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和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574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影装置和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影装置和使用该定影装置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在有些用于将墨粉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的装置中,加 热辊由设置在该辊内部的卣素加热器加热;按压辊在巻簧等的作用下被压向 加热辊,从而在所述辊之间形成夹挤区部分;并且使粘附有墨粉的记录介质 通过该夹挤区部分以被按压和加热,从而被定影。但是,要利用使辊相互接 触的这种类型的装置来实现高速化、小型化、高可靠性、节能化以及低成本 化,会出现以下的问题。
首先,根据高速化成像,必须延长在记录介质上对墨粉进行加热的长度。 同时保证与增加速度之前相同的加热时间。为了延长夹挤区部分的长度,必 须使得辊的表面可弹性变形并且增大负荷值,或者增大辊的直径。但是,辊 的直径的增大与小型化相矛盾。接下来,可以想到一种减小辊的表面弹性系 数并增大负荷值的方法。为了减小辊的表面弹性系数,必须增大辊的表面层 的厚度或者减小构件的杨氏模量。但是,当辊的表面层的厚度增大时,加热 辊的总的热容量增大,将加热辊的表面温度提高到一定的恒定温度所需的加 热时间延长了,从而延长了打印时间。尽管存在通过在所有待机(standby ) 时间都供热来保持加舉辊的温度的方法,但是该方法与节能化相矛盾。另一 方面,当用于使辊相互按压接触的负荷值增大时,可以想到在辊的轴向上的 中央部分和端部之间的夹挤区部分会出现压力差,定影墨粉的特性变得不均 匀。此外,还存在一种顾虑,即压力分布上的不均匀会导致纸张皱褶,从而 降低装置的可靠性。当弯曲量减小时,辊的刚性增大,或者辊形成为拱顶形 状。但是,当辊的刚性增大时,辊的热容量增大,并且加热时间被延长,这
3与节能化相矛盾。对于具有拱顶形状的辊,增加了若干辊形成步骤,难以实 现低成本化。此外,轴向上的压力分布取决于操作辊的精度,因此,存在可 靠性降低的可能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建议(例如,日本专利No. 3298354 )。 根据相关技术,存在带夹挤区(belt nip)类型的定影装置,其中用于使加 热辊的出口部分(outlet portion)局部弹性变形的按压件与可旋转的加热 辊按压接触,所述加热辊的表面被弹性变形以形成夹挤区部分,被送入其间 的记录介质上的墨粉图像被按压和加热,从而被定影。对于这种类型,通过 设置按压件以由环形带的内侧形成接触面,可以使形成的夹挤区宽度更长, 可以向墨粉提供足够的热量,从而可以容易地实现打印速度的高速化。此外, 夹挤区宽度可以形成的更长,而不会增大整个装置,因而可实现整个装置的 小型化。此外,长的夹挤区宽度可以通过较低的压力来形成,有利于加热辊 的薄壁化,可以缩短上升到适当温度的加热时间,可以快速启动打印,由此, 可以提高节能效率。此外,通过用硬质构件按压加热辊的弹性层,弹性层在 夹挤区出口部分处发生局部翘曲,促进了自剥落(自剥离)功能,从而可靠 性变高。
但是,对于带夹挤区类型的定影装置,存在以下问题,即,由于出口部 分的局部变形带来的速度差异使得易于造成图像偏移。此外,通过用硬质构 件按压加热辊的弹性层,该弹性层局部翘曲,从而产生具有小曲率的夹挤区 形状,由此增大了施加于纸张上的负荷(巻曲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至少包括加热构 件、按压件和环形构件的定影装置,以及一种定影装置或者一种成像装置, 它们简化了装置的构造,提高了记录介质从加热构件上剥离的性能而没有在 记录介质上施加大的负荷,并且还提高了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影装置,用于传送粘附有未定影 的墨粉图像的记录介质,使之通过由包括在按压件中的环形构件和包括弹性 层和热源的加热构件之间形成的夹挤区部分,该装置还用于将未定影的墨粉 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其中所述按压件中,所述按压件在记录介质的传送
