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印件分离装置、转印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579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印件分离装置、转印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使用了液体显影剂(液体调色剂)影像的例如复印 机、传真机、打印机等电子摄影方式的图像成形装置中,将转印有液体显 影剂影像的转印件从转印件移动构件分离的转印件分离装置、将液体显影 剂影像转印到转印件的转印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使用了液体显影剂(液体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利用 转印装置将转印件压接在转印装置的转印介质且与转印介质一起移动,从 而使液体显影剂影像转印在转印件上。另外,利用定影装置将转印有液体 显影剂影像的转印件压接在定影装置的定影构件并与定影介质一起移动, 从而液体显影剂影像定影在转印件上。
在上述情况下,转印件的液体显影剂影像侧的转印面压接在转印介质 或定影构件等转印件移动构件上。当转印件的转印面压接在转印件移动构 件时,由于液体显影剂特有的性质,转印件容易粘贴在转印件移动构件上。 因此,难以将转印有液体显影剂影像的转印件从转印件移动构件分离。由
此,以往在JP3128067 (以下称文献1)提出过具备转印件分离装置的图 像形成装置,所述转印件分离装置通过向与转印件移动构件一起移动的转 印件的前端喷射空气,而使转印件的前端部从转印件移动构件强制分离。
在该文献1记载的转印件分离装置中,通过使喷射的空气进入转印件 的前端和转印件移动构件之间,而分离转印件的前端部。
在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转印件分离装置中,在图像形成动作时及图 像形成动作中仅将空气喷射在转印件的前端。因此,难以可靠地进行转印 件的分离。另外,因为将空气喷射到转印件的转印面侧,所以转印于转印 件的液体显影剂影像受喷射的空气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转印在转印件的影像没有影响,且能够 更加可靠地进行转印件的分离的转印件分离装置、转印装置及图像形成装
鹏 且O
为实现该目的,在本发明的转印件分离装置、转印装置及图像形成装 置中,利用转印件分离吸引部来吸引转印件的与第一面侧相反侧的第二 面。从而,通过吸引该转印件,能够使与转印件移动构件接触而与转印件 移动构件一起移动的转印件从转印介质或潜像担载体等影像担载体即转 印件移动构件可靠分离。由此,能够防止转印件与转印件移动构件一起移 动,并能够将转印件可靠地向下一个输送位置移动。并且,由于吸引转印 件的与第一面侧相反侧的第二面,因此通过将第一面侧作为转印影像的
面,能够防止因吸引对转印在转印件上的影像带来影响。
特别是,由于转印件相对于转印件移动构件接近及离开,因此,能够 使吸引构件仅在输送转印件时与转印件移动构件抵接,在没有输送转印件 时从转印件移动构件离开。从而,能够防止残留调色剂和灰尘等异物从转 印件移动构件附着在吸引构件上。由此,能够抑制吸引转印件时转印件被 污染。
另外,当吸引构件的吸引轮外环与转印件移动构件抵接时,吸入口侧 构件的吸入口与被输送的转印件相对。进而,在吸引轮外环设有贯通孔。 并且,空气通过与吸入口相对的吸引轮外环的贯通孔吸入。从而,即使吸 引轮外环与转印件及转印件移动构件的移动一起旋转,也能够在吸引动作 时始终吸引转印件。并且,因为在吸引动作时通过始终与转印件相对的容 积较小的吸入口吸引空气,所以能够将转印件的吸引力有效地确保在使转 印件从转印件移动构件分离的大小。由此,正因如此能够使吸入部的容量 更小。并且,因为转印件在从吸入口拆下时不会被吸引轮外环吸引,所以 能够顺利地将转印件移动到下一个输送位置。
