光表面与导光板的入光表面相
对,从而降低整个背光模组的厚度,同时增大导光板的入光面积。
另外,本发明可以有效降低由于薄形化背光模组的结构所增加的工艺和
成本,可以使用目前量产的LED来形成薄形的背光模组。


图1所示为现有的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2所示为现有的另一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3所示为现有的具有楔形导光板的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4 (a)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4 (b)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变形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5 (a)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5 (b)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变形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 第一实施例图4 (a)和图4 (b)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示 意图。如图4 (a)所示,背光模组100包括导光板21, LED22, LED柔性电 路板23、反射片24、散射片25、增亮膜26、遮光膜27。在反射片24之上设 置导光板21,在导光板21之上依次设置散射片25、增亮膜26。导光板21与 LED22相对的表面为入光面,与散射片25相对的表面为出光面。在导光板 21的出光面的一端侧形成斜面Sl作为入光面,并将LED22的侧面与斜面Sl 相对应地设置使得LED22发出的光从斜面Sl射入导光板21。然后通过导光 板21上的网眼和反射片24,为液晶显示板提供背光源。此处,设定LED22 与导光板21的斜面Sl相对的表面为LED的发光表面。在导光板21的出光 面侦IJ,背光模组100同时设置遮光膜27以阻挡LED22发出的光向导光板之 外射出。
图4 (b)所示的背光模组与图4 (a)所示的背光模组的区别在于导光板 上设置的作为入光面的斜面与导光板底面的关系。图4 (a)中背光模组中导 光板作为入光面的斜面S1延伸至导光板21的底面,而图4 (b)中导光板21' 作为入光面的斜面S2不延伸至导光板21'的底面,而是延伸到导光板21'的与 LED22相对应的、基本上垂直于底面的侧面,并保留该侧面的一部分。图4 (b)中的其他结构与图4 (a)相同,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不再赘述。
具有斜面的导光板21和21'可以通过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直接加热咬花制得。如此制得的导光板非常薄。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结构中可 以使用该类导光板,配合目前已经量产的LED来制得厚度较小的背光模组。
如此形成的背光模组,可以在不增加工艺的情况下,克服由于LED尺寸 无法减小而影响整个背光模组尺寸的缺点,大大地减小背光模组的尺寸,同 时不影响光的利用率,从而满足市场对于薄形化液晶显示装置的要求。
第二实施例
7图5 (a)和5 (b)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如图5 (a)所示,背光模组200包括导光板31、 LED32、 LED柔性电路板33、 反射片34、散射片35、增亮膜36以及遮光膜37。同样在反射片34上设置导 光板31,在导光板31上设置散射片35和增亮膜36。导光板31与LED32相 对的表面为入光面,与散射片35相对的表面为出光面。在导光板31与反射 片34相对的表面的一端侧形成斜面S3作为入光面,将LED32的一个表面与 斜面S3相对地设置,使得从LED32发出的光通过斜面S3射入导光板31,并 通过导光板31的网眼和反射片34,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外部光源。此处设定 LED32的与导光板31的斜面S3相对的一个表面为LED的发光表面。背光模 组200同时包括遮光膜37,设置在导光板31的出光面上,以阻挡LED32发 出的光向导光板之外射出。
图5 (b)所示的背光模组与图5 (a)所示的背光模组的区别在于导光板 上设置的作为入光面的斜面与作为出光面的导光板顶面的关系。图5 (a)中 背光模组中导光板的作为入光面的斜面S3延伸至导光板31的顶面,而图5 (b)中导光板31'的作为入光面的斜面S4不延伸至导光板31'的顶面,而是 延伸到导光板31'的与LED32相对应的、基本垂直于出光面的侧面,并保留该 侧面的一部分。图5 (b)中的其他结构与图5 (a)相同,使用相同的附图标 记表示,不再赘述。
同样的,导光板31和31'可以通过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直 接加热咬花形成。通过直接将PET加热咬花形成的导光板非常薄,本发明可 以使用该类导光板,同时配合已经量产的LED来形成厚度较薄的背光模组。
本实施例形成的背光模组200可以在不增加任何工艺的情况下,大大的 降低背光模组的厚度,同时不造成光能损失,并可以增加导光板入光面的面 积,从而满足液晶显示装置薄形化的市场需求。第三实施例
图6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61为反射
片,62为导光板,64为LED, 63为LED柔性电路板。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 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LED64与LED柔性电路板63之间的连接关系。 本实施例中,LED64与LED柔性电路板63连接的表面与LED64的发光表面 平行相对,而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LED与LED柔性电路板连接的表面 与LED的发光表面基本垂直。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 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给出的如上三个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限 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所作出的任何对于背光模组的 材料及构成等的修改都不构成对于本发明的实质性修改,并包括在本发明的 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器件,用作所述背光模组的光源;以及导光板,包括入光表面和出光表面,用以传导所述光源器件发出的光,其中所述导光板的入光表面为斜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光源器件包含发光二极管。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光源器件的发光表面与所 述导光板的入光表面相对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导光板的入光表面设置于 所述导光板的出光表面的一端侧。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导光板的入光表面延伸到所述 导光板的、与所述出光表面相反的表面。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导光板的入光表面设置于 所述导光板的、与所述出光表面相反的表面的一端侧。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导光板的入光表面延伸到所述 导光板的出光表面。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光源器件还包括连接器件,用 以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并且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与所述连接器件相连接的 表面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表面相反。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光源器件还包括连接器件,用 以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并且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与所述连接器件相连接的 表面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表面相邻。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连接器件为柔性电路板或印刷电路板。
11. 一种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液晶显示器使用权利要求1 2所述的背光模 组中的任意一个。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用作背光模组的光源的光源器件,用以传导所述光源器件发出的光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表面和出光表面,并且该背光模组的导光板的入光表面为斜面。本发明可以降低整个背光模组的厚度,同时增大导光板的入光面积,从而简化薄形化背光模组的工艺,并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01464594SQ200710172549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9日
发明者伟 舒 申请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