方向上的宽度与在所述加热构件;波与该加热构件接触的一无限大平板按压时形成的夹挤区宽度相等,或比该夹挤区宽度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还通过一种定影装置来解决该问题,所述装置用于 传送粘附有未定影的墨粉图像的记录介质,使之通过由包括在按压件中的环 形构件和包括弹性层和热源的加热构件之间形成的夹挤区部分,以及用于将 未定影的墨粉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在该定影装置中,在沿着记录介质的 表面距离使记录介质的表面和所述加热构件的表面在所述夹挤区部分处分
离的一点3.5mm处的剥离力4皮:没定为等于或大于0.04kgf/m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利用上述定影装置在记录介质进行定影。


在以下参照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以上以及其它目的和优点将变 得更加显而易见,所述附图中
图l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垫的最优构造的生产过程的流程图3是根据所述实施例示出夹挤区部分处沿着加热辊周向的压力分布的 图示;
图4示出了一计算值的示例,该值显示了夹挤区出口部分的变形和剥离 功能之间的关系;
图5示出了由图1所示定影装置进行的剥离实验的结果;
图6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图7是^f艮据另一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图8是根据另 一 实施例示出夹挤区部分处沿着加热辊的周向的压力分布 的图示;
图9是示出测量剥离力的方法的示意图io示出了由图9所示的实验性装置进行的剥离实验的结果;
图ll是用于计算剥离力的计算模型;
图12是由图7所示定影装置进行的剥离实验的结果;
图13是示出成像装置总体的示意图;以及
图14示出了由图l所示定影装置进行的剥离实验的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其具体的构造。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至图5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根据该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图。图1中,标号1表示加热辊, 加热辊1包括表面涂覆层2、弹性层3、芯棒4和热源6。标号32表示记录 介质,标号31表示粘附到记录介质32表面上的未定影的墨粉。记录介质沿 着图1中箭头标记的方向被运送。按压件设置成将记录介质32夹在加热辊1 和该按压件之间。按压件包括按压件21 、用于支撑按压件21的支撑件22、 用于将按压件21和支撑件22压向记录介质32的一侧的按压弹簧11、从动 环形构件23、用于减小环形构件23和按压件21之间的摩擦的低摩擦构件 25、以及矫正用于传送环形构件23的路径的引导件24。标号27表示用于施 加润滑油以便进一步减小环形构件23和按压件21之间摩擦的润滑油供给构 件。 一般,使用包括硅油或氟油(fluorine oil)等的润滑油。标号33表示在 经过加热辊1和环形构件23之间的夹挤区部分之后的、记录介质32上的已 定影图像。作为加热辊1的表面涂覆层2,使用PFA层等,使得未定影的墨 粉31难以粘附于其上。此外,作为弹性层3,使用硅橡胶。环形构件23由 PFA和聚酰亚胺形成。作为按压构件21,使用包括硅橡胶或氟橡胶的橡胶层 的压垫,该压垫在按压方向上的表面是平坦的。这里,作为记录介质32,可 以列举出裁切纸(cutpaper)等。
