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光学层叠体及偏振薄膜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737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光学层叠体及偏振薄膜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上而使用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将其贴合在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上的光学层叠体以及用于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两面的偏振薄膜组。本发明还涉及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TN(扭曲向列型TwistedNematic)、STN(超扭曲向列型SuperTwistedNematic)等液晶显示装置中普遍使用的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具有在两片玻璃基板之间夹持有液晶成分的结构。此外,在各个玻璃基板的表面,夹隔着以丙烯酸树脂作为主成分的粘合剂,层叠有偏振薄膜、相位差薄膜、防反射薄膜等光学薄膜。在偏振薄膜的显示面侧表面,经常设置防反射层等表面处理层。所以,一般使用以表面处理层/偏振薄膜/粘合层/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粘合层/偏振薄膜的顺序层叠而成的光学层叠体。此种光学层叠体的粘合层在热或湿热条件下由伸缩引起的尺寸变化大,因此会有在所得的光学层叠体的粘合层内发泡、在粘合层与玻璃基板之间产生浮动或剥离等问题。另外,在热或湿热条件下作用于表面处理层与偏振薄膜等光学薄膜上的残留应力的分布变得不均匀,在光学层叠体的外周部产生应力集中,其结果是,在TN液晶单元中,有在黑显示时产生外周部发白的被称作漏白的现象的问题,在STN液晶单元中,有在外周部产生颜色不均的问题。另外,液晶显示装置也被用于导航系统等车载用途,而在该车载用途中,也需要有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不产生发泡、浮动、剥离、模糊不清等外观变化的耐久性。为了消除该问题,例如在日本特开2006—77224号公报中,公开有在重均分子量不同的两种丙烯酸树脂中配合交联剂而将凝胶百分率设为61050重量%的粘合剂,根据记载,在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两面夹隔着该粘合剂贴合了偏振薄膜的光学层叠体即使在暴露于高温干燥条件及高温高湿条件中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漏白的产生。另外,在将带有粘合层的偏振薄膜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之际有不完备的情况下,就要在将该偏振薄膜剥下后再次重新贴合,然而要求具有如下的所谓再利用性(reworkability),g卩,在该剥离之时粘合层被与偏振薄膜一起剥离,在玻璃基板上不残留粘合层,也不产生模糊不清等。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其中所公开的设置了粘合剂的光学薄膜在此种再利用性方面也很出色。另一方面,虽然偏振薄膜多为如下的结构,即,将由聚乙烯醇系树脂制成的偏振片用由以三乙酰基纤维素为代表的乙酰纤维素系树脂制成的保护薄膜从两面夹持,然而尝试过将该保护薄膜的至少一方改变为以降冰片烯等作为单体的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例如,在日本特开平8一43812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的内容,即,在偏振片的两侧层叠了保护薄膜的偏振薄膜中,将该保护薄膜的至少一方设为由热塑性降冰片烯系树脂制成的具有相位差功能的膜。另外,在日本特开2005—208456号公报中,公开有如下的构成,即,在由聚乙烯醇系树脂制成的偏振片的一方的面上层叠了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在另一方的面上层叠了乙酰纤维素系薄膜。在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一方的面上,将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偏振片/保护薄膜的构成形成的第一偏振薄膜以其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侧夹隔着粘合层地层叠,在另一方的面上,夹隔着粘合层地层叠于偏振片的两面贴合了乙酰纤维素系的保护薄膜的第二偏振薄膜时,在将如日本特开2006—77224中公开的那样的凝胶百分率低而显示出高柔软性的粘合剂应用于玻璃基板的两面后,则在高温(例如8(TC干燥条件)下放置长时间(例如100小时)的情况下,很明显地会因粘合剂的凝聚力不足,在粘合层与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之间,产生浮动或剥离、气泡等,从而会有耐久性不够充分的情况。另外,在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两面,将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偏振片/保护薄膜的构成形成的偏振薄膜以其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侧夹隔着粘合层地层叠时,应用凝胶百分率低而显示出高柔软性的粘合剂,很明显也仍然会产生相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所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其在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情况下,即使暴露于高温条件或高湿条件中,或反复进行加热和冷却,也很难产生漏白,另外,不会产生浮动、剥离、发泡、模糊不清等外观变化,耐久性出色,并且即使大型化也可以抑制漏白。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将该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应用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中的光学层叠体,另外,提供将该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设为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上的一方的偏振薄膜的偏振薄膜组。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对于在偏振片的一面贴合有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偏振薄膜,应用凝胶百分率高的粘合剂是有效的。此外发现,夹隔第一粘合层,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偏振片/保护薄膜的构成形成的第一偏振薄膜以其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侧层叠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一面,将在偏振片的两面贴合了乙酰纤维素系的保护薄膜而成的第二偏振薄膜层叠于玻璃单元的另一面的情况下,作为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两面的粘合剂,使用不同的粘合剂更为有效。另外还发现,分别夹隔着粘合层,将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偏振片/保护薄膜的构成形成的偏振薄膜以其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侧层叠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两面的情况下,将各个粘合层用凝胶百分率高的粘合剂来构成是有利的。本发明是基于此种见解再加上各种讨论而完成的。艮口,根据本发明,从第一观点出发,提供一种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其具有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偏振片/保护薄膜的构成形成的偏振薄膜、和设于其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外侧的粘合层,其中,该粘合层的凝胶百分率为75重量%95重量%。这里,粘合层优选由在丙烯酸树脂中配合交联剂而成的粘合剂来形成。在上述保护薄膜的外侧可以层叠增亮薄膜。另外,根据本发明,从第二观点出发,还提供一种光学层叠体,通过8将从上述第一观点出发而特定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以其粘合层侧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一面而成。该光学层叠体的优选的方式为夹隔着第一粘合层,将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偏振片/保护薄膜的构成形成的第一偏振薄膜以其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侧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一面,夹隔着第二粘合层,将在偏振片的两面贴合了乙酰纤维素系而成的保护薄膜的第二偏振薄膜贴合于所述玻璃单元的另一面而成,其中,第一粘合层的凝胶百分率为75重量%95重量%,第二粘合层的凝胶百分率为30重量%70重量%。第二偏振薄膜可以在与第二粘合层相反一侧的面具有表面处理层。光学层叠体的其他的优选的方式为夹隔着第一粘合层,将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偏振片/保护薄膜的构成形成的第一偏振薄膜以其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侧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一面,将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偏振片/保护薄膜的构成形成的第二偏振薄膜以其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侧贴合于所述玻璃单元的另一面而成,其中,第一粘合层及第二粘合层的凝胶百分率均为75重量%95重量。%。该情况下,第二偏振薄膜也可以在与第二粘合层相反一侧的面具有表面处理层。另外,根据本发明,从第三观点出发,还提供液晶显示装置用的偏振薄膜组。该偏振薄膜组是第一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及第二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的组合,第一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具有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偏振片/保护薄膜的构成形成的第一偏振薄膜、和设于其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外侧的第一粘合层,第二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具有在偏振片的两面贴合乙酰纤维素系的保护薄膜而成的第二偏振薄膜、和设于其一面的第二粘合层,此外,第一粘合层的凝胶百分率为75重量%95重量%,第二粘合层的凝胶百分率为30重量%70重量%。另外,根据本发明,从第四观点出发,还提供一种方法,通过在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偏振片/保护薄膜的构成形成的偏振薄膜的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侧设置粘合层时,将该粘合层配制为凝胶百分率达到75重量%95重量%而设于所述偏振薄膜的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表面,来制造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9属于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偏振片/保护薄膜的构成的偏振薄膜由于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光弹性模量小,难以产生相位差变化,因此难以引起由那一侧造成的漏白,然而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粘接力弱,容易产生发泡、浮动、剥离等。所以,本发明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中,通过作为用于以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侧粘接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上的粘合层,使用凝胶百分率高、凝聚力大的粘合剂,就可以抑制发泡、浮动、剥离等的产生。另外,该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在向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贴合时的再利用性方面也很出色。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将上述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一面,可以抑制伴随着温度变化等产生的发泡、浮动、剥离等的产生。