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支撑装置的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599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支撑装置的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背板,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块的背板,适用于显示 器,例如是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图1绘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块100的剖视图。该背光模块ioo,适用于一 液晶显示器,包括第一板102、第二板104、多个灯管106以及多个锁附于该 第二板104的铜柱108。该第二板104上设有多个螺纹贯孔,每个铜柱108 — 端的螺纹分别锁在每一螺纹贯孔110中,另一端具有一内螺纹开孔112。当安 装该背光模块100时,是通过该铜柱108的螺纹开孔112将该背光模块100 锁在一显示系统的支架(未图示)上。由于该背光模块ioo未设置支撑装置来提 供该灯管的支持以及散热,致使该显示系统的灯管106不稳固而且散热不良。 其次,该铜柱108的--端穿过第二板104并且锁在第二板104,其中铜柱108 锁紧的作用力来自于该铜柱108与第二板104厚度的接触面积。由于第二板 104的厚度较薄,该铜柱一端的螺纹长度与第二板104之间的接触面积太小, 导致该铜柱108的抗扭能力减弱。图2绘示现有技术中另一背光模块200的剖视图。该背光模块200包括第 一板202、第二板204、多个灯管206以及设置于该第二板204上的多个冲压 凸包208,每一冲压凸包208设有一螺纹贯孔210。当安装该背光模块200时, 是通过螺丝212锁附于该冲压凸包208的螺纹贯孔210,以使该背光模块200 锁在一显示系统的支架214上。由于该背光模块200未设置支撑装置来提供该 灯管的支持以及散热,致使该显示系统的灯管106不稳固而且散热不良。其次, 螺丝212穿过冲压凸包208并且锁在第二板204,其中螺丝212锁紧的作用力 来自于每一螺丝与第二板204厚度的接触面积。由于第二板204的厚度较薄, 该螺丝212的螺纹长度与第二板204之间的接触面积太小,导致该铜柱108 的抗扭能力减弱。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背光模块的背板进行改良。 发明内容本发明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支撑装置的背光模块,适用于液晶显示 器,利用该支撑装置支撑该背光模块的灯管。本发明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支撑装置的背光模块,适用于液晶显示 器,藉由该支撑装置的通风孔使该灯管产生的热量发散至背光模块的外部。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支撑装置的背光模块,藉由增加螺丝与 该背光模块的凸型结构的接触面积,以提高背板的抗扭力能力,并且避免因为 凸型结构以及支撑装置而使背光模块的整体厚度变大。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支撑装置的背光模块,主要包括第 一板、第二板、多个凸型结构以及支撑装置。第二板连接于该第一板,该第一 板与该第二板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用以容纳多个光源。多个凸型结构设置于 该第二板上且由该第二板延伸至该容纳空间,每一凸型结构具有一凹型区域, 藉由多个固定组件分别锁固于该些凹型区域,以固定该背光模块。支撑装置设置于该第二板上,由该第二板延伸至该容纳空间,用以支撑该 些光源,使灯管的稳固地设置于该背光模块。该支撑装置包括多个支撑座以及 多个连接部。多个支撑座凸出于该第二板向该些光源方向延伸,用以支撑该些 光源,多个连接部,设置于该些支撑座之间,用以连接该些支撑座,例如是两 个支撑座之间以连接部连结在一起。在--实施例中,每一支撑座具有至少一第一通风孔以及至少一第二通风 孔,以使该光源产生的热量经由该第一通风孔以及第二通风孔发散至该第二板 的外部,以使灯管的工作温度处于稳定而不会有过热的状态。此外,每一支撑 座密合于该第二板,可避免漏光以及辅助固定该支撑装置于该第二板上。在-一实施例中,当每一该些支撑座接触于该光源,可利用热传导方式将热 量经由支撑座排出背光模块之外,并且利用该支撑装置的支撑座支撑该光源。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该支撑座接近于该光源,可利用热对流方式将热量经由该 第一通风孔以及第二通风孔排出背光模块之外。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的支撑座具有平面构形,用以固定灯管,且同一根灯管两侧面由多个支撑座支撑。此外,支撑座亦可为斜切面、v型切面、圆弧凸面、圆弧凹面或是任意构形面,以使支撑座有效地支撑该灯管。支撑座设置于灯管 的下方以支撑灯管或是设置于灯管的两侧,以支撑固定该灯管。在另 -实施例 中,本发明的支撑座还可由该第二板延伸穿过该容纳空间至该第一板用以支撑 第一板,以保持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的容纳空间,以防止灯管受挤压而被破裂。 根据上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支撑装置的背光模块,利用该支撑装置支 撑该灯管,并且藉由该支撑装置的通风孔使该灯管产生的热量发散至背光模块 的外部,使该灯管的工作温度处于稳定状态。