图2是形成最优的垫构造的流程图。首先,用足够宽的垫形成夹挤区部 分。此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按压件21具有弹性层的情况下,垫在被按压之 后的宽度随着负荷值和该构件的尺寸、杨氏模量、泊松比而变化。也就是说, 必须用具有足够宽度的垫来进行按压,其达到一定的面积,在该面积,垫不 发生变形。接下来,测量夹挤区宽度,当夹挤区宽度等于或小于必要的宽度 时,改变垫的材料、垫的形状或者负荷值等,并重新测量夹挤区宽度。 一般, 通过在将充实的打印图像(solid print image )挤压在所要测量的夹挤区部分 中的状态下对该充实的打印图像加热数秒钟,夹挤区宽度的总值(gross value)会改变,并且夹挤区宽度可以通过测量总体的高的区域(high gross region)得以确认。或者,还有一种测量方法,其中夹挤薄型的压力传感器 片并通过电压的变化测量夹挤区的宽度。当测量得到的夹挤区宽度比必须的夹挤区宽度充分宽时,则接下来逐渐缩窄垫宽,并再次测量夹挤区宽度。当 不能通过缩窄垫宽提供适宜的夹挤区宽度时,再次利用具有足够宽的宽度的 垫改变垫的物理特性值等,以重复所述一系列的操作,直到提供适宜的夹挤 区宽度。当提供了必要的夹挤区宽度时,评估剥离功能。 一般,剥离功能可 以通过使一张纸通过所述夹挤区部分并在夹挤区的出口部分处测量该纸张 与加热辊表面之间的相对距离来确认。或者,还有一种方法,其中对未定影 的图像进行定影并评估所述未定影的图像是否覆在辊上。通过上述方法来评 估剥离特性,并且调节垫宽直到提供纸张能够自行剥落的剥离功能。最后,
在提供了剥离功能之后,评估定影功能。此时,必须充分增大平均压力(0.010 kgf/mn^或更高),使得空气或水汽不会从纸张或墨粉中扩散出来,并且未定 影的墨粉不受蒸发的气泡的干扰。此外,必须构造出不会产生易于导致定影 失败的不连续压力分布或局部压力谷的结构,并尽可能平滑地设置压力分布。
图3示出在加热辊l受到垫的按压时提供的夹挤区部分的压力分布的示 例,其中所述垫的按压面是平坦的,并且所述垫包括沿着加热辊1的周向的 弹性层;图3还示出了一个对比例的压力分布。在图3的图示中,纵坐标表 示压力,横坐标表示加热辊的周向。记录介质32从左侧(显示纵坐标的一 侧)前进到加热辊和按压件之间的夹挤区部分。以下将给出说明,其中以分 布线的左侧作为至夹挤区部分的入口而以其右侧作为来自夹挤区的出口 。夹 挤区宽度是在记录介质32的传送方向上的夹挤区宽度。
细实线表示对比例,其为通过以下构造提供的压力分布的示例,即,所 述构造中,出口部分被硬质构件按压以发生局部变形,并且从入口到中央部 分的区域被具有弹性层的垫按压。细实线仅示出用于对比。虚线表示在用垫 B按压时提供的压力分布B,所述垫B形成有比必要的夹挤区宽度充分宽的 垫宽。假设通过近似地使用无限大平板,提供类似的压力分布。粗实线表示 通过垫A提供的压力分布A,所述垫A的垫宽比用垫B按压时提供的夹挤 区宽度窄。假设垫A包括具有均匀分布的弹性层。例如,通过垫A得到的 压力分布是在利用图1或图4所示的构造根据图2的流程调节垫的构造之后 的压力分布。如图3所示,当垫A的负荷值相对垫B的值没有改变时,夹 挤区宽度通过缩窄垫宽而被缩窄,并且压力分布A的峰值压力A变得比压 力分布B的峰值压力B大。此外,压力分布A在夹挤区出口部分处的斜率变得比压力分布B的大。压力分布A在夹挤区出口部分处的压力斜率
与对比例在夹挤区出口部分处的压力斜率大致相同。这样的压力分布^皮用于
增大加热辊1的弹性层3的夹挤区出口部分的变形量,以及增大记录介质32 沿与加热辊1的表面分开的方向上伸出的角度。也就是说,看起来实现了以
下的效果,即,通过紧接在将记录介质32的前端从夹挤区的出口部分伸出 之后,增大已经被定影粘附到记录介质32表面上的墨粉图像与加热辊1的 表面之间的间距,提高了记录介质32的从加热辊1剥离的特性。也就是说, 这是一种利用记录介质32的刚性的弯曲剥离做法。
图4示出了通过几何运算得到的效果的一个代表性示例的计算结果。通 过几何运算计算得到了以下状态下夹挤区的出口部分的变形形状加热辊1 和按压件21在按压弹簧11的作用下相互按压接触并且记录介质32沿箭头 标记的方向通过加热辊1和按压件21。。标记表示当加热辊1的直径为50mm 并且弹性层没有变形时出口部分变形的形状。A标记示出了当加热辊的直径 为50mm并且弹性层变形而变平O.lmm时,出口部分变形的形状。通过比 较两种变形形状,当没有变形时,出口部分处记录介质32的图像面与加热 辊1的表面之间间距(间隙)较窄,当记录介质32的前端伸出的量为3mm 时,间隙仅为大约0.20mm。另 一方面,当变形时,出口部分处记录介质32 的图像面与加热辊1的表面之间的间距(间隙)较宽,并且当记录介质的前 端伸出的量为3mm时,得到约为0.45mm的间隙。例如,可以利用简单的 横梁模型,根据杨氏模量以及被称为普通纸的普通纸张的惯性矩,由使记录 介质32的前端与加热辊1的表面接触所需的负荷值,计算得到弯曲剥离力。
