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感应组件以及触控感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596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控感应组件以及触控感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触控感应组件以及使用该触控感应组件的 触控感应装置,并且特别地,本发明是关于利用电湿效应进行触4空
的触4空感应纽J牛以及使用该触4空感应《且件的触4空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起源于1971年Samuel C. Hurst博士提出的电子触控 接口的构想,而自1974年出现最早的触控面斥反,原本是美国军方 为了军事用途而发展,于80年代将技术转移给民间后,相继发展 出各种应用。
近年来由于无线网络以及电子工业蓬勃发展,因此兼具无线传 输以及小体积可携式电子装置一皮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以满足市场 需求,例如,个人lt字助理或移动电话。为了兼顾可携式电子装置 其携带性以及功能性,小尺寸的触控面板由于具有操作简单以及节 省电子装置本身体积的优势,渐渐取代传统输入装置如键盘、鼠标、 專九迹J求、举九迹点等产品,一i 夭成为各界研究的重点。
触控面板的技术一^L分为电阻式、电容式、光电式以及超声声 波式等。电阻式触控面玲反是由上下两层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s, ITO)导电层迭合而成,当物体碰触上层ITO层使其凹陷而与下层 ITO层4妻触时,面一反本身将形成电压变化,并且经由控制器感测其 变化进而算出4妻触点位置以进4亍输入动作。电容式触控面板是利用电极顺序排列的透明电极与物体之间 静电结合产生的电容变化,进而产生诱导电流以检测4妄触点的坐标。
光学式触控面板的原理是将面板四周内布置红外线发射器及
4妾收器,Y吏红外线在面板内部形成X轴及Y轴的矩阵式排列。当 不透明物体接触面板时将会遮断接触点的红外线,藉由— 皮遮断的红 外线坐标可定出4妄触点4立置。
超声波式触控面斧反表面完全由J皮璃组成,由面才反角落的超声波 发射器在中央区域形成均匀声波力场。当软性物体接触面板时会吸 收超声波而造成其强度衰减,藉由控制器比对接收信号的衰减量以 计算获得接触点的位置。
随着触控技术的深入发展,可携式电子装置可以具有更多功能 并且才喿作更简1更、4吏用更直》见化。举例而言,多点触控^支术可以侵: 触控面板进行更复杂的输入指令,使用者却不须记忆更多输入方法 便能达成这些输入指令。另一方面,触控面板也可以用作接触外力 以及压力的量测。
然而,要让可携式电子装置达到上述功能,其触控面板的电5各 以及电极的设计将会复杂化,因此容易对其透光度造成影响,致使 由触控面板下方的显示器面板所发出的光强度被触控面板所减弱。 如此,将导致可携式电子装置显示画面的亮度不足而伤害使用者牙见 力,或者是厂商为了提高其画面亮度而提高显示器面板发出的光强 度,进而增加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耗电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方面在于才是供一种利用电湿,文应的触控感应 装置,其具有高度透光性,可解决上述问题。
才艮据一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触控感应装置包含触控感应纟且 件,并且触控感应组件进一步包含容置空间、第一基材层、第二基 材层、驱动器以及传感器。第一基材层具有第一介电层以及第一导 电层。第二基材层具有第二介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第一基材层以 及第二基材层可限定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用以容纳流体,并且,流 体可4妻触第一介电层以及第二介电层。驱动器可分别4是供第一电 荷、第二电荷以及第三电荷至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以及流体,
其中,第一电荷以及第二电荷的电荷才及性相同,第三电荷的电荷^ L 性则与上述两者相反。感测单元可用以感测;充体的电气净争性。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电荷、第二电4肓以及第三电荷可决定 流体的几何外形。此外,此流体的电气特性是根据流体的几何外型、 流体特性以及第三电荷的数量决定。当带有第四电荷的物体接近第