该光学层叠体的优选的方式中,在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一面,夹隔着凝胶百分率高、凝聚力大的第一粘合层,层叠以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作为构成要素的第一偏振薄膜,在所述玻璃单元的另一面,夹隔着凝胶百分率低、凝聚力小的第二粘合层,层叠了在偏振片的两面贴合了乙酰纤维素系的保护薄膜而成的第二偏振薄膜,因此在耐热条件下,可以在第二偏振薄膜与玻璃单元之间,利用第二粘合层来吸收缓解由第二偏振薄膜的尺寸变化或玻璃基板的尺寸变化引起的应力,减轻局部的应力集中,抑制粘合层相对于玻璃基板的浮动或剥离,并且防止由不均匀的应力分布引起的漏白等光学的缺陷。在光学层叠体的其他的优选的方式中,在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一面,夹隔着凝胶百分率高、凝聚力大的第一粘合层,层叠以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作为构成要素的第一偏振薄膜,在所述玻璃单元的另一面,也夹隔着凝胶百分率高、凝聚力大的第一粘合层,层叠以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作为构成要素的第一偏振薄膜。该方式中,即使是放置于耐热条件下,由于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显示出很低的光弹性模量,因此可以防止由不均匀的应力分布引起的漏白等光学的缺陷。另外,通过作为粘合层,使用凝胶百分率高、凝聚力大的粘合剂,可以抑制粘合层相对于玻璃基板的浮动或剥离。基于这些原因,在构成光学层叠体的玻璃基板为TN液晶单元的情况下,可以抑制漏白,另外,在玻璃基板为STN液晶单元的情况下,可以10抑制颜色不均。这些光学层叠体即使反复加热,也很难产生漏白,不会产生浮动、剥离、发泡、模糊不清等外观变化,耐久性出色,另外,即使是达到15型以上的大型尺寸,也可以抑制漏白或颜色不均等光学的缺陷。另外,由于即使将第一偏振薄膜与第一粘合层一起,或者将第二偏振薄膜与第二粘合层一起,分别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玻璃基板上剥离,也很难在剥离后的玻璃基板上产生浆液残留或模糊不清,因此可以在该玻璃单元上再次贴合其他的偏振薄膜,成为再利用性出色的材料。本发明的偏振薄膜组由于在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偏振片/保护薄膜的构成形成的第一偏振薄膜的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侧,配置凝胶百分率高、凝聚力大的第一粘合层,设为第一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在偏振片的两面贴合了乙酰纤维素系的保护薄膜而成的第二偏振薄膜的一面,配置凝胶百分率低、凝聚力小的第二粘合层,设为第二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因此在将各个膜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上时,第一偏振薄膜侧的粘接力得到提高,另外在第二偏振薄膜侧即使因伴随着温度变化等的尺寸变化而产生应力,也可以利用第二粘合层将该应力吸收,缓解。由此,可以减轻局部的应力集中,抑制粘合层相对于玻璃基板的浮动或剥离,并且可以防止由不均匀的应力分布引起的漏白等光学的缺陷。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的制造方法,可以有利地制造将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设为偏振片的一方的保护薄膜并在其表面设置了粘合层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的层构成例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表示层叠了增亮薄膜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的例子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层构成例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表示在第一偏振薄膜侧层叠了增亮薄膜,并在第二偏振薄膜的外面设置了表面处理层的光学层叠体的例子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0……第一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11……第一粘合层,12……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3……偏振片,14……保护薄膜,15……第一偏振薄膜,17……增亮薄膜,20……第二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21……第二粘合层,22、24……保护薄膜,23……偏振片,25……第二偏振薄膜,27……表面处理层,30……光学层叠体,35……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中以剖面示意图表示了本发明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的层构成的例子,图2中,以剖面示意图表示了在图1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上层叠了增亮薄膜的例子。另外,图3中,以剖面示意图表示了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优选的方式的层构成例,图4中,以剖面示意图表示了在图3的光学层叠体中,在第一偏振薄膜的保护薄膜外侧层叠增亮薄膜,第二偏振薄膜在与粘合层相反一侧具有表面处理层的例子。在参照这些图的同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在主要参照图l,根据需要也参照图2的同时,对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10具有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偏振片13/保护薄膜14的构成形成的第一偏振薄膜15、设于其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的外侧的粘合层ll。构成偏振薄膜15的偏振片13具有对于自然光等入射光射出偏振光的功能。通常来说,利用吸收具有某个方向的振动面的直线偏振光,透过具有与之正交的振动面的直线偏振光的功能,来体现此种偏振光射出功能。偏振片13可以利用在单轴拉伸了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上吸附取向有碘或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色素的物质来构成。此种偏振片一般来说是通过对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实施单轴拉伸、二色性色素的染色及硼酸处理来制造的。在偏振片13的一侧,配置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构成的保护薄膜。这里,所谓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是以降冰片烯或多环降冰片烯那样的环状烯烃作为单体的树脂,可以是在这些环状烯烃的开环聚合物上加氢而使氢化度饱和的树脂;或环状烯烃与链状烯烃的共聚物等。其中,使用热塑性饱和降冰片烯系树脂是有利的。另外,导入有极性基的树脂也是有效的。作为市售的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有由JSR(株)销售的"ARTON"、由(株)OPTES销售的"ZEONEX"及"ZEONOR"、由三井化学(株)销售的"APO"及"APEL"(都是商品名)。该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由于如先前所述那样,光弹性模量小,难以产生伴随着温度变化等的相位差变化,因此对于抑制制成液晶显示装置时的漏白十分有效。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的厚度通常来说为10lim120um左右,优选为2080um左右.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也可以是被单轴或双轴拉伸而显示出规定的双折射性的材料。此时的拉伸倍率通常来说为1.15倍左右,优选为1.13倍,另外,其面内相位差值通常来说为20200nm左右。在使用此种显示出双折射性的薄膜的情况下,通过将该薄膜12的滞相轴配置成与偏振片13的透过轴为平行关系或正交关系,就可以在与偏振薄膜面垂直的正面方向不受透明保护层所致的相位差的影响而防止亮度或对比度的降低,另外,对于斜向的辨认来说可以补偿由液晶单元的双折射性造成的直线偏振光的状态变化,没有着色等颜色变化或灰度反转,扩大在对比度或亮度方面出色的优良可见性的区域,从而可以制成视角宽广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偏振片13的另一方的面上,配置保护薄膜14。在保护薄膜14中使用透明的树脂薄膜,作为该透明树脂,例如可以举出三乙酰纤维素或二乙酰纤维素那样的乙酰纤维素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那样的甲基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聚烯烃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醚醚酮树脂、聚砜树脂等。在构成保护薄膜的树脂中,也可以配合水杨酸酯系化合物、二苯酮系化合物、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三嗪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镍配位化合物系化合物等紫外线吸收剂。该保护薄膜14优选由乙酰纤维素系树脂构成,尤其是优选使用三乙酰纤维素薄膜。保护薄膜14的厚度通常为30120um左右。在偏振片13与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偏振片13与保护薄膜14的贴合中,通常来说使用透明的粘接剂。例如,优选使用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水溶液等水系的粘接剂。在构成偏振薄膜15的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的外侧(不面向偏振薄膜13的一侧),设有粘合层11。此外,本发明中,将粘合层11的凝胶百分率设为75重量%95重量%。以下,对该粘合层11进行详细说明。一般来说,由在丙烯酸树脂中配合了交联剂而成的粘合剂形成粘合层11。此外,通常来说将其固化而制成粘合层。粘合层中所用的丙烯酸树脂具体来说可以含有如下的物质,即,以来源于(甲基)丙烯酸垸基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具有以游离羧基、羟基、氨基、环氧基环为首的杂环基等极性官能基的单体,优选含有来源于具有极性官能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的结构单元。这里,所谓(甲基)丙烯酸是指无论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中的任一种,此外,在指(甲基)丙烯酸酯等时的「(甲基)J也是相同的意思。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可以举出像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硬脂基酯、丙烯酸环己基酯、丙烯酸异冰片基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甲氧基乙基酯、丙烯酸乙氧基酯那样的丙烯酸垸基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基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酯那样的甲基丙烯酸垸基酯。这些(甲基)丙烯酸垸基酯除了可以各自单独使用以外,还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而使之共聚。在这些(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上,可以还共聚分子内具有脂环式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所谓脂环式结构通常来说是碳数为5以上,优选碳数为57左右的环烷结构。作为具有脂环式结构的丙烯酸酯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环己基酯、丙烯酸二环戊二烯酯、丙烯14酸环十二烷基酯、丙烯酸甲基环己酯、丙烯酸三甲基环己酯、丙烯酸叔丁基环己酯、a—乙氧基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环己基苯酯等,作为具有脂环式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异冰片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二烯酯、甲基丙烯酸环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苯基酯等。作为具有极性官能基的单体的例子,可以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P—羧乙基丙烯酸酯那样具有游离羧基的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基酯、(甲基)丙烯酸2—或3—氯一2—羟基丙基酯、二甘醇单(甲基)丙烯酸酯那样具有羟基的单体;丙烯酰氧基吗啉、乙烯基己内酰胺、N—乙烯基一2—吡咯烷酮、四氢呋喃基(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四氢呋喃基丙烯酸酯、3,4一环氧基环己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縮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2,5—二氢呋喃那样的具有杂环基的单体;N,N—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那样的具有与杂环不同的氨基的单体等。