当使用对比例时,可以通过观察图3所示的夹挤区出口部分处压力分布 的斜率容易地了解剥离功能。但是,通过利用硬质构件使加热辊l在夹挤区 的出口部分处局部弹性变形,会在夹挤区的内部产生速度差,从而导致图像 偏移。尽管根据对比例,该问题通过设定出口部分处的负荷得到解决,但是 其难以减小由于使加热辊1的弹性层局部变形而施加到记录介质32上的负
荷(纸张损坏)。由于这一点,通过使用硬质构件夹挤区形状的曲率被减小, 并且由于小曲率造成的记录介质上的负荷增大。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例, 记录介质32从加热辊1剥离的功能可以在没有由于小曲率而造成夹挤区变 形部分的情况下得到提高,从而可以将对记录介质32的损坏限制到比较小。 此外,可以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其适于设计出相对于如对比例中那样的结构对负荷值的敏感度较低的稳固的夹挤区形状,其中所述结构中,通过利用提 供的夹挤区宽度比固有提供的夹挤区宽度更窄的垫进行按压,轴向上的夹挤 区形状依从按压件的形状,并夹挤区宽度和压力随着负荷值的变化而变化。 更重要的一点是,该实施例可以由具有图1所示构造的按压件21来构成,
所述按压件比对比例中的按压件更为简单。形成按压件21的部件的步骤数 量减小了。可以减少形成按压件21的部件的成本。通过利用具有简单构造 的按压件21,可以避免由于该构造引起的问题局部地产生过低的压力,或 者在压力中产生不连续的压力分布或低谷,这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成为问题 (空气或水汽从纸张或墨粉中扩散出来并且未定影的墨粉受到蒸发的气泡 的干扰)。
图5示出由图1所示定影装置进行剥离实验得到的结果。该剥离实验是 通过对所有实验设定相同的条件(以后将说明)而仅改变垫宽来进行的。较 差的纸张(cur sheet)被用作记录介质。根据该实验,全色图像粘附到基本 重量为5.5g/cn^的普通纸,并且由图1所示的定影装置进行所述实验。由此, 当垫宽为8mm时,未定影的墨粉图像被覆在加热辊1上,并且纸张没有剥 离。利用激光深度计,测量夹挤区出口部分处纸张图像面与加热辊l的表面 之间的间距(间隙)和纸张的伸出角度。在纸张伸出量为3mm时,间隙量 为0.408mm。尽管通过将垫宽缩窄至6mm,剥离功能或多或少增加了,但 是没有观察到显著的差别,此时间隙量为0.421。但是,当垫宽缩窄到4mm 时,剥离功能得到非常大的提高,测得的间隙量变为0.648mm,并且自剥落 性能得到确认。间隙量对剥离功能产生影响。此外,可以确认通过4mm的 垫宽提供了充分的定影能量。
在上述测试中,例如,使用了在按压弹簧11作用下按压件21的负荷为 35kgf、橡胶硬度为50Hs、厚度为4mm并且轴向宽度为230mm的压垫。这 种情况下,在传送记录介质的方向上,在垫宽为8mm时,最大压力变为 0.040kgf/mm2,平均压力变为0.023kgf/mm2;在垫宽为6mm时,最大压力变 为0.048kgf/mm2,平均压力变为0.026kgf/mm2;而在垫宽为4mm时,最大 压力变为0.052kgf/mm2,平均压力变为0.030kgf/mm2。
此外,本发明的发明者发现在负荷在35到40kgf并且橡胶硬度为30Hs 时可以获得类似的效果。实施例2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与图1中相同的部分将用相同的标
号表示。标号5表示的设置在记录介质32的粘附有未定影的墨粉31的图像 面一侧的构件是一个环形加热构件。标号8表示具有弹性层的按压件。标号 9表示用于支撑按压件8的按压支撑件。标号6表示热源。标号7表示用于 悬挂或同时加热环形加热构件5的加热辊。还有一种方法,其通过在热量不 足时使加热辊71或73与环形加热构件5接触来从外侧对环形加热构件加热。 标号72表示内部不具有热源的旋转的从动辊。尽管用于驱动环形加热构件 的驱动源设置在加热辊7处,但是该驱动源可以设置在从动辊72处。由于 该构造^f吏用环形加热构件,所以该构造与^f吏用如图1所示的加热辊1的构造 相比具有以下特性,即,可以在不显著影响装置的总的尺寸的情况下调节夹 挤区出口部分的变形形状或夹挤区宽度。对于这种构造,必须将按压件21 的宽度设定成等于或小于按压件8的宽度。实施例3