进而,在真空轮吸入了空气的状态下,吸引轮外环旋转并且吸入口侧 构件向与吸引轮外环的旋转相同的方向旋转一定旋转量。由此,能够用真 空轮可靠地吸引转印件,同时使该转印件输送到向转印件带输送装置的引 导位置。这时,即使吸引轮外环旋转,通过使吸入口侧构件随动旋转,也能够用吸引轮外环及吸入口侧构件可靠地吸引空气。从而,能够将吸入口 侧构件的吸入口的周向宽度更加有效地设定为较小。由此,能够在真空轮 进行转引件的吸引时抑制真空轮的压力损失。其结果,能够将真空泵等空 气吸引器设定为小型,从而能够降低成本。
进而,因为设有与吸引构件抵接的清洁构件,所以在吸引构件动作时, 能够通过清洁构件除去附着在吸引构件上的所述异物。由此,不会长期污 染转印件,能够稳定地进行吸引。


图1是示意且局部地表示具备本发明所涉及的转印件分离装置的图像 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图。
图2是图i的n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A是表示吸引轮外环与中间转印带抵接状态的图,图3B是表示 吸引轮外环从中间转印带离开状态的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第一例的转印件分离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吸引轮的剖视图。
图6是切下吸引轮的一部分表示的立体图。
图7是局部地表示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局部放 大立体图。
图8A是示意且局部地表示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第三例 的与图l相同的图,图8B是图8A的VIB部的放大图。 图9是第三例的吸引轮的放大横截面图。
图10A是第三例的吸引轮的喷嘴的放大横截面图,图10B是该喷嘴 的主视图。
图IIA是第三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局部俯视图,图IIB是第三例的图 像形成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第三例的转印件分离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13是第三例的喷嘴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4是说明第三例的转印件分离装置的真空泵的连接的局部立体图。 图15A至图15C是利用第三例的喷嘴说明吸引动作的图。
7200910003729.具体实施例方式
i 、 ! t 厶士入卩"';閉w ffl工堂询+必r h始葛乂土咖故七+;丑p i、 gs n
W |,,^口 口 PI'J m力'J m J大乂巡/十、/XH刀口'J取l土大"liiA/ J Wli^o
图i是示意且局部地表示具备本发明所涉及的转印件分离装置的图像 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图。
如图1所示,该第一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影像制作单元2Y、 2M、 2C、 2K,所述影像制作单元2Y、 2M、 2C、 2K使用串联配置的黄色(Y)、 洋红色(M)、青色(C)及黑色(K)各色的液体显影剂。这里,在各影 像制作单元2Y、 2M、 2C、 2K中,2Y表示黄色影像制作单元,2M表示 洋红色影像制作单元,2C表示青色影像制作单元,2K表示黑色影像制作 单元。另外,其他构件也相同,将各色的Y、 M、 C、 K添加给构件的符 号来表示各色的构件。
各影像制作单元2Y、 2M、 2C、 2K分别具备作为潜像担载体的感光 体3Y、 3M、 3C、 3K。各感光体3Y、 3M、 3C、 3K中,图1所示第一例 中任一个均由感光体滚筒构成。此外,各感光体3Y、 3M、 3C、 3K也可 以构成为环形带状。
这些感光体3Y、 3M、 3C、 3K任一个动作时均如图1箭头a所示顺 时针旋转。另外,虽未图示,不过各影像制作单元2Y、 2M、 2C、 2K均 与使用了液体显影剂的现有的公知图像形成装置相同,具备在各感光体 3Y、 3M、 3C、 3K周围配置的带电构件、曝光装置、液体显影装置、感光 体挤压装置、消电装置以及感光体清洁装置。这些带电构件、曝光装置、 液体显影装置、感光体挤压装置、消电装置以及感光体清洁装置以此顺序 朝向各感光体3Y、 3M、 3C、 3K的旋转方向设置。在各感光体3Y、 3M、 3C、 3K分别形成有对应颜色的静电潜像,并且,各静电潜像以各色的液 体显影剂显影而形成调色剂影像。