一基材层致使第 一 电荷受到第四电荷的影响产生改变时,流体的几 何外型也会产生变化,连带4吏流体的电气特性产生变化。上述电气 4争寸生的改变,可藉由感测单元感测到。
此外,触纟空感应装置除了包含触控感应组ff外,进一步包含处 理单元。于本具体实施例中,感测流体电气特性的传感器可根据其 电气特性产生感测信号,并且,处理单元可4妻收此感测信号并根据 此感测信号判断触控感应装置的触控状态。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感测单元进一步包含第一导 电接点和第二导电接点。第 一导电接点设置于该流体中并且邻近该 第 一基材层,第二导电接点i殳置于该流体中并且邻近该第二基材 层。其中,该传感器藉由第一导电接点以及第二导电接点感测该流 体的该电气特性。在本实施例中,电气特性是该流体的等效阻抗。该第一基材层具有弹性,并且当一外力作用于该第一基材层时,该 第 一基材层能^^艮据该外力产生形变。该流体的几4可外形受到该第四 电荷的影响而变化为第 一 流体部分贴合该第 一介电层,以及第二流 体部分贴合该第二介电层。其中该第一 流体部分以及该第二流体4卩 分能改变一入射光源的行进方向。本发明的另 一方面在于4是供一种 触控感应组件,包含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驱动器和传感器。 第二基材层包含介电层以及导电层,并且第 一基材层以及第二基材 层限定一容置空间用以容纳一流体,该流体4妄触该介电层及/或该第
一基材层;驱动器用以提供至少一个第一电荷至该导电层,并且才是 供至少一个第二电荷至该流体,其中该第一电荷的极性与该第二电 荷相反;传感器包含至少一个感测单元,设置于该介电层上,并且 该至少 一个感测单元的其中之一4妾触该流体,用以感测该流体的电 气特性。当该触4空感应组fH妄受一外力并且该外力超过一外力阀4直 时,该第一基才才层压迫该流体,该流体的几4可外形改变,致〗吏该;危 体的该电气特性产生变化。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基材层由透明材料所制成,也可由 导电材料所制成。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电气特性是该流体的一等岁文阻抗。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传感器包含第一导电^妾点、第二导电4妻 点以及第三导电接点,并且该第一导电接点与第二导电接点之间的 距离大于该第二导电接点与该第三导电接点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才是供一种利用电湿岁丈应的触控感应装 置,可用以感测接触于触控感应装置上的外力大小。
才艮据一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触控感应装置包含触控感应组 件,并且触控感应组件进一步包含容置空间、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驱动器以及传感器。第二基材层具有介电层以及导电层。第 一基材层以及第二基材层可限定容置空间,容置空间是用以容纳流 体。驱动器可分别提供第一电荷以及第二电荷至导电层以及流体, 其中,第一电荷以及第二电荷的电荷极性相反。传感器包含至少一 感测单元,-没置于该介电层上,并且该至少一个感测单元的其中之 一才妄触该流体,用以感测流体的电气特性。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当触控感应组件#:外力4安压第一基材层并 且此外力超过一外力阀值时,第一基材层会形变并压迫流体,使流 体几何外形改变导致其电气特性产生变化。上述的电气特性改变, 可藉由感测单元感测到。
此夕卜,触控感应装置除了包含触控感应组件外,进一步包含处 理单元。于本具体实施例中,感测流体电气特性的传感器可根据其 电气特性产生感测信号,并且,处理单元可4妻收此感测信号并才艮据 此感测信号判断触控感应装置的触控状态。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基材层由透明材^j"所制成。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基材层由导电材^+所制成。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电气特性是该流体的等岁丈阻抗。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传感器包含第一导电4妻点、第二导电 接点以及第三导电接点,并且该第 一导电接点与该第二导电接点之 间的距离大于该第二导电接点与该第三导电接点之间的距离。关于 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 一步的了解。