这些具有极性官能基的单体除了可以各自单独使用以外,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多种。粘合层中所用的丙烯酸树脂通常来说相对于其不挥发成分100重量份,含有6099.9重量份来源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优选以8099.6重量份的比例含有,另外,通常来说含有0.120重量份的来源于具有极性官能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优选以0.410重量份的比例含有。在使具有脂环式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的情况下,来源于它的结构单元在100重量份丙烯酸树脂的不挥发成分中,以010重量份左右的比例含有。本发明中所用的丙烯酸树脂也可以含有来源于具有包含上面所说明的烷基酯的(甲基)丙烯酸酯及极性官能基的单体以外的单体的结构单元。作为它们的例子,可以举出来源于苯乙烯系单体的结构单元、来源于乙烯基系单体的结构单元、来源于在分子内具有多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等。具体来说,作为苯乙烯系单体的例子,除了苯乙烯以外,还可以举出甲基苯乙烯、二甲基苯乙烯、三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二乙基苯乙烯、15三乙基苯乙烯、丙基苯乙烯、丁基苯乙烯、己基苯乙烯、庚基苯乙烯、辛基苯乙烯那样的烷基苯乙烯;氟苯乙烯、氯苯乙烯、溴苯乙烯、二溴苯乙烯、碘苯乙烯那样的卤化苯乙烯;以及硝基苯乙烯、乙酰基苯乙烯、甲氧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等。作为乙烯基系单体的例子,可以举出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2—乙基己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那样的脂肪酸乙烯酯;氯乙烯或溴乙烯那样的卤化乙烯;偏氯乙烯那样的偏卤化乙烯;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咔唑那样的含氮芳香族乙烯;丁二烯、异戊二烯、氯异戊二烯那样的共轭二烯单体;以及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作为分子内具有多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单体的例子,可以举出1,4一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一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那样的在分子内具有2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那样的在分子内具有3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单体等。具有(甲基)丙烯酸酯及极性官能基的单体以外的单体可以各自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在粘合层中所用的丙烯酸树脂中,相对于该树脂的不挥发成分100重量份,通常来说以020重量份的比例,优选以010重量份的比例含有来源于具有(甲基)丙烯酸酯及极性官能基的单体以外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粘合层11的有效成分也可以含有2种以上的如上所述的以来源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含有来源于具有极性官能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丙烯酸树脂。另外,也可以在所述丙烯酸树脂中,混合了与之不同的丙烯酸树脂,具体来说,例如混合了具有来源于(甲基)丙烯酸垸基酯的结构单元、不含有极性官能基的丙烯酸树脂等。以来源于(甲基)丙烯酸垸基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并含有来源于具有极性官能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丙烯酸树脂的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得到的标准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处于1,000,0002,000,000的范围。如果标准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00以上,则由于高温高湿下的粘接性提高,在玻璃基板与粘合层之间产生浮动或剥离的可能性有降低的倾向,而且再利用性有提高的倾向,因此优选。另外,如果该重均分子量为2,000,000以下,则即使贴合于该粘合层上的偏振薄膜的尺寸改变,由于粘合层也会追随着该尺寸变化而变动,因此在液晶单元的周缘部的亮度与中心部的亮度之间没有差别,从而有可以抑制漏白或颜色不均的倾向,因此优选。以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的比(MwMn)表示的分子量分布通常来说处于2IO左右的范围。丙烯酸树脂(在组合2种以上时为两者的混合物)的、将其溶解于乙酸乙酯中而配制成不挥发成分浓度为20重量%的溶液优选在25。C下显示出20Pas以下的粘度,更优选显示出0.17Pas的粘度。如果此时的粘度为20Pa"以下,则由于高温高湿下的粘接性提高,在玻璃基板与粘合层之间产生浮动或剥离的可能性有降低的倾向,而且再利用性有提高的倾向,因此优选。粘度可以利用Brookfield粘度计来测定。构成粘合层的丙烯酸树脂例如可以利用溶液聚合法、乳化聚合法、块状聚合法、悬浊聚合法等公知的各种方法来制造。在该丙烯酸树脂的制造中,通常要使用聚合引发剂。相对于丙烯酸树脂的制造中所用的全部的单体的合计100重量份,使用0.0015重量份左右聚合引发剂。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热聚合引发剂或光聚合引发剂。作为光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举出4一(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一2—丙基)酮等。作为热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举出2,2'—偶氮二异丁腈、2,2'_偶氮双(2—甲基丁腈)、1,l,一偶氮双(环己烷一l一腈)、2,2'—偶氮双(2,4一二甲基戊腈)、2,2'—偶氮双(2,4一二甲基一4一甲氧基戊腈)、二甲基一2,2'—偶氮双(2—甲基丙酸酯)、2,2'—偶氮双(2—羟基甲基丙腈)那样的偶氮系化合物;月桂基过氧化物、叔丁基氢过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过氧苯甲酸叔丁酯、氢过氧化枯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丙酯、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3,5,5—三甲基己酰基)过氧化物那样的有机过氧化物;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氧化氢那样的无机过氧化物等。另外,将过氧化物与还原剂并用了的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等也可以作为聚合引发剂使用。17作为丙烯酸树脂的制造方法,在上面所示的方法当中,优选溶液聚合法。如果要举出溶液聚合法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则可以举出如下的方法等,即,将所需的单体及有机溶剂混合,在氮气气氛下,添加热聚合引发剂,在409(TC左右,优选在608(TC左右,搅拌310小时左右。另外,为了控制反应,也可以将单体或热聚合引发剂在聚合中连续地或间歇地添加,或以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的状态添加。这里,作为有机溶剂,例如可以使用甲苯、二甲苯那样的芳香族烃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那样的酯类;丙醇、异丙醇那样的脂肪族醇类;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那样的酮类等。在如上所述的丙烯酸树脂中通常配合交联剂而制成粘合剂。为此而使用的交联剂是在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能够与极性官能基交联的官能基的化合物,具体来说,可以举出异氰酸酯系化合物、环氧系化合物、金属螯合物化合物、氮丙啶系化合物等。异氰酸酯系化合物是在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异氰酸酯基(一NCO)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甲苯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加氢二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垸二异氰酸酯、加氢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萘二异氰酸酯、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等。另外,使甘油或三羟甲基丙烷等多元醇与这些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后的加成物;将异氰酸酯化合物制成二聚体、三聚体等的物质也可以成为粘合层中所用的交联剂。另外,也可以将2种以上的异氰酸酯系化合物混合使用。环氧系化合物是在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环氧基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双酚A型的环氧树脂、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甘油二环氧丙醚、甘油三环氧丙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縮水甘油醚、N,N—二縮水甘油基苯胺、N,N,N,,N,一四縮水甘油基一m—二甲苯二胺、1,3—双(N,N,一二縮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等。也可以将2种以上的环氧系化合物混合使用。作为金属螯合物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在铝、铁、铜、锌、锡、钛、镍、锑、镁、钒、铬及锆等高价金属上配位了乙酰丙酮或乙酰乙酸乙酯的化合物等。氮丙啶系化合物是在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也被称作吖丙啶的由1个氮原子与2个碳原子构成的三元环的骨架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二苯基甲烷一4,4'一双(l一氮丙啶酰胺)、甲苯一2,4一双(l一氮丙啶酰胺)、三甘醇蜜胺、间苯二酰基双一l一(2—甲基氮丙啶)、三(l一氮丙啶基)氧化磷、己二基一l,6—双(l一氮丙啶酰胺)、三羟甲基丙烷一三一P—氮丙啶基丙酸酯、四羟甲基甲垸一三一P—氮丙啶基丙酸酯等。这些交联剂当中,优选使用异氰酸酯系化合物。另外,在异氰酸酯系化合物中并用氮丙啶系化合物也是有效的。相对于构成粘合剂的丙烯酸树脂的不挥发成分100重量份(在使用2种以上时为其合计量),通常来说配合0.110重量份左右,优选配合0.17重量份左右的交联剂。由于交联剂的量也与后述的凝胶百分率有关,因此只要与所需的凝胶百分率匹配地从上述范围中适当地选择即可。在粘合剂中配合交联剂之前,优选先配合硅烷系化合物。作为硅烷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垸、乙烯基三乙氧基硅垸、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一3一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垸、N—(2—氨基乙基)一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_(3,4一乙氧基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垸、3—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垸、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垸、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垸、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己基三甲氧基硅垸、六甲基硅氮垸、癸基三甲氧基硅垸、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1,3,5—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脲酸酯等。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的硅烷系化合物。作为硅烷系化合物,也可以使用聚合物或低聚物类型的化合物。作为聚合物或低聚物类型的硅烷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如下所示的化合物。