另外,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l具备作为转印介质的环状的中间 转印带4。此外,转印介质也可以由转印辊构成。在以下说明中以中间转 印带4作为转印介质进行说明。
该中间转印带4架设在传递未图示的电机的驱动力的带驱动辊5及一 对从动辊6、 7上。这时,带驱动辊5与一从动辊6相互沿向后述的二次转印装置14输送的纸等转印件8的箭头所示的转印件移动方向P彼此空
有规定间隔而邻接配置。另外,带驱动辊5与另一从动辊7彼此沿各感光
z丄 —tt -- a Ar+i iriisi;"! /i、 Tirn S3 、4i= T3^r ' i 、 、;ir!广n >fH" ; 、;?;
'j伞JY、 j丄Vl、 JL、 H、J中狀g匚直刀问7T尚g匚直。近iiU, Ti口J行HJ巾'4巡 过带驱动辊5能够沿图1箭头Y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
此外,在该第一例的图像形成装置l中,各影像制作单元2Y、 2M、 2C、 2K从中间转印带4的旋转方向Y上游侧(图1中左侧)开始以颜色 Y、 M、 C、 K的顺序配置,但是,所述各颜色Y、 M、 C、 K的配置顺序 也可以任意设定。
在各感光体3Y、 3M、 3C、 3K的周围分别配设有一次转印装置IOY、 IOM、 IOC、 IOK。这些一次转印装置10Y、 IOM、 IOC、 10K分别配置在 未图示的感光体挤压装置和消电装置之间。各一次转印装置10Y、 IOM、 IOC、 IOK分别具备一次转印用的各支承辊IIY、 IIM、 IIC、 IIK。中间 转印带4被这些支承辊IIY、 IIM、 IIC、 11K压接在各感光体3Y、 3M、 3C、 3K上。
并且,各支承辊IIY、 IIM、 IIC、 11K通过被施加与调色剂粒子的 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电荷,将各感光体3Y、 3M、 3C、 3K上的各调色剂 影像分别转印在中间转印带4上。这时,在中间转印带4上最初转印黄色 (Y)的调色剂影像,洋红色(M)的调色剂影像重叠转印在黄色(Y)的 调色剂影像上。此后,在中间转印带4上,青色(C)的调色剂影像及黑 色(K)的调色剂影像以此顺序重叠转印在之前转印的调色剂影像上,从 而在中间转印带4上形成全色的调色剂影像。
在比各一次转印装置IOY、 IOM、 IOC、 10K靠中间转印带4的旋转 方向Y下游侧的各一次转印装置IOY、 IOM、 IOC、 10K的附近分别配置 有中间转印带挤压装置12Y、 12M、 12C、 12K。各中间转印带挤压装置 12Y、 12M、 12C、 12K分别具备中间转印带挤压辊13Y、 13M、 13C、 13K。 各中间转印带挤压辊13Y、 13M、 13C、 13K分别回收中间转印带4上的 对应颜色的载体液。
进而,在中间转印带4的带驱动辊5侧设有二次转印装置14。 二次转 印装置14具备转印辊15。该转印辊15与带驱动辊5相对配置并被压接在 巻绕于带驱动辊5上的中间转印带4上。并且,通过使转印件8被夹压在转印辊15和中间转印带4之间的转印夹住部且沿转印件移动方向P移动,
使得中间转印带4的调色剂影像(液体显影剂影像)转印在转印件8上。 !S 7TFT rh !、51 tt Cn胜/t』+i 士h nft 士 HH sVi灶仁n ,(屮t々71 士.h 乂,屮,/士曰里《女! !旦《—/伤+口
/>' 、川j , 'T i "J卞7 MJ rp i ui ;J入/十、/乂 'yg w 'j ' i丁 ''|夕^yj T"J IT /X fix i'f亚i y ^yi舉]ii 载体。
此外,虽未图示,但是,该第一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与进行二次转印 的现有的通常的图像形成装置相同,在比二次转印装置14靠转印件输送 方向上游侧具备转印件收容装置,其收容例如纸等转印件8;抗蚀剂辊 X寸,其将来自该转印件收容装置的转印件8向二次转印装置14输送供给。 该图像形成装置1相同地在比二次转印装置14靠转印件输送方向下游侧
