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背光模块的背板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600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背光模块的背板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的背板总成;特别是一种有助 于热传导的背板总成。
背景技术
由于光电技术的不断进歩及影像显示技术的数字化,各类显示器在日常生 活中随处可见;其中,液晶显示器因为具有高画质、轻薄、低消耗功率、无辐 射等优点,因此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并已逐渐取代传统阴极射线管 显示器,成为显示器市场中的主流。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如图1A及图1B所示,其中图1B为沿图1A中A-A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背光模块i包含一背板ir、 一光源装置12、--点灯器(Inverter) 13及一绝缘垫15。光源装置12设置于背板11的正面,而绝 缘垫15局部设置于背板11的背面上。点灯器13相对于光源装置12设置于背 板11的背面、绝缘垫15之上,并与光源装置]2电性连接。为了使液晶显示器呈现更佳的显示效果,市面上的液晶显示器通常朝向采 用更高亮度的光源来达成。然而,若采用高亮度的光源装置12,其在使用过 程所产生的热亦会增加,且点灯器13在运作时,本身亦因为使用高电流及高 电压,而产生一定热量。
为将背光模块l内部的热导出,现有的背板ll通常采用金属材质,并以 一体成型的方式冲压而成,以企图提升背光模块l的整体散热效果。但由于点 灯器13与部分光源装置12通常重叠设置,双方同时发热将会导致背光模块1 的局部区域产生高温。举例而言,局部来自光源装置12的高热,经由背板ll 吸热后,因为绝缘垫15与背板11直接接触,故进而将热传导至点灯器13。 加上点灯器13本身亦会发热,此区域将形成局部高温而影响其效能,甚至导 致其无法正常运作。而且,此种组件之间的叠置现象,亦会增加用料以及产品 的整体重量,而不利于产品朝向轻薄化的趋势。有鉴于此,提供一具有较佳散热效果及轻量化的背板总成,乃为此一业界 亟待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一背光模块的背板总成,适可隔绝光源 装置及点灯器之间的热传导,且帮助光源装置所产生的热能,能均匀分布并朝 向较有利的方向驱散,避免热集中,进而使点灯器及光源装置正常运作。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一背光模块的背板总成,是将局部背 板以较轻的绝热材料制成,以在提升散热效果的同时,可同时省却不必要的用 料并减轻重量,进而降低成本,使背光模块朝向薄型化的方向发展,提升产品 竞争力。本发明所揭露的背板总成包含一第一板体及一第二板体,其中该第二板体 的侧缘与该第一板体的侧缘接合,以形成一实质上连续的板体,且该第二板体的热传导系数小iH亥第一板体的热传导系数。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以较佳实 施例配合所附图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A为习知背光模块的平面示意图;图1B为现有背光模块沿A-A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图2A为本发明背光模块的平面示意图;以及图2B为本发明背光模块沿B-B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背光模块 1112 光源装置 1315 绝缘垫 221 背板总成 211 212第二板体 21322 光源装置 23背板点灯器背光模块第一板体接合装置点灯器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2A及图2B,其中图2B为沿图2A中B-B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本发明的背光模块2至少包含一背板总成21、 -光源装置22及一点灯器 (inverter) 23,其中光源装置22及点灯器23,实质上由背板总成21所隔离。 更明确而言,为改善现有背光模块经由背板将光源装置所产生的高热传导至点 灯器、进而产生局部高温及影响点灯器运作等缺点,本发明的背板总成21藉 由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热传导系数的材料,以隔绝光源装置22所产生的高热 不传导至点灯器23,且仍可维持光源装置22散热。其中,本发明的光源装置 22可为冷阴极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或发光二极管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所构成,或者,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亦可 运用其它光源作为替代,皆可应用本发明的背板总成21,来达到有效隔绝及 散热的目的,光源装置22的选择在此不做限制。背板总成21包含第一板体211及第二板体212,其中第--板体211及第 二板体212各具有一侧缘,第二板体212的侧缘与第一板体211的侧缘适可彼 此对应接合,以形成一连续的板体,即形成本发明的背板总成21。本发明的 特征在于,第二板体212的热传导系数小于第一板体211的热传导系数。其中, 光源装置22与点灯器23对应于第二板体212的二侧对立设置,使光源装置 22所产生的高热,可藉由第二板体212有效地加以隔绝。此高热可藉由具有 较高热传导系数的第一板体211快速地向外传导,以帮助光源装置22散热, 进而使点灯器23不受高热影响而正常运作,让光源装置22能均匀发光。由于第一板体211采用具有较高热传导系数的材料,因此可由金属材料所 制成。较佳地,第一板体211的材料可选自镀锌钢材、铝、铝合金及其组合所 成的群组。