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一四甲氧基硅烷共聚物、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一四乙氧基硅垸共聚物、3—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一四甲氧基硅垸共聚物、3—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一四乙氧基硅烷共聚物那样的含巯基丙基19的共聚物;巯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一四甲氧基硅烷共聚物、巯基甲基三甲氧基硅垸一四乙氧基硅烷共聚物、巯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一四甲氧基硅烷共聚物、巯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一四乙氧基硅烷共聚物那样的含巯基甲基的共聚物;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一四甲氧基硅烷共聚物、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一四乙氧基硅烷共聚物、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一四甲氧基硅垸共聚物、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一四乙氧基硅烷共聚物、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垸一四甲氧基硅烷共聚物、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一四乙氧基硅烷共聚物、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垸一四甲氧基硅烷共聚物、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一四乙氧基硅烷共聚物那样的含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的共聚物;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垸一四甲氧基硅烷共聚物、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一四乙氧基硅垸共聚物、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垸一四甲氧基硅烷共聚物、3_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一四乙氧基硅垸共聚物、3—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一四甲氧基硅烷共聚物、3_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一四乙氧基硅烷共聚物、3—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一四甲氧基硅烷共聚物、3—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垸一四乙氧基硅垸共聚物那样的含丙烯酰氧基丙基的共聚物;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一四甲氧基硅垸共聚物、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一四乙氧基硅垸共聚物、乙烯基三乙氧基硅垸一四甲氧基硅垸共聚物、乙烯基三乙氧基硅垸一四乙氧基硅垸共聚物、乙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垸一四甲氧基硅垸共聚物、乙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一四乙氧基硅垸共聚物、20乙烯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一四甲氧基硅烷共聚物、乙烯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一四乙氧基硅烷共聚物那样的含乙烯基的共聚物;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一四甲氧基硅烷共聚物、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一四乙氧基硅烷共聚物、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垸一四甲氧基硅烷共聚物、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垸一四乙氧基硅垸共聚物、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垸一四甲氧基硅垸共聚物、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一四乙氧基硅烷共聚物、3—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垸一四甲氧基硅烷共聚物、3—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垸一四乙氧基硅烷共聚物那样的含氨基的共聚物等。这些硅烷系化合物在很多情况下为液体。在粘合剂中的硅垸系化合物的配合量相对于丙烯酸树脂的不挥发成分100重量份(在使用2种以上的情况下为其合计量)通常来说为0.000110重量份左右,优选以0.015重量份的比例使用。如果相对于丙烯酸树脂的不挥发成分100重量份,硅烷系化合物的量为0.0001重量份以上,则由于粘合层与玻璃基板的密合性提高,因此优选。另外,如果其量为10重量份以下,则由于有抑制硅垸系化合物从粘合层中渗出的倾向,因此优选。以上所说明的粘合剂也可以还配合交联催化剂、耐气候稳定剂、增粘剂(tackifier)、着色剂、软化剂、染料、颜料、无机填充剂等。其中,如果将交联催化剂与交联剂一起配合在粘合剂中,则可以利用短时间的老化来配制粘合层,在所得的光学层叠体中,可以抑制在粘合层与偏振薄膜之间产生浮动或剥离、在粘合层内引起发泡的情况,而且还会有再利用性也会变得更为良好的情况。作为交联催化剂,例如可以举出六亚甲基二胺、乙二胺、聚乙二胺、六亚甲基四胺、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异佛尔酮二胺、三亚甲基二胺、聚氨基树脂、蜜胺树脂那样的胺系化合物等。在粘合剂中作为交联催化剂配合胺系化合物的情况下,作为交联剂优选异氰酸酯系化合物。如本发明中先前所述,使粘合层11的凝胶百分率达到75重量%95重量%。这里的凝胶百分率是依照以下的(I)(IV)测定的值。(I)将约8cmX约8cm的面积的粘合层、由约10cmX约10cm的SUS304制成的金属网(将其重量设为Wm)贴合。(II)称量上述(I)中得到的贴合物的重量,将其重量设为Ws,然后在将粘合层以包在里面的方式折叠4次而用订书机固定后进行称量,将其重量设为Wb。(III)向玻璃容器中装入在上述(II)中用订书机(stapler)固定了的网,加入乙酸乙酯60ml而浸渍后,将该玻璃容器在室温下保管3天。(IV)从玻璃容器中取出网,在12(TC下干燥24小时后,称量,将其重量设为Wa,基于下式计算凝胶百分率。凝胶百分率(重量%)=[{Wa—(Wb—Ws)—Wm}/(Ws—Wm)]X100使粘合层11的凝胶百分率达到75重量%95重量%。如果其凝胶百分率为75重量%以上,则由于有可以抑制在粘合层11与构成偏振薄膜15的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之间产生浮动或剥离、在粘合层内引起发泡的倾向,因此优选,另外,如果其凝胶百分率为95重量%以下,则由于容易制造,因此优选。在将粘合层11的凝胶百分率调整为75重量%95重量%时,虽然会随着作为粘合层的有效成分的丙烯酸树脂的种类而不同,然而如果增多交联剂的量,则凝胶百分率就会变高,因此只要利用交联剂的量来调整凝胶百分率即可。具体来说,只要从0.37重量份左右的范围中,与丙烯酸树脂的种类匹配地适当选择相对于构成粘合层11的丙烯酸树脂的不挥发成分100重量份(在使用2种以上时为其合计量)的交联剂的配合量即可。粘合层11的厚度虽然没有特别限定,然而通常来说优选为30um以下,另外,优选为10Pm以上。如果粘合层的厚度为30um以下,则由于高温高湿下的粘接性提高,在玻璃基板与粘合层之间产生浮动或剥离的可能性有降低的倾向,而且再利用性有提高的倾向,因此优选,另外,如果其厚度为10Pm以上,则即使贴合于其上的偏振薄膜的尺寸改变,由于粘合层也会追随着其尺寸变化而变动,因此在液晶单元的周缘部的亮度与中心部的亮度之间将没有差别,漏白或颜色不均有受到抑制的倾向,因此优选。以往,一般来说,用于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粘合层的厚度以25um左右作为标准,然而,本发明中将设于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上的粘合层11设为20um以下的厚度是有利的。一般来说,如果加厚粘合层,则虽然容易出现气泡,然而漏白容易被抑制。另一方面,如果减薄粘合层,则虽然难以出现气泡,然而容易引起漏白。本发明中在偏振薄膜15中所用的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由于如前所述,光弹性模量很小,因此伴随着温度变化等的相位差变化小。由此,即使减薄设于其上的粘合层ll,也基本上不会引起由那一侧造成的漏白。另外,即使在偏振薄膜15以及构成它的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中引起尺寸变化,只要粘合层ll较薄,则该尺寸变化对粘合层的影响就会变小。所以,即使将粘合层11的厚度减薄为20um以下,也基本上不会引起漏白等,另外,也可以有助于将其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上的光学层叠体整体的薄壁化。本发明的带有粘合层的偏振薄膜中,如图2所示,可以在构成偏振薄膜15的保护薄膜14的外侧层叠增亮薄膜17。图2中,由于除了在保护薄膜14的外侧(与粘合层11相反一侧)配置有增亮薄膜17以外,与图1相同,因此对与图1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这里,所谓增亮薄膜17是可以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灯光的利用效率的光学薄膜。作为增亮薄膜,例如可以举出由美国的3MCompany[日本为住友3M(株)]销售的作为反射型偏光分离薄膜的"DBEF"、同样地由3MCompany销售的作为向上棱镜片的"BEF"、由三菱Rayon(株)销售的作为向下棱镜片的"DIAART"等。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本发明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可以利用如下的方法来制造,即,准备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偏振片13/保护薄膜14的构成形成的偏振薄膜15,另外地准备将凝胶百分率配制成7595重量%的粘合剂,将该粘合剂应用于偏振薄膜15的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的表面,设为粘合层11。在如图2所示将增亮薄膜17设于23保护薄膜14的外侧的情况下,在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偏振片13/保护薄膜14的构成形成的偏振薄膜15的阶段中,先在其保护薄膜14的外侧夹隔粘合剂等贴合增亮薄膜17是有利的。在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的表面设置粘合层11时,可以采用直接涂布将凝胶百分率配制成75重量%95重量%的粘合剂的有机溶剂溶液,并将其干燥的方法。除此以外,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即,在剥离薄膜上形成将凝胶百分率配制成75重量%95重量。^的粘合层11,将其向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的表面转印。在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偏振片13/保护薄膜14的构成形成的偏振薄膜15的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表面形成粘合层11之时,为了提高与粘合层11的粘接力,最好先对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的贴合面实施电晕放电处理。所谓电晕放电处理是在电极之间施加高电压而放电,将配置于其中的树脂薄膜活化的处理。优选将其功率设定为2001,OOOW左右而进行电晕放电处理。通过将电晕放电处理的功率设为200W以上,该处理的效果就会变得明显,粘合层11与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的粘接力提高。另外,通过将电晕放电处理的功率设为1,OOOW以下,就可以减轻容易因该处理而产生的粉尘。电晕放电处理的效果虽然随着电极的种类、电极间隔、电压、湿度、所用的树脂薄膜的种类等而不同,然而例如优选将电极间隔设定为15mm,将移动速度设定为320m/分钟左右。通过将以上所说明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10以其粘合层11侧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就可以制成液晶显示用的光学层叠体。虽然在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另一方的面上,也可以夹隔着与上述粘合层11相同的粘合层贴合偏振薄膜,然而从抑制漏白等光学的缺陷的方面考虑,优选将在偏振片的两面贴合了乙酰纤维素系的保护薄膜而成的结构的偏振薄膜夹隔着与相反一侧的粘合层11相比凝胶百分率更低的粘合层贴合。以下有时将像这样在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两面夹隔着凝胶百分率不同的粘合层贴合偏振薄膜的方式称作「光学层叠体的第一实施方式」。