具备定影装置及排转印件盘。图1中局部示出了用于将转印件8从二次转 印装置14输送到定影装置的转印件带输送装置16。
如图1所示,二次转印装置14具备与该转印夹住部的终端邻接设置 的转印件分离装置17。如图2及图3A、图3B详细表示,该转印件分离 装置17具备在与从动辊6相对的位置能够与中间转印带4抵接离开而 设置的真空轮即吸引轮18;设置为能够在装置主体转动且支承该吸引轮 18的吸引轮支承杆19;对该吸引轮支承杆19转动施力的凸轮20;对吸引 轮支承杆19始终向吸引轮18从中间转印带4离开的方向施力的弹簧21; 与该吸引轮18外周面抵接并清洁该吸引轮18的吸引轮清洁构件22。利用 这些吸引轮18、吸引轮支承杆19、凸轮20及弹簧21构成本发明的转印 件分离吸引部。
如图4及图5所示,三个吸引轮18在圆筒状的轴23沿轴向空有规定 间隔而配置。圆筒状的轴23其一端闭塞,并且另一端与由未图示的吸入 风扇等构成的吸入装置连接。三个吸引轮18均具有完全相同的结构。
如图5及图6所示,该吸引轮18由具有环状的凹部24的圆筒状的突 部25和圆筒状的吸引轮外环26构成,所述突部25 —体突出设置于圆筒 状的轴23,所述吸引轮外环26覆盖该凹部24且能够旋转地设置在该突部 25。在凹部24上,沿轴向延伸的一对轴向间隔壁27、 28在周向空有间隔 而配置,并且,在周向延伸的一对周向间隔壁29、 30在轴向空有间隔而 配置。这些轴向间隔壁27、 28的上表面及周向间隔壁29、 30的上表面均 与突部25的轴向两端部(凹部24以外的部分)的外周面为同一面。并且,利用一对轴向间隔壁27、 28与一对周向间隔壁29、 30形成从凹部24隔 离的容量比较小的圆弧状的凹部31。
在该凹部3i内设有与圆筒状的轴23的内孑L 23a连通的吸入口 32。从 而,凹部31通过吸引口 32始终与轴23的内孔23a连通。由所述一对轴 向间隔壁27、 28和一对间隔壁29、 30构成将外部的空气吸入到轴23的 内孔23a的喷嘴35。圆筒状的轴23及喷嘴35设置为不能够旋转且不能够 在轴向移动。
如图3A所示,在吸引轮18与中间转印带4抵接的状态下,吸引轮 18向中间转印带4的抵接位置位于比中间转印带4向从动辊6的接点位置 稍靠转印件带输送装置16侧。由此,利用转印件8的前端空白部的剥离 性,由吸引轮18有效吸引转印件8的前端部。
另外,在吸引轮18与中间转印带4抵接的状态下,凹部31从比中间 转印带4向从动辊6的接点位置靠中间转印带4的移动方向面前的附近位 置超过转印件8的前端剥离部(比接点靠中间转印带4的移动方向后方的 附近位置)而延伸设置在转印件带输送装置16侧。从而,在喷嘴35设定 为图3A所示的状态时,该喷嘴35始终与包括剥离部的区域相对。
进而,吸引轮外环26设置为其内周面能够在突部25的轴向两端部(凹 部24以外的部分)的外周面、轴向间隔壁27、 28的上表面及周向间隔壁 29、 30的上表面滑动且不能够相对于突部25沿轴向移动。在吸引轮外环 26设有贯通该吸引轮外环26的外部和内部的多个贯通孔33。这些贯通孔 33在轴向多列(图示例为4列)且每列数量相同地沿吸引轮外环26的整 周设置。这时,各列的贯通孔33按相邻列的顺序在周向错开位置设置。 在吸引轮外环26的外周侧通过这些贯通孔33、喷嘴35的凹部31及吸入 口32而与轴23的内孔23a始终连通。从而,通过驱动吸入装置,使得吸 引轮外环26外周的空气通过与凹部31相对的贯通孔33、凹部31、吸入 口 32以及轴23的内孔33a而吸引。形成贯通孔33的吸引轮外环26的部 分的外径比突部25的轴向商端部(凹部24以外的部分)的外径大。
吸引轮支承杆19固定支承轴23及吸引轮清洁构件22。这时,吸引轮 清洁构件22安装为始终抵接于形成有贯通孔33的吸引轮外环26的部分 的外周面。
ii如图3A所示,吸引轮支承杆19在被凸轮20转动施力时,在图3A 中顺时针转动,将吸引轮外环26压接在巻绕于从动辊6上的中间转印带4。 这时,形成有贯通孔33的吸引轮外环26 的部分与中间转印带4抵接。另 外,在吸引轮外环26与中间转印带4抵接的状态下,突部25的凹部31 即吸入口 32与该中间转印带4相对。
另一方面,如图3B所示,吸引轮支承杆19被解除由凸轮20进行的 施力时,通过弹簧21的施压力在图3B中逆时针转动而使吸引轮外环26 从中间转印带4离开。