图1A是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触控感应装置的示意图。
图IB是绘示才艮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指示单元4妄触触控感 应装置的示意图。
图2A是绘示才艮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触控感应装置的示意图。
图2B是绘示指示单元接触并施加外力于图2A的触控感应装 置的示意图。
图2C是绘示才艮据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触控感应装置的示意图。
图2D是纟会示指示单元接触并施加外力于图2C的触控感应装 置的示意图。
图2E是绘示指示单元4妄触并施加外力于图2C的触控感应装置 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3:触控感应装置 12、 32:处理单元 102、 302:第一基才才层 1022:第一介电层 1040:第二导电层 1000、 3000:流体 108、 308: 4专感器
10、 30:触控感应组件 100、 300:容置空间 1020:第一导电层 104、 304:第二基材层 1042:第二介电层 106、 306:驱动器1080、 3080、 3082、 3084:感测单元
140、 340:第一电荷
142、 342:第二电荷
144:第三电^t
2、 4:指示单元
20:第四电荷
Pl:第一流体部分
P2:第二流体部分
3040:导电层
3042:介电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1A,图1A是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触控感 应装置1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触控感应装置1包含触控感应 组件10以及处理单元12。触控感应组件10进一步包含容置空间 100、第一基材层102、第二基材层104、驱动器106以及传感器108。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基材层102包含第一导电层1020以 及第一介电层1022;第二基材层104则包含第二导电层1040以及 第二介电层1042。第一基材层102以及第二基材层104限定容置空 间100,并且容置空间100可容纳;克体1000,其中,第一介电层1022 以及第二介电层1042接触流体1000。请注意,在实际中,于容置 空间的侧面可"i殳置侧壁以防止流体外漏出容置空间而造成触控感 应装置损坏。此外,于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基材层102以及第二 基材层104是以透明材料制成,并且流体1000是透明且导电的流 体。然而,在实际中,第一基材层102以及第二基材层也可能以半 透明材料或不透明材料制成,并且流体1000也可能为半透明或不 透明。
传感器108具有感测单元1080,以感测流体1000的电气特性 并产生感测信号,于本具体实施例中,感测单元1080分别"i殳置于 第一介电层1022以及第二介电层1042上的导电接点,然而在实际中,感测单元的设置以及其数量是根据使用者或是设计者需求而决 定,而非受限于本具体实施例。
触控感应装置1进4于4喿作前,驱动器106可先4是供至少一个个 第一电荷140至第一导电层1020、至少一个个第二电荷142至第二 导电层1040以及至少一个个第三电荷144至流体1000。其中,第 一电荷140以及第二电荷142是正才及性,第三电荷144则为负才及性。 在实际中,第一电荷140与第二电荷142同才及性并且第三电荷144 与前述两者反极性即可。请注意,驱动器所提供第一电荷140、第 二电荷142以及第三电荷144的凄t量于实际应用中并不须与图A的 凄丈量相同,要看4吏用者或i殳计者需求而定。此外,在实际中,驱动 器106可进一步包含设置于流体内的驱动单元以提供电荷给流体,