以下将参照图7至图12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7中与图1中相同的构造被标以相同的标号,因此,省略它们的说明。 标号51表示经过加热辊的旋转轴的中心线。按压件21设置在最接近记录介 质32的入口侧的位置上。具体而言,传送记录介质32的方向上的宽度中心 设置在最接近中心线51的入口侧的位置上。类似于图1所示情况,压垫被 用作按压件21。可以类似于图1设置润滑油供给构件27。
接下来将参照图8说明压力的分布。类似于图3,纵坐标表示压力,横 坐标表示加热辊的周向。假设记录介质从左侧(显示纵坐标的一侧)前进到 夹挤区部分。假设一无限大的平面按压件(未示出)具有充分宽的宽度,则 利用通过将该无限大的平面按压件按压到加热辊1上而提供的压力分布(虚 线),形成一夹挤区宽度,该夹挤区宽度定义为最大夹挤区宽度。标号52表 示最大夹挤区出口点。标号53表示最大夹挤区起始点。接下来准备提供最 大夹挤区宽度的平面按压件。假设夹挤区宽度和该平面按压件的宽度相等。 粗实线表示的压力分布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的固定用于提供最大夹挤区宽 度的负荷条件等,利用平面按压件,并将传送平面按压件的方向上的位置移 动到传送记录介质的方向上的下游侧。标号54表示垫位置改变后的夹挤出 口点。标号55表示垫位置改变移动量。与提供了最大夹挤区宽度的压力分 布(虚线)中夹挤区出口部分处的压力斜率相比,改变垫的位置之后的压力分布(粗实线)中夹挤区出口部分处的压力斜率较大,而且接近对比例(细 实线)中夹挤区出口部分处的压力斜率。这样的压力分布获得了以下效果 增大了加热辊l的弹性层的夹挤区出口部分的变形量,并加宽了夹挤区出口 部分处记录介质表面与加热辊1的表面之间的间距。关于对比例,使用了与
图3中相同的模型。
以下将参照图9说明测量剥离力的方法。标号41表示激光深度计。标 号42表示用于使用激光深度计41测量深度的激光深度测量线。标号43表 示与激光深度测量线42相交的点。在记录介质32通过夹挤区部分之前,在 加热辊1的表面上出现交点43b,并测出至该交点43b的深度。在记录介质 32通过夹挤区部分之后,在记录介质32的背面出现交点43a,并测量至该 交点的深度。标号44表示夹挤区,标号45表示夹挤区起始点,标号46表 示夹挤区出口点。标号47表示记录介质的非图像区。标号48表示图像区起 始点。标号49表示记录介质的前端点。图9示出了剥离功能评估系统。一 般,剥离功能可以通过使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通过夹挤区部分并测量夹挤区 出口部分处纸张与加热辊1的表面之间的相对距离来确定。或者,还有一种 方法,其通过对未定影的墨粉图像进行定影并观察图像是否覆在辊上来评估 剥离功能。利用上述方法评估剥离功能,并且将压垫对平板的按压位置移动 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直到获得纸张能够自行剥落的剥离功能为止。 这种情况下,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充分增大平均压力(0.010kgf/mn^或者更 高),使得空气或水汽不会从纸张或墨粉中扩散出来而且未定影的墨粉31不 会受到蒸发的气泡的干扰。此外,必须构成不会产生易于造成定影缺陷的不 连续压力分布或压力局部低谷的构造。
图10示出了通过图9所示的剥离测量系统得到的测量结果的一个示例。 口标记表示记录介质32在覆于加热辊1上的状态下^皮传送时的测量结果。当 加热辊1的表面的深度设为Omm时并且在记录介质前端点49与深度测量线 相交时,深度(间隙)为0.4mm。由于测量的是记录介质32的背面,所以 实际间隙由从测得的数值中减去记录介质32的厚度(O.lmm)而得到。在 记录介质非图像区47的间隔处,记录介质32不粘附到加热辊1上,因此记 录介质32在保持初始间隙的状态下被传送。但是,在图像区起始点48处以 及其后,记录介质32在由于熔融墨粉的粘附力的作用而被覆于加热辊1上 的状态下传送,间隙逐渐减小。可以确定,此时测得的弯曲与记录介质厚度