并且,在输送转印后的转印件8时,如图3A所示,利用凸轮20的动 作,吸引轮外环26被压接在中间转印带4而与其一起转动,并驱动吸入 装置。这时,吸引轮外环26的向中间转印带4的压接力考虑中间转印带4 的寿命及来自吸引轮外环26的吸引力而设定为适当大小。由此,与被输 送的转印件8的液体显影剂影像的转印面即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由吸引 轮外环26吸引。这时,因为凹部31及吸入口 32的容量比较小,所以由 吸入装置吸引的空气通过大致位于吸引轮外环26向转印件8的抵接面的 贯通孔33而被吸引。由此,吸引轮外环26对转印件8的吸引力能够可靠 确保为将转印件8从中间转印带4分离的大小。
从而,转印件8从中间转印带4分离。进而,虽然通过吸引轮外环26 旋转而使转印件8移动,但是从凹部31即吸入口 32拆下的转印件8的部 分不会被吸引。从而,转印件8仅与凹部31相对的部分被吸引轮外环26 吸引并输送。并且,若转印件8的前端抵接于与吸引轮18邻接设置的导 向构件34,则转印件8从吸引轮外环26分离并向转印件带输送装置16 引导。这时,因为转印件8在与导向构件34抵接的区域没有被吸引轮外 环26吸引,所以容易向导向构件34移动。另外,利用吸引轮外环26的 旋转,附着在吸引轮外环26外周面的残留调色剂和灰尘等异物被清洁构 件22除去。
另一方面,如图3B所示,在转印后的转印件8没有被输送时,吸引 轮外环26从中间转印带4分离并且停止吸入装置。由此,抑制从中间转 印带4附着在吸引轮外环26外周面的残留调色剂和灰尘等异物在吸引转 印件8时污染转印件8。
12根据具备如上构成的转印件分离装置17的该第一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1,利用吸引轮18的吸引轮外环26,吸引转印后的转印件8的与转印面侧 相反侧的面。从而,能够通过对该转印件8的吸引,将转印件8从中间转 印带4可靠分离。这时,因为吸引转印件8的与转印面侧相反侧的面,所 以能够防止因吸引对转印在转印件8的液体显影剂影像带来的影响。
这时,由于规定数量的贯通孔在吸引轮外环26的整周设置,所以, 即使吸引轮外环26与转印件8及中间转印带4的移动一起旋转,也能够 在吸引动作时始终吸引转印件8。并且,因为在吸引动作时,通过始终与 转印件8相对的容积比较小的凹部31及吸入口 32吸引空气,所以能够使 转印件8的吸引力有效确保为使转印件8从中间转印带4分离的大小。由 此,正因如此能够使吸入装置的容量更小。并且,因为转印件8在从凹部 31即吸入口 32拆下时不会被吸引轮外环26吸引,所以能够顺利地将转印 件8移动到下一个输送位置。
进而,因为将吸引轮外环26可抵接离开地设置在中间转印带4上, 所以能够使该吸引轮外环26仅在输送转印件8时与中间转印带4抵接, 在没有输送转印件8时从中间转印带4离开。由此,能够防止残留调色剂 和灰尘等异物从中间转印带4附着在吸引轮外环26的外周面。由此,能 够抑制吸引转印件8时污染转印件8。
进而,因为设置与吸引轮外环26的外周面抵接的清洁构件22,所以 能够在吸引轮外环26旋转时,使附着在吸引轮外环26外周面的所述异物 被清洁构件22自动除去。由此,不会长期污染转印件8,能够稳定吸引。
图7是局部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局部放 大立体图。
如图7所示,在该第二例的图像形成装置l中,在有空气流动的圆筒 状的轴23内,过滤器36位于吸入装置侧。由吸入装置进行空气吸入时, 与空气一起吸入的液体显影剂的调色剂(固态部分)及液体载体(油)被 该过滤器36被除去。由此,能够防止调色剂(固态部分)及液体载体(油) 吸入到吸入装置,并能够防止吸入装置的污染。
该第二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其他结构及其他作用效果与第一例相同。
13图8A是示意且局部地表示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第三例
的与图l相同的图,图8B是图8A的WIB部放大图。