藉由电湿效应,流体1000呈现如图1A的几4可外形,并且其几 何外形将会才艮据第一电荷140、第二电荷142以及第三电荷144的 相对l史量的变化而变化。
当指示单元2接近第一基材层102并且其距离小于或等于一阀 值时,指示单元2上所具有的第四电荷20可改变第一电荷140的 数量。请注意,此处的阀值是与第一基材层104的材料相关。若此 阀值为零,表示指示单元2需4妄触第一基材层102并且藉由传导方 式改变第一电荷140;另一方面,若此阀值不为零,表示指示单元 2可不4妄触第一基才才层102而藉由感应方式改变第一电^f 140。当 第一电荷140改变时,流体1000的几何外形产生变化,导致流体 1000的电气特性也随之产生变化。于本具体实施例中,流体1000 的电气特性是流体1000的等效阻抗。然而,在实际中,流体1000 的电气特性也可能是其它适当的性质。才艮据另一具体实施例,图1A的第一基材层102可以弹性材料 制成,当第 一基材层102受到外力时将会产生形变而压迫流体1000。 因此,当指示单元2^妄触第一基材层102时,对第一基材层102产 生压力并造成其形变,连带使流体1000的几何外形变化而导致其 电气特性产生随之变化。
传感器108是用以感测流体1000的电气特性。于本具体实施 例中,当流体1000的电气特性,即,其等效阻抗,产生变化时, 才艮据其电气特性可产生感测信号。然而,流体1000的电气特性在
指示单元2未接近触控感应装置1时,仍会受到外界干扰而产生些 孩吏变化,因此,在实际中,感测单元可"i殳定为感测到电气特性变化 超过一定程度时产生感测信号以避免噪声。举例而言,如图1B所 示,指示单元2接触触控感测装置1,致使流体1000的几何外形改 变为分别贴合于第一介电层1022以及第二介电层1042上的第一流 体部分Pl以及第二流体部分P2,两个感测单元1080之间感测到的 等效阻抗相当大,即,断^各状态。因此,传感器108可以才艮据感测 单元1080之间的通路状态或断路状态选择性地产生感测信号或是 产生不同的感测信号。
在实际中,上一具体实施例的触控感应装置l也可用以感测接 触压力。举例而言,若第 一基材层102为弹性材冲+并先控制流体1000 的几何外形变化如图1B所示的第一流体部分P1以及第二流体部分 P2,当指示单元2接触并施加压力于第一基材层102超过一程度时, 第一流体部分P1以及第二流体部分P2可互相4妻触致4吏传感器108 感测到的电性变化可判断第一基材层102形变程度,再进一步计算 出施加于第 一基材层102上的压力。
it匕外,处理单元12可用以4姿》1欠4专感器108所产生的感测〗言号, 并且才艮据感测信号判断触控感应装置1的触控状态。当触控结束后, 驱动器106可使第一电荷140、第二电荷142以及第三电荷144的数量回复,进而4吏流体1000的几何形状及电气特性恢复为未触控
前的状态。
上述触控感应装置,在实际中可更进一步包含多个触控感应组 件。藉由设置于各触控感应组件的传感器可分别感测各触控感应组 件的触控状态,因此,可以达到多点同时触控的功能。
上述具体实施例的触控过程,是因外界影响造成了电湿效应增 加,并且感测其流体电气特性变化以判断触控状态。藉由触控感应 装置本身设计,可利用开路/断路状态进行触控操作,或是搭配精密 感测单元量测流体不同几4可外形所造成的等步丈阻抗以进4亍触纟空才喿
作。然而,当指示单元所带有的电荷;f及性与触控感应装置的第一电 荷不同时,进行触控将会造成电湿效应的降低。为了保持触控的有 效感应,除了利用上述精密感测单元量测流体电气特性外,还可搭 配各种辅助-没计。
举例而言,利用具有特定电性的指示单元(如触控感应笔)取 代其它具有不特定电性的指示单元(如手指)进行触控,以确保进 行触控时可造成足以影响原电路状态的流体电气特性变化。此夕卜, 也可针对指示单元表面先设置感应校正区,此感应才史正区可于进行 触控操作前先测量指示单元表面的电荷极性以及数量,并根据所得 结果控制驱动器提供相应极性的电荷至触控感应装置,以确保进行 触控时可造成足以影响原电路状态的流体电气特性变化。
另一方面,当光源入射触控感应装置时,由于第一基材层、第 二基材层以及流体具有高透光度,光源可以通过触控感应装置。因 此,本发明的触控感应装置可4吏用于触控处理装置上,例如,4旦不 受限于,个人数字助理或是移动电话。此外,由于进行触控时流体 的几4可外形变化能改变光源的4于进方向,若指示单元离开触控感应 装置后流体仍保持触控时的几何外形,可令^f吏用者 见察出此部分与其它区域光源特性不同,进而使本发明的触控感应装置达到手写才反 的功能。