另一方面,将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偏振片/保护薄膜的构成形成的偏振薄膜以其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侧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两面的情况下,优选夹隔着此前所说明的那样的凝胶百分率高、凝聚力大的粘合层,贴合各个偏振薄膜。以下有时将像这样贴合的方式,S卩,在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两面,分别夹隔着凝胶百分率高的粘合层,将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偏振片/保护薄膜的构成形成的偏振薄膜以其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侧贴合的方式,称作「光学层叠体的第二实施方式J。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30形成如下的构成,即,在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35的一面,夹隔着第一粘合层ll,贴合有第一偏振薄膜15,在玻璃单元35的另一面,夹隔着第二粘合层21,贴合有第二偏振薄膜25。此外,第一偏振薄膜15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偏振片13/保护薄膜14的构成形成,第一粘合层11由凝胶百分率为75重量%95重量%的材料构成,第一偏振薄膜15以其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侧夹隔着上述第一粘合层11贴合在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35的一面。该光学层叠体30中,虽然将第一偏振薄膜15及第二偏振薄膜25的哪一个设为前面侧(辨认侧),将哪一个设为背面侧(背光灯侧)是任意的,然而一般来说,优选将具有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的第一偏振薄膜15设为背面侧。该情况下,如图4所示,优选在成为前面侧的第二偏振薄膜25的与粘合层21相反一侧的保护薄膜24的外侧,设置表面处理层27,另外,在成为背面侧的第一偏振薄膜15的保护薄膜14的外侧,可以层叠与前面参照图2所说明的相同的增亮薄膜17。图3中,配置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35的一面(图的下侧)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10与图1所示的相同,另外,图4中,配置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35的一面(图的下侧)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10与图2所示的相同,因此对它们分别对与图l及图2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35是包含玻璃基板的盒,通常来说,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在2片玻璃基板之间填充了液晶化合物的材料。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35的液晶显示模式除了TN或STN以外,还可以是IPS(In—PlaneSwitching)、VA(VerticalAlignment)、OCB(OpticallyCompensatedBirefringence)等该领域中已知的各种模式。作为玻璃基板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钠钙玻璃、低碱玻璃、无碱玻璃等。在第二偏振薄膜25的外侧根据需要设置的表面处理层27是为了提高显示特性或表面物性,用于减少例如由荧光灯等外部光源照射的光线的反射,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可见性的层。具体来说,可以举出在表面加入凹凸而将反射光散射的防眩(AG)层、利用光的干涉的防反射(AR)层、利用涂膜降低反射率的低反射(LR)层等。另外,在偏振薄膜的表面直接设置硬质涂层的情况下,或在如上所述的防眩层或防反射层、低反射层等之上再设置硬质涂层的情况下,该硬质涂层也能够成为表面处理层27。第一偏振薄膜15及第二偏振薄膜25通常来说被以使各自的透过轴形成规定的角度的方式,例如在TN模式或IPS模式、VA模式中以正交的方式,夹隔着粘合层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35的两面。在第二偏振薄膜25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35的贴合中所用的第二粘合层21可以与前面参照图1所说明的第一粘合层11相同,是将在丙烯酸树脂中配合交联剂而得的粘合剂固化而成的层。对于丙烯酸树脂或交联剂,适用与第一粘合剂相同的说明。另外,在形成第二粘合层21的粘合剂中,最好也与第一粘合层相同,预先配合硅垸系化合物。对于光学层叠体的第一实施方式,在主要参照图3,并根据需要也参照图4的同时进行说明。该方式中,最好将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偏振片13/保护薄膜14的构成形成的第一偏振薄膜15夹隔着设于其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侧的、凝胶百分率为75重量%95重量%的第一粘合层11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35的一面,在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35的另一面,夹隔着第二粘合层21贴合于偏振片23的两面贴合了乙酰纤维素系的保护薄膜21、23而成的第二偏振薄膜25,并且第二粘合层21的凝胶百分率达到30重量%70重量%。该方式中,虽然将第一偏振薄膜15及第二偏振薄膜25的哪一个设为前面侧(辨认侧),将哪一个设为背面侧(背光灯侧)是任意的,然而一般来说,优选将作为在偏振片23的两面贴合了乙酰纤维素系的保护薄膜22、24而成的结构的第二偏振薄膜25设为背面侧。该情况下,如图4所26示,优选在成为前面侧的第二偏振薄膜25的与粘合层21相反一侧的保护薄膜24的外侧,设置表面处理层27,另外,在成为背面侧的第一偏振薄膜15的保护薄膜14的外侧,可以层叠与前面参照图2所说明的相同的增亮薄膜17。对第二偏振薄膜25进行说明。偏振薄膜是具有对自然光等入射光射出偏振光的功能的光学薄膜。在偏振薄膜中,有具有吸收具有某个方向的振动面的直线偏振光并透过具有与之正交的振动面的直线偏振光的性质的直线偏振薄膜、在直线偏振薄膜上层叠了相位差膜的椭圆偏振薄膜等。作为第二偏振薄膜25,优选使用含有直线偏振薄膜的薄膜。所以,作为构成第二偏振薄膜25的偏振片23的具体例,与构成第一偏振薄膜15的偏振片13相同,可以举出在单轴拉伸了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上吸附取向有碘或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色素的偏振片。该偏振片23在其两面贴合有乙酰纤维素系的保护薄膜22、24。作为乙酰纤维素系的保护薄膜,具体来说,可以举出三乙酰纤维素薄膜或二乙酰纤维素薄膜,然而其中优选使用三乙酰纤维素薄膜。保护薄膜22、24的厚度通常为30120um左右。在光学层叠体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粘合层21优选使其凝胶百分率达到30重量%70重量%,更优选达到40重量%以上、65重量%以下。凝胶百分率可以利用与前面对第一粘合剂所说明的方法相同的方法来测定。如果第二粘合层21的凝胶百分率为30重量%以上,则由于高温高湿下的粘接性提高,在玻璃基板与粘合层之间产生浮动或剥离的可能性有降低的倾向,而且再利用性有提高的倾向,因此优选。另一方面,如果其凝胶百分率为70重量%以下,则即使贴合于该粘合层的第二偏振薄膜的尺寸改变,由于粘合层也会追随着该尺寸变化而变动,因此在液晶单元的周缘部的亮度与中心部的亮度之间没有差别,从而有可以抑制漏白或颜色不均的倾向,因此优选。第二粘合层21的凝胶百分率的调整也可以通过调节交联剂向粘合剂中的配合量来进行。仍然由于能够将第二粘合层21的凝胶百分率设为30重量%70重量%的交联剂的量根据丙烯酸树脂的种类等而不同,因此只要从0.1重量%3重量份左右的范围中,与丙烯酸树脂的种类匹配地适当地选择相对于构成粘合层21的丙烯酸树脂的不挥发成分100重量份(在使用2种以上时为其合计量)的交联剂的配合量即可。如果依照光学层叠体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认为优选的规定,则第一粘合层11的凝胶百分率成为比第二粘合层21的凝胶百分率至少大5重量%的值,然而更优选两者的差为1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重量%以上。在构成光学层叠体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粘合层21中,作为丙烯酸树脂,除了使用对第一粘合层11所说明的如下的丙烯酸树脂(设为第一丙烯酸树脂)以外,g卩,以来源于(甲基)丙烯酸垸基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含有来源于具有极性官能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特别是重均分子量(Mw)为1,000,0002,000,000的丙烯酸树脂,还组合使用与之不同的第二丙烯酸树脂也是有效的。该情况下,第二丙烯酸树脂优选以来源于(甲基)丙烯酸垸基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利用GPC得到的标准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Mw)通常处于50,000500,000的范围。如果该重均分子量为50,000以上,则由于高温高湿下的粘接性提高,在玻璃基板与粘合层之间产生浮动或剥离的可能性有降低的倾向,而且再利用性有提高的倾向,因此优选,另外,如果该重均分子量为500,000以下,则即使贴合于该粘合层的第二偏振薄膜25的尺寸改变,由于粘合层也会追随着该尺寸变化而变动,因此在液晶单元的周缘部的亮度与中心部的亮度之间没有差别,从而有可以抑制漏白或颜色不均的倾向,因此优选。在将第一丙烯酸树脂与第二丙烯酸树脂混合使用的情况下,以两者的合计100重量份为基准,第二丙烯酸树脂通常优选为5重量份50重量份,更优选达到20重量份40重量份左右的比例。如果相对于100重量份丙烯酸树脂整体的第二丙烯酸树脂的量为5重量份以上,则即使贴合于该粘合层的第二偏振薄膜25的尺寸改变,由于粘合层也会追随着该尺寸变化而变动,因此在液晶单元的周缘部的亮度与中心部的亮度之间没有差别,从而有可以抑制漏白或颜色不均的倾向,因此优选,另外,如果第二丙烯酸树脂为50重量份以下,则高温高湿下的粘接性提高,在玻璃基板与粘合层之间产生浮动或剥离的可能性有降低的倾向,而且再利用性有提高的倾向,因此优选。28第二粘合层21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然而通常优选为30um以下,另外,优选为lOPm以上。如果粘合层的厚度为30t:m以下,则高温高湿下的粘接性提高,在玻璃基板与粘合层之间产生浮动或剥离的可能性有降低的倾向,而且再利用性有提高的倾向,因此优选,如果其厚度为10um以上,则即使贴合于其上的偏振薄膜的尺寸改变,由于粘合层也会追随着该尺寸变化而变动,因此在液晶单元的周缘部的亮度与中心部的亮度之间没有差别,从而有可以抑制漏白或颜色不均的倾向,因此优选。第二粘合层21的厚度更优选为25^m以下,另外,更优选为15ym以上。下面,对于光学层叠体的第二实施方式,仍然在主要参照图3,并根据需要也参照图4的同时进行说明。该方式中,将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偏振片13/保护薄膜14的构成形成的第一偏振薄膜15夹隔着设于其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侧的、凝胶百分率为75重量%95重量%的第一粘合层11层叠在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35的一面,在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35的另一面,也将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22/偏振片23/保护薄膜24的构成形成的第二偏振薄膜25夹隔着设于其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22侧的、凝胶百分率为75重量%95重量%的第二粘合层21层叠。对于该方式的第二偏振薄膜25,适用与前面参照图1对偏振薄膜15所述的内容相同的说明。另外,对于第二粘合层21,也适用与参照图1对粘合层11所述的内容相同的说明。该光学层叠体中,由于在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35的表背面基本上形成对称结构,因此无论将哪一个设为前面侧(辨认侧),将哪一个设为背面侧(背光灯侧)都可以。图4中,将第二偏振薄膜25设为前面侧。此外,优选在成为前面侧的第二偏振薄膜25的与粘合层21相反一侧的保护薄膜24的外侧,设置表面处理层27。另外,可以在成为背面侧的第一偏振薄膜15的保护薄膜14的外侧,层叠增亮薄膜17。图3所示的光学层叠体可以利用如下的方法来制造,即,夹隔着第一粘合层11,将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偏振片13/保护薄膜14的构成形成的第一偏振薄膜15以其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侧粘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35的一面,在所述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35的另一面,夹隔着第二粘合层21,粘合第二偏振薄膜25。此外,在上述的光学层叠体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中,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即,将第一粘合层11的凝胶百分率配制成75重量%95重量%而设于第一偏振薄膜15的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表面,将第二粘合层21的凝胶百分率配制成30重量%70重量%而设于第二偏振薄膜25的一面,夹隔着各个粘合层,将第一偏振薄膜15及第二偏振薄膜25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35的两面。