在所述第一及第二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喷嘴35不能旋转,但是, 在该第三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喷嘴35也能够与吸引轮外环26同样地 旋转。
如图8A及图9所示,第三例的吸引轮18的吸引轮外环26的外周面 相对于中间转印带4隔有小的间隙对置。另外,第三例的喷嘴35设置在 圆筒状的轴23上。具体而言,如图10A所示,喷嘴35与第一及第二例相 同地由一对轴向分隔壁27、 28和一对分隔壁29、 30 (如10A中未图示, 与第一例相同)构成。并且,喷嘴35具有与吸引轮外环26的内径大致相 同外径的圆弧状的外周面。在该第三例中,喷嘴35的圆弧状的凹部31的 周向宽度W比第一及第二例的喷嘴35的周向较小地形成。在图示例中, 凹部31的周向宽度W比吸引轮外环26的贯通孔33的直径稍大。另外, 如图10B所示,喷嘴35形成为在轴向延伸的细长形状,并且,三个喷嘴 35在轴23的轴向配置在同一直线上。此外,喷嘴35可以形成为比图示例 细长的一个喷嘴,也可以形成两个或四个以上。
如图11A、图11B及图12所示,使轴23旋转的轴旋转用电机37设 置在装置主体la。该轴旋转用电机37的旋转轴37a通过动力齿轮传递机 构38与设置在轴33外周的齿轮23b连接。由此,轴旋转用电机37的旋 转由动力齿轮传递机构38减速而传递给齿轮23b使轴23旋转,同时喷嘴 35也一体旋转。
这时,轴旋转用电机37使轴23仅往复旋转规定角度(例如,大致30 度)。即,如图13所示,喷嘴35的凹部31在初始待机位置5、从该待机 位置s旋转第一规定角度ei (例如,大致15度)的吸引位置e、从该吸 引位置e旋转第二规定角度e 2 (例如,大致15度)的吸引解除位置C之 间往复旋转。
进而,在第一及第二例中,在轴向上配置三个吸引轮外环26,但是, 在该第三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配置有一个细长的吸引轮外环26。并且, 使该吸引轮外环26旋转的外环旋转用电机39设置在装置主体la上。该 外环旋转用电机39的旋转轴(未图示)通过动力齿轮传递机构40与在吸引轮外环26的外周设置的齿轮26a连接。由此,外环旋转用电机39的旋 转由动力齿轮传递机构40减速而传递给齿轮26a,并使吸引轮外环26旋 转。这时,外环旋转用电机39使吸引轮外环26以图像形成装置1的处理 速度(具体而言,吸引轮外环2的圆周速度与中间转印带的圆周速度相同) 在不限制旋转角的情况下往复旋转。
如图14所示,轴23的开放端部通过联结器41连接在软管42上,并 且,该软管42与真空泵43的吸气口43a连接。真空泵43吸引轴23的内 孔23a内的空气并从排气口 43b向外部排出。通过联结器41,即使轴23 旋转软管41也不会旋转弯曲,从而轴23与软管41连接稳定,保持气密。
接着,对由喷嘴35进行的转印件8前端部的吸引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15A所示,在喷嘴35的凹部31处于待机位置S的状态下,从左 右输送转印件8。并且,当转印件8的前端关于输送方向来到夹持在中间 转印带4和吸引轮外环26之间的面前的规定位置时,驱动轴旋转用电机 37,轴23及喷嘴25开始一体旋转。同时,外环旋转用电机39被驱动而 使吸引轮外环26旋转。这时,轴23、喷嘴25以及吸引轮外环26的旋转 与转印件8的输送速度同步而进行减速控制。
如图15B所示,在转印件8的前端夹持在中间转印带4和吸引轮外环 26之间后,转印件8的前端来到从中间转印带4开始剥离的剥离部时,喷 嘴25刚好处于吸引位置e 。从而,开始由喷嘴25吸引转印件8的前端部。 这时,吸引轮外环26向中间转印带4的相对位置(吸引轮外环26与中间 转印带4最接近的位置)位于比中间转印带4向从动辊6的接点位置稍靠 转印件带输送装置16侧(如15B中左侧),因此,与所述相同,由吸引轮 18进行的转印件8的前端部的吸引有效进行。
然后,保持由吸引轮18进行的转印件8的前端部的吸引,并且,使 吸引轮外环26旋转,但是,喷嘴25也与吸引轮外环26同速进而超速旋 转。通过该喷嘴25的超速旋转,由吸引轮18进行的转印件8的前端部的 吸引被可靠且稳定地保持。并且,如图15C所示,当喷嘴25位于吸引解 除位置^时,轴23及喷嘴25的旋转停止,同时吸引轮外环26的旋转继 续。于是,因为转印件8的前端部从喷嘴25的凹部31的位置拆下,所以 转印件8的前端部并没有被喷嘴25吸引。因此,伴随输送,转印件8前