请参阅图2A,图2A是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触控感 应装置3的示意图。如图2A所示,触控感应装置3包含触控感应 组件30以及处理单元32。触控感应组件30进一步包含容置空间 300、第一基材层302、第二基材层304、驱动器306以及传感器308。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基材层304包含导电层3040以及介 电层3042。第一基材层302以及第二基材层304限定容置空间300, 并且,容置空间300可容纳流体3000,其中,介电层3042接触流 体3000。请注意,在实际中,于容置空间的侧面可i殳置侧壁以防止 流体外漏出容置空间而造成触控感应装置损坏。同样地,第一基材 层302以及第二基材层304是以透明材料制成,并且流体3000是 透明且导电的流体。
传感器308具有感测单元3080,以感测流体3000的电气特性 并产生感测信号,于本具体实施例中,感测单元3080是分别设置 于第一基材层302以及介电层3042的导电4妾点,然而在实际中, 感测单元的设置以及其数量是根据使用者或是设计者需求而决定, 而非受限于本具体实施例。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驱动器306可以4是供至少一个个第一电荷 340至导电层3040并且提供至少一个个第二电荷342至流体3000。 藉由电湿效应,流体3000可呈现如图2A的几何外形,此夕卜,驱动 器306通过改变被提供的第一电荷340以及第二电荷342的tt量可 以改变流体3000的几何外形。同样地,在实际中驱动器也可包含 设置于流体内的驱动单元,以提供电荷给流体。第一基材层302是由软性材料所构成,当有外力施加于第一基 材层302之上可令第一基材层302形变。请参阅图2B,图2B是绘 示指示单元4接触并施加外力于图2A的触控感应装置3的示意图。 如图2B所示,驱动器306 4是供第一电荷340以及第二电荷342致 使流体3000呈现如图显示的几何外形。指示单元4施加的外力超 过一外力阀值时,第 一基材层302产生的形变致使位于第 一基材层 302上的感测单元3080接触流体3000,因此传感器308感测其电
可用以,接收感测信号,并且根据感测信号判断触控感应装置的触控 状态。
根据第一基材层302的材料特性,可计算出其接受的外力与其 形变的相对关系。因此,藉由第一基材层302的材料特性,可以反 推出当处理单元32判断触控状态产生变化时(于本具体实施例中, 电路状态由断路状态改变成通路状态),第一基材层302受到指示 单元4的外力大小。更进一步地,藉由驱动器308控制流体3000 的几何外形,可间接控制本具体实施例的外力的外力阀值。
于实际应用中,第一基材层也可i殳计成具有导电层以及介电层 的结构。驱动器同时提供对应第一基材层的导电层、第二基材层的 导电层以及流体的电荷,致使流体形成分别贴合于第 一基材层的介 电层以及第二基材层的介电层上的两个流体部分。当第 一基材层被 指示单元按压,并且其按压的外力达到一外力阀值时,两个流体部 分将互相接触使得电路状态由断路状态改变成通路状态而被感测 单元感测,进而产生感测〗言号至处^里单元。
请一并参阅图2C、图2D以及图2E,图2C是绘示根据本发明 另一具体实施例的触控感应装置3的示意图;图2D是绘示指示单 元4接触并施加外力于图2C的触控感应装置3的示意图;图2E是 纟会示指示单元4 4妻触并施加外力于图2C的触控感应装置3的示意图。如图2C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与上一具体实施例不同处在于, 本具体实施例的传感器的感测单元3080、 3082以及3084均设置于 第二基材层304上,其余各部分与上述具体实施例相同,于此不再 赘述。请注意,为了图面整洁起见,于此并未绘示传感器、驱动器 以及处理单元。驱动器提供的第一电荷340以及第二电荷342的数 量使流体3000呈现如图显示的几何外形。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感测单元3082至感测单元3080的距离小 于感测单元3080至感测单元3084的距离。当指示单元4施加于第 一基材层302的外力超过第一外力阀值时,第一基材层302会压迫 流体3000并JM吏流体3000 4妾触感测单元3082,如图2D所示。此 时传感器可感测到感测单元3080与感测单元3082间的电3各状态由 原本的断路状态改变成通路状态,进而产生感测信号至处理单元。
更进一步地,当指示单元4加大其施加的外力而超过第二外力 阀^f直时,第一基材层302会进一步压迫流体3000并JM吏流体3000 才妻触感测单元3084,如图2E所示。此时传感器可感测到感测单元 3080与感测单元3084间的电^各状态由原本的断^各状态改变成通^各 状态,进而产生感测信号至处理单元。