在如图4所示将增亮薄膜17设于第一偏振薄膜15的保护薄膜14外侧的情况下,在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偏振片13/保护薄膜14的构成形成的第一偏振薄膜15的阶段中,预先在其保护薄膜14的外侧夹隔着粘合剂等贴合增亮薄膜17的做法是有利的。另外,在第二偏振薄膜25的一侧设置表面处理层27的情况下,既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即,在一方的保护薄膜24的一面设置了表面处理层27的状态下,制作好第二偏振薄膜25,将其夹隔着第二粘合层21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35的一面,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即,在制作了光学层叠体后,最后将形成了表面处理层27的膜贴合于第二偏振薄膜25的表面,然而一般来说前者的方法是有利的。具体来说,例如可以利用以下的方法来制造光学层叠体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材料。首先,依照前面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的制造方法中所示的方法,在属于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偏振片13/保护薄膜14的构成的第一偏振薄膜15(根据需要在保护薄膜14的外侧设置增亮薄膜17)的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表面形成第一粘合层11,制作第一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10。另一方面,在第二偏振薄膜25,也是在其一侧保护薄膜22的表面(在第二偏振薄膜25具有表面处理层27的情况下,是与该表面处理层相反一侧的面),利用依照上面的方法形成第二粘合层21,制作第二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20。将这些第一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10及第二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20以各自的粘合层侧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35的各面。作为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如下所示的方法。首先,利用依照前述内容的方法在剥离薄膜上形成第一粘合层11,在另外的剥离薄膜上形成第二粘合层21。将第一粘合层11向第一偏振薄膜15的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上转印,将第二粘合层向第二偏振薄膜25上转印。其后将剥离薄膜剥掉,得到第一粘合层11与第二偏振薄膜15的层叠体及第二粘合层21与第二偏振薄膜25的层叠体。在将第一粘合层11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35的一面,将第二粘合层21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35的另一面后,将表面处理层27层叠在第二偏振薄膜25的表面。该情况下,例如先准备形成有表面处理层27的薄膜,将其贴合于第二偏振薄膜25的表面。光学层叠体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材料中,作为第二偏振薄膜25,可以采用属于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22/偏振片23/保护薄膜24的构成的薄膜,作为第二粘合层21,采用凝胶百分率为75重量%95重量%的物质,除此以外利用依照上述内容的方法来制造。本发明的偏振薄膜组由在参照图3的同时作为光学层叠体的第一实施方式而在上述所说明的、第一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10和第二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20构成,所述第一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10具有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偏振片13/保护薄膜14的构成形成的第一偏振薄膜15、和设于其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侧的第一粘合层11,所述第二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20具有在偏振片23的两面贴合了乙酰纤维素系的保护薄膜22、24而成的第二偏振薄膜25、和设于其一面的第二粘合层21。此外,第一粘合层11的凝胶百分率被设为75重量%95重量%,第二粘合层21的凝胶百分率被设为30重量%70重量%。该偏振薄膜组具体来说可以利用如下的方法来制造,即,在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偏振片13/保护薄膜14的构成形成的第一偏振薄膜15的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侧设置第一粘合层11,作为第一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10,另一方面,在偏振片22的两面贴合了乙酰纤维素系的保护薄膜22、24而成的第二偏振薄膜25的一面设置第二粘合层,作为第二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20。在如图4所示将增亮薄膜17设31于第一偏振薄膜15侧的情况下,在属于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偏振片13/保护薄膜14的构成的第一偏振薄膜15的阶段,在其保护薄膜14的外侧预先夹隔着粘合剂等贴合增亮薄膜17的做法是有利的。另外,在第二偏振薄膜25的一侧设置表面处理层27的情况下,在一方的保护薄膜24的一面设置了表面处理层27的状态下制作第二偏振薄膜25的做法是有利的。将第一粘合层11的凝胶百分率配制成75重量%95重量%,设于第一偏振薄膜15的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表面,将第二粘合层21的凝胶百分率配制成30重量%70重量%,设于第二偏振薄膜25的一面(在第二偏振薄膜25具有表面处理层27的情况下,是与该表面处理层相反一侧)。各个粘合层虽然可以利用在第一偏振薄膜15的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表面或第二偏振薄膜25的一面直接涂布粘合剂的溶液的方法来设置,然而如上面作为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的制造方法及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例子所说明的那样,利用在剥离薄膜上涂布粘合剂的溶液并将溶剂除去的方法来形成粘合层,将其利用向各个偏振薄膜表面转印的方法来设置的做法是有利的。在后者的情况下,将第一粘合层11的凝胶百分率配制成75重量%95重量%,将用有机溶剂稀释了的粘合剂涂布于剥离薄膜上,在除去了有机溶剂的状态下,贴合于第一偏振薄膜15的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表面。另外,将第二粘合层21的凝胶百分率配制成30重量%70重量%,将用有机溶剂稀释了的粘合剂涂布于剥离薄膜上,在除去了有机溶剂的状态下,贴合于第二偏振薄膜25的一面。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在将粘合层贴合于偏振薄膜上之前或之后,以足够的期间老化,使交联剂反应。而且,作为光学层叠体的第二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具有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偏振片13/保护薄膜14的构成形成的第一偏振薄膜15、和设于其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侧的第一粘合层11的第一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10;及具有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22/偏振片23/保护薄膜24的构成形成的第二偏振薄膜25、和设于其一面的第二粘合层21的第二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20的组合也可以形成其他的偏振薄膜组。而该情况下,两个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10、20除了设置表面处理层或增亮薄膜等附加的层的情况以外,基本上是相同的构成,因此不需要更为详细的说明。[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可以作为透过型的液晶显示装置有利地使用。该情况下,如果是图3所示的结构,则在第一偏振薄膜15的外侧或第二偏振薄膜25的外侧,优选在第一偏振薄膜15的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35相反一侧设置背光灯,另外,如果是图4所示的结构,则在增亮薄膜17的与液晶显示用背光灯35相反一侧设置背光灯,形成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中,或者在将偏振薄膜组分别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状态下,即使在将偏振薄膜剥离后,在与粘合层相接的玻璃基板的表面也基本上不会产生浆液残留或模糊不清等,因此在偏振薄膜剥离后的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上再次重新贴合偏振薄膜就会很容易。即,在所谓的再利用性方面优良。由该光学层叠体形成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可以用于包含笔记本型、台式、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ce)等的个人电脑用显示器、电视机、车载用显示器、电子词典、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电子台式计算机、钟表等中。以下,将举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为具体的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受这些例子的限定。例子中,表示使用量或含量的「份」及「%」只要没有特别指出,就都是重量基准。丙烯酸树脂的不挥发成分是利用依照JISK5407的方法测定的值。具体来说,是在皿中以任意的重量取粘合剂溶液,将在防爆烤炉中以115°C干燥2小时后的残留不挥发成分重量以相对于最初测得的溶液的重量的比例表示的值。重均分子量及数均分子量的测定是在GPC装置中,作为柱子依次串联地配置Tosoh(株)制的"TSKgelG6000HXL"2根和"TSKgelGMHHR—H(S)"2根,作为洗提液,使用四氢呋喃,在试样浓度为5mg/ml、试样导入量为100ul、温度为40°C、流速为lml/分钟的条件下,利用标准聚苯乙烯换算进行的。首先,给出丙烯酸树脂的制造例。向具有冷却管、氮气导入管、温度计及搅拌机的反应器中,加入乙酸乙酯169.8份、丙烯酸丁酯97.0份及丙烯酸3.0份的混合溶液,在用氮气置换装置内的空气而设为不含氧的同时,将内温升温到55。C后,全量添加在乙酸乙酯5份中溶解了偶氮二异丁腈(聚合引发剂)0.14份的溶液。其后以内温54。C56'C保温12小时,最后添加乙酸乙酯,将丙烯酸树脂的浓度调节为20%。所得的丙烯酸树脂的利用GPC得到的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Mw为1,540,000,Mw/Mn为4.69。将其设为丙烯酸树脂A1。除了将单体组成变更为丙烯酸丁酯98.7份、丙烯酸1.1份及丙烯酸2一乙基己基酯0.2份以外,与聚合例l相同地得到了丙烯酸树脂溶液。所得的丙烯酸树脂的利用GPC得到的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Mw为1,390,000,Mw/Mn为3.53。将其设为丙烯酸树脂A2。向具有冷却管、氮气导入管、温度计及搅拌机的反应器中,加入乙酸乙酯81.8份、丙烯酸丁酯98.9份及丙烯酸1.1份的混合溶液,在用氮气置换装置内的空气而设为不含氧的同时,将内温升温到55"C后,全量添加在乙酸乙酯IO份中溶解了偶氮二异丁腈(聚合引发剂)0.14份的溶液。在添加引发剂1小时后,按照使除去单体以外的丙烯酸树脂的浓度达到35%的方式,在以17.3份/hr的添加速度将乙酸乙酯连续地向反应器中添加的同时,以内温54。C56。C保温12小时,最后添加乙酸乙酯,将丙烯酸树脂的浓度调节为20%。所得的丙烯酸树脂的利用GPC得到的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Mw为1,200,000,Mw/Mn为3.9。将其设为丙烯酸树脂A3。C聚合例4]向与聚合例1中所用的相同的反应器中,加入乙酸乙酯222份、丙烯酸丁酯35份、甲基丙烯酸丁酯44份、丙烯酸甲酯20份及丙烯酸2—羟基乙基酯1份,在用氮气将装置内的空气置换后,升温至内温达到75。C。然后,在全量添加了在乙酸乙酯12.5份中溶解了偶氮二异丁腈(聚合引发齐U)0.55份的溶液后,在将内温保持为697rC的同时保温8小时,结束反应。所得的丙烯酸树脂的利用GPC得到的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为90,000。将其设为丙烯酸树脂A4。下面,给出使用上面所制造的丙烯酸树脂制造了粘合剂的例子。