15端部从吸引轮18剥离并被输送到转印件带输送装置16,且由转印件带输
送装置16吸附。另一方面,停止在吸引解除位置;的轴23及喷嘴25反 向旋转而再次设定在待机位置S 。
根据该第三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吸引转印件8的前端部的喷嘴25 也与吸引轮外环26—起旋转,因此,通过喷嘴25可靠吸引转印件8的前 端部,并且,能够将该转印件8的前端部输送到向转印件带输送装置16 的引导位置。这时,能够用旋转的喷嘴25可靠地吸引转印件8的前端部, 因此,能够使喷嘴25的凹部31的周向宽度W比所述第一及第二例的凹 部31的周向宽度小。由此,与所述第一及第二例相比,能够抑制吸引轮 18的压力损失,因此,能够使真空泵43小型化,从而能够降低成本。这 时,在轴23的外周面与吸引轮18的内周面之间,或喷嘴35的外周面与 吸引轮18的内周面之间存在微小间隙,但是,不会给压力损失带来大的 影响。当然,优选所述间隙尽可能小来抑制压力损失。
此外,在该第三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也可以设置第二例的过滤器36。 该第三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其他结构和其他作用效果与第一例相同。
此外,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不具备例如中间转印带4,而各感光体3Y、 3M、 3C、 3K即潜像担载体的调色剂影像直接转印在转印件8上的使用了 液体显影剂的图像形成装置。这时,转印件分离装置将转印件从潜像担载 体分离。从而,该情况的潜像担载体构成本发明的转印件移动构件及液体 显影剂影像担载体。另外,将转印件压接在潜像担载体的支承辊(相当于 所述示例的支承辊11Y、 IIM、 IIC、 11K)构成本发明的转印构件。
另外,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四循环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而,本发明也 能够适用于使用了单色的液体显影剂的图像形成装置。
进而,本发明的转印件分离装置并不限于从转印夹住部排出的转印件 的分离,也能够适用于从定影装置的定影夹住部排出的转印件从定影构件 (定影辊等)分离。这时,转印件分离装置设置在比定影夹住部的终端靠 转印件输送方向下游侧附近。只要是从转印件输送装置分离转印件的装 置,则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事项范围内的任一种转印件 分离装置。
权利要求
1. 一种转印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转印件分离吸引部,所述转印件分离吸引部吸引第一面与转印件移动构件接触而与所述转印件移动构件一起移动的转印件的相反侧的第二面,将所述转印件从所述转印件移动构件分离。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转印件分离装置,其中,所述转印件分离吸引部具有吸引构件,其相对于所述转印件移动构件抵接及离开,吸引所述转印件的所述第二面;吸引构件抵接离开部,其使所述吸引构件相对于所述转印件移动构件 抵接离开;吸入部,其与所述吸引构件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印件分离装置,其中, 所述吸引构件是真空轮,所述真空轮具有吸入口侧构件,其具有与所述吸入部连接的吸入口; 吸引轮外环,其进行旋转并具有贯通孔,当所述吸引轮外环与所述转印件移动构件抵接时,所述吸入口与被输 送的所述转印件相对设置,并且,通过与所述吸入口相对的所述吸引轮外 环的所述贯通孔吸入空气。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印件分离装置,其中,当所述吸引轮吸入了空气时,所述吸引轮外环旋转并且所述吸入口侧构件向与所述吸引轮外环的旋转相同的方向移动。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印件分离装置,其中,具备清洁构件,所述清洁构件与所述吸引构件抵接,并对所述吸引构 件进行清洁。
