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960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在计算机、手机领域得到了普遍应用, 而在电视、测量显示领域的应用也在迅速发展壮大中。由于液晶显示面板本 身不具有发光特性,因此,必须在液晶显示面板上加上一个背光源,才能 达到显示效果。背光源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光学用膜片和塑胶框等部分 组成。依光源分布位置不同,分为侧光式和直下式。作为液晶显示的背光 源,为了确保显示画面的质量,它应具有亮度高、发光均匀、照明角度大、 可调、高效率、低功耗、寿命长、轻且薄等性能。因此,背光源是液晶显 示装置中的关键零部件。
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如图l所示,该装置主要由导光板l、背光灯2、反 射膜3,光学膜材4组成。其中,该导光板l包括一入光面14, 一出光面ll, 其余面均贴反射膜3,光学膜材4为扩散膜。背光灯2发出的光线从入光面 14射入导光板,导光板l引导光线的传输方向,而后光线从出光面ll射出。 导光板l可以对光纤的传输方向进行引导,进而提高面光源的亮度和均匀性。
大尺寸导光板主要是通过射出成型制成,但是,导光板的尺寸越大,射 出成型越困难,并且在后续工作导光板切割,导光板剖光及网点的印刷时也 比较困难。开发大尺寸射出成型及其余设备亦需要较高成本。并且,由于导 光板尺寸较大,当光源仅设置于导光板的側面时,远离设置有光源的侧面的 导光板部分的辉度^f艮难与靠近设置有光源的侧面的导光板部分的辉度一致。
3从而造成面光源的亮度较低,均匀性较差,无法满足大尺寸成型需求。
另外,光源仅设置于导光板的侧面时,对于目前在直下式背光源中普遍 应用的区域控制技术难以实现,导致画面的对比度无法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降低了画面显示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有效解决现有大尺寸导光板不 易成型、加工、印刷的缺陷,并解决了大尺寸导光板发光均一性不好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多 个导光板和多个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侧面的背光灯,所述背光^^莫组由多个设置
有所述背光灯的所述导光板拼接而成;各个所述导光板一侧切有沟槽,所述 背光灯置于所述沟槽中;所述导光板底面有网点印刷;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 面和出光面,所述导光板除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外的其余面均贴有反射 膜;在拼接而成的所述多个导光板的所述出光面上方放置有光学膜材;所述 光学膜材包括扩散膜、棱镜膜、增亮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背光模组,通过一个侧面设置有背光灯的多个 导光板拼接在一起,避免了大尺寸导光板的成型困难,并在除导光板入光面 和出光面的其余面贴有反射膜,提高了背光模组的亮度,还在导光板上设置 有光学膜材使从导光板射出的光更加均匀。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现有技术背光模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局部布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局部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l-导光卡反; 4-光学膜材 13-侧面;
2-背光灯; 11-出光面; 14一入光面;
3-反射膜; 12-底面; 15-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局部布局示意图,如图2,本实用新型背 光模组由多个导光板1拼接而成,在每个导光板1的侧面均设置有背光灯, 使得最终出射的光亮度高,避免了大尺寸背光板成型和后续工作的困难,并 且使得区域控制技术在侧光式背光源中得以应用。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局部剖面图,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背 光模组包括导光板l、背光灯2、反射膜3,导光板l包括出光面ll、底面 12、侧面13和入光面14,在导光板的一个侧面13切一沟槽15,背光灯2力文 置沟槽15中,使光线射向与导光板1相邻的另一导光板,在导光板1的底面 12做网点印刷,使从入光面14入射的光线均匀的从出光面ll射出。在除导 光板入光面14和出光面11的其余面都贴有反射膜3,使得进入导光板1的 光线不会从导光板l的其他面射出空气,最终从出光面ll射出,出光面ll 上方设置有的光学膜材4,光学膜材4包括扩散膜、棱镜膜、增亮膜,可以 使用其中任意一种或两种、三种的组合,增亮膜一般使用偏振的增亮膜 (DBEF),经过光学膜材4的再次混光,得到高亮度、均匀的光线。背光灯2 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ED),也可以为冷阴极荧光管(CCFL) ,CCFL的长度和 数量可以根据导光板1的沟槽15的长度设定,也可以多个并列导光板的沟槽 共用一个CCFL。处在边缘处的导光板设有的沟槽中的背光源是入射到与它邻 接的导光板中的,其沟槽的相对面可以贴有射入其中的背光源,为该导光板 提供光源。另外,如图2中所示的多个导光板1的拼接处的反射膜3可以仅 保留一层。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每个导光板的一个侧面设置有背光灯,提高了背光模组的亮度,解决了背光灯设置在大尺寸导光板一侧时,光线很难达到离背光 灯较远的地方,导致亮度不高,均匀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工作时,从一个导光板沟槽中的背光灯射出的光线 进入相邻的导光板的入光面,经过进入光线的导光板的底面的网点设计和反 射膜的作用,将入射或反射到底面的光线进行反射,侧面的反射膜将入射或 反射到侧面的光线进行反射,最终射出出光面,经过出光面上的光学膜材的 再次混光,得到高亮度、均匀的光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背光模组,通过在每个导光板侧面设置背光 灯,在除导光板入光面和出光面的其余面均贴有反射膜,再将多个导光板 拼接在一起,在导光板上设置有光学膜材,使得从导光板射出的光亮度高, 均匀性好,并且使得区域控制技术在侧光式背光源中得以应用。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 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多个导光板和多个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侧面的背光灯,所述背光模组由多个设置有所述背光灯的所述导光板拼接而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导光板一 側切有沟槽,所述背光灯置于所述沟槽中。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底面有 网点印刷。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入 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导光板除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外的其余面均贴有反 射膜。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拼接而成 的所述多个导光板的所述出光面上方放置有光学膜材。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材包括 扩散膜、棱镜膜、增亮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多个导光板和多个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侧面的背光灯,所述背光模组由多个设置有所述背光灯的所述导光板拼接而成;各个所述导光板一侧切有沟槽,所述背光灯置于所述沟槽中;所述导光板底面有网点印刷;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导光板除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外的其余面均贴有反射膜;在拼接而成的所述多个导光板的所述出光面上方放置有光学膜材;所述光学膜材包括扩散膜、棱镜膜、增亮膜。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侧面设置有背光灯的多个导光板拼接在一起,避免了大尺寸导光板的成型困难,提高了背光模组的亮度,还在导光板上设置有光学膜材使从导光板射出的光更加均匀。
文档编号G02B6/00GK201247363SQ200820109948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2日
发明者彪 马 申请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