这里,作为交联剂及硅烷系化合物,分别使用了下面的物质(都是商品名)。交联剂CokmateL: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成物的乙酸乙酯溶液(固体成分浓度75%)、从日本聚氨酯工业(株)购入。TAZM:三羟甲基丙垸三—日一氮丙啶丙酸酯(液体)、从相互药工(株)购入。硅烷系化合物X—41—1805:具有巯基的硅垸低聚物(液体)、从信越化学工业(株)购入。相对于聚合例1中得到的丙烯酸树脂A1的不挥发成分100份,将交联剂"ColonateL"以固体成分混合5份,此外混合硅烷系化合物"X_41一1805"0.1份,制成粘合剂溶液。将该粘合剂溶液使用涂布器涂布在实施了脱模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商品名"PET3811"、从Lintec(株)购入;称作隔膜]的脱模处理面上,使得干燥后的厚度达到15ixm,在10(TC下干燥1分钟,得到了片状的粘合剂。将其设为粘合剂l。相对于聚合例2中得到的丙烯酸树脂A3的不挥发成分100份,将交联剂"CokmateL"以固体成分混合1.5份,此外混合硅垸系化合物"X—41一1805"0.1份,制成粘合剂溶液。将该粘合剂溶液使用涂布器涂布在与上面相同的隔膜的脱模处理面上,使得干燥后的厚度达到25um,在100。C下干燥l分钟,得到了片状的粘合剂。将其设为粘合剂2。将聚合例3中得到的丙烯酸树脂A3作为不挥发成分以70份的比例混合,此外将聚合例4中得到的丙烯酸树脂A4作为不挥发成分以30份的比例混合,制成丙烯酸树脂的乙酸乙酯溶液。相对于所得的溶液的固体成分100份,将交联剂"ColonateL"以固体成分混合2.3份,此外混合硅烷系化合物"X—41—1805"0.1份,制成粘合剂溶液。将该粘合剂溶液使用涂布器涂布在与上面相同的隔膜的脱模处理面上,使得干燥后的厚度达到25um,在IO(TC下干燥1分钟,得到了片状的粘合剂。将其设为粘合剂3。[粘合剂的制造例4]相对于聚合例3中得到的丙烯酸树脂A3的不挥发成分100份,将交联齐U"ColonateL"以固体成分混合2份,混合"TAZM"0.02份,此外混合硅烷系化合物"X—41—1805"0.1份,制成粘合剂溶液。将该粘合剂溶液使用涂布器涂布在与上面相同的隔膜的脱模处理面上,使得干燥后的厚度达到15ym,在IO(TC下干燥1分钟,得到了片状的粘合剂。将其设为粘合剂4。对粘合剂14,将丙烯酸树脂的组成、交联剂与硅烷系化合物的配合量、所得的粘合剂的凝胶百分率以及涂敷膜厚集中表示于表l中。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6</column></row><table>然后,制作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给出将其应用于玻璃基板上而制作了光学层叠体的实施例及比较例。这里,在参照图3所示的符号的同时,示出得到光学层叠体l之前的工序。首先,举出如下的例子,即,在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一面贴合属于降冰片烯系树脂薄膜/聚乙烯醇系偏振片/三乙酰纤维素保护薄膜的构成的第一偏振薄膜,在另一面贴合属于三乙酰纤维素保护薄膜/聚乙烯醇系偏振片/三乙酰纤维素保护薄膜的构成的第二偏振薄膜。(a)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的制作准备属于降冰片烯系树脂薄膜/聚乙烯醇系偏振片/三乙酰纤维素保护薄膜的构成的第一偏振薄膜15,在对其降冰片烯系树脂薄膜12表面,在功率600W、移动速度10m/分钟的条件下实施了电晕放电处理后,在该电晕放电处理面上,使用层叠机将前面所得的片状的带有隔膜的粘合剂l(凝胶百分率为80.2%、膜厚为15^m)以其粘合剂侧贴合,再在温度23匸、相对湿度65%的条件下老化10天,在第一偏振薄膜15的降冰片烯系树脂薄膜12表面形成第一粘合层11,制成第一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10。另一方面,准备第二偏振薄膜25,其为三乙酰纤维素保护薄膜/聚乙烯醇系偏振片/三乙酰纤维素保护薄膜的构成,在一方的保护薄膜表面形成防反射层,在其未设有防反射层的一侧的保护薄膜表面,使用层叠机将上面所得的片状的带有隔膜的粘合剂3(凝胶百分率61.8%、膜厚25um)以其粘合剂侧贴合,再在温度23。C、相对湿度65%的条件下老化10天,在第二偏振薄膜25的一侧保护薄膜22面形成第二粘合层21,制成第二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20。(b)光学层叠体的制作将上述第一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IO从其粘合层11上剥掉隔膜而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基板[Coming公司制的"1737"(商品名)]35的一方的面上,将上述第二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20从其粘合层21上剥掉隔膜而贴合于玻璃基板的另一方的面上。此时,将第一偏振薄膜15和第二偏振薄膜25按照成为正交尼科耳棱镜的方式贴合。这样就制成依次层叠了防反射层/第二偏振薄膜25/第二粘合层21/玻璃基板35/第一粘合层11/(属于降冰片烯系树脂薄膜12/偏振片13/保护薄膜14的构成的第一偏振薄膜15)的光学层叠体30。另外,将2片偏振薄膜分别制成30cmX22cm(15型)的四角形。(c)耐久性等的评价对上面的光学层叠体,进行了在温度8(TC的干燥条件下保管96小时的耐热试验后,利用目视观察了漏白的表现状态。另外,对于在与上面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耐热试验的情况;进行了在温度6CTC、相对湿度90%下保管96小时的耐湿热试验的情况;将从加热为70。C的状态起,降温到一3(TC,然后升温到7(TC的过程设为一个循环(1小时),进行了将其反复进行了100次的抗热冲击试验(在表中简记为抗HS试验)的情况,分别评价了试验后的光学层叠体的耐久性。将结果分别按照以下的要领分类,集中表示在表2中。<漏白的表现状态>利用以下的4个等级评价了从第一偏振薄膜侧射入光时的漏白的表现状态。完全看不到漏白。〇漏白基本上不显眼。漏白略为显眼。X:可以明显地看到漏白。<耐久性评价>对进行了耐热试验、耐湿热试验、抗热冲击试验后的光学层叠体,分别按照以下的4个等级评价了耐久性。完全看不到浮动、剥离、发泡等外观变化。〇基本上看不到浮动、剥离、发泡等外观变化。浮动、剥离、发泡等外观变化略为显眼。X:可以明显地看到浮动、剥离、发泡等外观变化。(d)再利用性的评价从(a)中制作的两种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上分别裁割25mmX150mm的大小的试验片。将该试验片使用贴合装置[富士塑料机械(株)制的"Lamipacker"(商品名)]贴合在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基板上,以50°C、5kg/cm2(490.3kPa)进行了20分钟高压釜处理。然后,在70。C加热处理2小时,接下来在5(TC的烤炉中保管48小时后,在湿度23'C、相对湿度50%的气氛中,从该贴合试验片上将偏振薄膜以300mm/分钟的速度沿180°方向剥离,观察了玻璃板的表面。其结果是,两种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都是在玻璃板表面看不到浆液残留,也基本上看不到模糊不清等的状态,显示出良好的再利用性。除了将贴合于属于降冰片烯系树脂薄膜/聚乙烯醇系偏振片/三乙酰纤维素保护薄膜的构成的第一偏振薄膜15的降冰片烯系树脂薄膜12表面的粘合剂变更为前面得到的片状的带有隔膜的粘合剂2(凝胶百分率为82.9%、膜厚为25ym)以外,与实施例l相同地制作了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继而制作了光学层叠体。对该光学层叠体,进行与实施例1的(c)相同的评价,将结果一并表示于表2中。另外,对这里所制作的在第一偏振薄膜15的降冰片烯系树脂薄膜12面应用了带有隔膜的粘合剂2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与实施例1的(d)相同地进行了再利用性的评价,其结果是,是在玻璃板表面看不到浆液残留,也基本上看不到模糊不清等的状态,显示出良好的再利用性。[实施例3]除了将贴合于第一偏振薄膜15的降冰片烯系树脂薄膜12表面的粘合剂及贴合于第二偏振薄膜25的未设置防反射层的一侧的保护薄膜表面的粘合剂都设为粘合剂的制造例中所示的粘合剂1(凝胶百分率为80.2%、膜厚为15um)以外,与实施例l相同地制作了光学层叠体。将结果一并表示于表2中。除了将贴合于第一偏振薄膜15的降冰片烯系树脂薄膜12表面的粘合剂及贴合于第二偏振薄膜25的未设置防反射层的一侧的保护薄膜表面的粘合剂都设为粘合剂的制造例中所示的粘合剂3(凝胶百分率为61.8%、膜厚为25um)以外,与实施例l相同地制作了光学层叠体。将结果一并表示于表2中。除了将贴合于第一偏振薄膜15的降冰片烯系树脂薄膜12表面的粘合剂设为粘合剂的制造例中所示的粘合剂3(凝胶百分率为61.8%、膜厚为25um),将贴合于第二偏振薄膜25的未设置防反射层的一侧的保护薄膜表面的粘合剂设为粘合剂的制造例中所示的粘合剂1(凝胶百分率为80.2%、膜厚为15ym)以外,与实施例l相同地制作了光学层叠体。将结果一并表示于表2中。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0</column></row><table>对于将具有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第一偏振薄膜的设于该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侧的第一粘合层用凝胶百分率高、因而凝聚力大的粘合剂1或粘合剂2构成的实施例13,由于该粘合层粘接在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上,因此粘接力提高,显示出高耐久性。另外,对于将具有纤维素系保护薄膜的通常的偏振薄膜(第二偏振薄膜)的设于该纤维素系保护薄膜侧的第二粘合层用凝胶百分率低、因而凝聚力小的粘合剂3构成的实施例1及2,由于可以在第二粘合层侧缓解与玻璃面之间的应力,因此也可以抑制漏白。对于在第二偏振薄膜侧也使用了凝胶百分率高、因而凝聚力大的粘合剂1的实施例3,虽然伴随着第二偏振薄膜的由热造成的尺寸变化,漏白略为显眼,然而考虑用途或液晶面板厂家的需求,是足够经得起使用的材料。与之不同,在将两方的粘合层都用凝胶百分率低、因而凝聚力小的粘合剂3构成的比较例1的光学层叠体中,由于使用凝聚力小的粘合剂3,因此虽然在漏白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结果,但是在耐久性方面差。另一方面,对于在第一偏振薄膜侧使用了凝胶百分率低的粘合剂3,在第二偏振薄膜侧使用了凝胶百分率高的粘合剂1的比较例2,由于在第一偏振薄膜侧所用的凝聚力小的粘合剂3的因素,在耐久性方面显示出较差的结果。下面,给出在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两面贴合属于降冰片烯系树脂薄膜/聚乙烯醇系偏振片/三乙酰纤维素保护薄膜的构成的偏振薄膜的例子。(a)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的制作准备属于降冰片烯系树脂薄膜/聚乙烯醇系偏振片/三乙酰纤维素保护薄膜的构成的第一偏振薄膜15,在对其降冰片烯系树脂薄膜12表面,在功率600W、移动速度10m/分钟的条件下实施了电晕放电处理后,在该电晕放电处理面上,使用层叠机将前面的粘合剂的制造例中所示的片状的带有隔膜的粘合剂l(凝胶百分率为80.2%、膜厚为15um)以其粘合剂侧贴合,再在温度23"C、相对湿度65%的条件下老化IO天,在第一偏振薄膜15的降冰片烯系树脂薄膜12表面形成第一粘合层11,制成第一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10。另一方面,准备第二偏振薄膜25,其为降冰片烯系树脂薄膜/聚乙烯醇系偏振片/三乙酰纤维素保护薄膜的构成,在三乙酰纤维素保护薄膜表面形成防反射层,在对其降冰片烯系树脂薄膜22表面,在功率600W、移动速度10m/分钟的条件下实施了电晕放电处理后,在该电晕放电处理面上,使用层叠机将前面的粘合剂的制造例中所示的片状的带有隔膜的粘合剂1(凝胶百分率为80.2%、膜厚为15tim)以其粘合剂侧贴合,再在温度23°C、相对湿度65%的条件下老化10天,在第二偏振薄膜25的一侧降冰片烯系保护薄膜22表面形成第二粘合层21,制成第二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20。(b)光学层叠体的制作将上述第一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10从其粘合层11上剥掉隔膜而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基板[康宁公司制的"1737"(商品名)]35的一方的面上,将上述第二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20从其粘合层21上剥掉隔膜而贴合于玻璃基板的另一方的面。此时,将第一偏振薄膜15和第二偏振薄膜25按照成为正交尼科耳棱镜的方式贴合。这样就制成依次层叠了防反射层/(具有保护薄膜24/偏振片23/降冰片烯系树脂薄膜22的构成的第二偏振薄膜25)/第二粘合层21/玻璃基板35/第一粘合层11/(具有降冰片烯系树脂薄膜12/偏振片13/保护薄膜14的构成的第一偏振薄膜15)的光学层叠体30。而且,将2片偏振薄膜分别制成30cmX22cm(15型)的四角形。(c)耐久性等的评价对上面的光学层叠体,利用与实施例1的(c)相同的方法进行了评41价,将结果集中表示在表3中。(d)再利用性的评价对(a)中所制作的两种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分别利用与实施例1的(d)相同的方法进行了再利用性的评价。其结果是,两种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都是在玻璃板表面看不到浆液残留,也基本上看不到模糊不清等的状态,显示出良好的再利用性。除了将贴合于第一偏振薄膜15及第二偏振薄膜25的各自的降冰片烯系树脂薄膜12、22表面的粘合剂变更为前面的粘合剂的制造例中所示的片状的带有隔膜的粘合剂4(凝胶百分率为75.5%、膜厚为15um)以外,与实施例4相同地制作了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继而制作了光学层叠体。对该光学层叠体进行与实施例4的(c)相同的评价,将结果一并表示在表3中。