6. —种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转印部,其使转印件与影像担载体移动而将所述影像担载体的影像转 印在所述转印件的第一面;转印件分离部,其将转印有所述影像的所述转印件从所述液体显影剂 影像担载体分离,所述转印件分离部具有转印件分离吸引部,所述转印件分离吸引部吸 引所述转印件的与第一面侧相反侧的第二面而从所述影像担载体分离所 述转印件。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印装置,其中,所述转印件分离吸引部具有吸引构件,其相对于所述转印件移动构件抵接及离开,吸引所述转印 件的所述第二面;吸引构件抵接离开部,其使所述吸引构件相对于所述转印件移动构件 抵接离开;吸入部,其与所述吸引构件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印装置,其中, 所述吸引构件是真空轮, 所述真空轮具有吸入口侧构件,其具有与所述吸入部连接的吸入口; 吸引轮外环,其进行旋转并具有贯通孔,当所述吸引轮外环与所述转印件移动构件抵接时,所述吸入口与被输 送的所述转印件相对设置,并且,通过与所述吸入口相对的所述吸引轮外 环的所述贯通孔吸入空气。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印装置,其中,当所述吸引轮吸入了空气时,所述吸引轮外环旋转并且所述吸入口侧 构件向与所述吸引轮外环的旋转相同的方向移动。
10. —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潜像担载体,其担载静电潜像;显影部,其用液体显影剂对所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将影像形成在所 述潜像担载体;转印介质,其转印所述影像;第一转印部,其将所述潜像担载体的影像转印在所述转印介质上; 第二转印部,其将转印在所述转印介质上的所述影像转印在与所述转印介质一起移动的转印件的第一面上;转印件分离部,其将转印有所述转印介质的影像的所述转印件从所述 柠tl」力、放分离,所述转印件分离部具有转印件分离吸引部,所述转印件分离吸引部吸 引所述转印件的与第 一 面侧相反侧的第二面而从所述转印介质分离所述 转印件。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转印件分离吸引部具有吸引构件,其相对于所述转印件移动构件抵接及离开,吸引所述转印 件的所述第二面;吸引构件抵接离开部,其使所述吸引构件相对于所述转印件移动构件 抵接离开;吸入部,其与所述吸引构件连接。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吸引构件是真空轮,所述真空轮具有-吸入口侧构件,其具有与所述吸入部连接的吸入口; 吸引轮外环,其进行旋转并具有贯通孔,当所述吸引轮外环与所述转印件移动构件抵接时,所述吸入口与被输 送的所述转印件相对设置,并且,通过与所述吸入口相对的所述吸引轮外 环的所述贯通孔吸入空气。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当所述吸引轮吸入了空气时,所述吸引轮外环旋转并且所述吸入口侧构件向与所述吸引轮外环的旋转相同的方向移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印件分离装置,其具备转印件移动构件(中间转印带),其压接转印有液体显影剂的影像的转印件并与转印件一起移动;转印件分离吸引部(吸引轮、吸引轮支承杆、凸轮、弹簧),其吸引与转印件移动构件一起移动的转印件的转印面侧相反侧的面,将转印件从转印件移动构件分离。
文档编号G03G15/20GK101498913SQ200910003729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8日
发明者田中伸一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