而第二板体212采用具有较低热传导系数的材料,因此可由非金属 材料所制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板体212可由一塑料材料所制成,且较佳地 选自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copolymer, ABS)及其组合所成的群组。于此情况下,因第 二板体212的材料亦同时属于不导电的材料,因此更可同时省却现有绝缘垫的 设置,而仍可与点灯器23绝缘,无漏电之虞。为确保藉由侧缘相互接合的第一板体211及第二板体212可彼此固定,本 发明的背板总成21还包含一接合装置21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211的侧缘与第二板体212的侧缘至少局部重叠,且接合装置213可具有一阳性装置 及与阳性装置配合固定的一阴性装置,藉由该阳性装置及阴性装置,使第-一板 体211及第二板体相互固定。更明确而言,上述阴性装置可为贯穿于第 -板体 211及第二板体212侧缘相互重叠部分的多个贯穿孔,而阳性装置则可为螺丝、 铆钉或其组合,穿设于上述贯穿孔,以接合第一板体211及第二板体212。于 其它实施样态中,接合装置213并不仅限于上述以螺合、铆合等方式固定第一 板体211与第二板体212,亦可将阳性装置及阴性装置分别形成于第一板体211 及第二板体212的侧缘,以使第一板体211及第二板体212可直接相互卡合; 或者,利用例如黏胶或热熔胶等材料粘合第一板体211及第二板体212。上述 方式皆可达到固定第一板体211及第二板体212的目的,因此前述的接合方式 仅用以例举,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在此技术领域中具有通 常知识者当可轻易思及其它等效的固定方式。藉由上述揭露,本发明的背板总成可隔绝光源装置及点灯器之间的热传 导,使热能均匀地扩散,同时省却不必要的用料,进而降低成本,并使背光模 块薄型化与轻量化。虽然本发明己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不 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 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 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一背光模块的背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板体,具有一侧缘;以及一第二板体,具有一侧缘;该第二板体的该侧缘与该第一板体的该侧缘接合,以形成一连续的板体,其中该第二板体的热传导系数小于该第一板体的热传导系数。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板体由一金属材料 所制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材料选自下列群组 镀锌钢材、铝、铝合金及其组合。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板体由一非金属材 料所制成。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板体由一塑料材料 所制成。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塑料材料选自下列群组:.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b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copolymer, ABS)及其组合。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接合装置,用以 固定该第一板体的该侧缘与该第二板体的该侧缘。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板体的该侧缘与该 第二板体的该侧缘至少局部重叠。.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该接合装置具有一阳性装 置及与该阳性装置配合固定的一阴性装置。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该阴性装置形成于该第 -一板体及该第二板体的该等侧缘,该阳性装置是穿过该阴性装置而接合。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该阳性装置选自下列群 组螺丝、铆钉及其组合。
12.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该阳性装置及该阴性装 置分别形成于该第一板体的该侧缘及该第二板体的该侧缘上,使该第一板体与该第二板体适可藉由该阳性装置与该阴性装置相互卡合。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板体的该侧缘与 该第一板体的该侧缘是以黏胶及热熔胶的其中之一进行接合。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另包含 一光 源装置及一点灯器;该光源装置及该点灯器,实质上由该背板总成所隔离,且 关于该第二板体相互对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一背光模块的背板总成,包含一第一板体及一第二板体,其中该第二板体的侧缘与该第一板体的侧缘接合,以形成一实质上连续的板体,且该第二板体的热传导系数系小于该第一板体的热传导系数。藉此,第二板体适可隔绝设置于第二板体的相对二侧的光源装置及点灯器之间的热传导。
文档编号G02F1/133GK101251682SQ200810089920
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9日
发明者林明干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