在实际中,可i殳置多个感测单元于第二基材层上,流体4妄触这 些感测单元的其中之一(定义为第一感测单元)并且不与其它感测 单元(定义为第二感测单元)*接触,此外,各第二感测单元与第一 感测单元间分别相隔不同的距离。当指示单元接触并按压第 一基材 层时,流体被压迫而可能接触第二感测单元,致〗吏第一感测单元与
第 一感测单元导通的最远第二单元或是通路状态的数量,能判断指 示单元施加于第 一基材层上的外力大小。如上所述,当流体受压迫而4姿触一第二感测单元造成一个通路
状态时,表示指示单元施加的外力超过该第二感测单元所对应的第 一外力阀值或是第二外力阀值,因此才艮据与第一感测单元导通的最 远第二单元或是通3各状态的凄t量,可判断外力介于两个不同外力阀 值之间,藉以推定其外力大小。请注意,第二感测单元所对应的外 力阀值可根据第 一基材层的材料特性、第 一感测单元与第二感测单 元之间的距离、流体特性以及流体的体积等参数来决定。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的触控感应装置以及触控感应组件是 藉由接触物上的电荷状态改变触控感应装置以及触控感应组件原 有的电荷状态,利用电湿效应致-使其中的流体的几4可外形以及电气 特性改变,再经由量测流体电气特性而判断其触控状态。由于其结 构均可4吏用透明材津+ ,因此触控感应装置以及触控感应组件本身具 有高透光度。此外,触控感应装置可包含多个触控感应组件,以实 现多点触控的功能。另一方面,藉由给予触控感应组件的电荷状态 不同,触控感应装置也可测量施加于触控感应组件的外力的功能。
通过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 明的特4正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4交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 明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 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的专利范围的范畴内。因此,本发明 所申请的专利范围的范畴应该冲艮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 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感应组件,包含第一基材层,包含第一介电层以及第一导电层;第二基材层,包含第二介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并且所述第一基材层以及第二基材层限定一容置空间用以容纳流体,所述流体接触所述第一介电层及/或所述第二介电层;驱动器,用以提供至少一个第一电荷至所述第一导电层,提供至少一个第二电荷至所述第二导电层,并且提供至少一个第三电荷至所述流体,其中所述第一电荷的极性与所述第二电荷相同且与所述第三电荷相反;以及传感器,包含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的感测单元,用以感测所述流体的电气特性;其中这些第一电荷、这些第二电荷以及这些第三电荷决定所述流体的几何外形;其中当带有至少一个第四电荷的指示单元与所述第一基材层之间的距离小于一阀值时,这些第四电荷改变这些第一电荷,进而改变所述流体的几何外形,致使所述流体的所述电气特性产生变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感测 单元进一步包含第一导电4妾点,i殳置于所述流体中并且邻近所述第一基 材层;以及第二导电接点,设置于所述流体中并且邻近所述第二基 材层;其中,所述传感器藉由所述第一导电4妄点以及所述第二 导电4妻点感测所述流体的所述电气特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组件,其中所迷电气特性是所 述流体的一等效阻抗。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基材层具 有弹性,并且当一外力作用于所述第一基材层时,所述第一基 材层能根据所述外力产生形变。