ii和加热辊外径加和得到的数值一致。当记录介质非图像区47完全从其中通 过时,测得间隙的量为记录介质32的厚度。A标记表示在记录介质32自行 剥落的状态下被传送时的测量结果。通过设定自剥落条件,可以确定,即使 是在图像区起始点48以及其后,记录介质都是在间隙保持初始值的状态下 传送的。看起来通过将平板按压件移动至记录介质32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 实现了以下效果,即,通过紧接在记录介质32的前端从出口部分伸出之后, 增大粘附到记录介质32表面上的墨粉与加热辊1的表面之间的间距,增强 了剥离特性。也就是说,这是利用记录介质的刚性的弯曲剥离功能。
图11示出了用于计算剥离力的二维悬臂梁计算模型。裁切纸被用作记 录介质32。标号46表示夹挤区出口点,标号49a、 49b表示记录纸的前端点。 标号32a表示处于未与加热辊1的表面接触的纸张,标号32b表示处于与加 热辊l接触的状态的纸张。首先,测量纸张的厚度、宽度,以计算惯性矩。 纸张的单位面积上的质量(均勻分布的负荷)、以悬臂梁方式支撑的纸张的 伸出长度以及重力方向上纸张的前端位移量从而被用来计算纸张的杨氏模 量。接下来,通过利用纸张的物理特性值和测得的间隙值,将纸张伸出量设 为3.5mm,并且计算使纸张的前端与加热辊1的表面接触所需的均匀分布负 荷,以由此构造剥离力。
图14示出了上述效果的一个示例。组合A至E被设定用于给出不同的 加热辊弹性层厚度,加热辊弹性层硬度、加热辊外径、环形带材料、环形带
厚度、滑动构件弹性系数、滑动构件厚度、滑动构件材料、垫宽、垫厚度、 垫弹性系数、塾支架形状等。在上述组合条件下,白纸通过被加热至170°C 的夹挤区部分,并计算剥离力。在评估剥离特性时,粘附有1.6mg/cr^的墨 粉的纸张通过被加热至170°C的夹挤区部分,并确认该纸张是否被覆于辊上。 由此,由等于或大于0.04kgf/mm的剥离力可以确认自剥落,并且确认对纸 张的损坏(巻曲问题、纸张皱褶问题)可以得到最小化。
当硬质构件被用在夹挤区部分的出口附近时,可以容易地提供剥离力。 但是,由于利用小曲率的硬质构件使出口部分局部弹性变形,在夹挤区部分 的内部出现速度差,从而产生图像偏移。尽管该问题通过设定出口部分处的 负荷得到解决,但是其难以减小由于局部变形而施加在纸张上的负荷(纸张 损坏)。这是因为,通过利用硬质构件,夹挤区形状的曲率减小,并且纸张 上的负荷由于该小曲率而增大。另一方面,根据该实施例,剥离功能可以在
12不产生小曲率夹挤区变形部分的情况下得到提高,由此可以将对纸张的损坏 限制得较小。另一个重要点是,该实施例可以由具有如图l所示的简单构造 的平板按压件来构造。从而,因为这个原因,形成部件的步骤数量减少了, 可以降低成本。通过利用具有简单构造的平按压件,可以避免局部压力过低
张或墨粉中扩散出来并且未定影的墨粉受到蒸发的气泡的干扰)。由于利用 简单平板按压件,不容易出现在压力分布中产生不连续现象、局部较低部分 或低谷的问题。
图12示出了效果的另一个示例。从最大夹挤区出口点移动离开的量是 从图8所示的最大夹挤区宽度的夹挤区出口点沿平面按压件传送方向移动的 移动量(负值表示上游侧,正值表示下游侧)。通过将平面按压件向上游移 动1.2mm,可以提供0.065kgf/mm的剥离力。在设定的条件下,粘附有 1.6mg/cn^的墨粉的纸张通过被加热至170°C的夹挤区部分,并且评估纸张 是否被覆于辊上。由此,确认在上述设定条件下,纸张自行剥落了。但是, 当平面按压件向下游侧移动0.7mm时,剥离力减小到0.038kgf/mm,并且在 评估纸张是否被覆于辊上时,确认纸张没有自行剥落。因此,必须将平面按 压件向最大夹挤区宽度的夹挤区出口点移动,或将其移动到其上游侧。此外 确认了,在设定条件下,对纸张的损坏(巻曲问题、纸张皱褶问题)得到最 小化。
根据该实施例,可以在不生长小曲率夹挤区变形部分的情况下提高剥离 功能,从而可以将对记录介质的损坏限制得较小。此外,按压件可以由具有 简单构造的按压件来构成,从而减少了形成部件的步骤数量,并可以降低成 本。该实施例中的定影构件自然也适用于使用如图6所示的环形加热构件的 定影装置。
接下来,图13示出了安装有上述定影装置的成像装置。图13中,标号 101表示被支撑为可沿箭头标记d的方向环形移动的感光带。标号102表示 充电刷,标号103表示充电辊,充电刷102和充电辊103被设置成与感光带 101的表面接触,以对其表面均匀充电。用于将光照射到被均匀充电的感光 带101的表面上的曝光装置104根据来自个人电脑、图像扫描仪等的图像、 符号信息以点为单位使感光带101带电,从而在感光带101的表面上形成静 电潜像。形成在感光带I(M上的静电潜像通过黑色墨粉的显影器105K、黄色墨 粉的显影器105Y、品红色墨粉的显影器105M以及青色墨粉的显影器105C 中的任何一个被供以墨粉,以被显影成墨粉图像,并运送到第一转印位置 Tl。在第一转印位置Tl,感光带101上的墨粉图像通过感光带101与中间 转印构件106之间的电势差被转印到中间转印构件106的表面上。