图1绘示现有技术的一背光模块的剖视图; 图2绘示现有技术另一背光模块的剖视图;图3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支撑装置的背光模块的剖视图; 图4是依据本发明图3中该支撑装置的俯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200背光模块102、202 第一板104、204 第二板106、206灯管108铜柱110、210 螺纹贯^208凸包212螺丝214支架300支撑装置302背光模块304第--板306第二板308凸型结构310容纳空间312光源314凹型区域316支撑座318连接部320a第一通风孔320b第二通风孔322固定组件324螺纹衬套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3,其依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支撑装置300的背光模块302的剖视图。该背光模块302包括第一板304、第二板306(或称为结构板)、多个凸 型结构308以及支撑装置300。第二板306连接于该第一板304,该第一板304 与该第二板306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310,用以容纳多个光源312。在一实施 例中,该第一板304例如是扩散板、偏光板或是其组合。多个凸型结构308 设置于该第二板306上且由该第二板306延伸至该容纳空间310,每一凸型结 构308具有一凹型区域314,藉由多个固定组件322分别锁固于该些凹型区域 314,以固定该背光模块302。支撑装置300设置于该第二板306上,由该第二板306延伸至该容纳空间 310,用以支撑该些光源312,使灯管的稳固地设置于该背光模块302。该支撑 装置300包括多个支撑座316以及多个连接部318。多个支撑座316凸出于该 第二板306向该些光源312方向延伸,用以支撑该些光源312,多个连接部318 设置于该支撑座316之间,用以连接该支撑座316,例如是两个支撑座316之 间通过一连接部318连结在一起。每一支撑座316具有至少一第 -通风孔320a以及至少一第二通风孔320b, 以使该光源312产生的热量经由该第一通风孔320a以及第二通风孔320b发散 至该第二板306的外部,以使灯管312的工作温度处于稳定而不会有过热的状 态。此外,每一支撑座316密合于该第二板306,可避免漏光以及辅助固定该 支撑装置300于该第二板306上。在一实施例中,当该支撑座316接触于该光 源312,可利用热传导方式将热量经由支撑座316排出背光模块302之外,并 且利用该支撑装置300的支撑座316支撑该光源312。在另一实施例中,当该 支撑座316接近于该光源312,可利用热对流方式将热量经由该第一通风孔 320a以及第二通风孔320b排出背光模块302之外。应注意的是,当支撑座316 接触于该光源312,更可利用该第一通风孔320a以及第二通风孔320b以热对 流方式将热量发散至该第二板306的外部。且该第一通风孔320a以及第二通 风孔320b可设置于支撑座316的任意位置,以有效排除灯管312产生的热量。本发明的支撑装置300的支撑座316具有平面构形,用以固定灯管,且同 一根灯管312两侧面由多个支撑座316支撑。此外,支撑座316亦可为斜切面、 V型切面、圆弧凸面、圆弧凹面或是任意构形面,以使支撑座316有效地支撑 该灯管312。支撑座316设置于灯管312的下方以支撑灯管312,或是设置于 灯管312的两侧,以支撑固定该灯管312。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支撑座316更可由该第二板延伸穿过该容纳空间至第一板用以支撑第一板304,以保 持第一板304与第二板306之间的容纳空间310,以防止灯管312受挤压而被 破裂。在一实施例中,每一凹型区域314为一开孔,且每-固定组件322为一螺 丝,藉由该螺丝锁附于该开孔中,使该支撑装置300固定于该第二板306上并 且固定该背光模块302,使得该开孔的内表面与该螺丝形成完全接触的状态, 提高背板的抗扭能力。该固定组件322亦可为铜柱或是其它型式的固定组件, 例如螺栓。该支撑装置300还包括多个螺纹衬套324,每一螺纹衬套324配接 于每一开孔314,藉由该螺丝或是铜柱锁附于该螺纹衬套324中,使螺纹衬套 324受螺丝或铜柱撑开,让螺纹衬套324与开孔314内壁紧密贴合,使该支撑 装置300固定于该第二板306上并且固定该背光模块300。进一步使该螺纹衬 套324的内表面与该螺丝形成完全接触的状态,提高抗扭力。在另一实施例中, 当未使用螺纹衬套324,以螺丝锁附于该开孔中时利用该螺丝形成螺纹,使该 开孔的内表面与该螺丝形成完全接触的状态,例如若第二板306为塑料材料 时,当螺丝锁附于该开孔中时利用该螺丝在开孔内形成螺纹。在一实施例中,每一凸型结构308系为任意几何外形的一实心结构,亦即 该实心结构的剖面形状为任意的形状,使来自光源的导光效果较佳,剖面形状 例如是三角形、梯形以及圆弧形。继续参考图3,每个凸型结构308位于第二板306的内侧,亦即以第二板 306为基准面,凸型结构308位于多个灯管312的相同侧。安装该背光模块302 时,主要是通过每个凸型结构308的螺纹开孔314将该背光模块302锁在一显 示系统的支架326上,由于每个凸型结构308由第二板306向内延伸,因此该 背光模块302的整体厚度等于第一板304与第二板306之间所形成的厚度,所 以安装后的显示系统因为该背光模块302的厚度不变,以避免因为凸型结构 308而使背光模块302的整体厚度变大。参考图3以及图4,图4为依据本发明图3中该支撑装置300的俯视图。 在一实施例中,该支撑座316、该连接部318以及该螺纹衬套324为一体成型。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支撑座316以及该连接部318为一体成型。该支撑装置 300的材质为金属材料或是易散热的材质,以提高灯管312散热效果,使背光 模块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该支撑装置300的每一该支撑座316位下容纳空间310内且凸出于第二板306向灯管312方向延伸,亦即以第二板306为基准面, 支撑座316位于多个灯管312的相同侧。安装该背光模块302时,主要是通过 每个凸型结构308的螺纹开孔314将该支撑装置300锁在一显示系统的支架 326以及第二板306上。由于支撑装置300由第二板306向内延伸,因此该背 光模块302的整体厚度等于第一板304与第二板306之间所形成的厚度,所以 安装后的显示系统因为该背光模块302的厚度不变,以避免因为凸型结构308 以及支撑装置300而使背光模块302的整体厚度变大。根据上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支撑装置的背光模块,利用该支撑装置支 撑该背光模块的灯管,并且藉由该支撑装置的通风孔使该灯管产生的热量发散 至背光模块的外部。此外,本发明的具有支撑装置的背光模块提高背板的抗扭 能力,并且避免背光模块的整体厚度变大。虽然本发明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 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 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 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板;一第二板,连接于该第一板,该第一板与该第二板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用以容纳多个光源;以及多个凸型结构,设置于该第二板上且由该第二板延伸至该容纳空间,每一该些凸型结构具有一凹型区域,藉由多个固定组件分别锁固于该些凹型区域,以固定该背光模块;以及一支撑装置,设置于该第二板上,由该第二板延伸至该容纳空间,用以支撑该些光源。