5. —种触控感应装置,用于一触控处理装置,所迷触控感应装置 包含第一基材层,包含第一介电层以及第一导电层;第二基材层,包含第二介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并且所 述第 一基材层以及第二基材层限定一容置空间用以容纳流体, 所述流体4妻触所述第一介电层及/或所述第二介电层;驱动器,用以4是供至少一个第一电荷至所述第一导电层, 提供至少一个二电荷至所述第二导电层,并且提供至少一个第 三电荷至所述流体,其中所述第 一 电荷的性与所迷第二电荷 相同且与所述第三电荷相反;传感器,包含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的感测单 元,用以感测所述流体的电气特性;以及处理单元,用以接收所述感测信号,并且才艮据所述感测 信号判断所述触控感应装置的触控状态;其中这些第一电荷、这些第二电荷以及这些第三电荷决 定所述流体的几何外形;其中当带有至少一个第四电荷的指示 单元与所述第一基材层之间的3巨离小于一阀值时,这些第四电荷改变这些第一电荷,进而改变所述流体的几何外形,致<吏所 述流体的所述电气特性产生变化。
6. 4艮据4又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感应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感测 单元进一步包含第一导电4妻点,i殳置于所述流体中并且邻近所述第一基 材层;以及第二导电接点,i殳置于所述流体中并且邻近所述第二基 材层;其中,所述传感器藉由所述第一导电接点以及所述第二 导电接点感测所述流体的所述电气特性。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感应装置,其中所迷电气特性是所 述流体的等效阻抗。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感应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基材层具 有弹性,并且当一外力作用于所述第一基材层时,所述第一基 材层能根据所述外力产生形变。
9. 一种触控感应组件,包含 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所述第二基材层包含介电层以及导电层, 并且所述第一基材层以及所述第二基材层限定一容置空间用 以容纳流体,所述流体接触所述介电层及/或所述第一基材层;驱动器,用以提供至少一个第一电荷至所述导电层,并 且提供至少一个第二电荷至所述流体,其中所述第一电荷的极 性与所述第二电荷相反;以及传感器,包含至少一个测单元,设置于所述介电层上, 并且所述至少 一个感测单元的其中之一4妄触所述;充体,用以感测所述流体的电气特性;其中,当所述触控感应组件4妾受一外力并且所述外力超 过一外力阀值时,所述第一基材层压迫所述流体,所述流体的 几何外形改变,致〗吏所述流体的所述电气特性产生变化。
10.—种触控感应装置,用于一触控处理装置,所述触控感应装置 包含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所述第二基材层包含介电层以及导电层, 并且所述第 一基材层以及所述第二基材层限定一容置空间用 以容纳流体,所述流体接触所述介电层及/或所述第 一基材层;驱动器,用以l是供至少一个第一电荷至所述导电层,并 且l是供至少 一 个第二电荷至所述流体,其中所述第 一 电荷的扨^ 性与所述第二电荷相反;传感器,包含至少一个感测单元,i殳置于所述介电层上, 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感测单元的其中之一接触所述流体,用以感 测所述流体的电气特性;以及处理单元,用以接收所述感测信号,并且根据所述感测 信号判断所述触控感应装置的触控状态;其中,当所述触控感应组件接受一外力并且所述外力超 过一外力阀〗直时,所述第一基材层压迫所迷流体,所述;克体的 几1"可外形改变,致4吏所述流体的所述电气特性产生变化。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露一种触控感应组件,其包含一容置空间、一第一基材层、一第二基材层、一驱动器以及一传感器。该第一基材层以及该第二基材层定义该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用以容纳一流体。该驱动器能提供电荷至该第一基材层的一第一导电层、该第二基材层的一第二导电层以及该流体。该传感器能感测该流体的电气特性。当一指示单元接近该触控感应组件并影响该等电荷时,该流体的几何外形产生变化,致使其电气特性产生变化。
文档编号G02B26/02GK101556515SQ20081008989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8日
发明者周忠诚, 徐嘉宏, 威 王, 陈进勇 申请人: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