另外,对这里所制作的两种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分别与实施例4的(d)相同地进行了再利用性的评价。其结果是,两种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都是在玻璃板表面看不到浆液残留,也基本上看不到模糊不清等的状态,显示出良好的再利用性。除了将贴合于第二偏振薄膜25的降冰片烯系树脂薄膜22表面的粘合剂变更为前面的粘合剂的制造例中所示的片状的带有隔膜的粘合剂3(凝胶百分率为61.8%、膜厚为25um)以外,与实施例4相同地制作了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继而制作了光学层叠体。对该光学层叠体进行与实施例4的(c)相同的评价,将结果一并表示在表3中。另外,对这里新制作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与实施例4的(d)相同地进行了再利用性的评价。其结果是,是在玻璃板表面看不到浆液残留,也基本上看不到模糊不清等的状态,显示出良好的再利用性。[比较例4]除了将贴合于第一偏振薄膜15的降冰片烯系树脂薄膜12表面的粘合剂变更为前面的粘合剂的制造例中所示的片状的带有隔膜的粘合剂3(凝胶百分率为61.8%、膜厚为25um)以外,与实施例4相同地制作了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继而制作了光学层叠体。对该光学层叠体进行与实施例4的(C)相同的评价,将结果一并表示在表3中。另外,对这里新制作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与实施例4的(d)相同地进行了再利用性的评价。其结果是,是在玻璃板表面看不到浆液残留,也基本上看不到模糊不清等的状态,显示出良好的再利用性。[比较例5]除了将贴合于第一偏振薄膜15及第二偏振薄膜25的各个降冰片烯系树脂薄膜12、22表面的粘合剂分别变更为与比较例3及4中所用的相同的片状的带有隔膜的粘合剂3(凝胶百分率为61.8%、膜厚为25tim)以外,与实施例4相同地制作了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继而制作了光学层叠体。对该光学层叠体进行与实施例4的(c)相同的评价,将结果一并表示在表3中。表3<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3</column></row><table>在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两面,将具有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偏振薄膜以该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侧夹隔着粘合层层叠时,利用凝胶百分率高、因而凝聚力大的粘合剂1或粘合剂4来构成各个粘合层的实施例4及5的粘接力高,显示出较高的耐久性。与之不同,利用凝胶百分率低、因而凝聚力小的粘合剂3来构成一方的粘合层或两方的粘合层的比较例35虽然在漏白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结果,然而在耐久性方面差。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应用了本发明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或偏振薄膜组的光学层叠体由于即使大型化,漏白也很少,耐久性方面也很出色,因此可以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中。例如,适用于TN液晶单元等光学层叠体中。另外,如果将该光学层叠体用于STN液晶单元中,则可以抑制颜色不均的产生。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其具有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偏振片/保护薄膜的构成形成的偏振薄膜、和设于所述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外侧的粘合层,该粘合层的凝胶百分率为75重量%~95重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其中,粘合层由在丙烯酸树脂中配合交联剂而成的粘合剂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其中,粘合剂含有如下的丙烯酸树脂,所述丙烯酸树脂以来源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并含有来源于具有极性官能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的结构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其中,极性官能基选自由游离羧基、羟基、氨基及环氧环构成的组。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其中,粘合剂含有以来源于(甲基)丙烯酸垸基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且重均分子量为l,000,0002,000,000的丙烯酸树脂。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其中,交联剂含有异氰酸酯系化合物。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其中,粘合剂还含有硅烷系化合物。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其中,粘合层具有20ym以下的厚度。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其中,在保护薄膜的外侧层叠有增亮薄膜。10.—种光学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以其粘合层侧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一面而成。11.一种光学层叠体,其中,夹隔第一粘合层,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偏振片/保护薄膜的构成形成的第一偏振薄膜以其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侧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一面,夹隔第二粘合层,在偏振片的两面贴合乙酰纤维素系的保护薄膜而成的第二偏振薄膜贴合于所述玻璃单元的另一面,第一粘合层的凝胶百分率为75重量%95重量%,第二粘合层的凝胶百分率为30重量%70重量%。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第二偏振薄膜在与第二粘合层相反一侧的面具有表面处理层。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在第一偏振薄膜的保护薄膜外侧层叠有增亮薄膜。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第一粘合层及第二粘合层分别由在丙烯酸树脂中配合交联剂而成的粘合剂形成。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构成第一粘合层及第二粘合层的粘合剂含有如下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002,000,000的第一丙烯酸树脂,所述第一丙烯酸树脂以来源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并含有来源于具有极性官能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的结构单元。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构成第二粘合层的粘合剂除了含有第一丙烯酸树脂以外,还含有以来源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且重均分子量为50,000500,000的第二丙烯酸树脂。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构成第一粘合层及第二粘合层的粘合剂还含有硅烷系化合物。18.—种光学层叠体,其中,夹隔第一粘合层,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偏振片/保护薄膜的构成形成的第一偏振薄膜以其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侧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一面,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偏振片/保护薄膜的构成形成的第二偏振薄膜以其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侧贴合于所述玻璃单元的另一面,第一粘合层及第二粘合层的凝胶百分率均为75重量%95重量%。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第二偏振薄膜在与第二粘合层相反一侧的面具有表面处理层。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在第一偏振薄膜的保护薄膜外侧层叠有增亮薄膜。21.根据权利要求182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第一粘合层及第二粘合层分别由在丙烯酸树脂中配合交联剂而成的粘合剂形成。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构成第一粘合层及第二粘合层的粘合剂含有如下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002,000,000的第一丙烯酸树脂,所述第一丙烯酸树脂以来源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并含有来源于具有极性官能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的结构单元。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构成第一粘合层及第二粘合层的粘合剂还含有硅烷系化合物。24.—种液晶显示装置用的偏振薄膜组,其由第一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及第二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构成,所述第一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具有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偏振片/保护薄膜的构成形成的第一偏振薄膜、和设于该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外侧的第一粘合层,所述第二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具有在偏振片的两面贴合乙酰纤维素系的保护薄膜而成的第二偏振薄膜、和设于其一面的第二粘合层,第一粘合层的凝胶百分率为75重量%95重量%,第二粘合层的凝胶百分率为30重量%70重量%。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偏振薄膜组,其中,第二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在与第二粘合层相反一侧的面具有表面处理层。26.—种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中,在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偏振片/保护薄膜的构成形成的偏振薄膜的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侧设置粘合层时,将该粘合层配制为凝胶百分率达到75重量%95重量%而设于所述偏振薄膜的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表面。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表面设置粘合层之前,对该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表面实施电晕放电处理。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以200W1,OOOW的功率进行电晕放电处理。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10),其具有由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2)/偏振片(13)/保护薄膜(14)的构成形成的偏振薄膜(15)、和设于其非晶性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14)的外侧的粘合层(11),粘合层(11)的凝胶百分率为75重量%~95重量%。将该带有粘合剂的偏振薄膜10贴合在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35)的一面而制成光学层叠体。在玻璃单元(35)的另一面,夹隔着第二粘合层(21)贴合具有保护薄膜(22)/偏振片(23)/保护薄膜(24)的构成的第二偏振薄膜(25)。在保护薄膜(22)为乙酰纤维素系的情况下,以凝胶百分率低的材料来构成第二粘合层(21)。文档编号G02B5/30GK101490587SQ200780027030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申请日期2007年5月24日优先权日2006年5月26日发明者张柱烈,杉原昌子,猪口雄平,竹厚流申请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