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装置包括 多个支撑座,凸出于该第二板向该些光源方向延伸,用以支撑固定该些光源;以及多个连接部,设置于该些支撑座之间,用以连接该些支撑座。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支撑座具有至 少一第一通风孔以及至少一第二通风孔,以使该些光源产生的热量发散至该第 二板的外部。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支撑座的构形 是选自于平面、斜切面、V型切面、圆弧凸面以及圆弧凹面所组成的族群之一。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支撑座用以支撑 该第一板,以保持该第一板与该第二板之间的该容纳空间。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支撑座对应设置于 该些光源的下方,以将该些光源支撑固定。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支撑座对应设置于 该些光源的两侧,以将该些光源支撑固定。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支撑座密合于 该第二板。
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凹型区域为一 开孔。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固定组件为一 螺丝,藉由该螺丝锁附于该开孔中,使该支撑装置固定于该第二板上并且固定 该背光模块。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装置还包括多个螺纹衬套,每一该些螺纹衬套配接于每一该些开孔,藉由该螺丝锁附于该螺 纹衬套中,使该支撑装置固定于该第二板上并且固定该背光模块。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支撑座、该些连 接部以及该些螺纹衬套为一体成型。
1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支撑座以及该些连 接部为一体成型。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装置的材质为金 属材料。
15. —种背光模块,适用于一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包括 一结构板,具有一容纳空间,用以容纳多个光源;多个凸型结构,设置于该结构板上,每一该些凸型结构具有一凹型区域, 用以固定该背光模块;以及一支撑装置,设置于该结构板上且由该结构板延伸至该容纳空间,用以支 撑该些光源。
16.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装置包括 多个支撑座,凸出于该结构板向该些光源方向延伸,用以支撑固定该些光源;以及多个连接部,设置于该些支撑座之间,用以连接该些支撑座。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支撑座具有 至少一第一通风孔以及至少一第二通风孔,以使该些光源产生的热量发散至该 结构板的外部。
18.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支撑座的构 形是选自于平面、斜切面、V型切面、圆弧凸面以及圆弧凹面所组成的族群之
19.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支撑座用以支 撑该第一板,以保持该第一板与该第二板之间的该容纳空间。
20.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支撑座对应设置 于该些光源的下方,以将该些光源支撑固定。
21.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支撑座对应设置 于该些光源下方的两侧,以将该些光源支撑固定。
22.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支撑座密合 于该结构板。
23.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凹型区域为 一开孔。
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固定组件为 一螺丝,藉由该螺丝锁附于该开孔中,使该支撑装置固定于该第二板上并且固 定该背光模块。
25.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装置更包括多 个螺纹衬套,每一该些螺纹衬套配接于每一该些开孔,藉由该螺丝锁附于该螺 纹衬套中,使该支撑装置固定于该第二板上并且固定该背光模块。
26.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支撑座、该些连 接部以及该些螺纹衬套为一体成型。
2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支撑座以及该些 连接部为一体成型。
28.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装置的材质为 金属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支撑装置的背光模块,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多个凸型结构以及支撑装置。第二板连接于该第一板,该第一板与该第二板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用以容纳多个光源。多个凸型结构设置于该第二板上且由该第二板延伸至该容纳空间,每一凸型结构具有一凹型区域,藉由多个固定组件分别锁固于该些凹型区域,以固定该背光模块。支撑装置连接于该第二板,由该第二板延伸至该容纳空间,用以支撑该些光源,并且使该光源产生的热量发散至该第二板的外部。
文档编号G02F1/1335GK101251681SQ200810089919
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9日
发明者王宏进, 郭晓文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