通过从残留图像移除器107照射光来擦除静电潜像,经过了第一转印位 置T1的感光带101的表面电势被减小到一恒定量或更低,然后,在第一转 印位置T没有被转印的残留在感光带101上的墨粉被清洁装置108所移除, 从而进入能够形成下 一 图像的状态。
通过由各个显影器105K、 105Y、 105M、 105C将上述步骤重复必要次 数,在中间转印构件106的表面上形成与图像、字符信息相当的墨粉图像。
此后,被转印到中间转印构件106上的墨粉图像在第二转印位置T通过 转印构件109被转印到记录介质32上,记录介质32是通过记录介质供给装 置110从纸盒111供给来的。转印有墨粉图像的记录介质32从中间转印构 件106剥离,被运送到定影装置112,以便将该墨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32 上,并被排出到记录介质排出装置113。此外,标号114表示用于对中间转 印构件106的表面进行清洁的清洁装置。
当本发明的定影装置用于成像装置时,定影装置的剥离力得到提高,从 而可以获得高可靠性。此外,可以实现对定影装置的小型化、低成本化、节 能化,因此,可以实现成像装置的小型化、低成本化、节能化。此外,通过 提高剥离功能,可以实现成像装置的高速化,在纸张上不会施加大的负荷, 从而减小了定影中对图像的扰动,总之实现了高质量成像。
根据以上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影装置和成像装置,其保持了自剥离功 能,能够提高图像质量,减小施加在纸张上的负荷,并且适于设计出对负荷 值敏感度低的稳固的夹挤区宽度。
本申请要求享有2005年3月1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5-72599 和No. 2005-72607的优先权,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被结合于此。
权利要求
1. 一种定影装置,用于传送粘附有未定影的墨粉图像的记录介质,使之通过由包括在按压件中的环形构件和包括弹性层和热源的加热构件之间形成的夹挤区部分,该装置还用于将未定影的墨粉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其中,在沿着记录介质的表面、与使记录介质的表面和所述加热构件的表面在所述夹挤区部分处分离的一点相距3.5mm的一点处的剥离力被设定为等于或大于0.04kgf/mm。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热构件是可旋转的加 热辊,该加热辊包括所述弹性层和位于所述加热辊内部的所述热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热构件包括所述弹性 层、所述热源、环形加热构件以及用于保持所述环形加热构件的多个可旋转 的辊。
4. 一种成像装置,其中,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在记录介 质进行定影。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影装置和成像装置。一种定影装置,包括具有弹性层和热源的加热构件以及具有环形构件和按压件的按压构件,该装置用于传送具有裁切纸形状同时粘附有未定影的墨粉图像的记录介质,使之通过由环形构件和加热构件形成的夹挤区部分,并将所述未定影的墨粉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在该装置中,定影装置由以下构造构成紧接在记录介质从所述夹挤区部分的出口伸出之后,记录介质上的墨粉图像与加热构件的表面之间的间距变宽。
文档编号G03G15/20GK101470394SQ20091000367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5日
发明者八木雅广, 大原俊一, 小幡茂, 小木曾敏夫, 花岛透, 齐藤理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